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面做蛋糕——不是正经材料
抱在怀里的西瓜——十拿九稳(比喻办事非常准确或有把握。)
抱着孩子拜天地——双喜临门
抱着铁耙子亲嘴——自找钉子碰
鼻孔里灌米汤——够戗(够受的)
冰库里点蜡——洞(冻)房花烛
城隍奶奶怀孕——出了鬼胎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此起彼伏;顾此失彼
八十岁的阿婆——老掉牙了
疤瘌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半夜做梦娶新娘——想得倒美
穿拖鞋跳芭蕾舞——洋不洋土不土
穿西装戴草帽——不土不洋;半土半洋
船板做棺材——漂流了半辈子,老来才成(盛)人
拔了毛的狮子——惹你笑
把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扳不倒盖被子——人小辈(被)大
搬家丢了老婆——粗心极了
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飞机上点灯--高明
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
玉皇大帝放屁--神气
男人比女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妓女馆开张--欢迎来稿(搞)
十个裸男看五个女人洗澡--五光十色
妓女的半身标准照片--狮(失)身人面像
老两口上床--说了就了
女人戴胸罩--包二奶
手雷弹炸厕所--激起民愤(粪)
王八的屁股--这是规定(龟腚)
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妓女馆客满--井井有条
棺材店里的棺材--目(木)中无人
新婚之夜--开封
镰刀刮丝瓜--路数很多
女人上冰山--逼(B)上梁山
断柄的锄头--没把握
水仙不开花--装蒜
洞穴里雕花--深刻
同性恋性交--开后门
女人生孩子--吓(下)人
最彻底的美容--面目全非
又住一起--难
两点钟--冲
最繁忙的机场--日理万机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裤裆里着火--当然(裆燃)
电线杆上挂暖壶--水平(瓶)很高
坟地改菜园子--扯平
狗拱门帘--全凭这张嘴
放屁脱裤--多此一举
指屁吹灯--没有希望
盲人做拉面--瞎扯
裤裆里点灯--英(阴)明
寡妇睡觉--上头没人
太监座谈会--无稽(鸡)之谈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鳖下的卵--王八蛋
苍蝇采蜜--装疯(蜂)
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鼻孔喝水--够呛
爱克斯(X)光照人--算看透你了
冰块掉进醋缸里--寒酸
胸前挂钥匙--开心
飞机上分娩--高中生
二奶回娘家--无功(公)而还
飞机上作爱--空“钟”
女人多次离婚--前功(公)尽弃
最搞笑的经典歇后语-搞笑歇后语老虎念经--假正经;口是心非
老虎上吊--没人敢救
老虎头上的苍蝇--拍不得
老舅舅拉破二胡--陈词滥调
老猫上锅台--熟路;道熟
老母牛上场--屎尿多
老母猪吃破鞋--心里有底
老母猪打喷嚏(pen ti)--笨嘴拙舌
老母猪下棋--瞧你那笨脑瓜
老牛打滚--大翻身
老牛反刍--吞吞吐吐
老牛喝水--不抬头
老牛踏垡子(fa zi翻耕过的土地)--一步一个脚印
老牛脱了磨--空转一遭
老牛走老路--照旧
老牌子钢针--宁折不弯
老婆婆跳皮筋--非同儿戏
老鼠掉进面缸里--翻白眼
老鼠跌进米囤里--因祸得福
老鼠给大象指路--越走越窄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进棺材--咬死人
老鼠闹洞房--唧唧喳喳
老鼠娶妻遇老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老鼠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
老鼠尾巴--大不了
老鼠咬牛--大干一场
老鼠咬石柱--攻不倒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老太太的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老太太过溜冰场--走险
老套子卷珍珠--内中有宝
老天爷拄拐杖--一竿子插到底
老头吃麻糖--越拉越长;越扯越长
老头子坐摇篮--装孙子
老鸦唱山歌--不入调
老鸭公唱戏--喉咙不争气
老鹰追兔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老玉米里搀白面--粗中有细
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杀人儿放火--辈更比一辈坏
雷公劈城隍--以上压下
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
冷水烫鸡--一毛不拔
离了水晶宫的龙--寸步难行
理发师教徒弟--从头来;从头学起
鲤鱼护窝--不会走多远
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物以类聚
利剑斩乱麻--一刀两断
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聋子戴耳机--充耳不闻
聋子放炮--充耳不闻;听而不闻
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芦柴秆做门闩--难撑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卤煮寒鸭子--肉烂嘴不烂
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落水的桃花--随波逐流
落雪天过冰大坂(ban山坡;斜坡)--从头凉到脚
蜡人玩火——自顾不暇
蜡烛点火——一条心
马蜂蜇蝎子——以毒攻毒
筐中捉鳖——十拿九稳
狂犬吠日——空汪汪
马蜂蜇秃子——头痛;没遮没盖
葵花的盘子——老转向
马高镫短——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拉不出屎怨茅坑——错怪
拉车拉到路边边——使偏劲
拉肚子吃泻药——胡摆治
拉直狗腿——办不到;没法办
拉着拖车卖豆腐——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拉着状元喊姐夫——想高攀
腊月里借扇子——火气太大;冷不防
腊月卖凉粉——不是时候
癞蛤蟆打伞——怪事一桩;怪事
癞子头上抓痒——求之不得
蓝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
懒厨子做席——不想给你吵(炒)
烂麻里搀猪毛——一团糟
烂伞遮日——半边阴
烂透的毒疮——不可救药
郎中(中医医生)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狼头上戴斗笠——假充好人
浪子回头——金不换;弃恶从善
老鳖咬人——叼住不放;死不丢
老掉牙的虎——雄心在
老公公吹笛子——气力不足
老公鸡着火——官僚(冠燎)
老鸹爪子——黑手
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老虎扮和尚——人面兽心
老虎吃田螺——无从下口;难下口;无法下口
老虎出山——浑身是胆;横冲直撞
老虎近身——开口是祸
歇后语搞笑_经典歇后语大全
歇后语搞笑_经典歇后语大全
1、 拿着鸡毛当令箭令箭,古时发布命令的凭证。谓把小 事当成重大的事情。成语:小题大做。香港唐人《金陵春 梦》:他太着急,拿来这份东西,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2、 揭疮疤(惯)比喻揭露别人过去的错误或隐私。 也作揭痛疮。 揭伤疤。
3、 吃了一包回形针肚子委屈(曲)
4、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一处待不下去,可以到别处去, 不在乎。人,也说:爷。台湾琼瑶《窗外》:走就走吧,此地 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又何必一定待在这个学校!
5、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谚)浮屠:也作浮图,梵语,即佛塔。能救活一条人命,那功德比建造一座七层高的佛塔还大。指救活人命是功德无量的事。 也作救人一命,胜过造佛七尊。 救人一命,胜造一座宝塔。
6、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蚂蚁。比喻做事不自量 力。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近有文僧,勾结小报,竟也作 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
7、 猪板油挂在颈上腻了
8、 一车多碍辙,船多擦边数量太多,互相妨碍。李准《冰化雪 消》:我没有什么说的!反正车多碍辙,船多擦边。
9、 妈妈叫我把盆子拿到铺子里修,而我自己却把盆子补好了。妈妈风趣地说:现在黄鼠狼能拉磨,驴子也不值钱了。(四川成都)
10、 无林无木,山区不富(谚)山区如果没有树林,就不会富足。指发展林业,是山民致富之道。
11、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惯)取不尽,用不完。形容资源丰富。
12、 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惯)不管对方有理没理,都打一顿。指不问是非曲直,有理的没理的都一样惩处。 也作有理没理三扁担。
13、 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释义:说明亲身经历过才有体会。例句:这六十一户一成立起家属小组,样样事都走在前头。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他们受过大苦,翻过身来也懂得今天的甜,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14、 疑心生暗鬼(谚)怀有疑心,看什么都似乎有鬼附身一样。指疑心重的人,对一切都疑神疑鬼。
15、 一位阿姨要买衣服,连喊了售货员几声也没喊应。旁边有位顾客说:别喊了,那是个模特,她听不见。(河北邢台)
16、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7、 妈妈生病了。我问爸爸:爸爸,我做一件什么事才能让妈妈高兴啊?爸爸说:你把你的成绩单装在口袋里,别让妈妈看见,妈妈就高兴了!(河北新乐)
18、 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惯)想活活不好,想死又死不成。形容人备受折磨,痛苦不堪。 也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19、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怨分明。类似的:有恩不报非君 子,有仇不报是小人。老舍《离婚》:咱小赵是有恩报恩,有 仇报仇,男子汉大丈夫!
20、 好账不如无(谚)好账:别人不讨还的债。借人家的债,即使人家不讨还,也总归是个负担。指不负债是最轻松自在的。
21、 船大好压浪指大了显得稳当。《北京日报》(1986,1. 24):中国十亿人,是艘大船,不如船小好调头,所以改革是 害不得急性病的。但是还有一条,是船大好压浪,这一年的 事实就证明了这点。几股不正之风,几排横里来的浪,是不 容易摇动这条大船朝着改革方向开进的。
22、 吃了一肚子账本心中有数;肚里有数
23、 朝廷不打送礼人(谚)指送礼与人,只要不是贿赂,原是无可厚非的。
24、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为商店谨防假冒的用语,引申为 唯一的意思。成语:独一无二、绝无仅有。老舍《四世同 堂》:说真的,她的咖啡,点心,和招待的殷勤,到底是只此 一家,并无分号,在咱们这条胡同里!
25、 深不对,浅不是(惯)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对。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满意。
26、 邻居李大婶家被盗,损失不小。妈妈安慰伤心的李大婶: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坏人再躲,也躲不过法网。你宽宽心,坏人终会被绳之以法的!(湖南醴陵)
27、 一块香饽饽八下抢到处被喜爱,受欢迎。邓刚《阵痛》: 车间工段请他下去画决心栏、批判栏、学习栏,真是一块香 饽饽八下抢,郭大柱红遍全厂。
28、 见凡人不睁眼态度傲慢,瞧不起普通人。《人民日报》 ( 1981,8,22):当顾客走近柜台时,瞠目仰视,见凡人不睁 眼;当顾客询问商品情况时,金口玉言,朱唇难启。
29、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旧时用葫芦装药。指弄不清真相。 台湾琼瑶《彩云飞》:涵妮瞪大了眼睛,惊异地瞧着,不知道 云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30、 听哑巴唱戏莫名其妙
31、 百能百巧百受穷(谚)在技艺上样样能样样巧的工匠,没有不受穷困的。指技艺贵在精一,不在多能。
32、 狗皮糊墙不像话(画);不成话(画)
33、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以天空有无乌云推测阴晴。李准 《大河奔流》:长松喊着: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你们看, 他指着西北天空一块乌云说,要下雨!割下的麦子赶快收 拾起来!先不要割了!
34、 三魂掉了二魄形容人害怕,发呆,精神恍惚。类似的:. 失了三魂,丧了七魄。成语:魂不守舍、魂飞魄散。菡子《纠 纷》:她已经怀了身子了呀!她少不得怨恨自己,怨恨刘 二,每天担着一笔心事,三魂掉了二魄似的。
35、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使多数人受损失,不如让一家人受损 失。海外传记图书:他的一路哭不如一家哭,曾成为传 诵一时的政治格言。
36、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惯)比喻各干各的,各行其是。也比喻说法各不相同。 也作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各打各的锣,各唱各的调。 各敲各的磬,各行各的令。 磬:古代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
37、 两国交锋,各为其主(谚)指双方争斗交战,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君。 也作两国相争,各为其主。 两国相争,各保其主。
38、 有的同学,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到收作业时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老师说:你们现在慌了、忙了,手也摸不着墙了。以后可要抓紧时间哪!(河南济源)
39、 冬瓜推在葫芦账上(惯)本指在账目上搞鬼做手脚。比喻把应当承担的责任或承受的损失等推到别人身上。
40、 王健因赌博被派出所抓去了,他爹去讲情,说他儿子并没干。没干?没干去赌场干啥?既然江边站,就有望景心。(安徽利辛)
41、 吊死鬼要账活该
42、 喂脑袋(惯)指吃饭。
43、 小菲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奶奶不是说它们像蚂蚁爪子,钩钩巴巴的,就是说它们像老太太打太极拳,伸胳膊撩腿的。(浙江绍兴)
44、 原始森林自高自大
45、 三个核桃两个枣见仨核桃俩枣。
46、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谚)只要是真金,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隐藏不住闪闪的光辉。比喻只要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到哪里都会显现出自己的才华,赢得人们的赞誉。
47、 光棍不吃眼前亏(谚)光棍:识时务、头脑清醒的人。指聪明人能够审时度势,不使自己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吃亏受辱。 也作好汉不吃眼前亏。 明人不吃眼前亏。
48、 破车之马,可致千里(谚)指有狂力能把车拉破的马,就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比喻有魄力冲破旧规矩的年轻人,往往有异乎寻常的能力。
49、 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尾只想到眼前的事情,考虑不周 到。类似的:顾一不顾二/野鸡钻头不顾尾/山公鸡躲头不 躲尾。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他就是做事顾前不顾后 的,再加上脾气暴躁,其实人并不见得坏。 拉着黄牛当马骑牛马不分,胡乱顶替。牛,也说:驴。 明代《二刻拍案惊奇》:只为这一路人,众恶所归,官打见 在,正所谓张公吃酒李公醉,拿着黄牛便当马。
50、 弟弟考试得了第一名,就骄傲起来。爷爷看他不认真学习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骄傲的人只会跌进门槛,谦虚的人才能走遍天下啊!(广东龙门)
51、 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谚)话不说清,别人就不明白根柢;木不钻孔,就不能穿透底层。指和人说话,一定要有透明度,不可含糊不清。 也作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
52、 挖耳勺掏灶炕小抠
53、 搂草打兔子捎带(歇)指做某件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搂草打兔子捎带手。
54、 舌头比刀子厉害(惯)指人嘴厉害,说话不让人。
55、 弟弟对做好的饭菜很挑剔,这不吃那不要的,当过老红军的爷爷生气地说:想当年我们是渴饮雪,饥吞毡。现如今你们是冬有棉、夏穿单,菜有油、饭有肉,出门不用走、回家电视看,就这还把饭菜嫌。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河南辉县)
56、 多个香炉多个鬼(谚)比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麻烦或支出。
57、 男子无妻财无主,妇女无夫身落空(谚)男子不娶妻,财产就无人掌管;妇女不嫁丈夫,自身就没依靠。指男女婚配,才能建立家庭。 也作男无妇,家无主;妇无夫,身无主。 男无妇,家无主。
58、 扣子对扣门,歪把跟歪瓢(惯)指脾气、秉性相投的人容易聚在一起。讥讽不好的人喜欢聚在一起。
59、 掰不开镊子夹得紧,松不开多指忙不过来。相关的: 掰不开蒜。浩然《山水情》:就是眼下的活儿正紧得掰不开 镊子,出去太多的人,社员有意见,我在班子里也不好说 话。
60、 石子扔到河里,听个响声指应该有反应,有回音,有反 馈。张抗抗《北极光》:白耽误你的时间,写了多少张申请, 没有答复。石头扔到水里还听个响,唉!
61、 拿银子当铜钱花(惯)铜钱: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比喻花钱没有节制,任意挥霍。
62、 舅舅给我家送来了几包棉籽壳,叫种蘑菇。爸爸看着棉籽壳,皱皱眉头说:种,没有时间;不种,棉籽壳又浪费了。怎么办呢?妈妈说:你遇事总是心问口,口问心。种!我包了。说完就笑起来,我和爸爸也笑了。(山东临沂)
63、 拍马屁(惯)旧时称赞马好时常拍马的屁股。比喻极力讨好、奉承人。
64、 说书的嘴,唱戏的腿(谚)指说书的人,凭着过硬的嘴功;唱戏的人,凭着过硬的腿功。也泛指各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专业功夫。
65、 等到黄河清黄河水夹带泥沙,浑浊。借指等待时间太 长,没有指望。成语:遥遥无期。姚雪垠《李自成》:如此世 界,我们负屈衔冤,实在无路昭雪。要想等到是非水落石 出,你就等吧,等到黄河清,日头从西边出来。
66、 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67、 韩信墓前一声叹埋没了英才
68、 玻璃掉在镜子上明打明
69、 男儿当自强(谚)指好男儿应努力奋进,自强不息。
70、 抓条岔道跑到底(惯)比喻坚持走错误的道路而不悔改。
71、 老鹰见小鸡个喜来一个忧
72、 此一时,彼一时释义:指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不能同样看待或一概而论。例句: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他要不装装过激派的样子,怎么能成得了名,怎么能当得上今天的大使。
73、 年老莫娶年少妻(谚)老年男子不要娶年轻女郎。指男女婚配,贵在年龄相当。
74、 铁嘴钢牙,柏木舌头形容嘴厉害,会说话。类似的:铁嘴 钢牙,橡皮腮帮子。成语:伶牙俐齿。袁静孔厥《新儿女英 雄传》:你小子好啊!铁嘴钢牙,柏木舌头;到了我手里,看 你还厉害不厉害!
75、 救急不救穷(谚)指救济人,只能帮忙解决其一时的窘困,难以使之摆脱长久的贫穷状态。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穷,这是救助的原则。 也作救急救不了穷。 救急容易救穷难。
76、 肚脐上长茵子心花儿都开了(歇)茵子:茵陈蒿,别称茵陈,多年生草本,秋季开黄花。指开心,高兴。
77、 染缸里拿不出白布染缸为布上色。借指被污染。染,也 说:靛。类似的:掉进染缸里。刘绍棠《鹧鸪天》:大学是个 大染缸,染缸里拉不出白布;近墨者黑,所以柳岸划了右 派。
78、 老道吃荤开戒了
79、 裱褙店里的钩虫嚼别人的画(话)
80、 弟弟很调皮,爸爸让他喊妈妈回来吃饭,他跑到别人家去看电视;让他做作业,他却手不识闲儿地玩玩具。爸爸生气地说:叫你去东你去西,叫你打狗你撵鸡。你这是前襟穿在后背上,尽跟我反着板儿,别筋儿哩!(河南汝南)
81、 只要苦干,事成一半(谚)做事只要肯下苦功,成功就有一半把握。指无论做什么事,勤奋苦干总是成功的基础。
82、 横插一杠子见插杠子。
83、 父子无隔宿之仇(谚)指父子之间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84、 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自己有主见,不受他人影 响。或说: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古华《姐姐寨》:他这 叫做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以不变应万变。自成 门户,自成体系。
85、 老鼠出门撞着豹恶心人碰着恶心人
86、 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不得安身,无处效劳。成语:走投无 路。明代《警世通言》:今日不想我闪得有家难奔,有国难 投,如何是好?
87、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多少也算一分 力量。成语:多多益善。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当 然,我去说,这事儿也不一定就成,但有我总比没有我强。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分光。香草,你说呢?
88、 老虎入山,蛟龙下海见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89、 小叔要当新郎了,可他不愿意大操大办自己的婚事。同院的王阿姨来到我家,向奶奶打听小叔什么时候办喜事,奶奶不告诉她。王阿姨着急地说:就告诉我一人吧,我不会告诉别人!奶奶说:坛口好扎,人口难塞。我就不告诉你了。(河南固始)
90、 老母猪啃砖头嘴硬(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说话语气强硬。常含责骂意。
91、 甘罗拜相小人得志
92、 为鼓励我坚持练字,奶奶说:练字不能怕麻烦。字怕习,马怕骑,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再说,不怕慢,就怕站,坚持练下去总会有收获的!(内蒙古开鲁)
93、 炒熟的虾仁儿从嘴里蹦了(惯)比喻本来已经到手的利益又意外失去了。
94、 一滴水见大海/一粒沙见世界指个别表现一般。成语:窥 豹一斑。海外梁容若《故乡集》:古人说:一粒沙里见世界。 在极细微极琐碎的事物里,也仍然可以反映社会、批评人 生。
95、 拉不出屎怨茅房(惯)茅房:厕所。比喻自己不能干,却埋怨客观条件差。 也作拉不出屎来怨毛厕。 拉不出屎来,怪马桶不好。
96、 人凭志气虎凭威人有志气,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秦牧《愤怒的海》:现在要摩拳擦掌和鬼子拼,你说这些泄 气的话,有什么好处?人凭志气虎凭威。人一没志气,就什 么也不用谈了。
97、 跌到茅坑就不怕屎臭(谚)人跌进屎尿坑里,也就顾不得屎尿的臭气了。比喻人既然已经陷入险恶的境地,也就豁出去了。
98、 眼皮也不眨一下(惯)形容人满不在乎的样子。 也作眼也不眨。
99、 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事情做得过分。成语:大肆渲染。 台湾电视剧《含羞草》:这种人就得给他点脸色看,不然给 他三分颜色就会开染坊了。
100、 没三顿饱饭,有三顿饱气谓净生气,过不了好日子。西 戎《赖大嫂》:唉,着实年岁大了,要是年轻二十年,我也得 和你离婚。跟上你,整天没三顿饱饭,有三顿饱气。
化险为夷这个 歇后语 的前一句是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以下是我给大家精选整理的化险为夷的歇后语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化险为夷的歇后语: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散文 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 传统 文化 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空城计:
在敌众我寡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史书多有记载。但不限于守城。 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 传说 )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其情节为 街亭 失守, 司马懿 大军直逼 西城 ,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 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大堂上面那里有甚么机关枪呢比 诸葛亮 的“空城计”还要空得厉害的,是老卒残兵的影子都不见一个。"茅盾《子夜》十六:" 周仲伟 像“空城计”里的诸葛亮似的笑退了那八个代表。"
典故 :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 故事 ,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且当时就有人质疑: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麾下十余万大军,把他围住不就完了 派几个神射手过去射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一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再怎样也不至愚蠢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而"郭冲三事"并未说明诸葛亮是在街亭之战时用的空城计,以司马懿在街亭之战时的所在地来否定"郭冲三事"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另外,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空城计成功的例子,如果"神射手"、"火力侦察"的质疑成立,那历史上其他人的空城计岂不是都无法成立故而不宜盲目否定"郭冲三事"的真实性。
相关 文章 :
1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的答案
2 孔明练琵琶歇后语的答案
3 诸葛亮用空城计歇后语
4 《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5 中华文化的歇后语
01
入木三分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是一句成语。相传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用入木三分来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流传至今: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生智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空城计退敌—— 反败为胜
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1急中生智
[jí zhōng shēng zhì]
[释义]
智:智谋。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示例]
当我把《语丝》读完的时候,想念《莽原》的心思却忽然增高万倍,~,马上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可爱的表弟。鲁迅《田原思想》
[出处]
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窘,然敌则气作,急则生智。”
2化险为夷
[huà xiǎn wéi yí]
[释义]
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示例]
除夕遇险的一幕,自然又回忆起来,但我们这一次是~了,虽然费了一些周折。郭沫若《革命春秋·南昌之一夜》
[出处]
唐·韩云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3反败为胜
[fǎn bài wéi shèng]
[释义]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4迫不得已
[pò bù dé yǐ]
[释义]
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示例]
吾之言爱国也,得毋为名乎,得毋为利乎,是毋为事势~乎。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结论》
[出处]
《汉书·王莽传上》:“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孔明斩魏延歇后语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孔明斩魏延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孔明斩魏延歇后语
诸葛亮和魏延同是刘备身边的能人贤士,诸葛亮聪明绝顶足智多谋,曾经是刘备“三顾茅庐”才将他请出山,之后更是凭借着聪慧敏捷的头脑为刘备打败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而魏延虽然之前并没有诸葛亮那样大的名声,可是在追随刘备之后,他因着自身赫赫战功让刘备刮目相看,对魏延是十分的信任和欣赏。
《赤壁》孔明剧照
这样的两个人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本应该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可是事情并不如那样的乐观,两人的关系虽然称不上是交恶,但也绝对没有好到哪里去。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后世竟然想出了一个十分形象生动的歇后语,“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两个人的关系本就不算太好,后来随着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弃而不用更加的紧张起来。后来在诸葛亮病重将要不久于人世之时,魏延再一次打断了诸葛亮向天祈祷延长寿命的机会,更是打翻了诸葛亮的长明灯,这在古代人尤其是诸葛亮看来是十分的不吉利的。诸葛亮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在临死之前还摆了魏延一道。先是告诉杨仪自己命令魏延留在汉中断后,若是他不听从则使用他下一个计谋,后来杨仪果然照着诸葛亮所说让人斩杀了魏延。
据说第一次两人相见的时候诸葛亮就预言魏延必反,而在后来刘备的阵营里和魏延有恩怨的很有几个,其中一个就是马岱,最后果然是马岱斩杀了魏延,所以就有人猜测诸葛亮留着马岱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他的这一步借刀杀人实在是先见之明啊。
诸葛亮魏延
诸葛亮是刘备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他的许多计策让刘备受益匪浅,一路追随下来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在刘备死后,将自己的半壁江山和自己的儿子都托付给诸葛亮,可见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和可以信任的。
诸葛亮像
而魏延,作为刘备手下极其勇猛善战的将领也是让刘备非常信任和器重的,他本是刘表的下属,后来改投刘备,为他大破郭淮、屡立战功,依靠着自己的忠心和赫赫的战功成为刘备的得力臂膀,但是在刘备死后,却因为诸葛亮的计谋被杨仪所派出的马岱斩杀并灭门。
据说在魏延最开始投靠刘备之时,诸葛亮见面就曾经想要杀了他,并说出“此人天生反骨,日后必定造反”这样的话,好在刘备知人善用,并不相信在乎魏延的“反骨”,也正是刘备这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将魏延救了下来。后来在北伐战中的过程中,魏延曾经提出“子午谷奇谋”这样的计策,不过被诸葛亮以太过凶险而反对了,这也符合诸葛亮为人太过谨慎小心的特点,也就是因为这个让魏延心里不服气。
在诸葛亮病重之时诸葛亮向上天祈祷延寿,却再次被魏延以汇报敌情打扰,并且无意间推翻了天灯,而诸葛亮又怕自己去世之后,刘禅不能压制住魏延,于是诸葛亮逝世之前留下了让魏延留守汉中断后的命令,又怕魏延不服,便又将自己的计策告诉了杨仪,致使最后魏延被马岱所杀。
;王羲之写字歇后语的下一句是——入木三分。入木三分是一个成语,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出自:唐·张怀_《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书断·王羲之》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jī)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④,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⑨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曾任秘书_、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等职位。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