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是去邂逅夏盈盈吗?

乾隆下江南,是去邂逅夏盈盈吗?,第1张

很多影视剧演绎出来的乾隆江南,就是为了去欣赏美景、美食,美女的,完全是帝王无聊了,进行的一场观光旅游。

在宫里待闷了,顺便去江南透透气,看有不有什么江南美女,顺手带一个回去。在《还珠格格3》中,乾隆下江南邂逅了江南美女夏盈盈,那剪水秋眸我见犹怜。

反正在看电视剧时,就觉得乾隆下江南是最为惬意的事情,可是他是一代帝王,难道就只是为了游山玩水的吗当然不是,帝王拥有锦绣江山,可是也不能任由你无度挥霍啊。

影视剧中的夏盈盈

乾隆这种下江南的形式,在古代也是师出有名的,叫做“巡狩”,比如秦始皇泰山封禅,其实也是巡狩的一种的形式,帝王出京去巡查地方事务,就是巡狩的一种,巡狩到后来又称为巡幸、巡游、巡守等等。

古代帝王巡狩最早的记录见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来,帝王巡狩,或者巡幸古而有之。

乾隆南巡是为了与江南的文化进行互动交流

江南在清朝时,是一个富庶之地,它在当时的地位就如现在开放的广州、深圳一般,是极其受到重视的。

正因为有了这些原因,乾隆下江南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皇帝下来看看江南的GDP,巡查一下各个企业机关的办事能力,了解一下民生概况,这是国家对江南生态的一种互动交流。

仅仅凭借各个地方官员的奏报,很有可能存在一些虚假信息,那时候还没有大数据开发,乾隆亲自了解一下,也可以对江南的经济以及民生有一个系统了解。

从康、乾二帝屡次南巡就可以看出江南这片富庶之地对于当时的清王朝意味着什么。

“法祖省方”,这是乾隆帝下江南时所喊的口号,从这个口号中,大家可以看出来,乾隆是打着遵循祖宗之法的旗号出来巡游的。

在乾隆六下江南的过程中,他效法康熙拉拢江南各地文人,试图参与建构适合清政府统治的文化建设当中。

江南不但富庶,其文人墨客,才子佳俊也层出不穷,乾隆在江南制定了一整套拉拢江南才俊的办法,比如增加巡幸之地的进学名额;鼓励文人士子进献诗作,进行特科考试;优待江南地区的在籍臣工等等。

有了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这些潜移默化之中,也极大的拉拢了江南的文人,甚至有些影响也是极其重大的。

江南读书人众多,如果用怀柔的政策,拉拢这些士子,就极大的控制了文化,也使得江南在一点点中被这种温情给拉拢了过来。

乾隆在拉拢文人方面,也遵循了康熙的旧制,增广学生名额,但是他又推陈出新的加了一个选拔人才的途径,那就是进献诗赋,由皇帝亲自出题,由选拔上来的士子们来回答,优秀者就这样脱颖而出,不必参加科举考试。

重视江南有声望的社会阶层

乾隆为何一下江南就到处赋诗,除了他自诩“诗人”外,就是为了拉拢那些有声望的社会阶层了。

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皇帝出巡,遇到百姓或者下属,总要赏赐一点什么,于是老大觉得,好像我字写得不错,那我给他送一幅字画吧。

皇帝御笔亲赠,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下属或者百姓不敢怠慢,就把这幅画或者字,恭恭敬敬地裱起来,除了有特殊事情,都不会去摸一下的,因为太过珍贵。

乾隆御笔

乾隆南巡之时,也是对症下药的,谁合适怎么赏赐,都是心中有数的,比如对于手底下的官员,有什么是“乾隆御笔”更好的赏赐呢,就这一幅墨宝都够吹好几辈子的了;而对于那些曾经受过处分的,那就原谅他们吧,再给他们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对那些已经退休的人,那就给个虚名吧,就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名誉主席”一样。

总之,针对不同的人,乾隆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拉拢对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4048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