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画法

兰花的画法,第1张

兰花国画教程

画兰应从画兰叶起笔,写意画兰叶又称撇叶,如同书法撇的笔画。古人有“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的撇兰叶口诀,这三句话是画兰叶入门的最简单又最有效的启示。初学者须从这三笔开始练习,通过撇叶的长短、粗细以及用笔的提按变化来表现兰叶的各种形态。撇叶如画线,线条要灵活有力,柔中带刚。

为了便于练习,先从左向右撇第一笔,亦称顺锋用笔,由根部入笔向梢,以中锋行笔,起笔和收笔两头要尖,中间运笔要有一定宽度。第二笔同样由根向梢运笔,但关键是要与第一笔相互交叉成凤眼状,即所谓“交凤眼”。此两笔谁长谁短并不重要,但两笔的长短要有不同。靠根部两笔起手处不能实交而要虚交,即留出一些空档。

第三笔称“破凤眼”,即穿插在凤眼中的一笔,前两笔交的凤眼可长可短,破的这一笔穿在凤眼的中下部比较适合。

在撇叶的过程中,笔在运行时要有变化,这也符合自然界中兰叶正侧翻转的变化。

在三笔虚交的根处,撇第四笔即为交“鲫鱼头”,意为几笔相聚相拢成鲫鱼头状,而不能平铺散在一条平线上。

在撇兰叶中,初学者要克服几种犯忌的病笔:一忌两叶平行(如铺铁轨),二忌根处平散,三忌三笔交成鼓架状,四忌撇叶时用笔无变化或涂、抹、描。

撇叶从左向右顺势用笔在一般人来讲较为便利顺手。但从右往左的逆势用笔确是初学者必须要多练习的课题。

三笔撇叶较单调,须增加叶子呈丛状。添叶的办法:①于相交的凤眼处再出叶。②重新组织交凤眼与破凤眼。③添画根部收根小叶。在画一丛兰叶时,应于适当位置留出着花处。

七绝 • 题兰图

颜从容

丹青自古喜幽兰,舞墨涂文不羡官。

品画评诗多雅趣,修身取道我心宽。

七绝 • 兰花

颜从容

深林暗谷无人识,月露清风我自香。

阅尽春秋毋改节,琼花剑叶韵悠长。

七律 • 种兰

颜从容

兰芝自古多偏爱,遍种庭园笑靥香。

蝶吻蜂衔红蕊粉,莺啼燕舞紫英妆。

心随碧叶摇清露,眼逐琼花坠玉霜。

引我诗情歌一曲,芳笺笔撰意绵长。

七绝 • 画兰

颜从容

不染凡尘行仰止,花中逸劲真君子。

三年绘竹十年兰,未使骚情留画史。

曲度五律 • 寻兰

颜从容

雅苑几寻香,峰桥迷鹤雾。

环行绕洞宫,曲踱穿花路。

曳曳戏清风,亭亭偎玉树。

陶然意醉薰,不觉斜阳暮。

七绝 • 画兰

颜从容

日暖风和思雅兴,闲翻古迹怠书房。

幽兰漫画宫庭笔,墨染清笺纸上香。

七绝 • 兰心

颜从容

清纯怎惯追名利,自古甘居偏僻地。

饮露餐风淡月心,偎松伴竹趋高义。

七绝 • 幽兰

颜从容

幽林断谷熠清辉,细叶轻风双蝶舞。

绰立神姿逸韵逍,明纯冷艳开今古。

七绝 • 步徐渭诗题兰图

颜从容

从来不见兰花谱,信手拈来别有神。

楚艳香怜舒秀袂,绰姿仙女降凡尘。

七绝 • 兰香

颜从容

也喜盆栽几束花,风和日暖欣陪读。

吟诗对句绘云图,笔有兰香描静淑。

七绝 • 兰花

颜从容

寂谷幽兰似美人,修腰皎面曼婀身。

清风傲骨魂如月,妙笔难挥写女神。

五律 • 兰韵

颜从容

清风摇碧叶,玉露润心颜。

壁隙生空谷,泉邻峙远山。

无人芳自赏,有志品谁讪。

染墨幽芬静,怡然运笔间。

七律 • 绘兰

颜从容

欲绘文兰莫乱涂,勤翻古迹多临仿。

齐璜舞剑叶雄方,孟頫提锋花健爽。

最喜金农楷墨姿,偏怜郑燮行书像。

吟诗酌句款悠题,国粹传承当敬仰。

七绝 • 兰心

颜从容

兰心只有文人解,孔子歌吟苏辙诗。

但得一株邀会友,共将清德作吾师。

颜从容,女,出生于书画世家,自幼受“颜派山水"之艺术熏陶,并受教于书画名家于殿刚,翟佳等。书法受教于山东省书协副主席范国强老师。爱好古典诗词文学,为龙风文化中心诗词学院十期学员,受教于范冬云,王瑞文,王爱玲老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现为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艺术自媒体美术编辑。

  落款为“孟智写”,上面的印章依稀可辨为“李氏”,作者名字应为“李孟智”。

  百度可得如下资料,但不见得一定是同一人。

  李孟智,1961年生于山西晋南一个有浓厚文化又文明的村庄。现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书画界联合会会员、华夏东方杰书画院常务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诗酒文化协会诗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艺术百年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兰花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兰花文化形态,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兰花文化链。

这个金光闪闪的链条,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在神州大地闪闪发光,耀眼夺目。

兰博会。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各级兰花博览会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这些兰博会中,以全国兰博会最为著名。

全国兰博会创办于1988年,由中国兰花协会、中国兰花学会和举办地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为全国最高规模的兰事盛会,迄今已举办了14届。

兰博会集兰花展览、兰文化交流、兰花交易、兰花用品展销、经贸洽谈、旅游观光等为一体,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兰博会的组织管理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种博览会还有内容较单一或某一种兰花品种的,如兰文化博览会、兰花用品博览会、春兰博览会、蕙兰博览会等。

除此之外,各地还举办了一些兰花展览会,在内容上与兰博会大同小异,唯规模略小而已。

兰园。

有的叫兰苑、兰房、兰圃、兰棚、兰窖。

这些兰园、兰苑、兰房、兰圃、兰棚、兰窖为小规模的植兰场所,也是宣传弘扬兰文化的细胞单位。

有的建在家里的阳台上、庭院里、屋顶上,有的建在城市郊区或农村。

小的只有十几平方米,大的也不过几亩地。

从搭建情况看,有的比较简陋,仅用遮阳网遮下太阳;有的采用阳光板和遮阳网,成一封闭养兰场所;有的为全温控兰房,里面现代化养兰设施一应俱全。

但总体讲,这些兰园、兰苑、兰房、兰圃、兰棚、兰窖里兰花品种不多,主要以养高档次兰花为主。

除观赏外,有的也进行经营。

在这里,兰友们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兰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兰花公司。

兰花公司是兰花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经营企业。

为了扩大产业化,单靠兰园、兰苑、兰房已不能适应形势,于是有的办起了兰花公司,大批量收集、生产、经营兰花和兰花用品,也成为弘扬兰文化的重要阵地。

这种公司,最成功的当为广东省汕头市陈少敏先生的远东国兰有限公司,这个占地60余亩的现代化兰花公司,为一家集中国兰花收集、栽培、科研、贸易、宣传兰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兰花专业公司,拥有国兰1000多个品种,20多万盆,100多万苗。

为目前东南亚地区兰花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兰花栽培批发基地,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

其经营规模之大,其兰花铭品之多,其栽培管理之先进,其兰花长势之好,看后令人赞叹不已。

兰花市场。

兰花市场是兰花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兰花市场有单独的兰花交易市场,也有在花卉综合市场中设立的兰花部分。

无论单独也好,综合也好,都是兰花交易的平台。

这里是兰农、兰商、兰友云集的场所,他们在这里交易兰花,交流信息,传播文化,增进友谊。

活动中,兰花文化在悄然传播。

兰花市场,产兰区有,非产兰区也有;城市有,农村也有;社区有,厂区也有。

规模最大的,生意最红火的,当为广州市顺德的陈村。

那里兰房一个接着一个,里面兰花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

随着全国养兰人数越来越多,兰花市场将更加活跃,更加规范。

兰花节。

节庆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社会现象。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重庆、云南、四川、浙江等省市的一些地方以兰花为媒,举办了兰花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些兰花节中,冠以“中国”的是浙江省的兰溪市,该市从2000年起举办了中国兰花节,到2004年已举办了5届。

这个兰花节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和兰友参加,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兰事活动也越来越活跃,相信今后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兰花节。

兰花村。

兰花村为兰农、兰商集中居住的地方。

这里既可居住,又可栽培;既可展览,又可销售;既可观光,又可休闲。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受广大兰农、兰商和兰友青睐。

全国各地兰花村以浙江省兰溪市的兰花村最为著名,那里环境优雅、设计整齐、布局合理、居住方便,既是兰花基地,又是兰花市场,还是观光游览的好去处。

而且收藏着大量兰花珍品、铭品、绝品及与兰文化有关的各种书法、字画等,简直是一个兰花及兰文化博物馆。

兰花歌。

以兰花为歌词的歌曲,著名的应该是“兰花草”了。

歌词原是胡适的一首诗,歌词为“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的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期盼春花开,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处处,飘来许多香。

”这首校园民谣曲调优美动听,十分惹人喜爱。

1996年第6届全国兰博会时,还诞生了《兰花之歌》,歌词为“大地花卉千千万,我爱兰花万万千。

娟娟春兰香正好,婷婷夏蕙亦清香。

多姿多彩秋兰美,报岁墨兰芳名扬。

幽幽兰花飘四海,深深兰谊五洲传。

千歌万曲颂兰德,天南地北结兰缘。

兰花,秀丽之花。

兰花,高洁之花。

我爱兰花万万千。

”寥寥数语,把兰花的品种、秀丽、高洁、韵味写得淋漓尽致,把人们的爱兰之情抒发了出来。

兰花诗。

以兰花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古已有之,屈原的《九歌》中,曾写道:“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他和孔子一起奠定了中国兰花文化的基础。

此后咏兰诗不断。

有人曾选编了800余首,编成一书。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咏兰诗则比比皆是。

朱德、陈毅、张学良等名人都有咏兰诗存世。

兰花画。

画兰者,早在古代就有记载。

从已有的史料看,画兰最早的画家是唐代的殷仲容。

唐代的名僧贯休,也曾画过兰花,可惜画作没有保留下来。

北宋诗人苏东坡,曾画过兰花,亦没有真迹传世,却留下了题画诗《题杨次公春兰》。

宋代赵孟坚的《春兰画卷》、《墨兰卷》,都是上乘之作。

到了明清,兰花画家则大量涌现,存世的画集如文征明的“兰竹卷”、石涛的《兰石图》、《露兰风竹图》等。

至于近现代画兰的人就更多了。

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李若禅、张大千等的兰画更是各领风骚。

他们的传世力作,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兰花书。

中国最早的兰花书籍为唐代陈处士的《种兰篇》,但此书已失传。

到了南宋,宋时庚于1233年写出了《金漳兰谱》,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兰花著作。

到了明清,艺兰书籍纷纷出版,而且多有存世。

这些书籍,是艺兰人经验的总结,也是研究、探讨兰花的成果。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出版的兰花书籍则更是不胜其数。

有的是专家撰写的,有的是艺兰人撰写的;有的是写兰花栽培管理的,有的是写兰花鉴赏的。

这些书,皆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真是读来爱不释手。

兰花报刊。

许多报刊经常宣传兰花和兰事活动,对弘扬兰花文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国还办了若干种兰花杂志。

中国兰花协会主办的《中国兰花》杂志、中国兰花学会主办的《兰》杂志,创办早,质量高,发行量大,拥有大量的读者,深爱人们喜爱。

南方日报主办的《兰花宝典》,在2004年试刊六期后,于2005年正式创刊,该刊一问世,即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浙江省的《兰蕙》、四川省的《天府兰花》等杂志,在中国兰界也颇受欢迎。

兰花电视。

充分利用电视这种现代传媒宣传兰花,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形式。

有的电视台加大了对兰花和兰事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大了对艺兰先进人物的宣传,甚至制作了专题片,反复播放。

有的兰花公司、兰园、兰苑、兰圃和兰家,专门制作了VCD、DVD,介绍兰花的历史、栽培、管理、鉴赏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兰花文化,推动了群众性养兰活动的开展。

兰花网站。

信息时代为兰花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近年来,兰花网站纷纷开办。

影响力最大的为“中国兰花网”,这个网站为中国兰花协会的专用网站,该网站信息量大、形式活泼、点击率高,堪称中国兰花网站中的“大哥大”。

各省市自治区的兰花组织,有的也办了兰花网站,如北京、云南、贵州、湖北、江西等。

有的地市州的兰花组织,也有自己的网站。

有的兰场、兰园、兰苑等,为了扩大宣传,也办起了网站或网页,尽管有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有这么个宣传手段,已是相当不错。

兰花组织。

如今,全国各地兰花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属国家一级的为中国花卉协会兰花专业委员会即中国兰花协会,中国植物学会兰花专业委员会即中国兰花学会。

省级兰花学会已陆续在建立。

有的叫兰花协会,有的叫兰花学会,有的叫兰花研究会。

其宗旨都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兰花文化,推动兰花事业的发展。

有的地市县甚至大型企业、集团也建立了兰花组织。

这些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兰花组织,每年都开展一些兰事活动,活跃着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着中国兰花文化向前发展。

兰花讲座。

为了普及兰花知识,各地开办了一些兰花讲座、培训班、学习班等,向广大兰友普及兰花的基本知识,诸如栽培、管理、鉴赏、市场等,同时为大家提供各种信息,这对提高兰友的素质,实现“让兰花进入千家万户”的目标,推动兰花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使用。

这种讲座、培训班、学习班,深受广大兰友的欢迎,有条件的,应当经常举办。

兰花文化链是一条永远闪光的链条。

随着社会的发展,兰花文化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兰花文化的链条将更加璀璨夺目,中国兰花文化将会进一步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950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