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和《牛郎织女》。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是口头叙事文学,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不仅极具艺术魅力,而且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很多民间传说流传至今,并为现代人广为流传,其中《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扩展资料:
1、《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途中遇到梁山伯,二人同道求学,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刻苦,毕业时十八里相送,当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儿身时,盟誓婚约。
英台回家便告知已经许配马家,山伯去求婚知道了情况,回家一病不起而死,葬在马家迎亲的路旁,英台知道山伯去世,披孝出嫁,路过梁墓,哭天喊地,悲痛欲绝,突然梁墓裂陷,英台钻入,墓合,随后梁祝化为两只蝴蝶飘然而去,也就有了后来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化蝶》。
2、《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在全国各地强行征集民夫,范杞梁(也作万杞梁、范杞良、范喜良)被迫去服劳役。秋去冬来,眼看天气渐冷,孟姜女不远千里为丈夫送寒衣。当她历经艰辛来到长城脚下时,其夫范杞梁已经埋骨在长城之下。孟姜女放声痛哭,在她哭声中,长城崩塌八百余里。
3、《白蛇传》
据明末《警世通言》记载,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及其侍女青青(也称小青)在杭州西湖遇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邂逅相遇,同舟避雨,一见钟情,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遂结为夫妻。
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青被子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
4、《牛郎织女》
主要讲述了孤儿牛郎依靠哥嫂过活,嫂子为人刻薄,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有一天,牛郎待在河边看七个仙女,他发现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顿生爱意。牛郎跟小仙女织女制造了邂逅,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想要拆散他们,但是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天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喜鹊也会在身边。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都会见面了。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2011年8月30日我从昆明到湖南衡阳遇到一个小女孩长得挺漂亮的,她去浙江,夜里她靠我肩膀上睡着了,我肩膀都被她靠酸了,很累但是怕把她弄醒了一直不敢动,后面她醒了口水流我肩膀上,她不好意思的对我说不好意不好意,我坐车不带东西然后她带了好多,硬是要分我吃我不吃她就说她一个人吃没意思,然后我们就一起分享,我先下的车那时候我们互相加了QQ,后面回来也经常联系我也喜欢她她也喜欢我,但是她是大学生又是教师,我就一小中专生,种种原因我们最终在一起一年多还是分手了,过了两年她结婚了我们现在仍然会联系,我和她到现在都没有后悔当初的相遇,也没有后悔当初在一起,现在仍然是好朋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满满的回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等等的是诗人给雪的赞美!
雪像洁白的花瓣从天宇飘忽而下,意态从容,给人以恬静之感。雪后的大地披上了银装,如宏丽的水晶世界,景象万千,又引起人们无限美好的想像。啊!雪,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浮想联翩?
本期主题内容是《雪》,各位诗人积极赐稿,将自己的创作,对雪的不同感吟展现诗会同题作品上,绽放不一样的精彩!编辑部根据征稿启事要求,择优录取,发表如下,呈现给读者,由于编辑水平有限,请大家批评指正!
五律 雪
文/杨柳岸(湖北宜昌)
种玉锄云冷,寻梅得句香。
清吟邀谢女,苦读伴孙康。
问暖高眠麦,嘘寒独钓郎。
红泥煨绿蚁,白屋共飞觞。
特约编辑点评孔繁银执笔:
赏析:
柳岸老师的五律“雪”精彩纷呈!细阅之后由衷感佩老师功底深厚,学识渊博!
其诗首联即对仗,而且想象力丰富,让人倍感惊艳:用“种玉”形容雪飘,用“锄云”比喻寒风移云,雪地寻梅得佳句,多么惬意而快哉。
颔联用了两个与雪有关的美丽典故:吟雪时想起了东晋咏雪才女谢道韫,苦读诗书却又想到了汉末借雪光苦读的孙康,用典精当典雅,美不胜收!
颈联转而放眼远处的盖着白被的田野,询问冬眠下的小麦暖和否?诗人情趣盎然,接着又与心中的咏雪高贤柳宗元一起“独钓寒江雪”,多么美的画面呀!
结句又很有力,“红泥炉火旺,煮酒思绪长”,结句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并且幻想着与古贤诗人白老先生在雪屋下一起飞觞畅饮,温暖惬意而痛快。真的是卓越的想象力!不由得不佩服诗者才情!
全诗通篇运用了对仗,凝炼而畅达,古雅而质朴!用典自然而美妙,全篇没有出现一个“雪”字。咏雪不见雪,雪意满篇现!技法高明超妙,诗人的雪后喜悦之情跃然纸笺,真是一首堪比古贤的吟雪佳作!细阅之下,情不自禁,写下平生第一篇诗评赏析,以作留念!
1
十样花 • 雪花吟
文/ 黄卓群(广东)
玉树琼花飞舞。欲把乾坤装塑。冷蕊暗香溢,勾留客,赋梅趣。酒酣归日暮。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我没有填过这个词牌,我无奈用工具检测,结果格律韵脚都符合,“玉树琼花飞舞”给人的感觉就是大雪飘飘欲仙,带入意境,结句“酒酣归日暮”,有酒,有旅途,有归乡,有日暮乡关何处是?有给人无限遐想,,,欣赏学习拜读了,祝好作者!
2
蝶恋花 · 雪中情
文/金垛愚叟(洛阳)
北岭朔风冰挂树,大漠苍茫,高塔倾鹅羽。铺玉盖银晶莹路,游人如织今归去。
收拾翩翩愁怨绪,展读诗书,仙圣文豪顾。苦乐死生凭意吐,繁华锦绣惟心素。
3
(1)
点绛唇·咏雪
文–神怡心静(济南)
漫舞轻飘,冰莹六角姿容俏。百旋千绕,改易山川貌。
对语青松,共把严寒傲。待春到,润滋花草,同伴荒田笑。
(2)
七绝·咏雪
文–神怡心静(济南)
恰似娉婷入世来,凌寒漫舞任风裁。
清高无意争芳色,玉体冰心洗沈埃。
编辑点评君羊执笔,点绛唇·咏雪
文–神怡心静(济南)
漫舞轻飘,冰莹六角姿容俏。百旋千绕,改易山川貌。
对语青松,共把严寒傲。待春到,润滋花草,同伴荒田笑。
这是一首咏雪之作,开篇直接描述雪之形状,而后描写了雪的动态“百旋千绕”,并改变了山川地貌。过片用青松作衬,道出雪的精神,青松也是常见雪诗词意境。结句又拿荒田作衬,写出等到春天到来后,雪化润花草。全词布局精当,结构紧凑,以其他景物相衬,在同题《咏雪》作品中别具一格,堪为佳作。
4
五律 · 雪
文/巍巍(江西吉安)
怒吼下瑶台,群芳信手裁。
千峰银练绕,万树白花开。
漫舞铺毡被,纷飞洗浊埃。
玉光晶剔透,素裹引诗来。
编辑点评神怡心静(济南)执笔,巍巍先生此首美律,起句便呈磅礴气势,正所谓笔落惊风雨,“怒吼”二字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充分展示出雪之瑞、雪之品,它无畏冬寒、不恋仙居,毅然弃瑶台、妆凡尘、净浊埃。好诗起句不凡,承句更加壮采,“群芳”一词自然承接,惟妙惟肖刻画出瑞雪之姿。
颔联紧承首联,描写冰雪世界的美丽壮观。在作者妙笔引领下且让我们闭目遐思:万树千峰,白花银练,此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必身临其境,便已凝醉其间,这不得不让读者由衷赞佩诗者遣词造句之高超功力。
颈联转向赞美雪之高品,磅礴之势依旧清晰入目,漫舞之中为大地、为山川、为植物铺上厚厚的毡被,纷飞之间已然轻松洗去世间浊埃。
尾联收束自然,更可称得上是点睛之笔,诗有尽而意无限,作者观雪赞雪,在晶莹无瑕的冰雪世界里不禁诗兴盎然,不负大自然之馈赠,挥毫赋诗以悦身心、更飨读者。
此律集豪气和灵动于一体,对仗工稳、气韵贯通、描写生动。通篇咏雪不着“雪”字,实乃咏物诗之最高境界。
最后感谢巍巍先生的佳作为我带来的如许赏心醉目,还是那句话:评诗者不可能完全体悟为诗者所有的情怀,只能略表己之浅见,不当与未尽之处还望巍巍先生海涵!
5
五律 • 小雪忆儿时
文/博雅(河南)
瑞雪兆丰年,儿时忆具全。
稻粱储库满,红薯窖藏鲜。
山雉巢难觅,家鸡食竞先。
戏雕罗汉佛,玩炮笑翻天。
6
雪中情
文/ 谭德国(湖北)
六出飞花祥瑞兆,山河大地玉莲开。
金鸡踏雪梅迷鹊,小伙跑车妞觅财。
翁行临风骑竹马,妪妆迎客洗琼杯。
举盅雅咏江天韵,醉酒高歌朗镜台。
编辑点评巍巍执笔, 赏析如下:
有人说,冬天是寂寞的,也有人说,冬天是欢快的,那么,诗人眼里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呢“六出飞花祥瑞兆,山河大地玉莲开。”是一种美,金鸡踏雪,小伙跑车何尚不表现生活的醇,翁骑竹马,妪洗琼杯更是一种悠闲的乐。
守着这醉人的时光,守着穿窗而入的阳光,让雪花带去诗人的祝福,落笔生花,且问君安。
任凭时光缓缓溜走,任凭年华静静老去,亦不会生出半点惆怅。初冬虽寒,有你便温暖。冬日里,阳光和煦,微风不燥,人也变得慵懒起来。温一壶好酒,把美梦当做下酒的佳肴,岂不快哉。让我们对各据一方的朋友道一声珍重,对忙忙碌碌的自己说一声辛苦,让我们彼此温暖,愿你我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7
咏雪 二(新韵)
文/ 宁 万 ( )
大地撩旋冷气吹,天穹曼妙寒蝶飞。
征袍素裹银蛇舞,莽野原驰蜡象魁。
搅起琼龙三百万,浑元日月地同辉。
风流倜傥临仙种,华盖迎松喜抱梅。
8
七绝雪
文/ 诗词杨柳岸 (广东)
谁遣清风使我狂,飞花一夜白茫茫。
历冬数九孕枝骨,送得梅君缕缕香。
9
虎年雪韵
文/ 肖志保 (荆门)
又见冰封玉带长,朔风呼啸雪茫茫。
山寒凛冽江南寂,水冻氤氲塞北荒。
惟有腊梅能静练,不堪秋菊已凝霜。
忽闻虎护春花影,顿觉一鞭天地芳。
10
七绝· 雪趣 /新韵
文/ 冯文权(重庆)
戎装素裹带孙还,瞬见纷飞瑞雪来。
趣逗顽童张大口,冰花袭面乐开怀。
11
冬雪 七绝
文/ 吴卫民 (武汉)
寒冬腊月北风飕,小雪飘飘冷气浮。
健体强身无阻隔,吟诗作赋不停休。
12
五律 · 雪
文/泰然(江苏)
一夜朔风狂,漫天乱絮扬。
银毡铺井陌,碎玉缀穹苍。
浪子寻芳苦,骚人赋句忙。
惟吾欣把盏,独酌五琼浆。
13
记初恋时进京寻妻逢雪(新韵)
文/周磊(山东·德州)
北上寻君逢大雪,江天万里只一白。
长街冷阔无人迹,远处飘红是你来。
14
咏雪
王世和(武汉)
银被铺田映月华,遮寒保暖护农家。为争明岁收成好,愿化春霖润麦花。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王老师的大作,韵字普通,意蕴深邃,普通人提到冰雪就是寒冷和惧怕的感觉,作者是乐观积极态度,拟人化,冰雪愿为农业大丰收,给麦苗,也就是农作物,护寒保暖,作自己的贡献!起承转合自然,吟咏抒怀朴素,意义读者自明。欣赏学习拜读,祝福王老师!
15
五绝 雪韵
文/孙学强 (开封)
寒冬飞雪降,阡陌盖琼妆。
腊梅吐芳蕊,篱菊雪内藏。
16
咏雪 七律
文/ 刘惠琴(湖北)
绿减红消换素装,繁花凋谢雪登场。
翩翩媚态窗前影,落落英姿槛外霜。
坐看青松枝叶俏,闲观绿萼蕊芬芳。
文人墨客诗心赋,曲曲阳春吐艳光。
17
沪冬雪迟 七律
文/ 愚叔 (上海/武汉)
冬月姗姗腊月迟,埋身街井苦相思。
眼馋北境雕冰早,心动中原舞雪时。
冻挂寒悬三两处,竹喧梅怒几多枝
得闲车驾城郊外,一路霜花落冷池。
特约编辑点评杨柳岸执笔,一入冬,总会有个念想:怎么还不下雪呀!然而,所谓小雪、大雪,那是北方诗友的节气。不到寒冬腊月,上海哪里会下雪啊,即便到了寒冬腊月,上海也不一定下雪啊。诗要有景趣、情趣、理趣。老天不下雪,这次同题诗会又要写雪,把人的心挠得痒痒的。诗,就是愚者之痴言疯语。'“一念成痴”,就是愚叔这首七律的诗趣。首联在发呆中不忘点题,雪成了诗人的梦中情人,相思之苦,我见犹怜。中二联诗人终于与情人梦中相会,雪景满是人情。一大把年纪还做个下雪的梦,本来就痴得可以了啊,诗人居然一痴到底,天真地认为城里没下雪,难道郊外也没下吗。于是起个大早,驱车一路走来,然而空见霜花,不见雪花,诗人那份惆怅,也让我读得痴了啊。
18
五律· 怀友人
文/ 泽牛(浙江)
风急惊霜竹,如弦怀故吟。
方君流水曲,入我北山音。
草尽已枯萎,鸿飞不见林。
独人安寂寞,闲处举杯斟。
19
吟咏小雪
文/陈 兰(武汉)
(一)
寒窗西岭暮云浓,白雪飘飘覆劲松。
岁月风云多变幻,冰封万里素芙蓉。
(二)
残枝落叶雪冰封,旷野飞花夜色浓。
梦幻长空思冷静,琼芳洁净鸟无踪。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陈老师七绝二首,格律正确,押韵规范,扣题符合,意象丰富,是咏雪的绝句诗,我所知道的陈老师,非常用功,没有正规的诗词老师带,完全靠自学成才,已经是很不容易啦,值得点赞支持!再提升上还有一定空间,希望你芝麻开花,节节高,写出更多更好的诗词作品,丰富你的冰雪寒梅内涵,欣赏学习拜读了,祝你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最重要!
20
七绝 · 咏雪
文/泽牛(浙江)
一夜鹅毛铺地起,山河万里旧翻新。
琼花缠树开千朵,半入深冬半入春。
21
咏雪 (新韵)
文/ 宁 万( )
斯如玉屑绽凌空,幻妙琼花舞碧穹。
剔透莹白辉夜幕,银光铺洒细如绒。
瑶台瑞叶飘灵韵,莽岭寒英染翠松。
旖旎风光传喜讯,山河筑梦寄骄龙。
22
五律•题小雪节气(新韵)
文/孔龙围棋( )
三秋未见冬,银粟却难逢。
久住南方地,常思北固凇。
今朝迎小雪,何日化归鸿。
煮酒敲诗韵,乡愁笔下浓。
注:银粟~雪花,北固~镇江北固山。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作者佳作是一首五律,对仗工整,合律押韵。笔者一看作品就不是大雪纷飞的地方,难得一见的北国风光,冰雪溶溶的场景,尽管难得一见,看到小雪也是欢欣鼓舞,照样煮酒吟诗,不影响咏雪,尤其是思乡之情,化作笔端,佳作欣赏学习拜读了,祝福作者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23
七律· 咏冬
文/ 陈后成 (武汉)
冬雪皑皑数九天,千姿百态尽争妍。
松山叶翠笑冰冻,竹海枝青冒酷寒。
犬猎野丘追兔急,童玩广场垒人癫。
腊梅独放嫣然笑,喜报琼花耀翌年。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陈老师的佳作咏冬,冬天就是大雪飘飘,冰天雪地,当然主题是雪,这篇七律对仗工整,押韵规范,格律正确。意象丰富,“松山”“竹海”“犬”“儿童”“腊梅”“琼华”,,,运用恰当,起承转合自然,作者寄托主题,“喜报琼花耀翌年”,表示通过雪景美丽,来年有一个美好愿望!老师佳作欣赏学习拜读了,祝福老师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24
咏 雪
文/ 王顺兰 (武汉)
北风烈烈啸呼狂,大雪飘飘雾气扬。
翠竹躬身迎客到。红梅笑靥送馨香。
冰魂涤荡尘埃净,玉洁轻盈兆吉祥。
片片晶莹如蝶舞,人间静美胜天堂。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王老师大作,七律对仗工整,押韵规范,格律合格!尽管江城今年的大雪未到,往年的大雪,冰天雪地的景象活灵活现,意象丰富,声临其境,作者通过咏雪,寄托自己的心愿“人间静美胜天堂”!欣赏学习拜读佳作,祝福作者心情愉快!
25
雪
文/ 刘天华(武汉)
(新韵)
天庭琼粉地轮筛,玉絮飘飖献瑞来。
不屑寻常夸冷艳,只图世鉴变清白。
26
雪 七绝
文/ 龙门客栈 ( )
窈窕无瑕洁乳身,追风逐梦得天真。
皑皑铺尽三千里,不让青山染一尘。
27
五律 • 冬雪
文/无忧忍者 (江西南昌)
无垠飞玉絮,气势带寒流。
瑞叶堆三峡,祥光满九州。
情豪倾碧海,意暖遍银畴。
更爽身融水,冰消日照柔。
28
初冬逢雪(新韵) 五律
文/ 云水客(大连)
庭前初霁彻,素裹百枝莹。
未尽秋霜气,先惊晓月霙。
飘残萧碧落,艳发粲椿龄。
景致谁相借?寻梅斗雪赢。
29
雪 七律
文/ 赵晓山( 北京 )
银粟旋成凝素带,风林雕树漫山霞。
蜡浮宝靥犹编缟,玉碎珠光自胜葩。
六出乾坤知世味,一蓑霰雨识生涯。
欲和梅岭来装扮,若晓凋秋不作花。
30
七绝 • 江南雪
文/静怡(苏州)
空中曼舞入泥无,雪洒江南骨已酥。
最喜窗前停数朵,半成碎玉半珍珠。
31
词 沁园春 咏雪
文/ 曾宪明 (湖北)
登楼凭栏,江城阴云,三镇杳茫。看两江四岸,广披银彩;琼花飞舞,素裹纱妆。壮比仙宫,美如神话,几缕炊烟隐大江。沙滩外,见一群苍鹭,振翅翱翔。
即便刺骨寒霜,任清冷风吹竞傲狂。盼春光尚远,尽无暖信;离人消瘦,哪解愁肠。唯有诗心,不甘寂寞,伴我闲来梦远荒。江桥畔,正繁花似锦,诸赏梅香。
32
散天花• 大雪(龙谱、舒亶体)
文/ 吴辉 (武汉)
时序吹开大雪妍。翩翩牵玉蕊,寄云间。携来帘外碎琼嫣。冰凌雕四野,冻丝弦。
山换银装蜡象鲜。茫茫看廖廓,地生烟。分香冷艳醉樽前。别来还邂逅,意绵绵。
33
雪中悟
文/ 山城居人 (广东)
亲临北国迎飞雪,较比南风别样情。
铺盖长街无厚薄,犹如碗水在端平。
飞雪之善良纯洁、洁白无瑕,南风之团结和睦、助人大度,各领风骚。
人若融合而悟,将另有境界。
34
大雪抒怀 七律
文/裴光华( 武汉 )
西风骤起扰安宁,大地换妆草失青。
百卉凋零寻旧梦,千枝兀立恋红樱。
多情枫菊含秋泪,有意篁梅寓魅情。
待到春归芳醉蝶,衔诗浅笑玉人惊。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裴老师大作七律大雪抒怀,格律正确,押韵规范,尤其是对仗联,对仗工整,符合七律要求,意象丰富,多彩多姿,佳作欣赏学习拜读啦,祝福老师,辛苦啦!
35
五言绝句 赏雪
文/ 莫西岸 (香港)
处处飞凝雨,茫茫天地间。
江亭炉火盛,暖酒独悠闲。
36
沁园春·雪
文/陈耀庭 (湖北)
冻宇寒流,玉裹银妆,大地飞花。眺城乡左右,惟馀浪涌;山川上下,兽迹难查。水舞丝绸,峰呼神女,誓把瘟神送老家。祈阳暖,待火轮化冻,雪后绽葩。
神州朗日丹霞,令亚澳美欧暗羡夸。昔东倭生化,难摧意志;妖魔鬼蜮,岂覆中华?看我街村,不染纤尘,百毒焉侵一任他。观自在,看英雄仗剑,斩怪降鲨。
37
七律 题雪
文/ 东海 (广东)
谁遣秋过我缥扬,编排万物著琼装。
高檐挂粉更诗意,秃树垂珠倍怆凉。
时与梅棠倾密语,偶偕桃杏诉衷肠。
苦熬未见丹樱面,已化清流泥里藏。
38
鹧鸪天 雪(新韵)
文/ 书香 (辽宁)
龙卷西风思绪开。平畴凤舞入君怀。
小楼闻雪猗轩坐,香宇观花踏玉来。
盈剔透,竞清白。痴情无悔弃瑶台。
无缘春暖花开日。确有冰心胸满揣。
《月泉诗韵》编辑部
文学社特邀顾问团成员:
1李文朝,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政治委员、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任,少将军衔。
2钟振振,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3王改正,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4林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
5、张兆嵩,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6、蒋新文,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原副会长。
副社长: 铭记天下
主编: 铭记天下(兼)
副主编: 幽谷客 巍巍
神怡心静 君羊
编委: 静怡秋枫 书生
君羊 谭德国
河边漫步 东方了了
收稿: 君羊 (兼)
统筹: 田心木目心
刊头题字: 蒋新文
柘皋古镇
魏小强
在合肥方圆数百公里内,肥西三河和六安毛坦厂镇是比较有名的镇。前者以旅游业出名,后者以教育业为支柱,毛坦厂中学被誉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复读工厂"。
我的家乡巢湖柘皋古镇虽不及这两个镇繁华有声誉,也算是巢湖境内的一颗明珠。
古镇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南宋名将刘锜在此地取得"柘皋大捷",此战被誉为南宋中兴十大战役之一。
巢湖到皖东名城滁州、到省会城市合肥的公路穿镇而过。
在淮南寿县境内骑行时,惊叹于其管辖的镇之多。不到十几二十公里左右,就有一个镇,如木厂、安丰塘、刘岗、炎刘。
从夏阁到庙岗的方集和栏杆的柳集,有三四十公里之遥。
这样一比较,柘皋算是大镇,规模大,人口密集。
过年前几天,镇上小摊位、店铺鳞次栉比,玲琅满目。绸缎店、木器店、售卖年货的各种小商铺,整齐排列在街道的两边。街道上人碰人,人挤人,水泄不通。
在上小学的时候,过年前随家人到街上打年货,在镇上的新华书店买到一本梁羽生的连环画小说《七剑下天山》,凌末风、傅青主、冒浣莲、以天山大漠为背景的爱恨情仇……这是梁比较好的一部小说,情节曲折感人,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及至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华灯初上,走在镇上,新华书店门前红灯笼,一地爆竹烟花碎屑。时光悄然流逝。父辈们在时光里渐渐老去。
小时候觉得柘皋很繁华,后来见了世面,骑行过安徽省内很多地方,觉得它的平淡无奇。柘皋东面,有全椒古河镇,其繁华、规模和悠久历史不输于柘皋。
柘皋有所高中:柘皋中学。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名声很是不好,一年没有几个考生能考上大学。当时对我来说:考上这所高中就是失败。
不过,我的弟弟是从这所高中毕业的,高考中考上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现在定居在大都市上海。他就读这个学校的前几年,有一位学生还考上北京大学。看来,学校好坏与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自身。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不知道柘皋高中现在怎么样了。
我上高中时,姐姐已经从师范学校毕业,在镇上的一所小学工作,手头有不少藏书和文学书刊。在寒暑假和放假的时候,我常到镇上,从她那里借书看。我的文学素养和写作基础就是从那时建立起来的。
”一到深秋,原野上总是狂风大作,寺院后边的树像潮涌一样呼啸着,林子旁边,直达足利的东武铁路的火车,一早一晚发出震耳的响声,飞驰而过。”
这是日本作家田山花袋的作品《乡村教师》的最后一段。主人公乡村教师清三在日本打赢俄日战争 、举国欢呼之际,身患重病去世,被埋葬于一片榛树林里。他的一个美丽的女学生来到坟前拜祭,不顾旁人看见,独自哭了很久。
高三课程紧张。一个春日,我回到镇上,从姐姐的众多书刊中翻拣出这本书,粗略地翻看了一下,那时没有什么生活阅历,没有时间去反复多次阅读,所以看完后,只记得关于这一片段的大概模糊印象。
在草长莺飞、芳草萋萋、一年最美的时节邂逅这本书,对当时酷爱文学、多愁善感的我,这个片段和场景在日后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珍贵的回忆。
后来,过了四五年,去河南洛阳时,在一个摆地摊的小贩那里看到这本书,恍如捡到珍宝,爱不释手。从手头所剩无几的生活费里,排出几元大洋,买下这本书。这样算来,这本书陪伴在我身边有十多年了。
城市化进程,让乡村渐渐凋敝。和繁华喧闹的大都市相比,镇内的很多村庄都很破落,少见青壮年。
古镇的旅游景点有北闸老街和李鸿章当铺,但缺少厚重感,缺少大手笔运作。
柘皋的旅游业应当向合肥学学。
庐阳北郊三十岗一带景区众多,有美食城,有文化底蕴丰厚的三国城,有文艺气息浓厚的崔岗艺术村,有可以观光采摘的桃蹊果园,有风景优美的滁河干渠观光带,是合肥市民踏青休闲的好场所。
庐阳区政府对辖区这一风景区的投入可谓是大手笔。
在偏僻、少有人居住的农村修了很多宽阔的马路。
现在,从四里河路到三十岗景区 三国城遗址的主干道又在拓宽重修。
为了拉动旅游业,十几年前就开通了从市区到三国城的300路公交车。
三十岗旅游业的兴起,有庐阳区政府的大力投入,被打造成合肥旅游业的一张名片。
作为中国的人文圣山,庐山不但有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众多大诗人留给我们的诗情画意和东、西林寺的佛理梵音,还有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白鹿洞书院。本期我们通过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来看看在白鹿洞的读书人是怎么珍惜时间的。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赏析
附: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红点表示的,这个小红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对照。
在跟随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众多大诗人的作品探寻庐山的“真面目”的过程中,我们渐次领略了庐山的诗情画意和佛理梵音,但就像我在上期分享的最后说的,这还不是“庐山真面目”的全部。作为中国的人文圣山,庐山还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前几期分享中我给大家分享了我们在庐山游学期间去过的陶渊明纪念馆、秀峰、石钟山、三叠泉、花径、东林寺……但游学期间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却是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白鹿洞书院。
在做这几期分享的过程中,那掩映在群山绿树之中的白墙黑瓦的楼阁庭院式古建筑总是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记得沿着蜿蜒的山路有贯道溪的潺潺流水相伴的晨跑、在独对亭里跟着鸟鸣一起叽叽喳喳的我们渐渐静下心来的晨读、每天去文会堂上课时都会路过却视而不见的碑廊的碑刻和堂前的周敦颐雕像、每次外出都路过的古老的棂星门、傍晚散步时看到的状元柱和江西进士榜、枕流桥下那块老师和邂逅的雅人烹茶其上的枕流石,还有离开前被妈妈拉着去看的朱熹纪念馆。当然,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日夜“住于斯,吃于斯,歌诗欢聚于斯”的延宾馆大院,还有白鹿洞书院那一进院后山的白鹿。实际上当时的我在每天丰富多彩的游学生活中并没有用心去看它,反倒是现在做分享时才补上对它的理性认识。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坐落在庐山五老峰南麓约十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合,一水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实在是个读书求学的好地方。我还记得我们在那天早晨坐着车来到白鹿洞书院的大门前,那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着“白鹿洞书院”的横额,古树垂荫,溪水轻吟, 好一派山居风景 。白鹿洞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东向西串联式而筑,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门,由此构成五大院落,分别为先贤书院、棂星门院、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和延宾馆。每一院落又各有两至三进,包括书院门楼、先贤书院、礼圣殿、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延宾馆士子楼、高等林业学堂等建筑。从方位格局上看,白鹿书院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群,建筑均坐北朝南;从建筑材质结构上看,白鹿书院建筑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书院是我国古代传播文化、培养学子、交流学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在战乱之后国家兴办的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的情况下,由私人读书而兴办的乡里之学,也是各派学者在民间自由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白鹿洞书院正是书院中大名鼎鼎的代表。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与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但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 李渤 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李渤养了一头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宝历年间李渤为官江州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南唐升元年间开始在白鹿洞“建学置田”,供给各方来学诸生。以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时称“庐山国学”,又谓白鹿国庠。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的国子监齐名,当时的学者争相往之。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给白鹿洞书院。因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白鹿洞书院得以发展。不过,对于白鹿洞书院贡献最大的人,恐怕还是朱熹。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成者。在儒家学者的心目中,朱熹是一位地位仅次于孔、孟的夫子,享有唯一的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殊荣。他在知南康军期间重建庐山白鹿洞书院,聚徒讲学,传播文化,教育士子,这是他一生中振兴理学、开创和健全书院制度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北宋在统一大部分国土后,乱世渐平,文风日起,学子士人纷纷要求就学。但政府无暇顾及,开国后80余年未兴办学校,于是“儒者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学,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到宋真宗执政以后,又大力提倡科举,发展官学,制订了不入官学不能应举的政策,书院又逐渐衰落下来,但白鹿洞书院还在勉强维持。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下,烽烟四起,庐山的建筑罹于兵火,白鹿洞书院也“屋宇不存”、“基地埋没”、“莽为荆榛”、“荒凉废坏”。白鹿洞书院获得新生和兴旺,除了南宋偏安一隅,社会经济相对稳定以外,与朱熹的有志于振兴教育事业,为恢复书院所作的种种努力有很大关系。
南宋淳熙六年,朱熹被任命为知南康军。他考察了白鹿洞书院遗址,发现这里已是一片野草丛生、瓦砾成堆的废墟,感慨万分,决定加以修复。他一面分派人筹措兴复诸事,同时又将自己有关修复书院的种种设想奏告朝廷。
当时,南宋朝廷对金兵南下的惊惶始定,财政困难尚多,对教育事业无余力顾及,何况南康军已有三所官校,不必为修复书院烦费。但朱熹认为,白鹿洞这个地方“山川环合,草木秀润,真闲燕讲学之区。”他力排众议,一再上本朝廷,坚持重建白鹿洞书院,理由有二:一是宋朝开国以来,朝廷就十分重视白鹿洞书院的建设,书院对于传播文化、教育士人、巩固统治,贡献很大,因此,重建书院,“理不可废”;二是强调在庐山境内佛寺道观“以百十所计”,其毁坏无不兴葺。如果只修寺观,不修儒馆,只闻钟鼓之声,不闻弦歌之声,就太不重视文化教育了。由于朱熹的一再请求,宋孝宗终于批准重建白鹿洞书院。书院落成之日,朱熹高兴地饮酒赋诗:“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前贤听鹿鸣。三爵何妨奠萍藻,一编讵敢议明诚。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无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
淳熙六年至八年朱熹任南康军期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重建院宇、筹措院田、聚书、立师、聚徒、订学规和立课程。朱熹在总结前人办学所订规制和禅林清规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订了《白鹿洞教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这一学规后来在全国书院被普遍遵行,至今仍为中外教育家所重视和研究。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升堂讲学”、“互相切磋”、“质疑问难”、“展礼”等,而以学徒认真读书、自行理会为主要形式。朱熹对学生读书方法有许多精辟的指导,后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值得指出的是,朱熹每有闲暇则与学生优游于山石林泉之间,寓讲解、启迪、点化于其中。正因此,朱熹在书院周围修建了许多供游息赏景的亭榭,开凿了许多风景点,让师生把修身、讲学与适当的休息和旅游结合起来,活跃文娱生活,增进身心健康,认为这是造就德才的良好途径。这也正是我们在庐山游学期间的读书方式。
正是由于朱熹的苦心经营,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誉享海外,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一个重要文化摇篮,也为明清时期白鹿洞书院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游学时住的延宾馆庭院的正中央有一座朱子像,我们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准时来到朱子像前穿着深衣歌诗,讲义中也专门编入了朱子的《敬斋箴》和《心箴》。我现在再翻看当时的照片和讲义,才理解了檀老师带我们到这里来游学的深意。白鹿洞书院真是读书游学的好地方,这十几天的游学生活是多么美好和难得呀!
与朱熹和李渤一样珍爱白鹿洞读书生活的还有我这期要分享的主题诗《白鹿洞二首·其一》的作者王贞白,他正是在白鹿洞读书求学时写下了这首有着“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样传诵千古名句的名作。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人。唐乾宁二年登进士,七年后授职校书郎。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的描写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征戌之情,深切动人。在政治上,王贞白有着鲜明的立场与决心,他在《宫池产瑞莲》诗中写道:“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然而天性耿直的王贞白并没有能够实现他的志向。他生活在政治一派腐朽、朝廷上下到处有贼臣奸相、战端四起的晚唐。自从进入朝廷之后,王贞白就已深刻地感受到了唐末政治上的污浊与腐败,于是在朝廷中担任闲职的王贞白在盘桓数年后,终于无法忍受尔虞我诈、人心惶惶的官场生活,趁唐昭宗赴岐山狩猎之时,愤然退出这一是非之地,归隐返乡,时年还不到三十五岁。
王贞白深感自己无力挽救日益衰败的大唐社稷而弃官退隐,但是他始终摆脱不了面对国家危亡的情感痛苦。守义退隐实际上是他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所以王贞白退隐之后并没有去过那种闲逸自在的生活,而是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了家乡百姓,在乡邑永丰县城外西山之南创建了“山斋书舍”潜心教学,为家乡子弟传道解惑。教学之余他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常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江西四大诗人”。王贞白“学力精湛,笃志于诗”,其诗“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清秀典雅,辞意工丽”,深受四方学者所推崇,尊以为师。南唐中兴元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信州永丰,即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王贞白的诗在唐末声名远扬,其文学地位在历代均获很高评价。宋人潘若同的《郡阁雅言》说:“贞白,唐末大播诗名”。元人辛文房所作的《唐才子传》称王贞白“学历精赡,笃志于诗,清润典雅,呼吸间两获科甲,自致于青云之上,文介可知矣”。但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他的名字在群星灿烂的唐朝诗坛却很不起眼。不过他的《白鹿洞二首·其一》里的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你一定从老师或者家长的口中听到过很多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写白鹿洞最有名的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
“春深”就是春末,暮春;“引笑”就是逗笑,开玩笑;“周情孔思”指周公礼法、孔子儒学,诗中乃泛指经史之学;“追寻”意思是深入研究。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致就是说: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已经快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若不是被道人的逗笑打断了思绪,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树木荫浓,春色已深,这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时序转换本属寻常,为什么之前诗人没有发现呢?“读书”二字道出了缘由。正是因为诗人的心思完全沉浸在读书之中,所以才发现时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转变。然而这发现所引起的并不是对大好春光易逝的感慨和遗憾,而是读书的光阴如此珍贵,因而时不我待的珍惜心情,所以接下来发自诗人肺腑的感叹“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了传诵千载的惜时金句。这一诗句以金子喻光阴,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表达时间之宝贵,极其形象而鲜明地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的珍惜。
这里的“一寸光阴”指极短的时间,那么古人为何把时间称作“光阴”?“一寸光阴”又是多长时间呢?“光阴”这个词的出现与古代的计时工具有关。在清代以前,中国没有钟表,要想计时很不容易。当然,这并不代表古时没有计时工具,比如我在《正月十五夜》那一期分享中就给大家讲到了“铜壶滴漏”这种计时工具。而“光阴”一词则跟“日晷”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有关。日晷是人类根据日影位置的变化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由底座、晷面、指针组成。底座与地面平行,晷面与赤道平行,指针与地轴平行。指针一般为铜质,垂直穿过晷面。晷面呈圆盘形,石质,正反两面都刻有12个时辰。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投影就会投向晷面,指在哪个位置上,便意味着是相应的时刻。每天从早到晚,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每走一步,日晷指针的影子也紧随其后产生相应变化。太阳是“光”,影子为“阴”,流逝的时间体现为光的阴影变化,“光阴”这个词就由此而来。
再来看这个“寸”。我们现在用时、分、秒来度量时间,古人为何用“寸”来度量光阴呢?《大戴礼记·主言》中记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郑玄注解《礼记·投壶》时也说:“铺四指曰扶,一指案寸。”可见,寸是一指宽的长度。日晷指针的影子在晷盘上移动一寸所花的时间,就被称为一寸光阴,即“寸阴”。因为寸只是一指那么短,所以“寸阴”自然指的是很短的时间,以此来衡量时间,更显时间之珍贵易逝。
在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中,在四时的流转往还里,古人逐渐认识到,时光流逝从来无情,不曾等人。首先将“寸阴”与“寸金”连在一起,劝喻人们珍惜点滴时光的,是《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璧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玉环,虽价值连城,但时间却比璧玉更为宝贵。而王贞白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在第一句“读书不觉已春深”叙事的基础上自然引发出来这样意味深长的感悟,正足以引起每一个珍惜时间的读书人共鸣,也因此诗句一出,便成为有口皆碑的格言警句,以至于后来被编入集结中国从古到今各种格言、谚语的明代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不过,《增广贤文》中把“一寸光阴一寸金”和“寸金难买寸光阴”组合起来的广泛流行反倒让人们忘了它原本的出处:王贞白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我和妈妈参加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录制时,我们家庭团多次冲出百人团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符昕姐姐在有一场答题时就是给卡到了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上句这道题上。
在表达了深深的惜时感叹后,诗人是否又接着读书去了呢?原本还真是的,但却被来访的道士朋友给打断了,这正是接下来诗的第三句“不是道人来引笑”所表达的内容。这个道人看来是个诙谐有趣之人,不知他对诗人说了点什么,把专心读书的诗人给逗笑了。道人要静坐养生、炼丹修道,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则还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聚精会神。那诗人读的又是什么书呢?第四句“周情孔思正追寻”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虚心涵泳圣人的教导呢。
从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王贞白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想来他能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一定也得益于这样的品质吧。
有意思的是,对白鹿洞书院有决定性贡献的朱熹也有一首和王贞白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异曲同工的诗作《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此诗大约写于朱熹的晚年。相传朱熹年老时,散步到一所学堂,看到一群学子在室外池塘边打闹戏耍。当时正值深秋,梧桐树叶随风飘落,想到自己白头,不禁感慨万千,随口吟下了这首诗。这里的“一寸光阴不可轻”是不是和“一寸光阴一寸金”表达的惜时之意如出一辙?而“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是不是也和“读书不觉已春深”一样,用敏锐、细腻的笔触和含蓄而形象的时序流转的意象,表达了相似的光阴似箭、时不我待因而一定要珍惜时间的感受?唯一不同的是,朱熹的《偶成》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少年们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而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则是用“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道出自己对时间的无比珍视。
实际上古诗中表达类似劝学、惜时的还有不少呢。比如我之前曾经分享过的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是不是和朱熹的《偶成》诗意有些像?
我妈妈很喜欢王贞白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在参加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录制时,她第一次上场时选择的定场诗就是“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她在答接上两句诗的题目时,却把陆游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和朱熹的“一寸光阴不可轻”给混到一起了,虽然这两首诗压的是同一个韵部,貌似也是无缝对接,但妈妈常常自嘲“还是背诗的功夫没下到啊!”确实是,我们读书学习,不但要珍惜时间,更要在宝贵的时间里真正下到足够的功夫啊!
我们在白鹿洞书院游学时也践行了王贞白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和朱熹诗中“一寸光阴不可轻”的惜时精神。我们每天早早起来跑步和读书,上下午都在上课学习,到了晚上也不忘记写作业,外出游玩的安排也都很好地配合了读书学习的内容。正是因为我们当时格外的珍惜每分每秒,才让这短短两周的游学变得如此难忘。
在王贞白的家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他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中“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名句已经被当做当地的文化名片来打造了。2012年9月11日,当地政协举办了“王贞白文化品牌建设”调研座谈会,努力想把王贞白文化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品牌,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珍惜时间的人们想到时间就会想到广丰,想到王贞白。甚至有部分政协委员还建议将“光阴”文化写进城市名片,成立组织机构,抢先进行品牌注册,并加大宣传力度,让王贞白的“光阴”文化家喻户晓。这种较为商业化的推广确实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但是否真能传播把“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惜时精神用于读书的内涵呢?
1你去过什么书院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个你喜欢的书院吗?
2你参加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游学活动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3你读过朱熹的诗吗?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首他的诗,比如《春日》。
4你还读过什么劝大家珍惜时间的诗吗?能给大家分享一首吗?
5你在学习中有没有感受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吧。
特别题目去过庐山营的小伙伴们,你们对白鹿洞书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贞白》
(元)脱脱等撰《宋史·朱熹传》
雒诵堂《庐山营讲义》
白鹿洞书院官网
中国最早的书院,是官方的什么机构?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也。父乾佑,贞观初为殿中侍御史。时有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太宗欲斩之。乾佑奏曰:「法令者,陛下制之于上,率土尊之于下,与天下共之,非陛下独有也。仁轨犯轻罪而致极刑,是乖画一之理。刑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臣忝宪司,不敢奉制。」太宗意解,仁轨竟免。乾佑寻迁侍御史。母卒,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太宗遣使就墓吊之,仍旌表其门。后历长安令、治书御史,皆有能名,擢拜御史大夫。乾佑与中书令褚遂良不协,竟为遂良所构。永徽初,继受邢、魏等州刺史。乾佑虽强直有器干,而昵于小人,既典外郡,与令史结友,书疏往返,令伺朝廷之事。俄为友人所发,坐流爱州。乾封中,起为桂州都督,历拜司刑太常伯。举京兆功曹参军崔擢为尚书郎,事既不果,私以告擢。后擢有犯,乃告乾佑泄禁中语以赎罪,乾佑复坐免官。寻卒。
昭德,即乾佑之孽子也。强干有父风。少举明经,累迁至凤阁侍郎。长寿二年,增置夏官侍郎三员,时选昭德与娄师德、侯知一为之。是岁,又迁凤阁鸾台平章事,寻加检校内史。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上东诸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初,都城洛水天津之东,立德坊西南隅,有中桥及利涉桥,以通行李。上元中,司农卿韦机始移中桥置于安众坊之左街,当长夏门,都人甚以为便,因废利涉桥,所省万计。然岁为洛水冲注,常劳治葺。昭德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竟无漂损。
时则天以武承嗣为文昌左相,昭德密奏曰:「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脱若乘便,宝位宁可安乎?」则天矍然曰:「我未之思也。」承嗣亦尝返谮昭德,则天曰:「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承嗣俄转太子少保,罢知政事。延载初,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庆之固请不已,则天令昭德诘责之,令散。昭德便杖杀庆之,余众乃息。昭德因奏曰:「臣闻文武之道,布在方策,民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以亲亲言之,则天皇是陛下夫也,皇嗣是陛下子也,陛下正合传之子孙,为万代计。况陛下承天皇顾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恐天皇不血食矣。」则天寤之,乃止。
时朝廷谀佞者多获进用,故幸恩者,事无大小,但近谄谀,皆获进见。有人于洛水中获白石数点赤,诣阙辄进。诸宰相诘之,对云:「此石赤心,所以来进。」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皆笑。是时,来俊臣、侯思止等枉挠刑法,诬陷忠良,人皆慑惧,昭德每廷奏其状,由是俊臣党与少自摧屈。来俊臣又尝弃故妻而娶太原王庆诜女,侯思止亦奏娶赵郡李自挹女,敕政事堂共商量。昭德抚掌谓诸宰相曰:「大可笑!往年俊臣贼劫王庆诜女,已大辱国。今日此奴又请索李自挹女,无乃复辱国耶!」寻奏寝之。侯思止后竟为昭德所绳,搒杀之。
既而昭德专权用事,颇为朝野所恶。前鲁王府功曹参军丘愔上疏言其罪状曰:
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归于下。宰臣持政,常以势盛为殃。魏冉诛庶族以安秦,非不忠也。弱诸候以强国,亦有功也。然以出入自专,击断无忌,威震人主,不闻有王,张禄一进深言,卒用忧死。向使昭王不即觉悟,魏冉果以专权,则秦之霸业,或不传其子孙。陛下创业兴王,拨乱英主,总权收柄,司契握图。天授已前,万机独断,发命皆中,举事无遗,公卿百僚,具职而已。自长寿已来,厌怠细政,委任昭德,使掌机权。然其干济小才,不堪军国大用。直以性好凌轹,气负刚强,盲聋下人,刍狗同列,刻薄庆赏,矫枉宪章,国家所赖者微,所妨者大。天下杜口,莫敢一言,声威翕赫,日已炽盛。臣近于南台见敕日,诸处奏事,陛下已依,昭德请不依,陛下便不依。如此改张,不可胜数。昭德参奉机密,献可替否,事有便利,不预谘谋,要待画旨将行,方始别生驳异。扬露专擅,显示于人,归美引愆,义不如此。州县列位,台寺庶官,入谒出辞,望尘习气。一切奏谳,与夺事宜,皆承旨意,附会上言。今有秩之吏,多为昭德之人。陛下勿谓昭德小心,是我手臂。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近者新陷来、张两族,兼挫侯、王二仇,锋锐理不可当,方寸良难窥测。书曰:知人亦未易,人亦未易知。汉光武将宠庞萌,可以托孤,卒为戎首。魏明帝期司马懿以安国,竟肆奸回。夫小家治生,有千百之资,将以托人,尚忧失授。况兼天下之重,而可轻忽委任者乎!今昭德作福专威,横绝朝野,爱憎与夺,旁若无人。陛下恩遇至深,蔽过甚厚。臣闻蚁穴坏堤,针芒写气,涓涓不绝,必成江河。履霜坚冰,须防其渐,权重一去,收之极难。臣又闻轻议近臣,犯颜深谏,明君圣主,亦有不容。臣熟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但使国安身死,臣实不悔。陛下深览臣言,为万姓自爱。」
时长上果毅邓注又著《硕论》数千言,备述昭德专权之状,凤阁舍人逢弘敏遽奏其论。则天乃恶昭德,谓纳言姚璹曰:「昭德身为内史,备荷殊荣,诚如所言,实负于国。」延载初,左迁钦州南宾尉,数日,又命免死配流。寻又召拜监察御史。时太仆少卿来俊臣与昭德素不协,乃诬构昭德有逆谋,因被下狱,与来俊臣同日而诛。是日大雨,士庶莫不痛昭德而庆俊臣也。相谓曰:「今日天雨,可谓一悲一喜矣。」神龙中,降制曰:「故李昭德勤恪在公,强直自达。立朝正色,不吐刚以茹柔;当轴励词,必抗情以历诋。墉隍府寺,树绩良多,变更规模,殁而不朽。道沦福善,业亏嫉恶,名级不追,风流将沫。式旌坏树,光被幽明,可赠左御史大夫。」德宗建中三年,加赠司空。
史臣曰:裴炎位居相辅,时属艰难,历览前踪,非无忠节。但见迟而虑浅,又遭命以会时。何者,当是时,高宗晏驾尚新,武氏革命未见,炎也唯虑中宗之过失,是其浅也;不见太后之苞藏。是其迟也。及乎承嗣请封祖祢,三思劝杀宗亲,然后徒有谏章,何尝济事,是辜遗托,岂痛伏诛。时论则然,迟浅须信。况闻睹构逆则示其闲暇,俾杀降则彰彼猜嫌,小数有余,大度何足,又其验也。
祎之名父之子,谅知其才,著述颇精,履历无愧。师范王府,秉执相权,咸有能名,固惬群议。何乃失言于大隐,取金于万荣,潜见内人,私通嬖妾,使浊迹玷其清誉,*行污于贞名。若言俗困滥刑,公行诬告,即又自昧周防之道,人非尽戮之冤。赐死于家,犹为多幸,临终不挠,抑又徒劳。
玄同富于词学,公任权衡,当为典选之时,备疏择才之理。但以高宗弃代之后,则天居位之间,革命是怀,附己为爱,苟一言之不顺,则赤族以难逃。是以唐之名臣,难忘中兴之计;周之酷吏,常谋并进之谗。玄同欲复皇储,固宜难免,死而无过,人杀何妨。
昭德强干为臣,机巧莅事,凡所制置,动有规模。武承嗣方持左相权,将立为皇太子,寻更所任,复寝其谋,咸由昭德之言,能拒则天之旨。又观其诛侯思止,法王庆之,挫来俊臣,致朋党渐衰,谀佞稍退。又则天谓承嗣曰:「我任昭德,每获高卧,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此则强干机巧之验焉。公忠之道,亦在其中矣。不然,则何以致是哉!若使昭德用谦御下,以柔守刚,不恃专权,常能寡过,则复皇嗣而非晚,保臣节而必终。盖由道乏弘持,器难苞贮,纯刚是失,卷智不全。所以丘愔抗陈,邓注深论,瓦解而固难收拾,风摧而岂易扶持。自取诛夷,人谁怨怼?
赞曰:政无刑法,时属艰危。裴炎之智,虑浅见迟。祎之履行,贷色自欺。昭德强猛,何由不亏?死无令誉,孰谓非宜。玄同不幸,颠殒亦随。
--------------------------------------------------------------------------------------------------
娄师德
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武西)人,唐朝大臣、名将。
娄师德自幼才思敏捷,弱冠便以进士及第授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娄师德的才能很快便使扬州(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长史卢承业感到惊异。为此,卢承业对他说:“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旧唐书·娄师德传》)
上元初年,娄师德又累补监察御史。
仪凤二年(677年),唐高宗李治鉴于来自吐蕃的威胁,颁发《举猛士诏》,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勇士,以便进行军事反攻。娄师德虽身为文臣,却也应召入伍。唐高宗对娄师德的行为大为赞赏,特意让他假朝散大夫。
仪凤三年(678年),唐高宗以中书令李敬玄替其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西河镇抚大使、鄯州都督,工部尚书、左(一说右)卫大将军刘审礼为洮河道行军司马,统军出击(参见青海之战)。唐军各路兵马计达18万,实谓空前。吐蕃闻讯后,以大论噶尔·钦陵督兵,严阵以待。七月,双方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交战。但唐军进展不顺,刘审礼于九月兵败被俘。而身为唐军主帅的李敬玄起初怯懦畏战,后来又消极防守,使唐军处处被动挨打。当李敬玄即率唐军奔逃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干户庄)时,被噶尔·钦陵率军包围。幸得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率500名敢死之士乘夜偷袭吐蕃兵营,击败吐蕃军,李敬玄才得以率军退回鄯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但唐军已损兵过半。
此时的唐军已是兵无斗志,如果吐蕃再次发兵攻打,唐军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危急时刻,娄师德挺身而出,收集散亡将士,使唐军士气得以复振。随后,娄师德又奉命出使吐蕃,与吐蕃将论赞婆会于赤岭(今青海日月山)。娄师德在会谈中,极为宣扬唐廷休战求和之意,以此稳住吐蕃,并趁机巩固河陇一带的防线。论赞婆见唐军求和,也表示赞同。随后,双方立即罢兵,吐蕃此后数年不再犯边,边境稍宁。唐高宗以娄师德之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今青海西宁一带)司马,并知营田事。从此,娄师德成唐朝为抵抗吐蕃入侵的著名将领。
经过青海之战,唐在河陇一带采取守势,屯田备边。吐蕃在则稳扎稳打,逐步扩大其占领区域。吐蕃虽然不大举深入唐朝腹地,但却经常骚扰边境地区。这引起了唐廷的极大关注,唐高宗决意再次对吐蕃用兵。开耀元年(681年)五月二十一日,河源军经略大使黑齿常之奉命出击,在良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大败吐蕃军。
永淳元年(682年)五月,噶尔·钦陵率众进犯柘(州治在今四川黑水南)、松、翼(州治在今四川黑水东)等州。十月,吐蕃又入寇河源军。面对吐蕃的不断进范,娄师德率兵进行反击,双方在白水涧(今青海湟源南)相遇。由于娄师德指挥有方,使唐军八战八捷。这次辉煌的胜利,使吐蕃的攻势受到遏制,连后来《幼学》上都有“娄师德八战八捷”的句子。战后,娄师德受封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与河源军经略大使黑齿常之于河源一带共御吐蕃。为了不让娄师德推辞,武则天特意说:“卿有文武材,勿辞也!”(《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
武周天授初年(690年),娄师德又升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依旧知营田事。武则天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储粮备战,所以娄师德在主管北方营田十余年间,“衣皮袴,率士屯田”(《新唐书·娄师德传》),取得储备粮食数万斛的巨大成绩。边镇兵土,粮食充足,免去了转运粮草的大事。武周时期其所以能够取得收复安西四镇(参见安西之战)等重大军事胜利,与此不无关系。武则天对娄师德的表现非常欣慰,并亲下诏书嘉奖娄师德:“卿素积忠勤,兼怀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卿受委北陲,总司军任,往还灵、夏,检校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积。不烦和籴之费,无复转输之艰,两军及北镇兵数年咸得支给。勤劳之诚,久而弥著,览以嘉尚,欣悦良深。”(《旧唐书·娄师德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被召回朝廷,封为夏官侍郎判、判尚书事;长寿二年(693年)一月初十,又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不久,武则天考虑到营田关系到边镇军粮的供应,非常重要,所以对娄师德说:“王师外镇,必藉边境营田,卿须不惮劬劳,更充使检校。”(《旧唐书·娄师德传》)遂于延载元年(694年)一月任命娄师德为河源、积石(今青海贵德西)、怀远(今宁夏银川)等军及河(治袍罕,今甘肃临夏)、兰(治子城,今甘肃兰州)、鄯(治西都,今青海乐都)、廓(治化成,今青海化隆西)等州检校营田大使。唐代西北和北部边镇军事屯田非常兴盛,其中娄帅德主管时最为辉煌。
不久,娄师德再次被召回朝廷,迁秋官尚书、原武县男。
此时吐蕃赞普器弩悉弄为加强君权,除掉权重一时的噶尔家族,即以“反叛”之罪,杀重臣噶尔·赞辗恭顿。大论噶尔·钦陵十分恐慌,即思再建战功,以求保身。并与其弟赞婆率大军取道临洮(今属甘肃),进攻河西,以切断唐朝与西域的联系通道。唐廷于万岁登封元年(696年)一月十一日以王孝杰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娄师德为副总管,率军迎战。二十六日,又以娄师德为左肃政御史大夫,并知政事。同年三月,唐蕃两军在素罗汗山(今甘肃临洮界)交战(参见素罗汗山之战)。噶尔·钦陵因内外双重矛盾,所以督军做决死之战,结果唐军大败,伤亡惨重。经此大败,唐军元气大伤,朝野为之震动。娄师德被贬为原州(治高平,今宁夏固原)员外司马,王孝杰则被削官为民。一次,娄师德在签署官府文书时,吃惊地说:“官爵尽无邪!”接着又说:“亦善,亦善。”便不再把这事情放在心上。
神功元年(697年)正月二十六日,武则天任命娄师德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这时,武则天鉴于契丹对唐的威胁逐渐加大,便于同年四月十八日,命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与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率军增援河北唐军;五月初八,又派同平章事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前锋总管,率军20万进攻契丹,力图挽回不利的局面。在突厥的配合下,唐军进展顺利,很快便取得了胜利。由于契丹初平,所以武则天制命娄师德与河内王武懿宗以及、魏州刺史狄仁杰分道安抚河北,对巩固这一地区起了重要作用。
九月十七日,娄师德代理纳言一职,累封谯县子。
圣历元年(698年)四月二十日,娄师德充陇右诸军大使,仍检校河西营田事。
不久,吐蕃发生内乱,赞普器弩悉弄率军攻打噶尔·钦陵,噶尔·钦陵兵败自杀,其弟噶尔·赞婆率子论·弓仁等投唐。为此,武则天于圣历二年(699年)四月,派熟悉吐蕃的娄师德为天兵军副大总管,仍充陇右诸军大使,负责招抚吐蕃的一切事。经此内乱后,吐蕃的兵势大为削弱。
娄师德身长八尺,方口博唇,为人宽厚,深沉有度量,即使冒犯他也不计较。一次他与李昭德一同入朝,娄师德因身体肥胖而行动缓慢,李昭德久等他也不来,便怒骂他:“为田舍子所留。”娄师德却笑着说:“吾不田舍,复在何人?”(《新唐书·娄师德传》)
据《朝野佥载》记载,娄师德升为纳言平章政事后,一次巡察屯田。出行的日子已经定了,部下随行人员已先起程。娄师德因脚有毛病,便坐在光政门外的大木头上等马。不一会儿,有一个县令不知道他是纳言,自我介绍后,跟娄师德并坐在大木头上。县令的手下人远远瞧见,赶忙走过来告诉县令,说:“纳言也。”县令大惊,赶忙站起来赔不是,并称:“死罪。”娄师德说:“人有不相识,法有何死罪。”县令说:“有左嶷,以其年老眼暗奏解,某夜书表状亦得,眼实不暗。”娄师德取笑他说:“道是夜书表状,何故白日里不识宰相。”县令惭愧不已,说:“愿纳言莫说向宰相。纳言南无佛不说。”左右闻后,都大笑不已。
到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后,娄师德在驿站吃完饭,便让人牵来马。娄师德的判官这时说:“意家浆水亦索不得,全不只承。”娄师德说:“师德已上马,与公料理。”便叫来驿长批评他:“判官与纳言何别?不与供给?索杖来。”吓得驿长连忙叩头。娄师德说:“我欲打汝一顿,大使打驿将,细碎事,徒涴却名声。若向你州县道,你即不存生命,且放却。”驿长叩头流汗,狼狈而去。娄师德望着他的背影,对判官说:“与公踬顿之矣。”众人见状,都叹息不已。而娄师德做事,大致上都是如此。浮休子说:司马徽、刘宽,无以加也。
娄师德的忍让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出名的。后来其弟授任代州(治雁门,今山西代县)刺史,将要赴任时,娄师德问他他:“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其弟跪下说:“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娄师德神色忧虑地说:“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这就是成语受唾自干的来历。正因如此,娄师德才在武则天执政时,始终受到武则天的信任。
此外,娄师德为官清廉,虽官至纳言,但生活仍很清贫。据《朝野佥载》记载,娄师德在扬州期间,曾与都尉冯元常一起去拜见张冏藏。张冏藏见到二人后说道:“二君俱贵,冯位不如娄。冯唯取钱多,官益进。娄若取一钱,官即败。”后来,冯元常任凌仪(今河南开封市)县尉。行为放肆暴虐残忍,巡察却认为他办事能力强,上奏皇上任命为云(今陕西三原西)阳尉,又因为他搜刮钱财的事得到平反,任命他做了清强监察。而娄师德为官数十年也未收取一文钱,后虽官至台辅,但家里仍非常穷。冯元常一直做到尚书左丞,后来犯了罪,被处自尽而死。
娄师德任监察御史时,遭遇旱灾,因求雨要表示诚心,所以按例是禁止屠宰的。娄师德到陕县视察,当地的官吏为了奉承他,还是做羊肉给他吃。为此,娄师德责问道:“你们为啥要杀羊?”厨子答道:“不是杀的,是豺狼咬死的。”娄师德明知是羊厨子所杀,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好笑笑说:“这只豺狼倒蛮懂得礼节的。”一会,厨子又端上了红烧鱼。娄师德又问,厨子故意说:“它也是被豺狼咬死的。”娄师德大笑道:“你这傻瓜!为啥不说是被水獭咬死的呢?这就不会露出马脚来了。”从此,豺狼咬鱼的典故便流传下来。
据《朝野佥载》记载,娄师德任兵部尚书时,曾巡视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入境后,近处的县员都来迎接并且随行。中午到了驿站,娄师德恐怕人多打扰,就让大家在一起吃饭。娄师德见自己吃的是精细的白米饭,而别人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饭。便把驿长叫来,责备说:“汝何为两种待客?”驿长很惶恐,回答说:“邂逅浙米不得,死罪。”娄师德说:“卒客无卒主人,亦复何损。”便换了黑米饭和大家一起吃。
随后,娄师德到梁州(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去考查屯田。和他同乡同姓的一个人因犯罪,都督许钦明准备杀他以儆效尤。那人便来见娄师德,请他说情。娄师德说:“犯国法,师德当家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第二天宴会上,许钦明对娄师德说:“犯国法俱坐。”娄师德说:“闻有一人犯国法,云是师德乡里,师德实不识,但与其父为小儿时共牧牛耳,都督莫以师德宽国家法。”许钦明立即让人给那个人去了刑具,带到大厅。娄师德见状,严厉地训斥道:“汝辞父娘,求觅官职,不能谨洁,知复奈何。”拿了一盘饼给他,并说:“噇却,作个饱死鬼去!”许钦明于是开释了那个人。
娄师德除了上述的优点外,还善于举谏人才。狄仁杰当宰相之前,娄师德曾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挤他到外地。武则天察觉此事后,便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武则天又问:“知人乎?”狄仁杰说:“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并随手拿出以往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让狄仁杰观看。狄仁杰看后,十分惭愧,叹息道:“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新唐书·娄师德传》)后来,狄仁杰也努力物色人才,随时向武则天推荐。
同年八月,娄师德于会州(今甘肃靖远)去世,终年七十岁。唐廷追赠他为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都督,谥曰贞。
点评:史书称娄师德“颇有学涉,器量宽厚,喜怒不形于色”,出将入相共达三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旧唐书·娄师德传》)在当时酷吏横行的时代,很多文武大臣都身遭不幸,唯独娄师德能“深怀畏避”,以功名始终,与郝处俊相亚,世称“娄、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