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又是久违的译制片怀旧栏目。
对于如今的观众来说,看国外电视剧早已不是新鲜事。从制作精良的英美剧,到风靡亚洲的日韩剧,乃至于泰剧、德剧这类小语种剧,依托于互联网的便利和强大的字幕组,国外电视剧几乎都能很快被国内剧迷看到。
不过,如果时间倒流几十年前,国内观众能够接触到的外国电视剧却极为有限。彼时互联网尚未普及,观众看国外剧全靠电视台经过译制配音后播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以 《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神探亨特》 为代表的美剧和 《排球女将》、《血疑》 为代表的日剧,被引进国内播出,收视率可谓万人空巷,部部引发轰动。
进入九十年代,央视的《正大综艺》的子栏目 《正大剧场》 开播,成为内地引进美剧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早期的《正大剧场》无论在选片,翻译还是在配音,制作等方面都到达了很高的水平,它代表着中国译制片的又一段辉煌。
《正大剧场》在当年引进播放了大量经过配音译制的欧美影视剧,其中像 《侠胆雄狮》、《霹雳游侠》、《女超人》、《环游地球八十天》 等剧集,成为很多70后、80后的美剧启蒙。
而在迷影君的个人记忆里,美剧启蒙之作,当属拍摄于1999年的《遗失的世界》。
该剧曾经于2004年初被引进中国大陆,因其情节设定脑洞奇大,集 探险、科幻、惊悚、超自然、穿越、魔幻、神话、 历史 等类型元素,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冒险片类型全部都能在此剧中见到,极大的震撼了当时的青少年观众。
尤其是剧中丛林野性美女 维罗妮卡 ,也成为了很多人童年时代的梦中女神。
本期「 被时代遗忘的进口片 」,让我们来重温一部21年前的童年神剧!
《遗失的世界》
Sir Arthur Conan Doyle's The Lost World
Part 1
该剧又名《魔怪世界》,英文全名为《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的失落的世界 》。
这部剧拍摄于1999年,故事改编自著名作家 阿瑟·柯南·道尔 的同名小说。说到柯南·道尔,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他的另一部巨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 ,但除了侦探小说之外,柯南·道尔的作品类型涉猎其实非常广泛,涉及科幻、悬疑、 历史 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等。
小说《遗失的世界》 (又名《失落的世界》) 创作于1912年,此时,福尔摩斯的故事已经接近尾声,柯南道尔开了个科幻题材的“新坑”,把故事背景放在了南美,灵感来自于当时著名的探险家雷·兰开斯特的冒险经历。柯南·道尔在书中讲述了 一支南美探险队误入原始丛林,结果来到了一座神秘高原并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史前生物的幻想冒险故事 。
小说出版后凭借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迅速风靡,早在1925年就被改编成默片**《 失落的世界》 ,该片是 影史上第一部怪兽科幻片 ,也是第一部带有定格动画的**长片去,启发了后来的《金刚》。此后在1960年和1992年,英国与美国分别拍摄了两部同名**,此外还有2001年BBC制作的电视** 《迷失世界》 。
相较于以上版本,这部澳大利亚与美国合拍的电视剧《遗失的世界》,虽然沿用了柯南·道尔原著中的一些基本设定,但情节却更加脑洞大开,剧中充斥着各种怪诞离奇的冒险情节, 食人花、蜥蜴人、吸血鬼、地底人、女巫、隐形人、外星人、食人族、未来穿越者 等等,编剧的脑洞简直大到不可思议。
也因此,该剧在美国、英国播出后受到观众广泛赞赏,收视率名列前茅。时至今日还有国外粉丝为此剧建立了专门的论坛来纪念这部神剧。
而被引进国内后,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于午夜档播出,以至于笔者小时候就从来没有在电视上完整看完过整部剧,一直到很多年后才终于补完整部剧。
Part 2
《遗失的世界》的剧情主线其实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
一支误入神秘高原的探险队和一位丛林美女的异世界大冒险。
相信有不少朋友对剧集每一集开场片头的那段背景介绍印象深刻,尽管当年从未完整看过剧,但透过这段简短的英文旁白还是可以清晰地了解故事大概。
背景设定在20世纪初,故事开始于热带丛林的雷雨之夜。一个男人在黑暗泥泞的丛林里夺路狂奔,身后似乎有一只庞然大物在追杀他,当男人被附近的探险队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最终伤重而死。
探险队的领导者是英国冒险家 乔治·查林杰 ,他从死者身上发现了一份笔记,笔记中记载死者在亚马逊丛林里的冒险经历,其中描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文明世界。
乔治不仅是一位冒险家,更是一名生物学家。他一直坚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史前文明,可他的学说却不被认可,甚至被学术界嘲讽为空想主义。值得一提的是“查林杰”这个姓氏 (Challenger) 本身就意味挑战者,寓言了这个角色的冒险精神。
所以乔治得到笔记后,认为这很可能将成为震惊现代学术界的重大发现。于是立刻返回伦敦召开了发布会,宣布将组织一支探险队,前往笔记中记载的神秘之地进行考察。
之后,他顺利招募到了三名志同道合的队友,分别是:
阿瑟·萨姆瑞 教授,他是一名植物学家兼医生,完全不相信任何史前文明的存在。之所以选择加入探险队,是因为和乔治教授抬杠,完全不相信乔治的学说,于是秉着我行我上的冒险精神加入探险队。
职业探险家 约翰·罗斯顿 勋爵,他是一位天生的冒险家,热衷于 探索 未知之地,且身手不凡,有勇有谋,同时也是团队里的男性荷尔蒙担当,负责为男女观众提供福利片段。
他因为在一次探险中失手将自己的哥哥打死,虽然继承了爵位但陷入无尽的自责中,曾前往西藏大昭寺修行,后来致力于参加各种探险活动挑战极限。
队员有了,探险队要出发,就还差一位投资人。
于是也就有了本剧女主角之一的 玛格丽特 ,她是一位伦敦的神秘女富豪,她身份神秘,家财万贯,性格有些自私且热衷于财富,而她赞助探险队的条件,就是要成为探险队的一员。
前期在冒险中,总能迅速通过极为理智的判断选择最(mai)有(dui)效(you)的方式脱困,但经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眼看过去就不像好人,是主角团中的反派担当,也是主角团打入敌人内部时的间谍担当。不过,玛格丽特有着非常复杂的过去,出生后便被抱养离开了亲生父母,怀着某种强烈的个人目的来到遗失世界。
至此,五人小队集结,正式向着亚马逊丛林深处的未知之地进发。
在这处现代文明未曾进入的原始世界里,有的不仅仅是美景,更多的是深不可测的危险。潜伏在溪水里的鳄鱼,神秘的食人花,以及当地的土人部落,让探险小队刚踏上这片土地就陷入了一连串危机,因此误入了一片地图上未曾标注过的神秘高原。
关键时刻,一位身穿棕色比基尼的野人美女出现,拯救了探险小队,并带他们来到了自己在丛林深处的树屋,而这名身材火辣的金发女泰山正是本剧的另一位女主角 维罗妮卡 。
年幼时与植物学家父母一起来到这片神秘的丛林中,结果父母在一次寻标本的途中失踪了。从此她就一个人在这丛林里,依靠各种复杂的生存技能、与野蛮部落的友谊生存了下来,在她身上同时具备了现代文明与原始野性。
在维罗妮卡的带领下,探险队才发现这片丛林里竟然存在着很多不可思议的史前文明,恐龙、猿人啥的都不值得大惊小怪,而真正令人惊奇的是这片无边无际的丛林里似乎还存在着很多未知的神秘生物和古老文明。
比如:比人还大的 巨蜂 ,人形蜥蜴脸的 蜥蜴人 ,神出鬼没的 狼人 ,长生不老的 巫女 ,异域女儿国的 亚马逊部落 、昼伏夜出的 吸血鬼 、神秘的 外星生命 等等。如此多的神秘生命和文明盘踞在此,让片大陆,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被现代文明遗忘的世界。
尽管乔治教授作为探险的组织人兼领队,第一集就给自己和主角团立下了“我们年底前就回来”的flag,然而探险队却在遗失的世界整整困了六十多集。他们必须想办法找到通往现代文明的路,逃出这片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整部剧集的主要故事也由此展开。
Part 3
作为一部探险剧集,《遗失的世界》之所以被誉为神剧,就是因为剧情脑洞大开,编剧在故事中融合了各种神秘元素,以每集一个单元故事的形式,将各种幻想元素融合在一起。
剧中的很多情节和设定,即使放在今天再看,也依旧非常具有想象力。
比如:在剧中,不乏各种怪诞离奇的生物和种族。
第一季第3集,探险小队在打猎的途中,意外闯入蜥蜴人统治的帝国。
这里一直保持着古老马时代的奴隶制度,蜥蜴人作为上流阶层奴役着别的种族和人类,男的沦为阶下囚,女的则成为生育工具。探险小队被俘虏后,身体强壮的主角罗斯顿还被当成角斗士,参加格斗比赛供蜥蜴人 娱乐 ,而战败的人类奴隶,则会被做成食物。
还有第4集,出现了跟人一样大的巨型蜜蜂,一旦被蛰,两三天内便会要人命。
而本集最猎奇的情节是,巨型蜂王曾经掳走了当地土著巫师的年幼女儿,并将其在蜂巢中抚养长大。这名人类女孩因为自小被蜂王养大,所以把自己视为蜂王的女儿,剧中她从蜂蜜池中裸身出浴的场面,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作为一部融合了奇幻元素的冒险剧集,超自然元素也是必不可少。
第一季第7集,探险小队误入一座丛林古堡,结果发现古堡居然有一名女吸血鬼,不仅妖艳妩媚,而且不怕日光和水,能快速移动,异常强壮且感知入微。
第二季中有一集,探险小队邂逅了一名美得无法形容的神秘女子,可对方其实是活了四百年的老妖婆,靠着神奇的不老泉,获得了永葆青春的能力。
还有一集,探险小队又遇到了一名美貌女巫师,利用了巫毒术把当地的野人变成丧尸,从而制造了一支丧尸军队,结果最终自食其果,丧命于自己豢养的丧尸之口。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活了 千年的木乃伊法老,被诅咒的海盗宝藏,神秘的狼人传说、尼斯湖水怪 等等。而在整部剧中,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一集,当属第二季第4集,绝对是最恐怖的一集。
这一集的标题叫做 《魔法城堡》 ,剧情讲述探险小队在林中被一阵诡异迷雾追赶,最终误打误撞闯入了一座林中古堡。然而城堡里处处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感,并且似乎有某种神秘力量影响着主角一行人,把他们引入不同的房间,每间房里都放着一套华丽的中世纪晚装。
当主角一行人分别换装之后,就像受到控制一样,开始再现一场古代宫廷三角斗争。女主角玛格丽特诱惑两个男人爱上自己,却又暗地里挑拨他们争斗。
最终是男主角乔治揭开了古堡背后的真相。原来这座城堡曾因为魔法师的做法失败,导致城堡里的石头有了生命。从那以后,这座城堡就开始吸取了城堡中活人的灵魂,并不断重现着数百年前的记忆。
讲真,这样的剧情设定基本完全够能拿来拍一部**,而且主角一行人在古堡中分别上演了华丽的变装秀,尤其是玛格丽特的维罗尼卡两位女主角,可以说是 全剧的造型颜值巅峰!
当然,本剧不仅有恐怖奇幻元素,很多科幻脑洞同样让人惊叹。
第一季的第16集,标题叫做 《时光轮回》 。
故事讲述玛格丽特意外发现了连接两个世界的曙光之门的线索,只要找到曙光之门,就能重返现实世界。然而就在此时,探险小队意外遇到了一名神秘女子 凯瑟琳 ,对方极力阻挠玛格丽特打开曙光之门。
原来,凯瑟琳是来自一百年后的未来,她之所以从来穿越回来阻止玛格丽特重返现实世界,是因为他们将把一种致命病毒带回到文明世界中,造成全世界的一场巨大瘟疫灾难,凯瑟琳从未来穿越回来,就是要改变 历史 ,而办法就是杀死玛格丽特。
然而在未来有另一名贪婪的发明家 康纳 ,他找到了瘟疫的解药,并打算用瘟疫来发国难财。当得知凯瑟琳将要穿越回来杀死玛格丽特,于是也穿越过来,想要营救玛格丽特。不难看出,这个剧情的设计基本就是模仿了著名的科幻**《终结者》系列。
从这些类型风格各异的冒险故事可以看出,该剧的设定极为宏大,剧中每集一个冒险故事,如同一个 游戏 副本一样。 情节涉及了古今中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明和传说,从原始部落到 历史 传说,从古代文明到废土未来 ,编剧信手拈来,想象力如脱缰的野马,引得观众欲罢不能。
Part 4
这部《遗失的世界》前后拍了三季,首部曲为 《探险者》 (1999),第二部为 《丛林历险》 (2000),第三部为 《奇异高原》 (2001),一共拍了66集。整体来看,前两季主要是以探险为主,并零星给出了主角团人物过去信息的线索,第三季则开始着重铺垫主线,讲述遗失的大陆背后的神秘力量之谜。
对于剧迷而言,公认该剧的前两季水准最高,情节脑洞大,且故事元素多元。前两季中,每一集的大体剧情安排基本遵循了固定套路: 探险小队在外出考察的路上,或主动或是被动地误入神秘之地,最终经历了一场怪诞离奇的冒险,并最终化险为夷 。
不过,这样的情节随着后续剧情的推进,剧本创意上的枯竭,导致剧情在第三季开始变得套路起来。每集都是一次意料之中的奇遇,而且奇遇出现的缘由也越来越牵强,剧集也渐渐从一开始遭遇史前文明的探险片,变成了遍布各种穿越时空、鬼魂死神的奇幻片,也因此不少观众认为第三季是口碑最差的一季。
不得已,编剧开始试着加入新的元素,剧集的世界观被进一步扩大。
前两季中每一集独立的故事,相当于主角探险小队所刷的副本任务。而这些支线任务的背后,主角团经历各种各样的状况,一点点拼凑起了这片与世隔绝却无比神奇的高原的秘密和自己与这片高原的联系,他们并非是误入高原,而是被某种神秘力量选中的人。
此外,编剧在第三季挖了不少坑,通过种种线索交代了这片高原的神秘之处。
从表面看,遗失世界似乎是多个平行世界的交汇点,接纳了许许多多在时间与空间的旅行中“误入”遗失世界的“迷路者”。 不仅有过去时空的来客,甚至还有未来的来客,所以在这片大陆上会出现如此多的神秘文明和种族部落,也因此,探险小队能够在这片大陆上遭遇如此之多的离奇事件和冒险。
但另一方面,根据第三季结尾的交代,遗失世界更像是创造所有事物的起源。
它具有强大的创造力控制着世间万物,每当到达一个新的循环周期 (比如第三季结尾刚好是一个周期) 时,就会爆发强大出的能量,然后摧毁它曾经创造过的一切。之后高原上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抹去,然后重新开始创造之旅,遗失的世界因此一直在创造与毁灭的无限循环当中。
由此在未来,诞生了 高原守护者 和 高原毁灭者 两方势力。而到这里,该剧就走入最常见的剧情套路:一方想要控制遗失世界的力量,另一方则想要将力量据为己用称霸世界,这两方形成了遗失高原的“光明与黑暗”,势均力敌互相制衡,他们都想争取第三方“自由意志”势力的协助,而探险队成员之一的玛格丽特正是被选中的自由意志势力的继承者。
可惜的是,该剧播到第三季的时候,收视率逐渐走低,最终因为制作经费等问题导致这部神剧被砍。 观众再也没能等来第四季,第三季结尾留下的悬念也终究未能揭开,就此成为很多剧迷心中的遗憾 。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剧的制作水准多少有些廉价,受限于成本各种五毛特效泛滥,很多情节也经不起推敲,但这一切都不能妨碍,这部剧成为很多人记忆里的童年神剧。毕竟在当时的国内,这样一部主打丛林探险、集结了很多高颜值演员的脑洞神剧,打开了很多人对神秘世界冒险的向往。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1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有一篇美作,名为《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篇文章深深的感动了我。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如果说与生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对的更严酷的考验。野百合是执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不事张扬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正果”:“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花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聚。野百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正因为这美丽来之不易,所以当百合谷成为人们的“圣地”之时,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谨记第一朵百合的教导:“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2林清玄的散文过之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作者那易懂的语言,却又含着很深的寓意,哲理。
在《林清玄散文集》中我最深有感触的是一篇名为《在繁花中长大的孩子》的文章。让我明白在美丽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心也是美好的。
环境对人的熏陶感染甚是重要,比如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一只母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分不开的。所以做父母师长的要为我们千方百计选择和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因为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成长,确实离不开它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能催发一个人上进,而一个差的环境呢?早在300多年前的明代,人们就总结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人若近贤良,如纸包兰麝,因香而香。人若近邪友,似柳贯鱼鳖,因臭而臭。”这说明,中华民族早已运用环境心理学的规律于教育与个人修养方面了。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3喜欢读林清玄的散文,喜欢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淡淡的香——如一缕莲花般的馨香。每每走进他的文字,心也会跟着起起落落,然后慢慢静下。暖暖的回味时,内心总会充满宁静与关爱。翻开书的目录,那些题目就会吸引你:“暖暖的歌”、“生平一瓣香”、“温一壶月光下酒”、“发芽的心情”、“味之素”、“清欢”、“三生石上旧精魂”、“黄昏菩提”、“飞入芒花”、“清静之莲”、“吾心似秋月”……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将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心情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
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
依赖的心往往使我们经不起生活的磨练,但如果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从中显示出优雅自在和勃勃生机……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4读了《林清玄散文集》后,我内心有着许多感想。在这些散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孝的孩子》。这是一篇简短但意义深刻的散文。
散文中写到了一位老先生,他在台北的儿女一开始对他很好,可老先生找到大陆的儿子后他们就变得非常不孝顺,因为他们怕大陆的大哥也来抢老先生的遗产。
文中作者认为:就算分给大陆的大哥一部分遗产又怎么样,何况父亲还没有死,财产还不知道怎么分!老人也认为:既然这么不孝,连一毛钱也不要留给他们。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也不会真的那样做,总是自己的孩子嘛!
这则故事中的儿女能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真是让人寒心。这世间能有多少子女体贴,孝顺父母的心呀?扪心自问,父母从小养育我们,培养我们,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成才,到最后我们能给予父母什么样的关怀呢?我们又为父母做了多少呢?也许有的同学认为父母为我们洗衣、做饭、供我们上学都是天经地义的,稍有不乐意还会耍犟脾气。试问,当你过生日吃着父母为你准备的可口饭菜、香喷喷的蛋糕,你可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时,你可知道爸爸为了你能有安逸的生活条件,正在外辛苦奔波;当你晚上躺在松软的席梦思上甜甜入睡时,你可知道妈妈还在灯下为你织毛衣……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事孝为先”,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懂得回报,学会感恩。为我们的父母谱写一曲爱的赞歌。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5初听林清玄的名字以为是一位女士,但实际却是一位先生。初读《林清玄散文》后又觉得他是一位“女性”,每篇散文笔风婉转而细腻,柔美而智慧,丝毫不逊色于当代女性作者。读完《林清选散文》后觉得他是一位邻家“大哥”,普普通通的故事或生活经历娓娓道来,从未有说教的口吻,揭示的道理,总是让人虚心地接受,甚至有些共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概指的就是这样的吧。
在《林清玄散文》中我最深为感触的是一篇名为《枯萎的桃花心木》的文章。这篇文章没有过多的优美景物描写,也不似长篇大论的感悟,只是作者对乡下老家一位种树人种桃花心木方法的描写,揭示的却是发人省心的人生道理:独立自主,才能有所成就。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探入地底,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就会枯萎得更多”,桃花心木需要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依靠本身的能力找到水源,深深扎根地下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抵抗狂风暴雨。我们更需要一种独立自主的心,依赖父母和老师,并不是我们的本性。如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在一种确定的生活中生存,我们则永远会有一颗依赖的心。
要想获得自理能力,必须经过生活的考验,拥有不确定的生活,从而深化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对道理的理解。在生活中,我们总依靠父母,无论在做什么事,总是喜欢选择诉说,向父母说明困难,而不去自己动手解决。学习空间里,老师不停地督促,帮助我们批改作业、纠正错误。他们不就像辛勤的种树人吗?朴实无华的老师,往往日夜操劳,而我们也总依赖着他,让他总有操不完的心。桃花心木还在成长,而我们也渐渐长大。勤劳的“种树人”不能永远栽培着我们,依赖的心往往使我们经不起生活的磨练。我们应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独自面对生命法则的不固定、不完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生命个体的优雅自在和无穷生机。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一份微小的力量。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6《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我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超多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持续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情绪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我们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份闲适,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尘世中重温“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心境,在红尘中傲对“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心灵叩问?我唯有在一片佛鼓声中虔诚祈祷…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7小的故事折射大的哲理,没有华丽的词语,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次次的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
第一次读林清玄的散文时我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笔,深厚的道理,以及对人生、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之旅才可以安静地睡去,一切道理都在梦中显现。他说:“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无数的低谷,使我们在挫败中流泪,不是说不允许哭泣,你可以蹲下来好好想想自己,但是,请不要放弃,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顶点,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心情重新攀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灿烂。
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面对误解,请选择沉默;面对挫折,请选择沉默;面对辱骂,请选择沉默。有时候,解释是多余的,那时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语言。他说:“生命是在水上写字,第二笔还未落下,第一笔已流到远方。”时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点点地在流逝,生命一点点地在逝去,再长也不过数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能让我们挥霍呢?珍惜吧……这本书里有一个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能悟出一个道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读一遍都会在人的心中烙一个印。渐渐,一本书的道理都钻入了人的心中。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而是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你、他。
这些文章,初读时如获良友,再品时如逢故知。他的文字每次读后都会让我的心中充满宁静。文如其人,假如他没有高雅的品味和如此纯净的心,怎么能写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挫折,是为了让你学习智慧;离散,是为了让你学习成长;忍苦耐艰,人生才能显现真正的价值。”这样的金玉良言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的,也许只有他——林清玄,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他的书里能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课外所找不到的欢乐。感谢林清玄,他的文字给了我太多启示。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8由于修行的缘故,林清玄先生的文章都带着浅浅的禅意,带着独有的东方韵味,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智慧与哲理,总能帮遭遇挫折的我们开启另一扇风光独好的窗户,从而心怀希望。
小学时读过的《与时间赛跑》、《桃花心木》,篇幅短小却能从中窥见生活的甘辛,时间的珍贵。而林先生的《少年游》则是让我领悟到了他对于生命的洒脱和释然。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中深浅分明的景象,让踌躇满志的少年痴痴仰望着那仿佛停留过神鸟的高岗,将自己幻化为一株梧桐面向朝阳。纵使这个轮廓模糊不清的梦境随着天明而逝,但年少时期的我们,又何尝不曾神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呢?;小时候喜欢在下雨天淋雨,不听妈妈叮嘱带伞,独自享受它的回忆,到长大后才明白妈妈对他的爱,却再也回不到稚子时期,无法避开溪畔的水花;而或是幻想自己也手执宝剑,在漆黑的夜里,在半轮弦月下,舞出朵朵剑花。
若是生命中能有这般传奇历程,自然是精彩绝伦。但随着不断长大,我们竟不愿舍去自己年少的蓬勃豪情,满腔热血;甚至不愿面对充满未知坎坷的明天。但作者又说,“由于翻过的页中有太多的叹息才害怕,由于后来的篇章里显示着精彩的未知才惊喜。知道自己所走的路是一条不馁的路,微小的感触已然难以遮掩它们的不足道。”因此,只有我们勇于承担,勇于面对挫折,才能在充满烦恼的人生中成就感恩和喜悦,才有权利享受人生途中的精彩,才能在将来的一天庆幸自己没有白活。就像文中所说的——“或然我这一去会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或然每一次秋季会暖暖地滑进来,或然我甚至去追寻一群北雁。我的每一个足音却都相信;只要有风有雨,我们曾经一起拥有的不仅是回忆,而是延续;只要有声音的地方,你的声音将恒常响在耳际。”
阅读林清玄的散文,就如一步步跨过文字的万里高山,其间的乐趣与所看到的风景,都会融入内心与血脉,使人心境澄明,豁然开朗。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9读林清玄,每一次都好像从城市瞬间落到了田园,满眼的自在,惬意。
但是这样的书就是要让你去翻开,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张摇椅,一点阳光和几朵白云,捧着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恒。它们不似柜台上的畅销书,声名大燥间,街头巷尾便都是议论。它们默默,默默地如白云,似流水,不会有成为焦点的时刻,却是长久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简单的几笔,却勾勒出一个人心底繁杂的世界。
亲情与乡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题。他写到浴着光辉的母亲,都是一句宝贝不怕,却流露出天下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和关心。就是那么一句话,而生活中所见到的也许比一句话更简短粗略,但却实实在在。我们的眼睛就是要像这样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被人遗忘的点点滴滴。而这些被我们忽略的,都在他的笔下重现,带给人们心灵最真实的悸动。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作者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对于父母亲的爱,我们也是“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趁还提得动,行李箱还有空间,就多塞一点爱进去吧!在这些尚在的时间里,也许我们就应对父母说出自我的心意,不带半点羞涩地毫无保留地道明,正像他们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爱。
对于故乡,我其实是没有太多的留恋和感慨的,毕竟没有出过远门,没有机会体会到思乡的离愁别绪。但作者在文中将家乡与亲人联系起来,我忽然就觉得,也许它比我想的远有好处的多。作者说,他出门旅行时总带着一杯故乡的水土,那会给他力量,因为那里面承载的不只是故乡之爱,还有母亲的祝福。这是很实在的话,乡情中,更多夹杂的是亲情吧,对亲人对故友的思念。
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
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
不明白听谁说过:生命最搞笑的部分,胜过演戏与做梦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我,承担所有的职责。林清玄的散文里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也许是有流水的声音,也许是洒进了阳光的温暖,又许是有风吹过的清凉。
总之,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静,在冬日人烟稀少的书店,当你坐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已有弹奏琴弦飘出的琴音安抚了你浮躁的心。它让你不知不觉地静下心,不知不觉地专注于这字里行间的温柔。这便是一本书的魅力所在。像是一个禅师在向你说教,声音低低的,柔柔地,却丝毫不差地进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里。
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我的心里种花。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10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像在炎热干燥的沙漠里逢着一片绿洲,满心装满了欣喜与崇拜。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真正地将我推进了散文的殿堂,但只是崇拜他的文笔,并没有激起感情的阵阵涟漪,好像内心的一片天地是空虚的一般,林清玄的散文却总能引起思想的共鸣。
林清玄带给我的是感动与崇敬,不是因为他是作家,而是他的写作思想风格全都扣住了我的心弦,仿佛迷惘的心找到了方向般清澈明亮。我的一切,不再流浪,而是有了自我的定位。
佛曾曰:一切因缘而起。而我与它的第一次邂逅却是奇妙而朦胧的,也许这是缘的造化吧。放飞思想,在文字的跳跃里,自由的呼吸着。文字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在穿梭的进行中,你会发现乐观是他的主旋律。虽然出身卑微,但却坚信自我的梦想,他总会把困难与挫折当成人生的经历,童年的满身光辉是他写作的根本源泉。他如苦难的沙子般处处沉淀,渐渐将他的灵魂磨砺成了耀眼的珍珠,不是每个恩都配得起那些苦难的。尼采曾说过,生命是一条毯子,整个生命。
他的散文朴实、优雅,而他的安静却是他最丰富的色彩。一颗烦躁的心会被洗涤的透彻明静。读他的散文才深刻体会到了他所表达的含义:时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渴望交流,但却将心灵禁锢起来,怎能化解氤氲的阴霾透过他的心与你的心的交流,会让力量穿越时空隧道流进你的灵魂里。手捧着书,斟酌每个字,都会漾起心中的温暖。
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就了他的性格,但他却用一种花开的声音温暖了我的世界。佛曰:一花一世界;农曰:一叶一菩提。没有相对的答案,只要贴合了内心的感觉,就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谁也不是谁的谁,而林清玄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内涵却是我灵魂的根本,不期望现实的落寞隐埋了内心的平和宁静。
时间在旋转,日历再翻页,而林清玄的散文将经得起岁月年轮的考验,透过他的散文,我明白世间万事的一切取决于你自我生活和心灵的视角。花朵下能够看见锐利的刺,而在刺上,我也能看到斟满阳光的花朵。
读书的目的,不必须是增加了多少知识,有时学会了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是十分关键的。其实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能够拓展得更宽更长,而在他的散文里,我就像一棵读懂了阳光雨露的树,开始有了在阳光下茁长成长的迹象。林清玄对妈妈的爱是那样简单朴素,但却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他有一颗漂泊的心,这也注定了如断线风筝的命运,不知会飘落到哪里。
读他的散文像是在细数自我的人生,奇妙无瑕。正如《黄昏菩提》中写到:“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
“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最大的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使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还记得那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读毕林清玄的散文,豁然开朗,生命的价值别有洞天。“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静的智慧之莲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