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天狼星是象征什么的?

在中国天狼星是象征什么的?,第1张

  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恶星。同时,天狼星还被认为是曾造访地球的外星人的居所。

  在中国天文学,这颗星称为天狼星(天上之狼),中文的罗马拼音:Tiānláng,在中国属于二十八星宿的井宿。古代的中国人将之与船尾座和大犬座结合想像成横跨在南天的一把大弓,在这种组合下,箭头正对着天狼星。

  文献记载:

  天狼与弧矢。均在井宿内。天狼为全天最亮之星。弧矢九星,居天狼之东南,八星如弓弧,外一星如矢,故称弧矢。

  《开元占经》卷六十八引《荆州占》说:“狼星,秦、南夷也。

  名曰候,一名天纪,一曰天陵。狼者贼盗,弧者天弓,备盗贼也。故弧射狼,矢端直者,狼不敢动摇,则无盗贼而兵不起。动摇,明大,多芒,变色不如常,胡兵大讨。“

  《楚辞·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操弧矢兮反沦降,”前引张衡《思玄赋》“弯威弧之拔刺兮,射嶓冢之封狼”,可能都是以天狼泛喻贪残之人,以弧矢射之喻诛除暴恶。若以占星家观念揆之,则《楚辞·九歌·东君》以天狼喻秦,以射天狼为抗击秦国,也不为无据。宋人认为“天弓张,则北兵起”。

  (《宋史·天文志四》),则弧矢所指,包括西北两方,于北宋为辽与西夏。

  诗歌中的记载:

  自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宋神宗元丰四年是北宋的“承平”时期,也是苏东坡的“承平”时期。虽自出蜀以来苏东坡便于宦海中漂泊不定,于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诸地辗转任职,然这一时期的苏东坡对北宋朝廷并未丧失希望,仍然期待得到朝廷的重用,一展其政治抱负。此种政治热情与人生理想于其累累诗作中屡见不鲜。

  苏东坡填过的几首江城子中,有两首是具有较大影响力,《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比较有典型性的词。说典型是因为这首词可以认为苏东坡的第一首豪放词,写完之后他本人对自己的作品也十分得意,数日之后他写信告诉朋友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西北望,射天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此词当是苏东坡知任密州太守之时所作,时年虽已年过而立,当不算年老。然何以自称“老夫”?苏东坡后于黄州所作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 》)或许便是东坡自称“老夫”之缘由吧。姑且不论苏东坡“老夫”之语出何由,且看其满腹凌云壮志,报国情怀。“西北望,射天狼。”当是指北宋时位于北宋西北的西夏政权。北宋在继澶渊之盟之后又与西夏签订和约,每年送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给西夏,长期以来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国内的仁人志士更是满腔壮志,希望能够早日平定西夏,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全词气势恢弘,通过出城打猎这个娱乐活动,表现出一个文人志在抗敌报国、为国平乱的远大抱负。

  最后一句“西北望,射天狼”值得推敲一下,如果以为是从苏轼当时所在地理位置“西北望” ,那就错了。因为天狼星处在南天球,从地球北半球看是绝对不会位于西北的。《正义》:“弧九星,在狼东南,天之弓也。”《宋史·天文志》:“弧矢九星在狼星东南,天弓也。”也就是说天狼星在弧矢西北。因此苏轼用“西北望”,是从弧矢九星的位置说。

  与此相仿,楚辞《九歌·东君》里有一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是屈原用天狼星影射当时在楚国西部的强秦。

  苏轼表达“西北望,射天狼”类似心镜的诗词还有: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毯。”(《郭纶》)

  “乱山围古都,是市易带群蛮。瘦岭春耕少,孤城夜露间。经过边有警,征马去无还。自顷方从化,年来亦款关。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镮。何足争强弱,吾民尽玉颜。”(《戎州》)

  基本简介:

  天狼星(Sirius,α CMA),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其视星等为-147,绝对星等为+13,距太阳系约86光年。天狼星实际上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包括一颗光谱型A1V的白主序星和另一颗光谱型DA2的暗白矮星伴星天狼星B。天狼星在一些国家的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古埃及,天狼星是少数与金字塔相关的星球之一。

  天狼星属大犬座中的一颗一等星,根据巴耶恒星命名法的名称为大犬座α星。在中国属于二十八星宿的井宿。天狼星是冬季夜空里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南河三和参宿四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人来看,组成了冬季大三角的三个顶点。

  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根据它的移动路径出现的波浪图形推断天狼星是一颗双星,因为该星在附近空间中沿一条呈波形的轨迹运动,从而得出它有一颗伴星和绕转周期约为50年的结论。这颗伴星于1862年被美国天文学家克拉克(AClark)用他自制的当时最大的口径45cm折射天文望远镜最先看到。天狼星及其伴星都在偏心率颇大的轨道上互相绕转,绕转的周期是499年,平均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20倍。尽管亮星光芒四射,用大望远镜还是不难看到那颗7等的伴星。伴星的质量与太阳差不多,它的半径却只有太阳的1/119,密度则比太阳大得多,平均密度为30㎏/立方厘米,是第一颗被发现的白矮星。

  双星相距约20天文单位。双星中的亮星是一颗比太阳亮23倍的蓝白星,体积略大于太阳,直径是太阳的18倍,表面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倍,高达10000℃。天狼星在天球上的坐标是赤经06h 45m 089173s赤纬-16°42'58017"(历元20000),赤经百年自行-0‘553,赤纬百年自行-1’205(数据取自FK405星历表)。 甲星是全天第一亮星(视星等最高),属于主星序的蓝矮星。乙星一般称天狼伴星,是白矮星,质量比太阳稍大,而半径比地球还小,它的物质主要处于简并态,平均密度约38×106/立方厘米。甲乙两星轨道周期为50090±0056年,轨道偏心率为05923±00019。天狼星与我们的距离为865±009光年。天狼星是否是密近双星,与天狼双星的演化有关。天狼星是夜空中肉眼能看到的最明亮的星星之一,尽管它距地球8.7光年--51万亿英里之遥[1]。古代曾经记载天狼星是红色的,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线索。1975年发现了来自天狼星的X射线,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乙星的几乎纯氢的大气深层的热辐射,有人则认为这可能是由甲星或乙星高温星冕产生的,至今仍在继续研究。据1980年资料,高能天文台2号卫星分别测得甲星和乙星的015~30千电子伏波段X射线,得知乙星的X射线比甲星强得多。

  名称来源:

  天狼星西名sirius,来源于希腊语∑εριο,有“烧焦”的意思,它的先阳升日过后夏日的暑气就来了,古人认为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升起时正是夏季,天狼星的光和太阳的光合在一起,才是夏季天气炎热的原因,因此才把天狼称为sirius。古希腊人称夏日为“犬日”,因为只有狗才会发疯似的在这样酷热的天气里跑出去,因此这颗星也被称为“犬星”。天狼星天文坐标古埃及人称天狼星为Sothis,是“水上之星”的意思。天狼星的英文正统名称来自于拉丁语Sīrius,又来自古希腊语∑εριο(Seirios是“热烈”或“炎热的天气”之意),但是这古希腊词也可能在希腊古风时期之前从某处发展过来。最早发现使用这个名称要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赫西奥德的诗作《工作与时日》中。 天狼星还有另外超过50个编号和名称。在阿拉伯语里,天狼星被称为ㄆ(拼音:al-椁‘rā或al-shira,中文:“首领”),英文的另一称谓Aschere就从其而来。在梵语里,天狼星是Mrgavyadha(“猎鹿者”)或Lubdhaka(“猎人”)。当被称作Mrgavyadha时,天狼星代表楼陀罗(湿婆);称作Scandinavia时,天狼星就被视为Lokabrenna(“Loki放下的火”或“Loki的火炬”),日本土语称之为青星(Aoboshi)。在中世纪的占星术里,天狼星是一颗Behenian fixed star, associated with beryl and juniper Its kabbalistic symbol Image:Agrippa1531 Canismaiorpng was listed by 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

航行和旅行一字之差,造成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本来按照人类现在的 科技 发展速度,恒星际航行并不是一个非常难以实现的目标,但如果变成旅行,那就无限复杂了。我个人认为,要在1000年的时间内实现恒星际“旅行”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但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第一个问题:恒星际旅行的特点是什么?

从银河系的整体而言,恒星之间的分布距离大约在4光年左右,从理论上人类只要能够在50年的时间里到达另一个星系,也就是飞船的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8%,加上必要的冬眠辅助技术,就能被视作是具备了现实上的星际航行能力。无论是进行星际采矿、星际移民、还是开拓殖民地都有了直接的可行性。

但恒星际旅行就不一样了,对一般人而言,旅行的时间都控制在半年之内,不可能用50年的时间去一个地方旅行,再用50年的时间返回地球?即便是飞船的速度能够无限地接近光速,接近传统物理的极限,能够用8-10年的时间做一次恒星际旅行,大多数人也不太可能进行这样的旅行。所以,只有人类现行的物理体系实现质的突破,能将飞船的航速提升到光速的32——64倍以上,才能真正实现恒星际旅行的目标。

第二个问题:在现行的物理框架之内,哪些技术可能实现恒星际旅行?

在现行的物理框架之内,能够将飞船事实上的航速提升到32-64倍以上光速的方法主要有这么两种:

第一、曲速飞船方案: 也就是空间弯曲的方案,这是最常见的超光速飞船方案。它的大致技术原理是,由于空间存在曲率的特性,在不违反相对论的基础上,不改变飞船的速度的情况下,通过对空间进行弯曲,以使飞船在单位时间内,事实上跨越光速或者光速以上的空间。

第二、虫洞方案: 也叫爱因斯坦罗森桥,和曲速飞船方案相比,这是更剧烈的一种空间弯曲方案,一般称为空间折叠。它的大致原理是通过对宇宙空间进行折叠,在宇宙中相距数十光年或者数百光年的两个点之间,打通一个更近的通道,从而使飞船在更短的时间内跨越更远的空间。如果要打一个比较直观的比方就是,通过对一张纸进行折叠,使纸上原本相距很远的两个点接近重合,这样就会大大缩减到达两个点的时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很多科幻小说中出现了黑洞穿梭、量子瞬移、冰冻时间的方案。但这些方案和曲速飞船、虫洞方案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曲率在今天已经经过严肃的科学证实,所以从理论上空间弯曲和折叠是可能的。但通过黑洞进行时空穿梭,或者把人分解成基本粒子,运用量子超光速感应的特性实现异地重建;以及通过把空间的温度降至接近绝对零度使时间停滞的方案。要么未经严肃的科学检验;要么不符合当前已知的科学理论,因此暂不考虑在内。

第三个问题:从物理层面科学推理,人类在一千年内能否实现恒星际旅行?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以上两种方案虽然仍在现行的物理框架之内,并没有超越相对论的范畴,但和今天主流的反推作用力飞船相比,需要增加数以万亿倍的能量投入。美国的两位科学家经过计算,曾认为需要投入整个太阳系的能量才可能通过时空折叠推动一个原子前进。所以从正常情况而言,人类要想在1000年的时间里要想获得如此高的能量,几乎做不到。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类的 科技 往往呈非线性发展,基础理论一旦获得突破,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18世纪的人也不可能相信人类会制造出火箭登陆月球,观测太阳。人类在今天已经像一个懵懂的少年一样,已经初步踏入量子科学的大门,量子 科技 还有我们很多的未知。如果在某一天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或许现行的物理框架就会在一夜之间坍塌,传统反作用力推进方案对人类光速的束缚在一夜之间被打破,也不是没有可能。

致力科学、科幻,专注深度,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人类在一千年内能否实现恒星际旅行?

地球人类估计在一千年之内实现星际旅行不太可能。按照俄罗斯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于1964年提出的寻找外星文明的分类来看似乎不可能。

Ⅰ型文明利用投向行星的所有阳光。

Ⅱ型文明利用其恒星产生的所有能量。

Ⅲ型文明利用整个星系的能量。

通过上面的简单的方法,科学家喜欢对未知的事物可以进行量化。根据能量的使用对星系的依赖程度来细分,Ⅰ型文明能利用太阳光的7 10¹⁷瓦能量,这大约是今天地球上的输出的10万倍。太阳的能量有多少比例投向地球,将其太阳的表面积乘以系数得到总能量输出大概是4 10²⁶瓦。这就告诉我们Ⅱ型文明大约可以利用多少能量。而Ⅲ型文明的能量消耗数字大约为4 10³⁷瓦。

在所有的转变中,最困难的就是从0型文明到Ⅰ型文明的转变。

纵观世界 历史 ,人类最大的杀手不是战争,而是瘟疫和传染病。不幸的是可能有些国家已经秘密储存了一些致命的疾病病毒,比如天花。利用生物技术,这些疾病将成为武器并形成威胁。还有一种危险,有人可以通过生物工程、利用现有疾病,如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 禽流感病毒等,制造出末日武器。这种武器会使这些疾病更加致命, 或者使其传播变得更快更容易。

如果未来我们冒险去其他星球,也许会发现已经消逝的文明的灰烬; 那些行星的大气具有高放射性,失控的温室效应使那里变得过热,或者是因为它们使用了先进的生物技术武器,行星上的城市都空荡荡 的。因此,从0型到1型文明的转变并不一定会发生,事实上它只是代表了一个新兴文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Ⅰ型文明的能源一个关键的问题是,1型文明能否过渡到使用化石燃料之外的能源。

一种可能性是利用铀的核能。但是,用于常规核反应堆的铀燃料 会产生大量的核废料,它们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都具有放射性。即使在经进一个核时代50年的今天,我们仍然没有安全储存高辐射核废料的方法。

虽然人类是一个诞生在地球上的种族,但是人类从来没有停下 探索 外太空的计划。50亿年之后太阳会膨胀到地球轨道,那时候地球的环境将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我们地球人类迟早要离开的。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人类什么时候才能进行星际旅行?宇宙中有数以千亿的恒星,具有类地环境的星球也不在少数。只要行星位于宜居带,那么它就有被改造的潜力,距离地球人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具有两颗行星,但即使是比邻星它距离我们的距离也足足有42光年。

目前人类的 科技 水平还不足以进行如此漫长的航行,因为其实我们乘坐最快的火箭,仍然需要113,000年才能够到达比邻星。假设我们建造一艘十分巨大的宇宙飞船,然后在航行的过程中利用太阳的引力进行加速,速度达到每小时几百万英里,我们仍然需要6600年才能到达比邻星。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光速,光粒子是宇宙中少数能够达到光速的物质,但是有质量的宇宙飞船是不可能达到光速的,因为这违背物理定律,一旦飞船达到光速,飞船的质量就会变得无穷大。

即使我们有能力达到光速,遨游宇宙好像还远远不够,因为宇宙中的星系距离,我们动辄就是上百光年、上千光年。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操纵空间的技术,曲率驱动技术,飞船飞行的时候会不断的将前面的时空压缩,然后扩展到后面去,从而实现时空跳跃,打破光速不可超越的神话。通过不断的压缩时空,扭曲时空,我们甚至可以以光速的数倍航行。不过曲率驱动航行需要巨大的能量,大概需要一整个木星的能量。而地球人类目前只有071级文明,还不能完整利用整个地球的能量。

当人类变成2级文明,人类就能够利用整个恒星系的能量了,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进行星际航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百年,有可能需要上千年上万年。

从目前 科技 发展速度看,未来300年内可以实现星际旅行,飞出太阳系到达人类的起源地天狼星

197795美国发射的旅行者一号,经过44年飞行,已经距离地球211亿公里,飞出了太阳系,旅行者一号经过木星、土星引力加速,速度最快达到34公里每秒,逐步下降到17公里每秒,这是人类发射的最远星际穿越者。

星际旅行取决于所在星系的逃逸速度,地球的逃逸速度117公里/秒,太阳系逃逸速度421公里/秒,星河系逃逸速度 120公里/秒,这个速度可以飞出太阳系,但到达天狼星要花费100万年。

天狼星距离地球86光年,即飞船达到光速也需要漫长的旅途,所以要实现星际穿越必须超越光速,实现空间转移,这种飞行需要巨大的能量推进。

地球空间战经常拍摄到高速飞行的UFO,能被拍摄到说明速度不够快、也许处于启动模式,准备进行空间转移。

目前人类在研发曲速引擎,以期实现星际旅行,这种引擎仍然无法扭曲空间,完成时空飘移,突破光速必须得把自身质量降到零点,进行无重力加速才能超越光速,只能利用核聚变反应提供电力、驱动引擎产生超级磁场实现空间飘移,否则没有动力源,只能被冰封在宇宙空间,成为宇宙路标!

问题一:天狼星在哪里 肯定不是,天狼出现在冬季南天星空,位于猎户座的左下方,是冬季夜空里最亮的恒星,属大犬座中的一颗一等星,目视星等为-146等,绝对星等为+13等。从猎户座三星向东南方向看去,一颗全天最亮的恒星在那里放射着光芒。它就是大犬座α星,我国古代也叫它天狼星。

在上海八九月份的七点钟是不可能看到猎户座的,而天狼星还在猎户座以东,冬季星空的代表之星,你看到的那一颗当然不是天狼星。天狼星是冬季大三角之一,冬夜的象征。

你看到的可能是其他恒星。

问题二:天狼星,在哪个方向。。 不同时间的天狼星在不同的方向,最近在夜幕降临后西方低空可见,在一些地区,天狼星淹没在夕阳的余晖中,天狼星最好的观测时期是在冬季,天狼星是在地球上看除了太阳外最亮的恒星(全天二十一亮恒星之首),给冬季的星空增色不少。

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三:在中国天狼星是象征什么的? 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恶星。屈原在《九章・东君》中写到:“举 长矢兮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拟位于楚国西北的秦国 其它 天狼星之谜 多贡族是非洲的一个民族,居住于廷巴克图以南的山区,属于现在马里共和国辖下 的国土。 一向以来,这民族引起了人类学家很大的兴趣,因为他们保留下来的神话故事和传 说,都明显地与非洲其他民族不同。 例如有关天狼星的传说。 他们的传说提到,天狼星有一颗黑暗的、致密的、肉眼看不见的伙伴,在那里有世 界上最重的物质。于是唤这“黑暗的伙伴”作“波托罗”,“托罗”是星的意思,“波” 是一种细小的谷物,意即细小若谷物的星星。 这传说带来了震撼性的激荡。 直至一人四四年,天文学家始从天狼星运行的异常轨迹而推测它拥有另一颗看不见 的伴星;一八六二年,才有人证实天狼星日的存在。 天狼星日是一颗不会发光的白矮星,直径与地球差不多,但质量几乎与太阳一样, 所以密度极高,茶杯般大的天狼星日的物质重量已是十二吨。 问题来了。多贡族人凭甚么比现代的天文学家早几千年,又或几百年知道这粒肉眼 看不到的天狼星B? 天外来客?又或是失落的文明? 从多贡人最高级的祭司那里,他们了解了一个极为令人惊讶 的现象:在多贡人口头流传了4百年的宗教教义中,蕴藏着有关一颗遥远星星的丰富知识。那颗星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即使用望远镜也难以看到。这就 是天狼伴星。多贡人把天狼伴星叫做朴托鲁。在他们的语言中,朴指细小的种子,托鲁指星。他们还说这是一颗最重的星,而且是白色的。这 就是说,他们已正确地说明了这颗星的三种基本特性:小、重、白。实际上,天狼伴星正是一颗白矮星。而天文学家最早猜测到天狼伴星的存在是在1844年,借助高倍数望远镜 等各种现代天文学仪器,1928年人们才认识到它是一颗体积很小而密度极大的白矮星。直到1970年才拍下了这颗星的第一幅照片。生活在非洲山洞里的 多贡人显然没有这种高科技的天文观测仪器,那么,他们是怎样获得有关这颗星的知识的呢?不仅如此,多贡人还在沙上准确地画出了天狼伴星绕天狼星运行的椭圆 形轨迹,与天文学的准确绘图极为相似。多贡人说,天狼伴星轨道周期为50年(实际正确数字为50。04±0。9年);其本身绕自转轴自转(也是事实)。 他们又说,天狼星系中还有第三颗星,叫做恩美雅,而且有一颗卫星环绕恩美雅运行。不过直到现在,天文学家仍未发现恩美雅。 多贡人认为,天狼伴星是神所创造的第一颗星,是整个宇宙的轴心。此外他们还早就知道行星绕太阳运行,土星上有光环,木星有四个主要卫星。 他们有四种历法,分别以太阳,月亮,天狼星和金星为依据。据多贡人说,他们的天文学知识是在古代时,由天狼星系的智慧生物到 地球上来传授给他们的。他们称这种生物为诺母。在多贡人的传说中,诺母是从多贡人现今的故乡东北方某处来到地球的。他们所乘的飞行器 盘旋下降,发出巨大的响声并掀起大风,降落后在地面上划出深痕。诺母的外貌像鱼又像人,是一种两栖生物,必须在水中生活。在多贡人的图画和 舞蹈中,都保留着有关诺母的传说。多贡人神奇的天文学是天狼星系的智慧生物所传授的吗?天狼星系的飞船是否在古代降临过地球?如果说不是,那么多贡人关于天狼星的知识又是 从哪儿传d的呢? 希望采>>

问题四:天狼星坐的具 置在宇宙的哪个方位 天狼星是大犬座α冬季星空,从猎户座三星向东南方向看去,一颗全天最亮的恒星在那里放射着光芒。它就是大犬座α星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

问题五:俗称的天狼星在天文学里是指哪颗星? 俗称的天狼星是冬季天空中最亮的恒星。

天狼星是大犬座中的一颗一等星,根据巴耶恒星命名法的名称为大犬座 α 星。天狼星的视星等为 -147,绝对星等为 +143,距太阳系约 86 光年。

在中国古代,天狼星属于二十八星宿的井宿。天狼星、南河三和参宿四,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人来看,组成了冬季大三角的三个顶点。

天狼星冬季夜空里最亮的恒星,属一等星,目视星等为-145等,绝对星等为+13等。它在天球上的坐标是赤经06h 45m 089173s赤纬-16°42'58017"(历元20000)。它是大犬座中的一颗双星。双星中的亮子星是一颗比太阳亮23倍的蓝白星,体积略大于太阳,直径是太阳的17倍,表面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倍,高达10000℃。它距太阳系约86光年,只有除太阳以外最近恒星距离的两倍。古代埃及人认识到若该星偕日升起,即正好出现在太阳升起之前时尼罗河三角洲就开始每年的泛滥。而且他们发现,天狼星两次偕日升起的时间间隔不是埃及历年的365天而是36525天。天狼星是大犬座α,是全天最亮的星星。天狼星是由甲、乙两星组成的目视双星。甲星是全天第一亮星,属于主星序的蓝矮星。乙星一般称天狼伴星,是白矮星,质量比太阳稍大,而半径比地球还小,它的物质主要处于简并态,平均密度约38×106/立方厘米。

冥王星,或被称为134340号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第十大的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它于1930年1月被发现,并以希腊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中文意译为冥王星。起初,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第五号决议,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而在2008年6月,国际天文学会再将冥王星做为子分类类冥矮行星(Plutoid)的原型。冥王星公转周期248年197天55小时,自转周期6天9小时176分,近日点 约443亿公里,远日点约737亿公里,表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

2冥王星是唯一一颗还没有太空飞行器访问过的行星。甚至连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只能观察到它表面上的大致容貌。冥王星卫星过去的说法是有3颗,但都受到了质疑。冥卫一又称卡戎,是在1978年发现的,卡戎的直径约为1,212千米(750英里),正好约为冥王星的一半,冥王星-卡戎的质心落在这两个天体之外,因此其中一个并不是真正绕着另一个在公转,而且两这的质量是可以相互比较的,因此卡戎不适合被当作冥王星的卫星。冥卫二(尼克斯)和冥卫三也环绕着相同的重心,但是她们不够大而不是球体,所以很简单的可以认定是冥王星的卫星。

3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反差极大的天体(次于土卫八)。探索这些差异的起因是计划中的冥王星特快计划中首要目标之一。 冥王星的轨道十分地反常,有时候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从1979年1月开始持续到1999年2月)。冥王星与海王星的共同运动比为3:2,即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刚好是海王星的15倍。它的轨道交角也远离于其他行星。因此尽管冥王星的轨道好像要穿越海王星的轨道,实际上并没有。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碰撞。

4自从7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便与“争议”二字联系在了一起,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质量最小的要算冥王星了。它在远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蹒跚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冥王星是最晚发现的一颗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相比,冥王星的发现可算得 上“好事多磨”。冥王星的亮度很弱,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恒星也没有什么差别,要想在几十万颗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捞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8967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