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头鲸是怎样生活的?

座头鲸是怎样生活的?,第1张

在鲸类王国里,座头鲸可谓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海中灵物了。座头鲸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及其边缘海域。我国台湾省海区及黄海北部都能见到座头鲸出没。座头鲸的背部不像其它鲸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所以又叫"弓背鲸"、"驼背鲸"。座头鲸的背鳍很短小,胸部鳍状肢窄薄而狭长。它们经常挥舞象鸟翼一样的胸鳍拍打击水,因此又有人叫它们"巨臂鲸"、"大翼鲸"。座头鲸在海面经常作出各种精彩表演。 座头鲸不但外貌奇异,而且智力出众。它们会使用气泡形成的柱网捕食,而且它们的叫声悦耳悠扬,善于变化创新。所以,人们把座头鲸叫做神秘歌手。生物学家称赞它是海洋中最杰出的"歌星"。 在一般情况下,雌性座头鲸养育仔鲸的时候,身边总是有一头成年雄性座头鲸担任护卫的任务。它的职责是保护座头鲸母子,对敢于靠近的其他鲸和小船猛烈反击。但是,如果遇上凶恶狡猾的虎鲸,护卫鲸就无能为力了。 夏威夷水域自古以来就是座头鲸的越冬地。从18世纪到20世纪期间。在人类的大量捕杀下,座头鲸的数量剧减。直到1966年,在科学家们的呼吁下,国际捕鲸委员会才颁布了禁止捕猎座头鲸的法令。1970年,国际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联合会,把座头鲸列入世界濒危动物名单。我国已经把座头鲸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詹姆斯·米舍内撰写的《夏威夷》一书中,一位捕鲸者把 毛伊岛海域的座头鲸描述为“……体之硕大,连海洋都差点容不 下的”庞然大物。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来,这一濒危的物种受到了禁捕的 保护。不过,米舍内书中的水手1829年所说的话,如今似乎仍不 失其真实:这种巨鲸,名列世界第五大,有时能长到体长超过45 英尺,体重40多吨,寿命长达30—40岁。

观看这种座头鲸在其自然栖息地的活动,是冬天或早春逗留 在夏威夷的最精彩的活动项目之一。每年的11月中旬到翌年 5月 中旬,座头鲸离开阿拉斯加海域游到夏威夷州毛伊岛周围比较温 暖的水域,进行繁殖、生育、喂奶育崽。 成年座头鲸什么也不吃,要回到食物丰富的阿拉斯加沿海海 域才进食。座头鲸最喜爱的食物包括一种小鱼,如魳,而这种动 物在夏威夷的热带水域中是没有的。 所以成年鲸全靠其贮存的脂肪生存。而出生时重量为2000— 3000磅的仔鲸,全靠母鲸营养丰富的乳汁喂养。雌鲸在夏威夷过 冬,求偶交配,6月份涸游到北方海域,到冬天再返回夏威夷生儿 育女。 幼鲸通过观察鲸“群”中即家族中的成年鲸,掌握运动技巧, 如挥动胸鳍,跃人空中等。 幼鲸与母鲸,通常在一头雄鲸的“护卫”下,一前一后地游 泳,学习潜水,并间隔一定时间浮上水面呼吸空气,幼鲸将掌握 通过头顶上2个相连的鼻孔呼气。成年鲸喷出的气柱高达20英尺。 幼座头鲸将发现,用尾鳍击水可能是一种精力旺盛的有趣显 示,或是对闯入领地的入侵者的警告,或是一种交流信息的方式。 幼鲸跟母鲸学游泳,但经常被成年雄鲸发出的有节奏的音响 所打断。许多博物学家认为这种音响是求爱抒情的“情歌”。

据生物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座头鲸用以交流的“歌声”中包含有人类语言要素。不过尽管研究者认为鲸在本质上尚未拥有自己的语言,但他们还是发现了座头鲸歌声与人类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

研究小组负责人玲木真田告诉记者,人类和鲸都是用抽象的声音单位进行交流的。这些声音单位通过不同等级的结构组合在一起。就好像一篇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一个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一个句子是由分句组成的一样,以次类推,它们都位于不同的层面的。

他还补充说:“就座头鲸的歌声而言,一段歌是由一首首歌组成的;一首歌是由旋律组成的;一个旋律是由一个个短语组成的;一个短语则是一个个音符组成的。”将所有这些要素归纳起来看,就会发现座头鲸有某种类似自己语法的东西,这就好象句子中的词汇按语法的排列顺序一样。

玲木和他的同事约翰·布克、彼得·提阿克设计了一个电脑程序,通过该程序将鲸的歌声分成小段并转换成数学模型。而后,通过一种信息理论技术分析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对其复杂性和结构进行数量化。

电脑分析和人工观察都发现鲸的歌不但有层次分别,还能够在每秒内传递大量信息。一般,人类每说出一个词就传达出1比特信息,甚至更多。但鲸是在水中进行交流的,而且通常都是长距离的,由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空气中的四倍,因此水有助于“歌声”的传播。

马萨诸塞斯大学研究合作人詹妮弗·米克西斯·欧德斯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利用信息理论对鲸的歌声进行研究的人。她告诉记者:“我非常赞同这一新发现。我目前正在用信息理论对座头鲸的交流进行研究,而且我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她也认为水生动物的歌声和声音不能用现有的语言来分类,她和玲木都承认他们还无法了解鲸歌声的含义,这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玲木说:“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一点东西。(座头鲸)歌手通常都是雄性,而这些歌很可能是求偶的表白。歌的种类则随着求偶季节而不断发展,并且一个族群的所有动物似乎都用的是同一首歌。也就是说座头鲸是在互相学习的。不过关于这一点的细节尚不清楚。而这些歌的意思也不清楚。”

士顿伍兹霍尔研究室的彼得·蒂亚克是一位北太平洋座头鲸的研究专家。自1980年以来,他带领他的研究小组跟踪鲸的迁徙路线。他们夏秋季节在阿拉斯加观察座头鲸游弋觅食,冬季则到夏威夷看它们生殖和抚养幼鲸。他们观察到群居的座头鲸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

座头鲸单独或两三头结伴迁徙,最后在繁殖和抚养幼鲸的地点会合。最多可有12头鲸,围绕核心母鲸和一头被称为“首席护卫”的成年雄鲸形成一个群体。首席护卫充当核心母鲸的保卫者,并咄咄逼人的对付任何企图接近的雄鲸。

双方的冲突蔚为壮观。占支配地位的雄鲸行为如出一辙:首先企图挡住对手的去路,如不奏效就将充满水和空气的巨大喉咙露出水面吓唬对方。然后,它潜入水中吐气,吹出成千上万的水泡遮挡对方的视线,让它迷失方向。如果这一切都不奏效,首席护卫就发动猛攻,用头和尾巴猛击对方。鲸类皮肤上附着钙质甲壳、坚硬的藤壶和其他甲壳类动物、使得击打分外猛烈。在极端的情况下,两头座头鲸甚至垂直跳出水面相互撞击。

不过,这种结构严密的群体不过是临时性的,因为首席护卫和核心母鲸的结合不会超过3天。占支配地位的雄鲸会在不同的群体和几条母鲸交尾。

结构严密的群体

鲸在繁殖地按照严格的规则过着群体生活。1核心动物是一头母鲸,它由在4米距离之内游弋的幼鲸陪伴。距核心母鲸5米处是首席护卫构成群体的中心,它们的行动彼此协调。其它鲸类在距离中心5—15米的范围内活动。次要护卫是几头雄鲸、年轻鲸和无子女的母鲸。2 一头想要夺取首席护卫位置的雄鲸企图冲撞、排斥前者。3两头雄鲸相互争斗。胜利者获得首席护卫的位置。

鲸的歌声

歌声似乎在鲸类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鲸没有声带,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认为是哑巴。直到1952年,美国海军在百慕大海域进行例行水下录音时发现,鲸会唱歌。美国学者谢韦尔须是发现鲸歌声的先驱。座头鲸发出的声音悠长而复杂,能传9千米远,频率为20—450赫兹。座头鲸的歌声由重复的旋律组成,每段旋律可持续10分钟,每首歌可持续数小时之久。唱出歌声可能是雄鲸的特权,最佳歌手最有可能获得首席护卫的位置。而成年的孤鲸则一直唱到归附某一群体为止。每一个地域的鲸都歌唱相同的乐段:夏威夷、澳大利亚和加勒比海的鲸都有各自相同的语言。

须鲸会发出4种声音:(1)典型低频率低吟,其频率通常在20—200赫兹,并持续04—36秒;(2)由喉部发出的呼噜声和敲击声,主要是40—200赫兹,持续005秒;(3)频率在1000赫兹以上的吱喳声、哭声、以及口哨声;(4)滴答声或脉搏声,最高频率为20—30赫兹。

表演杂技,嬉戏还是引诱异性?

美国生物学家贝尔特在缅因湾鲸的觅食地,跟踪年轻的座头鲸。结果发现,它们大部分时间醉心于水上杂技表演。1—3岁的年轻座头鲸的这种游戏行为在稍大以后,逐渐减退,到5岁时就完全停止了。成年鲸在求偶季节还会重新表演杂技动作,摆出种种眼花缭乱的姿势,当中确切含义目前尚未完全破译。

在完成最壮观的“水上跳跃”动作时,雄鲸将48吨重的身体几乎垂直地跃出水面。当尾巴还在水里时,它来个空中转体,最后背朝下平砸在水面上,发出雷鸣般的响声。这是为了恐吓情敌呢,还是为了讨好母鲸?

在完成“鲤鱼打挺”动作时,鲸边游泳边用尾巴猛烈击打水面。这可能是生殖季节被情敌追逐的雄鲸表示不快的动作。

“鳍击”是鲸在游动或静止时最优雅的动作:鲸将一侧的胸鳍垂直举在波涛之上,然后,它舞动胸鳍优雅地连续击水,仿佛在挥鳍告别。

座头鲸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鲸类,但也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体型肥大而臃肿,体长达1150~1900厘米,体重约为40~50吨。它的头相对较小,扁而平,吻宽,嘴大,嘴边有20~30个肿瘤状的突起,有趣的是每个突起的上面都长出一根毛,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全都没有毛。鲸须短而宽,每侧都在200条以上。背鳍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故得名“座头鲸”,也叫“弓背鲸”或者“驼背鲸”。胸鳍极为窄薄而狭长,约为550厘米左右,几乎达体长的三分之一,鳍肢上具有4趾,其后缘有波浪状的缺刻,呈鸟翼状,所以又被称为“长鳍鲸”、“巨臂鲸”、“大翼鲸”等。下颌至腹部有20条左右很宽的平行纵沟或棱纹,腹部具褶沟。通常身体的背面和胸鳍呈黑色,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鳍也呈白色。雌兽体后的下侧长有一条细长的裂口,终止在肛门附近,据说在繁殖的时候,雌兽就是用它包裹住雄兽的生殖器,来完成交配动作的。

座头鲸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及世界其他各海洋中,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一带。它一般在寒带和热带之间的一定海域中回游,并有固定的回游路线,例如在美国夏威夷群岛附近,每年从11月开始,都有大约400只汇集于温暖的水域里越冬,从翌年3月下旬开始离开向北迁徙,当再次接近陆地时,已经是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北太平洋了,其中有一些可以到达白令海峡,另一些则到达阿拉斯加东南分散的小岛附近海域。

不可想象的是,这种庞然大物竟然是以鳞虾这种体长还不到1厘米的小型甲壳动物为主要食物的,此外还有鳞鱼、毛鳞鱼、玉筋鱼和其他小型鱼类等。它的嘴张开时,其特殊的弹性韧带能够使下腭暂时脱落,形成超过90度的角度,口的横径可达到45米,可以一口吞下大量的磷虾或较小的鱼类,但其食道的直径则显得大小,不能吞下较大的食物,这可能就是它只能吃小动物的原因之一。由于越冬期间好几个月都不进食,为了维持那硕大无朋的身躯所需要的体能,在夏季里便要吃大量的食物,常常可以连续吃上18个小时。由于日照充足,北方冰川地带的海湾里浮游生物大量滋生,养育了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鳞虾,数量巨大,常常数百万只群集在一起,因此为座头鲸提供了极为丰盛的食物来源。

座头鲸进食的方法也很奇妙,首先是冲刺式进食法,将下腭张得很大,侧着或仰着身子朝虾群冲过去,然后把嘴闭上,下腭下边的折皱张开,吞进大量的水和虾,最后将水排除出去,把虾吞食;第二种方法叫轰赶式进食法,将尾巴向前弹,把虾赶向张开的大嘴,这种方法也是只有当虾特别密集时才适用;第三种方法是从大约15米深处作螺旋形姿势向上游动,并吐出许多大小不等的气泡,使最后吐出的气泡与第一个吐出的气泡同时上升到水面,形成了一种圆柱形或管形的气泡网,像一只巨大的海中蜘蛛编结成的蜘网一样,把猎物紧紧地包围起来,并逼向网的中心,它便在气泡圈内几乎直立地张开大嘴,吞下网集的猎物。这种捕食方法,同捕鱼者用两只渔船拉曳大型渔网,逐渐迫使鱼虾接近水面,然后一网打尽的情景一样。当猎物数量稀少时,座头鲸常常单独或仅有2~3只在一起觅食,而当猎物数量很多时,便形成8只左右的较大群体,有时不同群体之间还会互相争食。因此,有时食物的多少、分布和种类,也会直接影响座头鲸的数量。

座头鲸是有社会性的一种动物,性情十分温顺可亲,成体之间也常以相互触摸来表达感情,但在与敌害格斗时,则用特长的鳍状肢,或者强有力的尾巴猛击对方,甚至用头部去顶撞,结果常造成皮肉破裂,鲜血直流。它游泳的速度很慢,每小时约为8~15公里,在海面缓缓游动时,就像一座冰山一样,身体的大部分沉在水下,有时又象是一个自由飘浮的小岛,人们在海岸上也能看到它露出海面的身体。游泳、嬉水的本领十分高超,有时先在水下快速游上一段路程,然后突然破水而出,缓慢地垂直上升,直到鳍状肢到达水面时,身体便开始向后徐徐地弯曲,好像杂技演员的后滚翻动作。它可以钻入水中快速潜水游动,仅用几秒钟就消失在波浪之下,进入了昏暗的深渊。露出水面呼吸时,从鼻孔里会喷出一股短粗而灼热的一种油和水蒸汽混合的气体,把周围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同时发出洪亮的类似蒸汽机发出的声音,被称之为“喷潮”或“雾柱”。有时它还兴奋得全身跃出水面,高度可达6米,落水时溅起的水花声在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动作从容不迫,优美动人。在它的皮肤上不仅常附着藤壶和茗荷等蔓足类动物,而且携带着许多诸如鲫鱼一类有吸盘的动物,加起来足有半吨重之多,然而这似乎丝毫也不影响它的行动和情绪。

座头鲸的配偶为一夫一妻制,雌兽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约为10个月,每胎产1仔。当雌兽带着幼仔时,往往另有1只雄兽紧跟其后,它的任务是对入侵的其他鲸或小船进行拦截,不过要是遇上凶恶而狡猾的虎鲸时,它就无能为力了。像其它哺乳动物一样,雌兽用乳汁喂养幼仔,乳汁由乳头自动挤出,幼仔在水中吸食,幼仔发育很快,每天体重可以增长40~50千克,更令人叹服的是雌兽在哺乳期间为幼仔的成长提供一切营养,而它自己却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直到几个月以后才开始寻找食物。雌兽与幼仔之间也常常是温情脉脉的,幼仔用两鳍触摸着雌兽,有时好像是抓在雌兽的身上。座头鲸的寿命为60~70年。

座头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鲸目、长须鲸科、座头鲸属。它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被列入附录I,在我国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虽然如此,它也无法平静地生活,除了人类的猎杀外,世界性的观鲸旅游活动也越来越多,形成对座头鲸生活的新的威胁,游客们产生的喧闹声干扰了座头鲸的觅食活动,抛弃的大量塑料食品袋等废物被座头鲸误食后积聚在胃肠里,来自大型船只螺旋浆的拍击声更是使它无法平静下来。而有些捕鲸业发达国家拒绝实行禁止捕鲸法,更加使它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6、鲨鱼

大堡礁的鲨鱼通常独自出没在温暖的水域。其中最常见的莫属白鳍鲨、黑鳍鲨和灰鳍鲨了。

7、海龟

在这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邂逅世界上七种海龟中的六种,它们都栖息在这里的海域。尽管它们独自觅食,但到了每年的繁殖季节,它们会凭着本能聚集到一起,在浅滩上觅偶,然后在海岸上产下它们爱的结晶。

8、座头鲸

大堡礁为座头鲸和他们的宝宝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繁殖栖息地。每年的六月到九月,你都可以在大堡礁看到它们他们巨大的身体在空中一跃而起的壮观瞬间。比它们个子小一点的近亲——小须鲸也会在热带北昆士兰出现。

目前,大堡礁的白化速度已经超出预期,因为全球环境变化,大堡礁健康状况还在不断恶化,并且珊瑚的总体覆盖率或将进一步下跌,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你准备好去遇见大堡礁了么!赶紧行动起来吧。

上一页 2 /3 下一页

有人认为,海豚是哺乳动物,对人这样的“万物之灵”有着特殊的感情,称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也有人反问,狮、虎等猛兽也是哺乳动物,为什么它们专食其它动物,甚至会对人发起攻击呢?有些生物学家将海豚的大脑解剖,发现海豚的脑子是相当大的,从相对重量、大小和复杂等方面,是很发达的,它大脑上的回纹又多又密,甚至胜过了猿猴,属高等哺乳动物。但是,单凭这一点来说明它对人有着特殊好感,理由也是很不充分的。 

经过长期观察后,科学家们认为,海豚在哺育幼兽时,经常要把幼兽托出水面,帮助它们在水面呼吸。海豚在海中发现落水者,可能会误认为是同类的幼兽,前去搭救。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个海豚研究室,人们建造了一个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小的海豚池,里面养了40多头海豚。开始时,研究人员在池内放进5个用塑胶制造的人体模型,这群海豚见到后立即“玩兴”大发,纷纷围绕着模型游戏,直到把模型推到池边为止。当研究人员把人体模型捞上来,又往池中丢进几只彩色大皮球,不用教,海豚就玩起皮球来,一会儿就能自动用头和嘴顶着皮球来,一会儿就能自动用头和嘴顶着皮球在水面上直立游泳。 

科学家经过研究,海豚会救人行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海豚救人的举动,源于它们照料子女的天性。海豚是哺乳动物胎生,用肺呼吸,小海豚刚出生时为防止它呛水,大海豚会把它顶出水面呼吸,人落水后挣扎可能会引起海豚的这种本能反应。

2、这是因为海豚天生好动,善于模仿,喜爱在水中嬉耍。它们在水中嬉戏时,常把碰上的东西当玩具玩耍。海豚喜欢在深水与浅水之间来回游动,如果在深水区遇上落水者,就会顺便把人带到浅水区。

3、把落水人推向岸边的救人行为与海豚的习性有关。因为海豚喜欢在深水和浅水中来回巡游,如果人在深水中落水,正好碰上一群向浅水中游去的海豚群时,它们就会顺水推舟似的,把落水者边推边玩耍地带到浅水区,或把他送上岸边。

因为海豚重小救被大的海豚救助,所以长大就学着大海豚照顾自己的孩子,把人类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就行成了海豚救人的原因。

使用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3B1PMM6nx5cb6EAulhJhg

 

提取码:g9iv

《海兽之子》是由渡边步执导、STUDIO4℃负责动画制作的日本动画**,改编自五十岚大介创作的同名漫画。**于2019年6月7日在日本上映,中国香港于2019年7月25日上映,中国台湾于2019年10月9日上映。中国大陆于2020年11月20日上映。该片讲述了少女琉花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两位神秘少年“海”和“空”,并追随两位少年的脚步,在星辰大海之间畅游,窥见世界与人生的故事。

——读日本国宝级摄影家星野道夫《在漫长的旅途中》有感。

"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星野道夫

星野道夫旅居阿拉斯加二十年,长期只身行旅于酷寒的极北大地,对于生活在严苛自然环境中的人与动植物,以镜头和执着投注关怀的目光,同时也以无尽的温柔笔触,诉说重新省思所谓“丰富人生”与“幸福”定义的静谧话语。

跟随星野道夫深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沿着一幅幅真切质朴与撼动心灵的叙事构图,将眼光延伸到清澈深沉的极北大地,进行一场回归自然的心灵之旅。

让星野道夫的镜头感十足的文字,带你去看一个童话般的充满灵性的阿拉斯加。

(一)

四目相对的当下

这本书最让我迷恋的,而且印象深刻,看一眼就铭刻于心的,不是星野道夫去拍座头鲸,去看极北的辛洁克河,去拍神奇的极光,甚至不是他突遇棕熊袭击,在北极献出年轻的生命,而是星野道夫与白头鹰邂逅于当下的“这一刻”,电光火花般的心灵交汇,让我深深的着迷。

人与动物在当下有了神奇的“交集”,在那一个刹那,好象心灵有一束光,照亮他们彼此的眼睛,让他们突然看清了彼此,并深深地烙印在心间。好象千年万年,他们等待这一“瞥”,寻寻觅觅,千山万水,就是为了这一刻的重逢。

这样的生命交汇,让我深深地感动,久久不能忘怀。

人的灵性,动物的灵性,宇宙的灵性,在某一个时空交接处,他们和谐统一,并产生心灵的交汇,能量的互通。

我想星野道夫一生执着追求的生命之"光",就是穷其一生,去苦苦寻求破解大自然的神秘,去揭秘宇宙的神奇,去探索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去寻找自己生命的“光”,去追求身心灵的安身之处。

(二)

美丽的舞者

星野道夫和他的朋友们五年前遇见过这头鲸鱼—“大妈”,她会在滤食行动中发出歌声,领导着整个行动,是充满着王者气势的鲸鱼,特别少见。

动物保护者们象等候老朋友一样,每年都希望遇见这头鲸鱼。这种行动,他们称之为“赏鲸记”。

当我们现代人在寻觅各种美食,打着王者农药,刷着朋友圈的时候,星野道夫这些自然科学家,他们的娱乐是去杳无人烟的极地探险,以在大海上偶遇杀人鲸,拍摄座头鲸捕食,去追朔一条最原始河流,以求遇上季节大迁徙的驯鹿和大狼,每逢遇见这些罕见的动物和神奇伟大的大自然景象,就是他们最重大的发现,可以让他们兴奋很久。

跟北极的动物们来一场“艳遇”,这是他们最好的娱乐。

他笔下的座头鲸,有着优美的舞姿。”落日将天空染成粉红,映入海面形成奇妙的天地一色。……突然间,仿如慢动作般,鲸鱼飞跃 起来,全身在空中舞动,随即又让地心引力将它庞大的身躯拉回海面。瞬时,海水像爆发一般,打破一切寂静,而鲸鱼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向前游。“

遇上一只爱跳舞的座头鲸,爱显摆,还装酷。让这群探险的人们,也突然觉得自己很想”不正经“一下。

(三)

销魂的音乐

某个夏天炎热的午后,在阿拉斯加北极圈冻原的地平线上,出现白色的小点,不久便连成一条线,一路延伸下来。那是一大群驯鹿正朝着我的营地前进。听着驯鹿亲子互相“哺~哺~”地相互叫唤声中,还有一个奇妙的声音传到耳里,“喀叽~喀叽~喀叽~”,那不是蹄声,而是驯鹿下肢柔软的肌腱边走边施力的声音。听起来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被十万头驯鹿所合奏的和声包围的感觉,像是陷在驯鹿汇聚而成的大海一般。

星野道夫喜欢听单引擎小飞机的螺旋桨声,喜欢听冰河冒泡的“嘶嘶”声响,喜欢听神出鬼没的狼嚎,喜欢听极光在寒冬夜里满天乱舞,在寂静中让人产生错觉的金属声响。还喜欢听“萦绕山河的驯鹿之歌”,这些极致的享受,都是世人梦寐中都无法企求的福祉。

流冰的呢喃。“四月,冻结了半年的大地,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融化,春天的脚步已经相当接近了……”

“在初春的温暖午后,躺在凉凉的粗雪上相当舒服。大约一个小时后我突然醒来,看到雪地里冒出两只黑黑的耳朵。我还没反应过来,又有一对耳朵冒出来,是母子熊,其中一头先伸长脖子东张西望好一会儿,才慢慢爬出来。为了这一瞬间,我已经等待了好几天。可是当亲眼目睹时,还是感觉非常惊喜,而我也从未见过这般告知春天到访的光景……”

“在冰封的河流中央,搭建了一个巨大的三脚架,绑上缆绳连结到河岸边的时钟,等春天河面的冰块消融,流冰一牵动缆绳,时钟就会停止。河水开始流动的瞬间真的非常壮观。没有任何征兆,静止了整个冬天的河,蹦的一声,霎时化成无数巨大冰块,一齐漂动,那是通知春天来临的声音。”

“阿拉斯加的人们,下注赌几月几日几点几分几秒可以听到这个声音,最接近的可以赢得十元美金。小小的赌局,赌的却是雄伟的大自然,人们就是这么迫不及待地等着春天的到来。”

“蹦”的一声,于无声处听惊雷。长达半年的酷寒封锁着大地,所有的阿拉斯加都等待这庄严的仪式,撕裂冻结,开启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多么庄严而又隆重的欢乐。春天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活力。

星野道夫带着温柔和敏感,来全身心的感受阿拉斯加,感受每时每刻,一丝一缕的大自然的神奇的变化和带来的冲击。驯鹿群的狂奔,踢踏在他的心头,是一种充满动感和生命力的节奏,冰河的融化解冻,蹦的一声,带来季节的呼唤和全新希望,这种冲击对他来说,有一种销魂的魅力。

(四)

心灵的故乡

如果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的话,星野道夫的故乡,应该是阿拉斯加吧。人们都说:心安处即故乡。

星野道夫是那么喜欢阿拉斯加,喜欢所有的野生动物,棕熊,狼,驯鹿,麋鹿,座头鲸……一年四季皆惬意,一花一草总关情,他研究和热爱所有的植物,柳兰,蓝莓,各种极地小花,他惊叹着这些小生命惊人的生命力,在自己家里,种花,种菜,享尽大自然的美好,并拍下这些花朵最美丽的瞬间。

零下五十度的阿拉斯加的冬天,在酷寒中他用心去体会,挖掘各种美的事物和心灵感受。他描绘的阿拉斯加水晶王国,加上夜光中神奇的极光之舞,有如一个神话王国,在极光中煜煜闪耀着夺目的光辉。让人忘记了极北地带生存的残酷,只记住了童话般的唯美和对美好的向往。

因为冬天的酷寒,他感谢春天的到来;他笔下的阿拉斯加的夏天,是那么的美丽灿烂,还充满了乐趣。他家的花圃里,发生了“草莓疑案”,连续几天,草莓被偷,现场都放着一颗香菇。

有一天,终于目击了小偷,原来是家后森林的一只红松鼠,摘了香菇正要回巢,每次都忍不住被草莓的香味诱惑,用香菇换草莓。星野道夫觉得这样的生活充满了魅力:“我只要想像和妻子一样等待草莓成熟的红松鼠的模样,就觉得很滑稽。”这个偷草莓的邻居,多有人情味呀,特别可爱。

(五)

极光之舞

“一天晚上,我探头到帐篷外,突然看见北方的夜空中有一丝摇曳的光芒。我被这意外邂逅的青白色光芒吸引了目光,久久不能离去。”

“人,其实总是在潜意识中,透过自己的内心浏览风景。极光的奇妙光芒所诉说的,或许就是每个极光凝望者心里的风景。”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见的是自己的心。星野道夫的笔下心里的“禅味”,越来越浓。与其是说他在探险,在拍摄,在大自然瑰宝中探求生命的真谛,不如说是他的心灵在旅行,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奇遇中,印证着他对生命的思索,对生活的求验。

他追寻着生命的大道,宇宙的大道。

(六)

以殉道精神去热爱

在严酷的极地生存,追求梦想,身边很多科学家朋友遇难,星野道夫不免思考自己的死亡。“世上所有生物总有一在要回归尘土,再开始新旅程。有机物与无机物、生与死,是否真有分界?哪天我死了,我也要回到最喜欢的地方。冻土带的植物,只靠些许养分就可以在极北开出小花;每天春天,就听见驯鹿的蹄声从远方传来……”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生命是多么的渺小。星野道夫知道自己来自自然,最后回归自然。

人可能有两种重要的大自然。一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周遭的自然。另一个,则是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遥远的自然。并非一定得到过那里,只要心里知道那里有个大自然,心灵自然就丰富起来。

星野道夫一直追寻着心中的那个自然,那个梦想中的故乡。

以举世闻名的摄影大师看星野道夫,他却是一位温柔而又善感的诗人;以诗人看待星野道夫,他却是慈悲又悲悯的哲学家;以一个科学家去看星野道夫,他是一位虔诚的殉道者,心中的理想,比生命更重要。

一九九六年八月,星野道夫于勘察加半岛出外景,却在八日清晨在户外遭棕熊的袭击,不幸罹难。这个消息震惊日本,震惊全世界。

他对所有的动物温柔以待,以大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待动物似亲人,可是最后,却葬身于他最心心挂念的棕熊之口。

但是,这种方式却是他自己能接受的,回归自然的方式。

星野道夫一直以殉道者的精神去热爱生活,做着他最热爱的事业。

做最纯粹的人,做最纯粹的事。

以心灵为指引,带着他去追求生命之“光”。

人世间最浪漫的事,就是来自自然,回归自然。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第十四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7120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