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为什么会看上杨振宁

翁帆为什么会看上杨振宁,第1张

导演胡玫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晒出一则视频画面,瞬间吸引不少人的围观,原来这一次是胡玫邀请了一众好友,与杨振宁翁帆夫妇聚会,真的是相当的罕见,粉丝们自然是不能够放过这个看杨振宁的机会。

当天杨振宁身穿灰色衬衫,看上去十分的慈祥,全程都是礼貌待人,微笑以对,网友们都点赞这样的杨振宁真的是好和蔼可亲,让人见了就有一种亲近之感,网友们都点赞这样的杨振宁老师不愧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

网友这样夸杨振宁。他真的很和蔼可亲,人们见面时有一种亲近感。网友们纷纷夸赞杨振宁这样的老师确实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与此同时,翁帆全程紧跟着杨振宁。这对夫妇几乎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整个人看起来很优雅得体,也很有礼貌。在大家敬酒的时候,翁帆也站了起来,和大家一起喝了一杯。

他相当优雅和自豪,所以网友们纷纷表示,难怪杨振宁先生喜欢翁帆先生。宴会上,杨振宁先生一滴酒都没喝。不管别人怎么敬酒,杨振宁总是端起酒杯又放下酒杯,根本不喝。但翁帆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后面的祝酒词,翁帆都起立。正要喝的时候,杨振宁看了翁帆一眼。

同时,翁帆全程都是紧紧地跟随着杨振宁,夫妻俩几乎走到哪里都是形影不离的,如今46岁的翁帆也是看上去老了不少,整个人看上去有点臃肿发福,甚至看书上去一下子就老了好多岁的感觉,网友们都表示翁帆这些年真的是变化很大,肉眼可见的变老了。

当天翁帆一身蓝色的衬衫,短发齐肩,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的优雅得体,也是相当的有礼貌,在大家敬酒的时候,翁帆也是站起来和大家一起喝酒,表现得相当的优雅得意,所以网友们都表示杨振宁老师难怪会喜欢翁帆老师。

杨振宁是十分出名的物理学家,如今已经年过耄耋,也依然因为爱情保持着青春。其实,他自幼就是一位"痴情种"。当年十七岁的时候,杨振宁曾一度想要为了爱情放弃学业。后来在西南联大任教,因为个人风采深深的吸引了很多女学生。

其中,有位名叫杜致礼的女生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们双双奔赴美国,又在中餐厅里巧妙邂逅,从此相依相偎,组成了家庭。这位杜姓的女生,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是民国的高级将领——杜聿明。

看到翁帆和杨振宁,相比较细节上的琐碎,两个人的感情,多年来一直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28岁和82岁结合这个话题,从来都没有中断过。要知道,杨振宁比翁帆的父亲年龄还要大,两个人站在一起就像是两代人。

很多人都说翁帆是为了金钱和物质,但是我不这样认为,爱情的方式分为很多种,存在即为合理。对于有些人来讲,门当户对才是上上签,年龄可以相仿,才是最合拍的存在。但我们的生活中,不也存在老少恋吗?这些又该作何解释?翁帆和杨振宁两个人,并没有做错什么,毕竟两个人的婚姻,法律也认可。

在宴会上,杨振宁老师是滴酒不沾的,无论是别人怎么敬酒,杨振宁都是举杯碰一下,然后就放下酒杯,丝毫不会饮酒。不过翁帆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喝多了,后面的敬酒,翁帆都是站起来,准备喝酒的时候,杨振宁一个眼神给翁帆,翁帆就立马放下酒杯,示意一下就停止了。

不得不说翁帆还真的是和杨振宁配合默契,也算是比较听杨振宁的话了。其实翁帆和杨振宁本来就是一对模范夫妻,两个人平日里就是很恩爱,几乎是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网友们还点赞杨振宁是宠妻狂魔。

振宁是科学家,杜立明是国民党陆军中将。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连在一起的是杜律明的女儿杜致礼。1944年,漂亮的杜致礼在西南联大念书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在西南联大教书的杨振宁。1945年,杨振宁去了美国大学留学。1947年,杜致礼前往美国女子学院威斯理学院求学。

就在这一年,杜聿明被***所俘。杜聿明的太太曹秀清和其他儿女被蒋介石挟持到了台湾。并作为要挟杜律明的条件限制离境。独自在美国的杜致礼失去了经济支持,不得不转学到纽约的圣文森学院。在1949年圣诞节她在普林斯顿意外邂逅了杨振宁。二人在国外相逢,感慨许多,相互扶持,相互依赖,次年两人在美国结婚。杨振宁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使在台湾的杜家人的待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杜家人不仅被允许离境,还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帮助。杜聿明的妻子才得以回到国内杜聿明的身边。

杨振宁和杜聿明二人一生的见面机会没有几次。1971年,杨振宁夫妇回国探亲,人生才头次见到自己的岳父。杜聿明告诫杨振宁要为祖国的统一和科学事业发展多做贡献。杨振宁直到1981年杜聿明在北京去世,同夫人杜致礼回国参加杜聿明的葬礼,可惜也未能见杜聿明最后一面。年纪大的杨振宁想叶落归根。

年纪大的杨振宁想叶落归根,在2003年杜致礼去世后杨振宁回到国内。2004年杨振宁和翁帆结婚。此后,重心就挪向了国内。直到2017年95岁的杨振宁又重新做回了中国公民加入了中国国籍。为国家的科研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算是实现了杜聿明对他的期望。

 从《人间草木》中就可以看出,汪老先生对劳动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文中的短句,读完让人心里有种淡淡的暖意。是啊,没有他人文章中用冗长的句子堆砌赞美,《人间草木》中对于美就需要一个字就够了。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人间草木》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间草木》读后感范文(1)

 《人间草木》是一本散文集。

 文章分七辑,每一辑内容都不同。作者汪曾祺先生是个真性情的人,单单从目录就能看得出来。每篇文章的题目都很直白,朴素、平凡但是带着点诗意。“人间草木”这个题目只是其中一篇散文的题目,但是作为整本散文集的名字,却很恰当。每篇散文的语言都很朴实,简单,内容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普通得真的就像随处可见的草草木木。不知是题目烘托了文章,还是文章烘托了题目?

 汪曾祺先生也是什么都能写,而且写的有趣。卸去了华丽辞藻的文章读起来让人颇为心安和舒服。从回忆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木,到各种各样的小吃,再到在联大的生活、相识的老友、亲人……几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汪曾祺先生笔下却别有魅力。其中有篇《葡萄月令》,五页的文章,把葡萄从一月到十二月详详细细地描写了下来,但读着一点也不使人厌烦。这便是魅力,或者说是魔力。

 零零碎碎的小事太平凡了。散文是拿这些小事入文,能抓住人心的就是好文章。即使是他人的经历,《人间草木》这本散文集读起来仍旧是温暖的。有人对散文不感兴趣,认为它无聊,没有跌宕的情节,像一杯白水。其实生活就是白水,只是喝的人心境不同罢了。

《人间草木》读后感范文(2)

 今天,我来到了胡天宁家。听金老师说,中国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名叫汪曾祺。说着,还拿出了这位作家的一本书——《人间草木》。

 这本书有着淡**的封面,封面上画着一丛竹子和一块竹石,看上去与我以前看过的儿童故事书完全两样。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看到一篇文章——《夏天》。果然,与我以前读过的儿童文学完全不同。

 这本书中的文字简洁、深奥。比如:“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就概括了作者一个早上干的事,就像对联一样,或者是五言诗中的两句。

 说它深奥,比如:“此吾乡所未有。”这句话,听金老师解释了我才知道,意思是“这是我们家乡所没有的。”

 其实,简洁和深奥是相辅相成的,简洁了就会深奥,而深奥的文字都会很简洁。

 慢慢地,我开始读出一点意思了……

 汪曾祺用他特有的文字写出了夏天的花、草木、水果、虫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写虫子那段,他写道:“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哈哈,这只虫子真有趣。这样的虫子我也曾见过呢……

 记得那也是一个夏天的早晨,我在楼下看虫子,那是一块热闹非凡的草坪,拨开草丛一看,那儿简直就是虫子的天地,有全身碧绿如翡翠的蚂蚱,有全身乌黑如煤炭的蛐蛐……

 我最喜欢蹲在草地上看小虫子吃东西,跳来跳去,听它们唱歌。

 有了这些虫子,夏天就变得更有趣了。我想如果汪曾祺也看到了这些虫子,一定会写一篇更精彩的文章。

 汪曾祺笔下的夏天是有情有趣的,而我生活中的夏天也正是如此有意思。

《人间草木》读后感范文(3)

 书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就来说说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读《人间草木》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极其赋有情趣、文化,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增长见识的一本宝贵的书籍。其中还有许多不惟人知的奇妙趣事,美丽动人的景物。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花儿呢?更是艳丽夺目。有缅桂花,芳香扑鼻,香的像兰花。夏天有珠兰、牵牛,牵牛花是短命的,还有薄命的秋葵,美丽的凤仙,真是数不胜数。还有一种奇妙的野草“万把钩”它结的果实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很难清除。

 这些东西都很有趣吧!看了这之后,我深深的陶醉并沉迷在此,其中的乐趣还无穷呢!

 山丹丹一种很漂亮的花,可以入药,还有紫红诱人的葡萄,沁人心脾,还有香甜的槐花,弥漫在整个春天。啊,真美!我仿佛亲眼看见如此优美的景色。

 作者把这些优美的景色刻画的栩栩如生,他细微的观察深刻的描写,都使人仿拂置身其中,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人间草木》刻画的如此醉人、优美,仿佛只有融入大自然才能真切体会。

 说到生活,肯定少不了美食,文中对于食品的描写更是让人垂涎三尺,那美味简直是人间极品。

 高邮的咸鸭蛋可是不同凡响。那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蛋黄发红,散发诱人的香味。不似别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说到美味自然少不了作者钟爱的咸菜茨菇汤、气锅鸡、火腿,还有昆明的牛肉等祖国各地的特色佳肴。气锅鸡特别鲜嫩,汤清如水,而且鸡想扑鼻,看着这生动的描写,我不禁口水潜溢。

 作者有这么渊博的知识,如此独特的见解,一定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而且了解的风土人情也相当之多。作者了解到各地区的人们口味迥异。山西人爱吃醋,爱吃酸。无锡人爱吃甜。四川人爱吃辣,等等的异域风情。作者竟能对各地的风土人情知之甚详,看来作者是一个喜欢游历,善于观察的人。

 《人间草木》中描写的各个地区真是美极了,从前从未见过的一些风景,在看完此书之后,我仿佛亲眼看见了这些风景,啊!真美。

 四川的成都是最干净,最安静的,使作者感到轻松自由。乐山的大佛更是栩栩如声。新都有有桂湖,桂湖皆植桂,开花时香的不得了。福建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福建的漳州多三角梅,有紫色、红色、桃红色、浅红色、紫铜色、白色,真是美不胜收。福建的云霄是果乡,到处是果树:芦柑、荔枝、枇杷。枇杷瓣大,味甜无渣,真是美味极了。

 武夷山也是风光壮丽。玉女峰,大王峰,壮丽极了,还有好多优美山水,真是世外桃园。

 作者把这山水、特产描写的如此醉人,不免勾起我想去游览一番。

 《人间草木》还描写了作者在联大上大学的一些岁月,他和几个朋友总是爱泡茶馆,而且一泡就是大半天,作者的一些优秀小说,散文,都是在泡茶馆时写下的。啊!作者真是不同凡响。

 在联大那时人们穿的衣服也是风格迥异。但大多数衣服都是非常破旧,还有人穿的鞋露着脚趾,后跟烂了。虽然那时联大的师生破衣烂衫,但每天孜孜不倦的作学问,穷且益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学习。

 在联大的那段岁月中,对于作者来说,还有一些激动人心的事情。抗战时期,一有警报就要往外跑,真是激动人心啊!那时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毁了一些房屋,意在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但是昆明人是不会被威胁到的,中国人都是坚强的,我们青少年也是坚强不屈的。

 沈从文、金岳霖先生、闻一多先生都是作者在联大对作者有深远影响得人。事隔多年,作者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真是耐人寻味。

 从《人间草木》中我了解到许多异域风情,优美动人风景,扣人心弦的故事。人间自有草木,更有动人心弦的情谊。所以《人间草木》犹为给人启发。

《人间草木》读后感范文(4)

 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惹起我无尽乡思。

 汪曾祺,一位著名的作家,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对他是一无所知,真是很惭愧!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终于买到了他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可买来之后这本书就真的被收藏了,因为自己总有很多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来读,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上周终于拿出时间拜读这本书,一读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没有宏大的人生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他写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闲情逸致,读他写的人物我享受的则是诗情画意……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联想现在的生活、工作,我们是不是过于匆忙,忽略了生活乐趣了呢?热爱自然,热爱植物草木,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来,从来如此。工作的时候积极努力,休息的时候,就需要有如本书一样的发现的眼睛和心情,如此,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有向前的飞奔,又有欣赏途中风景的收获。

 这就是我读过本书的最大收获。读汪先生的这本书,觉得心里暖暖的,静静的……

《人间草木》读后感范文(5)

 汪曾祺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这本书分为7辑,分别是人间草木、四方食事、脚底烟云、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平淡人生、文章杂事。

 可买来之后这本书就真的被收藏了,因为自己总有很多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来读,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上周终于拿出时间拜读这本书一读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没有宏大的人生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他写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闲情逸致,读他写的人物我享受的则是诗情画意……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联想现在的生活、工作,我们是不是过于匆忙,忽略了生活乐趣了呢?热爱自然,热爱植物草木,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来,从来如此。

 工作的时候积极努力,休息的时候,就需要有如本书一样的发现的眼睛和心情,如此,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有向前的飞奔,又有欣赏途中风景的收获。这就是我读过本书的最大收获。

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作家并不多,他算是其中的一个。他独特的创作理念,他淡泊超脱的处世之道,他对美的语言和人性的追求,对人们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就是今天Lulu想为大家介绍的文学名家——汪曾琪先生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汪曾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他还写散文、评论和剧本。作品集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汪曾祺的散文很有特色,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怀念一个作家,莫如重读他的经典作品;纪念一个伟大而谦逊的灵魂,莫如像他那样永远“带着抒情意味的情趣”虔诚的爱别人、爱自己。作为一位末代江南才子,他的作品浸透了古典中国的文化精髓,包括绝妙的机智和散淡的性情。

从早期的《鸡鸭名家》到后期的《受戒》,汪曾祺一系列的风俗杰作肯定是中国现代小说最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有评家甚至认为仅就其艺术成就与言,决不下于鲁迅和张爱玲。

叙述的是一位雕刻家在艺术源泉枯竭的时候,邂逅了一位修道院收养的少女,该少女有着超俗的气质,更可贵的是拥有那天使般的微笑,这重新激起了雕刻家的艺术创造力。

于是雕刻家将她带离修道院,两个生活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雕刻家以少女为原型,准备创造他最完美的雕像——“天使的微笑”。 

但事与愿违,他创造出了“儿童的微笑”、“情人的微笑”甚至“娼妇的微笑”等作品,但无论如何雕刻家都无法神似地雕刻出少女那“天使般的微笑”。 

雕刻家万念俱灰,毁了所有作品,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抛弃了少女,独自出门发泄。而少女也因幸福破灭,随即投入美丽寂静的塞纳河。成为了真正的天使。 

雕刻家酒醉而归,却不见那天使般的少女,他焦急地四处寻找,但始终寻觅不到“天使”所留下的痕迹。在复活节过后,他偶然走过市场,看见一家商店悬着一副“死面具”,当店员告知那面具是民间不知名的艺术家以塞纳河溺死的一个无名少女的微笑着的死亡面容为原型,铸造而成时,雕刻家惊慌失措地消失了。 

小说最后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作者是这样写的:如今那副死面具早已失落,而它的复制却传遍了许多欧洲的城市。带着永久的无边的微笑好象在向我们谈讲着死的三昧。 

扩展资料: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是散文体裁的书籍,作者是冯至。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雕刻家邂逅了一位修道院的少女,因为他不能画出少女的笑容而放弃,最后少女死在塞纳河畔的故事。

这是一个浪漫而凄婉的故事。不过,作为诗人的作者,并不只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和人们探讨人与神、生与死、生活与艺术、现实与天堂等种种人生问题。透过故事,作者揭示的是人生的悖论所在。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123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4
下一篇2023-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