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第1张

独卧嵩阳客,三违颍水春。艰难随老母,惨澹向时人。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群凶弥宇宙,此物在风尘。

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早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草书何太苦,诗兴不无神。

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

将恐曾防寇,深潜托所亲。宁闻倚门夕,尽力洁飧晨。

流转依边徼,逢迎念席珍。时来故旧少,乱后别离频。

世祖修高庙,文公赏从臣。商山犹入楚,源水不离秦。

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旅怀殊不惬,良觌渺无因。

自古皆悲恨,浮生有屈伸。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

鼓角凌天籁,关山信月轮。官场罗镇碛,贼火近洮岷。

萧索论兵地,苍茫斗将辰。大军多处所,馀孽尚纷纶。

高兴知笼鸟,斯文起获麟。穷秋正摇落,回首望松筠。

次元明韵寄子由

黄庭坚 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译文及注释

1、元明:黄庭坚的哥哥黄大临的字。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元明有诗寄与在筠州(今江西高安悬)监盐酒税的子由,庭坚依其用韵次第同作。

2、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将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像画在阁内,以表彰他们的勋劳。这两句是说他们兄弟交好,已有多年,但都在政争中遭到失败,时光像流水般过去了,却没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3、这两句写花开江涨之景,因以寄托其离别相思之情。此诗于1082年(元丰四年)春天作于太和县,所以描写春景。

4、古代居官时,将印带佩在腰上(汉代规定县令是铜章墨绶);离职,就得解下来。所以欲解铜章,就是要想辞去知悬的意思。苏轼在和苏辙《与兄子瞻会宿》诗题中说: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可见子由是曾经求仙学道的。行问道就是要向子由学道。行:将。石友:交谊坚贞如石的朋友,指子由。忘年:年长的人和年少的人交朋友。不计较年龄上的差异,称为忘年文或忘年友。苏辙比黄庭坚大七岁。许忘年,是说料想子由定会同意自己的要求。

5、《诗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水鸟名,首尾动摇相应,以比喻兄弟有危急时,互相帮助。这句是说子由怀念苏轼,也如自己怀念元明,彼此都以不能同回家园时常相聚为恨。

6、雪满颠:比喻白发满头。

赏析

这首诗是1081年(元丰四年)黄庭坚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时所作,年三十七岁。这时苏辙(子由)贬官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黄庭坚兄黄元明(名大临)寄给子由的诗,起二句说:钟鼎功名淹管库,朝廷翰墨写风烟。黄庭坚次韵作此诗寄子由。

此诗起二句说:我们的交亲虽有半世之久,而时光如逝水,有几个人建立了功业呢?逝水,暗用《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凌烟阁是唐太宗为纪念功臣而给他们画像之地。此二句笔势兀傲宏放,次句接得不测,不觉其对(方东树评语,见《续昭昧詹言》卷七)。第三四两句描写春天景物,花开江涨,而怀远之情见于言外,如作画之着色。黄庭坚诗虽然意新笔健,但有时失于晦涩,缺乏唐人水深林茂的气象(刘熙载语),像春风一联之兴象华妙,在黄诗中是罕见而可贵的。

第五六两句叙写怀抱。铜章指县令的印,史容注引《汉官仪》:县令秩五百石,铜章墨绶。问道的字面出于《庄子在宥》:黄帝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敢问至道之精。石友指志同道合的金石之交。潘岳《金谷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晋书潘岳传》)忘年指朋友投契,不计年岁的大小差别。梁何逊弱冠有才,范云对他很称赏,因结忘年交好(《梁书文学何逊传》)。这两句诗是说,诗人想辞去县令的官职而归家学道,料想子由一定能赞许的,表示了知己之谊。问道的字面虽是用的《庄子》,但是此处所谓道的涵义,并不限于《庄子》书中所谓的道,而应当是指一切有关进德修业的精言妙道。从这里也表现出,诗人用典并不一定拘于典故出处的原意。末二句又转笔说,你我皆有兄弟之思,欲归而不得,只好听任时光流转,催生白发而已。脊令是一种水鸟(令读第二声),朱熹《集传》:脊令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故以起兴。后人常用脊令借指兄弟。雪满颠,头顶生满白发。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松溪窈窕入,石栈夤缘上。

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

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稍疑地脉断,悠若天梯往。

结构罩群崖,回环驱万象。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

体空得化元,观有遗细想。喧烦困蠛蠓,跼蹐疲魍魉。

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探奇极遥瞩,穷妙閟清响。

理会方在今,神开庶殊曩。兹游苟不嗣,浩气竟谁养。

道异诚所希,名宾匪余仗。超摅藉外奖,俯默有内朗。

鉴尔揖古风,终焉乃吾党。潜躯委缰锁,高步谢尘坱。

蓄志徒为劳,追踪将焉仿。淹留值颓暮,眷恋睇遐壤。

映日雁联轩,翻云波泱漭。殊风纷已萃,乡路悠且广。

羁木畏漂浮,离旌倦摇荡。昔人叹违志,出处今已两。

何用期所归,浮图有遗像。幽蹊不盈尺,虚室有函丈。

微言信可传,申旦稽吾颡。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

郎,始相识也。]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

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

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唐昌观玉蕊,崇敬寺牡丹,花时多与微之有

期。]

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辛大丘度,性迂嗜酒;李二十绅,形短能诗。

故当时有迂辛短李之号。]

儒风爱敦质,佛理尚玄师。

[刘三十二敦质,雅有儒风;庾七玄师,谈佛

理有可赏者。]

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

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双声联句,八面宫棋,皆当时事。]

往往游三省,腾腾出九逵。

寒销直城路,春到曲江池。

树暖枝条弱,山晴彩翠奇。

峰攒石绿点,柳宛曲尘丝。

岸草烟铺地,园花雪压枝。

早光红照耀,新溜碧逶迤。

幄幕侵堤布,盘筵占地施。

征伶皆绝艺,选伎悉名姬。

铅粉凝春态,金钿耀水嬉。

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

[贞元末,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

密坐随欢促,华樽逐胜移。

香飘歌袂动,翠落衫钗遗。

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

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残席喧哗散,归鞍酩酊骑。

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

紫陌传钟鼓,红尘塞路歧。

几时曾暂别?何处不相随?

茌苒星霜换,回还节候催。

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

运启千年圣,天成万物宜。

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

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

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时与微之结集策略之目,其数至百十。]

[时与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相顾

辄笑,目为毫锥。]

繁张获鸟网,坚守钓鱼坻。

[谓自冬至夏,频改试期,竟与微之坚持制试也。]

并受夔龙荐,齐陈晁董词。

万言经济略,三策太平基。

中第争无敌,专场战不疲。

辅车排胜阵,掎角搴降旗。

[并谓同铺席、共笔砚。]

双阙纷容卫,千僚俨等衰。

[谓制举人欲唱第之时也。]

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既在高科选,还从好爵縻。

东垣君谏诤,西邑我驱驰。

[元和元年同登制科,微之拜拾遗,予授周至尉。]

在喜登乌府,多惭侍赤墀。

[四年,微之复拜监察,予为拾遗、学士也。]

官班分内外,游处遂参差。

每列鹓鸾序,偏瞻獬豸姿。

简威霜凛冽,衣彩绣葳蕤。

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喔咿。

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儿。

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

下鞲惊燕雀,当道慑狐狸。

南国人无怨,东台吏不欺。

[微之使东川,奏冤八十余家,诏从而平

之,因分司东都。]

理冤多定国,切谏甚辛毗。

造次行于是,平生志在兹。

道将心共直,言与行兼危。

水暗波翻覆,山藏路险巇。

未为明主识,已被幸臣疑。

木秀遭风折,兰芳遇霰萎。

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

腾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

忧来吟贝锦,谪去咏江蓠。

邂逅尘中遇,殷勤马上辞。

贾生离魏阙,王粲向荆夷。

水过清源寺,山经绮季祠。

心摇汉皋佩,泪堕岘山碑。

[并途中所经历者也。]

驿路缘云际,城楼枕水湄。

思乡多绕泽,望阙独登陴。

林晚青萧索,江平绿渺弥。

野秋鸣蟋蟀,沙冷聚鸬鹚。

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白醪充夜酌,红粟备晨炊。

寡鹤摧风翮,鳏鱼失水鳍。

暗雏啼渴旦,凉叶堕相思。

[此四句兼含微之鳏居之思。]

一点寒灯灭,三声晓角吹。

蓝衫经雨故,骢马卧霜羸。

念涸谁濡沫?嫌醒自啜醴。

耳垂无伯乐,舌在有张仪。

负气冲星剑,倾心向日葵。

金言自销铄,玉性肯磷缁?

伸屈须看蠖,穷通莫问龟。

定知身是患,当用道为医。

想子今如彼,嗟予独在斯。

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

坐阻连襟带,行乖接履綦。

润销衣上雾,香散室中芝。

念远缘迁贬,惊时为别离。

素书三往复,明月七盈亏。

[自与微之别经七月,三度得书。]

旧里非难到,余欢不可追。

树依兴善老,草傍静安衰。

[微之宅在静安坊西,近兴善寺。]

前事思如昨,中怀写向谁?

北村寻古柏,南宅访辛夷。

[开元观西北院,即隋时龙村佛堂,有古柏一

株,至今存焉。微之宅中有辛夷两树,常与

微之游息其下。]

此日空搔首,何人共解颐?

病多知夜永,年长觉秋悲。

不饮长如醉,加餐亦似饥。

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作品赏析

原诗是一首五言排律,写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白居易任翰林学士时。这两句是写对元稹(字微之)的思念,以致心神不安,不饮酒似醉,纵加餐仍饥。比喻奇特,运笔巧妙,足见友情之深厚,想念之殷切。

千钧①势易压一柱力难搘②

①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②搘(zhī):支撑。

这两句是说,千钧之势很容易把人压垮,一根木柱实难支撑强大的压力。以“千钧势”喻朝中权贵,以“一柱”喻元稹。含蓄地指出权贵们以千钧压顶之势迫害元稹,元稹独力难支。极力为元稹鸣不平。

木秀①遭风折 兰芳遇霰②萎

①木秀:喻才能出众。

②霰:白色中透明球形或圆锥形的固体降水物。常于落雪前下降。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二月,元稹任监察御史,三月奉命赴东川按狱,劾节度使严砺违法加税,为八十八家冤事平反,为执政者所忌,还京后贬为分司东都。次年春,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的白居易上疏论元稹不当贬,未被采纳。白居易写这首五言长篇讽喻诗,为元稹鸣不平。这两句是说,秀木优于、高于众木,易遭风折,兰芳遇霰打则枯萎。这是把元稹蒙冤遭贬,喻之为风折秀木,霰打兰芳,愤慨之意,溢于言表,语意明晰,比喻贴切。

白居易 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

义重莫若妻,生离不如死。

誓将死同穴,其奈生无子。

商陵迫礼教,妇出不能止。

舅姑明旦辞,夫妻中夜起。

起闻双鹤别,若与人相似。

听其悲唳声,亦如不得已。

青田八九月,辽城一万里。

徘徊去住云,呜咽东西水。

况当秋月弹,先入忧人耳。

怨抑掩朱弦,沉吟停玉指。

一闻无儿叹,相念两如此。

无儿虽薄命,有妻偕老矣。

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氏。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

郎,始相识也。]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

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

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唐昌观玉蕊,崇敬寺牡丹,花时多与微之有

期。]

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辛大丘度,性迂嗜酒;李二十绅,形短能诗。

故当时有迂辛短李之号。]

儒风爱敦质,佛理尚玄师。

[刘三十二敦质,雅有儒风;庾七玄师,谈佛

理有可赏者。]

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

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双声联句,八面宫棋,皆当时事。]

往往游三省,腾腾出九逵。

寒销直城路,春到曲江池。

树暖枝条弱,山晴彩翠奇。

峰攒石绿点,柳宛曲尘丝。

岸草烟铺地,园花雪压枝。

早光红照耀,新溜碧逶迤。

幄幕侵堤布,盘筵占地施。

征伶皆绝艺,选伎悉名姬。

铅粉凝春态,金钿耀水嬉。

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

[贞元末,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

密坐随欢促,华樽逐胜移。

香飘歌袂动,翠落衫钗遗。

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

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残席喧哗散,归鞍酩酊骑。

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

紫陌传钟鼓,红尘塞路歧。

几时曾暂别?何处不相随?

茌苒星霜换,回还节候催。

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

运启千年圣,天成万物宜。

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

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

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时与微之结集策略之目,其数至百十。]

[时与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相顾

辄笑,目为毫锥。]

繁张获鸟网,坚守钓鱼坻。

[谓自冬至夏,频改试期,竟与微之坚持制试也。]

并受夔龙荐,齐陈晁董词。

万言经济略,三策太平基。

中第争无敌,专场战不疲。

辅车排胜阵,掎角搴降旗。

[并谓同铺席、共笔砚。]

双阙纷容卫,千僚俨等衰。

[谓制举人欲唱第之时也。]

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既在高科选,还从好爵縻。

东垣君谏诤,西邑我驱驰。

[元和元年同登制科,微之拜拾遗,予授周至尉。]

在喜登乌府,多惭侍赤墀。

[四年,微之复拜监察,予为拾遗、学士也。]

官班分内外,游处遂参差。

每列鹓鸾序,偏瞻獬豸姿。

简威霜凛冽,衣彩绣葳蕤。

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喔咿。

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儿。

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

下鞲惊燕雀,当道慑狐狸。

南国人无怨,东台吏不欺。

[微之使东川,奏冤八十余家,诏从而平

之,因分司东都。]

理冤多定国,切谏甚辛毗。

造次行于是,平生志在兹。

道将心共直,言与行兼危。

水暗波翻覆,山藏路险巇。

未为明主识,已被幸臣疑。

木秀遭风折,兰芳遇霰萎。

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

腾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

忧来吟贝锦,谪去咏江蓠。

邂逅尘中遇,殷勤马上辞。

贾生离魏阙,王粲向荆夷。

水过清源寺,山经绮季祠。

心摇汉皋佩,泪堕岘山碑。

[并途中所经历者也。]

驿路缘云际,城楼枕水湄。

思乡多绕泽,望阙独登陴。

林晚青萧索,江平绿渺弥。

野秋鸣蟋蟀,沙冷聚鸬鹚。

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白醪充夜酌,红粟备晨炊。

寡鹤摧风翮,鳏鱼失水鳍。

暗雏啼渴旦,凉叶堕相思。

[此四句兼含微之鳏居之思。]

一点寒灯灭,三声晓角吹。

蓝衫经雨故,骢马卧霜羸。

念涸谁濡沫?嫌醒自啜醴。

耳垂无伯乐,舌在有张仪。

负气冲星剑,倾心向日葵。

金言自销铄,玉性肯磷缁?

伸屈须看蠖,穷通莫问龟。

定知身是患,当用道为医。

想子今如彼,嗟予独在斯。

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

坐阻连襟带,行乖接履綦。

润销衣上雾,香散室中芝。

念远缘迁贬,惊时为别离。

素书三往复,明月七盈亏。

[自与微之别经七月,三度得书。]

旧里非难到,余欢不可追。

树依兴善老,草傍静安衰。

[微之宅在静安坊西,近兴善寺。]

前事思如昨,中怀写向谁?

北村寻古柏,南宅访辛夷。

[开元观西北院,即隋时龙村佛堂,有古柏一

株,至今存焉。微之宅中有辛夷两树,常与

微之游息其下。]

此日空搔首,何人共解颐?

病多知夜永,年长觉秋悲。

不饮长如醉,加餐亦似饥。

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作品赏析

原诗是一首五言排律,写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白居易任翰林学士时。这两句是写对元稹(字微之)的思念,以致心神不安,不饮酒似醉,纵加餐仍饥。比喻奇特,运笔巧妙,足见友情之深厚,想念之殷切。

千钧①势易压一柱力难搘②

①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②搘(zhī):支撑。

这两句是说,千钧之势很容易把人压垮,一根木柱实难支撑强大的压力。以“千钧势”喻朝中权贵,以“一柱”喻元稹。含蓄地指出权贵们以千钧压顶之势迫害元稹,元稹独力难支。极力为元稹鸣不平。

木秀①遭风折 兰芳遇霰②萎

①木秀:喻才能出众。

②霰:白色中透明球形或圆锥形的固体降水物。常于落雪前下降。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二月,元稹任监察御史,三月奉命赴东川按狱,劾节度使严砺违法加税,为八十八家冤事平反,为执政者所忌,还京后贬为分司东都。次年春,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的白居易上疏论元稹不当贬,未被采纳。白居易写这首五言长篇讽喻诗,为元稹鸣不平。这两句是说,秀木优于、高于众木,易遭风折,兰芳遇霰打则枯萎。这是把元稹蒙冤遭贬,喻之为风折秀木,霰打兰芳,愤慨之意,溢于言表,语意明晰,比喻贴切。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白居易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赏析

微之,即其好友元稹,两人同科及第,并结为终身诗友,并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本诗主要讲述初夏时节,美景当前,却与好友知己却分居两地的无奈之情。其中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麦子属北方农作物,水稻属南方农作物,吴,越更是对立的国家,写出作者与好友分居两地,赏着不同的风景,感受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唯一相同的恐怕就是那颗互相思念,牵挂的心情吧!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美好的初春时节,已经虚度过去,游玩的心情突然低落起来。我们却又分居两地,实在无奈!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作者: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注释:

1、元龙臭味:陈登,字元龙。《三国志》卷七《魏书陈登传》: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2、孟公瓜葛:陈遵,字孟公。《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3、硬语盘空: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4、汗血盐车:汗血,汗血马。《汉书武帝纪》应劭说:大宛归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一日千里。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骏马拉运盐的车子。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5、骏骨句:典出《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战国时,燕昭王要招揽贤才,郭隗喻以千金买骏骨的故事。后因以买骏骨指燕昭王用千金购千里马骨以求贤的故事,喻招揽人才。

6、我最怜君中宵舞句,《晋书祖邈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7、补天裂:女娲氏补天。《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归物。

赏析:

本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无不充溢着激情。该词即是如此。作者与陈亮,都是南宋时期着名的爱国词人,都怀有恢复中原的大志。但南宋统洁者不思北复中原。因而他们的宏愿久久不得实现。当时,词人正落职闲居上饶,陈亮特地赶来与他共商抗战恢复大计。二人同游鹅湖,狂歌豪饮,赋词见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首词,就是当时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词中,作者胸怀对抗战恢复大业的热情和对民族压迫者、苟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饱和笔端,浸透纸背。正如周济所云: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介存斋论词杂着》)。词人这种慷慨悲凉的感情,是运用健笔硬语倾泻出来的,因而英气勃郁,隽壮可喜。

周济还指出:北宋词多就景叙情,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介存斋论词杂着》)。与以情为中心的就景叙情不同,即事叙景是以叙事为主干,以抒情为血脉,以写景作为叙事的烘染或铺垫。这首词的上阕,便采用了即事叙景的艺术手法。在追忆鹅湖之会高歌豪饮时,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环境氛围,从而深刻地抒发了词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作者作为一名忠愤填膺的抗成志士秉笔作词,胸中沸腾的激情难以遏制,不免直泻笔端。老大那堪说。直写心怀,感情极为沉郁。那堪二字,力重千钧,义蕴极为丰富。当此之时,英雄坐老,壮志难酬,光阴虚度,还有什么可以说的!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以收复中原为已任的志士们,胸中的烈焰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因此,下面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两句,抒发了作者的壮怀,并且与陈亮的同志之情拍合。元龙、孟公,皆姓陈,又都是豪士,以比陈亮:臭味谓气味相投,瓜葛谓关系相连。作者与陈亮友谊既深,爱国之志又复相同,因而引以为快事。不久前,两人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辛》祭陈同父文《)这是大慰平生的一次相会,故在此词中津津乐道: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词人时在病中,一见好友到来,立即与之高歌痛饮,彻夜纵谈。

他们志在恢复中原,心无俗念,视富贵轻如毛发,正笑世人之重它如千钧。讨论世事时硬语盘空(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足见议论有力。这几句是他们交谈时情景的实录。因为写在词里,故顺笔插入自然景物的描写。积雪惊堕,状述二人谈吐的豪爽;孤月窥窗,衬映夜色的清寂。英雄志士一同饮酒高唱,雄壮嘹亮的歌声直冲云霄,竟惊散了楼头积雪。这种夸张的描写,把两人的英雄气概与狂放精神充分表现出来。着一惊字,真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然而,当时只有清冷的明月与两人相伴,论说国家大事的盘空硬语又有谁来倾听呢?在这里,抗战志士火一样的热情和刚直狂放的性格同积雪惊堕、孤月窥窗的清寂冷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形象地写出了在苟安妥协空气笼罩南宋朝堂的情势下,个别上层抗战志士孤雁难飞的艰危处境。这样把写景与叙事胶着一体,更能充分抒发出翻卷于词人胸中的狂努之情。正因为二人志同道合,所以夜虽已很深,但他们仍重进酒,换鸣瑟,兴致不减。

如果说,词的上阕主要是作者奔放沸腾的感情融于叙事之中,那么下阕则主要是直泻胸臆的赋体,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批判和看试手,补天裂的壮怀。词人尽情地驰骋笔力,敷陈其事,倾诉肺腑,写来笔飞墨舞,淋漓尽致。事无两样人心别。面对时世,山河破碎,爱国志士痛心疾首,而南宋统治者却偏安一隅,把家耻国难全都抛在了脑后。词人用事无两样与人心别两种不同象意象加以对照,极其鲜明地刻画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庸懦丑态,尽情地抒发了郁勃胸中的万千感慨。词人义愤填膺,向统治者发出了严厉的质问: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统,自古已然,合时多而离时少。今当政者不思恢复中原,反而以和议确定了离的局面,是何居心!词语中凛然正气咄咄逼人,足以使统治者无地自容。雄健顿挫的笔力,加重了词的感情色彩,使其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词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统一,就必须重用抗战人材,可是当今社会却是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当道诸公空说征求人材,但志士却长期受到压制,正象拉盐车的千里马困顿不堪而无人过问一样。徒然去购置骏马的尸骨又有何用!词人连用三个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贴切地表达了郁勃心头而又不便明锐的不平。一个空字,集中表达了词人对朝中当政者打击排斥主战派种种行为的无比怨忿。笔力劲健,感情沉郁,意境极其雄浑博大。正目断关河路绝。词人触景生情,由大雪塞途联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断绝,悲怆之情油然而生。山河分裂的惨痛局面,激起了词人收复中原的热情。他想起了晋代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动人故事,想起了古代神话中女祸氏炼石补天的美丽传说,更加坚定了统一祖国的信念,唱出了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时代的最强音。笔健境阔,格调高昂。用典如水中着盐,浑化无迹,从而丰富了词的义蕴,加强了形象的深广度,呈现出极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全词的意境也最后推向了高潮,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7989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1
下一篇2024-0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