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搁浅什么意思?

鲸鱼搁浅什么意思?,第1张

鲸鱼搁浅是一种鲸鱼集体自杀现象。

鲸鱼是高度群居动物,通常都是以群体的形式旅行,而在近年来却屡屡发生鲸鱼大规模搁浅事件。

2016年1月15日,两头座头鲸在弗吉尼亚海滩搁浅,随后另外两头座头鲸加入了弗吉尼亚搁浅的队伍。

2018年11月24日,145头领航鲸在新西兰图尔斯特岛搁浅海滩,在此之后的几天里,新西兰查塔姆岛,再次发现约90头领航鲸搁浅海滩。

2020年11月2日,数十头短鳍领航鲸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以南25公里的帕纳杜拉搁浅,。斯里兰卡海洋环境保护局表示,这是这个南亚国家鲸鱼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搁浅事件。

2021年7月6日,12头瓜头鲸被发现搁浅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头门港海域北洋坝滩涂上

如此触目惊心,令我们不禁想到是什么原因导致鲸鱼如此“想不开”

据科学家分析,鲸鱼搁浅的原因有很多种。

鲸鱼搁浅

导航错误   太阳活动也可能影响鲸鱼的航行能力。2017年发表在《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太阳风暴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球磁场,扰乱鲸鱼的迁徙模式,并将它们引入浅水区,进而导致了鲸鱼搁浅。

受伤和疾病   来自其他海洋生物的袭击或者疾病也可能导致鲸鱼搁浅。2009年,在接受《科学美国人》的采访时,马萨诸州科德角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神经行为学家Darlene Ketten就提到,肺炎是导致鲸鱼搁浅的常见原因。

声纳  声纳对鲸鱼同样也存在危害,也是导致搁浅的常见原因之一。船只向水中发出声音信号或者脉冲来确定物体位置。这些声纳脉冲可能会伤害鲸鱼并影响它们的航行能力。

海洋污染  海洋中废弃的渔网,会使鲸鱼受伤,让其声纳系统出现问题,无法返回深海;塑料会被捕食的鲸鱼误食进入体内,难以消化,导致无法进食,日益折磨,最终导致鲸鱼搁浅自杀。

此外,其实也有很多搁浅的鲸鱼都很健康,却被困在岸上,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鲸鱼会回应搁浅鲸鱼的信号,前去帮忙时被困岸上。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人类的我们,都应该爱护保护好地球环境,为因我们污染环境而搁浅的鲸鱼们,也为所有因我们引起的生物灭亡,更是为了人类的将来。

搁浅在宁波象山的鲸鱼终于回到了深海。现场救援画面显示,进入深水区后,鲸鱼自主游向大海深处。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半边山海域附近,一头长度超过10米的须鲸发生搁浅。退潮后,鲸鱼身体几乎完全露出水面。救援人员只能大量地向鲸鱼身上泼水,降低其体表温度。

到达现场参与救治的宁波海洋世界馆医育部长王致远介绍说,目前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保证这头鲸的生命力,“救援人员不断为鲸泼水,是因为鲸体表就像是盖了一个大棉被,经过一天的日晒容易脱皮,泼水能帮助鲸降温,保持体表湿润。我们为它清洗伤口,注射药物,都是在维持它的生命体征,也是在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准备。”

一头鲸鱼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附近海域搁浅,当地渔政、消防等部门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开展救援。经现场工作人员判定和测量,这头鲸鱼属于抹香鲸,长约20米,重约70吨。早上海水退潮后,鲸鱼深陷滩涂淤泥中,身上由于缺乏水分,表皮已部分脱落。鲸鱼伤痕明显,呼吸急促,特别是尾部破损严重。

因为退潮,船只无法靠近滩涂,现在救援人员只能一边与全国各地的海洋渔业专家联系,请教制定救援方案,一边等待晚间涨潮后进行下一步行动。这头搁浅鲸鱼长15米以上,体重估计有30吨,由于围观群众过多,为避免影响救援,现场救援人员用栅栏和黑布将搁浅的鲸围起来。

消防员在鲸身旁反复泼水,渔业专家为鲸的身体涂洒紫色药水,又拿出注射设备对鲸尾鳍部位进行注射,并为它清洗气孔。在这个过程中,抹香鲸时不时朝着救援船只“摇头摆尾”,状态良好,救援人员将会继续带它向深海方向行进50海里,送它回家。

鲸鱼搁浅一般有以下四个原因

1、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干扰海域也会导致鲸鱼的搁浅。如,船只,潜艇的声纳容易惊扰鲸鱼,鲸鱼在慌忙逃离中不辨方向,容易游入浅海导致搁浅。

2、海洋环境污染:鲸鱼生存的海域如果受到污染,那会使鲸鱼被迫离开原来海域进行长距离迁徙,途中经过浅海容易导致搁浅。另外,海洋的污染也可能影响鲸鱼的辩位能力,鲸鱼不辨方向容易误入浅滩搁浅。

3、地形原因:鲸鱼在猎食时追寻猎物到了浅海区域。如果这时又遇退潮就非常容易造成鲸鱼搁浅。浅海地形容易干扰鲸鱼的声纳定位,导致鲸鱼失去方向从而搁浅。

4、被海浪冲上海滩:最后就是在鲸鱼死亡后,随着海浪和洋流的作用,鲸鱼尸体被海浪冲上浅谈导致鲸鱼的搁浅。

鲸鱼搁浅的危害:

对于鲸鱼来说,鲸鱼一旦遭遇搁浅,就等同于死亡。

1,鲸类一旦离开海洋,失去水分和盐分,皮肤会变得干燥。海风和阳光会使鲸鱼温度升高,皮肤脱落。

2,搁浅的鲸鱼呼吸道容易被泥水进入从而引发感染。

3,一般近岸搁浅的鲸鱼,都是鲸鱼的内部器官出现损伤或者定位系统发生损坏。搁浅还会导致鲸鱼的肋骨、内脏都受到极大的损伤。

4,如果是领头鲸误入浅谈导致搁浅,容易使整个鲸群都跟着迷路搁浅,这对鲸群来说是灭顶之灾。

5,已经死亡鲸类更是危险,极有可能发生“鲸爆”鲸类的皮下组织十分厚实,当它们经过长时间的搁浅后,尸体内部会发生微生物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甲烷、氢硫化物等气体,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爆炸,散发出恶臭难闻的气味。

当鲸鱼真的冲上海滩时,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仍是人工救助。

科学家们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解释鲸鱼为什么会“搁浅”,但大多数解释都与其体内的回声定位系统有关。一条巨鲸的眼睛只有一个小西瓜那样大,而且视力极度退化,一般只能看到17米以内的物体,这与其庞大的身躯极不协调。它们并不依靠眼睛来导航、测物和捕食,而是拥有一种高灵敏度的回声测距本领。它们发射出频率范围极广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即反射回来,形成回声。鲸鱼就根据这种超声波的往返时间来准确地判断自己与障碍物的距离。

内脏不适、出现寄生虫,或者系统本身的原因,都可能使回声定位系统出现故障,让鲸鱼迷失方向、四处乱窜。也有科学家认为,当鲸鱼为了捕食随水势误入地形平缓的水域,一旦退潮会造成搁浅;而当它们为了追食鱼群而游进海湾,向着有较大斜坡的海滩发射超声波时,回声往往误差很大,甚至完全接受不到回声,也会因此迷失方向。鲸鱼是恋群动物,如果有一条鲸鱼冲进海滩搁浅,其余的就会奋不顾身地跟随上去,造成群死群伤的悲剧。

可能是他们觅食时升水过急而付出的代价。

1、环境污染

鲸鱼搁浅事件在世界范围内的频繁发生,使它正成为鲸鱼数量不断减少的一大关键因素。环保主义者和科学家们认为是环境污染导致鲸鱼的搁浅,污染海水的化学物质可能扰乱了鲸鱼的感觉。

另外,军舰声呐和回声控测仪所发出的声波及水下爆炸的噪音,会使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发生紊乱,从而使受惊的鲸鱼纷纷搁浅。

2、全球变暖

不断飙升的海洋气温,使适合鲸类动物生存的环境不断缩小。气候变化导致鲸鱼栖息地环境变化,从而减少了其食物来源。因此,近几年来大量鲸鱼正在遭受着饥饿的威胁。

3、人类残忍的“杀戮”

如今,捕鲸活动依然猖獗。尽管国际捕鲸委员会于1986年宣布禁止商业捕鲸,但世界并没有停止对鲸的捕杀。日本捕鲸船依旧以科学研究为幌子,继续从事捕鲸活动。

现在,日本这种捕鲸行为,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但日本商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对各国环保人士的抗争充耳不闻。

捕鲸与反捕鲸行动是一场持久战。回顾这场已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行动,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令人惋惜的是鲸鱼的数量并没有明显恢复。在经受了几经起伏的捕鲸潮的摧残后,鲸鱼的身影正逐渐消失在大海的深处。

扩展资料:

蓝鲸在冬季繁殖,雌兽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为10-12个月,每胎只产1仔。幼鲸重约2吨半,长约7米。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兽要将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气,以后它就能自己呼吸了。

雌兽的一对乳头长在生殖孔的两侧,哺乳的时候游在海水的上层,幼仔则紧跟在雌兽后方的下面,因为幼仔没有能动的嘴唇,不能自己衔着乳头吮乳汁,雌兽就凭借肌肉的收缩,将乳汁直接喷射到幼仔的嘴里,这也是它对水中生活的一种很好的适应。

蓝鲸乳汁中的营养十分丰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发育得很快,8个月以后,可增加到15米,体重增长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张嘴吃各种浮游生物了。

到了2岁半至3岁时,体长即可超过20米。性成熟的年龄约为8一10岁,寿命一般都在50岁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岁。

人民网-鲸鱼,你为何自杀?

-蓝鲸

         11月2日,大约120头领航鲸,也被称为领航鲸,在斯里兰卡科伦坡附近的帕讷杜勒海岸搁浅,成为该地区历史上最大的搁浅鲸鱼事件。当地警察局长说,搁浅的鲸鱼数量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已经上升到100头左右。村民们试图把它们送回海里,但鲸鱼被冲上了岸,最终被斯里兰卡海军救起。 

       对于鲸鱼搁浅有以下几种说法:

有人认为,这些鲸鱼可能是受到意外刺激而逃跑的,也可能是为了躲避捕食者或人类的骚扰而故意登陆和搁浅。鲸鱼上岸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病得太重,身体太虚弱,不能乘浪前进,被水流推上岸,或者故意爬上海岸寻求喘息的机会。因为在这里,它不必每次呼吸都挣扎着浮出水面。有些人认为有些鲸喜欢成群聚集,其中一个成员经常充当领导者,整个群体经常和它们一起游泳,一起觅食,然后一起逃跑。当它的头生病或死亡,搁浅在岸上时,整群鲸都会随它一起死去。而荷兰学者杜多克认为,鲸鱼搁浅可能与海岸的地形和气象条件有关,因为它们往往发生在平缓的海岸上。当鲸鱼在这里发出超声波信号时,它的回波信号就会失真,无法探测到深水的位置,导致混淆。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海岸的平缓坡度并不会造成回声信号的混淆。确实,大多数鲸鱼搁浅发生在缓坡海岸,因为搁浅在其他地形如水道或悬崖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地形的影响缺乏说服力。 如果鲸鱼生活的水域受到污染,它们可能被迫离开栖息地,搬到更远的地方,可能会搁浅。此外,海洋污染可能影响他们的听力或其他功能,也可能导致他们搁浅。  

  

1、鲸鱼疯狂追逐沙丁鱼导致自己搁浅、面临死亡,说明面对利益若盲目追求,只看到好处,看不到背后的风险和陷阱,趋之若鹜,不懂得趋利避害,最终将付出惨痛代价。沙丁鱼作为被捕食者,在面对危险时,能够看到自己小巧灵活的优势,并利用鲸鱼的贪婪及身躯庞大的劣势,引诱鲸鱼到浅滩,使其搁浅,从而成功逃脱,说明要对形势进行评估,善于扬长避短。

2、鲸集体“自杀”比单头“自杀”情况复杂得多,还牵涉到生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因素,而物理原因不过是集体“自杀”惨剧的最初一环而已。具体地说,鲸的保护同类的本能,才是造成所谓“自杀”现象的主要原因。

这种保护同类的本能,是大自然关怀整个鲸种族的生存,而不是关怀一头海兽安危的一种体现。因而它们一接到信号,就象士兵接到命令一样,能立刻赴援。在这种情况下,鲸类的救护同类的本能大大压倒了保护自身的本能,所以完全将自身安危置诸度外,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向着发出信号的地方冲波逐浪而去。

每当一头鲸因回声测位功能受到干扰而陷入绝境时,它就发出遇难信号,其它鲸接到信号后受本能的驱使,便急忙赶来援救,而实际上是游向自己的坟场,使它们自己同样陷进遇难者先前陷进的那种困境。

还有种说法,海豚、鲸集体自杀,失去辨别能力,因为他们追逐海船,船体涂料(采用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防治贝类附着)还有鱼网防腐剂影响神经系统所致。

鲸鱼为何会搁浅到目前来看依然是一个迷,但是目前所知的原因中,有一些是我们人为造成的,还有一些是自然因素。

首先,地形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沿海的地形中,这些地区的岸边海水很浅,因为潮汐关系,海水可能仅仅是几分钟中就会退去好几公里,这样很容易让一些海洋动物搁浅在岸边,鲸鱼因为它们的回声定位能力是为深水而设计的,所以面对强大的潮汐,它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冲上岸。

搁浅的鲸鱼也可能是因为受伤、衰老或者迷路,在很多搁浅的鲸鱼中,科学家们发现有部分鲸鱼的年龄已经很大,衰老的身体让它们很难有力气从浅水区再回到深水区,虚弱的鲸鱼们也会因为没有力气而随着海水漂流,直到它们被带上岸。

声纳和噪音也是鲸鱼搁浅的元凶,一些科学家认为,声纳信号和人类其它的海中作业造成的巨大噪音会导致搁浅,低声纳会导致某些动物出血,其它动物也会因为逃避这个声音而游走,中频声纳对于鲸鱼的影响最大,会引起减压病,导致内脏损伤,当鲸鱼遇到这种病痛后,往往都会惊慌失措,很容易造成他们搁浅。

人类活动也会造成鲸鱼的搁浅,我们过度捕鱼导致鲸鱼缺乏食物,我们对于海洋的污染也会让鲸鱼失去它们良好的家园,人们扔垃圾、鱼线等等塑料物品,会让鲸鱼和其他海洋动物的体内聚集的微塑料被缠绕,然后会导致它们无法正常判断方向而搁浅。

我们该如何救助被搁浅的鲸鱼:

救助被搁浅的鲸鱼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首先它们庞大的身体很难去移动,但是我们可以等到涨潮的时候,用几艘大型船只把鲸鱼拉回大海,也可以使用庞大的担架和绑带将鲸鱼拖入海水中。但是鲸鱼的体型非常庞大,目前还没有专门救助搁浅鲸鱼的组织,现在只靠志愿者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想要减少鲸鱼搁浅事件,我们人类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度的捕捞、全球变暖和海洋污染,都是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减少对海洋动物的伤害,还给它们那个美好的家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62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