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家乡的报告怎么写啊(台州临海)

来自家乡的报告怎么写啊(台州临海),第1张

临海市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临海古为章安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自唐以后,历代均为台州府治。古城墙、古街区、古庙宇、古塔群,古风蔚然。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深远,文脉犹存。临海古迹,首推两座古城,一是临海古城,一是桃渚抗倭城。临海古城墙始建于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山水城相依相绕,雄伟壮观,人称"江南长城"。古城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巾山塔影,东湖毓秀,唐代古刹,明清街衢,无不令人神往。另一座古城桃渚抗倭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戚继光曾在此屡败倭寇,是一座英雄城,也是东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抗倭所城。桃渚千峰竞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临海文教,始于汉晋,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源远流长。自唐以降,临海即为台州文化中心,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千年文脉,至今犹存。屈晃、谢灵运、顾况、骆宾王、郑虔、朱熹、尤袤、王士性,都为一代文宗。唐郑虔为广文馆博士,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在临海设馆广授门徒,遂成台州文教始祖。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有骆临海之称,他的诗集称为《骆临海集》。朱熹在临海办学讲学,在东湖小瀛洲建上蔡书院,并手书书院匾额。明代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著述颇丰,在人文地理方面成就高于徐霞客。史载,仅宋一代临海中进士者二百十七人,在全国各县中居第五。

台州学院位于临海市,是台州唯一的本科院校,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大学办学基本格局。学校办学基础扎实,成果显著,以2005届毕业的01历史本科班为例,学士学位授予率达百分之百。

临海三百里奇山秀水,风景绝佳。宋代文天祥过临海,赋诗赞曰:"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清代冯赓雪赞之为"风景直冠东南"。武坑峰林、石柱桃江、龙湾海滨、牛头山湖、珊瑚岩奇观、永安溪漂流,以及浙东南第一高峰的括苍山,主客之景皆佳,四时之赏不绝,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临海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

临海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境内风光秀丽,主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东湖、中山、古城桃渚等。桃渚千峰竞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2006年9月,临海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作者:洪炳文

诗名:金缕曲 其一 送余挺生大令筠之乐清任

朝代:清末民国初

全文:

两浙从公久。

十馀年、衙参听政,槐厅邂逅。

抚字催科分殿最,不愧吾民慈母。

偶绾此、铜章墨绶。

一载章安初莅治,便商量、小试栽花手:去思颂,万民口。

两家同是忠宣后。

念鲰生、同居皖籍,他乡聚首。

敬梓恭桑偏谊笃,略分言情希有。

竟不料、来朝马走。

他日龙湫来揽胜,待洪崖、再挹浮邱袖。

论文字,一樽酒。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 宋代·晏几道

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 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 莫向花笺费泪行。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 宋代·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 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 清代·纳兰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胜, 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 空将酒晕一衫青。 人间何处问多情。

沈园二首 - 宋代·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谢池春·壮岁从戎 - 宋代·陆游

壮岁从戎, 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 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 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 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蝶恋花·画阁归来春又晚 - 宋代·欧阳修

画阁归来春又晚。 燕子双飞, 柳软桃花浅。 细雨满天风满院, 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 芳草芊绵, 尚忆江南岸。 风月无情人暗换, 旧游如梦空肠断。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长相思·去年秋 - 宋代·佚名

去年秋, 今年秋, 湖上人家乐复忧。 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 贾循州, 十五年前一转头。 人生放下休。

秋寄从兄贾岛 - 唐代·无可

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小重山·七夕病中 - 宋代·吕渭老

半夜灯残鼠上檠。 上窗风动竹, 月微明。 梦魂偏记水西亭。 琅玕碧, 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 南楼催上烛, 晚来晴。 酒阑人散斗西倾。 天如水, 团扇扑流萤。

代别情人 - 唐代·李白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上汝州郡楼 / 上汝州城楼 - 唐代·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 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 伤心不独为悲秋。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 宋代·王以宁

大别我知友, 突兀起西州。 十年重见, 依旧秀色照清眸。 常记鲒碕狂客, 邀我登楼雪霁, 杖策拥羊裘。 山吐月千仞, 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 未觉枕, 几经秋。 与君邂逅, 相逐飞步碧山头。 举酒一觞今古, 叹息英雄骨冷, 清泪不能收。 鹦鹉更谁赋, 遗恨满芳州。

虞美人 - 清代·赵我佩

落红满地莺声老。春去愁难扫。背人无语蹙双娥。无奈桃花脸薄、泪痕多。

童趣 - 清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采薇(节选) -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 - 元代·张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阿曲和赵璞函娵隅集中作 - 清代·陈文述

东寺花幢梵声起,马蹄逸矣平章死。千秋遗恨泣韶颜,一片清泠桥下水。段家九叶擅雄才,亲为梁王百战来。已见红军归蜀道,俄闻玉女降秦台。秦台明月夜当午,烛暗双花闻笑语。苍山岚暖郁朝云,洱海波春蒸暮雨。雨云暮暮复朝朝,翠被浓香梦不消。甲帐健儿横铁笛,丁帘侍女按璚箫。甲帐丁帘行乐地,鱼腹有人传锦字。鸳鸯独宿亦无憀,屏帷春雨悲捐弃。七星关外认归程,旧侣难忘故剑情。孤坐肉屏听铁立,果然小别抵三生。碧鸡金马无传箭,重来祇为新婚恋。方幸蛾眉百岁齐,谁知雀胆中宵变。愿共双飞返故林,夜深苦口说丁宁。可怜儿女更番动,争奈英雄不肯听。来朝闻变惊魂碎,黄泉虽誓身难代。佛塔烟中哭鬼雄,蟂矶心事真无奈。云片波潾吊影孤,雁门梦断泣呜呜。从臣更惜杨渊海,灵草难寻押不芦。西师重袭仍难制,呼救空劳走书币。虎子难堪此日言,狙公应悔当年计。已卜天心眷建康,眼看走死笑梁王。菜坪华岫知何处,春草残墓吊夕阳。玉案山平险难控,花暗银棱亦如梦。南征望重颍川侯,不容故事依唐宋。祇有僧奴志不移,复仇心事托题诗。至今金齿江山外,尚有乌蛮说绣旗。

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 宋代·孙惟信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尘暗鹔鹴裘。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

残春旅舍 - 唐代·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 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 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 拂拭朝簪待眼明。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 五代·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河满子 怀金陵诸同人 - 清代·佟世南

记得临岐话别, 江亭执手徘徊。 折柳折花频记取, 莫教春独归来。 谁料而今淹滞, 红榴照眼争开。

除夜寄微之 - 唐代·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 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 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 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 明年半百又加三。

阮郎归·有怀北游 - 宋代·张炎

钿车骄马锦相连, 香尘逐管弦。 瞥然飞过水秋千。 清明寒食天。 花贴贴, 柳悬悬。 莺房几醉眠。 醉中不信有啼鹃。 江南二十年。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 清代·龚自珍

沉思十五年中事, 才也纵横, 泪也纵横, 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 自忏飘零, 不信飘零, 请看床头金字经。

又忏心一首 - 清代·龚自珍

佛言劫火遇皆销, 何物千年怒若潮。 经济文章磨白昼, 幽光狂慧复中宵。 来何汹涌须挥剑, 去尚缠绵可付箫。 心药心灵总心病, 寓言决欲就灯烧。

红豆曲 - 清代·屈大均

江南红豆树, 一叶一相思。 红豆尚可尽, 相思无已时。

哀述 其四 - 清代·屈大均

欲爱终无日, 匆匆大耋年。 犹惊惟喜惧, 最忆是餐眠。 月上杯圈设, 花开几杖迁。 那能相哺食, 更乐乳鸠天。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 宋代·李清照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减字浣溪沙 其七 - 清代·况周颐

惨碧鬟天问不应。 护花能得几金铃。 摧残风雨若为情。

油壁香车 - 宋代·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 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 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 水远山长处处同。

赠从化郭邑侯 其二 - 清代·屈大均

鲁史君家学, 孳孳笔削心。 专门三传早, 吏治一经深。 政简宜山县, 书成亦竹林。 汉儒推董氏, 黾勉嗣高音。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 唐代·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西夏寒食遣兴 - 明代·朱孟德

春空云淡禁烟中, 冷落那堪客里逢。 饭煮青精颜固好, 杯传蓝尾习能同。 锦销文杏枝头雨, 雪卷棠梨树底风。 往事慢思魂欲断, 不堪回首贺兰东。

杂诗七首·其一 - 两汉·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踏莎行 月夜寄夫子 - 清代·林瑛佩

静夜霜寒,金炉香辍。窗前一片梅花月。看来总共此清光,怎生却把人离别。

怀杨树滋山居 其三 - 清代·王又旦

选胜车箱谷, 经年只梦游。 岳莲开对面, 渭树接床头。 野鹤遥相待, 山泉近可谋。 关河兵未罢, 飘荡几时休。

劲节楼为孙节母作 其一 - 清代·许学曾

仙家香引返魂清,续命丝长忏一生。似有天风楼上护,不教吹下步虚声。

江城子·赏春 - 宋代·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答李缓山 - 清代·屈大均

昔在建陵时, 与君尝不寐。 干将徒出匣, 宰割难自试。 纷纷驽骀者, 千里先骐骥。 君击唾壶缺, 酒酣益涕泗。 神勇笑荆轲, 乃为燕丹使。 不与渐离行, 匕首无成事。 沉沉夜漏长, 棋局消神智。 英雄亦反覆, 一子勿倒置。 亚夫苦持重, 诸军患儿戏。 乌合取胜稀, 皇皇徒逐利。 壮心一日暴, 十日寒频至。 拂衣沔阳湖, 君归如脱屣。 赋诗向白苹, 垂钓持芳饵。 云梦吞吐时, 洞庭为酒器。 遨游至五羊, 寻找屠沽肆。 相见即言易, 剥极见天意。 乾坤一硕果, 万物所从始。 贵以土德厚, 栽培无老稚。 相望及春阳, 云雨同行施。

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 清代·王闿运

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 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 清淇忆晓涉,尘虑得初盥。 日色马上明,波痕鹭边浅。 沦漪自然绿,空秀不可限。 樵汲带清景,望望使步缓。 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 泽衰怀绿猗,道难惧蓬转。 情闲地仍幽,物扰理自遣。 谁谓山水深,方从寸心远。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 宋代·吴文英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病怀强宽。恨雁声、偏落歌前。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 - 宋代·吴文英

烟波桃叶西陵路,十年断魂潮尾。古柳重攀,轻鸥聚别,陈迹危亭独倚。凉飕乍起,渺烟碛飞帆,暮山横翠。但有江花,共临秋镜照憔悴。华堂烛暗送客,眼波回盼处,芳艳流水。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犹忆分瓜深意。清尊未洗,梦不湿行云,漫沾残泪。可惜秋宵,乱蛩疏雨里。

和子由踏青 - 宋代·苏轼

东风陌上惊微尘, 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 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 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 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 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 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 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 醉倒自谓吾符神!

雪 其三 - 清代·弘历

假山曲埭皆含润,竹节松针别有姿。火树莲花嫌太丽,特教清景斗新奇。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 宋代·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 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 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 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 犹似当年醉里声。

早蝉 - 唐代·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金石录后序 - 宋代·李清照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彝、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伪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呜呼,自王播、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名虽不同,其惑一也。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时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憟。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寇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冀望来春再备船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已酉春三月罢,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盲。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葬毕,余无所之。朝廷已分遣六宫,又传江当禁渡。时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余又大病,仅存喘息。事势日迫。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遂尽委弃。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独余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庚戌十二月,放散百官,遂之衢。绍兴辛亥春三月,复赴越,壬子,又赴杭。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或传亦有密论列者。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走外廷投进。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塌下,手自开阖。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后二日,邻人钟复皓出十八轴求赏,故知其盗不远矣。万计求之,其余遂不可出。今知尽为吴说运使贱价得之。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帙,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矣!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 。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 宋代·辛弃疾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满庭芳 老墙根访蔗山园看菊赠主人 - 清代·张祥河

篱角黄疏, 墙根秋老, 好句觅向谁边。 石湖新谱, 花发范村前。 霜色偏饶烂漫, 都埽却、荒径寒烟。 君知否、提壶健者, 供养已经年。

回忆诗句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回忆的意思

回想。 [鲁迅《〈奔流〉编校后记(十二)》:“收到第一篇《彼得斐行状》时,很引起我青年时的回忆,因为他是我那时所敬仰的诗人。”]

回忆的例句:

为了找回证照,他急得满头大汗。他反应迟钝,简直是块木头。经过一天一夜的昏迷,他终于在今天早晨醒过来了。这场球赛,地主队占有地利、人和的相对优势。这件事情他虽有错,但相对而言,我们也有不是之处。今天气温真低,冷得令人发颤。他以为地上有张千元大钞,走近一看,原来是张玩具假钞。为了让这部机器重新发动,他忙得满头大汗。像他那样的好吃懒做,不用多久就得喝西北风了。独木舟是用整段木头做成的。

临海

临海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临海古为章安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自唐以后,历代均为台州府治。古城墙、古街区、古庙宇、古塔群,古风蔚然。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深远,文脉犹存。临海古迹,首推两座古城,一是临海古城,一是桃渚抗倭城。临海古城墙始建于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山水城相依相绕,雄伟壮观,人称"江南长城"。古城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巾山塔影,东湖毓秀,唐代古刹,明清街衢,无不令人神往。另一座古城桃渚抗倭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戚继光曾在此屡败倭寇,是一座英雄城,也是东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抗倭所城。桃渚千峰竞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临海文教,始于汉晋,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源远流长。自唐以降,临海即为台州文化中心,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千年文脉,至今犹存。屈晃、谢灵运、顾况、骆宾王、郑虔、朱熹、尤袤、王士性,都为一代文宗。唐郑虔为广文馆博士,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在临海设馆广授门徒,遂成台州文教始祖。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有骆临海之称,他的诗集称为《骆临海集》。朱熹在临海办学讲学,在东湖小瀛洲建上蔡书院,并手书书院匾额。明代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著述颇丰,在人文地理方面成就高于徐霞客。史载,仅宋一代临海中进士者二百十七人,在全国各县中居第五。

临海三百里奇山秀水,风景绝佳。宋代文天祥过临海,赋诗赞曰:"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清代冯赓雪赞之为"风景直冠东南"。武坑峰林、石柱桃江、龙湾海滨、牛头山湖、珊瑚岩奇观、永安溪漂流,以及浙东南第一高峰的括苍山,主客之景皆佳,四时之赏不绝,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临海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

临海市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临海古为章安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自唐以后,历代均为台州府治。古城墙、古街区、古庙宇、古塔群,古风蔚然。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深远,文脉犹存。临海古迹,首推两座古城,一是临海古城,一是桃渚抗倭城。临海古城墙始建于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山水城相依相绕,雄伟壮观,人称"江南长城"。古城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巾山塔影,东湖毓秀,唐代古刹,明清街衢,无不令人神往。另一座古城桃渚抗倭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戚继光曾在此屡败倭寇,是一座英雄城,也是东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抗倭所城。桃渚千峰竞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临海文教,始于汉晋,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源远流长。自唐以降,临海即为台州文化中心,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千年文脉,至今犹存。屈晃、谢灵运、顾况、骆宾王、郑虔、朱熹、尤袤、王士性,都为一代文宗。唐郑虔为广文馆博士,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在临海设馆广授门徒,遂成台州文教始祖。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有骆临海之称,他的诗集称为《骆临海集》。朱熹在临海办学讲学,在东湖小瀛洲建上蔡书院,并手书书院匾额。明代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著述颇丰,在人文地理方面成就高于徐霞客。史载,仅宋一代临海中进士者二百十七人,在全国各县中居第五。

台州学院位于临海市,是台州唯一的本科院校,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大学办学基本格局。学校办学基础扎实,成果显著,以2005届毕业的01历史本科班为例,学士学位授予率达百分之百。

临海三百里奇山秀水,风景绝佳。宋代文天祥过临海,赋诗赞曰:"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清代冯赓雪赞之为"风景直冠东南"。武坑峰林、石柱桃江、龙湾海滨、牛头山湖、珊瑚岩奇观、永安溪漂流,以及浙东南第一高峰的括苍山,主客之景皆佳,四时之赏不绝,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临海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

临海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境内风光秀丽,主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东湖、中山、古城桃渚等。桃渚千峰竞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2006年9月,临海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1,李清照是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出生大家闺秀,且嫁豪门,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后,清照家破夫亡,流落南方,历尽艰辛,境遇凄凉。于是,其词前期多咏唱悠闲,后期则多悲叹愤伤。 清照作词,善用白描,语言清丽,注重格律,崇尚典雅。

岳飞是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岳飞(1103-1142)字鹏举,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岳飞农家出生,文武双全。在文学上,堪称宋代著名词家。其词数量虽少,但皆属中国古典诗词之精品而传世。其中,其《满江红》词慷慨激昂,令我中华志士千秋吟诵,是中华迄今为止最著名的爱国词之一。如以词之大类来分,岳飞当属豪放派词人。

李清照比岳飞大19岁,李清照19岁时岳飞刚刚出生。李清照比岳飞大,却比岳飞晚去世,他们有39年时间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同一个国家。李清照1101年嫁给赵明诚,在她出嫁前,岳飞还没有出生,不存在是否认识的问题。李清照出嫁以后的几年,岳飞还是小孩,又不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他们认识的可能性很小。从1107年开始,李清照与丈夫一起在青州“屏居十年”。后来几年,赵明诚到莱州做官,有一种说法是李清照随同前往,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清照仍留在青州。不管是何种情况,屏居青州起的这十多年间,李清照与岳飞相识的可能性也不大。从史料记载来看,他们的实际人生轨迹没有发生过任何交集。

2,建炎四年(1130)春,李清照追随宋高宗的行踪流徙浙东。她在《金石录后序》中介绍了自己的这段经历:“到台,守已遁。之剡,出睦,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绍兴元年(1131)三月,李清照赴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居土民钟氏家,书画被盗。绍兴二年(1132),李清照到达杭州,以后除了绍兴四年、五年这两年去金华避难,基本上是在杭州度过余生。

岳飞1122年参军,后来归入宗泽军中。从1128年遇到宗泽,到1140年的十多年间,他率领岳家军同金军浴血奋战,所向披靡。1140年,完颜兀术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离开封只有45里的朱仙镇。宋高宗决意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孤立无援被迫班师。在这段时间,岳飞总体上是在打仗,不大可能遇到已到了江南的李清照。

3,在宋朝与金朝议和的过程中,岳飞被夺去兵权,于1141年到杭州任枢密副使,八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被免去枢密副使职务,十月被捕投入大理寺狱中。1142年1月27日,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起被杀害。时年39岁。

从他们的经历来看,有约不到一年的时间,即1141年岳飞到杭州任枢密副使直到遇害,李清照与岳飞都在杭州,而此时他们两人的名气都已不小。在抗金的问题上,他们政见相似,后人夏承焘有诗认为“易安心事岳王知”。虽然在这大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岳飞约有4个月是被关在大牢里;虽然他们一文一武、经历不同,但他们在同一城市的某一场合相识或邂逅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4,李清照曾放下“词别是一家”的偏见,出奇地一反其婉约风格而采用豪放词风,在自己的词作《渔家傲天接》中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盛赞了抗金名将岳飞(岳鹏举)!论据是:查李清照年谱和岳飞年谱,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看似巧合的联系——该词创作于1130年(建炎四年),而当年正是岳飞抗击金兵取得牛头山大捷,英名远播,大鼓南宋军民士气之年! 这也许是一个重要发现。请看:

《渔家傲记梦》(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正是对岳飞(岳鹏举)抗击金兵节节胜利的颂扬、欣慰和期望之句么?

如果细品岳飞和李清照之描写内心忧伤之词作,并将之作比较,就会又陡然而有趣地发现:尽管他们的内心所具有的豪放情怀风格有别,但是他们内心所具有的柔情情怀却具有着相同风格!请看岳飞的《小重山》和李清照的《一剪梅》: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覃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比较上两词可见,岳飞与李清照内心中的柔情世界,是何其相识乃尔!

  指南录后序

  散文篇名。南宋文天祥作。是作者诗集《指南录》的序之一。文中回顾了作者出使元军被扣留,逃出后历尽艰险,多次濒临死亡的经过,抒发了誓死报国的慷慨豪情。 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军进逼南宋首都临安,文天祥赴元营谈判,被扣押,后乘隙逃归。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集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作者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为“后序”。

  《指南录》后序选自《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四部丛刊》本)。有删节。《指南录》,文天祥诗集名。作者曾在《渡扬子江》诗中写道:“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兵进逼南宋首都临安,文天祥奉命赴元营谈判,遭扣押。后乘隙逃归福州。此集就是他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的纪行诗集。后序,此集前面有《自序》《后序》两篇,这篇课文就是《后序》,并不在诗集的后面。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现在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

  作者通过叙述《指南录》诗集的成书经过,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巨大毅力。作者的悲剧遭遇是双重的:既有来自敌人的悬购追捕,又有来自内部的误解和中伤。因此,这非同寻常的九死一生的经历,越发昭示出他信念的崇高和毅力的非凡。

  〔宋〕文天祥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旁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选自《四部丛刊》本《文山先生全集》

  编辑本段

  翻译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临安城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实施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当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是可以解除祸患的。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还可以用言词打动的。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元扣留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刚到北营时,陈词不屈,意气激昂,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又在暗中讨好敌人献媚,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整治了。我自料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的罪状,只求一死,不再顾及个人的安危。元军虽然在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却很愤怒,两个贵官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使者,夜晚就派兵包围我住的地方,我就不能回国了。

  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

  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往真州,我立即全部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告诉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约定来联兵讨元。宋朝由衰落而复兴的机会,差不多就在此了。留住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奔走草野,宿于露天,日日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高声呼喊,无人应答。不久得到一条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展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

  唉!我濒临死亡的境地不知有多少次了!痛骂元军统帅时面对死亡;辱骂叛国贼时面对死亡;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面对死亡;离开去京口的路上,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几次想要自杀死;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元军的巡逻船所搜寻,几乎投江喂鱼而死;真州守将把我逐出城门外,几乎走投无路而死;到扬州,路过瓜洲扬子桥,假使遇上元军哨兵,也不会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两难,几乎等于送死;坐在桂公塘的土围中,元军数千骑兵从门前经过,几乎落到敌人手中而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察的军官凌辱逼迫而死;夜晚奔向高邮,迷失道路,几乎陷入困境而死;天亮时,到竹林中躲避哨兵,巡逻的骑兵有好几十,几乎无处逃避而死;到了高邮,制置使官署的通缉令下达,几乎因为被捕而死;经过城子河,在乱尸中出入,我乘的船和敌方哨船一前一后行进,几乎不期而遇被杀死;到海陵,往高沙,常有可能无缘无故而死;经过海安、如皋,总计三百里,元兵与盗贼在这一带出没,没有一天不可能死;到通州,几乎因为不被收留而死;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无可奈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唉!死生是早晚间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地出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一个人遭受痛苦以后,再回想痛苦,就更加痛苦。

  我在患难中,有时用诗记述个人的遭遇,现在还保存着那些底稿,不忍心废弃,在逃亡路上亲手抄录。现在将出使元营,被扣留在北门外的,作为一卷;从北门外出发,经过吴门、毗陵,渡过瓜洲,又回到京口的,作为一卷;逃出京口,奔往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的,作为一卷;从海路到永嘉、来三山的,作为一卷。我将把这诗稿收藏在家中,使后来的人读了它,为我的志向而悲叹。

  唉!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要求做一个忠臣,国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还是有罪的;所追求的是做一个孝子,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将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这就是义;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跟随国君出征,做为先锋,洗雪朝廷的耻辱,恢复开国皇帝的事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誓不与贼共存”,“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直到死了方休”,这也是义。唉!像我这样的人,将是无处不是可以死的地方了。以前,如果我的尸骨抛弃在荒草丛中,我即使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国君、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大概会怎么讲我呢?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朝廷,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还有什么遗憾呢!

  这一年夏天五月,改年号为景炎,庐陵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作序,诗集名《指南录》 。

  编辑本段

  读《指南录后序》有感

  漫游诗书拜奇文,先生光辉耀如今。

  耿耿正气塞天地,杲杲丹心照乾坤。

  身似飘蓬历百劫,志若鲲鹏望一心。

  强虏灰飞烟灭日,信公九泉应笑慰。

  篇目 作家 国家 年代(朝代) 主人公性格 一个故事及人物的特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NA奥斯特洛夫斯基 1934年著 苏联长篇小说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在贫苦的工人家庭中长大,炼就出一副坚强不屈的性格。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面临着经济困难和帝国主义及反动派的进攻,青年保尔在布尔什维克党员朱赫来的革命思想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无论是在布琼尼骑兵团当骑兵,还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或者在自然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修筑铁路,都表现出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旺盛的革命热情。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年代,保尔对待自己的生活,采取了严肃、革命的态度。他的名言是:“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是苏联文学中的英雄形象之一,其经历与作者的身世有许多相似之处,1935年苏联政府因此书授予作者列宁勋章。

  《朝花夕拾》鲁迅 中国 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

  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

  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西游记》吴承恩 中国 1500—1510 1内容摘要

  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 共一百回,六十余万言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奘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 内容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全书故事的主体,悟空等降伏妖魔,安达西天取回真经

  2主要人物

  唐僧∶

  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孙悟空∶

  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

  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惰,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

  沙和尚∶

  又名沙悟净、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 斗,最后达到西天取回真经。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庄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参果、盘丝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中刻画了师徒四人鲜明的个性故事生动,几百年来老少皆宜。

  《格列佛游记》江奈生·斯威夫特 英国-爱尔兰作家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 《格列佛游记》(1726)格列佛:是十八世纪英国的普通人,他热爱劳动,刚毅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他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

  《汤姆 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美国 1835—1910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水浒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将人物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通过他们不同的经历、身份来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反抗道路。象林冲、杨志、鲁达同为军官,林冲生活优越,安于现状,但同时他又具有耿直、侠义、不甘居人下的个性,因此,在一再被迫害,一再退让之后,终于一怒冲天,雪夜杀敌,奔赴梁山。将门之后杨志满腹功名利禄,面对仕途的曲折,高俅的排挤,他宁可委屈求全,直到一切后路断绝,才不得已上了梁山。与他们相比,鲁达的反叛更具主动性,这与他酷爱自由、豪爽、好打抱不平的个性与现实社会根本对立有直接关系。

  因为来源于话本,《水浒传》的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它的语言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富于表现力,并在个性化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是一篇散文,介绍了他们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和《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细密详实,语言简洁流畅。这是一篇风格清新、词采俊逸的佳作,它的特点主要在一个“真”字,李清照把她对丈夫赵明诚的真挚而深婉的感情,倾注于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中,娓娓动人地叙述着自己的经历和衷曲,使读者随着她的欢欣而欢欣,随着她的悲切而悲切,心驰神往,掩卷凄然。

  作品插图

  《金石录》,这本倾注了李清照夫妇毕生心血的巨著,著录了他们所收藏的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片二千种,为目录10卷、辨证20卷、跋102篇。因赵明诚自己生前已写了书的序文,列于书首,李清照又作了这篇“序”,附于书后,故称“后序”。《金石录》是李清照亡夫赵明诚的一部关于金石收藏整理的学术著述。李清照为之作"后序"之时,夫亡已六载,个人生活又几经曲折,故百感交集,情不能禁,写下了这篇著名的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呜呼!自王播、元载之祸,书画与

  胡椒无异;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名虽不同,其惑一也。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己。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馀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馀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葬毕,余无所之。朝廷已分遣六宫,又传江当禁渡。时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余又大病,仅存喘息,事势日迫,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独馀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遂往倚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庚戌十二月,方散百官,遂之衢。绍兴辛亥春三月,复赴越。壬子,又赴杭。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或传亦有密论列者。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榻下,手自开阖。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后二日,邻人钟复皓出十八轴求赏,故知其盗不远矣。万计求之,其余遂劳不可出。今知尽为吴说运使贱价得之。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邪!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十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

孙绰

孙绰(314年—371年),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县)人。东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是玄言诗派代表人物。

生于会稽,博学善文,放旷山水,与高阳许询齐名,袭封长乐侯。起家太学博士,迁尚书郎,出任章安县令,建威长史、右军长史、永嘉太守。晋哀帝时,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阻止大司马桓温迁都洛阳,迁廷尉卿,参与王羲之兰亭集会。太和六年(371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他颇以文才著称。温、王、郄、庾诸君之薨,必作碑文,然后刊石。尤工书法,张怀_《书断》列入第四等。曾撰《遂初赋》《天台山赋》,辑有《孙廷尉集》。

中文名:孙绰

别名:孙兴公

国籍:东晋

民族:汉

出生地:平遥

出生日期:314年

逝世日期:371年

职业:诗人、书法家

代表作品:《天台山赋》《表哀》

人物生平

孙绰,字兴公,祖籍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是东晋士族中很有影响的玄言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据《晋书·孙楚传附孙绰传》记载:孙绰袭父爵为长乐侯,历任太学博士、尚书郎(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后历任建威长史、右军长史、永嘉太守。哀帝时,迁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统领著作郎(负责撰拟文书的职务)。晋哀帝隆和元年(362),大司马桓温北伐收复洛阳后,阴谋篡位,欲迁都洛阳,并请自“永嘉之乱”南渡者,全部北徙河南。朝廷及众官慑于桓温权势,无人敢提异议。唯有孙绰挺身上书《谏移都洛阳疏》。疏中写道:迁都乃“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疏上,迁都乃止。不久,转廷尉卿仍领著作郎。孙绰由此而一举名垂青史。孙绰作为当时文士之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孙绰撰写碑文,然后刊石。文誉之隆,由此可见。

晋废帝太和六年(371年),卒,时年五十八。明人辑有《孙廷尉集》传世。有文集十五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轶事典故

早年博学善文,放旷山水,曾著有《遂初赋》自述其志,并著有《天台山赋》。与高阳许询为「一时名流」。时人「或爱洵高迈,则鄙於绰;或爱绰才藻,而无取於洵」。沙门支遁曾试问孙绰:「君何如许?」问他和许洵相比怎么样。孙绰答道:「高情远致,弟子早已服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自称「情致」不及,文才有馀。

孙绰信奉佛教,与名僧竺道潜、支遁都有交往。依附玄学来推行自己的宗教,他写了很多佛教方面的文章,如《名德沙门论目》、《道贤论》等。在《道贤论》中,他把两晋时的七个名僧附会作魏晋之间的「竹林七贤」∶以竺法护比山涛(巨源),竺法乘比王戎(浚冲),帛远比稽康(叔夜),竺道潜比刘伶(伯伦),支遁比向秀(子期),于法兰比阮籍(嗣宗),于道邃比阮咸(仲容),认为他们都是高雅通达、超群绝伦的人物。

轶事典故

王文度的弟弟阿智,不仅仅是坏,年龄已大了,却没有人和他结亲。孙兴公有一个女儿,也很怪僻、不近情理,又没有办法嫁出去;他便去拜访文度,要求见见阿智。见面后,便假意说:“这孩子必定合意,很不像人们所传的那样,哪能到现在还没有成亲!我有一个女儿,还不丑,只不过我是个贫寒之士,本不应和你商量,但我想让阿智娶她。”文度很高兴地告诉父亲蓝田侯王述说:“兴公刚才来过,忽然说起要和阿智结亲。”王述又惊奇又高兴。结婚以后,女方的愚蠢、顽固,快要超过阿智。这才知道孙兴公欺诈。

后世影响

晋室南迁之后,避乱到江南的士大夫把崇尚老庄和清淡之风带到江南并加以发展,尤其是东晋时代,更因玄学的盛行,使佛教徒附会玄学欲使玄佛结合,许多佛教徒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东晋时,佛教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玄学,佛教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传教,由此佛教大为盛行,佛教在东汉传入后首先被附于黄老之家,魏晋时代则依附于玄学。南北朝时期佛教才逐步独立,至隋唐方高度发展并形成各种宗派。佛教般若思想大约是两晋之际传入中国的一种思潮,佛教徒借玄学的概念、命题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以便使这种思想更容易更迅速地进入上层统治阶级和士人阶层。但是,由于过多地使用老庄玄学概念、命题去比附译解般若经典,则使佛学在某种程度上被玄学化了。

玄学内部有许多的派别,如贵无派、崇有派、独化派等等,这些派别的影响使佛教内部发生分化,东晋时期,佛教内部因对般若思想理解不同而出现了所谓“六家七宗”的争论。仅就《高僧传》中的僧人就有支遁、道安、僧肇、佛图澄等64位名僧都有极高的玄学水平。从中不难看出东晋南北朝玄佛合流的盛况。东晋时,玄学家虽然精通佛教,却不在注老庄列中运用佛教理论。南北朝道教也开始大量吸收老庄玄学理论构建神学。玄学衰落后分别被道教,般若,理学、禅宗所继承。孙绰被誉为玄言诗的名家,但其所作之诗仍不及支道林。

孙绰为当时朝廷地方重臣,曾任右军长史、永嘉太守时,在会稽住过相当长的时间,与谢安、王羲之等皆为一时名流,是当时士族集团的重要成员。殷浩、桓温、庾亮等的墓志碑文,均出其手。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与王羲之、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会于兰亭,饮酒赋诗。孙绰与其兄孙统各赋诗两首,孙绰并被推举撰《兰亭集诗·跋》。

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工丽细致,词旨清新,在晋赋中较为有名。赋中虽流露出求仙思想,但对景物作了细致的描绘,如:“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朱阙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等句,文辞工整秀丽,颇有情韵。孙绰视此赋为平生得意之作,曾对范启说:“卿试掷地,当做金石声也。”(《世说新语·文学》)有《孙廷尉集》,原书今佚。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有辑本。

另外有《情人碧玉歌》二首,《玉台新咏》题为孙绰作。但此二诗颇具民歌特色,或疑非孙绰所作。

在他的著述中,影响最大的是《喻道论》。(载《弘明集》卷三)说文以问答的形式对佛和道、周孔之教与佛教的关系、出家是否违背孝道等问题进行了论证。是继《牟子理惑论》之後又一部捍卫佛教立场的论著。关於何谓「佛」与「道」,孙绰说∶「夫佛也者,体道者也;道也者,导物者也。」佛是体悟「道」的道者,佛道并没有冲突。他认为佛、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所以虚寂自然;「无不为」所以具有化导万物的神秘莫测的作用。他认为佛、道至为高深的,人们往往囿於传统的儒家学说,看不到还有比它更博大精深的佛教教义。

关于周孔之教与佛教的关系,他提出了「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的观点,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用如此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儒佛一致论。有人设问∶「周孔之教何不去杀?」孙绰回答说,这是误解了圣人。难道圣人有杀心吗?圣人并无杀心,杀心实是下民的野心。圣人有见於人们相互争斗,甚於豺虎,才转而求其次(「不去杀」),为的是「去一以存十」,知其轻重,则知圣人之用心也。他认为佛教著重於内心教化(「明其本」),周孔主要是社会治理(「救极弊」),两家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致的。

关于出家是否违反孝道的问题上,孙绰认为佛教徒出家修行正是走「立身行道,永光厥亲」的道路,这正是最大的孝行。另外,《喻道论》中还论证了佛教因果报应等思想。从各个方面向人们说明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同时说明了它们与儒家之教,同时说明了它们与儒家之教是一致的,相互补充的。

东晋偏安江左,清谈之风更甚,反映在诗歌创作中是玄言诗盛行。梁代钟嵘《诗品序》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和许询就是这种诗风的代表。《诗品》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孙绰的《答许询》就是明显的一例。其第三章中"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等句,实际上是用四言诗演绎道家哲理。但他也有一些较好的诗,如《秋日》中"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等句,写景生动。孙绰《答许询》:““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散以玄风,涤以清川。或步崇基,或恬蒙园。道足匈怀,神栖浩然。”

史书记载

《晋书·卷五十六》

绰字兴公。博学善属文,少与高阳许询俱有高尚之志。居于会稽,游放山水,十有余年,乃作《遂初赋》以致其意。尝鄙山涛,而谓人曰:「山涛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元礼门为龙津,则当点额暴鳞矣。」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邻人谓之曰:「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绰答曰:「枫柳虽复合抱,亦何所施邪!」绰与询一时名流,或爱询高迈,则鄙于绰,或爱绰才藻,而无取于询。沙门支遁试问绰:「君何如许?」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绝重张衡、左思之赋,每云:「《三都》《二京》,五经之鼓吹也。」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荣期曰:「恐此金石非中宫商。」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除著作佐郎,袭爵长乐侯。」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补章安令,征拜太学博士,迁尚书郎。杨州刺史殷浩以为建威长史。会稽内史王羲之引为右军长史。转永嘉太守,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

时大司马桓温欲经纬中国,以河南粗平,将移都洛阳。朝廷畏温,不敢为异,而北土萧条,人情疑惧,虽并知不可,莫敢先谏。绰乃上疏曰:

伏见征西大将军臣温表「便当躬率三军,讨除二寇,荡涤河、渭,清洒旧京,然后神_电舒,朝服济江,反皇居于中土,正玉衡于天极。」斯超世之弘图,千载之盛事。然臣之所怀,窃有未安,以为帝王之兴,莫不藉地利人和以建功业,贵能以义平暴,因而抚之。怀愍不建,沧胥秦京,遂令胡戎交侵,神州绝纲,土崩之衅,诚由道丧。然中夏荡荡,一时横流,百郡千城曾无完郛者,何哉?亦以地不可守,投奔有所故也。天祚未革,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易》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义大矣哉!斯已然之明效也。今作胜谈,自当任道而遗险;校实量分,不得不保小以固存。自丧乱已来六十余年,苍生殄灭,百不遗一,河洛丘、虚,函夏萧条,井堙木刊,阡陌夷灭,生理茫茫,永无依归。播流江表,已经数世,存者长子老孙,亡者丘陇成行。虽北风之思感其素心,目前之哀实为交切。若迁都旋轸之日,中举五陵,即复缅成遐域。泰山之安既难以理保,__之思岂不缠于圣心哉!

温今此举,诚欲大览始终,为国远图。向无山陵之急,亦未首决大谋,独任天下之至难也。今发愤忘食,忠慨亮到,凡在有心,孰不致感!而百姓震骇,同怀危惧者,岂不以反旧之乐赊,而趣死之忧促哉!何者?植根于江外数十年矣,一朝拔之,顿驱_于空荒之地,提挈万里,逾险浮深,离坟墓,弃生业,富者无三年之粮,贫者无一餐之饭,田宅不可复售,舟车无从而得,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将顿仆道涂,飘溺江川,仅有达者。夫国以人为本,疾寇所以为人,众丧而寇除,亦安所取裁?此仁者所宜哀矜,国家所宜深虑也。自古今帝王之都,岂有常所,时隆则宅中而图大,势屈则遵养以待会。使德不可胜,家有三年之积,然后始可谋太平之事耳。今天时人事,有未至者矣,一朝欲一宇宙,无乃顿而难举乎?

臣之愚计,以为且可更遣一将有威名资实者,先镇洛阳,于陵所筑二垒以奉卫山陵,扫平梁、许,清一河南,运漕之路既通,然后尽力于开垦,广田积谷,渐为徙者之资。如此,贼见亡征,势必远窜。如其迷逆不化,复欲送死者,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应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陛下且端委紫极,增修德政,躬行汉文简朴之至,去小惠,节游费,审官人,练甲兵,以养士灭寇为先。十年行之,无使隳废,则贫者殖其财,怯者充其勇,人知天德,赴死如归,以此致政,犹运诸掌握。何故舍百胜之长理,举天下而一掷哉!陛下春秋方富,温克壮其猷,君臣相与,弘养德业,括囊元吉,岂不快乎!

今温唱高议,圣朝互同,臣以轻微,独献管见。出言之难,实在今日,而臣区区必闻天听者,窃以无讳之朝,狂瞽进说,刍荛之谋,圣贤所察,所以不胜至忧,触冒干陈。若陛下垂神,温少留思,岂非屈于一人而允亿兆之顾哉!如以干忤罪大,欲加显戮,使丹诚上达,退受刑诛,虽没泉壤,尸且不朽。

桓温见绰表,不悦,曰:「致意兴公,何不寻君《遂初赋》,知人家国事邪!」寻转廷尉卿,领著作。绰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年五十八,卒。

子嗣,有绰风,文章相亚,位至中军参军,早亡。

史臣曰:江统风检操行,良有可称,陈留多士,斯为其冠。《徙戎》之论,实乃经国远图。然运距中衰,陵替有渐,假其言见用,恐速祸招怨,无救于将颠也。逮愍怀废徙,冒禁拜辞,所谓命轻鸿毛,义贵熊掌。位隆端石,竭诚献替。_遗忽荣利,聿修天爵。虽出处异途,俱难兄弟矣。孙楚体英绚之姿,超然出类,见知武子,诚无愧色。览其贻皓之书,谅曩代之佳笔也。而负才诞傲,蔑苞忿奕,违逊让之道,肆陵愤之气,丁年沈废,谅自取矣。统、绰棣华秀发,名显中兴,可谓无忝尔祖。统竟沦迹下邑,穷观胜地,会其心焉。绰献直论辞,都不慑元子,有匪躬之节,岂徒文雅而已哉!

赞曰:应元蹈义,子荆越俗。江寡悔尤,孙贻摈辱。统昆弟,江左驰声。彬彬藻思,绰冠群英。

个人作品

孙绰作为以玄言诗而出名的一代文宗,为当时的玄言名流,需要指出的是玄言诗不是真正的诗,也不是真正的哲学,而是一种失败的杂烩。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之一,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庚亮、桓温等;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严重脱离社会生活,而孙绰所做的玄言诗也远远不及道林。后来东晋的文学家如《文选》等都极力避开玄言诗。孙绰还著有《论语集解》、《老子赞》、《喻道论》、《道贤论》、《遂初赋》等,后人辑为《孙廷尉集》,原书已佚。明文学家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有辑本。孙绰亦工书,唐朝张怀_《书断》列孙绰书为第四等,与羊欣、孔琳之等同列。

情人碧玉歌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赧,回身就郎抱。

表哀

茫茫太极,赋授理殊。咨生不辰,仁考夙徂。

微微冲弱,眇眇偏孤。叩心昊苍,痛贯黄墟。

肃我以义,鞠我以仁。严迈商风,恩洽阳春。

昔闻邹母,勤教善分。懿矣慈妣,旷世齐运。

嗟予小子,譬彼土粪。俯愧陋质,仰忝高训。

悠悠玄运,四气错序。自我酷痛,载离寒暑。

寥寥空堂,寂寂响户。尘蒙几筵,风生栋宇。

感昔有恃,望晨迟颜。婉娈怀袖,极愿尽欢。

奈何慈妣,归体幽埏。酷矣痛深,剖髓摧肝。

赠温峤

大朴无像,钻之者鲜。玄风虽存,微言靡演。

邈矣哲人,测深钩缅。谁谓道辽,得之无远。

既综幽纪,亦理俗罗。神濯无浪,形浑俗波。

颖非我朗,贵在光和。振翰梧_,翻飞丹霞。

爰在冲_,质嶷韵令。长崇简易,业大德盛。

体与荣辞,迹与化竞。经纬天维,翼亮皇政。

狡哉不臣,拒顺称兵。矫矫君侯,杖钺斯征。

鲸鲵悬鳃,灵浒载清。净能弘道,动□功成。

无则无慕,有必有希。仰荫风云,自同兰夷。

辞以运情,情诣名遗。忘其言往,鉴诸旨归。

赠谢安

缅哉冥古,邈矣上皇。夷明太素,结纽灵纲。

不有其一,二理曷彰。幽源散流,玄风吐芳。

芳扇则歇,流引则远。朴以雕残,实由英翦。

捷径交轸,荒涂莫践。超哉冲悟,乘云独反。

青松负雪,白玉经飙。鲜藻弥映,素质逾昭。

凝神内湛,未_一浇。遂从雅好,高_九霄。

洋洋浚泌,蔼蔼丘园。庭无乱辙,室有清弦。

足不越疆,谈不离玄。心凭浮云,气齐皓然。

仰咏道诲,俯膺俗教。天生而静,物诱则躁。

全由抱朴,灾生发窍。成归前识,孰能默觉。

暖暖幽人,藏器掩曜。涉易知损,栖老测妙。

交存风流,好因维絷。自我不遘,寒暑三袭。

汉文延贾,知其弗及。戴生之黄,不觉长揖。

与尔造玄,迹未偕入。鸣翼既舒,能不鹤立。

整翰望风,庶同遥集。

兰亭诗二首

春咏登台,亦有临流。怀彼伐木,宿此良俦。

修竹荫沼,旋濑萦丘。穿池激湍,连滥觞舟。

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莺语吟_竹,游鳞戏澜涛。

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

与庾冰诗十三章

浩浩元化,五运迭送。昏明相错,否泰时用。

数钟大过,干象摧栋。惠怀__,神銮不控。

德之不逮,痛矣悲夫。蛮夷交迹,封豕充衢。

芒芒华夏,鞠为戎墟。哀兼黍离,痛过茹荼。

天未忘晋,乃眷东顾。中宗奉时,龙飞廓祚。

河洛虽堙,淮海获_。业业亿兆,相望道着。

天步艰难,蹇运方资。凶羯稽诛,外忧未夷。

矧乃萧墙,仍生枭_。逆兵累遘,三缠紫微。

远惟自天,抑亦由人。道苟无_,衅故曷因。

遑遑遗黎,死痛生勤。抚运怀□,天地不仁。

_哉我皇,哲嶷自然。□远隆替,思怀普天。

明发询求,德音遐宣。临政存化,昵亲尊贤。

亲贤孰在,实赖伯舅。卓矣都乡,光此举首。

苟云至公,身非己有。将敷徽猷,仰赞圣后。

义存急病,星驾路次。穆尔平心,不休不悴。

险无矜容,商无_气。形与务动,志恬道味。

余与夫子,分以情照。如彼清风,应此朗啸。

契定一面,遂隆雅好。驰张虽殊,宫商同调。

无湖之寓,家子之馆。武昌之游,缱绻夕旦。

邂逅不已,同集海畔。宅仁怀旧,用忘侨叹。

晏安难常,理有会乖。之子之性,惆怅低徊。

子冲赤霄,我戢蓬黎。启兴歧路,慨矣增怀。

我闻为政,宽猛相革。体非太上,畴能全德。

鉴彼韦弦,慎尔准墨。人望在兹,可不允塞。

古人重离,必有赠迁。千金之遗,孰与片言。

劢矣庾生,勉踪前贤。何以将行,取诸斯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20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