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摘抄大全

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摘抄大全,第1张

#五年级# 导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手抄报吧,借助手抄报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摘抄

 人类逐步有了数的概念,由自然数开始。由于人有十个手指,所以多数民族建立了十进位制的自然数表示方法。二十个一组的太多太大,不能一目了然,还要用上脚趾,五个一组又太少,使组数太多,十个一组是比较会让人喜爱的折衷方法。有古巴比仑记数法、希腊记数法、罗马记数法、中国记数法,发展进步了5000年后,印度人第一次发明了零,零加自然数称为为整数,传入伊斯兰世界形成目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又需要二进位制,就是近几十年的事了。

 算术运算起步只需要有加法的概念,乘是多次加的简化运算,减是加的逆运算,除是乘的逆运算,这就是四则运算。除法很快导致了分数的出现,以十、百等为分母的除法,简化表达就是小数和循环小数。不是拥有钱而是欠人的钱如何表示,这就出现了负数,以上这些数放在一起,就是有理数,可以表示在一个数轴上。

 人们曾经很长时间以为数轴上的数都是有理数,后来有人发现,正方形的边是1,它的对角线长度就无法用有理数表示,用园规在数轴上找到那个对应点就是无理数的点,这是第一次数学危机。1761年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兰伯卢格严格证明了π也是一个无理数,这样把无理数包入之后,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数轴也称之为实数轴。后来人们发现,如果在实数轴上随机的抽取,得到有理数的概率几乎是零,得到无理数的概率几乎是1,无理数比有理数多得多。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客观世界,本来就是无理的多过有理的。为了解决负数的开平方是什么,16世纪出了虚数i,虚轴与实轴垂直交叉形成一个复平面,数也发展成为由虚部和实部组成的复数。数的概念会不会继续发展,我们试目以待。

2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摘抄

 数学家贝塞克维奇和伯格曼

 科学共同体中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也可称为笑话,部分确有其事,有些则是弟子们、同事们编造的。这些故事往往与科学家的具体专业密切联系,圈内人把它们视为某种幽默, 圈外人则觉其平淡无味,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当然,在科学以外的领域,科学家也十足地“迟钝”,给世人的感觉是没有幽默感。

 ● 贝塞克维奇(Abram SBesicovich,1891-1970年)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几何分析学家,生于俄罗斯,一战时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他很快就学会了英语,但水平并不怎么样。他发音不准,而且沿习俄语的习惯,在名词前不加冠词。有一天他正在给学生上课,班上学生在下面低声议论教师笨拙的英语。贝塞克维奇看了看听众,郑重地说:“先生们,世上有5000万人说你们所说的英语,却有两亿俄罗斯人说我所说的英语。”课堂顿时一片肃静。

 ●波兰伟大的数学家伯格曼(Stefan Bergman,1898-1977年)离开波兰后,先后在美国布朗大学、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工作。他不大讲课,生活支出主要靠各种课题费维持。由于很少讲课,他的外语得不到锻炼,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很晦涩。但伯格曼本人从不这样认为。他说:“我会讲12种语言,英语最棒。”事实上他有点口吃,无论讲什么话别人都很难听懂。有一次他与波兰的另一位分析大师用母语谈话,不一会对方提醒他:“还是说英语吧,也许更好些。”

 1950年国际数学大会期间,意大利一位数学家西切拉(Sichera)偶然提起伯格曼的一篇论文可能要加上“可微性假设”,伯格曼非常有把握地说:“不,没必要,你没看懂我的论文。”说着拉着对方在黑板上比划起来,同事们耐心地等着。过了一会西切拉觉得还是需要可微性假设。伯格曼反而更加坚定起来,一定要认真解释一下。同事们插话:“好了,别去想它,我们要进午餐了。”伯格曼大声嚷了起来:“不可微—不吃饭。”(No differentia -bility,no lunch)最终西切拉留下来听他一步一步论证完。

 有证据表明伯格曼总在考虑数学问题。有一次清晨两点钟,他拨通了一个学生家里的电话号码:“你在图书馆吗我想请你帮我查点东西!”

3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摘抄

 1、数学是科学。——高斯

 2、立志于物理学的人,不懂下列的事情是不行的: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伦琴

 3、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D·希尔伯特

 4、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

 5、数统治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4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摘抄

 数学是科学预见的有力工具

 太阳系有九大行尾。从里往外数,最外面的三颗依次是: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因为这三颗行星离地球太远,不容易看到,所以发现得较迟。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用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19世纪,人们在对天王星进行观测时,发现它的运行总是不大“守规矩’,老是偏离预先计算好的轨道。到1845年,已偏离有2分的角度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数学家贝塞尔和一些天文学家设想,在天王星的外侧,一定还存在一颗行星,由于它的引力,才扰乱了天王星的运行。可是,天涯无际,到那儿去寻找这颗新的行星呢

 1843年,英国剑桥大学22岁的学生亚当斯,根据力学原理,利用微积分等数学工具,足足用了10个月的时间,终于算出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这年10月21日他兴高彩烈地把算出的结果寄给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不料,这位台长是一个迷信权威的人,根本看不起亚当斯这样的“小人物”,对他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比亚当斯稍晚,法国巴黎天文台青年数学家勒维列于]845年解了由几十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于1848年8月31日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轨道。他于这一年9月18日写信给当时拥有详细星图的柏林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加勒,对他说,“请你把望远镜对准黄道上的宝瓶星座,即经度326度的地方,那么你将在离此点1度左右的区域内见到一颗九等星。’(肉眼所能见到的最弱的星是六等星)加勒在9月23日接到了勒维烈的信,当夜他就按照勒维列指定的位置观察,果然在半小时内,找到一颗以前没有见过的`星,距勒维列计算的位置相差只有52'。经过24小时的连续观察,他发现这颗星在恒星间移动着,的确是一颗行星。所有天文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都公认它便是太阳系的第八颗大行星,并根据希腊神话的故事,把它命名为海王星。这就是人类用笔头最早计算出的行星。

 1915年,美国天文学家洛韦耳,用同样的方法算出了太阳系中最远的一颗行星——冥王星的存在。1930年,美国的汤波真的发现了这颗行星。

5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摘抄

 一、最小的数字。

 古老而庞大的自然数家族,是由全体自然数1、2、3、4、5、6、7、8、9、10……集合在一起组成的。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找。

 二、没有的自然数。

 也许你认为可以找到一个的自然数(n),但是,你立刻就会发现另一个自然数(n+1),它大于n。这就说明在自然数家族中永远找不到的自然数。

 三、“1”确实是自然数家族中最小的。

 自然数是无限的,而“1”是自然数中最小的。有人提出异议,不同意“1”是最小的自然数,说“0”比“1”小,“0”应该是最小的自然数。这是不对的`,因为自然数指的是正整数,“0”是的非正非负的整数,因而“0”不属于自然数家族。“1”确实是自然数家族中最小的。

 可别小看了这个最小的“1”,它是自然数的单位,是自然数中的第一代,人类最先认识的是“1”,有了“1”,才能得到1、2、3、4……

 给你讲了万数之首“1”的特殊地位,所以,你千万别小看了它哦。

数学小报内容:

一、最小的数字。

古老而庞大的自然数家族,是由全体自然数1、2、3、4、5、6、7、8、9、10……集合在一起组成的,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最大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找。

二、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也许你认为可以找到一个最大的自然数(n),但是,你立刻就会发现另一个自然数(n+1),它大于n,这就说明在自然数家族中永远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数。

三、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四、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开普勒

五、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N元——N个未知数;M次——未知数最高幂次数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学趣味小故事:\x0d\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x0d\1+2+3+ +97+98+99+100 = \x0d\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x0d\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x0d\1+2+3+4+ +96+97+98+99+100 \x0d\100+99+98+97+96+ +4+3+2+1 \x0d\=101+101+101+ +101+101+101+101 \x0d\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x0d\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关于数学小报内容可以写什么50字的回答如下:

一、最小的数字。

古老而庞大的自然数家族,是由全体自然数1、2、3、4、5、6、7、8、9、10……合在一起组成的。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最大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找。

二、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也许你认为可以找到一个最大自然数(n),但是,你立刻就会发现另一个自然数(n+1),它大于n。这就说明在自然数家族中永远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数。

三、“1”确实是自然数家族中最小的。

自然数是无限的,而“1”是自然数中最小的。

有人提出异议,不同意“1”是最小的自然数,说“0”比“1”小,“0”应该是最小的自然数。这是不对的,因为自然数指的是正整数,“0”是唯一的非正非负的整数,因而“0”不属于自然数家族。“1”确实是自然数家族中最小的。

可别小看了这个最小的“1”,它是自然数单位,是自然数中的第一代,人类最先认识的是1,有了1,才能得到1、2、3、4

给你讲了万数之首“1”的特殊地位,所以,你千万别小看了它哦。

四、圆的特征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或r=d÷2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数学小报的内容有如下:

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

3、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4、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5、数学语言亦对初学者而言感到困难。如何使这些字有着比日常用语更精确的意思,亦困恼着初学者,如开放和域等字在数学里有着特别的意思。

数学术语也包括如同胚及可积性等专有名词。但使用这些特别符号和专有术语是有其原因的:数学需要比日常用语更多的精确性。数学家将此对语言及逻辑精确性的要求称为“严谨”。

#二年级# 导语手抄报”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正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很多,要制成手抄报需要巧妙设计,精心安排,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大胆设想,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范文《数学小报资料》。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xx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政协第xx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余年之久,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数学小知识

 1、阿拉伯数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数学小报资料。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号。

 2、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数学作文

 我非常喜欢数学,从一年级就开始报培训班学奥数。我学习奥数的教材是《仁华学校(原华罗庚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这本书里面有很多课程,有区分图形、做立体模型等等……而我最感兴趣的是“速算与巧算”这一课。

 这一课一共讲5种计算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凑十法”。就是计算时把能凑成十的数字都凑成十,这样计算的速度就能提高。比如1+2+3+4+5+6+7+8+9+10这道题,计算的时候可以把1和9凑成十,2和8凑成十,以此类推,最后剩下一个5,再把前面的五个十加起来,很容易就得出计算的结果为55。

 第二种方法是“凑整法”。比如1+3+5+7+9+11+13+15+17+19这道题,把1和19凑成20,3和17凑成20,5和15凑成20,7和13凑成20,9和11凑成20,再把这五个20加起来就得出计算的结果等于100。

 第三种方法叫“用以知求未知”的方法。比如在计算题目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时,先计算1+3+5+7+9+11+13+15+17+19=100,再计算2+4+6+8+10+12+14+16+18+20=110,然后再用100加上110就得出计算结果为210。

 第四种方法叫“改变运算顺序”的方法,比如在计算10-9+8-7+6-5+4-3+2-1这道题时,先把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改变一下,改成(10-9)+(8-7)+(6-5)+(4-3)+(2-1),这时括号里的数字算出来结果是1+1+1+1+1=5,这就是这道题最终的答案!你们说好不好算呀?

 最后一种方法叫“带着+、-好搬家”的方法,比如在计算1-2+3-4+5-6+7-8+9-10+11这道题时,1减2不够减,所以我们可以把算是改成1+3-2+5-4+7-6+9-8+11-10,然后再算1+(3-2)+(5-4)+(7-6)+(9-8)+(11-10)。这样,就非常容易的得出最后的结果是1+1+1+1+1+1=6。

 通过学习奥数,我感觉奥数这门课其乐无穷,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奥数这门课学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4966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