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春像柠檬片,就是被这无情岁月一点一点风干的。
2、如果生命给你一颗柠檬,你就是那个可以把它做成柠檬茶的人。
3、如果上帝给我一个柠檬,我就用它做一杯果汁,柠檬是酸的,活着总有酸楚,这些酸楚总会有别的用处。
4、如果手中只有一个酸柠檬,那就做一杯柠檬汁吧。如果身处孤独,那就去把他当成是一种人生最完美的邂逅吧。
5、柠檬是酸酸的心,盐是咸咸的泪,融在一起,就是爱情。
6、青春不该只是酸涩到苦的柠檬,还要红茶来调味。
7、这就是成长,带着柠檬的味道,品尝时是酸酸的,却能回甘良久。
8、柠檬微酸,甜了青春,醉了红尘,颠沛了浮生,淡忘了星辰。如今,我们谁又会把谁当真?
9、想和你在一起,没有任何理由,那是路过的初恋。它如雪般纯洁,透着柠檬的味道。
10、对于你,最初的青涩,有如柠檬那般酸甜,现在就像醇酒一般值得品味,心里的那份喜欢一直没变。
1、柠檬花语﹕思慕花
是忠於自己感觉的人,决不会因幻想而恋爱。有浪漫的情怀,期待著浪漫的邂逅,相信不期而遇的相逢,会产生动人的恋曲。希望有朝一日在擦身而过的一刹,遇上所爱的人。
2、柠檬的寓意:柠檬代表着初恋般酸酸甜甜的爱情。
自由之水和粉邂逅各有特色,具体哪一个更好闻因人而异。
自由之水是一款浓香型香水,由橙花精油、柑橘、薰衣草、橙花、香草、龙香香等多种成分组成。它的香味是粉香味的橙花,甜甜的,有一种女人味,温柔体贴中带着一些风情,像柔软的月影纱,朦胧而脆弱却很亲肤舒适。
粉邂逅则是一款以葡萄柚、温柏为主调的香水,同时添加了风信子、琥珀、雪松木、茉莉、鸢尾花、白麝香等成分。它的香味是粉感较重,花果香,柠檬与菠萝的酸味比较明显,同时有粉红胡椒带来的微辛的冲劲。
综上所述,自由之水和粉邂逅有不同的香味特点,哪一个更好闻取决于个人喜好。
柠檬在爱情里代表着青涩的初恋。柠檬是一种味道很酸的水果,在爱情中象征着情窦初开的小情侣之间的酸酸甜甜的恋爱心路。除此之外,柠檬还有着“柠檬树上柠檬果,柠檬树下你和我”网络名梗,与情侣的爱情代表不同。
目前对于《柠檬》的研究,多是从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作品主题思想、空间色彩的构成以及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的分析论述,对小说叙事格调与主题生成的研究目前几乎未有涉及,尚留有许多可研究的空间。因此,本文拟从《柠檬》的叙事格调出发,探讨小说叙事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一、感性叙事与生的渴望
小说开头第一段首先向我们交待了“我”为何会终日在街上游荡的原因。
莫名的不祥之感如巨石般一直压在我的心头。说不清是焦躁还是厌烦(略)不知是什么令我坐卧不安,于是我终日在街上游荡。(6)
“不祥之感”带给“我”的烦躁,使得“我”不得不在街上游荡来化解心中的烦闷这里所说的“不祥之感”究竟是什么,坂井氏认为所谓的“不祥之感”,是“当时拥有权威的文化的伪善、虚伪”,同时,也是“伴随着近代化而萌生的对当时社会的不安”④。虽然梶井在其作品中并未提到“不祥之感”的原因,但正如坂井指出的那样,这种不祥之感来自身体之外的现实,
令我难耐的不是肺尖炎和神经衰弱,也不是如芒刺在背的债务,而是那种如巨石压顶般的不祥之感。(6)
至少这种“不祥之感”不是来自于病痛,也不是来自于生活的窘迫,可见病魔长期的折磨和生活的压力,并不是“我”烦恼的对象。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感受,也可以让我们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作者自身的想法,也许对作者而言,他已经不是很在意这些外在的、甚至可能已经习惯了的东西了,他在乎的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不论是要天变地异,还是要世界灭亡,现在就只相信目前自己感觉上的纯粹体验,这种叙述的方法,如果可以成就梶井基次郎的诗一般的结晶的话,也许能够成功地为现代小说打开一条活路”⑤
“我”喜欢“破旧的街市”(6),“比起冷漠的大街,我更喜欢那些晾晒着脏衣破物、飘荡着垃圾破烂、杂乱分布着简陋房屋的后街小巷,它们令我感到一种亲切”(6)。为何“我”会偏爱这样的街道呢,因为主人公眼里的大街,是冷漠的、无情的,这样的街道只会使“我”的心情更加沉闷,但是后街小巷却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生命气息,在这里“我”的心情和身体也会随之复苏。
在那种长年被风雨腐蚀,似乎很快就会归于尘土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崩裂的土墙和倾斜的屋舍——只有植物气势蓬勃,有时甚至还能碰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向日葵或者美人蕉。(7)
“那种长年被风雨腐蚀,似乎很快就会归于尘土的街道”,似乎是梶井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出的对自身的比喻,长年受病痛的折磨,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到来,就像是“破旧的街市”。但是即使是在这种脏乱的环境下,还存在着生命的律动,这里的植物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为之感动。生活中这些细微的地方也许在我们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梶井却煞费苦心地将这些微妙的心境变化与意识形态完美地保留在文字中。梶井是否也在借小说此处的话语向我们传达他对“生”的赞叹与渴望呢。
二、往事追忆与现实幻想
梶井在《柠檬》中,花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描写遇到柠檬前自己的生活和对往事的回忆。在遇到柠檬之前,文中其实早有对柠檬的暗示。
“记得那时,不知何故我容易被外表寒酸却又美丽的东西所吸引。”(6)“外表寒酸却又美丽的东西”,比如“破旧的街市”就是其中之一,还有“烟火”、“玻璃珠”、并不华丽的水果店和店里的“柠檬”。与“我”“在生活尚未被腐蚀之前”喜欢的“精美华丽的手工艺品、洛可可式雅致浮雕花纹的琥珀色或翡翠色香水瓶”(8)这些奢侈品相比,那些的确是非常廉价甚至寒酸的东西,但是这些寒酸的东西对“我”来说却是生动的、能够给“我”的内在带来触动的东西,不若那些“奢侈品”的冷冷冰冰、死气沉沉。柠檬的外表再普通不过,但在小说的主人公眼里却有着极致的美感,“外表寒酸却又美丽的东西”其实也是对“柠檬”暗示性的描写。作者运用了暗示、象征、前后呼应等大量的写作技法将小说前后内容串联起来,对往事的追忆看似与后面的描写无甚关联,实则关系紧密。
当“我”从回忆中回到现实时,“我”感到“好像有某种东西在驱赶我似的”(9),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家鲜果店前,邂逅了柠檬,至此,小说也随着主人公的步伐开始进入高潮阶段。“我”与柠檬的相遇,也许是偶然的邂逅,又或许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柠檬,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恣意展现出“耀眼绚烂的美”,散发着“金灿灿”的生命气息,它触动了“我”的心灵,化解了“我”的忧郁,使“我”获得了短暂的幸福。
当“我”被柠檬赋予勇气、觉得可以轻松走入“平时避之唯恐不及的丸善”(12)时,“不知为何,原本充满胸怀的幸福感竟渐渐逃离”(13),那种不祥之感又再次向“我”袭来。因为丸善店里的画册、香水瓶和烟管都是没有生命痕迹的冷冷冰冰、死气沉沉的东西,在身患重病的“我”看来,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让人感到绝望的沉闷。但是当“我”拿出袖兜里的柠檬时,“我感到刚才那股轻快的兴奋又回来了”(14),周围的一切仿佛又有了光彩。这是柠檬带给这里的变化,也是生命带给这里的变化。当“我”幻想着柠檬会幻化成一颗“金灿灿的炸弹”将丸善炸得粉身碎骨时,“我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15),然后走向满是活动照片宣传画的街道,“‘活动写真的宣传画,将街道装饰得奇妙有趣的风景,也许对于喜爱‘寒酸而又美丽的东西的‘我来说,是最适合的去处吧。”⑥因为那里是生动的,是真实的。
主人公幻想柠檬变成炸弹爆炸这一情节迎来了整个故事的高潮,而小说到这里也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和余韵。主人公想象柠檬变成炸弹,将丸善炸得粉碎,这一想法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深层的含义。石井和夫认为“柠檬炸弹这一假想,实际上是隐藏在祈求平衡之下的破坏冲动。因此用柠檬将丸善炸毁,意味着这个内部崩坏的世界的破灭。”⑦谢志宇则认为“小说结尾随着幻想中爆炸的出现,宣告了“我”的反叛表现了我对现实社会的所持有的不安、矛盾的心情及渴望解脱的心情。反映出了一个青年试图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欲望。”⑧李晓光对此的解释是“这种乍看像是学生式的恶作剧、孩子式的顽皮之举,其实在那‘心里痒痒地想笑的表情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愁与绝望;那看似轻松的背影里却潜藏了几多无奈与落寞。”⑨以上学者对此的解释都偏向于消极的方面,爆炸仅仅是爆炸、是毁灭、是绝望吗?不,“《柠檬》所展现出的主题并不是颓废的、绝望的,而是‘追求生的力量和对自我的认同”⑩小说虽然是从一个病人的视角进行描写的,但主人公眼里的世界并不是黯淡无光的,街角的小草、晶莹的玻璃珠、鲜黄的柠檬,都在主人公的世界留下了一道道绚烂的生命痕迹。在主人公所描绘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到的一定不是无法消散的忧郁,而是那些努力活着的小小生命,那些散发着鲜亮颜色的生命气息。爆炸带来毁灭,也意味着会有新生。
三、结语
作者梶井年仅31岁就离开了人世,他在17岁时被确诊为肺结核,从此,每天便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但糟糕的身体状态却并不影响他对文学、对生活的热爱。小说的画面色彩虽然有些灰暗,但文中处处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一个对生活绝望的人怎么可能写出如此触人心弦的言语呢。作者在邂逅柠檬前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往事追忆中运用的各种写作技法,以及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幻想交错的叙事格调,将小说一点一点地推向高潮,而小说“对生的渴望”这一主题也逐渐随之清晰。“《柠檬》独特新颖的表现手法与其蕴含深刻的作品内容的完美统一,才是该文真正的成功之处。”《柠檬》发表在日本关东大地震后,当时遍地废墟、百业待兴,人们心中充斥着的是哀伤与绝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柠檬》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对生命的渴望与热爱以及绝望后的希望、毁灭后的新生,或可给当时的读者以及身患重病的作者带来一丝光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