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现代诗(带赏析)

一首现代诗(带赏析),第1张

《致橡树》赏析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阳光。 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赏析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文明,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这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1、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2、《楼上的姑娘》

俏皮的马尾,清秀的脸庞,浅浅的微笑,淡淡的清香,这是楼上的姑娘。走过我的身旁,犹如清纯的丁香,印入我的思想!初见便不忘,不见思若狂,美妙的幻想,寂寞的彷徨,只因楼上的姑娘。谁是你梦中的情郎?谁让你似笑又忧伤?未来的日子谁与你分享?楼上的姑娘姑娘的脸庞,脸庞的忧伤,忧伤触动我心房!楼上的姑娘,姑娘如丁香,丁香的清纯,清纯令我不奢望……

扩展资料:

赞美女生的成语

1、温柔体贴:温顺关怀体贴。

2、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

3、千娇百媚: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4、杏脸桃腮: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5、天生尤物:指容貌艳丽的女子。

6、婀娜多姿: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7、翩若惊鸿: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8、通情达理: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

9、玉貌花容: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

10、齿白唇红: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还魂伞》描述的是一个风尘女子喜欢上了一个公子,公子玩厌倦后抛弃女子。女子被抛弃后失魂落魄,期待可以再次遇到爱情。

《还魂伞》是由刀郎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专辑《弹词话本》中。

歌词如下:

为何这些女子尽是艳妆娇俏的打扮,看她门环挂着牡丹,不辞上等人的身段

叫大叔若说是笑借一把还魂伞,卖渡人道罗衾难耐对岸那倒春寒

为她有个经意的公子,许她流落在宁波府

尝遍了月老的面目便是良人也辜负,看青灯落尽了长安鱼鼓

道琴亦道了无情呀,只为萍水的邂逅

孤蓬难渡芳徽也难渡,说到底是花娘叹息还是恩怀的洞房

有心人把那昨日的黄粱,裁成了嫁衣裳,待富贵求助于城隍借一件穿身上

秦裘郎总有意配一对,超度杨柳的花黄

为她有个经意的公子,许她流落在宁波府

尝遍了月老的面目便是良人也辜负,看青灯落尽了长安鱼鼓

道琴亦道了无情呀,只为萍水的邂逅

孤蓬难渡芳徽也难渡,只为萍水的邂逅

孤蓬难渡芳徽也难渡

专辑信息

刀郎的专辑《弹词画本》是在苏州完成创作的,专辑当中有10首歌。刀郎创作期间吸取了江南当地戏剧风格,所以他的新专辑当中很多歌听上去和他之前曲风有了很大不同。

刀郎在苏州创作期间,写出4张新唱片专辑。刀郎第二张专辑,名字叫做《新疆往事》。在这张专辑当中刀郎会演唱新疆曲风的歌曲。在歌曲当中有刀郎对新疆生活的缅怀,也有刀郎对人生的理解和看法在里面,是一张很有特色的音乐专辑。

解读《关雎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下面是一篇解读关雎的文章们欢迎大家阅读。

解读《关雎》 篇1

 《关雎》既不是言“后妃之德也”(《毛诗序》),也不是如今流行的说法“男求女的情诗”。《关雎》为“风”之始,与“小雅”中的《鹿鸣》、“大雅”中的《文王》、“颂”诗中的《清庙》同称为“四始”。“四始”皆为祭祀之乐也。《关雎》为春祭大典乐歌;《鹿鸣》亦为春祭大典乐歌;《文王》和《清庙》为宗庙祭典乐歌。”《关雎》“当是春祭大典上演仪农业生产全过程和祈祷农业丰收的舞歌之乐。诗首章写文王率领公社男女老少在黄河之滨,迎着鸟语花香和明媚灿烂的春光,举行迎春劝耕大典”。

 《关雎》诗中突出了“窈窕淑女”,表明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居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荇菜之类作为舞乐的内容,恐怕这些作物是妇女们劳作的。公社男女劳作是有分工的。这首诗就是姑娘们演仪一年辛勤劳动的过程,既为祈祷农业丰收,也表达大家不辞辛劳的心情,以示劝耕。“君子好逑”语意双关,既是对淑女们的赞美词,又是对农业丰收的祈求。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内容大意

 在黄河之滨,雎鸠已在关关鸣春报农时,周族举国举行春祭劝耕大典,那些贤慧勤劳的姑娘们,跳起了荇菜歌舞,演仪她们一年中从播种、施耘到收割荇菜的辛勤劳动过程,向天神、祖先神表达其不辞辛劳、努力耕作、争取丰收的心情和愿望,表明她们都是淑女,是君子的好匹配。

 释义

 旧说认为此诗是颂文王后妃之德,以正夫妇也。今人多以为是男女恋歌。《关雎》为“风”之始,与“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颂”之《清庙》,称为“四始”。皆为祭典之乐也。前两者为春祭大典乐歌,后两者为宗庙祭典乐歌。《礼仪》“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均谈到典礼所规定之乐歌,云:“歌鱼丽”,“歌有嘉鱼”,“歌南山有召”,“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苹”,“升歌鹿鸣”等。

 关雎,闻一多释为鸤鸠,即布谷鸟(春播候鸟),雌雄成对,不相离;《辞源》释为王雎、即鹗、鱼鹰,雌雄定偶。神话中金天氏系统中有雎鸠氏族;少昊在东方建鸟国,有鸟官“雎鸠氏”;《左传昭十七年》云:“雎鸠氏,司马也。注:雎鸠,王雎也,鹫而有别,故为司马,主法制。”恐怕两说都对,雎为王雎,鹰属;鸠为布谷。《礼记月令》有云:“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古代先民把握农时节次多凭物候,尤其是鸟象。鹰、鱼鹰、鸠,均是春天最活跃的鸟象。《诗》中“鸟兽草木”,本借以起兴,意不在物,两种鸟“双关”也无妨;或恐是春祭巫术图腾,雎鸠是几种鸟合体的意象物。“关关雎鸠”,意在鸣春报农时,这是十分明白的。《小雅出车》有“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旟,是一种画有鹰鸟的旗,旐,是一种画有龟蛇的旗。作军队导引之旗。雎鸠或恐类似,画于旗上,以示报春,用于祭典。

 一九七八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发现仰韶文化时代一口彩陶缸,绘有一幅《鹳鱼石斧图》,这只叼大鱼的鸟是鹳还是鹗鸟叼鱼,以示春时,斧示及时勤劳作,以争取农业丰收。此图自然同祭春有关,此缸当是春祭巫术大典之礼器。还有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亦当是祭春礼器。借此两物,联系《关雎》篇,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义。

 周族在文王时代之前,还处在原始公社晚期,在周原建邑,建井田,“彻田为粮”。土地、财产、奴隶(战俘)为公社所有,文王夫妇与民同耕同乐,创建了完整而发达的公社共和制政体,这是周族迅速强大的原因。周世代重农,诗《七月》当是他们人人必记的农事歌。春时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刻,农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春祭大典是历来王朝重典。彩陶文化装饰图案均同春天有关,说明祭春巫术仪典肇始是很早的。“风”诗主在反映土风民情,春祭典礼,直到今天,仍是民间的主要风俗。《关雎》为“风”之首,又是周礼飨祭的重要乐章,如何会是谈情说爱的小调歌曲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吴公子季札在鲁观“周乐”,听了周南、召南后评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都道出了此诗的基本情调,此诗当是春祭大典上演仪农业生产全过程和祈祷农业丰收的舞歌之乐。诗首章写文王率领公社男男女女,在黄河之滨,迎着花香鸟语、明媚灿烂的春天,举行迎春劝耕大典。以下四章描写由播种(左右流之),耕耘(左右采之)到收获(左右芼之)之过程;表达了春天播种时节“寤寐求之”的虔诚、忧虑心理,希望夏天庄稼长得好的“琴瑟友之”之精心管理、心中不安和高兴的心情;秋天获得丰收,“钟鼓乐之”之无限兴奋的情绪。诗中突出了“窈窕淑女”,表明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居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荇菜之类作为舞乐的内容,恐怕这些作物是妇女们劳作的。公社男女劳作是有分工的。这首诗就是姑娘们演仪一年辛勤劳动的过程,既为祈祷农业丰收,也表达大家不辞辛劳的心情,以示劝耕。“君子好逑”语意双关,既是对淑女们的赞美词,又是对农业丰收的祈求。

 孔子评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这是从乐的角度谈此诗。一解是:此诗演奏时,始于至诚,终于热情奔放。由轻快烂漫到深沉至诚,由兴奋愉快,再到热烈欢跃。“乱”指“钟鼓乐之”的大合乐。“始“为笙管分奏或合奏,终乐为“乱”,汇成“洋洋乎盈耳哉”之磅礴气氛。二解是:始可能是由宫廷乐队载歌载舞演奏,终了大家共唱共舞,形成千人唱万人舞的宏大欢乐场面。

 君子、淑女,自然是赞美文王与夫人这样受爱戴敬仰的贤王贤妃,也是赞美广大君子淑女,主在教化也。

解读《关雎》 篇2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解读《关雎》 篇3

 原文

 《关雎》——《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雎(jū):篇名,《诗经》每篇都用第一句里的几个字(一般是两个字)作为篇名。

 关关:鸟互相应和的鸣叫一声。

 雎鸠:鸟名,又名鱼鹰,雌雄有固定的配偶。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淑女:美丽纯洁的女子。窈窕,美好的样子。淑,善良的,品德好的'姑娘。

 君子好逑:能给君子做好妻子。君子,周代对奴隶主贵族男子的通称,这里是对男子的美称。好逑(qiú),理想的配偶。逑,通“仇”,匹,这里指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淡水湖泊中,夏秋季开鲜黄|色花,根茎可食用。

 流:指顺水势采摘。

 寤寐:醒来和睡去,即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寤(w&ugra一ve;),睡醒。寐,睡着。

 思服:思念、牵挂。

 悠:长,指思念绵绵不断。

 辗转反侧:身体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辗转,转动。

 琴瑟友之:弹着琴瑟和他亲爱地在一起。琴瑟,两种乐器。

 翻译

 在那河中的小岛上,一对对雎鸠在欢乐和谐地歌唱着。美丽善良的姑娘,那是小伙子理想的择偶对象。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顺着流水左右采摘得正忙。美丽善良的姑娘,无论白天黑夜,小伙子都把它想。追求她追不上啊,日夜都萦绕在心头上。忧思长长夜漫漫,翻来复去不能忘。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两手左右采摘忙。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子弹着琴瑟向她表示爱慕之情。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两边仔细挑选采摘。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子敲钟击鼓让她心欢畅。

 赏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三百零五首,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这首诗选自“国风”之“周南”,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写一位男子对一位姑娘的思慕,以及他追求美满婚姻的愿望。“关雎”是《诗经》第一篇,取诗中第一句的一、三两个字合成篇名。

 作品可分为三章,前四句为一章,五至十二句为一章,十三至二十句为一章。

 第一章:开篇以雎鸠和鸣起兴,喻男一女相悦,是完美的一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天的小河,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鸣唱,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一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这一章的妙处就在于运用舒缓、平和、形象的语言,以轻快甜美的笔调,描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爱情场景,打开了爱情故事的开端;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兴起,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并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领全篇,形成了全篇的基调。

 第二章:写男子思念女子之情。

 “参差荇菜”是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小洲上生长荇菜即景生情。姑娘的“窈窕”搅乱了小伙子平静的心,使小伙子决意要追求她,可是那姑娘的态度又不确定,这弄得小伙子日思夜想,牵肠挂肚,难以成眠。体现在诗中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述的是小伙子艰难执着的追求过程,深切的相思之情。这是爱情故事的发展。

 第三章:写男子求得女子之后的亲爱欢乐情景。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承接“寤寐求之”,是“寤寐求之”的理想结果,描述的是追求既得之后的情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窈窕淑女,钟古乐之” 中的“友”和“乐”,用字颇有分寸,各有轻重,深浅不同,既写出了小伙子心中的快兴满意,又不涉于侈一靡一,正所谓“乐而不婬”。这一章是全篇精髓之所在。写出了生动逼真的欢一愉快乐的形象。

 纵观全篇,作品写的是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兴”,即“兴起”,也就是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作品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二、这首诗还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美。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 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以修饰动作的,如“辗转反侧”;用以摹拟形象的,如“窈窕淑女”;用以描写景物的,如“参差荇菜”,活泼逼真,声情并茂,体现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三、用韵方面,这首诗采取了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 “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

很早之前读了方文山的书《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青花瓷》,英文名为《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对比中文就逊毙了。但是去年落在家里,现在想起,只好又买一本。

《青花瓷》是一首集大成者,集合文学教材、词语论述、历史研究、器具审美功能的歌词。当年也是上遍了各大高中、大学的考试题。这可以说是幸运,成了方文山的巅峰代表作;亦是不幸,想再创越过此高度的词,难矣。必须是搭配那顶峰的周杰伦,适逢盛行中国风的歌坛。

青花瓷歌词本身比较难记,人们对于更高级的事物都有向往之情,加之风格又在歌坛较为罕见,因此显得更美。《送别》的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也很美,但是大家都容易记得,没有《青花瓷》这么密集,于是就相对没那么唯美了。

除此之外,这首词让人感到唯美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方文山说自己受宋词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李清照和李煜的作品,的确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能看得出。本歌词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拟人、转化、倒置等,读起来寓意不浅显;有许多古代味道的词字,如“檀香”、“惹”、“烟雨”、“刻隶”(刻画隶体)、“芭蕉”、“泼墨”等等,中国范既视感;时空夸度较大,今世、前朝、传世,爱情增添古韵。

念听起来,尤为清新别致,在现代爱情的流行歌曲中,独辟一条“青色”大道。

他坦言,“对于古代的题材,总信手拈来……为何对于一个已经小时的时空如此憧憬和向往。”古诗文的气息,加上现代的细腻,每一组名词和动词的搭配都感觉出词人的细腻和来自台湾文艺风情。间隙透露着前生今世,隔朝离代的爱恨的意*想象,或者憧憬回到小时的古乡古情,无忧无忌。如《小小》、《茶汤》、《发如雪》等歌中都有体现。

开篇还在继续。

方文山作词有时候是写了一两句的关键句,或者是有了一个重要概念,然后围绕中心展开其他事物的描写。如《小小》这首歌曲,他本人说是写出了副歌的“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曾经模样小小的我们”;《青花瓷》先写了副歌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也是众多人在听的时候感觉这就是中心,是全歌的灵魂。

大众也觉得这句是重点,这样的写法根源,的确也证实了这一点。

那么,这首歌词讲的究竟是什么故事?MV当中,讲的是:古代,两人相爱不能在一起,女主角死了;穿越到现代,因上辈子青花瓷的联系,两人相见相爱,还是不能在一起,男主角死了。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凄美爱情,缠绵悱恻。并没有作者或者现实的故事根据。

解读《青花瓷》,敝人不能多地预设景色,用华丽辞藻去二次装饰,本身次首歌曲已经是“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的境界。

所以在情景方面,不能再增,相反,需要精简地简陈内容;爱情方面,始终是围绕缠绵悱恻的“苦”味展开。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青花瓷的素胚上勾勒出青花,笔锋由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和你初上妆的样子十分相似。缓缓飘逸的檀香透过窗户,了然你的心事后,原本宣纸上走动的笔画了一半,不由的停下,于此暂搁。

你的样子(人物),心事(事由),走到一半的墨笔(意境),在歌的第一部分展现,营造了角色和愁丝萦绕的开场。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釉色渲染的仕女图,那婀娜多姿的韵味被谁私藏了?而你嫣然一笑如含苞待放的花儿,属于你的美丽飘散的一缕,去到我到不了的地方。( 仕女图 亦称“仕女画”,是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一种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画面以仕女为主题。)

一缕你的美,轻巧长细,我想要追逐,根本无法实现。这该是痛苦还是可惜?主人翁选择了继续守候。忠爱!

韵味,被私藏;美,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这些运用转化手法的形式,若是单独看起来,好像我们自己都能写,但是这样的组合,却不敢狂言。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待着烟雨,而我又在等着你。炊烟袅袅升起之时,相隔着江面千万里,那不就是你我的距离吗,或许比这个还要远吧。我开始在瓶底书写汉代隶书,想要模仿着前朝故人飘逸的气息,就当是我为了穿越时空,去遇见你埋下的伏笔。

“因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方文山语),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无非是爱情里最苦最无奈的事情,“我等你”类似的话,相恋中哪怕明知道是鬼话,也会硬说出来,多少又能真正实现?不重要,等的过程已然凄美。

虐心,是爱情的附带价值成分。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天青色等待着烟雨,而我又在等着你。月色从江水里被打捞出来,像墨笔般晕开了我们的结局,而你眼角上翘带着笑意,就如传世的青花瓷,自怜自顾,美丽无比。

晕开,就是墨水慢慢在纸上散开的样子,笔墨的“晕”,一层又一层,好像看不到最后一层的淡色。比喻愁思的“浓的化不开”非常贴切,是方文山较喜欢的一个字。

美丽的最厉害地步,就是传世了吧 。 最后两句倒装,将你的笑意和传世的青花瓷融为一体,传世即是说青花瓷,又是说“你”,深化歌曲题目,美化“你”的魅力。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描绘在青花瓷上的锦鲤,在白瓷衬底之下,仿佛即将跃出碗底似的。临摹宋体的落款时,脑里浮现的却是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为细腻,犹如绣花针轻弹落地,细小带着点危险。这样的秘密,是关于情爱还是关于生死?神秘而不得知,但肯定知道是,我在想你,你却不知在哪里。

随着青花瓷器的刻画丰满,我们仿佛看到了男主角在制作青花瓷,从素胚,到上色画图,再到落款,脑里是穿越历史和神秘的想念。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  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帘外的芭蕉惹来骤雨,门环惹来铜绿,而我路过的那江南小镇惹动了你。物本无情,何惹来他物?为物添情绪,“‘我’却跟芭蕉、门环不一样,因为‘我’是可以自由移动的,于是我偶然间经过江南小镇邂逅‘惹了’你,并不是被动的等你了,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方文山语)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依然是美化了你的样子,神秘了爱的迷失。

“惹”这个字是方文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这里用两个排比,又强化了“惹”的意象。最后的你,从墨色深处隐去,还是无踪可觅!

于是一段传世的爱情,隐含在绝色青花瓷中,于缠绵中消逝。

从MV来看,是一个俗套的穿越生死爱情故事;歌词来看,是一首难得,讲述追逐你美丽的爱情故事。个人觉得,还是不要看MV了,免得破坏词本身的美感高度。

不管有没有看过MV,估计大家对于周杰伦迷之眼神都深有印象,唱歌时是一种痞的飘逸,女孩被打动,男孩被鼓动,恨不得将歌词抄上几段,然后侧身小心递给心爱的对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每人都会吟唱,也是点睛之句。

这首词里,和林夕透露着几分相似的哲思,那就是“越是美丽之物,越是不敢靠近。”不同的是,林夕的是主人翁自我感到卑微,不敢靠近;方文山这首是因为爱的悱恻和迷离,在不敢靠近和难以靠近中徘徊。

方文山喜爱文字游戏,是比较明显的,还出了本《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注意,不是在推书),写了几十首韵脚诗。当然,这不是说他喜欢玩弄,要是这样,那大唐北宋的诗人也是这个德行了。在这只是说明他在斟酌词句方面,还是比较有热情的。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体验甚是难得,相比现在市面的三流作品,这样的词匠精神可贵。

咦,为什么话锋角度转变了?继续侃下去,毕竟爱情的泪干了,看点别的也不是坏事。

以前躲微商,直接把亲姐屏蔽了;现在躲自媒体,把大学挚友屏蔽了。

做自媒体的感觉,跟把公司推上市的感觉,是差不多的。那种瞬间的爆发,那种关注和利益的暴增,让多少人都向往,甚至沉不住气。身边好多朋友忍不住开了公众号,有的说是为了表达,有的说是为了能赚点,但是绝大部分内容写得跟屎一样,还有一段没一段的。

任正非大叔不让华为上市,是扎根于实地的精神体现,商业的逐利心理,会让榨干写作初心的每一焦热量。

“ 每个人都无法忍受自己迟早会消亡……因此,只要还来得及,他就要把自己变成由词语组成的他自己的世界 ”。 (昆德拉语) 每人都在写作的时代,并不见得是一个写作繁荣的时代。有时是心神不安,写作不过是人们想要获得关注,获得存在形式的一种表达形式。毕竟没有上帝可以倾诉,也不相信佛祖。

不过在大众的喧哗市面上,直接以利益为目的行为在表面上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营销和活动,在寻找消费者和关注者。各路营销人马各尽其技,将人们的空间填满,楼体、电梯、地板广告……将人们的时间填满,各类信息标题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非色性不写,非暴利不写,将人的眼球紧紧吸附在日复重演的旧把戏中。

随之,这是注意力的战争,不是表面利益的战争。

一个物种在进化中,靠考虑大众个体的进化与否吗?大概不会的。如今精英大部队在进化的时候,只管高歌猛进,无暇顾及落后群体的精神生存状况。他们需要做的是将这这些群体属性,转化为商业机会而已。

再讲,感觉会太多,收。

下次讲李宗盛的词。

刀郎《画皮》歌词解析:针砭浮华虚妄、人鬼不分的世界。

《画皮》是刀郎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专辑《山歌寥哉》中。刀郎的新歌《画皮》,取材于《聊斋志异》中一篇同名小说。此歌的曲子无奈、苍凉,歌词凄寒、彻骨,针砭了浮华虚妄、鼠目寸光、人鬼不分、颓废萎靡的世界。

而世人之所以人鬼不分,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骗人害人的两面派的蛇蝎心肠和鬼蜮伎俩十分可怕,另一方面是因为世人喜欢虚伪,于是万恶的魔鬼便以你最喜欢的样子出现,那张美丽的画皮,就是它们丧尽天良的通行证。

《画皮》歌词

又到了一更时分身后传来敲门声

总在失魂散乱的夜里出现两个人

一阵儿欢心一阵儿惊惧

这命中带着病啊

只是春风吹乱了桃花林

错把痰唾上了身

这是个临行前的盛会一杯接一杯

我们开始纵情地哀嚎不再躬身肃立

总是在回忆总是在希冀

没有一刻能停啊

于是青冢邂逅了公子笑

从此薤露世上珍

君既不能解我忧 为何问我夜独行

穷途哪有星月光 公子为何慕皮囊

空荡泉台寂无声 执笔采花做凡尘

等过畅往烟消云散 世上少见有心人

总是在回忆总是在希冀

没有一刻能停止

于是青冢邂逅了公子笑

从此薤露世上珍

君既不能解我忧 为何问我夜独行

穷途哪有星月光 公子为何慕皮囊

空荡泉台寂无声 执笔采花做凡尘

等过畅往烟消云散 世上少见有心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557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