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最好听的选段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第1张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东吴郡主》、《刘希必金钗记》、《陈三五娘荔镜记》。

1、《东吴郡主》是一部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潮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而倾注全力、精心推出的佳作。由广东潮剧院著名编剧范莎侠根据《三国演义》中孙尚香与刘备之间的爱情故事进行新的艺术创作,是一部源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的新编历史故事剧。

2、《刘希必金钗记》明徐渭《南词叙录》的“宋元旧篇”中列有《刘文龙菱花镜》一目,剧本已佚。在《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中,遗存“元传奇”《刘文龙》残曲,内容与《刘希必金钗记》基本相同,说明《刘希必金钗记》是据元代南戏《刘文龙菱花镜》改编的。

3、《陈三五娘荔镜记》是古老的民间传说,属于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出于中国闽南地区的福建泉州(陈三)和广东潮州(五娘)一带,作者已失佚,主要为曲牌(剧本)型式,用戏剧来表演,广泛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闽南语系地区。

潮剧的介绍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泉潮雅调、白字戏,闽南语系剧种之一。流传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部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漳州南部用闽南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潮剧传统剧目分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文明戏和新编历史剧两大类,有剧目两千多个。潮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陈三五娘”是一个流传于粤东、闽南、台湾和东南亚潮人聚居地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1993年,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刘美芳发表其硕士论文《陈三五娘研究》,这是台湾继陈香的《陈三五娘研究》、林艳枝的《嘉靖本荔枝记研究》等重要著述之后对陈三五娘故事进行较全面研究的论著。

据作者介绍,该文撰写历时五年,调查的足迹遍及台湾和闽、粤二省的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潮州、汕头以及香港;参考资料100多部,其中各种论著90部,歌册、剧本、小说32部,期刊13部,音像资料27部。

剧本和音像涉及的地方剧种有梨园、高甲、潮剧、莆仙、黄梅、海丰白字、歌仔戏(芗剧)、布袋戏、纸影戏等;说唱有闽台的歌仔册、锦歌、南音、南管白字、竹马、车鼓和潮州的歌册、歌谣;小说有《荔镜传》、《绣巾缘》、《陈三五娘》、《荔镜缘新传》以及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星》;**除大陆拍摄的梨园戏《陈三五娘》和潮剧《荔镜记》外,尚有香港的《新陈三五娘》和台湾的《益春告御状》、《陈三五娘》、《五娘思君》等;此外还有电视剧《荔镜缘》,舞台剧《现代陈三五娘》和舞剧《陈三五娘》。

1995年《潮州市文史资料》第15辑发表我市已故知名戏剧家刘管耀辑录的《荔镜春秋》,收入从明代正德之前(1521年以前)至1995年四百多年有关“陈三五娘”的大事记,这也可以说是一篇陈三五娘文化史,其中有关戏文,剧作36处,出版小说17处,歌册22处,故事3处,音像制品26处,评介、研究文章68处,演出活动68处(包括拍摄**、电视6处)。

一个民间爱情故事,经历几百年的流播,无论其深度与广度,都远超全国的同类题材。时至当代,其故事仍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仅我市就先后创作潮剧《益春夜遇》、《荔镜外传》、《益春》、《荔镜后传》和近期获奖的《益春外传》,这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刘美芳在《陈三五娘研究》中,对该故事的发展及各版本、各门类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陈三五娘》较之《莺莺传》中的张拱与莺莺,《花舫缘》的唐寅与秋香,更具有“人本主义的浪漫精神”和“人的觉醒”,“在意识上有反叛时代束缚的价值”。且“借由语言的共通性,它流行于泉州、漳州、莆仙、潮州,借移民扩及台湾、东南亚”。

对于“陈三五娘”这一文化现象,是否还可再作深入的考察呢即透过这一现象研究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根据上述资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察、研究:

⒈历史上潮州与闽南的渊源关系。从两个主角分属福建的泉州和广东的潮州,人们会发现其中在历史上的密切联系。唐代,潮州曾三度归属福建管辖,而潮州管辖范围则至今漳州以下各县;宋代,大量闽籍官员到潮州主政,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和潮州话的形成;明代,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主要口岸潮州和泉州,其经济和人员交往更为密切。这些,应是“陈三五娘”故事产生传播的重要历史背景。

⒉据现存的资料考证,“陈三五娘”的故事产生于明代中叶,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萌芽阶段,闽南、粤东作为对外交往的窗口,民主、自由的思想影响也同样出现,并必然反映在文艺创作上,这就为什么会出千金**黄五娘敢于在楼上把“手帕荔枝掷分伊”,而贵公子的陈三,居然卖身为奴三年,以求能追求五娘,这些“胆大妄为”的“越轨”行为,不正是民主、自由思想的体现吗尽管官府(如厦门)曾以“诲*”明令禁演,但没有能够阻止其传播,这不能不说是民主思想的萌芽和影响。

⒊“陈三五娘”故事的发展,反映了中国近代二种不同思想观念的斗争,“放掉益春在半山”,“益春产子洪承畴(明末清初大汉奸)的传说和《陈三殉情》、《审陈三》等节目,反映对这一故事主要人物的批判,即违反礼教的人应受报应;而《续荔镜记》、《荔镜外传》、《益春》、《益春告御状》等则延伸故事的民主、自由思想,尤其以益春这一“卑贱人物”为主角,更强烈地反映一种草根意识。

⒋“陈三五娘”作为闽台最古老的歌仔册“四部系”,作为潮剧第一个剧本(即明嘉靖《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和“台湾歌仔戏第一剧本”(据《台湾**戏剧史》记载),其中所涉及的人物,场景、语言、风俗和审美观等,都是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一种艺术形式在诞生和形成过程的文化本质和内涵,这不仅对于研究民间艺术史有重要价值,而且必然对于地方题材的创作产生影响。

“陈三五娘”的文化现象为我们提供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重视对俗文化的研究。

文化一般有雅俗之分,雅文化多存在于殿堂,俗文化则存在于民间,但这二种文化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界线,所谓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被喻为“大俗大雅”的潮州文化,其载体多数存在于民间,即通常所谓的俗文化,而恰恰这部分文化很少见之史籍记载,主要是民间的世袭流播,因此也往往易为人们所忽视。全国启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足以引起人们对于这方面的重视。

说起潮剧,不得不先说经典潮剧:《金花牧羊》、《井边会》、《辞郎洲》、《苏六娘》、《陈三五娘》、《杨令婆辩本》、《刘明珠》、《薛仁贵回窑》、《四郎探母》、《柴房会》、《扫窗会》、《闹钗》、《张春郎削发》、《告亲夫》、 《回书》等等,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喜欢潮剧的友友们,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们,或多或少都看过,而看了这些潮剧也让我们认识了洪妙、姚璇秋、范泽华、许云波、郑健英、陈学希、张长城、黄盛典、方展荣等潮剧表演艺术家。

潮剧又名潮调、潮州戏、潮音戏等,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地方传统戏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以动听的唱腔,配上优美的弦诗乐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流行于广东东部潮汕地区、福建南部以及香港、台湾、东南亚等讲潮汕方言的华人聚居地区,享誉海内外。

在五六十年代,潮剧界表演艺术和剧作能人比较多,老的表演艺术家和新文艺工作者济济一堂, 社会 上的文人、学者密切关注着潮剧,当时对传统的整理传承达到了一个高峰。

现在在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漳州、诏安等地都有属地潮剧团,这些潮剧团都会受邀到各地演出。特别是一些乡村逢年过节举办民俗活动或祭拜庆典都会邀请一些潮剧团到当地演出。潮剧团基本保留了潮剧细腻典雅的特色和独有的表演程式。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娱活动变很丰富多彩,加上唱K等 娱乐 场所的增加及全民K歌、抖音等app的推广盛行,使潮剧的传唱欣赏有了更多方式和平台,潮剧爱好者、潮剧迷增加不少,酒剧的传承又达到一个高峰!

如下:

1、《琵琶记》

是一个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宋代南戏已把它搬上舞台,明代徐渭《南词叙录》中所录的早期戏文《赵贞女蔡二郎》,就是演“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故事。可惜这个被称为“戏文之首”的早期剧本,没有流传下来。

《琵琶记》,是元代末年浙江人高则诚(高明),根据《赵贞女蔡二郎》重新编写的。明清以来,《琵琶记》在各地演出中,经过不断的修改,不同的刊物刻本不下数十种,其中保存、或接近高则诚原本(即元本)的,有陆贻典钞校的 《新刊元本蔡伯喈琵琶记》(简称陆钞本),和嘉靖刻本《新刊巾箱蔡伯喈琵琶记》(简称巾箱本)两种。

2、《刘文龙》

是一个在《永乐大典》、《南词叙录》等史籍记载已佚的宋元南戏剧本。写本的末页有“宣德七年六月口日晨胜寺梨园置立”字样。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七年,即公元1432年。定本的全题是《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

3、《荔镜记》

根据潮剧《陈三五娘》改编。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戏曲改革的热潮中各地戏剧互相观摩互相学习的艺术交流活动空前活跃。汕头市正顺潮剧团为排好《陈三五娘》,专门派人到福建泉州向梨园戏学习。

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潮剧团重新整理演出《陈三五娘》,在潮汕地区影响很大。1957年潮剧团首次晋京,《陈三五娘》的演出得到首都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称赞。

4、《芦林会》

潮剧,传统剧目。源出传奇《跃鲤记》的“芦林辩非”一折。描写穷秀才姜诗偏听母命,不顾夫妻情爱,错休妻子庞三娘。三娘被休后寄居尼庵,一日,为烹鲤孝敬婆婆到芦林采薪,恰与姜诗相遇,据理陈情,与之辨明冤枉。姜诗深受感动,有意重续旧好,但恐冒“顺妻逆母”之名,悲痛之余,难以自决,夫妻只得洒泪而别。

5、《闹钗》

潮剧传统剧目。这出戏,在晚清时期以名丑方阿溜做工精湛细致而著称。

花花公子胡琏,狎妓通宵。回来时于龙生门口拾得金钗一支,罔断其妹与龙生有嫌,回家大闹,并与婢女小英以罚三十大板作赌。后证实胡琏所拾金钗,乃是自己从妓院缀带来的。结果胡琏自作自受,既遭母、妹责骂,又挨小英一顿竹板。

  潮剧一直是流行在广州潮汕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的剧种,也可以说是潮汕文化的传承载体。它是用独特的地方唱腔而形成的表演,广受当地人民的欢迎。也是我国十大剧种之一,那么一直以来潮剧的发展历程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潮剧文化。

 剧团先后创作、整理演出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并广泛流传的优秀剧目,如《陈三五娘》、《辞郎洲》、《苏六娘》、《火烧临江楼》、《辩本》、《扫窗会》、《闹钗》、《柴房会》、《闹开封》、《张春郎削发》、《终南魂》、《陈太爷选婿》、《烟花女与状元郎》、《葫芦庙》、《德政碑》、《东吴郡主》等。

 其中《张春郎削发》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获高度评价;《终南魂》获广东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陈太爷选婿》1993年9月参加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交流演出获优秀剧目奖等七项奖,1994年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剧用奖;《烟花女与状元郎》获广东省第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葫芦庙》获“2000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等多项奖励,填补了潮剧在此项目上的空白;《德政碑》2002年获第八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编剧一等奖、作曲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东吴郡主》2005年获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编剧一等奖、导演一等奖、音乐一等奖、舞美·人物造型设计一等奖、表演一等奖等多项奖励,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该剧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6—2007年度)“精品提名剧目”。陈学希、张怡凰分别荣获第18届、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张春郎削发》和《烟花女与状元郎》拍成**。此外还有一批优秀中青年艺员获过国家和省的奖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4584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