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依偎,追溯到远古。
对于山,水总能出其不意地傍依身边,相依为命;对于水,山必须责无旁贷地揽护在足下,相伴至老。山可以不高,也可以不大,但不能没有水的映照和陪护,水可以不深,也可以不宽,但不能没有山的遮挡和保驾。山阻恶风,水可以碧透,不起波澜,水润石体,山可以葱绿,不存劣岩。山不因狂水而变矮,相反生生坚硬,水不因高山而变浅,相反盈盈柔翠。当旭日初升,百虫鸣叫,对于清澈的溪水,山就是一所绿色家园,水滋生命,缓缓吟唱,当晚阳降临,霞光万丈,对于孤傲的青山,水就是一汪女性浴泉,山养生灵,峥峥不枯。
山彰显阳刚之气,有骁夫撼天气勇,登泰山之巅,大丈夫便夸下海口,一揽众山小,水胸怀阴柔之术,有淑女妩媚轻盈,入洞庭之怀,娇女人便许诺玉言,沧海来于细溪。山总会关注腹部流淌的涓溪,有多少生灵吮吸,多少甘露滋育草树,多少女子依偎清潭沐浴。水总要仰视伟岸的峭岩,有多少鹰鸟筑巢,多少松桦覆盖裸石,多少男人穿梭林间守山。山湾盖建数不清的茅舍,就有数不清的女人在茅舍间担水说话,笑如银铃。河畔张起数不清的船帆,就有数不清的男人往船上搬网抬酒,号歌冲天。男人驾着波涛走了,女人跪在月下,对着河的方向燃起香火,祈祷河神,保佑鱼丰平安。女人盖着星斗睡着了,男人立在船板上,将网和鱼鹰轰到水里,念叨河神,祝福苍天,今年水肥鱼壮。
一年又一年,山里发现了铜矿,成群结队的男人疯狂呼拥到山上,将百年的松树砍倒,将植被烧毁,炸石开矿。一春又一春,女人发现河里鱼少了,又浑又臭的水从开矿的山上流下来,河水不能再喝了。山里人的腰包仍然没有鼓起来,许多得了病的山里人,送进了医院,再也没回来。河里的鱼虾再也没能游出来,许多人搬出了大山。青山已经成为记忆,碧水已变为梦中的故事。后来人们知道,山生了人的`气,河生了人的气,男人没有保护住山,女人没有保护住河,山成了秃山,河成了脏河,男人和女人过不到一快儿,是山和河的心没有交到一起。再后来,男人成立了护山队,把矿填平了,不准任何人再来开矿,女人成立了护河队,不准任何人再弄脏河。后来的后来,大山又恢复了绿色,大河又变成了碧透,男人般的大山巍然挺立,柔情般的大河汩汩流淌。
山还是山,河还是河,男人还是男人,女人还是女人。但是,男人的眸子里,多了一份坚定和刚毅,女人的脸上,多了一片成熟和智慧。
生命的调色板
不要相信生活中的花言巧语
那只是为了某种目的所做的铺垫
不要轻易相信某人的许诺
那只是为了他自己的目的而送给你的甜果
时间会把那果子变苦变涩
自己的命运要握在自己的手中
那样才不会被时间的季节打落
如果自己的命运被别人左右
你生活的调色板会失去你想要的颜色
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
自己的生活自己着色
任时间岁月的蹉跎
也不悔
你用自己的方式在生命的调色板上
留下了你的喜怒哀乐
浮沉不记记忆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肆意的为它擦涂色彩,于是,我们便在生活与记忆中——凌乱凌乱……
离开学校的日子,重新审视自己。一阵阵飘荡之后的悬浮不定很是让人头晕,初入社会的荒乱与无措,可以让自己举步维艰。
毕业之后,依旧迷茫。不确定偌大的空间课堂中,自己终究属于哪个位置。但是心中的那个目标从未模糊,那亦是信仰,坚定的相信,只要自己还活着,信仰就在,目标也在,梦就在,与每一寸骨血同在。
寸步之间,瞬间长大。一下子明白曾经隐形的担子愈见清晰、愈见沉重,一下子明白了生存的意义,一下子懂得了生活的外延式如此宽广,一下子懂得每一步前行的压力。原来生活应该是这个样的啊,迟到了的感叹总会不经意间来到。
毕业之后,开始祭奠记忆。那些年的STRUGGLE,泪水与汗水同洒,激动与感动同在,开心与忧伤同行。课桌上的三八线,打架后的猫抓痕,学习中的小用功,课堂上相互的提醒,书本上的呼噜。拾起当年的记忆,再让泪水肆意一次,那就从此成为回忆。
我们还在这里,历尽沧桑;我们还在努力,各奔东西。那天,记忆中的你们就要飞向各自的天空,来来往往的人群之中,你我不再是彼此的非凡。从此要习惯与车票为友的生活,匆忙之中也要通一通电话,曾经的山盟海誓我们也会在醉后重提,醒来后又是新的一天,又要各奔东西。一个万种的两只勺子终要分离,只是从此心中多了个念想。
挥手作别,倒背如流的规律就要改道。今年的向日葵依旧向阳生长,可我们却不在拥有十几年来的规律。青春的旋律从此被划作两段,平缓历经跌宕就注定要走入另一个乐调,那便是以后我们的生活。
相视而笑,却相背而去,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我们开始属于新的组合体。尘封在记忆中的那份曾经便永远的成了曾经,你又了你的棋局,我亦有我的围场,没有楚河汉界的分明,取而代之的,是潜意识里的一种牵挂,一种念想。当年侧卧共想的毕业之后已不再遥遥无期,从此我们开始了新的飘摇。“永不走近,也永不分离。”当年一同探讨的意境可能也开始有所体会,隐约还没能感觉到友人们的存在,难过时还有那么多人可以让你依靠,那么多的肩膀依旧可以借给你流泪,夫复何求!
着一身新衣,走向成熟。深入社会,却更迷惘与社会,或许饱经历练后,总会成熟。曾经天真、爱幻想的孩子发现梦想泡泡一个个被击破之后,忽然明白有个梦想可以坚持的岁月是是多么的幸福!这便是新课堂的授课方式。像是品茶,浅尝是享受不到那种透骨的醇香的,经水冲过一两次后再去欣赏,便是又一种的风味与气息。热生需要规划,相信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到了什么样的年纪,该走哪一步,发展到什么规模。或许现实不会如期而至,但是自己的规划是要有的,而且是必须的。
毕业之后,独立成人。没有了随时为自己候机的领路人,摸索着去前进要学会谨慎小心,不紧不慢,每一步走得踏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让自己的心更加的宽广,人生的道路才会更宽广。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无杂念,专心执一。情生情,意生意,真心方换实意。中国人乐于讲情,可情分三六九等,把握好自己,才能大步向前走!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当下。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咽。咱们还一起努力着,但求个问心无愧,天涯若比邻!
曾经一起走过青春的那些人儿,如今你还努力在何方?当年的壮言豪情还留有几分在胸中。浮浮沉沉的社会漂流中,你还好吗?累了,就请回头看看,记忆力依稀清楚的还留有真情!
去外婆家的感悟外婆有几年没有相见了,甚是想念。趁着暑假,我去看望住在山里的外婆。山里的人、山里自然美貌的变与不变,给我留下了难忘、深刻的印象。
山里的路在变,山里的面貌在变。坐上公共汽车,就想起了以前小时候去外婆家的山里的那条路--由石头、泥土铺成的山路,本来就十八弯、弯弯相扣、绕来绕去,而且还坑坑洼洼、破烂不堪,山民们出行大多是骑托车、三轮车、自行车,公共汽车很少来往。过去,我觉得坐山里的公共汽车别有一番风味,公共汽车行驶在山路上左右摇摆、一跳一跳的前进,虽然震得自己腰酸背痛,但我还是很喜欢呢。现在,山里那条的路变了,那崎岖的小山路已被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所替代,有些弯道、陡坡也进行了修整,直流得多了。山里那条的路好走了,来往的'车辆也多了,每天都有两三次的公共汽车经过,山民们出行也就方便得多了。公共汽车行驶在山间,一切都这么静谧,听到的都是车内人的谈话声,车子行驶的风声。路上很少看到行人,村庄也是零零点点。还是朴素的白墙黑瓦,矮矮的老房子。老房子那古老的韵味,是家乡发展的见证人,它们静静地站在道路的两旁,守卫者自己可爱的家园。也有几栋新建的小洋房点缀在老房子中,显得格外耀眼,就像黑色大衣中镶嵌着的一颗颗宝石,煞是好看。有些村民坐在门口闲聊,有些村民在商店里看电视、打牌,有些村民在田里耕作。公共汽车经过时,他们会好奇地看着车子,我也好奇地看着他们;他们是那么的朴实,黝黑的皮肤、好奇的眼神,在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勤劳、朴素,在向我们表达着向往着新的美好生活的心愿。
山里的生态、美景没有变。在外婆家,我喜欢从的窗户里看外面的风景,那美丽动人的景色最吸引我。透过窗户,看到的尽是山,尽是绿色,仿佛进入了山的王国、绿的海洋。连绵不绝的山群一个接一个,墨绿翠绿的树木郁郁葱葱,还有村民耕作的稻田一片连接着一片,就像一片片绿色的毛毯铺向无际的天边。山路边那条淙淙流淌的小溪,从山的里面流出来的,犹如绿色的毛毯裹着的银色绸带。山里的天空也白得透彻、蓝得极致,远处大山和天空相接,仿佛从那里就能登上最美的天空。看着这景色,好似在欣赏一副珍贵的中国山水画卷,同时又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在大山之间穿梭,走到哪里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加上这美丽的天空,偶尔出现的村民和村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谐!
山里人的情、山里人的爱没有变。山里人总是那么热情好客。这种品质也感染了公共汽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他们似乎认识每个乘客,都会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开玩笑。车子里的人用自己的家乡话一起聊着天,你一言我一语,为寂静的道路上增添了些许热闹,同时也显示出山里人那种真性情和淳朴。听起来他们就像在唱一首动听的山歌。外婆及其家人更是将山里人的热情好客的品质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眼神、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传递着对我深深的爱……
去外婆家小住几日,外婆家乡的青山绿水美景、外婆家乡淳朴山民的情怀、外婆家乡的人与自然美貌的变与不变,给我留下了难忘、深刻的印象。思考良久,突然,我感到,这就是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爱它、为它美好的明天奋斗,是自己坚定不移的行动方向!(作者:赣南师院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本科1班 赖秀丽;推荐人:赣南师范学院 林俊华)
深夜,凌晨无法入眠,多久了,就这样闭着眼,睁开眼,打开手机看看时间,无法安睡。我想此刻的我再也没有了那些执着吧,凭什么再去想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朦朦胧胧的答案。
为何那样的过往仍旧固执地出现在每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每个慵懒困乏的午后,尤其在每个深夜寂静的时刻。也许是因为在这样的时刻,如此安静独立,再没有任何纷杂的人和事出来打扰。
那畏畏缩缩却始终挥之不去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抛弃了懦弱,敢于争取这份独有的幸福。若说无眠,那也是自愿的。
“没有誓言、不曾牵手,却这么深深的、轻轻的住进了心里。”
“那时候的美丽,无非在于年轻,以为什么都还有希望。”
这样含蓄的流露,你又在向谁倾述?那些个无解、误解,又是对谁的自我安慰。却又是让谁如此一遍一遍地咀嚼、回味。回味良久往往得出令人心酸的答案,但是24小时一过,一切照旧。
我记得一位男性朋友时常在自己的日志中公开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爱恋,常常的买醉、长长的回忆。见得多了,却是不免让人心生不屑,而他仍是我行我素,在这一方面倒显洒脱。而我,却是胆怯。
感情的世界,对爱情永远纠结、对朋友熟人一味的顾忌,在哪一方面我都无法潇洒一回。
重复着最多人走过的路,让家人安心,看上去似乎心安理得。只是这条路上、心事永远只能自问自答。
开在轮回路上的花你俯着首从如钩的月下走过,白衣胜雪。你的面前是一抹寂静的戈壁,荒凉如斯。
你甚至可以闻到月乳下浸着的马兰草香,熟悉而又温暖,像极了那个酣然梦醒的午后,那缕遗落在你发梢上阳光的味道。
月下的马兰,处子般静默,敛起翘盼了一生的容颜,在夜的宽怀里发出低浅的泣语。是啊,在戈壁里,谁来抚慰她寂寞的情怀,谁来消解她孤独的郁怨?没有人,这里没有人,除了你。
你曾是这里惟一的过客,载着隔世的沧桑,满脸倦容地路过戈壁,像一道褪色的伤,苍白下裹着的阵痛。你没有想过,你从来没有想到过,在那个长草茵的季节,你放弃前行的雄畴,只为留守这份最美的邂逅。
或许,你本是想去更远的地方,那里是一片传说中的海,有着潮湿的空气,有着丰美的绿汀,你都打算好了的,在那里吟咏那首着名的诗句。没有人能拒绝大海的呼唤,就像没有人能拒绝春天的温暖。
于是,你开始像一个真正的朝圣者,虔诚而又勇敢,用你纤弱的身躯丈量现实与梦想的距离。这么多年来,你已经习惯了俯首,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蓝天,看,你紧锁的眉梢让我明白,这不是你想要的浪漫,这也不是你想要的未来,可谁没有过怀揣着别人的信仰前行呢?
或许,是戈壁太过辽阔,竟让你忆起儿时父怀的宽广,母爱的温暖,让你渐渐迷失了前行的方向。你低欢着呢喃,你浅笑着私语,如此开怀,如此灿烂,只为这一朵忧伤的马兰。
从此,你眼里的马兰被你移种于心底,在那泊最柔软的位置生根发芽,然后开出最美的花。为此,你在雄伟的雪山脚下边扔掉行囊,你用清澈的那木错洗净蒙尘,放弃了的对神的膜拜,哦,不,是你的神明已经更换,换成一柔芳颜,一幽寂静。
这样多好啊,多好啊,与其希楚遥不可及的来世,不如在今生择一方净土,守一米阳光,安然。
纵然如今夜般怅惘,纵然如今夜般呜咽,重要的不在谁懂,重要的是你已经来过。在戈壁的肩膀上留下了属于你自己的过往,没有蓝色的海洋,没有经典的诗行,你依然能够安详地阖眼,唇角悬着如月的笑靥。
这一夜,我望见你归去的背影,恍若望见你一生的画面,那被岁月镌铭着的记忆,让我用诗歌般的语言缅怀罢,让我用绘画般的意境祭奠罢,关于那片戈壁,关于那朵马兰。
别责怪我,好吗?且让我摘下这朵马兰,别在你轮回的路上,为你守候下一个春天。
同行者我说夏初会去海边,你一定要跟我一起去。好吧。我喜欢坐火车去远方,喜欢行走的所有过程。你喜欢坐飞机去旅行,你喜欢为了一个目的去奔赴,从这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我想去海边看日出日落,亲近深爱多年的大海。你喜欢尝试另一个城市的夜店酒吧,你喜欢在灯红酒绿里寻找刺激。你笑话我的简单平凡,张显自己的貌美性感。我无所谓,你所拥有的只是弥补了你所缺失的。
我喜欢看日落日出,喜欢安静的图书馆,喜欢安静温暖的人,喜欢没有纷争,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你们笑话多俗呀。你们所谓的轰轰烈烈,试问有多少是持久的呢?烟花再美丽再热烈绽放都只是转瞬即逝。
我想在旅行中得到愉悦,散去多日来的阴郁。我会与知我者同行。抱歉。
旅行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找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住下来放松和休息。而另一种则是行走不同的地方,看不一样的东西。而不同的心情需要的是不同的旅行方式。一个人行走,好像一场与陌生世界的对话,期待每一天的新鲜。旅行给了我想加的理由,每一次的出发都意味着更热烈的回来。每一个不同的远方都意味着对平常生活的珍视,所以恋家的同时也同样迷恋着远方。
惬意的夜晚这几天忙晕了,上班下班都在电脑上录入,偶尔还要做题训练,缘于市里每年一次的流动人口专项检查我们单位“被中奖”了,上级通知做好一切应对准备。
告诉先生,指望同情一下,幸灾乐祸:工作啊不能做得太好了,年年抽到烦死人呢!谁说不是呢,太有才了,以前就做得不错,去年又从局里提拨一个新领导,业务水平没得说,年轻人哪个不想把工作做好,可怜我们这些前辈陪太子读书呢。
民以食为天,再忙也不能让肚子受委屈,这段时间主攻海鲜,先生进门看到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就开始甜言蜜语:老婆,额爱死你了,你真是我的好老婆哦!肉麻过后还搂着我不放,晚餐就在温馨的气氛中开始了。
饭后两个人逛街,从水果市场逛到超市,物价飞涨,尤其水果,蹄子都25元一斤了,要不是单位定点发卡真舍不得吃呢。
过几天先生要飞广州珠海,生怕我饿着,不停地让我买买买,买到最后动员他换手机了。喜欢三星,性价比不高没同意,让他买了一个和我一样的诺基亚,颜色不同。人家挺委屈:怎么什么都要跟你一样啊!白了一眼:一边凉快去!
女人就是不能夸,这不做饭上瘾了。知道先生回来屁癫屁癫准点下班,锅里蒸着四只毛蟹,手里洗着新鲜鲫鱼,一个炒白菜,一个菠菜肉丸子汤外加一盘泡椒凤爪,干者欢心,吃者开心,二人世界重返蜜月时代。
散步时先生郑重其事地说道:红,我们单位公认我老婆最漂亮呢!谁公认的,有可信度吗?当然,书记,主任不止一次地宣布过,昨天书记又这么说。我说,嫂夫人更漂亮呢。书记强调:那至少你老婆也是最会打扮的。我说:还可以吧,主要是大方得体!哎哟哟,美透了吧,你们这些好色的男人!
接着给先生施加压力:既然本**美名在外,希望六十岁的时候还有人这样说,从今天起我要将臭美进行到底,春节准备计划买什么什么衣服……你要陪我逛街哈!
先生态度老好:没问题,我老婆六十岁的时候一样美!哈哈,虚荣心得到满足情绪都不一样了。散步之后陪先生去理发,感觉没有比板寸更好看的发型了,男人有型有款板寸当然是首选,原来不信这个理,事实证明浙派男人横扫天下不是没有理由呢。
先生洗完澡躺在沙发上不一会就迷乎了,偶歪在他身边看《艺术人生》快十点起来:老婆,我要睡觉了!转了一圈摸了摸肚子,我问:是不是想吃东西?笑眯眯精神了:你怎么知道呢?我也饿了,等着哈,马上给你煮饺子!
半个小时两大碗饺子新鲜出炉,配些米醋榨菜吃得那叫舒服,这么晚怕不消化,人家又开始看电视了,但是鼾声一片,我只好又开始更新了。
奇峰一根根,异山一排排,青松一簇簇,湖泊一团团。张家界,集全球名山大川之成,被赞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是一个美得不可思议,奇得岂有此理的地方。
贪玩好耍的我,十年时间,三游张家界。不同的季节,与不同的人同行,游览张家界不同的风景点,相遇着不一样的人,汇聚而成“景美,人善,情真”的张家界印象。
2008年夏天,折服于黄石寨与金鞭溪的奇山秀水
那年,张家界初有名声。单位组织旅游活动,从重庆乘坐绿皮火车夕发朝至。
走进张家界,恍若进入到另一个艺术世界。张家界的山,不只是自然的大山,而是艺术的又一种呈现。
进了公园大门,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山头张开怀抱迎接游客的到来。天造的神山、人造的丛林和绿地,人造天设之境,已让人觉得到了仙境一般了。
“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我们一路攀登上行,一路峰回路转,一路风光无限。
“点将台”前,左右两峰威武肃立,似在下达军令,台前数峰排列,正在整肃听令。 葱郁的林木如茫茫雾海,一峰高高耸立,浑圆如人工浇铸,让人产生摇晃的幻觉,这就是绝妙的“定海神针”。两座石峰斜倾拱峙,边上一峰如一人头,有脸有面,似把门将军,此为“南天门”。幽谷峰林中一座孤峰从谷底冲天而起,顶上灌木点缀,中部岩身赤裸,下部树木遮掩,因立于南天门下而得名“南天一柱”……还有五指峰、天桥遗墩、飞云洞、含日金龟、双门迎宾,一路走来,像似在读一本神奇的天书。在大山的字里行间,我的想象无边无际。山峰的韵律,摇晃在大自然的微笑里。
登临山顶,爬到摘星台。一块孤石,高高立起,站在台前,如在天宇,似一伸手,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往下俯视,幽深难以见底。平望出去,眼前的山峰,大大小小,其中一山形似猴头,面对众多兵将,此处便是“猴帅点兵”。
张家界的山是壮汉,那水便是他的娇妻。山水相恋,山水相依。从黄石寨下来,便沿金鞭溪而行。攀登黄石寨是汉子豪迈的出行,漫步金鞭溪便是姑娘细腻的编织。
金鞭溪峡谷,绿茵茵,碧青青,又长又深。它流淌着一溪清澈,一溪山歌,一溪憧憬。它从我的脚底流过,它从我的心上流过。踩着脚下眼花缭乱的影子,抬头仰望被刀砍斧削的红峰挤窄的蓝天,风景不断的变幻,思绪在美景中放飞。挽起裤腿,把身体投入那一溪亮丽,和水草一起,和水中的鱼儿一起,来一场等候与追逐的游戏。有索桥把小溪的两岸相连。两根铁索,一排木板,铺向彼岸。晃晃悠悠,脚步与心跳一起摇荡,欢笑和歌声一起飞扬……
晚上,一场丰盛的民族盛宴,舒展了一天爬山涉水的劳顿。以高山水长为舞台,以张家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绚丽的灯光,迷人的歌舞,土家人的热情,浪漫了这片天上人间。
2014年秋天,天子山风景里的山里人家
那年,秋天,重庆到张家界的高速公路贯通。朋友一声吆喝,便定准了张家界的方向。过了慈利后的一个分岔路口,我们犹豫着今晚的归宿。便把车驶停于路上一个招手的青年面前。
年轻人十七八岁,山里人的黑脸膛,读书人的斯文眼镜,手里拿着张家界的画册和一张介绍农家乐的广告单。小伙子靠近到车窗前来,在地图上给我比划着他家的位置。要不要到山上住宿这里就是我家办的农家乐,可提供食宿。晚上你们可以睡在奇山异石的风景里,一出门就可以登临天子阁一览群峰,隔着袁家界、杨家界也仅一步之遥。看着小伙子既有山里人的朴实,又说话文绉绉的,感觉值得信任。便叫他上了车,随他而往山上行。
一路盘旋而上,一路听小伙子给我们讲着张家界的故事。武陵源,这片俗世之外的一隅高洁留白,以其悠然闲适之情怀,融于湘楚文化与张家界景观。亿万年前,张家界武陵源曾是一片波涛翻滚,大自然威力无比的“燕山运动”,将这里逐渐抬升为陆地、山脉、江河,又以鬼斧神工赋予了武陵源的“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从而有了今天这般有原始生态体系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当说起天子山时,他更是眉飞色舞的。我的家就住在武陵源天子山上。峰起张家界,云上天子山。天子山原名青岩山,因古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率领当地农民起义自称“天子”而得名,素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之美誉,是张家界地貌的精华代表……
“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仙境里,我觉得我好幸运好幸福的。”小伙子姓向,地地道道的山里人。
问起小向的身世,真还是个读书人。他已经考取厦门大学,再过几天就要去上学了。我夸赞着,你可是你们山上飞出去的金凤凰了。小向有些腼腆一笑。
山下时是阳光明媚,行至山腰就升起了云雾。越往上行,越是浓雾弥漫,耸立的群山环抱于迷雾中,犹入仙境。我全靠有小向的指引,驾着车缓慢前行。
小向的家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已经看到一位中年妇女站在土墙木屋门前。妈妈,快来帮忙搬行李,这几个叔叔是重庆来的客人。母子俩像迎接亲人似的帮着搬东西,让人顿觉“宾至如归” 。
不大会儿功夫,一屋子都飘着美食的香味。我闲着没事,踱进厨房转转。只见娘儿俩正忙乎着给我们弄晚饭。你们家就你俩人向妈妈听我在问话,望着我愣了一眼,便给我聊了起来。去年,小向爹查出得了癌症。儿子上高中,丈夫要治病,沉重的担子压在向妈妈的身上。结果,拉下了一笔治病的账后,丈夫还是撒手人寰。小向很懂事,更加努力的读书迎接高考,还帮着妈妈一起干农活,经营农家乐。过几天小向就要去上学了。他得抓紧时间多给妈妈做些事。
听了母子俩的谈话,我不由地对这户山里人家肃然起敬,便也帮着他们一起干起活来。
吃过饭,母子俩又忙到很晚。整个大山寂静着。迷迷糊糊中,我被窗外、门外的声音惊醒。窗外下起了雨,还伴着偶尔的雷声。我披衣而起,堂屋里,像是一对情侣的年轻人被淋湿成了落汤鸡。他们上山迷了路,到现在还没找到住宿。小向无助的,“我们家也住满了。”小情侣失望着,漂亮的女孩还冷得有些哆嗦。向妈妈和孩子商量着:“孩子,你就睡客厅的沙发吧,把你的屋子让给哥哥姐姐将就一宿。”小情侣感激地不停的说着,谢谢,真的感谢你们的收留啊。“还没吃饭吧我给你们煮碗面条吧。”
我回到自个的房间,听着雨声,渐入梦乡。
天亮了,雨歇了。我们别了小向母子,走向天子山的万壑峰林,欣赏着杨家界的绝美峰墙,惊叹于袁家界的“外星世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纯净山水,这般雄奇山峰,养育着山里人。他们如山间草木般的纯朴、善良,他们像挺立的峰石一般坚强、奋进!
2018年春天,融融亲情在天门山的浓雾中弥漫
父亲退休后,母亲也没在乡下作农活了。两老人虽在慢慢的老了,却不愿给儿女添麻烦而过着他们自己的二人世界。我们兄妹三人有的忙工作,有的玩旅游,时常把二老给闲置着。
前不久父亲对我说,有时间也带我们出去旅游嘛。我才猛然想起,父亲已是75岁、母亲已是73岁。陪伴父母的事才是一点不容等待。
五一节,我和三妹,陪着父亲母亲到张家界。下班即出发,一分钟都没敢再犹豫。
他们一上车,顿时也有孩子出游时一般的欢欣。平时少言纳语的两个老人在长途旅程中几乎一直不歇的谈笑风生。一路上,他们仿佛回到童年时代,重返至青春岁月,也凝重的回顾着充满艰辛的生活历程。
驱车来到张家界,仰着巍巍大山,好一派秀丽风光。晚上住在山门天脚下的酒店,细心的三妹说,爹妈腿脚不方便,怎么登山呢我们俩到酒店的前台找服务员咨询解决的办法。上山有观光车直到天门山,然后有电动扶梯直达山顶。山顶风光可以只走一小段路。下山可以坐索道。我们这才放心了。
天一亮,三妹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去观光车站排队。观光车七弯八拐在盘山路上,三妹拉着妈妈的手,我扶住爸爸的肩,减少着山路的巅簸。天门山上是人的海洋,我们一家人亲密地挤在一起。漫步在山顶的栈道,三妹给爹妈介绍神奇风光,我在一旁拍摄着一幅幅亲密的照片。歇息时,三妹又急着给爸妈买吃的……浓浓亲情,成了张家界另一种温暖风景。
“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这是赞美天门山天赋奇境、美轮美奂的诗句。在这个天界奇境,曾有世界特技飞行大师、俄罗斯空军勇士、法国蜘蛛人绽放奇迹,雨师赤松子、纵横家鬼谷子、歌星李娜在此留下了无尽的传说。神奇独特的地质地貌,历史悠久的远古文化,异彩纷呈的人文胜迹,天门山成就了美丽张家界的新传奇。
而这一切,在陪伴父母的天门山之旅,都感受不多。一到山上,就是弥天大雾笼罩,一张白纱遮掩了天门山的面目。到了山上就和导游走丢了,连讲故事的人都没了。风景看不到,故事没听着,我有些遗憾的对父母致歉:“运气不好,人多,又起雾,连天门山的‘门’都没看到。”爸爸说,看不看风景不重要,和你们在一起,就好呢。
晚餐,开心的父亲要喝酒。母亲也任由了高血压病人的放纵。两杯下肚后的老人变了模样,喜不自禁的把儿女拉回到他们的从前。父亲母亲,他们的童年是饿肚子的苦涩,他们的成长有过被欺凌的酸楚,他们为拉扯一家老小经历过漫长的含辛茹苦……而今,他们老了,却没有一点对过去的怨艾,即使是忆起曾经的伤痛也是满怀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激。
我和三妹斟了个满杯,很郑重的站在父亲母亲面前,感恩与崇敬地,一饮而尽!
感恩,常被人们挂在嘴边。陪着父亲母亲游张家界,让我震醒般的明白:感恩,不仅是要心怀养育过的人,不仅是要记住曾经帮助过的人,不仅是温暖的互动爱的回报,还应该感激生活中、生命中的磨难与艰辛。
十年三游张家界,山亦还是那座山,水亦还是那道水。在这里,我游览的是一样的张家界,感受的是不一样的心灵体验——美丽张家界,善良张家界人,温暖的张家界旅行!
唯美写景散文
江南水乡烟雨梦
阳春三月,循着一个久远的梦,我踏上了那块令我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水乡的千古秦淮情,蒙蒙烟雨梦,水乡的粉墙黛瓦,水乡的小桥流水让我流连忘返。总想在一片静谧中去追寻那金戈铁马的嘶鸣声,总想在融融暖阳下去探觅那断桥相会的浪漫情,举一盏清酒去告慰水乡里的英魂,听一曲清音去附和画舫中的吟唱。江南水乡,你的青石板路上碾过千年的历史风轮,你的悠悠小巷里回荡着千年的沧海桑田,那丝丝的小雨飘啊飘不尽,她是在诉说着江南水乡的悠悠千古情。唱一曲江南小调,听一声吴侬软语,那酥酥的江南情调便顺着耳膜渗入骨髓,细细滑滑的,醉了心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鸡鸣三声,江南水乡便睁开那睡意朦胧的双眼,明媚的眼眸上泪水在轻轻滴落,滴落在水乡的纵横阡陌上,泪水湿湿滑滑的,晶莹又剔透,那晶莹的泪珠儿成串成串的滚落下来,就流淌成了水乡那柔情蜜意的河水。水乡的水是那天上的银河水,她从天际流淌到人间,她将银河中那闪闪发亮的星星带到水乡的河中,那水乡的河水中便日日泛出光芒耀眼的水光;水乡的河水是那山涧清流的小溪,她从山涧流淌到大地,将山涧上那花开璀璨的桃花带到水乡的河岸,那水乡的河岸在春天便绽放出光彩夺目的桃花;水乡的水是那姑娘动情的泪水,她从姑娘的眼里流淌到河床,将姑娘眼里那碧波荡漾的柔情带到水乡的河水里,那水乡的河水中便扬起层层流光溢彩的涟漪。一坐古旧的青石桥穿着古老的衣衫拄着拐杖跨立在小河的两端,青石桥上的石板又光又滑,错落的石板堆积在桥上,在无言地诉说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青石桥上缀满绿色的枝条,飘飘悠悠荡在河面上,就似一位沧桑的老人在用手撸着胡须。桥上,一位娉婷的水乡姑娘穿着一身细碎的蓝印花布裳,坐在桥头正在瞧向远方,头上的一块花丝巾在随风飞扬,这时姑娘的头上飞过一只信鸽,信鸽向姑娘发出一声啾鸣便将姑娘的心事带给了远方的情郎。小桥下,一条小小的乌篷船正在缓缓的划过水面,乌篷船似一叶细细的柳叶,在她的船尾,一位阿婆头上裹着一块花布头巾,手上握着桨橹,嘴里哼着一曲江南小调,那抑扬顿挫的曲调让人听了耳膜痒痒的,随着那悠扬的曲调,阿婆手里的桨橹在上下摇摆,那摇摆的桨橹惊起一群白鹭,白鹭昂扬起头颅飞翔在蓝天,那细长的脚杆划破天际写出一段婉约的情话。河岸两边,桃红柳绿,三月缤纷的桃花开得淋漓酣畅,那枝头上一朵朵绯红的桃花就像贵妃醉酒在跳着天女散花,风儿一吹,片片花瓣飘落在水面,在水面上下飘荡,犹如一只只娇小的彩船在随波荡漾。再看那河岸上的一棵棵杨柳,二月春风似剪刀,被春风剪成细叶的柳叶缀满枝条,在春风吹拂下,那一根根的柳条在随风飘荡,飞飞扬扬的身姿轻舞曼妙,映在河水中,就像一位位俊俏的姑娘在对着镜子巧梳妆,河岸两边,临水而建的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房屋在高低错落的站立着,那白色的墙壁上斑驳出岁月的沧桑,而那青色的屋顶上却冒出袅袅的炊烟,烟雾上下缠绕,缠绕成水乡千年的往事。水乡的天又高又蓝,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缕白云,白云悠悠天艳阳,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忽悠悠的,走在水乡的青石板上,天上下起了蒙蒙的江南烟雨,那雨丝好细好细啊,细的就如婴儿头上的胎毛,雨丝轻轻地、轻轻地洒落下来,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闭上双眸,那眼眸上的睫毛就是这纷纷扬扬的雨丝,雨丝静静地飘落在河面上、小桥上、屋顶上,那细细的雨丝一行行就是诗人笔下书写江南的抒情诗,那蒙蒙雨丝下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就是画家笔下描绘江南的水墨画,雨丝洒向河水,河水腼腆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意;雨丝洒向小桥,小桥老态龙钟的身躯挺直了腰板;雨丝洒向屋顶,屋顶睡意朦胧的双眼泛出浓浓的爱意。走在那悠长悠长的小巷中的那位结着愁怨的丁香般的姑娘啊,你细碎的脚步溅起朵朵水花,那一朵朵的水花里蕴藏着你满腔的心事,你身上的一袭青花旗袍映在雨丝中,将你幻化成似水流年中的那位走过历史风尘的绝色女子,你头上顶着的那把油纸伞飘摇在雨丝中,将你的惆怅满怀你的孤独失意一并撒向天外,你在眺望,你在凝思,你在期盼着在这蒙蒙的江南烟雨中,走过这条小巷,走到那个古旧的青石桥上,你将邂逅一位青衣蓝衫的梦中情人,这位恋人他从那窄窄的乌篷船上岸,一个转身,不早不晚与你四目相望,那相撞的目光中写满钟情,写满爱恋,写满相思,那悠悠的江南烟雨啊,你就如一根根丝线将两颗心紧紧拴在了一起,你就如一行行笔迹将两人的爱恋写进不老的传说。江南烟雨江南梦,一帘烟雨写出江南的风情,一帘烟雨写尽江南的韵味。
美丽的江南水乡啊,你是那样的唯美,那样的妩媚,循着你的芳踪,我嗅到了江南的水乡情,嗅到了江南的烟雨梦,总想有一天我能天天触摸到你美丽的容颜,能天天聆听到你柔美的'声音,在你的小桥流水中书写我的人生梦,在你的蒙蒙细雨中描绘我的烟雨画,能否?有一天,我能实现我的梦想,日日沉醉于你的风情绝唱中。
唯美写景散文欣赏
冬日江南景
山沟沟溪边边的孩子垫高脚尖伸长脖子向往天尽头的江南。江南,一个字来形容:俏;两个字,烟雨;三个字,意绵绵;四个字,碧水长天;五个字,脉脉却轻寒;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江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了每个中国人珍藏心底的美好。我也不例外。讨厌目之所及尽是高山,厌倦道路尘土飞扬,倦听蝉鸣蛙噪,盼能去江南走一遭。结果,走了不止一遭,大学四年,至少往返了五遭。冬冬夏夏,风景或由枯木林渐变为平原雪,或由山花红紫变为柳绿桃红,或由乡野小村落变为繁华大都市。我被江南迷住了,越陷越深。越陷越深的还有一段小爱情。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我觉得最前面应该加两个字:“江南”,又或许江南水做的不仅是江南的女人还有江南的男人,我那男朋友便是例证,生得一副俏模样不说还细皮嫩肉,让身为女子的我颇为羡慕嫉妒恨,于是乎送他一绰号“小白脸”。细雨绵绵的时候,他喜欢打一把伞拉我坐在紫藤花架下,坐在鸟语花香里。晴光朗朗的时候,他喜欢捧一本书陪我坐在石凳上,坐在风声竹影里。然而,缘分,缘分,缘尽必分,这世上没有永恒的缘分,正如这红尘没有永恒的生命。终究是分了,我和他,那个俊俏的江南小伙子,痛过了,伤过了,哭过了,累过了,依然,他属于江南。一如凋零的爱情,我那如梦的江南远去了。
唯美写景散文3篇唯美写景散文3篇
初返故乡,新奇与愤懑交织。新奇“鸡声茅店月”,“夕阳山外山”的风情,愤懑自此只能忆江南,再难有“鱼戏莲叶间”,“画船听雨眠”的境界了。然而,某天,意兴阑珊的我被妹妹死缠烂打拽到山脚以后,有句话在我脑海酝酿成形,并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以致于我挥臂呼喊:“山峦不输俏江南”,声音在崖壁间回荡,惊飞了喜鹊,惊动了竹林,最终隐匿进淙淙流水,消融进湛蓝天际,这感觉,真爽。
我以为山中四时,春花烂漫,夏山如碧,秋叶丹枫,最丑当数枯槁寒冬,光秃秃,赤条条,死沉沉,冷飕飕,再怎么贬损也不分。然而,走过这一遭,我才发现那掩盖在萧条假象之下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和蓬勃生机。四季更迭,景色常新的变#换之美,于水天一色的江南,无疑是一种奢侈。
青黑相间的石板坡,很陡很光甚至微微发亮,我下意识的蹭了蹭鞋底,仿佛这么磨几下就不会打滑了。有些路段尚有枯草可拉拽,有些地方,则只能踩着前人踏出的小窝艰难行进。路的一侧杵了几个坟包,长眠于此的大概是一生耕作于此,死后便邀青山作伴的农人。终于稳稳当当站在山巅,脚下是画卷般铺展下去的,耀眼的红,是盛放的,颗粒红似火,红似血的救命粮;头顶是无线延展的,湛蓝如洗,万里无云的天空:上限和下限倏地拉长,顿觉天地浩大,浮生蝼蚁。若在江南,是万万体会不到此种妙趣的,视野只水平延伸开去。我和妹妹商量着再不走崎岖小路,只消行在盘山公路上,沥青铺路,大可优哉游哉。
这一游便彻底改变了我对冬的歧视和对山的偏见。正如江南的白墙灰瓦融入碧水长天,乡野院落也巧妙掩映在枝枝叉叉中,与周遭的景色极为协调。黄泥糊的墙,黑瓦间或夹杂茅草沏成的屋顶,房梁上倒悬着的金黄的玉米棒子,还有一只溜走的棕色小猫或者一条白的狗,再在院门前的大树上搭一根老竹竿挂几件黑的或土黄的衣服,这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家。
江南多桥,二十四桥,双桥,枫桥,断桥等等名胜不胜枚举,它们都是四平八稳的石拱桥,桥下的水仿佛也永远是那么四平八稳的淌着。大抵有水有人的地方便有桥。半山腰上也架起了一座桥,因为山坳里冲下来的水。两山之间也勒起了长长的铁索桥,有或烂或糟的木板铺了,手抓在铁索上,脚踩上去身子就往两边晃,连着铁索摩擦的吱妞吱妞声,生怕一个不稳栽进怒吼的波涛中,惊险又刺激。
有清泉自白石飞出,陡然泻下,冲击潭底石块,水花飞溅,再缓缓吻别摇摇欲坠的灌木,半黄半绿的芭蕉还有郁郁葱葱的松针,最终没入桥底,静静隐匿。循着水声上去有一汪寒潭,被几块胡乱挨挤着的巨大黑石围住,更添幽深清冽,据说这里曾经藏着一条黑龙,庇佑此方人丁兴旺。寂静抑或喧哗,溪涧抑或激流,山中水之美不亚于江南千顷一碧的江河湖泊。
江南多垂杨翠柳,风过处,飞花飘絮,常勾起人缠绵悱恻的情思。以前,最不屑最不忍顾的是万木枯槁的败落形状。然而,当我真正置身枯木林中时,得到的却是奋斗,是蓬勃,是死亦高大挺拔,昂扬向上的激励。枯藤缠着老树指向蓝天,树干直愣愣往上冲,树杈或曲或直,或散或收,不论何种形状都仿佛要够到天际一般。不仅如此,枯木并不都是枯黄,有的黄绿相间,有的棕黄,有的焦黄,有的乌黑,有的亮白,有的灰白,有的银白。也并不都是光秃秃,有的落了半边,有的只剩几片悬在那里,还有的拽着风干的果儿摇晃。树干也是不同的。有的皲裂了,脆皮已经卷曲了,仿佛一触即落;有的光滑如洗,白的泛着银光,绿的似卷了一层青苔。大树也好,小树也好,全都定格着夏日里郁郁葱葱,蓬勃向上的形状,只是剔除了那华丽丽的花与叶。岁寒三友中的松与竹成堆成团的缀在林间,昭示着严冬过后的草木葱茏。枯木只是怕冷,酣眠去了。试问在这样昂扬向上的氛围中,谁还将那绵绵情思挂在心头而郁郁寡欢呢?
一头黄牛站在山坡上,将嘴挨着地皮啃草,虽已下过雪,结过霜,它还是能从枯草中寻出美味的青草来。时而抬头俯瞰经过的路人,时而甩一甩长尾巴,或蹬几下蹄子,此时,嘴里一定还在细细咀嚼美餐,欢快无比,看它悠然的神情就知道了。这画面之惬意并不亚于牧童骑水牛。
我曾以为除却江南不是景,现在看来,大错特错。单是冬季山景就带给人无尽喜悦,更遑论春夏秋。我曾讨厌高山障目,现在却觉得山顶是山里人生命的支点,因望不到而奋斗不息,直至把山踩在脚下,活出自己的精彩。
唯美写景散文精选
邂逅春天
老话说的好,春雨贵如油,中国华北地区春旱较为严重,春雨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少于10%。如果秋、冬两季的降雨很少,进入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天多、蒸发强烈,往往易形成秋、冬、春连续干旱。同时,这时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要的供水多,玉米、棉花等播种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分,因而春旱显得突出。此时,若能有雨水降临,自然就显得特别宝贵。我也记不清这是入春以来的第几场雨了,我喜欢下雨,雨天,思绪绵绵,道不尽的落寞与忧愁,我说,我喜欢这种感觉,在那片的阴霾的天空下,心也被渲染的湿漉漉的。下雨天,我可以丢掉雨伞,独自漫步在这雨下,把头发淋的湿湿的,就像是在经历一场心灵的洗礼,等到天空放晴的时候,我就只剩下好心情了。
那日的广德城,满城沐浴在阳光下,万紫千红的春色里,如雪,如火,那小小的迎春花,一簇簇开得正浓,金灿灿的一大片,这迎春的使者正兴致勃勃的在春风里嬉戏,我又怎能去打扰?我站在这片天空里,呼吸着空气新鲜的空气,伴着淡淡泥土的芬芳,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春天总是那么的充满生机。我贪婪的沐浴在阳光下,试图用手揽下那片阳光,存在心里,不再沉沦。我竟然喜欢上这样的天气,我以为会一直的晴空万里,本想着邀几个友人,去游山玩水一番,细数江南的无限风情。哪知三月的广德城是这样的忽晴忽雨,昨日还是艳阳高照,薄衫短袖,今日便也细雨淋漓,整个江南被这春雨笼罩着,大地在经历了一场春雨的洗礼之后,有些潮湿,我站在窗前看着这阴晴不定的天气,有些失望。
清早,鸟叫声格外清脆,我打开窗,窗外那棵梨花也开了,粹白如雪。这场春雨倒也来的及时,滋养了这片大地,瞧,桃花开得更艳了,柳树笑弯了腰,就连门前那颗老树也冒出了新芽,油菜花开得更黄了,大片大片金橙橙的,扶风拂过,她们摇曳着身姿,在这春色里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到处一片春意黯然,一夜之间,春满人间。突然觉得,春天的时候没有出去踏青,没有看一看这春意盎然的江南,总有些遗憾,城外的映山红开了又落,东郊的桃花也纷纷雨落,而我还站在这城内,看着来往的车水马龙,仿佛与这春色格格不入,这春色离我也只有半步之遥,可我总是不能遇见那场盛大的花事,我以为总会有机会,总是说着下一个春天一定出去看看,寻一寻那无限春光,无数的春天过去了,三月反反复复的来过,,那一池春水已吹得碧波荡漾,而我依然站在这城内,终究我还是未踏出这里半步
我爱登山,更爱登五朵山。
五朵山坐落在南召与镇平的交界处。站在一百公里外看,五朵山如五个巨人端坐天边。雨后天晴,只见峰出云端,云生山半,巍峨壮观,动人心魄。走入山中,山回路转,峰峦重叠,沿途皆悬崖绝壁,深壑幽谷。时而溪水潺潺,蜿蜒而下;时而峭峰突兀,直插苍穹;时而石阶仄仄,傍临深峡;时而石栈天梯,穿行于绝壁之上。登上主峰——北顶,放眼望去,见群山苍茫,似大海波涛,起伏连绵,盆地风光,尽收眼底。此时此刻,伏牛山的几百里余脉,尽在脚下。傍白云,观苍山,心旷神怡,其乐陶陶!
五朵山的正面入口,有一颗硕壮苍翠的迎客松。它从石缝里长出,主干挺拔,树枝弯曲如龙,树冠亭亭似盖。和黄山的迎客松比,尤显得苍劲奇丽。暮春时节,百花盛开,山坡上,山涧里,到处是花。置身其中,赏花海,听鸟语,人像花,花像人;花也灿烂,人也灿烂。人花两忘醉,仿佛仙境。深秋,山外草木开始凋零,一片肃杀景象,这里却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那红色,有深红,有靓丽;深红打底,靓丽点缀,一早一晚,山上的红叶与天边的霞光相映衬,山也红,林也红,人也红,红得沁人心脾,红得喜气洋洋。
五朵山前,稀疏地分布着十几户人家。他们在弯曲的山路旁建屋居住,一例土坯墙,旧瓦房。假如你上山,每遇到老乡,都会热情地招呼你到家里吃饭、喝茶。如果向老乡问路,他会丢下手里的'活带你上山,帮你背包提兜。你尽管放心,他即使陪你走一二十里的山路,也决不会收你导游费、服务费!如果天晚了,你就干脆住下来,老乡会把你当成尊贵的客人,用山里人特有的热情招待你。如果你想购买山里的香菇、水果、山菜,他们会用出乎预料的低价卖给你。到过这里的人,每提到五朵山,最乐意称道的是山里人的朴实、好客和真诚。山顶的道观里,每天免费为游客提供斋饭和住宿。山上的斋饭主食是玉米、小麦混合面馒头,菜是腌制的香椿和野菜,外加一碗稀米粥。坐在石桌石几旁享用这山乡特有的粗茶淡饭,比坐在豪华的雅间里吃山珍海味更有情趣。这口味叫清淡,这情趣叫朴实。晚上,你可以在道观的小石屋里睡地铺。遇上天气变化,山上气温骤降,老道姑就拿出备用的衣服让你穿上。第二天,你只管穿下山去,碰到有人上山再捎还。每当游客下山,老道姑总是嘱咐:有时间,再回来。从上山到下山,时刻都在享受着真诚朴实的山乡情感。你会发自内心感慨:山里人亲,五朵山亲!
五朵山博大的胸怀,秀美的山林,朴实的情感,吸引我每年总要去游玩,去品味,去享受。
山里人的过年最简单也最复杂。
每年过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山里人便要为过年做准备,洗洗涮涮,置办年货,也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扫房”。所谓“扫房”,亦即洒扫庭除、辞旧迎新之意。置办年货的标准当然是不一样的。钱多的人家自然丰盛些,钱少的人家自然就寒酸一点。但无论贫富都要备下一些白菜的,都要烤一些饼,当地谓之“年馍”,有甜的,有葱花的。一律都要杀鸡、杀猪,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乡民们仿佛只有在这几天轻松安闲地吃喝人们都往镇上跑,去赶集。镇上的人多起来了,马路也开始拥挤起来,每当这个时候一些贼总会在人多拥挤的地方钻空子,小偷小摸一把。人们很安闲又很忙碌。到了腊月三十下午时分,人们都忙着贴春联、包饺子,最有特色的要算“请纸”了。所谓“请纸”,实则是一种祭祖的活动。备好纸钱,去各自大门外的空地上,烧纸焚香、放炮磕头,目的是要将已经逝去的先人的魂灵请来供奉在堂上一起过年。有些质朴,有点迷信。这种供奉一直要等到正月初四才算结束。
到了正月初四的傍晚,同宗的人们聚会在一起,又要恭送先辈们的亡灵。仪式隆重而简单,烧纸钱、放炮、磕头,虔诚而庄严。有一种说法是炮声越响,先人们就会走得越远。也不知道这种习俗起于何时,有些奇怪,却代代相传。
祭祖结束后便是闹社火、唱秧歌,祈祷来年有好收成。山里人粗犷地耍狮、舞龙灯,鸣锣敲鼓,从正月初八九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十六、十七、这段时间是人们最欢乐的日子,男女老幼都浸在快乐的气氛中。等这些都结束,人们又都忙着春耕,开始了新的轮回,淳朴的山里人都盼望来年的好收成。
这片土地上的山民啊,这一群最简单,又最复杂的人他们都在想:要是天天都过年那该有多好啊!
一个人的记忆里始终都有最柔软的部分,也有最坚硬的地方,对我而言,它们始终都在一起,前者是漫山遍野的皎洁月色,后者就是那弯弯曲曲的山路。
我是山带大的孩子,山路刻录我一路成长的脚印。我的骨骼是石,我的肌肉是土,泪和血液是淌着的水流。
每次回到山里,仿佛都在走一条追溯往事的路程。
人的精神忽然失去支点的时候,往往会去寻找童年的印迹,那不谙世事的年华从大脑皮层深处崩发足以让我们获得舒展、宽慰的神奇力量。
我居住过的愚昧、落后、贫穷的山村,如今已是人心向望的风景区,原来人迹罕至的林场已是游人如织的森林公园。零星的屋舍在山脉腹地坍塌,那条月光照耀下的山路局部已拓展成如蟒缠峦的柏油路,残余的旧道则被荆棘覆盖着。我想起傅天琳先生写的《山路上》:让道旁的梧桐,为你/张开生命的伞/花香和鸟啼/重新装满童年的记忆/而荆棘掩着的小道/偏偏生长着/不肯死去的/歪歪扭扭的文字/文字被刺抽出了血/变成路边的杜鹃/变成这些歪歪扭扭的文字的注释。
诗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上天的赐予,我必须耐心地等,等西边的红霞回家,只有它不在时,上天才会赐来月色。我最早的诗句是山的植物们喂养出来的,笋、毛栗、红薯填着我饥饿的胃,然后等月光来,它穿过茫茫的雾,激活一个孩子向往美丽的内心。
这片山属于江南丘陵,仿佛是柔软的江南水土上私密之处,村庄藏在山峦之间的缝里,隐蔽而神秘,屋子、路都很老,被岁月磨砺得破烂不堪,但每天来的月光都很新鲜。夏日里,山民们聚在一起,借着温馨而清香的月色畅谈家事国事以及天下有趣的事,在浓浓的土话里,蝉和流水在旁边一直插话打诨。
唯有一条窄窄的山路是村庄的进出口,向外跟着山路的崎岖翻过三个山头是镇上,向内山路会把我们带回更深的去处。村庄里最让大伙兴奋是去公社看露天**或采茶戏,山里人的晚饭大约在八点钟左右,原因很简单,男人们农忙下田农闲采石,都是体力活,所以他们的正餐是早饭,蓝边碗二碗,午餐时间是下午两点,体力消耗大,饭量也不小,晚上则是稀饭或杂粮。公社的通知下来,晚上有**或戏的话,山民们要么提早扒拉扒拉打发肚皮,要么自带食物边看边吃。去公社要花上四十来分钟,路上时时传来豺狼的吼叫,那时山里有大量的蝮蛇,甚至有豹子野猪的踪迹,山里人大都拎着电筒结伴而行,遇上豺狼就用电筒齐刷刷照着它,兴致来了的,还会追打豺狼、蛇。邻村有打死山豹的记录,我们这个村庄最辉煌的战绩是打到过一只野猪,但其中一个山民为此受了重伤,现在到山里来就不用怕,豺狼、豹子、野猪在人类的革命行为下已经绝迹,蛇也不多见,最近我从新闻里得知当地政府特意放生了一批蝮蛇,遗憾的'是那些兽们只能在记忆中勇敢地奔跑了。
我年龄小,跟不上大人们匆匆的脚步,常会拉上一段距离,但丝毫不害怕,因为月色扫去了我的恐惧。洒满月色的山路至今都弯延在我的怀念中,宁静的乳色光辉体贴而多情,山里人简洁、单纯的生活中,它是不可遗缺的,它在,我们就踏实,是大家最可靠的伴。
秋天的月色,像水一样清凉、透彻。
在这迷人的夜里,堂姐姐决意领着我前往最高的那个山顶,尽管没有路,我们还是气喘嘘嘘地爬了上去,群山被月色衬托得更加磅礴浩荡,山静得让人心慌。我们试图看到山外,其实除了山还是山,有一片茂盛的竹林让姐弟俩心生沉重,那掩藏着几座没有碑的坟茔,里面躺着的是我们的先人,他们活着的时候,在山路上来来回回地走,守着似乎和月色一样,却不知到底那里是边际的群山。高祖父是军人,卸甲归隐山里,而祖父在三年灾害时饿死在田头,家里穷得买不起棺材,遗体放在山岩上风吹雨淋三天三夜,最后用草席裹着埋在高祖父坟边。
山里下雨了,月光不知藏到哪儿去了?失去月色的山村,凄凄凉凉失去了依靠,到了下半夜,我的纱帐突然明晃晃的,似梦似醒地坐起,月正在窗格处瞪着呢。月色并没抛弃村庄,是它赶走了雨,又重新回到我们身边。我奔向村外,伫立在山路口,深深地呼吸着大好的月色,爽爽的,香香的。
人到中年,看到熟悉又陌生的景物,那些远远的往事从山路上急促地赶赴到眼前。
表伯在山包下喊我吃晚饭,他和大妈听说我会来,一大早就到林子里采野菜,而今野菜是上等的待客之物,景区里的馆子铺家家以正宗的野菜自居,现在想起来当年的猪真幸福,野菜曾经的用途是喂料,有时家里来了客人,为丰富桌上的菜肴,园子的菜给客人吃,苦涩的野菜对付自己的肠胃,重要节日里请来的客人才要杀鸡、买猪肉了。
我不需要杀鸡和猪肉,只要野菜,这是月色喂养出来的野菜,它有山的气息,月的清香。喏,表伯的那一嗓子还真是把我久等的月色喊出来了。
山坳盛满月色,溢出来的是一种静谧的情绪,沿着铺就月色的山路,绕进山的深处,那是我居住过的村庄,月色正洗去它曾经代表着的愚昧、落后和贫穷。
狗儿们摇尾欢吠,是迎我么?还是那朗朗的月色。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男人的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偏远的深山村,有个终生未娶的光棍老汉,名叫王栓宝。5年前,村里把他的生活困难情况上报乡里,乡里又报到县里,县民政局领导研究了半年,终于批准他为村里的“五保户”,享受每月60元的生活费待遇。2010年12月4日,享年80岁的王栓宝走完了他艰难的一生。
王栓宝在病重期间,没有看过医生,也没有人照看。他每天躺在炕上叫喊:“好心人们,给我一碗水吧,快要渴死我了;好心人们,给我口吃的吧,快要饿死我了……”前两个月,善良的村民们还不断给他送些吃的、喝的,时间一长,送吃喝的人也就少了。当人们听不到他的喊叫声,再进屋看他时,发现他已经掉下炕头,光着干瘪的身躯蜷缩在地上,嘴里还含着小半块干馒头,已经死了好长的时间了。
在只有七、八十口人的村子,死了一个人,算村里的大事。按照民俗,村里谁家死了人都要去烧告别纸,村里的人们不知是可怜他还是想起了他在世时对别人的恩惠,都跪在他的遗体前,一边哭,一边烧纸,一边念叨。村里的长辈老人杜老头,按亲戚辈分是王栓宝的表叔,也拄着棍子来给王栓宝烧告别纸,也许他和王栓宝是同代人,有伙伴和亲戚的情意,跪在地上边哭边大声念叨:“表侄你活的苦,死的也苦啊……”,引来大家的一片哭声。王栓宝同族同辈的远门兄弟,有的赶快跪在地上还礼,有的赶快搀扶杜老头,嘴里还念叨:“他有何德,还让表叔你跪拜。”杜老头老泪横流,哽咽着讲不出话来。
王栓宝被安葬有一个月了,老人们坐在一起都还要念叨他的生前。
解放前,王栓宝一家住在远离我们村20里外的流水崖,那里是山沟的尽头。那时流水崖只住着他们一家人,家里除了父母外,还有兄弟5人姊妹3人共8个兄弟姐妹,王栓宝在兄弟中排行老二。那年代,人们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王栓宝从10岁起就跟父亲和哥哥种地、卖柴、卖炭养活全家人。他们一家人春秋季节很少走下山来,秋冬季节父子们会经常从山上背些干柴和木炭卖给富人家,挣些钱贴补家用。听老人们讲,那时他家非常穷,孩子们冬天没有棉衣穿都挤在屋里不敢出门,就连王栓宝父子们在寒冬腊月到山外卖柴、卖炭也是穿着单薄的衣服,露脚后跟的鞋子。人们在冬天雪地路上行走,经常会看到他们父子冻裂的脚板留下的红色血迹。
也许是王栓宝一家人与外界沟通少,兄弟们在人前都不爱讲话,与人讲话都会脸红。村里有人称王栓宝家的男人为“山汉”,称他们家的女人为“山里女人”。其实都是山里人,只不过是王栓宝家相比我们村里人住的更偏远更闭塞罢了。
在王栓宝9岁的那年,我们这里也解放了,政府动员王栓宝一家10口人搬到我们村生活。苦啊!起初,一家十几口人住在两间破房子里,炕上只有4床被子,每晚兄弟姐妹们都是两、三个人合盖一床被子。当时刚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土薄产量少,加上人口多,粮食不够吃。全家每顿饭大都是野菜和玉米糊糊粥充饥,年年靠吃政府救济粮度日。王栓宝18岁的那年,3个姐妹先后都出嫁了。那时候农村嫁姑娘,娘家是要花钱的,王栓宝的3个姐妹出嫁后也花了男方家数百元钱,在村里一时成了有钱人家了,弟兄们又盖了3间平房,住的也宽敞多了。
按说,土改后村里又很快成立了集体生产队,王栓宝家父子5人都挣工分,日子在村里应该是上层的,弟兄们娶媳妇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他弟兄们心眼都不太“亮堂”,说话办事都不太端正,兄弟五人没有一个娶上老婆。大约十几年过去了,兄弟5人中除“小五子”到外村倒插们做了人家养老女婿外,其他兄弟们仍然都是“孤家寡人”。天有不测风云,在后来的年月里,王栓宝的父亲不到70岁就去世,大哥和三弟因疾病不到三、四十岁就撒手人寰,四弟名叫小根子,到山上背柴跌下山崖摔死了,死时还不到三十岁。七十年代末,家里只剩下王栓宝和他娘俩人相依为命了。母亲在家里做饭,王栓宝在地里干活,日子过的还算凑合。
人们都说王栓宝在弟兄们中身体是最结实的一个,也是心眼最不“亮堂”的一个。他不会算数,超过一百的加减乘除就算不来了,但也不是实心傻的那种人。七十年代,村里生产队都是用钩子大秤分东西,一次生产队分玉米,王栓宝当场就说给他家分的玉米不够斤称,非要把倒在篓子里的玉米重新过秤,结果是生产队长说是看错了秤少给了王栓保家50斤玉米。生产队长被王栓宝大骂了一顿,但自感理亏不敢还声。
村里把上地干活的男人称作“受苦人”。老一辈的“受苦人”都是剃光头,为的是洗涮方便。王栓宝和别人不一样,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几岁始终留背头,直到白头发很显眼了才剃成光头。有人说他留着头发是因为他怕冷,头发可以御寒;有人说他是个“烧包”,留背头只是为了讨老婆;也有人说他是跟吃商品粮的公社干部学的,有人看见过他兜里还装着一把小梳子和一面小镜子,在地里一个人干活时还要拿出梳子和镜子打理一番。但是村里的老一辈人都看不惯王栓宝留“背头”。由于常年在地里劳作,洗涮又不勤快,王栓宝的背头里经常变得乱蓬蓬的,里面还掺杂不少灰土和树叶,背后管他叫“鼓鼓子头鸡”。和他差不多岁数的人有时也和他开玩笑“王乡长下乡了”?王栓宝知道是讽刺他留着的背头,故意学着乡干部甩头发的模样,把头发向后边一甩,还要反击几句“留长头发犯法吗?你管事太宽了!”引来大家一阵大笑。
那个年月,在那山沟里,娶不上媳妇的光棍不少,我们村30岁以上的光棍就有六、七人。光棍们坐到一起大都爱谈论女人,上岁数的老光棍对一辈子没有与女人睡过觉感到遗憾。每谈到这些,王栓宝就会兴奋,他会谈论他二十几岁时在山西修铁路的经历。据他讲,他住的房东是一个小寡妇,人长的非常漂亮。他在工闲时,常为房东小寡妇推碾围磨,担水扫地,一来二去小寡妇看上他了,不但和小寡妇经常睡觉,还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只因为怕想家,后来工期完了还是与伙伴们一起回来了。王栓宝认为与小寡妇睡过觉,尝过女人的滋味,也算是“结过婚”,有别于其他光棍。当然,村里的光棍们都知道王栓宝爱吹牛,多数人不相信,一笑了之。
说起爱吹牛,王栓宝在十里八乡也算小有名气。外边来村里的人很少,但无论是从山外来的城里人还是十里八乡来这里做小买卖的人,王栓宝总会热情地与来人搭讪。他一生只到过山西修过半年铁路,从没离开大山,但他好像对山外面的事请都很了解,说起山外的事头头是道。几年前,有几个石家庄市里的年轻人走进山里游玩,他在这些年轻人面前大吹四、五十年前在石家庄修西客站的经历,还讲火车站姓郭的站长是他的`朋友。但村里人们都知道王栓宝从来没有去过石家庄。城里来的几个年轻人大都是八十年代后出生,对他们没有出生前的事不了解,非常相信这位曾经为他们居住城市做出过贡献的深山农民伯伯的话,都感到这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山里人。王栓宝爱抬高自己不假,但对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热忱是真实的,他跑前跑后为这几个年轻人安排吃住,还专门做向导带着这几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到深山转了两天。王栓宝与这几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分别时又给每人旅行袋里装了五、六斤山核桃,城里来的年轻人为山里人的质朴、善良所感动,掏出五百元钱非要塞给王栓宝,感谢为他们这次旅行提供的帮助和照顾。王栓宝生气了,“你们这些娃娃,来这里就是我们全村的客人,收钱就见外了”,硬是拒绝了递过来的钱。几个年轻人被感动得直流眼泪,走出村子老远还回头向站在村口送行的王栓宝招手。
王栓宝非常乐于帮助别人。七十年代,他学会了杀猪,专门花钱置办了杀猪的所有用具。从1972年开始到2008年的36年中,每年村里20多头猪都是由他宰杀,但他都是义务帮忙,从没有收过他人半分钱。人们都说他傻,别人家男人冬天背柴火卖到供销社,每天能挣三、四元钱,而他义务为别人家杀猪没有任何收入;公社宣传队也宣传过他的事迹,说他是学习雷锋的先进典型人物。他说,雷锋咱不知道是谁,受些劳累为别人家杀猪只是为了心里痛快。不知他心里的“痛快”是什么感受,大概在他心里的“痛快”,就是比别人多了杀猪本事,为村里人办点事是应该的;也有人说,王栓宝受到了“高僧”点化,为他人做好事、做善事,只是为了行善积德,来世有个好的造化。王栓宝到底是如何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王栓宝认情,他是村里有名的孝子。他老母亲因几个儿子英年去世伤心过度,眼睛几乎失明,耳朵也基本失去了听力。家里做饭和地里的庄稼活,里里外外都靠他自己。人老了都爱管闲事,王栓宝的老母亲特别爱操心家里家外的事。只要王栓宝在家里,他都要问地里的庄稼长得如何,种了些什么,猪该喂了,鸡该圈了……。王栓宝都会趴到老母亲的耳朵前说话,声音小了老母亲听不见,声音大了老母亲又说呛她了,家里家外的事情不如她意了也要发火。为此,王栓宝挨了不少耳光,在王栓宝五十多岁时也还是这样。每当王栓宝老母亲打王栓宝时会引来不少小孩子的围观,王栓宝会把头伸到老母亲的面前任由她打几个耳光消气,然后还要趴到老母亲耳边道歉赔不是。看热闹的小孩子们都会喊:“王栓宝又挨妈妈打了,王栓宝又挨妈妈亲打了……”王栓宝也不生气,对着孩子们大声讲“快回家吧,你们没有挨过妈妈打吗?……”孩子们又会推搡着散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王栓宝的老母亲病逝了,王栓宝按照当地民俗最高礼仪,大办了三天丧事。几个姐妹来了,亲戚们都来了,村院的乡亲都来了……。王栓宝在老母亲的遗体前哭了三天三夜,边哭边念叨:“妈妈啊,相依为命的妈妈,你不管儿子了,你不为你儿子操心了……”哭声是那样的凄凉催人泪下。到他妈妈出殡的那天早晨,王栓宝的嗓子哑的连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来了,只是不住的用头在地上磕,额头上流出了斑斑血迹。
2010年9月,王栓宝闹病了。村里人和远门王家人向大队干部提出请求,请医生为王栓宝看病,雇人照看王栓宝。大队干部也犯难了,因为这需要钱,说是要向公社汇报,公社干部也很重视,说是要向县里汇报。这样,王栓宝在病重期间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加上吃喝凉一顿热一顿和有一顿没一顿,死亡都在情理之中。3个月后,王栓宝真的死了,后来听村干部讲,县里给王栓宝的特殊医疗费和护理费批下来了。人们都知道,王栓宝不是病死的,而是因为没人照看冻、饿而死的。王栓宝的亲戚和王姓远家提出要上告村干部和乡干部。
在王栓宝死后的第五天,乡干部和村干部来到村里找到出头准备上告的王家人,村干部、乡干部大声呵斥:“王栓宝是你们同族、同姓的家人,他在病重期间你们不念同族同宗情意,不请医生,不照看,他死了你们要闹事告我们,你们最好在族宗牌位前问问自己的良心!”说的几个准备告状的王姓人头上直冒汗。村干部、乡干部临走时留下一句话:“你们想上告可以,我们等着你们!”几个原本想要告状的王家人自知理亏,以后就不再提告状的事了。
人总是要死的。王栓宝死了,人们都在谈论他生前对村民所做的好事。有几个和王栓宝年岁相仿的老人都说他是好人,就连他年轻时修铁路睡过女人和到过石家庄修建铁路西客站也相信是真事。大家都说像他这样的好人会有因果报应,死后一定能到天堂。
有无报应,王栓宝的灵魂能否登上天堂?大概只有王栓宝的亡灵明白,人们只是这样想想和说说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栓宝的一切将会淡出人们话题。
我们死去的老祖宗们中有多少王栓宝这样的人和事,我们的后代是否还要出王栓宝这样的人和事,谁知道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