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至少该有一次,
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
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
遇到你。
——徐志摩《忘了自己》
徐志摩是民国世界里的多情才子,文采惊世,声名远播。他的一生不图虚名,不贪富贵,不惧世俗眼光,只求与所爱之人厮守相欢。我曾被徐志摩的浪漫吸引,为他的才情倾倒,但在我读完林徽因的故事、陆小曼的故事以及张幼仪的故事之后,我可能对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用当下的一句话来说“我爱的是他的才华,而不是这个人。”
1915年,徐志摩与素未谋面的张幼仪在家长的安排下成婚。徐家父母对自己挑选的儿媳妇甚是满意,但徐志摩却是一点也不喜欢。受新思想影响的徐志摩一直向往自由恋爱,他从心底里反对封建父母的包办婚姻。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徐志摩从未去了解过张幼仪的为人,在看见张幼仪照片时就用嫌弃的口吻说道“乡下土包子”。婚后的徐志摩从未正眼看过张幼仪,就连履行婚姻的基本义务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而已。当得知张幼仪怀孕时,徐志摩或许也在内心暗喜。但他不是庆祝自己有了孩子,而是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家了。他知道,张幼仪怀孕也就了了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父母便没有理由阻止他出国求学。
1920年,徐志摩写信回家乞求父亲让张幼仪前往英国团聚。众人都以为这是远方的丈思念妻子的信,然而事实上,背后蕴藏这巨大的“阴谋”。徐志摩将张幼仪骗到英国,并不是因为思念她,而是他想要离婚。徐志摩深知回到国内在父母的阻碍下,他这个婚永远离不了。事实上,徐志摩到英国后不久便认识了林徽因,并沉醉在一场爱恋中,不能醒转。理智的林徽因告诉他:“要谈我们的事,你离了婚再说。”这就是徐志摩迫切地希望张幼仪到英国的真正目的。
到英国后的张幼仪再次怀孕了,可当徐志摩知道这事时竟坚决让张幼仪将孩子打掉。张幼仪告诉他:“听说有人因为打胎失去生命。”徐志摩竟然回复道:“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难道人们就不坐火车了吗?”这是有多么的绝情才能对自己的结发妻子说出这样的话来。见张幼仪不同意吗,徐志摩便一走了之,留下语言不通又身怀六甲的张幼仪独自在伦敦。时隔多年后,即使被徐志摩伤的遍体鳞伤的张幼仪说道“在徐志摩遇到的几个女人里,我可能是最爱他的。”
1922年,张幼仪与徐志摩在德国办理离婚手续,但徐志摩终究还是错过了林徽因。林徽因最终同父亲回国了,在林徽因给徐志摩的信中写到:“我还是个未成熟的少女。我不敢将自己一下子投进那危险的旋涡,引起亲友的误解和指责、社会的喧嚣与诽难。”而当徐志摩再次见到林徽因时,她已是老师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的未婚妻。但徐志摩知道她还没有成婚,也就不愿放弃。他邀林徽因夜游香山,向她倾诉,甚至当着梁思成的面来找林徽因。后来,连梁启超都坐不住了,给他写了一封长信。大意便是:“你就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了,你这种做法,不论你未来是否能够与徽因在一起,现在就已经给人带来痛苦了。”徐志摩对此视而不见,坚定不移地挖墙角。最后,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国学习,才断了他最后的念想。
此时的徐志摩内心千疮百孔、悲痛不已,但命运似乎给了他另一番安排。1922年,留学归来的徐志摩在北京与陆小曼邂逅。但此时的陆小曼已经成为王赓的妻子,而徐志摩与王赓是好友。由于王赓工作繁忙长期不在家中,便把陆小曼托付给徐志摩照顾。一来二去,他竟然爱上好友的妻子陆小曼,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他给陆小曼的信中写到:“不要成为一只洁白美丽的稚羊,让那满面横肉的屠夫擎着利刀向着它刀刀见血的蹂躏谋杀。”显然,“稚羊”指的是陆小曼,而“屠夫”则指的是王赓。他不断鼓动陆小曼离开她那“残忍”的丈夫,也不要管那“庸俗”的父母,和他走就对了。两年不到,双方已经相爱得不能自拔。而在他的猛攻下,陆小曼决心开始新生活,甚至堕胎打掉了王庚的孩子。
在徐陆二人的婚礼上,作为证婚人的梁启超发表了旷古绝今的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愿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结婚。”可见,当时徐陆二人的爱情在那个时代是有多么“轰轰烈烈”。
婚后的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幸福。由于陆小曼生活奢侈、铺张浪费,甚至还染上鸦片,再加上徐父断了徐志摩经济上的援助,徐志摩不得不在多个工作中奔波。在一次和陆小曼大吵过后,徐志摩搭上邮机飞往北京,因为这天林徽因有个演讲,而他答应了将会出席。最终,他还是失约了,没有出现在林徽因演讲现场。他搭乘的飞机在大雾中撞山失事了。
徐志摩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我对他勇敢追求爱情的勇气感到钦佩,可又对他这自私的爱感到恐惧。张爱玲曾说,我们生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认为这句话的哲理性在徐志摩身上得以印证。虽然他所在的时代还没有离婚的先例,人们思想还未开放,但那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人们更多的会认为是张幼仪的不好,而对徐志摩的偏见则是要少一些的。再加上,那个年代信息流通不发达,这件事的传播范围始终有限,不会人人都知道。倘若徐志摩的故事发生在这个全球通时代,即使不再干涉他自由婚姻,但他对张幼仪的无情也不知道会招来多少人的谩骂!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是诗人徐志摩为自己短促一生所写的注脚。
1922年秋天,诗人徐志摩从英国剑桥留学归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一篇一一徐志摩离婚通告,文名尚未远播的他立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头一宗西式离婚事件,挑战了百年前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徐志摩当时智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可以说是徐志摩为自己短促的一生所写下的注脚,“寻求灵魂伴侣”这样一个想法,引领徐志摩在匆匆的三十六载人生里历经了三段感情,交错于三个不同典型女子的生命之间,他们共同创造了诗人徐志摩,也同样因他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徐志摩二十岁时由父母,安排,娶了十六岁妻子,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义务后,便远赴西方求学,守在家乡的妻子张幼仪,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可是当她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一位才情洋溢的清丽少女林徽音。她不愿意介入徐志摩的婚姻,匆促地随父返国。
徐志摩为了反抗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及思想,毅然决然提出离婚要求,并鼓励张幼仪也跟他一样活出自己的新生活,成为反抗封建思想、改造社会的先锋,人在异乡又怀有身孕的幼仪,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几度失去求生的勇气,但最后她终于坚强起来,答应志摩的要求并决定留在异乡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离婚后的张幼仪,留在德国求学,回国后接办上海女于商业银行,一生却没有走出徐志摩的世界,这以后,她跟夫家维持着奇异的关系,共同经营事业,还替他奉养双亲,连丧事都由她承办主持。
徐志摩带着一个全新的未来回国追寻林徽音,乍抵国门时,却听闻林徽音已接受父母安排订下了婚约,对象是他恩师的儿子一一梁思成。这对志摩而言无疑的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盘根错节的关系,进退两难的局面与夹缠不清难以收拾的感情,至此便成为志摩与徽音一一生无法说与人知,只能流向诗里的秘密。林徽音虽选择了粱思成的婚事,但是她仍无法淡忘与徐志摩的感情;这段情宛若春风,拂面面来如此可亲,一旦迎身向前却只能抱得满怀愁绪,不能有结果;徐志摩十分痛苦。就在此时,,北京的社交名媛陆小曼翩然而至,她虽已是有夫之妇,但却因为同样窒闷于封建婚姻之中,同样有着对爱情渴望,因而快速的呼应了诗人的热情,也因此徐志摩想把她从一个封建婚姻解救出来,开创出两人性灵自由的美丽人生。两人努力冲破了家庭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终于争取到了一场不被祝福的婚礼。他们相爱,可是当时大多数的人却说他们互相毁了对方,实事也是,徐志摩因她而声名狼藉,因她而与父母不合,因她的挥霍浪费而疲于奔命地赚钱,更因她而身心俱疲,她给了徐志摩一个爱情的答案,又给了他一个生命的问号;诗人的人生最后困在她这里。不稳定的感情生活,让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梦想幻灭,诗作枯竭,乃至为生活南北奔波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他这来去匆匆的短暂人生--为了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以顽童般的笑声为朋友所记忆的徐志摩,趁着盛年以这样突兀的告别式为自己光彩夺目的人生划下旬点,同时让所有爱他与他爱的人错愕与终生的怀念。
林徽音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因此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甚至,连带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迷;粱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口北京让林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竟变成另一个人;她费了几年的力气帮他收集出了遗作,终身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迹匿影在这世上。而立志追求真爱的徐志摩,他的一生虽然以不幸福的婚姻、不完美情感生活悲剧收场,然而,他以一生之力,以自己的灵魂与诗歌来讴歌并追寻生命中的真善美的精神,却也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或许,这正是他的故事会一再的被中国人记忆的原因。
爱情是一种自由,对于徐志摩来说更是一种浪漫,他是靠情感喂养他诗情的人。在他最美的年华里,先后遇到了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每个人行色匆匆,在红尘阡陌里奔波,肩上的背囊,装满了沉甸甸的故事。一个无意的回眸,一次若不经心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的缘。
徐志摩和张幼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包办婚姻对于追求自由的诗人——徐志摩来说显然是不能长久的,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是的,我也看不惯包办婚姻,彼此都不了解就要生活在一起,简直是一种煎熬和折磨。
人的一生中,谁和谁相遇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旅程中所有的遇见,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时,遇见了他心目中的女神——林徽因。有一种相遇,时光刚刚好,那么准,那么美。两个诗一样的人,在异国一座普通的桥上,彼此倾心,相拥而歌。炙热的情感,犹如夜幕下,烟花与火柴的碰撞。
那飞向天幕的烟花,放射出的灼灼光彩, 是他们真实的灵魂。
他们注定会将一段惊艳的爱情,演绎成一枚绽放的烟花,绽放在伦敦的天空,落进康桥的柔波里。康桥的柔波荡漾着徐志摩的不舍和柔情,浪漫的诗人追求着理想化的人生。有人说,林徽因是静坐在云端之上的女子,清丽飘逸。当她邂逅了徐志摩之后,便化作了康桥上娇羞的柔柳,妩媚安详,袅袅娜娜。对于女神的过分迷恋,让他产生了澎湃的激情,也让他创作了无数诗作。那段时光,徐志摩诗如泉涌,他的每一首诗里都有林徽因的影子。他们诗书唱和,月下黄昏,有闲情,有逸致。异国他乡,他们漫步康桥,静静看着夕阳的余晖,款款落在肩上的那种美好。
在茫茫人海中,他们彼此找到了温暖自己灵魂的人。让人惋惜的是,这场遇见,短暂如烟花。也许缺憾的美,才会被人记忆深刻。
林徽因曾经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徐志摩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知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然而康桥的柔波终于还是会恢复往日的平静,理性的林徽因意识到徐志摩无法给他想要的婚姻,便不辞而别,得不到的始终是最美的,同时,林徽因也彻底成为了徐志摩心目中的女神可望而不可即。
是的,徐志摩和林徽因这一对,如果不考虑生活,不考虑婚姻,在我看来,他们也许是最般配的一对。可是,生活不只有诗歌和爱情还有浪漫,生活就是激情过后的柴米油盐。
陆小曼的出现让徐志摩明白: 爱是朴素,不是奢华,激情终究归于平凡,归于柴米油盐。
陆小曼 ,上流社会的名媛,风华绝代而且浪漫,兼美貌和才华(曾担任三年外交官)于一身,活泼轻灵,一张小巧的瓜子脸,秀气的面庞,无数男子都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她和徐志摩一样,也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产物。不同的是,徐志摩抵触,而陆小曼毫不反抗,甚至没想过反抗。也许她是从小生活在那种物质奢靡的环境中,只要物质充足,爱与不爱对她而言应该是毫无概念。
爱情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偶遇,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合适的人。 陆小曼的老公——王庚,同时也是徐志摩的朋友。王庚专心于事业和前途,美貌的娇妻经常被他冷落,此时,王庚就让徐志摩经常陪她,这样两个人有了更多单独相处得机会。陆小曼的才情和浪漫深深地吸引了性格相似的徐志摩,他们一起去长城游玩,喝茶,看枫叶,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默契十足。。 绅士和名媛是时代地绝配,才子和佳人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徐志摩写道:“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我更敏锐的消受你的媚,吞咽你的连珠地笑;你不觉得我的手臂更迫切的要求你的腰身,我的呼吸投射到你的身上,如同万千的飞萤投向光焰?这些,还有别的许多说不尽的,和着鸟雀们的热情的回荡,都在手携着手的赞美着春的投生。”
最终王庚和陆小曼矛盾越来越多,走向离婚。
林徽因是徐志摩心目中的女神,因为没有得到,更显得可望而不可即;而陆小曼是他面前真实的存在。她们像极了白月光与白玫瑰,都是极好的。
七月七,美好的日子,北海公园举行了他们盛大的婚礼,在当时的社交界堪称一则爆炸式新闻。可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实在不喜欢陆小曼的作风,据说陆小曼一生都未被徐家接受。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生活需要茶米油盐,徐志摩依然是诗人,他把自己的爱人憧憬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形象,但那种最美好的形象只存在于幻想中,随着朝夕相处,日复一日,陆小曼的缺点在琐碎的生活中也慢慢被放大了。
尽管已经和徐志摩成婚,可是婚后的陆小曼,依然想做名媛,喜爱奢华,流连舞会,它不像一般的家庭主妇那样操持家务,也不会对丈夫嘘寒问暖,她甚至找不到丈夫要穿的衣服。从小的养尊处优,衣食无忧,只教会她如何享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下午的时间大多用来写信,作画,偶尔会见客人。徐志摩虽然对妻子的做法有些抱怨和不满,以为妻子对自己厌倦了,为此想着各种方式讨得妻子的欢心,他对陆小曼的任性毫无责备,反而对她的爱分毫不减,时常将所有的错误归于自己身上。
徐申如实在看不下去了,索性斩断了徐志摩的经济补给。
陆小曼和徐志摩都活在爱情的童话里,不懂生计,不懂怎么养活自己。即使经济很紧张的时候,陆小曼还是沉迷于灯红酒绿,还吸食鸦片。遇上这样的小主,可就苦了徐志摩了,为了补贴家用,他不得不同时在黄瓜大学、东吴大学、上海法学院、南京中央大学以及北平北京大学等到处兼职上课,课余还要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而这些辛苦钱远远不足以供陆小曼挥霍。
也许徐志摩也有些厌倦妻子的奢华享乐,但他还是扛起了一个男人的责任,用尽他所有力气满足自己心爱的女人。
1930年,徐志摩北上任北大教授,他要求陆小曼陪同自己去北京开始新的生活。可是陆小曼早已沉醉在上海的灯红酒绿之中,执意不肯离开,无奈之下徐志摩孤身离开前往北平任职。
自从两地分居后,迫于经济条件,徐志摩经常乘坐 免费飞机 来回奔波于上海和北京之间,其实陆小曼也担心他的安全,毕竟那个时候飞机还不是一个普及的交通工具,危险重重。
长期的分居让他们的感情愈加平淡,彼此变得可有可无,甚至为了一件小事都会大打出手。
没过多久,徐志摩搭乘一架邮政机飞往北京的途中,飞机失事,年仅36岁的诗人当场丧命,正如他的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独自咀嚼着自己种下的苦果,心痛,悔悟和绝望,倘若徐志摩知道陆小曼如此痛苦,也许会轻轻说句:“眉眉,我们曾预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其实,陆小曼最初吸引徐志摩的,不正是之后他极度厌恶的奢华吗?
他也曾想改变陆小曼,但最终却是以最悲伤的方式达成了这个目标。
爱情在最初的时候,总是最美的时候。再完美的初见,都躲不过时间的磨砺,它会残忍撕掉彼此所有的光环,最后只剩下晦暗和蹉跎。
没有面包牛奶的爱情虚无缥缈如空中楼阁,生活的磨难足以让它崩落朽败、荡然无存。
爱一个人,就呈现出他最原汁原味的样子,让人们自行评论,这是一种隐忍的敬意,也是了解一个人最恰当的方式。《别离的笙箫:徐志摩经典诗选》就是这样一本真实展现徐志摩心曲恋歌、创作成就、艺术风格的精选诗集。封面淡淡的紫,雅致的花纹,不张扬的冷静、清丽,掀开书封却让人一阵炫目。质感饱满的文字和清新隽秀的风景插图所营造出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美,像一位出身高贵的女子,那么骄傲、所向披靡地点亮了空间,也点开了对志摩的种种记忆…… 1921年,徐志摩与林徽音在伦敦相识,那年,他26岁,林16岁。林徽音清婉绝丽的诗情才艺,如同四月里的芬芳气息,漾溢在徐志摩的心头。被她深深吸引的徐志摩,很快做出了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的决定,当时舆论顿时沸沸扬扬,徐被称为“中国离婚第一人”。然而,林徽音毕竟与梁思成婚约在先,当她从热烈的情感中冷静之后,还是选择了前者,给失望煎熬中的徐志摩留下了一首令人伤感的诗:“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之后,徐志摩珍藏这份一尘不染的感情,告别康桥启程回国。 1924年,徐志摩邂逅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个爱人———陆小曼,那时的陆小曼还是徐志摩朋友的妻子,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陆小曼的追求。他在给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中说服着自己和世人:“我们的爱,并不浅薄。即使有道德罅隙,也是最精纯完美的。”他的《爱眉小札》词句华美,情感秾丽,激情澎湃。1926年,他们由胡适、梁启超主婚,在北海公园结婚。但婚后的陆小曼过于追求无节制的奢侈生活,以致后来情感变化,沉迷大烟,自暴自弃。隐忍求全的徐志摩每日为生活多地奔波劳碌,1931年11月由于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一生都在执著地用诗歌诠释情感,用爱树立丰碑的徐志摩,在他对爱失望,对世事疲惫不堪时,“轻轻地走了”,但他浪漫奔放的艺术生命却久久伫立在历史的长风里。 在这样一本精巧的书中,他和他最好的时光,独自走在寂静秀丽的康桥,如同一位脚步匆匆的旅人,悄悄收藏起光阴最美的底片,让它变成岁月的陈酿,然后在某个惬意的午后,随着书页的翻动,为我们酿出许多美丽轻盈的画面。那些清晨,那些黄昏,那些康桥上独自徘徊,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日子就这样千山万水地闯来,带领我们跟着志摩一起忘掉时间,忘掉烦恼,忘掉尘世的浮躁,拥抱爱与美,永不说再见。
找不到啦!!!!!!无奈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