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人的故事300字

小诗人的故事300字,第1张

A 四年级小练笔改写《望洞庭》300字

时序已交来仲秋,大诗自人刘禹锡正走在转任和州的路上。天色渐渐晚了,诗人投宿在一家客栈。

月光如轻纱一般笼着大地,周围的一切显得异常清幽、空灵。诗人想到自己曾多次观赏过的洞庭湖,“今夜,我何不凭栏遥望,看看这月光下的洞庭湖会是什么模样?”诗人心底暗道。

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竟这般澄彻空明,与秋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更显得宁静、和谐。迷迷蒙蒙的湖面,跟未经磨拭的铜镜一般,给人以安宁、温馨之感。

诗人不禁纳闷:这往日的浩浩荡荡、浊浪排空,怎么一点儿影子都寻不着了呢?“哎呀!我怎么这么糊涂。风平浪自静吗!”诗人拍着脑门叫道。

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越发青翠,洞庭水越发清澈,山与水浑然一体,就像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太叫人喜欢了。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诗兴大发,欣然赋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上海奉贤区曙光小学四年级:无名大侠1

B 抄写自己的作文,300字以上,题目《"小诗人"的我》

我是一个极普通的女孩,但就是因为太普通了,我才觉得自己不普通。先作一下自我介绍,姓名:(。。),这很好记,我爸我妈的姓各取一个便是,年龄:12岁。爱好:说起爱好,我可多得数也数不清,看书,听音乐。。。。。。我都喜欢。优点:多得数不胜数。至于缺点嘛,我不说了,我这个人死爱面子。再谈谈我自己对自己的感觉:没有别的女孩聪明、可爱,傻乎乎的,做起事来,笨头笨脑的。

刚来新学校不久,烦人的事儿一大堆,搞得我头昏脑胀,最让我头疼的,还数自理生活。

“自理”两个字从字面上来解释:自理料理生活。我就是被它烦得头痛,从小娇生惯养,洗衣服对我来说,是头号难题。好不容易知道点儿怎么洗了,可速度实在慢得够呛。几件衣服足足洗了我半个小时之久(现在回忆,应该只是内衣吧?。。。半个小时。。汗)。到了上课前10分钟,我才准备草草收队,“挤”出水抱着脸盆,就跑。急急忙忙拿着衣服就往衣架上挂,叉子(就是叉衣架的东西。。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叫什么,巨汗)举得老高就是挂不着。头顶上淋着“雨”,先把水挤掉一点儿。“哗啦啦!”天,肥皂水!衣服没有洗干净!得,甭管它了,先挂了再说,(我经常这样自言自语地安慰自己)。心急慌忙,啥事儿也做不好。上课时间到了,我急得团团转,唯今之计,先扔箱子里再说吧!两个钟头以后,也是我第二次见到它的时候,衣服脏了,箱子湿了。哼,等着重洗吧!

嗨,我天生就是这么个没头没脑的人。嗯,听了我的介绍,你觉得我怎么样?是不是傻得有点可爱?

(我的亲爱的宋老师的评语:你是个可爱的女孩!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一种活力,一种朝气,语言流畅,语气轻松幽默,符合这个年龄女生的特点)

C 李白和杜甫你更欣赏哪一位300字小作文

我心目中的李白(2008字)

李白,中华儿女无人不知。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专上,他也是最伟大的几个诗属人之一。那豪放不羁的个性,排山倒海的气势,出神入化的想象,生动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片雄奇瑰丽、五彩缤纷的诗境,使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我心目中的李白,不仅是个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好学的求学者。

他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他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他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D 把秋思这首古诗改编成一个三百字的小故事

秋天到了,树叶黄copy了,被瑟瑟的秋风无情地吹走。客居洛阳城里的诗人张籍目睹这凄凉的情景,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乡。他想给家人写一封信。正要落笔时,心里却涌起千愁万绪。

远离故土的自己,有多少想说的话,有多少想写的事啊!长期独自生活的他有多少话想倾诉,借这次机会把想说的都写出来吧!诗人想了又想,终于落笔行书,尽情地讲述着自己与家人离别后的事情和自己的心里话。

信终于写好了,可诗人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他小心翼翼地将信封好,叮嘱送信人一定要将信完好无缺地送到家人手里。可在送信人即将出发之际,诗人又拆开信封,仔细地看了好几遍,生怕漏了一言半语。送信人终于上路了,张籍一直目送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际。

后来,张籍就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秋思》。

E 把浣溪沙 李璟写成300字的小作文

意象美、语言美 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是一首令人惆怅的诗。一个江南少女和“我”的邂逅,在雨巷中飘然而过。在“我”的等待中,她像丁香一样出现、飘过,然后消散在“雨的哀曲”中。相逢,只是想象;错身而过,是不可避免的悲剧。细碎的文字中,“她”和“我”出现了, “我”却眼睁睁地看着她消失,仿佛一场梦境。诗人撑着油纸伞,彷徨在寂寥的雨巷中,幻想逢着一个希望逢着的姑娘。这并非是现实的巧遇,而是幻觉的邂逅。而那如丁香般的江南少女也许是前清宰相府后代的少女,也可能是诗人以前的邻家少女。其实,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她最终要消散在诗人的视线中。 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在浓重的象征色彩衬托下, 裸地反映了诗人曲折幽微的内心世界,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一幅梅雨季节的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呈现在面前。带着哀伤,诗人把自己放在悠长的雨巷中,做一个反复彷徨的孤独者。没有声音,没有欢乐,也没有阳光,只有彷徨和哀怨,这就是悠长、狭窄而又寂寥的“雨巷”,也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能够实现。但是,诗人明显知道,美好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于是,它转瞬即逝,只留下自己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在这里,诗人把握不住理想又不甘心放弃理想的复杂情绪显露无遗。 《雨巷》中的“丁香”意象,使诗歌呈现出一种迷离的美境。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象征人们的愁心。李璟也写过一曲关于丁香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丁香结和雨中愁在这位南唐后主的笔下已经连结在一起。而在诗人的手中,丁香有了进一步的含义。他想象了一个丁香一般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于是,它成了含有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包含诗人对美的追求,也包含诗人美好愿望幻灭的痛苦。诗人曾经说过:“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雨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最终消散,体现了诗人当时理想的幻灭。 在新诗中,《雨巷》是一个“忧愁”的文本。诗中的“丁香”意象、迷离的音乐美和情绪的抑扬顿挫,使它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美感。在文学的雨巷中,读者往往不满足于“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而还想企图捉住她,于是,她“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般飘过我们的身旁,消散在我们的视线中……这,就是它的“愁怨”所在。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F 收集古代诗人小时候的故事(要三百字 。快!)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

,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杜甫小时候很贪玩,连板凳都坐不住,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让爷爷很生气。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发奋苦读,为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杜甫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在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别后人称为“诗圣”。他诗中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杜甫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在朝廷做官,父亲曾任司马。杜甫从小就志向远大,最崇拜的是远祖杜预,他是晋代的名将,多彩善战,懂得法律、经济、工程,还曾注解过《左转》。

杜甫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幼小的杜甫寄居在姑母家里。姑母不光教孩子读书识字,对他的生活也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和表弟每天在一起游戏玩耍,写字学画。可是一场大病把兄弟两人击倒了,姑母悉心照顾杜甫,把杜甫从死神手里夺回来,表弟却病死了。这让董事后的杜甫难过了很长时间。在姑母的精心照顾下,杜甫涨到十几岁时,已经健壮得像头小牛犊,一天到晚欢蹦乱跳的。姑母家的院子里种着梨树和枣树,八月秋风送爽时,树上梨黄枣红,他简直像只顽皮的猴子,不停地爬上爬下,帮助姑母摘梨打枣,欢声笑语飞满庭院。

童年的岁月烂漫而朦胧,许多珍奇的生活浪花,泯灭在记忆的长河中。但是杜甫6岁时见到公孙大娘舞“剑器”,到晚年仍然记忆忧新。“剑器”是一种西域民族的戎装舞蹈,动作刚劲,节奏火爆。公孙大娘是当时最优秀的舞蹈家,伴随着有力的音乐,她忽而从天而弱落,光彩夺目:忽而拔地而起,凌空飞舞。当时的情景是万人空巷,掌声雷动,矮小的杜甫剂在人群中,忘情地欢呼。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众着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多年后,杜甫特别赋诗纪念当时的情景。看来,舞蹈、书法、绘画、音乐、诗歌,是彼此相通的。据说,但是草书家张旭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之后,书法大有长进。这种激昂顿挫的舞姿,对以后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也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杜甫7岁时开始作诗。儿童作诗,往往以动物为题材,杜甫咏的是神鸟凤凰。在古人心目中,凤凰是祥瑞之鸟,它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这似乎是一个预兆。

因为杜甫一生心系国家,虽然他颠覆流离,但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困顿不堪,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光环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

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从小就才思敏捷、勤奋好学。七岁时,有一次因家里人忙着招待客人,他就独自一人跑到了池塘边玩耍。池塘边有很多美丽的花草,草丛中不时有小虫子跳来跳去。柳树枝条一直垂到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把水面划出一道道波纹。池塘里一群大白鹅正在嬉水,就像一团团白絮在水面漂浮。红红的脚掌像小船桨一样划水。骆宾王最喜欢大白鹅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起了白鹅游水图。这时候,家人因不见了骆宾王,找到塘边来了。客人也跟了来,看到地上的画,还真有些像呢。因为客人听说这孩子聪明就想考考他,于是指着白鹅叫他作诗一首。骆宾王朝着水中想了一会儿,就高声吟诵起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客人听了非常赞服,夸骆宾王是小神童。这首诗很快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儿童中像歌谣一样流传着

我做了一个梦,朦胧间,一位身着白色长衫,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握朱毫(毛笔),表现出桀骜不驯性情的男子飘然向我走来。他是谁呢?

  哦,近了,近了,原来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仙-----李白!他走到我面前,举了举手中的酒壶,和蔼地说:“有酒才有诗,无酒诗不成。其实诗就在你的身边,小朋友,你,找得到么?”我眨眨眼睛,说:“李白爷爷,你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你作的诗意境深远,清新飘逸,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不仅是我等这些学子,连老**孺也喜欢读你的诗。但是诗歌的内容和意蕴有的还是令人理解不透,是不是能用白花表述出来呢?”

  “不可不可。”李白连连摇头,说道,“这诗讲究的就是要有朦胧感。倘若诗意浅露,就如酒兑了水,无味了。”“原来如此。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只接受通俗易懂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而对优美、高雅的诗歌却不屑一顾,致使诗歌在书架上昏睡多年,每次考试,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也不管是会开还是平时考,作文的要求总是千篇一律:‘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世人这样冷落和排斥的诗歌,真是太过分了。”我愤愤的说。

  李白笑了笑,说:“是吗?也许。。。。。。。毕竟是时代不同了。用白话写成的文章,通俗易懂,读起来觉得很流畅,可以自由表达较多的内容。在这点上,白话文章和诗歌可算是各有千秋吧。”李白顿了顿,又说:“虽然现在人们对诗歌还不能完全接受,但是我相信,诗歌一定会受人们喜爱的饿。小朋友,你说是吧?”

  “恩,我也相信1!”我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白开心地笑了,然后一摇一晃地向远处走去,最后消失了。

  我的梦醒了。梦醒的时分已是21世纪。诗歌也醒了。

  是的,说到诗歌的将来,我相信它一定会大多数人所接受。你等着吧,李白爷爷,诗歌的繁荣已为期不远了,因为它毕竟是文学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 关于邂逅的古诗句

关于邂逅的古诗句 1关于“邂逅”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邂逅”的诗句有:

1、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佚名《野有蔓草》

2、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佚名《绸缪》

3、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蔡琰《悲愤诗》

4、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繁钦《定情诗》

5、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王以宁《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7、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8、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张衡《同声歌》

9、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10、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李清照《晓梦》

11、纷纷末术例从谀,邂逅淇南论有馀。——王恽《送姬仲实隐士北还》

12、前年遭谴谪,探历得邂逅。 ——韩愈《南山诗》

13、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鲍照《赠傅都曹别》

14、彩云冉冉巫山岫,还相逢邂逅绸缪。——李邦基《越调斗鹌鹑 寄别》

15、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杜甫《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

2关于邂逅的古诗

相逢行(李白)

相逢红尘内,

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

君家阿那边。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浣溪沙·张泌

小市东门欲雪天,

众中依约见神仙,

蕊黄香画贴金蝉。

饮散黄昏人草草,

醉容无语立门前,

马嘶尘烘一街烟。

3关于邂逅的古诗词

1、一时邂逅犹快意,十载清闲我谢天。

2、争得花阴重邂逅,才不思量。

3、招呼方瞳翁,邂逅鸟爪仙。

4、邂逅不可见,早夜何能觅。

5、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

6、邂逅故人同一笑,迟留。聚散人生宜自谋。去路指南州。

7、邂逅一樽聊酩酊,声名身后岂须闻。

8、邂逅心生敬,殷懃手自培。

9、万事纷纭都入幻,一杯邂逅且忘怀。

10、邂逅两仙翁,笙鹤游青冥。

11、邂逅高人来说法,支离枯木旋开花。

12、邂逅故人唯有醉,醉中衣帻任欹斜。

13、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14、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15、功名邂逅轩天地,万事当观失意时。

描写邂逅的经典诗句

1、一榻清风,故山邂逅欣相遇。

2、邂逅初心得计处,伊水鸥闲波碧。

3、路傍邂逅卖柴人,为说高沙可问津。

4、侥幸擢儒科,邂逅至郡守。

5、邂逅君子堂,一杯相与持。

6、苔上印钩弯,邂逅难忘此。

7、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

8、邂逅开怀,等闲分手,满斟绿醑。

9、邂逅佳辰,铺排雅席,金炉香袅欲何言。

10、回头不觉双山堠。渔父樵翁常邂逅。

11、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12、胜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观。

13、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14、邂逅得诗人,呼斗酒,发清吟,豪气凌霄汉。

15、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古代描写邂逅的诗句

1、邂逅逢可人,奋身为谋谟。

2、邂逅山翁行乐处,何似乌衣旧里。

3、邂逅淮阴市,共饮官道傍。

4、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

5、复恐灞亭归,邂逅逢醉尉。

6、游山不必众,邂逅三五人。

7、闲游本自无程数,邂逅何妨一笑哗。

8、邂逅故人相见,俯仰浮生今古,蝼蚁共王侯。

9、邂逅苦匆匆。还疑是梦中。

10、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

11、兔丝茯苓会当有,邂逅食之能寿考。

12、邂逅卑飞,几时高举,不露真消息。

13、邂逅得知心,一见叹犹龙。

14、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

15、邂逅风雷终有用,低回囊槛要深蹲。

16、邂逅今朝,暂得论心曲。

17、淘沙邂逅得黄金,莫便沙中著意寻。

18、尊酒殷勤,邂逅相从只有君。

19、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20、燕才邂逅莺相款,花自将迎蝶见过。

4关于邂逅的古诗

相逢行(李白)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浣溪沙·张泌小市东门欲雪天,众中依约见神仙,蕊黄香画贴金蝉。饮散黄昏人草草,醉容无语立门前,马嘶尘烘一街烟。

5关于邂逅的古诗词

关于“邂逅”的诗句有:1、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佚名《野有蔓草》2、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佚名《绸缪》3、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蔡琰《悲愤诗》4、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繁钦《定情诗》5、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6、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王以宁《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7、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8、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张衡《同声歌》9、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10、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李清照《晓梦》11、纷纷末术例从谀,邂逅淇南论有馀。

——王恽《送姬仲实隐士北还》12、前年遭谴谪,探历得邂逅。 ——韩愈《南山诗》13、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鲍照《赠傅都曹别》14、彩云冉冉巫山岫,还相逢邂逅绸缪。——李邦基《越调斗鹌鹑 寄别》15、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杜甫《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

6描写邂逅的诗句

相逢行(李白)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浣溪沙·张泌小市东门欲雪天,众中依约见神仙,蕊黄香画贴金蝉。饮散黄昏人草草,醉容无语立门前,马嘶尘烘一街烟。

===

参考资料:

7描写邂逅情景的古诗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注释:

情人不期而遇的喜悦。

蔓(音万):茂盛。漙(音团):形容露水多。

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婉:美好。

邂逅(音谢后):不期而遇。

瀼(音瓤):形容露水多。

臧(音脏):好,善。

《诗经 唐风 绸缪》

书名:诗经 作者:不详

绸缪束薪,①

三星在天。②

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③

子兮子兮,④

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⑤

三星在隅。⑥

今夕何夕,

见此邂逅。⑦

子兮子兮,

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⑧

三星在户。⑨

今夕何夕,

见此粲者。⑩

子兮子兮,

如此粲者何!

一把柴火扎得紧,

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哪夜?

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

将这好人怎样亲?

一捆牧草扎得多,

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哪夜?

遇这良辰真快活。

要问你啊要问你,

拿这良辰怎么过?

一束荆条紧紧捆,

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哪夜?

见这美人真兴奋。

要问你啊要问你,

将这美人怎样疼?

注释贺婚者闹新房时唱的歌。

①绸缪(音仇谋):缠绕,捆束。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

②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③良人:丈夫,指新郎。朱熹《诗集传》:“良,夫称也。”

④子兮:你呀。

⑤刍(音除):喂牲口的青草。

⑥隅:指东南角。

⑦邂逅(音谢后):即解媾,解,悦也。原意男女和合爱悦,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⑧楚:荆条。

⑨户:门。

⑩粲(音灿):漂亮的人,指新娘。

8有关邂逅的古诗词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 黄籘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这是陆游休了唐婉后 偶然在游园邂逅前妻 悲伤之感油然而生。

两人各给对方写了一首诗,真的好经典。

9关于“邂逅”的爱情古诗词有哪些

1 《晓梦》宋代:李清照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2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元代:王恽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秋风倦客,一杯情话,为君倾倒。

回首燕山,月明庭树,两枝乌绕。

正情驰魏阙,空书怪事,心胆堕,伤殷浩。

祸福无端倚伏,问古今、几人明了。

沧浪渔父,归来惊笑,灵均枯槁。

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恨黄尘障尺,西山远目,送斜阳鸟。

3 《落叶送陈羽》唐代:韩愈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4 《朝中措》宋代:吕本中

病香无力傍栏干。风雨送春还。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

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莫谓杂花时候,便忘梅蕊冲寒。

5 《念奴娇》宋代:蔡伸

当年豪放,况朋侪俱是,一时英杰。逸气凌云,佳丽地、独占春花秋月。冶叶倡条,寻芳选胜,是处曾攀折。昔游如梦,镜中空叹华发。

邂逅萍梗相逢,十年往事,忍尊前重说。茂绿成阴春又晚,谁解丁香千结。宝瑟弹愁,玉壶敲怨,触目堪愁绝。酒阑人静,为君肠断时节。

为了一个女子,为了一个10年的约定,著名诗人杜牧,拼命的工作。然而,老天总喜欢开玩笑,虽然杜牧做到了他承诺的,可时间却足足晚了四年。四年能改变太多的事情,包括杜牧的婚姻。

著名诗人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西安人。他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为何用"杰出"二字来形容杜牧呢?我认为,中国古代诗人一共分四个层次,屈原、陶潜、李白、杜甫乃为伟大诗人。而苏东坡、杜牧、白居易等则为杰出诗人。岑参、孟浩然等则是著名诗人。还有一些偶有佳作,作品不多且流传不广的诗人,为一般的诗人。

杜牧出身豪门,其祖父杜佑曾官拜宰相。且杜牧26岁,便进士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可能是出身好,仕途又顺的原因吧,杜牧虽算不上纨绔,却有个非常不雅的喜好,那便是逛青楼。杜牧逛青楼的各种故事,流传非常多。可以说,杜牧逛青楼的名气,比他在诗坛的名气也小不了多少。

当然,杜牧在文学上,却是非常成功的。说起杜牧,无人不知其《阿房宫赋》,更无人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就是这样一个,喜欢逛青楼的文坛巨匠,却有一段等待十年的爱情故事。也就是著名的"十年之约",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十年之约",但不知"十年之约"讲的是何人,说的是何事。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十年之约"

《唐才子传·卷六》杜牧条,有这么一段话:

  "大和末,往湖州,目成一女子,方十余岁,约以十年后吾来典郡,当纳之,结以金币。洎周墀入相,牧上笺乞守湖州,比至,已十四年,前女子従人,两抱雏矣。赋诗曰:'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其大概一二。凡所牵系,情见于辞。"

在宋人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及明代汤显祖选编《续虞初志》中,也对十年之约有详细的记述。

故事是这样的。当时杜牧在宣州府任书记,他经常听别人说,湖州美女如云,他便决定去湖州游玩见识一番。当时的湖州刺史名为崔君,虽然官比杜牧大得多,但当时杜牧的名气已经很大了。崔君也是爱才之人,所以盛情款待杜牧。

当然崔君不仅知杜牧的诗名,还知道杜牧的风流韵事。所以唤来当地的一些名妓作陪,谁知杜牧一个都看不上,些遗憾地说了句:"美是很美啊!但都说湖州美女多,我怎么感觉,跟传说中的不一样啊。"

随后,他们又在江边举办了龙舟赛,湖州的乡亲父老都来观看。偶然之间,杜牧在人群中,看到一个老妇人带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那女子看起来不大,大概只有十几岁。可能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吧,杜牧一见到哪位女子,便深深的被她吸引了,虽然她还只有十来岁。

杜牧激动地说:"这个女子真是天姿国色啊。"他便叫来那对母女,对那个老妇人说要迎娶这名女子。那两人被杜牧吓到了,非常害怕又不知应如何作答,不敢出声。于是杜牧又说:"知道她还小,并非马上就娶她,只是要订下迎娶的日期。"

又说,可以先给你们聘礼,并且保证,十年之内可以做到湖州刺史。来湖州做刺史之时,便是迎娶之日。如果十年之内,没来迎娶这个女子,她可以随意嫁人,而且聘礼也归她所有。

这就是著名的"十年之约"的故事,在常人看来,可能都觉得杜牧是在开玩笑。其实杜牧并非开玩笑,为了这个"十年之约",他非常努力的工作,并且曾先后三次向皇帝上书,请求到湖州任刺史。当然第三次他成功了,皇帝终于答应他到湖州上任。

可时间也过去了十四年,此时的杜牧已经41岁了。比当年的约定晚了整整4年。杜牧到湖州上任后,马上就到处打听那女孩子的消息,可是人家已经嫁作他人妇,并育有3个孩子。为此,杜牧伤心欲绝,写下了一首诗名为《叹花》。

《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这首《叹花》 ,也算是比较有名的一首诗了。世人都不想不到,放浪的杜牧真的会为了一名女子,努力十年。可见,爱情的力量真的是强大,可惜的是最后却是一场空,是一个遗憾的结局。

勃(649~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王 勃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岁。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而王勃《春思赋》载:“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据此推算,则当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O年)。此为王勃自述,当可信,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岁。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太常伯刘公称王绩为神童。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十分爱重他。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是使诸王闹矛盾,将王勃赶出沛王府。其实王勃此次受打击,并非真的因《檄周王鸡》而触怒高宗,而是因才高被嫉,所以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临秀不容,寻反初服”。王勃被赶出沛王府后,便去游蜀,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或第二年年初,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小小的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总之王勃两次遭受打击,都与他的才华超人有关。

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王勃的死,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自杀,无从查考,总归是怀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的。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对此事,《唐摭言》所记最详。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者有些夸张,但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

王勃作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

呵呵,这个问我就对了。网上有本书《大唐诗人讲演录》里面全是唐朝诗人的故事。比如一夜成名的陈子昂,造反不成的骆宾王,一生苦难的孟郊,从21岁考到32岁的刘长卿,等太多了。或者找我传给你也行。

诗人舅舅杀了诗人外甥,只因为一句好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想知道为什么么?看《大唐诗人讲演录》吧。

先贴一段:

13/陈子昂   你想一夜之间暴得大名吗?倘你冥思苦想,依旧没什麽好法子,那就来听听陈子昂出名的故事。因为当年的陈 子昂天天想出名,可在长安城,却十年不为人知。此前他在家乡四川/ 射洪县,可不是 这状况,周围乡镇的人都知道他和他的家族,这名气主要源于他家是“大款”,施财无 数。但到了首都,可就没人“尿”他了。一来有钱人多,二来名流也多,像今天的北京 ,多一个陈子昂或赵子昂什麽的,宛如一滴水掉进大海,立码就淹进去。所以那时,他 失落极了,往日在家乡那股风光劲儿,在长安根本找不到。 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他在大街上闲逛,正巧碰见个卖胡琴的,被一大群人围着 。他一打听,原来那人要价极黑,张口就是一百万,引得人们议论纷纷,不知这把胡琴 如何金贵。陈子昂一看,计上心来,他拨拉开人群,拿过那把胡琴,连价也不划,就把 钱如数扔给那人。围观者瞠目乍舌,真没见过花这麽多钱买一把破胡琴的人,就又纷纷 请求这位慷慨的买主能不能当场拉两声,让大家听听,看这胡琴的动静究竟好在哪儿。 陈子昂见众人已上套,就卖了个乖说,你们要想听,明天就到我在宣阳里的住处来,我 给你们备好酒水和吃的,咱们慢慢欣赏。 次日,众人果然到齐,还招来不少京城的文人墨客及有点头脸的人物,熙熙攘攘, 好不热闹。陈子昂等大家安静下来坐了稳当,便拿出那把的胡琴。你猜怎麽着,他连拉 都没拉,举过头顶狠狠将它摔了个粉碎。在座人一下子就傻了。陈子昂看着呆若木鸡的 人们,这会儿才不紧不慢地说:列位看官,让你们受惊了。实话告诉你们吧,我对拉胡 琴根本不感兴趣,那都是下贱乐工所干的事儿。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看我的诗与文章 ,我这儿早就备好了,现在分发给大家,你们边吃边喝边看吧……就这样子,陈子昂一 夜之间震动长安。  这段子其实是个传说,载于唐人李冗的《独异志》,后被《全唐诗》和《全唐诗话 》引用。新旧两唐书的正史可没这麽写,只说陈子昂是因作了一组三十首的《感遇诗》 ,被在京城为官的前辈王适看见,就在众人中大夸这位后生说“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 ,从此就有了名,且中了进士。不过,这野段子总要比干巴巴的史书好看,中国人历来 好谈“野史”,这“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小道消息”,除有意思外,往往也很准 。  陈子昂外表就有“野相”,时人描绘他“貌柔野,少威仪”,看来不大有文人气质 。但他把钱财看得很轻倒是真的,对朋友也很讲义气,所以宋之问、卢藏用、杜审言、 东方虬、王无竞等等,无论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都能跟他成为挚友。上面说过,那 三十首《感遇诗》是陈子昂出名并为人所重的发韧,可这一大组诗,又好在什麽地方呢 ?其实也没什麽,就是因为有所遇、有所感,拉拉杂杂地就“感史/感事/感情”这几大 感慨所写的诗。  有所不同的是,这一大组《感遇诗》用的全都是五言古诗体,在初唐一派诗体改革 浪潮下,简直就是“逆流而上”。所以,陈子昂因此也得了个“复古派”的名声。五言 古体源于汉,又风行于魏/晋,到了六朝,因为在内容与用词上基本失了汉/魏的朴素与 雄浑,就被唐人所鄙弃。陈子昂重拾旧体,在诗意上也直追魏/ 晋古风,而这组诗其实 也得了晋朝诗人阮籍《咏怀》诗中含蓄与曲笔的真髓,所以在初唐诗坛也显得格外异样 。比如第十三首----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单看这一首,倒有些道家的思想在里面----久住于山林的单调与孤寂,显得时光格 外漫长;看着草木生命的缓慢变化,感到生与死在自己身上也没什麽知觉……  他的好友卢藏用评价他说:“道丧五百岁而得陈君”,不知指的是“道德”还是“ 道法”。但我以为该是指汉/ 魏以来五百余年所丧失的古意与人格之道。这感觉,连陈 子昂自己也在登上“幽州台”时,长叹一大口气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 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这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该是他崇尚古人风貌的心里话。 我们知道,幽州就是古代燕/ 赵之地,在今天河北一带。那里的古代居民曾以慷慨悲歌 、尚气任侠而闻名。知道了这样一个历史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陈子昂的这一声长叹 ,就是在叹息古人那尚气任侠的风神,到他这时代已看不见了。  陈子昂曾写过一首题为《田光先生》的五言短诗,只六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春秋 /战国时的义士田光先生的崇拜与哀叹----  自古截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数年前,我也常对身边的友人们讲起田光这人,我以为他比大刺客荆轲更值得钦佩 。那段史实是这样的----燕太子/ 丹想杀秦王却找不到理想的刺客,他身边的田光就将 荆轲推荐过来。三人密谋“图穷匕首见”的刺杀方案之后,荆轲就走了去做准备工作。 而燕太子/ 丹这时却叫住田光,千叮咛万嘱咐地对田光说,此事千万不能泄露出去。田 光回到家,越想燕太子/ 丹的话,就越觉得太子怕泄密的人就是自己。因为此事只有他 们三人知道,而荆轲身为刺客,不可能泄露,燕太子/ 丹是主谋,就更没可能。想来想 去,他觉得只有自己死掉,燕太子/ 丹才彻底放心不会泄密。于是,他干脆拔剑自刎, 以绝太子忧虑。  陈子昂也还用诗写过郭隗、邹衍等古代名士,由此可见他一心要在他那时代将自己 也塑成一个具有古人风神的强烈渴望,恐一刻没停止过。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有人感到 “今不如昔”,看问题的方面与角度不同嘛。古,未必都好;新,亦然。尤其是针对-- --人,这个特殊“事物”,这个带着精魂的“东西”。你怎麽说,都有理,只要能自圆 其说。没什麽真理可言,因为在真理的对面,往往也是真理!  子昂在三十七、八岁时,曾被请到武攸宜的军队中充当参谋幕僚,开往边塞前线去 讨伐契丹人的侵犯。军队里的要官都是武则天家族的人,无才无德,屡吃败仗。子昂看 到兵卒死伤无数,就多次出谋划策,甚至请求亲自带兵退敌,结果没人听也没人理。无 奈,他就借着父亲死了要回家守孝的理由,辞了职,回到四川的家乡,在父亲的坟旁盖 了座房子,住在里面尽孝。  当时,有个叫段简的县令听说子昂家中很有钱,就捏了词儿说子昂犯了法,若想免 于坐牢,就得花钱赎罪。子昂大度,就派家人给段简送了二十万钱,可段简这人太贪, 嫌少,结果还是把子昂关进了大牢。子昂在牢里度日如年,就常给自己算卦,得出的结 果往往是死兆,以至于绝望地感叹“天命不佑,吾殆穷乎!”终被段简所害,死时才四 十三岁。  一代幽愤诗人就这麽去了!友人卢藏用惋惜说,“子之生也,珠圆流兮玉方洁;子 之殁也,泰山颓兮梁欲折。”后来,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也有诗盛赞子昂说:“国 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2654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