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的全文?

关雎的全文?,第1张

原文

原文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欣赏]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仍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看头着它们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诗人在这里采用了 “流”、“采”等词描述小伙子的心里变化的过程。

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而最后一句“钟鼓乐之”,又更是“千金难买美人笑”之类的故事的原本。通过这不知名的作者的笔,我们完全被这朴实恋情和美丽如画的场景感动了。

Image

[关雎]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情歌。下面是我整理的诗经中关雎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与鸣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那美丽贤淑女子,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与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配偶。逑,“仇”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与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位置。它是《诗经》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历史,首先遇到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人,在诗篇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典范。而汉儒《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时代是对贵族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地位。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应该是贵族阶层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诗经·国风》中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很合适,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情歌形态出现。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好姑娘,是君子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感情相互靠近,美满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得来不易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婚姻目,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邂逅、一时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男女双方,乃是“君子”与“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与德行双重意义,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与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颇为深厚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又表露得平与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身份地位相称有节制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中与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与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与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与谐为目标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德行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非人性压迫人们,也常打着《关雎》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6、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7、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阅读练习二:

 练习:

 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4.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5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意思接近即可)

 4.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5.(2分)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6.(2分)(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7解析:这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对其主旨历来有不同的理解,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描写青年男子对理想爱人的追求。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鸟儿雌雄相爱,情真意专,形影不离。

 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

 阅读练习三: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运用兴的艺术手法(1分)。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2分)。(答出比兴兴寄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

 (2)《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1分)。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1分);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1分)。

 3.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3.(2分)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4.(2分)(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关雎》出自《诗经 国风 周南》,为《诗经》的首篇。写一“君子”思念自己爱慕的“淑女”,希望与她成婚。是表现男女恋爱的作品。下面是关于诗经关雎的全文赏析,希望可以帮到您!

关雎的全文赏析 篇1

关雎原文及翻译:

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you zai),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原文字词注释:

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

周南:西周初期周公旦(公元前1063-前1057年)住东都洛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统治东方诸侯。“周南”都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诗歌。《关雎》是一首情歌,写一个贵族男子爱上了一个采荇菜的姑娘,思慕她,追求她,想和她结婚。

关关:象声词,鸟的啼叫声。

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形容它们的融洽。

好逑:等于说“佳偶”。逑:配偶。

参差荇菜:长短不齐的荇菜。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荇菜,水生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寤:醒着。寐:睡着了。

思服:思念。服:想。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表达对她的爱慕。

芼:摸,这里是选择的意思。

原文翻译: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关雎赏析:

《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同时,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看着它们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诗人在这里采用了“流”、“采”等词描述小伙子的心里变化的过程。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这里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

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本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三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此外,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如“参差”、“窈窕”、“辗转”、“关关”等,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关雎的全文赏析 篇2

[先秦]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2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3洲:水中的陆地。

4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5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6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7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8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9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10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11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12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13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14芼(mào):择取,挑选。

15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

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

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

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

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

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

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

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

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

两边仔细来挑选。

善良美丽的少女,

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

近年赏析之风颇为流行,但我认为这类文章并不好作。尤其是讲《诗三百篇》中的作品,首先须通训诂,其次还要明诗旨。因为风、雅、颂距今已远,其可赏析处往往即在字、词的训诂之中。加以旧时奉三百篇为经典,古人说诗每多附会;不明诗旨便如皓天白日为云霾笼罩,必须拨云见日,始能领会诗情。这里姑以《关雎》为例而申说之,惟不免贻人以老生常谈之讥耳。

时至今日,大约没有人再相信《毛诗序》所谓“《关雎》,后妃之德也”一类的话了。说《关雎》大约是经过加工的一首民间恋歌,恐怕不会去事实太远。但《齐》、《鲁》、《韩》三家(包括司马迁、刘向)说此诗,都以为它意存讽刺。这又该作何解释?另外,古人很强调“四始”说(即《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认为把《关雎》列为十五国风的第一篇,是有意义的,并非编排上偶然形成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作出说明。

我以为,无论今文学派的《齐》、《鲁》、《韩》三家诗也好,古文学派的《毛诗》也好,他们解诗,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绝大多数“国风”是民歌,把每一首诗都拉到帝王、后妃或列国诸侯的君、夫人身上;二是把作诗的本意和后来的引申意混同起来。三家诗看到《关雎》中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话,便扯到周康王身上,说诗意是讽刺他“失德晏起”,正如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所说:“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而后来的《毛诗》为了同三家诗唱对台戏,于是一反今文家法,大讲“后妃之德”云云,目的在于说它不是刺诗而是赞美之辞。如果我们认识到十五国风中确有不少民歌,并排除了断章取义的方式方法,则三家诗也好,《毛诗》也好,他们人为地加给此诗的迷雾都可一扫而空,诗的真面目也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至于把《关雎》列为“国风”之始,我以为这倒是人情之常。古人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三百篇》所以被保存下来,乃由于它们是能歌唱的乐章而于诗义无涉,故有些讽刺诗或大胆泼辣的爱情诗也没有被统治阶级删除淘汰。我则以为,从《三百篇》的内容看,总还是先把各地的诗歌搜集起来然后为它们配乐,所配之乐,必不能丝毫不关涉诗的内容,而任意用不相干的乐谱去牵合。《关雎》之所以为“风”之始,恐怕同内容仍有关联。由于诗中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词句,很适合结婚时歌唱,于是就把它配上始而缠绵悱恻、终则喜气洋洋的乐调,而沿用为结婚时的奏鸣曲。盖因恋爱而“寤寐思服”、“展转反侧”乃人之常情,故虽哀而不伤(“哀”有动听感人的意思);夫妇结婚原属正理,君子淑女相配并不违反封建伦常,故虽乐而不*。这样,自然就把它列为“国风”之首了。直到今日,我们遇到喜庆节日,也还是要唱一些欢快热闹的歌,奏一些鼓舞人心的曲子,取其顺心如意。这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同喜庆节日的气氛相适应。如果办喜事时奏哀乐唱悼亡诗,撇开吉利与否的迷信观点不谈,至少产生败兴和杀风景的反效果,总是招人憎厌的。《三百篇》的乐章既为统治阶级所制定,当然要图个吉利,把体现喜庆气氛的作品列于篇首。这不仅符合他们本阶级的利益,即从人情之常来讲,也是理当如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427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