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培训课的礼仪心得体会

幼儿园绘本培训课的礼仪心得体会,第1张

4月7日下午,我有幸在实验小学阶梯教室聆听了祝士媛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点解读。祝老师就《指南》制定的背景、作用和意义、结构和内容、与《纲要》的关系及实施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与在座的老师分享了美国的教育标准和日本的教育模式。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身为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在幼儿园安全重于一切的压力下,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限制和包办过多。祝老师有几句话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自己,那就是“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度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职责带来孩子的无措”,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候,处处都是一个“过”,我们的孩子如何才能独立,如何才能长大?

其次,我们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是《指南》,对我们幼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引和导向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和实施《指南》的重要意义,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和整合;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习。同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活动和游戏中,多提供一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和方式,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最后,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包括相关文件、专业理论的学习,观察、分析、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多与同事交流、研讨,促进自己保教能力的提升。

篇二:

2015年7月15日至17日,非常感谢新郑市教育局,给我们整个新郑市幼儿园教师组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机会,通过学习,使我有了很大的感悟。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多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分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根据《指南》的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觉得作为儿童发展的从业者我还得仔细认真的学习。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能力、自我意识等的初步形成阶段,如果这一时期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将会有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所以从心里就告诉自己一定要严格按照指南来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每一个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都要进入小学,幼儿园有责任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学习乃至以后的学校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而我作为学前教育普通的一名老师,觉得自己的责任也是非常重大的,我有义务让他们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所以我也会严格遵守指南的要求,按照国家规定,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通过这次短短的三天培训,使我收获了很多,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支持者、帮助者的角色定位体现儿童为本

恰当的教育过程应该关心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而不只是为了成人的方便来管束幼儿、压制幼儿。我们常常喊出的口号是“以儿童为本”,那究竟什么是以儿童为本呢?我浅显的理解为“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中,以幼儿为核心为主体,无论在学习、游戏还是日常生活的每一各环节的安排,都从幼儿喜欢能接受、能听懂、能理解为准则。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施行科学的、适宜性的教育”。从另一个角度定位了老师的主要角色——支持者和帮助者,将以往的领导者的角色逐渐的淡化。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支持他们。

(二)内化伙伴支持的角色定位,体现对孩子的平等

“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正如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的那样,在许多时候,幼儿教师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理解和支持幼儿的奇思妙想,他们并非简单地处理手头的问题,而是从新的角度或方面去审视问题,通过重新定义问题,找到巧妙的、富有洞察力的解决办法。比如:教师能充分理解并接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发现问题,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平等的参与和协调,通过改变游戏条件,巧妙、自然地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各项发展。教师在与孩子活动的过程中,将支持的角色进一步内化,以朋友、伙伴的支持为平台,从心理上更进一步的支持幼儿的一切发展和学习的需要。

(三)根据教育需要转变角色

幼儿教师的职业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多重角色:领导者、引导着、支持者、合作者、等等,这些多样的角色,不能简单的评价谁好,谁不好,也不能单一的认为哪种角色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更加有益。幼儿园指南培训心得5篇幼儿园指南培训心得5篇。思考每种角色与孩子的关系,灵活合理的在与孩子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体现每种角色的优势。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很多老师理解为,幼儿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孩子的自主学习就不需要领导者这个角色,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显得有些偏颇。对于“领导者”不能以有色眼镜排除,不同的教育场合、教育契机,同样也能发挥很好的教育作用。要充分的、灵活的体现幼儿教师的“多重角色”对孩子的影响。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充分发挥自己在不同角色中的作用,严格按照指南的要求去爱孩子教育孩子,我也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孩子会越来越喜欢我,家长会越来越相信我支持我的工作。

篇三:

在安吉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在11月4号至5号我参加了《幼儿园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幼儿游戏指导研讨会》的培训,为期两天的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三位专家学者的报告,还观摩机关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收获颇多。

特别是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学术报告: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对我深有启发,她告诉我们,幼儿美艺术学习的核心经验:就是感知美、表达美、创造美。让我们了解表达美的内涵与价值,理解幼儿美术发展的特点,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表达美”支持性策略的一些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1范画演示法在幼儿美术中起到什么作用?范画演示之后,幼儿得到了什么?是否失去了什么?范画演示之后,幼儿技能会迁移吗?2如果教师不用范画来进行示范,幼儿会不会画呢?3幼儿为什么会说:“我不会画”?幼儿画的不像说明什么?在我们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往往都是教师给幼儿示范并演示,让幼儿按范画来画,画的不像还要求幼儿重画。《指南》中指出: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像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遍一律训练,以免扼杀其想像和创造的萌芽。今天听了报告后才知道我们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我们是扼杀了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萌芽。

通过这次培训,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在幼儿绘画时我会注意,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该要求幼儿完全按范画来画,让幼儿自由发挥想像和创造。为幼儿多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如:在各个活动区都应该投放纸和笔。让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自由表达,如:与其他领域教育结合。提供真实的感知对象让幼儿模仿,如:写生。提供艺术作品给幼儿自发模仿的机会,如:名画、绘本等。听幼儿说画,如:作品陈列与展示。我本着这个目标,努力尝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将自己所感知过的对象或感兴趣的事物通过美术手段再现出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制定教育计划、通过实验和探究教学、研究实际案例、采用游戏和童话故事、采用游戏和童话故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让他们从小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探究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时,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制定科学教育计划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注重计划性和系统性。可以在学前班的教育教学计划中设置相关的课程模块,如自然界、生命、科技,安排一定的课程时间、场地和设施。

2、通过实验和探究教学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好采用实验和探究教学法。可以通过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等活动,让儿童自己探究和发现,并从生活中提取、设计、引导探索活动,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和了解科学观念。

3、研究实际案例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从儿童日常生活出发,如家庭中的日常物品、植物和动物等,引导儿童观察和发现,并加以解释和梳理,使儿童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科学现象。

4、采用游戏和童话故事

通过游戏和童话故事等方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科学知识。可以结合游戏和童话故事创设模拟实验情境,每个儿童扮演一个角色,进行团体实验操作,由老师指导并展开科学探究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5、增加科学绘本和多媒体教材

科学绘本和多媒体教材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适当增加科普类绘本,让儿童在闲暇时间中就能了解科学,同时采用多媒体教材也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需要注重计划性和系统性,并采用实验和探究教学法、研究实际案例、采用游戏和童话故事等方式,以及增加科学绘本和多媒体教材等途径,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科学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与逻辑。基本上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学生活,建立了扎实的科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意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教学,让儿童从小开始形成科学思维,以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能够影响其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你知道吗?吃进去的食物,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消化才会排泄出来!大多数人一天放屁高达25次,大约是2升气体!跟着刘淑雯老师,体验两个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了解更多有关人体的奥秘,并引燃探索、研究科学的热情!

我们的身体是由许多神奇的构造组成的,这些构造可以分解成多个不同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分别是:化学层次、细胞层次、组织、器官和系统。

不同的组织、器官发挥不同的功能,促进和维持我们的身体机能和各系统运行,与人类维持生命息息相关。

《哇!我不知道的人体奥秘》这本书介绍了许多非常有趣的人体事实。你知道吗?吃进去的食物,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消化才会排泄出来!大多数人一天放屁高达25次,大约是2升气体!

如果把体内的肺叶表面全部摊开来,足以覆盖整个网球场呢?书中也介绍了一些有趣的人体构造,我们甚至可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一一验证,例如:你的鼻子和大拇指一样长、手腕到手肘内侧的距离和脚掌的长度一样……更多的人体奥秘,让我们跟着《哇!我不知道的人体奥秘》和以下的活动一起来体验吧!

体验活动一、冰火之间─不同的感觉!

皮肤是人体外部的器官,主要功能为保护身体、排汗及感觉。皮肤能感受到疼痛、寒冷、压力、热度和振动。 (参见《哇!我不知道的人体奥秘》P17) 不同部位的皮肤触觉会有不同,手指最为敏感,有些地方则十分迟钝,例如足底。

人体皮肤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感觉温度。我们指尖上的温度感受器相当敏感,如果你曾经意外碰到热锅或火炉,你会知道在造成严重烫伤前迅速将手收回来,以避免受到伤害。下面试着操作一项简单的实验,体验人体皮肤如何神奇地感受不同的温度!

1在活动导入中融入绘本

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对于一些抽象的科学现象,我们用故事性或者情景性较强的科学绘本导入活动,借用绘本背景开展相关知识经验的探索活动。例如在主题教学“颜色变变变”中,借用情景性较强的科学绘本《小黄和小蓝》,引导幼儿观察小黄、小蓝、小红,从而进行自主混色实验,直观地展现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变化。

2解读相关科学现象中融入绘本

在主题教学中时常碰到一些难以讲解或者幼儿不易理解的科学现象,对于这些科学知识的解读,我们借用科学绘本,选取绘本中适宜的内容解释相关科学现象,对教材里相关联的科学知识进行补充,进一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主题教学《缤纷夏日》进行时,其中有个活动“轰隆隆”。对于幼儿观点,到底是先有闪电还是先打雷这个抽象的科学现象,我们借用科学绘本《光和声音的赛跑》里面声音和光两个生动有趣的形象,立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55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