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过卢梭忏悔录的大名,他对自己血淋淋的剖析,让我几乎不敢看。看到他对自己剖析的这种真诚恳切,让我直视自己的时候,只感到无尽的猥琐。
一个尽是智慧的人,能有这种气度让人批判,凛然的样子,让人羞愧到难以直视。本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卢梭的大名,他的履历,就是历史教科书上那么一些。与伟大的承前启后的启蒙运动有关的名人,走下神坛,就这样赤裸裸地呈现在我面前,让我有点惊恐。
我进入了他们的历史,他走进了我的人生。我难以想象他是以怎样的姿态去写下,对自己如此残忍的话,像一个勇士,赤裸却决绝。
他的话像是毒药:如果流动,就流走;如果静止,就干涸;如果生长,就慢慢凋零,这个世界没有永恒。
他的文章字字在忏悔,字字在剖析,却压抑不住他的才情,即便他让人觉得伟人也不过如此时,却更觉得他的伟大与难能可贵。
他是人民主权的捍卫者,他是哲学家思想家,他也是他自己!
其实,在看《忏悔录》之前,我就对他的好感颇高。毕竟,他的主权在民,强烈谴责了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给人民一个新的天地。同时,他还强调“公共意志”,能在反对统治者的同时,理性的给民众一个接受制约的环境。
这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其他的启蒙思想家完全不同。
听闻一个轶事,卢梭和伏尔泰一碰面,双方就点燃战火,争论不休。两大思想家的针锋相对,追根究底,是他们不同的人生。
透过《忏悔录》,我看到了当时作为下层民众的卢梭,在各种环境下,做出的选择。
童年的读书经历,青年时期的各种混乱的经历,让他对整个社会,有完全区别于出生于中产阶级富裕家庭的伏尔泰的感受。
人近中年,他拿起来了笔,一篇论文,让他在征文比赛中一举成名。卢梭似乎开始成了幸运的宠儿,也加深了他后期人生的不幸。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大致奠定了他的政治学说的观点,在书中,他直接论述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是出自财产的私有制,作为小资产阶级的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他却在控诉文明进步的罪恶。启蒙的旗帜是“理性”,启蒙的基石是“进步”。而卢梭却说:“文明是道德的沦丧,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历史的正线上升,必伴有负线的倒退,负线的堕落。”这无疑是最触犯启蒙学派忌讳的地方,也让伏尔泰无法接受。
卢梭的政治哲学更是加重了其与伏尔泰的矛盾。当伏尔泰终身不渝地信奉洛克思想以及英国制度时,卢梭却继承了笛卡儿社会契约论的政治哲学并加以发展,简言之,就是人民革命有理,君主不服就得推翻他,这种充满戾气的政府社会契约,让风度翩翩的伏尔泰无法接受。毕竟,伏尔泰支持开明专制和君主立宪,没有完全反对君主制,他的民主需要王室。
再看看卢梭的社会哲学,就应该可以理解为何这两大思想家不和。出世入世,伏尔泰始终风度翩翩,出身良好的他,自然要出入于上流客厅。而卢梭不同,他深知自己的阶层,一有功夫他就得去街头鼓动,他身上没有逼人的贵气,和下层混混也合得来。这正是伏尔泰所不屑的,能入伏尔泰眼的,是有理性清明的教养者,而卢梭却完全不属于这类。他竟一味地鼓噪无套裤汉的汹汹怒气,认为街头自有活水来,两人做不成朋友是自然的。
他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反对君权神授论。他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也反对任何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大抵天才都是孤独的。卢梭和几乎所有的同时期思想家反目。
1742年,卢梭来到在巴黎,并与德尼·狄德罗相识。从1749年起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卢梭专攻音乐方面。但那以后不久,卢梭与狄德罗的关系紧张。后来,他与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家分歧严重,情感主义的卢梭与理性主义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不同,人生观点甚至于完全相反。
但事实上启蒙运动始终伴随着争议,它离法国大革命如此之近,以至于哲人们一度被视为造成流血的罪魁;二战之后,卢梭曾被当作极权的思想源头。
生前的他,写书遭到国家通缉,思想遭到同伴嘲笑。他的人生经历诚如《忏悔录》中的跌宕起伏。
卢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运的。他刚出生,母亲便因难产而死亡,父亲由此对他又怜又恨。父亲用通宵读书这种方式忘却丧偶之痛,却无意中给卢梭营造出一个读书的环境,以至于童年的卢梭到了无书不能眠的地步。正是这样,为卢梭一生的奠定了基础。
直到父亲的因故离家,卢梭住进他舅舅家与表哥一道生活才一开始面向社会。他的经历,让他比他同龄人性格要更具复杂的一面。
一个真正改变他一生的女人——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可以说,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
人到中年,他著书《爱弥尔》时,这本书的思想与当时的政治格格不入,书稿被当局焚烧,自己被迫走上了流亡的生活。这时的他,已经不是当时那个他了,他坚强勇敢,有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他没有放弃写作,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忏悔录的下半部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断断续续写下的。他说:“我对我的内心价值有所意识,它一面使我感到不公正的贬低,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感觉,并使我潸然泪下,而我生平就是让喜欢让眼泪尽情倾泻的。”
卢梭就是这样把生活中的不平化为了一缕烟雾而平衡自我心态,也正是这种易感的情怀,让他给这本没有任何粉饰的传记赋予了最原始的思想与情感,真实记录下他大半生心路里程。
人们认识了他,记住了他。200多年了,作为人物自传的《忏悔录》,是唯一跻身世界名著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卢梭的心血凝结的人性闪光点所带来的磨灭不息的经典。
我从未如此无限接近一个伟人。我的心情随着看书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在情感上,可以说卢梭是让人唾弃的“渣男”,或者说一个私生活混乱的男人。或许正是他的性格和对待感情的方式,让他的文章与同期的思想家有很多显著的不同。他的有些行为,让人想要骂他龌龊,却又感觉这个男人,是一个单纯率真的怪人。
生前,他曾经写过很长的文字颂扬人与人的友谊,但他自己却跟每个人都反目成仇……受虐狂、暴露狂、神经衰弱、疑心病、手*狂、隐性同性恋、缺乏父母人情、早期妄想狂、孤芳自赏、满腹内疚、病态的胆怯、盗窃癖、幼稚病、易怒、贪财……说的都是他。但用后世的眼光来看,所有都成为了他熠熠闪光的优点:卢梭,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他的思想标志着理性时代的终结和浪漫主义的诞生。他把政治思维和伦理思维推向新的方向。他在音乐上和其他艺术上的变革都具有革命性。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他教导父母们教育子女要不拘陈规,因材施教;他深化了友谊和爱情中的情感表现而不是拘谨礼让的束缚。他使人们睁开双眼,面对自然的绚丽多姿,他使自由成为一个几乎是人们普遍渴望的目标。这是后人写下的话,他几乎成了一个标杆。而不是那个连朋友都唾弃,对孩子都麻木的另类。
他在《忏悔录》中暴露在我们面前的人性太真实,真实到心惊肉跳!在生前,因为《爱弥儿》而饱受迫害,死后,卢梭的观念却渗入社会风气,成为时尚。甚至在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这一切他都看不到了。这个高尚而真实,淡泊而单纯的人,已经走远,永远留在历史长河中。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前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貌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这是他的话。是他的内心,他的热忱,是他的忏悔录。
谨以此文,致敬卢梭,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一个卓越的灵魂!
《忏悔录》经典名句
1、遗忘并非亲身,而以它的影象存在记忆中,如果亲自出场,则不是使记忆记住,而是使记忆忘记! ----奥古斯丁
2、为了明白生命的大的下谛,我夫实样该彻底只主弃可上她智,可是可上她智和没孩们人是唯一事而我需民也是生命大的下谛的那起将孩们人。 ----托上她他用然泰
3、当我作恶毫把不对比多的,为作恶就才师才向作恶的时候,究竟在想什么。罪恶是丑陋的,我蓝比好爱它,我爱堕落,我爱我的缺点,不是爱缺点的根源,就才师才向是爱缺点本月蓝我。我这个丑恶的灵魂,挣脱你的扶持就才师才向自趋灭亡,不是在耻辱中追求什么,就才师才向是追求耻辱本月蓝我。 ----奥古得你中出丁
4、为了能够和敢于说出伟大的真理,就绝不能只想着成功。 ----卢梭
5、Time is the great physician
时间是最好的医生。 ----奥古斯丁
6、我来之带所以小去近信仰,是利当生为徘徊在信仰周围生起久,除了死亡来之带主家而,什么也不事人军年有找到——大概说为是这你利这人。利当生此我要么心法离开信仰,风始道且屈服了。 ----托他一过风始道国小去泰
7、我不断地把人为的人和自然的人拿来相比较,向他们指出,人类苦难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所谓进化。 ----卢梭
8、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 ----卢梭
9、我们的举止和疯人院里大上的疯子为年有每会们里差然满便孩,打们到当时我只是隐隐约约以开怀疑这些。像所有的疯子一家大界说就界岁,我把所有人每会为称为疯子,除了我自己。 ----托过还天你我只泰
10、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这支歌曲,么和产生一种缠绵悱恻的感情?这种奇异的情趣,我向沉天是百思不得其解。风才去我说这走,我怎么也不能把这支歌曲一然任起唱到底,说这走不天开之如自己的着来泪沉天得断。 ----也自事-雅克·卢梭
11、人们用迷信隐藏自己对生来笑地的不解。 ----托过还天你我只泰
12、假如时候我用没个能回忆起在天你间每国觉却多自过的罪孽,过家了该有多么痛苦 ----托不于而天泰
13、我认为,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大家的活法其实都一样,都是按照人生存的基本原则在生活,这种基本原则不仅与教义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大部分与之背道而弛。 ----托尔斯泰
14、下来过个人过子到起大是根据上帝的意志来到这个然多就界里上,上帝创造了人,下来过个人过子到起大可以毁灭自己的灵魂,也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以有人年比之界里把你说的便内的,说国是灵魂的救赎。为了救赎自己的灵魂,必须按照上帝的旨意生年比之;想民也是按照上帝的旨意生年比之,必须抛弃所有生命中的享受,去劳动,去接受,去忍受,大的成一个仁慈的人。 ----托上她他用然泰
今天观看了马德、韩桂芝等一些腐败偏领导干部的《忏悔录》,感想万千却觉得难以表达,似乎自已也正像马德所诉说的那样“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喘不过气来”,只觉得有一团渗杂着憎恶、气愤、怜悯、惋惜、迷茫、无奈、感叹的多种味道的烟尘,弥漫在心中,怅闷和压抑交织在一起,真正的令人喘不过气来。
一名又一名曾经是发号施令,一呼百应,叱吒风云、身价百倍的高官显贵们,被国法无情地送上了断头台或失去了终身身由,不仅完全毁掉了自已的形象、人格和尊严,其害更伤及国家伤及社会伤及人民以及伤及自己的亲人,即使他们把泪哭干,把血呕尽来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也换不回来他们对国家、社会、人民、及亲人造成的损失,也挽救不了他们将要受到国法严惩的结果。
为什么他们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就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权力,有着在社会上一定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而他们根本就忘记了或是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过他们手中的权力是做什么用的,完全悖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的惟一宗旨,领导者必须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是一种责任,有了责任心,才能掌好权、用好权;权力是一种付出,不是为了索取。”,他们把权力看成了权利,置国家及公物及人民于不顾,千方百计以之来为自己谋求更多的私利。他们变成了衣冠禽兽,表面看起来大公无私,其实他们就象老鼠一样偷偷摸摸,不择手段地**国家的财产,搜刮民脂民膏,做着见不得阳光的罪恶勾当。
由于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及容易被同样利欲熏心的人所利用,这些人大言不惭地行贿,他们便恬不知耻地受贿,以丰厚的贿赂来交换不正当的特权,双方都有利可图,而他们的这种利益是建立在损害国家利益和不知有多少人遭受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痛苦之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是,他们明知如此,都视国家和他人的安危于不顾,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一幕又一幕、一次比一次严重的罪恶行径。例如那些以非法手段获得工程承包权的工头们丧心病狂,为了弥补贿赂的损失,用高造价及不尽合理的预算抽条减量、以次充好的手段建筑的危楼、危桥、危路等等,发生的一件又一件怵目惊心的悲惨事故,给无数无辜的人造成的伤害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党和国家三令五申,身为领导干部,要严格坚持党的方针政策,要清政廉洁,一心为公,做党的好干部,做人民的公仆;并反反复复发动全党全国人民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学习党纲党章,开展“树清廉风气,做自立表率活动”,学习和领会“八荣八耻”;还多次组织机关干部用正反两方面的教材,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所有这些举动,都是为了教育全国人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领导,好干部。但为什么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还会越演越烈呢?而且阵势之大不可测,织网密布,牵牵扯扯,一环套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思想教育工作不只是流于形式,煞有介事地开几个会,夸夸其谈地表一表决心,挥毫泼墨地书写几万字的学习心得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往往一些领导干部在台上组织职工学习廉政教育,台下却孜孜不倦地以权谋私,以法乱纪。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真正从思想深处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不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一旦筑成大错,悔之晚矣。
高墙内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忏悔者,他们感亦真挚,恨亦浓烈,悔亦深刻。那么在高墙之外的人们,特别是执掌权力的高官们,在观看了墙内的人声泪俱下的忏悔时,内心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不应该只是对他们咬牙切齿的痛恨吧?不应该只是为他们唉声叹气的惋惜吧?应不应该对照自已的思想,对自己的行为做一次深刻的检查呢?会不会将自己的错误做一次彻底的检讨得改正呢?会不会将自己已经弄成的错误绳之以法呢?会不会真正醒悟自己错误的行为终是害人害已的呢?
我虽身不为官,但通过学习,也要懂得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律思想,坚决不做违法的事,鞠躬尽瘁,本本份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也真心希望那些为官者能够十分珍惜党和人民给予他们的权力,将这个权力真正掌握好,运用好,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颤用私权为已利,最后落得个作茧自缚。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才会有一个无腐败的具有高尚思想道德修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国家的前途才会有希望变得更加兴旺。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严肃党的纪律,离不开加强对干部的党性锻炼,更离不开防腐败的体制机制。而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要从根本上下功夫,真正能够达到万众一心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忏悔录》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名的自传作品。
是世界三大《忏悔录》—:奥古斯丁《忏悔录》、卢梭《忏悔录》、列夫·托尔斯泰《》忏悔录》之一。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也是思想家,哲学家。著有长篇小说《复活》、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一生富贵。他深深同情劳苦大众,反对战争,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摒弃贵族身份,和农民在一起,参加劳动,但是他得不到理解,精神备受压抑,80多岁时从离家出走,不幸病逝于一个途径的小火车站。
托尔斯泰所著《忏悔录》阐述自己过往,虔心忏悔,生活的历经,思想的变迁,他重新梳理,产生新的三观,以人道主义精神,追求真理与爱,他仁爱,博爱,反对暴力,用伟大的道德力量,以其思想独具魅力,对自我深刻的认知,对生命深深的思考,刨析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对后人给予启迪,为后人留下了无比丰盛的精神财富。
《忏悔录》精彩段落摘要:
能够推动我生活的动力是,也是我当时唯一真实的信仰,自我完善。评判善恶的标准,不是他人的言行,也并非是否进步,而是我的心和我自己。
尽可能多的获得金钱和赞扬,才是我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出发点。
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所有能学的知识,学习生活必需的知识;我努力地完善自己的意志,给自己制定一些准则,并努力去遵守;改善自己的身体,通过各种体育运动使自己更有力量,动作更敏捷;克服各种困难来培养自己的韧性,使自己的内心更强大。我认为,所有这些都属于完善,当然最根本的是道德的完善。但是没过多久,这一切都变成了“一般”的完善,既不是希望在自己或是上帝面前表现的更好,而是希望在别人面前能够出人头地。很快,这种愿望又被另一种愿望所代替,其要比别人更有名、更有地位、更有钱。
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畏惧生活,强迫地想逃离他,与此同时对他还抱有希望。
或无知,或享乐,或毁掉,或苟延残喘,人类就用这四种方法来摆脱生命束缚。
整个人类成千上万的人仍在忙于生计,却不曾怀疑过生命的意义。
信仰就是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认知,因为有这种信仰,人类才给予自己一条生路,活了下来,信仰就是生命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活着,他肯定坚信某些东西。如果他不相信人是为了某些东西而活,那么他活不下去。如果他看不到,也不明白这种有限的虚无缥缈,他就会相信这种有限,如果他明白了这种有限的虚无,那么他就会信仰无限,没有信仰就不能生存。
我认为,劳动人民创造生活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事业。富足的生活条件会遮蔽我对生命的认知,如果贪图享乐会把我变成刽子手、醉鬼、疯子,那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意识到理性认知能力错误,我就摆脱了空想的诱惑。坚信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找到对真理的认识,这种信念使我开始怀疑自己生活的正确性。我终于从特立独行中解脱出来,看见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拯救了我。我明白了,如果我想认知生命参透生命的意义,我就不应该像寄生虫一样生活,应该过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接受真正人类赋予生命的意义,和生活融合,从而来阐述和验证生命。
不是生命赋予信仰意义,而是信仰赋予生命意义,信仰就是上帝让生命超越死亡达到永恒。
所谓信仰的本质,就是它赋予了生命一种死亡也不能带走的意义。
杀戮是罪恶的,违背任何信仰的基本原则。
《忏悔录》演讲稿
《忏悔录》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灵自白,也是通俗易懂,写给普通人读的“认识生命”之书。它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之后,了解托尔斯泰思想的第四本书,该书深度解答“生命是怎么回事,怎样活得更好。”
我的核心是作者的探索历程。
本书作为列夫·托尔斯泰思想的转变探索,先他从自己的忏悔说起。
小时候的托尔斯泰被大人要求去信从上帝和宗教。因此有一件事令他至今印象深刻:在11岁时,一个在中学读书的男孩兴冲冲地到他们家把学校里的新发现作为一个重大新闻向大家宣布:其实根本就没有上帝,教给他们的有关上帝的一切,统统都是谎言。记得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这个爆炸性新闻非常感兴趣,还常常聚在一起讨论,也不知这事的真假,就只是单纯认为这件事很有意思。再后来,他阅读了一些伏尔泰批判教会的作品。书中的冷嘲热讽渐渐使列夫托尔斯泰不再相信宗教,脱离了它。托尔斯泰是有意识的不再相信一些宗教和一些荒谬知识的,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信仰——“自我完善”。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身体、思想等变成了他自己追逐的东西。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周围的人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他。年轻时,他想过要当一个好人,可是世人知道后却用蔑视和讥笑对待他,当他沉迷于可憎的情欲时,却是一路的掌声和加油声。战争结束后,托尔斯泰渐渐与作家圈有了来往。那些人将他当作自己人,然而托尔斯泰却渐渐察觉出他们的虚伪。他们这群有思想的人将自己定义为天生就应该去教化人类的伟人,所以总会有人在那里争论“自己教的都是对的,别的都是唬人的东西”。不仅如此,这些作家特别爱写批判类的书籍。然而真实情况呢?只有少部分作家在真正批判和交流思想,其余的基本都在挑起矛盾炒作,为了金钱与热度互相撕扯。“现在我明白了,作家们的行为和疯人院里的疯子没有任何差别,但当时我只是隐隐约约的怀疑这些。而我呢,我像所有的疯子一样,把别人都当成疯子,认为自己不是。”
托尔斯泰就这样失去了理智地生活了若干年。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如何更好的生活?”是他日夜思索的问题。随着经历的丰富和年岁的增长,他又更深一步地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生命?它将飘去何方?在苦苦追寻无果之后,列夫·托尔斯泰则感到从所未有的空无与慌张。
在经历猜疑与探索时,托尔斯泰的表现很是迷茫,他不畏惧死亡,尝试自杀了三四次,无一成功。他将生命定义为虚无,并立志要摆脱它,于是只有死亡——每个人生命的必然结果,对于他来说才是真实的。这个时候生与死的定义似乎已经在他脑中定了型,他疯狂的质疑自己对他人而言传奇的一生,像一只脱了缰的野马一般乱蹿,却不知何才是向前的方向。
迫切需要答案的托尔斯泰运用了不同的方法,他先去询问了科学,结果发现当自然科学涉及一些终极问题时,给出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废话。又如在思辨领域中问“现存的万物为何存在?我为何存在?”它只能答道“因为存在,所以存在。”于是被迫无奈,托尔斯泰只能在哲学伟人中寻找答案:“肉体的生命就是罪恶和谎言,消除肉体的生命就是幸福,因此我们应该期望这么做。”苏格拉底说。“生命就是罪恶,它什么都不是,向虚无转化才是生命唯一的幸福。”叔本华说。“世间一切,无论是智是愚,是穷是富,是喜是悲,都是虚空。人死之后,会带走一切,因此是荒唐。”所罗门说。“人生就是不可避免的痛苦、衰弱、衰老和死亡,应该使自己摆脱生命,了脱生死。” 释迦牟尼说。简单而言,他们的答案都是一致的:肉体是罪恶,生命是虚无。
后来,托尔斯泰总结出四种摆脱生命困境的方式,第一种是无知:那种人,是根本不理解苏格拉底、叔本华等有关生命的问题。第二种是享乐,这种享乐也就是了解生命困境后,仍心安理得享受现在的幸福。第三种是借力,这种方法是明白生命的罪恶和荒谬之后,毁掉生命。第四种是懦弱,它在于即使意识到生命的荒谬与罪恶,知道未来空无,还继续苟活着。所以,从肉眼可见,列夫托尔斯泰选择了第三种方式(但未成功)。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反思之后,他发现自己经常把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比如拿永恒和永恒进行比较,于是得出了一个恒等式:生命意义=毫无意义。就如数学一般,论述的方法是对的,但是结果却是X=X,0=0。因此,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生活着的人类还有另一种非理性的认识,那就是信仰。
于是,托尔斯泰渐渐开始和贫穷的、没有学问的农民接触。在一群贵族中全部的生活就是好逸恶劳,但劳动者的全部生活就是繁重的劳动。对于生活,他们比富人更容易满足。在生死之间,他们看到的是善良而不是虚空。就在这一刻,列夫托尔斯泰确确实实地爱上了这群人,欣然地接受了“劳动着的生活便是生命永恒意义的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告别了以前的贵族生活,并且认识到,这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仅仅是生活的幻影。要想理解生命意义,就不应该去理解小部分人的特例,而应去理解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生命。是这些人用劳动创造了生活,赋予了生命意义。
所以纵观全书,托尔斯泰的思想历程便明了了。它的起点: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最后托尔斯泰告诉我们的答案是:劳动独特的价值。(劳动价值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开文前是这样构思他的新作的,“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罪犯的忏悔录”,并且自信地认为“这部作品会确立他的名声”,于是,这样一部“不是周末加咖啡,吸埃及烟卷之后所写的”作品就这样问世。
文章合为时而著,托思妥耶夫斯基身处的19世纪是个没落的世纪。同时这也是一个非理性的时代,人们怀疑一切定论、天生贵贱、王权、信仰。尼采一声“上帝死了”,宣告了理性时代的终结。正是在这样一个道德伦理观念崩塌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从思想内里上都已经溃烂的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坚挺的笔力企图通过文字呼吁当时的社会重构精神世界。184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因参加反沙皇的秘密集会,被判刑流放西伯利亚,服四年劳役。“流亡,是我的美学”,肉体上的苦难淬炼着精神,数年之后,这部精神上的流亡终于问世。
文,所以载道也,一部小说的精髓离不开其主旨和思想。这部作品体现了作家成熟时期的思想——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他怀着巨大的同情描绘了拉斯克尼科夫一家和马美拉多夫一家所处的绝望处境。马美拉多夫平淡的话语之中,“要是没有人可找,没有别的路可走呢!因为每个人都得有条路可走啊。因为有时候一个人必须有条路可走!”以及“贫穷不是罪恶,这是真理,我也知道。酗酒不是美德,这话更对。但是,赤贫却是罪恶啊。贫穷的时候,您还能保持您天生的高尚情操,可是穷到一无所有,您就绝对办不到了——谁也办不到了!”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以及社会的悲哀。曾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然而,刑场上的经历、十年的入狱、苦役以及流放生活使得这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坚定的基督教徒和君主主义者。管中窥豹,当作者只能通过他的作品而不是实在的革命行动来寄托报负,讽刺当局,尤其是作品中主人公的救赎方式唯有依靠基督时,作者的信仰与追求或许已经崩塌了吧,所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或许,从作者有了信仰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个充斥着挣扎与救赎却注定连自救都无法做到的悲剧。
作者的笔触描绘着广袤的俄罗斯大地,匍匐着、倾听着这座即将倾塌的大厦脆弱的心跳声,可是啊,心跳声日益式微。作者清醒地提出的一系列尖锐的社会矛盾就像摧残着大厦的烈日,洪水,暴雨,避无可避。尽管有革命志士的投入,然而,权力依旧在皇的手中,当然可以断臂以全自身,可当连心脏都烂掉的时候,能够做的好像唯有相信上帝,祈祷“上帝说有光,便有了光”。陀思妥耶夫斯基诉诸于人的天性和宗教,企图用宗教和伦理的方式去消灭恶,去解决社会问题。主人公拉斯克尼科夫在经历种种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之后,终被索尼娅“为全人类自觉地受苦受难”的基督教思想所感动,决心等待和忍耐。这可能是最好的结局了吧,谁知道呢?
全书作者着重于描写拉斯克尼科夫的挣扎,矛盾,恍惚的心理,但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确实他的妹妹——杜涅齐卡。杜涅齐卡第一次出场时并不是直接露面,而是通过主人公母亲寄来的一封信,里面提及杜涅齐卡有个未婚夫,而“妈妈在信上说‘杜涅齐卡能够忍受很多痛苦’”,作者又通过大段语言来描写主人公对自己妹妹找了个“觉得一切仰仗丈夫恩惠的妻子才是最好的妻子”的未婚夫的不满,难过,担忧以及暴躁。在拉斯克尼科夫心中,自己的妹妹是“当然,她宁可吃黑面包和喝白开水,也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她不会用她精神上的自由去换取舒适,她也不会用她精神上的自由去换取整个什列斯威格和赫尔斯敦。我知道她宁可去给美国的农场主当黑奴,或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的日耳曼人哪里做一名拉脱维亚的农奴,也不愿使她的灵魂和道德堕落,为了一己私利而永远委身于一个她既不尊敬,而又跟他丝毫合不来的人!”就是这样一个追求自由,热情,如雏菊花般的女子,为了她亲爱的人,为了别人她出卖了自己!这难道不是社会的悲哀吗!可是啊,“在现代,同情心甚至为科学所不许”!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更是一折催人泪下的社会悲剧,它就像爆裂的岩浆,疯狂地叫嚣,企图唤醒即将倾覆的俄国,然而,它做不到。这部作品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影响了无数的文学流派,影响了无数的作家,却独独挽救不了那个没落、溃烂的帝国。
202135
--by hann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