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提到杭州,它是人们印象中杏花春雨、流水人家的柔美典雅的江南水乡,是千百年来引得文人墨客灵感迸发大兴诗作的钟灵毓秀之地。它有着囊括曲院风荷、柳浪闻莺、满陇桂雨、苏堤春晓、平湖秋月等经典景致的举世闻名的西湖。它养育着娇羞清雅地吟唱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柔婉灵动的少女和结着丁香般愁怨走过悠长雨巷的秀外慧中的姑娘。
曾几何时,它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繁华浪漫引得南宋帝皇偏安一隅,乐不思蜀。又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空灵诗意让康乾盛世的君王牵肠挂肚屡屡巡游。
现今的它,看起来依然是那副气质如兰的模样。旷远恬淡的天空、秀美清丽的山川、蜿蜒灵动的河流、温婉文艺的情怀和闲适惬意的生活,无不令人倾慕艳羡。它虽然不比魔都的旖旎繁华和快节奏,也不及深圳熙来攘往的拥挤和海天云蒸的湿热气候,更没有帝都的霾雾和高物价,却在北上广深杭的城市排行中郝然占据了一席之地。
江南好
X
风景旧曾谙?
初来杭州,是在那个七月流火的夏季。
傍晚时分,准备游赏夜西湖。旅客不多不少,人声不躁不闹,夕阳不烈不暗沉,湖水不翻涌不死寂,群山不远不近不高不险,气温不冷不热不闷不燥。偶有清风徐来,裹挟着一丝从湖中蒸发的水汽,氤氲在你的四周,亲切又温柔。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必从未到访过杭州的人对西湖最初的印象便在杨万里的这两句诗中了。赶巧,我初遇西湖就逢在了这荷花盛开的季节。
只见那田田的荷叶以近乎野蛮的方式肆意生长着。有的大方舒展,向四面八方尽情地延伸,活像雨巷里丁香姑娘所撑着的那把油纸伞。有的则害羞地蜷曲着,左右对半卷起来只向一方天地微微展露它的真容,令我等闲俗之辈惟愿委托蜻蜓以诉思慕友好之情。
爱荷诗人杨万里曾有幸获此殊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心中有柔情,眼里便有了这诗情画意逗趣盎然的天地。虽说杨描绘出了荷之精髓,而荷又岂非承载了杨之才情?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杨之遇荷成传世之作诚如伯牙之遇子期谱绝世之音啊。
西湖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景观使得它成了游客们心中的必打卡之地。我也不例外,禁不住要与它来一张合影。“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杭州的天气里总是夹着清新温润的风,许是杭城里纵横交错着钱塘江、京杭大运河、西湖等大片水域的缘故。一到九月,杭州的天儿立马便接收到了秋的讯号,微风中渗透着些许凉意。人们沐浴了一身清爽,算是跟夏季正式地告别。实际意义上的夏季其实就只存在了七八月份。春暖花开和瓜果飘香的这两个季节最是宜人,也是杭州时间最长的两季。想必是杭州宜居的因素之一。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一场绵绵密密的秋雨过后,布满杭城的桂树喧嚣热闹起来。桂叶经过三季的养精蓄锐已经精神抖擞、葱葱茏茏、苍翠欲滴,只等秋风的洗礼。白蕊黄瓣的桂花闻讯绽放,星星点点、随风飘摇,好似挥翅的蝴蝶翩翩起舞。沁人心脾的桂香钻入你的鼻孔通过气管甜达心坎儿。猛一抬头,只见那娇俏的桂花与你四目相对,宛如朝气的女娃穿越时空扑面而来,清新可爱。难怪词人李清照说它“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就连那风流倜傥的少年郎柳永,也同样沉醉于这宋城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秋天的杭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丹桂飘香,瓜果遍野,绝对能引发你登高秋游的兴致。天碧,阳暖,峰峻,山秀,原旷,水柔,树黛,枫舞,桂香,风凉,友闹,人笑,好不怡情悦性,舒心惬意!就连怀才不遇愤懑悲苦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也被这浓浓秋意治愈“却道天凉好个秋”。
沿山而下,天高湖远,视野开阔,“重湖叠巘清嘉”。“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水天之间,几艘朱体金宇雕栏玉砌的“御舟”顺风而行,气势恢宏。几点手动浆的露天木船散布在旁,共赏湖光山色。岸边人头攒动,人声鼎沸。行道树蓊蓊郁郁,一碧千里。平地而起的水泥森林冒出头来,尽显一派“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的欣欣向荣安居乐业之态。颇有康乾盛世政治清明、与民同乐的即视感。
湖中的荷远望依然生机勃勃。近观虽不免有枯黄衰败之叶以示时光流逝。却株株各有姿态,老叶低矮,新叶在上,处处彰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乐观。其间莲蓬居多,春华秋实,每一株荷花都不辱使命。在这看似肃杀的场景中,偶然可以逢见个别盛放的荷花,清丽脱俗惊艳芬芳,既传递出一份生生不息的喜悦,也承载你眷恋夏日的情思。
这时节的睡莲倒是开得正盛。朵朵花儿小巧清新、圣洁高雅。枝茎在水中徜徉,叶子依托浮力贴于水面,随水波摇曳。只有花儿挺立空中,亭亭玉立,清尘脱俗,善哉妙哉!我想,睡莲定是一种绝顶聪明的植物。枝茎潜于水中有保温和支撑作用,能更好地应对严寒和劲风。叶子借助水浮力,减小了枝干的负担和风的压力,同时保障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顺利进行。“好花凭借力”,睡莲虽以巧妙的心思借力生存,但花儿始终独立空中纤尘不染志气高洁。虽寒风萧索,依然向阳而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可是西湖一绝佳景致。有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柳永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也有苏轼的“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和《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等诗词歌赋,一应俱全,如墨如画。凝望那青枝飞扬,摇曳随风,满腔的心事仿佛沿着细长的柳条儿滑落消散。
西湖的鱼儿,天生贵胄,想来是幸运和幸福的。它们作为一个典型的生态种群有专业人士的科学喂养、环境测定和数量控制。也有宠爱它们的游客专门带了大量面包来投喂。你一片我一口,你小巧可爱却大快朵颐。我只好默默作陪,悄悄地将心事托付面包向你倾诉,好一点一点地抚慰我受伤的心灵。半日里,将你喂饱我也饱了,心情也明朗了。
提到西湖的鱼,自然少不了锦鲤。锦鲤模样可亲可爱,色彩明丽绚烂。“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口口相传,为莘莘学子鼓舞志气。作为一种文化信仰,锦鲤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启迪人们成为志向远大、纯洁善良、真诚智慧、勤劳勇敢的人。
湖中的大金牛,是杭州人民对古老文明智慧的尊崇和对勤劳致富精神的传承。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提醒我们不忘根本,前赴后继,牛气冲天,让中华民族更自豪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移步易景,西湖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副美不胜收的画卷。不知名的花儿如织锦般铺就大地。它们或姹紫嫣红,如云似霞,婀娜多姿,争奇斗艳,芳香四溢,引得蜂舞蝶忙。或清新雅致,孤芳自赏,香远益清,零零星星地点缀在翠色欲流的草地上俨然夜空的星罗棋布。或像美人,有的端庄秀丽,清尘脱俗,亭亭玉立,孤高自傲。有的娇艳妩媚,芬芳馥郁,环肥燕瘦,千姿百态,动人心魄,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雷锋夕照,是西湖的著名景观之一。每每路过,你总能看到摄影爱好者纷纷架着相机等在绝佳的拍摄角点,守候夜幕降临前的每一帧画面。远山渐暗,由黛绿色、青灰色转为墨黑色、灰褐色。光照变柔,变弱,变暗,由四周渐渐地敛向山的那边,直至和夕阳一起消失不见。湖面也由青绿色向褐绿色过渡。湖面上的光,在夕阳的正下方聚拢成一抹金黄,格外耀眼,想来是“日‘落’江花红胜火”啊。湖湾处有一座起伏的石拱桥曲曲折折地横贯了一小片湖面,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进一步亲近西湖的愿望。桥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或赏景,或拍照,或戏语,或嬉笑。只雷峰塔静默不语,水波荡漾依旧,两相作伴。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夜色四合,雷峰塔的灯光首先亮了起来。金色的光线喷射开来,佛光闪烁,妖魔鬼怪统统绕道而行。
说起杭州,便不能不提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一个生物种类极其丰富,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极目望去,山明水秀,草木欣荣,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引人入胜。都说绿色的色号有千万种,只有调色大师能辨出其中的细微区别。面对此情此景,我想调色师所能调出来的绿意,这大自然里都有。它们或清新,或深沉,或苍暗,或油亮。每一种绿的形态深浅空间排布都各具特色,却又浑然一体。行于这曲径通幽的绿色天堂,你总能寻得你格外珍爱的那一抹绿,润目养心,快然自足。
约上三五好友,驾一叶之扁舟,于河道间徜徉,所见所闻所感可谓“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偶逢林间一书院,名曰“花间堂”,名如其院。原木家具古色古香,配之以现代设计的橙**灯光,典雅文艺。咖啡甜品的醇香和书香相遇,带给人口腹与心灵的满足感。屋内除书架外,其余墙面皆是干净透明的玻璃。阅读得眼睛累了,正好抬眼望望窗外。沙地木椅遮阳伞,邮筒长凳和鲜花,猫行鸟鸣长篱笆。精致清新,天工巧夺,世外桃源,每处都能予你一个小确幸。
如果在城市待得倦了,请你来西溪。山水如画,或影影绰绰,朦胧写意,或春和景明,别有洞天。每每“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当不虚此行。
要感受自古繁华的宋城集市来河坊街准错不了。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古商铺鳞次栉比、旌旗飘扬。街道上熙来攘往,市肆之声热闹非凡。时不时还能迎着一个春风满面衣着鲜亮风度翩翩扮做古代掌柜模样的人儿在店铺门口迎来送往。街市中还有镶金嵌银雕栏玉砌画栋朱帘的迎亲轿子。游客们穿上凤冠霞帔也就扮了一回喜气洋洋风光大嫁的新娘子,岂不妙哉。当然,对佛教的信奉始终是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走在街上冷不丁碰见一尊惟妙惟肖的释迦摩尼像也是常有的事儿。
整条街活跃着不少技艺高超的手艺人儿,原木的雕花窗棂,古朴的石雕人像,精巧的陶瓷工艺,形象的捏泥人,绝妙的吹糖人儿,写意的花鸟画儿,无不活灵活现,精妙绝伦。灵动的针挑刺绣将锦鲤觅食,风吹莲动的情境跃然纸上。若非亲眼所见,你怎能对“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场面如临其境?最吸引我的当属现场人像剪纸。一幅相片,一张宣纸,一把剪刀,一双巧手再加上一番不知怎样绝妙的匠心独运就将一幅人像在你的注目下分分钟呈现出来。向手艺人致敬,向世界文化遗产致敬。
勤劳智慧的手艺人不仅青出于蓝地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还包容性地吸收了优秀的外来文化。他们以萌甜机智的迪士尼卡通动漫形象,楚楚动人的芭比娃娃结合中国本土的编织技艺、串珠技艺,就地取材,以稻草、棕榈、彩石、棉花、羊毛、竹片为原料,构造了现实中多维立体可触可拿的疯狂动漫城。还有采用压花、贴花技艺的笔记本和玻璃手串。将美丽的自然风物和人类漫无边际的想象力组合在一起,使得自然界的美好以一种和谐的意境、巧妙的艺术形式真切地长久地留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滨江,钱塘江畔,一切都是想象中的模样。夕阳西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澄澈如镜的江面上,几艘船舶缓缓前行。夕阳散发着橙黄温暖的光,浸染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山色由远及近由朦胧的青灰色渐变为明晰的墨绿色。山脚下高楼林立,那是城市的烟火气息。近处是一带绵长的滩涂,它的中间有同样绵长的一带江水涌入。彼此之间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静水深流,共同演绎着水与泥之间难舍难分的情谊。滩涂中的一丛芦苇荡颇有意境。只见那芒花和苇叶伴着江风微微摇曳,直叫人神游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仿佛看见翠翠正撑着船篙划向傩宋归来的方向。
河堤上,我凭栏远眺。河堤下的你,倏忽间一个转身,将我定格在了你的相片里。
沿着河堤一直走,能遇着大片的草坪。天高云淡,翠峦碧波,江风拂面,杨柳依依,草色青青。湖光山色下,人们忙里偷闲。亲朋好友相聚,带上美酒小食,在草地上支起帐篷,铺开餐布,以天为盖以地为席。就此吸收天地之精华,品味草木之灵性,谈天说地,怡然自得。
在夜色降临华灯初上之际,偶能逢着大师兄下凡间一乐。挥南拳,使太极,耍醉拳,双截棍,空翻,鲤鱼打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引得掌声雷动,好不威风。
当然,坐在长椅上阅读沉思的哲人或许更能激发你对文艺的共鸣。而岸边的向日葵和格桑花海,明艳动人,治愈心灵,算得上是大自然给杭城人民的馈赠和惊喜。
你若逛得饿了,赶紧去觅食。鲜活肥美的海鲜现抓现烹。品类齐全,做法多样,满足你对美食的所有期待。甜品控的你,最值得来一份冰淇淋面包。绵软的面包裹上清爽的冰淇淋,凉而不寒、甜而不腻,是味觉和饱腹感的双重收获。可爱的艺术品小蛋糕,可舔可赏,可甜可萌。新鲜多汁的水果可切可榨,可酸可甜。用吸管来吸食的灌汤包,烧得流油的东坡肉,小巧透明的水晶饺,可咸可甜,可鲜可香,可软糯可酥脆可弹韧。无论你喜欢哪一款美味,杭城都能满足你。
这更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行走在杭城的街道里,你有意无意地观望。你会看到著名的网易大厦、阿里大楼,电视广告里播的贝因美、康恩贝,就在眼前办公。多少商业传奇,多少耳熟能详的企业无一例外地真切扎实地在这座城市里奋斗,最终腾飞在每一个消费者的内心。作为一个提倡创业的城市,杭城的路演中心总是令人格外瞩目,多少企业在这里起步,多少思想在这里激荡出智慧的火花。知名商业大厦、国际会议中心、文化大剧院、杭州奥体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傲然伫立于钱塘江两岸,由钱塘江大桥贯通。夜色四合,灯光秀拉开序幕。整个杭州五光十色、金碧辉煌,充分体现了这个科教文卫体商业化国际化全面发展的城市的兴盛繁华。
爱这座城市的繁荣,更爱这座城市随处可见的文明。公交站台的城市宣传画以西湖名胜为背景,以一支用含苞待放的荷花苞做芯的毛笔来呼吁文明。诗意灵动的画风,足以让你在看见它的一刹那,爱上这座城。确认过眼神,你是我气质相符的城。
在杭城的地铁上,你能不经意地看到,坐在座位上的几乎为耄耋老人。他们有着祥和安宁、安享晚年的模样。年轻人像是商量好地站着,时不时拿出手机在阅读,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让你的心瞬间变得温暖和柔软。
仰望地铁站的星空图,夜很温柔,星很闪耀。治愈和激励在生活中拼搏的你,受挫了没关系。终有一天,你能活出夜空中星星的光彩。
》 》 》
确认过眼神
你是我心目中的那座城
停住流转的目光
扑进你的怀里
或让你住入我的心底
宁静,欢喜
- 晚安 -
雨巷
蒙蒙如梦幻般的烟雨痴情地眷恋着柔美秀丽的江南水乡。看那如黛青山;看那婉约小桥;全凭天然去雕饰那一份如诗的娇羞,恰似刚出浴的美人。青石板街两侧的草色碧翠如新,莹润可爱,近看却又躲藏了那一抹动人的绿影~~
撑着油纸伞,不知不觉中又走入这条幽长幽长又寂寥的雨巷。两旁的屋墙虽无言,却恐怕也早已熟识了我这个哀怨又彷徨的女子。自与他雨巷匆匆一别,我便成了这里的常客。不知心上的他是否还在家乡,道一句“珍重”啊!这句“珍重”里有太多凄苦的思量!
每次来此漫步,我都不禁幻想与他重逢的情景。那定是一个自己以为永远不会再见面的人蓦地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惊喜!
可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前情不再了。再多的期盼,亦都似泡影般虚幻。明知如此,却始终要来,因为此处有着我莫名的牵挂和隐隐约约的思念。
我在雨中默默彳亍着,太多的伤痛难诉衷肠,涓涓心事缓缓流淌,也只能说给自己听。
是哪个青年才俊,生得这般娇逸儒雅,风姿卓修?放眼望去,只见一个书生气息的男子向我走近。他也是在这烟雨朦胧之时,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孤独地彷徨着,颇有几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愁绪。
他向我走近了,近了,近了~
天啊!原来是他,是他啊~,他的面容依旧如含苞待放的莲萼般楚楚动人;他的眼神犹然如潭水般深邃。四目相对的一瞬,他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眼睛里满是哀怨与惆怅。我强忍泪水,心不住地颤抖着。
“蒲草坚且韧,磐石为何要转移?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她初妆的摸样是否一如牡丹般娇艳?你是否也常常漫步在这雨巷,像我这样,日夜期盼着重逢?~~~~,千万句话哽咽在喉却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在心底沦为了无声的叹息。
他从我身边飘过了。如同在梦里飘过一只莲花地,我身边飘过了深爱的他。我没有回头,没有~~~只是暗想,如果重逢也无法期许,失去才算是永恒,这次新的记忆,为何还要再生!
在雨的哀曲里,定会消了他的颜色,散了他的芬芳。如同这无依烟雾一般,他的美将会一缕飘散,到去我去不了的地方~
我走到这颓圮的篱墙,便知到了雨巷的尽头。
在雨的哀曲里啊,如莲的愁绪无处飘荡/ 冰冷的石阶/一声声敲打着如莲的哀怨/ 不肯释怀/又害怕受伤/不肯躲藏/又找不到方向/在这幽长幽长又寂寥的雨巷啊!/唯有这如泣如诉的烟雨!/唯有这湿漉漉的惆怅!
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
《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雨巷: 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我: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丁香姑娘: 诗人笔下的“丁香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帐,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雨巷》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之作,戴望舒也因此成为被传诵一时的“雨巷诗人”。
不妨先借用诗人原野牧夫的一段话:生活对于诗人来说,就好象世界万物离不开阳光和空气一样,诗人总是用自己敏感的心来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一点一点,然后也以诗歌来介入其中。
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生命体验的真实过程,一个诗人生命的过程就是感受着生活,然后用文字来介入,来思考——只要是生活,那么你感受的越深也就会思考的越深,最后会悟出某种“空缺”。
戴望舒的《雨巷》为我们精心描绘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他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满怀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于是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怅惘,而美好的感觉倏忽即逝,如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那些无法实现的希望如梦一般飘然而逝。
全诗由7节组成。在第一节中,写到“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而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是我心目中的想象、追求和希望。
第二节是对这个“丁香般的姑娘”做进一步想象与补充。从视觉、嗅觉、感觉、情感等方面来丰富她,把丁香姑娘的幽怨温婉的气质凸显出来。这个丁香姑娘驻足在雨中“哀怨又彷徨”,此时把“她”和雨连结在一起,用雨来衬托“她”的哀怨,如同一幅水墨画般的让读者产生联想。
第三节,写这个让我着迷的“丁香般的姑娘”“像我一样”,在这寂寥的雨巷中默默的彳亍着,而“冷漠、凄清,又惆怅”的氛围,则充斥在这样的情境中。
第四节,写“她”和“我”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相遇,相较“我”的恋恋不舍,“她”只是默默的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后“她”“如梦一般的飘过”。
第五节,写这个“丁香般的姑娘”与我擦肩而过,然后“她”“默默的走远了”,走完这条“雨巷”。
第六节,我与这“丁香般的姑娘”彻底的失之交臂。虽然“我”不舍,但“她”还是在我的目光中,在这哀愁的雨中,“消失掉了她的颜色”、“消失掉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她太息般的眼光”与“她丁香般的惆怅”。
所以,在第七节中,“我”独自“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彷徨徘徊,期望能再逢着那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但是,要再次逢着这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是渺茫的,所以我只能退而求其次,期望在梦中与“她”相会。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诗中的“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这个“我”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追求着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这时候诗中的“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雨巷》从表面上看是写抒情主人公对在雨巷中邂逅的“丁香姑娘”充满甜蜜又忧伤的情怀,希望能与这个“丁香姑娘”再次相逢。但实际上“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只是诗人所创造的一个象征形象。这个像梦一般飘过的,像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是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幻觉,“丁香”姑娘由景而生,又与景相互相生,这才构成了这首诗朦胧神秘的气氛。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丁香”姑娘,本身就带着一种隐约,模糊的光晕;而她的象征意义对读者来说或许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雨巷》就是这样。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在《雨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转化了的中国古典诗词中集美丽、高洁、愁绪与一体的“丁香”形象,曾分别出现在李商隐、杜甫、李璟的诗词中(“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李商隐;“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杜甫;“青鸟不传云中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同时,诗中的“油纸伞”、“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愁怨”、“颓圮的篱墙”更体现了一种“杏花春雨江南”的古典文化传统,具有东方美学情调。
读戴望舒的《雨巷》总是情不自禁被带入其中,仿佛时空转换,我便在隐秘的角落,来见证这一场无声的邂逅。我走了那么远,也只是为了在这静谧的江南雨巷与你擦身而过。
还有《雨巷》中蕴含的朦胧美,不足以仅仅促使作者获得“雨巷诗人”这传诵一时的称号。整个诗歌不仅体现了主题的朦胧性,更体现了一种音乐美。诗中不断分行造成的缓慢,仿佛是抒情主人公在前行,又仿佛是在原地徘徊彷徨的脚步,成就了该诗罕见的音乐美。
我们可以看到,诗歌开首是将一个长句:“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切分为多个短句,并且充分运用了押韵手法。此外,《雨巷》还运用了重复、顶真与回环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整体读起来流畅、荡气园润。
正是因为这种朦胧美和音乐美,才成就了《雨巷》较高的艺术成就。《雨巷》更因此而成为新汉诗在早期启蒙阶段成功实践的一个里程碑。
郭沫若把诗歌美分为三部分: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具体分析如下;
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
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
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
“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
《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
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
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读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读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2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扩展资料: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发表于1928年8月号《小说月报》上。据戴望舒的友人杜衡在《望舒草》的序言中说,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圣陶先生的推荐使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这首诗,写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独自彷徨在悠长的雨巷,等待一位姣好的姑娘,因为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尽头,除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雨巷是寂寥的。
抒情主人公希望逢着的这位姑娘,她结着愁怨,她家的篱墙颓圮了,她显然受到命运的打击,她惆怅、凄清、太息、迷茫,但她没有颓唐,没有乞求,她是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么妩媚动人,她在沉重的悲哀下没有低下人的尊贵的头,像一面旗子一样地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
诗人在这里坚持了人的尊严和顽强生命力的思想。但诗人对于姑娘是感伤的,他拿丁香来比喻姑娘。中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香色都不轻跳。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姣好,但易调谢。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做着跪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自然少不了。
-雨巷 (戴望舒诗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