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怎么读什么意思

徽怎么读什么意思,第1张

徽的读音为huī。意思有1、(名)表示某个集体的标志或符号:军~|国~|队~|党~。2、(形)美好的:~号。3、(名)指徽州(旧府名;府治今安徽歙县)。

徽的笔顺是撇、撇、竖、竖、竖折,部首为彳,结构为左中右结构,注音为ㄏㄨㄟ。名词: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

2、同本义徽,三股绳也。——《说文》系用徽纆。——《易·坎》。刘注:“三股为徽。”

3、 绳索免于徽索。——《汉书·扬雄传》。注:“绳也。”

4、又如:徽索(徽绳。捆绑俘虏、罪人的绳索);徽纆(绳索;捆绑);徽缠(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

5、 琴徽,系琴弦的绳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汉书·扬雄传》

6、后亦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嵇康《琴赋》

7、标志;符号 。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8) 旗帜易服色,殊徽号。——《礼记·大传》

关于徽字的诗词有:

《崔徽·蒲中有女号崔徽》、《赠王徽伯东游》、《曾徽言运判出张生所画马》、《送东平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寄苏徽君·平生闻说苏养直》、《林徽猷挽间·昔处朝廷日》、《林徽猷挽间·出镇温陵重》、《宿猿洞和张徽韵》、《宁江侨人刘生徽宗时以画供奉翰林中近过元汝》、《送杨志行赴徽州教授》、

徽州民居对设计的启示徽州民居在徽州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提起徽州文化,人们就很自然地联想到高高的码头墙,青色的蝴蝶瓦。这里的每一个村落都依山傍水,十里苍翠入眼,四周山色连天。但这村落里却大都极少有树,即便有,也是一些供观赏的灌木或花草,古木大树往往在村外较远的路口或山脚,并不影响村中的视线。从远处看,一堵堵翘角的白墙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像一幅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又像一幅幅高调处理的艺术照片。人在山中走,如在画中行,随时随地都能领略迷人的画意,随时随地都能感到醉人的诗情。  历史背景  徽州古称新安,范围在以黄山为中心的安徽南部地区。古徽州下设黟县、歙县、休宁、祈门、绩溪、鹜源(今属江西省管)六县。 自秦建制两千多年以来,悠久的历史沉淀,加上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加之在这块被誉为“天然公园”里生活的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古民居建筑总计有7000栋,明清古村落大致在100多处。 徽州古民居建筑,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总计约十五种之多。如古城、古村镇、祠宇、寺庙、书院、园圃、戏台、牌坊、关隘、桥梁、塔、亭、堤坝、#泉、村落。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虽然山奇水秀,气候湿润温暖,物产丰富,但土地有限,村落密集度大,农民生活困难。而古徽州又盛产木材、茶叶、蚕丝。因此,生活逼得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求衣食于四方”,到外边去发展。一些人从经营木材、茶叶、蚕丝、米发展到经营盐,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户。这些徽商致富后,为光宗耀祖,显赫一方,于是大兴土木,扩建庄园。也就是这些著名的徽商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民居。对设计的启示  一是建筑的恢弘、壮观及安全实用

  建筑形象的突出特征是:白墙、青瓦、码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内部船都是木构架围以高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外墙无窗或开小窗。方正的外形,马头墙内落水,形如“一颗印”为徽州民居的独特风格。徽州古民居,大都依山傍水,山可以挡风,方便取柴烧火做饭取暖,又给人以美感。村落建于水旁,既可以方便饮用、洗涤,又可以灌溉农田,美化环境。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较笮,白色山墙宽厚高大,灰色马头墙造型别致。这种结构,节约土地,便于防火,防盗,降温、防潮,使各家严格区别,房子的白墙灰瓦,在青山绿水中,十分的美观。徽居的天井,可通风透光,四水归堂,又适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朴素心理。  二是建筑的人文色彩及装饰美

  徽州古民居建筑,由于地跨江淮的特殊地理位置,处于北方与南方两大建筑风格的交汇融合地带,受楚文化、吴越文化、两淮文化、建安文化、桐城文化、徽商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格局和建筑艺术。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儒家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尊卑有别、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观表现的也十分明显。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们建起豪室后,又向儒商结合,官商结合发展,兴学堂,尊儒学,走学而优则士之路。因此,不少徽商建房时,按官家规定的等级建楼扩园,这就是徽派古民居建筑形成的原因。在徽州,木、石、砖三雕最为出名,人称“徽州三绝”,这“三绝”几乎在每家每户都可能看到。那些门坊、门罩、漏窗上的雕刻,一户之内少有雷同,窗槛、裙板、窗扇、斜撑等处,雕刻更为精美。在西递村,有一户人家天井中的十二个门扇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图,非常精细,虽然封建伦理观念较为浓重,却极有文化研究价值。  三是建筑环境设计的园林化情调

  村落选址“相其阴阳向背,查其山川形势”,以臻天时、地利、人和诸吉皆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以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村口广植高大树木,缀以亭台水榭,溪流蜿蜒,田陌纵横,环境极佳。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也是给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了融入大自然环境的范例。  建筑,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文明的象征,是当时一段社会生活的缩影,展现了当时徽州人居文化。徽州人在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中,面对动荡不安的历史风云变幻,面对战乱的硝烟烽火,面对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用生命与鲜血,为后世保留了宝贵的民居艺术宝库,对于现代建筑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徽州民居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徽州民居建筑和传统雕刻的分析,提出在利用传统徽州图形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设计形象,以此体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在文化价值观上的统一,充分展现地方的传统文化底蕴。

  关键词:徽州民居文化视觉元素图形符号

  

  设计的核心是展现文化特色,失去特色就会失去设计存在的价值。现在,由于过多地模仿西方现代设计,我们的许多设计作品缺乏自身的文化特色。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美展设计展的学术研讨会上,很多专家都认为: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现代设计展现给世人的是一张“西方”脸,尤其缺乏“中国元素”,现代、美观、实用且具有“中国元素”才是中国应该有的优秀设计。因此,要充分地发挥和利用自己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设计语言。

  

  一、徽州民居文化的启示

  

  我国大部分的民居建筑,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差异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装饰风格。不同地区的民居,其室内设计的空间布局、构造和风格都不同,并体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徽州民居文化,是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徽州文化繁荣昌盛、地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在许多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具有重要的地位。徽州民居多为两层高的合院式建筑,住宅空间狭窄,天井的设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井设计旨在让宅内的人能与天有所接触,“长幼有序、天人合一”是中国大部分民居的建筑观,特别是在布局、结构及规模等方面都体现了儒家的伦理观和宇宙观。阴阳八卦、风水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将地方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趋势,这将极大地丰富现代设计内涵,充分展现徽州地方传统文化的底蕴。

  

  二、对称布局的民居文化

  

  徽州民居建筑有一种强烈、优美的韵律感,特别鲜明的是白墙黑瓦和马头墙,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长短相间、线条简洁,清晰地勾勒出一幢幢徽州民居的轮廓。徽州民居的个性特征,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内部构造的复杂精致与外部形态的简洁明快形成鲜明对照。徽州民居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一进套一进,形成屋套屋的格局。民居的前厅或厅侧布置有小型庭院或小花园,缀置花坛、水池,植以花木,摆放盆景。粉墙上饰以砖雕、石雕花窗,或放长条石桌、石凳、点缀小品。徽州民居大多依山傍水,把建筑、山水、花木和所在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建筑的有机功能。建筑的对称美反映出中国人中庸的人生观,而居室的结构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制。徽州民居建筑的风格、工艺特点与营造方式有着极其鲜明的区域特色,反映了徽州人的风水意识和装饰审美观念。因此,无论是人们选择的自然环境,还是人工配置的山水花木,总是和建筑、雕刻装饰共同构筑成充满艺术气氛的文化空间。

  

  三、徽州民居文化的元素

  

  徽州建筑外墙很少开窗,采光、通风全靠天井,设天井也有“财不外流”的吉利寓意。三间屋的“天井”设在厅前,四合屋的“天井”设在厅中,这种设计使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晴时太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称为“洒金”;雨时雨水落入,称为“流银”;四面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时又称为“四水归堂”。中国人认为“水”就是“财”,天井的设计就是遵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俗,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

  北京设计师马怡西主持的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室内设计思想围绕“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宏扬”展开,喻意良性循环,凝聚力与外向力的辩证统一,创造出似内似外的独特氛围。在大厅的四周用抽象手法设计出屋檐的S形轩梁反光灯,把徽州民居文化自然地表现出来,成为新的艺术符号,简洁明快,充分体现了安徽地方特色,装修设计风格符合徽州民居文化的特点。可见设计师对徽州民居建筑的渊源有着较深的了解,在继承中进行了创新,而不是做简单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不是对徽州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建立在真正理解徽州文化的基础上,对历史或地方惯用的词汇进行有意识地提炼、加工、抽象、变形、简化、重新组合等,逐步挖掘和改造传统图形,将传统建筑的造型、色彩加以归纳整理,让繁琐的雕梁画栋图形化,设计出新的装饰构造形式。四、徽州的雕刻与装饰元素

  

  徽州雕刻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以及古典家具的装饰。砖雕广泛用于徽州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它是明清以来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雕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木雕主要用于民居的室内,通常用在民居建筑的手架梁、梁托、檐条、楼层栏板、窗扇、栏杆等处,雕工讲究,是独有的建筑特色。

  徽州木雕以浮雕、半圆雕和透雕为主,用于建筑物和室内用具上的装饰,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如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等。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多为人物故事、风俗民情、山水树木、文字锡联及各种吉祥图案等,既美观又实用。家具方面的木雕较多应用在床与衣橱上,主要用高级木材制作,使用朱漆和金箔装饰木雕的表面,鲜明生动,反映了建筑、生活、文化与传统之间的联系。建筑木雕相对于其它的建筑装饰方式,更注重立面的观赏效果,它属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题材的选择和表现的方式偏向于世俗化和生活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意味。

  案例一:安徽设计师杨林主持的芜湖陆和村茶馆室内设计,大量地选用徽州木雕作为室内构件的符号元素,让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感受传统的徽州文化魅力,具有极其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木雕一方面有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寓意、象征和祈愿的意味,以直观的形象表达非物象本身意义的内容,其艺术特色和美学内涵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的单独把木雕作为装饰品,有的则作为整体设计中的一部分。无论从古代到现代、从形式到意义,木雕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它作为室内环境中的装饰,增添了室内空间的个性化艺术氛围。

  案例二:浙江设计师陈耀光的杭州某酒店室内设计,充分借助于城隍山周边的市井风情,石井、马头墙、青花陶瓷、民居木窗、江南竹笛、西湖小船桨,还有以“里”、“弄”、“巷”、“坊”等民俗意味的元素作为设计创作的题材,努力保留和表现一些杭州城的古貌遗风。设计中没有斗拱、挂落和传统建筑的雕梁画栋,但却散发着东方气韵,景观的立面表现了红色方体的印章和书法等,以“福”、“禄”、“寿”、“禧”为主题的墙面作为装饰的构成符号,传统的内容、现代的排列组合,充分地反映出设计师的文化底蕴。

  创造性的构思很少是凭空产生的。美国创造工程学家奥斯本曾说:“所有一切创造发明,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通过重新组合或改进而产生出来的。”美学家朗格也提出,艺术设计创造中的一切形式及技巧,都是在对原型进行的“处理”中发展起来的。艺术设计要通过实地考察,从中寻找创作元素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找出地方文化内涵与自己个性的结合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优秀的设计作品大多具有简单的外在形式,深层的文化内涵,运用发展、延伸的形式进行概括和提炼,以把握物象的本质特征。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反映了人们的怀旧心理,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①马怡西:“四水归明堂”,《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7。/②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2002。/③许亮:“‘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室内设计”,《室内设计》,19992。/④陈耀光:“中国风·江南情”,《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9。/⑤中国艺术设计联盟

安徽文化·特色鲜明的戏曲艺术·影响深远的徽剧

徽剧原称徽调,明代后期形成于徽州、池州一带,盛行于清代。明代中期,产生于浙江绍兴的余姚腔就在青阳、贵池一带流行。后来,盛行于江西等地的弋阳腔传入安徽,在徽州,受当地原有声腔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形成了一种新的声腔“徽州腔”;在青阳一带,则与余姚腔结合并融汇民间歌曲,形成为“青阳腔”。两种新腔总称为“徽池雅调”,具有相同的特色,这就是“滚调”的演唱形式。滚调是一种近似流水板的唱法,即在曲前、曲中、曲尾另加五言、七言诗句或惯用成语,夹在其中滚唱,再后还衍变出“畅滚”,可以顺口快念,交代剧情。这两种声腔,成为徽调的主要渊源。

徽州腔和青阳腔形成后,极受群众欢迎,迅速向外传播,逐渐取代了弋阳腔,汤显祖曾说:“江以西则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以乐平,为徽、青阳”(《玉茗堂全集》卷七)。万历以后,池州这个新兴城市发展起来,又因这里地理位置适宜,一时成为安徽戏曲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四下传播。由于徽州腔和青阳腔能够表达真实的情感,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传播十分迅速,就连历史悠久,比较成熟的昆曲,也“不能与角十之二三”(王骥德《曲律》),地盘逐渐被青阳腔和徽州腔挤掉。当然,徽州腔和青阳腔也都从昆曲中吸收了不少东西,这从剧目和曲牌上可以明显看出。此外,早在明代晚期,西北流行的“乱弹”即传到南方,到清代,乱弹的影响力不断加强,逐步渗入各剧种中。太平、青阳、桐城、安庆一带的戏曲受了乱弹的影响而产生重大变化,出现了“梆子腔”和“乱弹腔”,成为徽调的两大主流。到后来,又慢慢演变成徽调的两大系统,即“吹腔”和“拨子”。以后吹腔成了高拨子,高拨子受到高腔的影响而成为四平调,四平调经过加工又成为二黄腔。不过,二黄腔出现后,吹腔、高拨子、四平调依然是徽调中独立存在的曲调。

到了乾隆年间,以安庆、石碑为中心地的徽调正式形成,并迅速外传。到乾隆末年,流行地区已遍于皖、赣、江、浙四省,主要地区则为安庆、徽州、当涂、扬州。在徽调的传播中,徽州商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徽商分布地很广,尤以江南为多,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凡徽商集汇处必建有会馆以促进同乡感情,在业务上相互帮助。会馆内所供牌位,主要是籍贯徽州的儒学大师朱熹和徽州地区的保护神汪华等,有的也供奉关帝神位。祭祀是会馆的主要活动,正如立于苏州盛泽镇的《徽宁会馆碑记》所说,“朔望香火,岁时报赛惟虔”。像“岁时报赛”这样大的活动,往往便要上演戏剧以酬神,同时也是为了增加热闹气氛,扩大徽人在当地的影响。只要条件具备,他们当然喜欢观看家乡戏,徽调因之流行四方,并与当地戏曲结合。现在南方许多剧种,如浙江的婺剧、江西的赣剧、湖南的湘剧、云南的滇剧、广西的桂剧、广东的粤剧、江苏的淮剧,都含有许多徽调的成分。

扬州是徽籍盐商最重要的聚居地,市井繁华,娱乐场所极多,成为各种地方剧种的集中地,徽调正式形成后,很快就流传到扬州,受到富商大贾们的喜爱,他们经常招戏班到家中演戏,有的还自备家班,这对于徽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演员。如盐商江鹤亭组织有“三庆班”,演员阵容强大,名声很响。乾隆五十五年(1790)是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承办其事的浙江盐务大臣伍拉纳征集三庆班进京做祝寿演出,江鹤亭资助进京,为徽戏开辟了一块宽广的阵地。

徽调由扬州入京发展为京剧后,南方的徽调仍在流行。但是,由于新形成的京剧的传播力很大,徽调不可避免地要反过来接受其影响,许多徽调艺人逐步放弃用纯粹的安徽音演唱,而改用京腔,最后纯粹的徽调甚至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土腔土调”。这样,留在安徽的徽调艺人也被迫跟随京剧的路子走,徽调遂日渐衰微。当然,由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一些地方徽调还是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1949年以后,在 扶持下,徽剧得到进一步发展。

徽调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剧种,具有鲜明的表演特色,其最显著者当是对武功的重视,平台与高台武功在徽调中极为突出。徽调不仅强调通过身段刻画人物,也重视整体的舞台效果,追求一种宏伟的场面和气势。在《万花》《齐天乐》《采莲》等戏中,都是众歌齐舞;在《西川图》里,三堂龙套,五把伞;在《惊变》中,五靠、五旗、五堂龙套;在《八达岭》中,龙套有十堂至十四堂之多,还有八红蟒,四官衣;《八阵图》中有八件八卦衣;《扈家庄》中扈三娘与林冲交兵,《三挡》中瓦岗英雄与秦琼会见,都是载歌载舞,显示出千军万马之势。

徽调的舞台美术也体现出象征化的特色。根据戏中人物的身份不同采用固定的服装道具,观众一见便可知道此人的职业。大的戏班都讲究十大行当齐全,要三十六顶网巾会面,要十蟒十靠、八件红袍等等,即使缺乏经费也不能乱穿,人物服装必须与其身份相应,“徽州四大徽班”之一的彩庆班就因“可以穿破不能穿错”的严格精神受到人们赞誉。与服饰之象征人物的社会身份相应,脸谱的运用则是对剧中人物的性格进行典型的象征性的归纳,使观众一见便可确定此人的好坏。据统计,徽调的脸谱约有九十余种,一钩一画,人物的性格、年龄、忠奸、善恶便毕露无遗。许多脸谱的勾画完全依照传奇故事的规定进行,有的还加上一些符号化的图案以使观众不仅知道他属于哪类人,而且明确知道他就是何人。如张飞是桃园三结义中的一员,便在印堂上勾画一只桃,魏延有反骨,便在额上画上三根“反骨”。

黑白徽州,讲的就是徽州的建筑整体呈黑白色调,主要是防火墙(马头墙)的底色为黑白色,青瓦白墙。这样的建筑很多,所以看起来黑白分明,就像一张黑白色的老照片,古朴的白砖黑瓦把人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古代,成为永远的回忆。

那些黑白色调的徽派建筑也许更能形容徽州女人的生活。白的是光鲜的生活表面,珠光宝气,雕梁画栋;黑的则是生活的真相,独守空宅,寂寞惆怅。也如徽州民谣:“悔呀悔!悔不该嫁给出门郎,三年两头守空房,什么大厅堂,夜夜孤身睡空床。”

黑与白:非常对立而又统一,是色彩最后的抽象。能够用来表达富有哲理性的东西。

黑色:空、无、永恒的沉默。 

白色:虚无,有无尽的可能性。 

“阴到至极就是黑,阳到至极就是白”,若是万千色彩,一定是杂乱无章的,黑白是将五彩缤纷的世界归纳为统一。它表现的是一种永恒与稳定,这一切都是在追求视觉的真实中自然而然地得以实现的。 

黑色代表着神秘;白色代表着纯洁。黑色代表着尊贵;白色代表着天真。 

黑色把白色衬托得更加白,白色把黑色衬托得更加黑。两者之间可以把彼此变得更加尊贵,更加明显。

徽州向号“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汤显祖),多少文人墨客对她产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爱其山水清沏,遂久居。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114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