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2,东晋时期的会稽上虞祝家庄有一个女子,叫祝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习诗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遭到祝员外拒绝。
祝英台求学心切,便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祝英台只得仓促回乡,被迫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后来,梁山伯成为鄞县令,忧郁成疾,不治身亡,遗命葬于鄮城九龙墟。祝英台闻听噩耗,誓以身殉。
出嫁之时,绕道前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炸开坟墓,祝英台翩然跃入坟中。
墓壤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
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梁山伯与祝英台。
2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缩写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
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还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
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其后坟中出现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扩展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
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3 梁山伯与祝英台复述作文400字前几天,老师在课堂上放了一首令我们感到凄美和熟悉的曲子,同时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大结局时播放的令人痛心不已的曲子——《化蝶》。
当我再次听到《化蝶》这首曲子的时候,眼前不由自主地出现了一副画面,祝英台被父母逼近嫁给马文才,而梁山伯听闻此事,吐血身亡高中优秀作文 原创分享 作文人网,当祝英台的花轿经过梁山伯的葬身之处时,跑下花轿,来到梁山伯的墓前,而就在此时,梁山伯的墓打开了一个口,众人都听呆了,祝英台趁此机会跳进了梁山伯的墓中,一会儿,一对相互飞绕的蝴蝶从墓中飞出,那便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他们生前不能在一起,但死后却能永远在一起,再也无人能够拆散,这个结局虽然不完美,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如此结局是最好。 《化蝶》这首用琵琶演奏的曲子完美地演绎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精髓,也充满了对当时封建社会的控诉和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
4 梁山伯与祝英台缩写故事有个姑娘叫祝英台,她想上学,但是学校规定女生不能上学,于是她女扮男装。
在学堂里,他喜欢上了一个男的——梁山伯。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甚至睡在同一间屋子里,但是是有一些厚厚的书隔着的。
当梁山伯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他对她告了白,两个人从此相亲相爱。但是这好景不长:因为种种原因,祝英台不得不嫁给一个男的,但她不喜欢这位公子,死活也不肯嫁。
就在她要出嫁的前几天,梁山伯死了。祝英台出嫁那天,外面穿了一件红衣裳,里面穿了一件白色的丧服。
她要求这位公子让她去见梁山伯的坟墓,但这位公子不答应,遭到了天谴,所以祝英台偷偷找了个时机溜到了梁山伯的坟墓前,一直哭着……突然,坟墓裂了,梁山伯飞了出来,祝英台拉上梁山伯的手,和他一起进了坟墓。就在这一刹那,坟墓旁花草丛生,飞来了两只蝴蝶——梁山伯与祝英台……。
5 梁山伯与祝英台复述作文400字前几天,老师在课堂上放了一首令我们感到凄美和熟悉的曲子,同时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大结局时播放的令人痛心不已的曲子——《化蝶》。
当我再次听到《化蝶》这首曲子的时候,眼前不由自主地出现了一副画面,祝英台被父母逼近嫁给马文才,而梁山伯听闻此事,吐血身亡高中优秀作文 原创分享 作文人网,当祝英台的花轿经过梁山伯的葬身之处时,跑下花轿,来到梁山伯的墓前,而就在此时,梁山伯的墓打开了一个口,众人都听呆了,祝英台趁此机会跳进了梁山伯的墓中,一会儿,一对相互飞绕的蝴蝶从墓中飞出,那便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他们生前不能在一起,但死后却能永远在一起,再也无人能够拆散,这个结局虽然不完美,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如此结局是最好。
《化蝶》这首用琵琶演奏的曲子完美地演绎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精髓,也充满了对当时封建社会的控诉和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
6 梁山伯与祝英台缩写故事有个姑娘叫祝英台,她想上学,但是学校规定女生不能上学,于是她女扮男装。
在学堂里,他喜欢上了一个男的——梁山伯。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甚至睡在同一间屋子里,但是是有一些厚厚的书隔着的。
当梁山伯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他对她告了白,两个人从此相亲相爱。但是这好景不长:因为种种原因,祝英台不得不嫁给一个男的,但她不喜欢这位公子,死活也不肯嫁。
就在她要出嫁的前几天,梁山伯死了。祝英台出嫁那天,外面穿了一件红衣裳,里面穿了一件白色的丧服。
她要求这位公子让她去见梁山伯的坟墓,但这位公子不答应,遭到了天谴,所以祝英台偷偷找了个时机溜到了梁山伯的坟墓前,一直哭着……突然,坟墓裂了,梁山伯飞了出来,祝英台拉上梁山伯的手,和他一起进了坟墓。就在这一刹那,坟墓旁花草丛生,飞来了两只蝴蝶——梁山伯与祝英台……。
7 梁山伯与祝英台缩写相传,在我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
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
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据传,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梁祝的故事发生在晋朝。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扩展资料梁祝的主要内容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
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古代民间爱情故事)
。
封丘版本
青陵台在封丘县东北25里之青堆。战国时期,宋康王驾车出游,见到一位采桑女天生丽质,欲纳为妾,使人探知该女为门下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为见息氏,宋康王令筑青陵台以观之,息氏恐,乃作歌以拒之,投台身亡,韩凭也自尽。宋康王把二人分葬,后两墓各长出一棵梓树(又名相思树),根结于下,枝交于上,有鸳鸯雌雄各一只恒栖树上悲鸣,后化为蝴蝶飞去,据考梁祝化蝶的情节源于此。
汝南版本
汝南流传的梁祝故事有头有尾,相当完整,情节和全国流传的普遍说法大致相仿,但是梁祝传说年代最早的版本,是西晋时期的。这里的传说不同于普遍说法的地方,即汝南版本中最为独特、最值得深究的部分。梁祝故事的主要情节在汝南都有相应的发生地,如梁山伯、祝英台的出生地,曹桥结拜的曹桥,梁祝同窗读书的红罗书院,祝英台被逼嫁的马庄,梁山伯、祝英台的坟墓。梁祝同窗共读却未合葬,梁祝墓分开而建,各有坟头。现汝南有梁祝读书的“台子寺”,也叫“红罗山”,传说这里曾有“红罗书院”。红罗山上传说中梁祝担水的井还在,井旁还有一块碑,上写“梁祝井”。
汝南版本讲的是西晋时期,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
中原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艺丰富活跃,中原腹地的汝南,自然更得文化风气之先。仅就汝南县马乡镇来说,豫剧、曲剧、越调、民歌等都在这里流传。这些地方艺术自然少不了演唱梁祝故事,如豫剧《梁山伯下山》、《梁山伯与祝英台》,曲剧《梁山伯攻书》、《梁山伯送友》,二夹弦《梁祝》、《红罗山》,越调《梁山伯送友》、《马文才迎亲》以及曲艺方面的河南坠子《英台下山》、《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弦书《英台担水》、《英台扑墓》等。
2005年12月,河南省汝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2006年6月,“梁祝传说”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虞版本
晋室南迁,士人平民纷纷相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汉族南迁和多民族融合,影响汉晋政治格局,占据经济文化舞台的士族,侨姓有王、谢、司马、殷、何、庾、桓、郗、许、曹、 江以及阮藉的后裔,江南士族有周、贺、顾、纪、孔、戴、袁、虞、干、葛等,其中多数游止或世居会稽(绍兴),史称“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的第一大都市。会稽城“多诸豪右、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晋代会稽郡上虞县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会稽城(绍兴)游学,途中遇到一同前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
东晋会稽郡梁祝
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祝家村是祝英台故乡传说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迁到此定居,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子孙移居上虞各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就写上了“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据载,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后因战争被毁,住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还有花园遗址。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还有祠堂及石碑,记录着祝氏历史。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绍兴城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去会稽求学。途中,邂逅了会稽郡城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会稽郡城的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流传在济宁的梁祝传说都与本地风物名胜,甚至风俗有关,主要集中在微山县马坡乡、邹城市峄山和济宁市任城区一带。峄山求学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汉朝,济宁九曲村有个祝员外,膝下有一女,唤作英台,聪慧过人,见到世家子弟求学中榜,光耀门庭,便一心想出门拜师求学,但怎奈自己是个女儿之身。英台求学心切便乔扮男装,外人居然看不出什么破绽,父亲也就同意了。
初春时节,草长莺飞,英台踏上了求学之路。她要去的地方就是现在山东省邹城市的峄山,那里当时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场所,直到现在还有“梁祝读书洞”遗迹。在去往峄山的途中,走过泗河吴桥村时,邂逅了书生梁山伯,他是邹邑(今邹城)人,也是去峄山求学。两人一见如故,于是结拜为兄弟,相伴同行。此后的三年里,两人同窗共读,形影不离,又同睡在一张床上。聪明的祝英台告诉梁山伯,我们是君子,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应该在我们两个人的中间放一碗水。憨厚的梁山伯同意了,所以在三年内竟不知道祝英台是位女子。三年后,两人学成归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英台暗送秋波,她告诉山伯家中有一个妹妹,长得和她一模一样。她希望梁山伯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到她家里提亲,梁山伯欣然答应。但梁山伯事后忘的一干二净。
桃花开了,桃花落了,桃子成熟了。梁山伯猛然想起祝英台要求他到她家里提亲的事情。梁山伯急匆匆赶到了祝英台的家里,才发现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孩;并且得知因为他没有依约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来提亲,祝英台的父母已经把她许配给了富家少爷马文才。梁山伯在悔恨痛苦的折磨下病倒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消息传来,祝英台痛不欲生。在马家迎亲的当天,祝英台提出要祭拜梁山伯后才同意和马文才完婚。马文才同意了,祝英台来到梁山伯墓前痛哭不止,突然青天霹雳,坟墓裂开了一个口子,悲伤的祝英台毫不犹豫地一头扑进去。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坟墓又慢慢地合拢了,随之,两只美丽的蝴蝶从坟里飞出来,翩翩远去……
当地的乡绅认为这是节义之事,应当为后世所纪念,于是在墓前立碑作传。所葬之地即今济宁市微山县马坡村。
“梁祝除妖洞”的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的书院就在峄山脚下,但谁也没上过山。因为传说山上有吃人的妖怪。这年春天,先生回家奔丧,放了学生的假,梁山伯和祝英台便利用这个机会结伴春游,登上峄山。
只见山上怪石垒垒,古木森森,清泉石上流,黄花向阳开。两人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山洞,洞内有石桌石凳,清幽无比,正是读书习文的好去处。两人拿出课本诵读起来。过了一会儿,好动的梁山伯发现洞内还有一个小洞,便拈了进去,发现里面挂着一把宝剑,寒光闪闪,他急忙喊来祝英台,取下宝剑一看,手把上竟刻着“吕洞宾”的大名。祝英台疑惑地把剑鞘倒竖起来一甩,竟甩出一块绢绸,上面写道:“梁祝二学子:知尔游山,必来此洞居住。因山中有妖,特赠剑防身。望寻机会为民除害。灭妖前,勿离开此洞。切记,切记。”二人读完,惊出一身冷汗。方知山中真的有妖。史好老老实实呆在洞内,等待时机逃脱。
妖精也发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正欲进洞吃了他俩,没想到洞里悬着一把伏妖宝剑,令它望而却步。妖精只好想法把他们骗出洞来,才能吃掉他俩。第一回,妖精变化成一位讨饭的老婆婆,在洞口乞讨。梁山伯拿出两张烙饼,正要送出去,被祝英台一把抓住,然后从洞口处递了出去。妖精一计不成又施二计,它变化成一位采药的年轻女子,躺在洞口,身上盘着一条大蛇,痛苦地呻吟着。心地善良的梁山伯见状,急忙冲出洞外,把缠在女子身上的大蛇抓了起来,原来是根草绳。年轻女子立即现出原型,张开血盆大口,向梁山伯扑来。就在这紧急关头,祝英台手握宝剑冲出来,将妖精软为数段。等惊恐万状的梁山伯清醒过来后,祝英台说:“仁兄啊!今后您待人接物,一定要善于识别,切莫被假象所迷惑啊!”
从此以后,峄山再也没有闹过妖精。当地人为了纪念梁祝为峄山斩妖除怪,便将这个洞称为“梁祝除妖洞”。
梁祝的其它传说 在济宁市任城区、微山县、邹城市一带还流传着许多与梁祝有关的传说故事,如《合葬》、《蝴蝶成双不分离》、《峄山姻缘来世成》、《梁祝读书洞》、《梁祝闹五宝》、《“断桥”隔断梁祝情》等。此外,在《邹县志》、《峄山志》、《陶庵梦忆》等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梁祝传说的记载。在地方曲艺南路山东琴书《梁祝下山》的演唱中,也有关于梁山伯祝英台家在济宁,二人同在邹县(今邹城市)峄山读书念文章,他们因相互思恋而死,死后合葬在邹县马坡(现属微山县)的唱词。时至今日山东琴书《梁祝情缘》等说唱艺术形式仍在当地流行。
由于梁祝传说以其特殊的情趣和在民间的势力而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青睐,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相继上演了川剧《柳荫记》、越剧《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文人在新改编的戏曲中,创造了避婚求学、草桥结拜、十八相送、劝婚骂媒、楼台相会、吊孝哭灵、逼嫁、祭坟化蝶等情节。由于这些崭新的艺术形式的传播,更加深入人心,给梁祝民间传说的生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是使梁祝传说的情节固定化了,原来在农民中流传的多种多样的传说,多多少少、自觉不自觉地向戏曲故事和**故事靠拢,单一化、模式化了,原生态的传说的面貌逐渐变形;二是使民间的梁祝传说失去了传播和传承的市场和渠道,在民众的记忆中逐渐淡化,甚至渐渐萎缩。这就使得梁祝传说的流传地区被记录下来的故事数量减少、故事情节模式化单一化的主要原因。
关于梁祝的诗词比较少,具体如下:
《荆南竹枝词·咏梁祝》
朝代:清朝
作者:史承豫
原文: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一双蝴蝶又飞来
译文:现在的读书人去剩荒台,每年可以可以看到宁波梁祝墓上春风吹拂而生长的野生青苔,上司的桃花开的很灿烂,红红火火。
在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常有蝶聚,当地有“双蝶节”农历三月一日,也就是祝英台的生日。爱情,是如此奇妙,如此夺目,如此不朽,就连分离、死亡都黯然失色。
扩展资料:
梁祝故事
上虞士族**祝英台,排行第九,是父母唯一的女儿。生得聪明娇美、活泼灵秀、纯真执着。从小喜读诗书,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她不甘世俗,不让须眉,千方百计说服父母,女扮月老祠邂逅的会稽穷书生梁山伯。
两人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兄弟”。不一日,二人来到会稽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穷,未能如期而至。
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会稽郡下辖鄮县(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马文才风流倜傥,学识一流,加上一身出色的骑射功夫,在书院中雄冠群英。他仗着时任太守的父亲和自己的各种优越条件,在学友中聚集一班纨绔子弟,屡与梁山伯、祝英台作对。
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