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laying Love 619M [4:30]
2 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 111M [8:08]
3 The Crisis 388M [2:49]
4 Peacherine Rag 368M [2:41]
5 A Goodbye to Friends 359M [2:37]
6 Study for Three Hands 146M [1:03]
7 Tarantella in 3rd Class 211M [1:32]
8 Enduring Movement 206M [1:30]
9 Police 119M [0:52]
10 Trailer 233M [1:42]
11 Thanks Danny 476M [3:28]
12 A Mozart Reincarnated 279M [2:02]
13 Child 384M [2:48]
14 Magic Waltz 352M [2:34]
15 The Goodbye between 1900 and Max 519M [3:46]
16 Goodbye Duet 357M [2:36]
17 1900's Madness #1 316M [2:18]
18 Danny's Blues 304M [2:13]
19 Second Crisis 290M [2:07]
20 The Crave 251M [1:50]
21 Nocturne With No Moon 378M [2:45]
22 Before the End 171M [1:14]
23 Playing Love 425M [3:06]
24 Ships and Snow 347M [2:32]
25 1900's Madness #2 254M [1:51]
26 I Can and Then 322M [2:21]
27 Silent Goodbye 230M [1:40]
28 Portraits 551M [4:01]
29 Lost Boys Calling 730M [5:19]
一、外国钢琴曲:
1、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
2、G大调小步舞曲(贝多芬)
3、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
4、军队进行曲(舒伯特)
5、少女的祈祷(巴达捷夫斯卡)
6、献给爱丽丝(贝多芬)
7、练习曲(革命)(肖邦)
8、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
9、野蜂飞舞(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10、月光(德彪西)
------
二、中国钢琴曲:
1、牧童短笛(贺绿汀)
2、黄河(殷承宗、刘诗昆)
3、二泉映月(储望华)
4、快乐的女战士(杜鸣心)
5、平湖秋月(陈培勋)
6、彩云追月(王建中)
7、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王建中)
9、旱天雷(陈培勋)
10、卖杂货(陈培勋)
------
三、四手联弹:
1、土耳其风格的回旋曲 选自《A大调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
2、维也纳进行曲 (车尔尼)
3、军队进行曲 (舒伯特)
4、凯旋进行曲 选自歌剧《阿依达》 (威尔第)
5、天鹅 (圣桑)
6、间奏曲 选自舞剧《天鹅湖》 (柴可夫斯基)
7、酒盅舞曲 选自舞剧《天鹅湖》 (柴可夫斯基)
8、天鹅之舞 选自舞剧《天鹅湖》 (柴可夫斯基)
9、俄罗斯舞曲 选自舞剧《天鹅湖》 (柴可夫斯基)
10、勇士舞曲 选自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普罗科菲耶夫)
当夜晚开始把自己笼罩在暗夜里,阵阵微风到来,和着微风,弥漫着我对钢琴的情愫,把我带入了一片浩瀚的乐谱深处。
我把我的双手轻轻放在钢琴上,呼吸平缓,把每一个心绪都放在指尖,随着风徐徐吹拂,弹奏起我心灵深处的感动。从那里可以体会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温暖,一种难以抗拒的柔情,一种难以抹灭的情怀泛滥而出,在一首又一首轻柔的乐曲中,使我身心安宁,也把我带入了一个虚无飘渺的世界中。
但我却把那些飘渺的思绪变为一种真实,在这种真实里,我可以把所有心声都倾诉出来,可以把所有痛苦都宣泄出来,可以把自己心中所有美好的愿望落实为现实,让我的心灵得到放松,让我的心情得到宽慰。
在古老的钢琴旁,静静的聆听微风的轻轻萧瑟,弹奏出一段段优美的乐曲,是这钢琴与风的邂逅,让我的心得到另一种温柔的怀抱。
这次为了机票实惠,其实也是想着可以途经英国体验一小把英伦风,我买了伦敦中转往返新奥尔良的机票,中转时间10小时上下。
一开始是很失望的,因为本以为英航会像阿联酋或者南航那样提供中转住宿,结果发现什么都没有只能待在机场。另外,伦敦Heathrow机场也远不及新加坡机场那么温馨,到处都是硬邦邦的椅子,冷风不知道从哪里跑进来的,冻得我瑟瑟发抖。找不到舒服的座椅,根本不想学习也无法睡觉。总之这次转机的经历是非常难忘的失败经验。
英航上服务尚可,伙食却不怎么习惯,奇怪的沙拉,冷冰冰酸不拉几的,无从下口;一杯巧克力酱当甜点吃一口就腻得灵魂颤抖;配餐的面包毫无味道,也没有合适的酱可以蘸着吃。
英国人爱喝茶爱喝酒的特质也在飞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饭前有一次饮水提供,周边的英国乘客大多都选择喝酒,各种小瓶的酒混在一起,加上冰块、柠檬调制而成,看得我眼花缭乱。听到我说要橙汁,空姐甚至会反问一句,“要不要给你来点红酒?”。她以为我不点酒是因为在推车上没看到红酒。
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饮料是拿番茄汁和酒调制而成,味道无法想象。若是陈先生在,我必会点一份这种特色酒水,两人一起体验一番。吃饭时,也有喝的,包括咖啡和茶等等。英国人大多都是喝茶,我有时候也会跟风。英国茶加上餐盘里的一小包砂糖和一小条牛奶,味道还不错。不过和中国茶,尤其是我平时喝的绿茶很不一样,口感多了一丝涩味,少了那股茶香。
英航飞机上有不少细节让人觉得很棒,其中一个就是洗手间放置的洗手液瓶子是固定在倾斜底座上的,这样如果按压之后有残留的洗手液,就会正好滴到下面的洗手盆里面,干净整洁。
漫长的旅行,在飞机上看了几部英剧,睡了好多觉。旅途虽久,也终于结束了。这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飞机长途旅行的劳累。以前总想,以后有时间和财力了,带爸爸和奶奶出去旅行。经此一次,又有些犹豫要不要带长辈出来旅行了。恐怕只有自己在哪里定居了之后才方便吧,这样飞过去之后可以先休养几天恢复元气,毕竟旅途奔波实在是耗神。
这次旅行之前,其实我们已经确定要结婚了,只是一直缺少一个我心目中的仪式感,求婚。
我跟陈先生一起留学新加坡,经历了四年多的平实相处,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水到渠成地要结婚了。可是顺利的一切之外,内心难免还是会期待一点浪漫。每每跟陈先生说必须求婚否则不嫁的话,他要么就是顺口一说“嫁给我吧”,要么就说“那你对我求婚吧”。对此我表示很不满,却也无奈,于是只好自己动手选钻戒,明确提出自己想要的,告诉他陪我去买,这就是跟这个理工直男的交流方式。
买钻戒的头天晚上,正是2018年2月6日,那天在AAAI会场看poster到8点半之后,我们决定去酒店附近一家餐馆吃饭。点了一盆生蚝和一份虾饭,我已经习惯了生蚝的味道,想起来自己受他影响的改变真的不少,便说了出来,随口问了一句“你有没有受我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他回答“因为你,我有了生活的目标”。
这话一出,感动喷涌而出,直击心房。眼睛里不禁盈满泪水。看着对面深情的陈先生,听他说着我如何让他做出了诸多改变,我眼里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他问我愿不愿意嫁给他,我心中呼啸着我愿意,却开不了口。因为我知道,此时只要一开口,我就会忍不住嚎啕大哭,无法自制。很久之后,心绪平静一些,我终于可以说出口我愿意。
我们的手隔着餐桌紧紧地握在一起,他的眼神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会终生铭记。就这样,期待的很久的求婚,没有意外,却仍旧让我觉得惊喜而感动。电视剧里面有些桥段太不真实了,女主角怎么可能毫无波澜地微笑着说我愿意呢。
在新奥尔良,我们正巧碰上狂欢节,晚上从开会酒店走回住宿酒店时,遇到游行队伍。封锁交通的街道两边站满兴奋的人群,年轻人有,中老年人也很多,三三两两地围成圈在说笑打闹,有的甚至还搬来了躺椅。路边有临时出售零食酒水的小摊,一手握酒瓶一手夹香烟的人不在少数。
随着鼓声和音乐声逼近,路中央出现了游行队伍。一队张扬的花车抵达,车身满是夸张的涂鸦,上面站满了奇装异服的人一边欢呼一边抛洒各种小饰品,包括颜色鲜艳的串珠和小饰品等等。街边的人群欢呼得更起劲了,通过尖叫声吸引车上的注意力。我在路旁举起手机,也忍不住一起欢呼尖叫。正巧此时花车上抛下几个玩偶,伸出手一抓,到手一个小马,仔细一看Made in China。看来是很有缘分,千里之外相遇,我可以带它重回中国。
花车后面跟着的是表演队伍,敲打弹奏各种乐器齐上场,有点像国内大学在运动会的时候各班级入场仪式。大批的男生女生穿着鲜艳的服饰唱唱跳跳边走边表演。看了眼自己裹着的羽绒服,再看看小演员们的清凉服装,实在有点汗颜。
回到酒店,在前台看到一个介绍游行的小册子,原来从1月6号开始就断断续续地有游行活动,可以持续到3月初,每天的路线不尽相同。我们订酒店之前并没有提前做攻略,只是选了一个离会议酒店比较近而且比较实惠的,却正巧让我们可以经过热闹的游行路线,目睹体会一番美国式的狂欢。这样的活动在中国大概是很少见,可能春节期间某些城市可以看到舞狮活动类似的热闹。
新奥尔良是个典型的旅游城市,城市的定位大概和国内丽江有些类似。广泛的历史建筑群,舒适的环境和气候,美味的实物,悠闲的生活氛围,这些构成了这座旅游小城。
说她是小城一点也没错,我们在城市中心的商务区开会,住在法国区附近,随意走走就能看的城市的标志性景点,打车20来分钟就可以到达郊区。整个城市只有商务区可以看到较高的楼层,大多都是因众多游客而生的酒店。希尔顿酒店有一个三层小楼和一幢二十多层的新楼,中间通过走廊连接,站在走廊上,脚下就是陈旧的铁轨。城市电车每天叮叮当当地缓缓经过,不疾不徐的速度代表着这个城市的节奏。
商务区之外,法国区遗留了很多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老建筑,低矮的楼层,丰富的色彩,优雅的细节充分展示着浪漫主义遗留下来的痕迹。如今法国区成了参观新奥尔良游客的必访之地。从笔直的巷道中悠闲走过,随处可以见到橱窗中精湛的艺术品,老墙上绚烂的涂鸦。
随手推开一家餐厅就是新鲜美味的实物。由于处在密西西比河的弯道边而且靠近入海口,这里有丰富的海鲜,尤以生蚝、龙虾还有鳄鱼闻名。除此之外,我们还尝试了好几家法餐,味道都很不错。
夜晚时分,法国区的波本街尤其热闹。街两旁全部是各有特色的酒吧,爵士民谣蓝调古典摇滚,各种音乐酒吧都能找到。其中既有劲歌热舞的新式酒吧,充斥着轰天的音乐声和嘶吼声,可以让人尽情释放;也有舒缓静谧的传统酒吧,点一杯小酒,三五好友围桌而坐,正是聊天好时机。偶尔跟随驻场歌手温柔低沉的嗓音深吟浅唱,也是不错的消遣。
我们沿着波本街走到头,寻着了朋友推荐的本地最老酒吧。不同于别处的喧嚣,里面几乎可以用静谧来形容。古老简陋的小房子大开着好几扇门,随时欢迎路人进去。里面的桌椅也很简单,甚至可以说破旧。在侍者推荐下,我们各点了一杯酒水,融入了昏暗的环境中,自在地说话聊天。
酒吧最里面的角落里,正在播放超级碗大赛,在最后紧要关头却插播了无数广告,虽然我们完全不懂,也在跟着本地人一起欢呼感叹。等到比赛结束,酒吧里面人也在慢慢变多,此时夜渐变深,喜欢夜生活的人反而多了起来。
当悠扬的音乐声响起,我们才发现电视机下方那个黑魆魆的角落里,是一台庞大的钢琴。一个中年大叔指尖灵活地舞动,悠扬的音乐声随之缓缓渗入人群,低沉的嗓音响起,唱的都是当地人熟悉的曲调。钢琴周围的吧台上围坐着一圈人,他们跟着一起唱歌一起打节拍。气氛越来越好,更多的人加入,离开座位站在吧台外围,围了好几个圈。钢琴上的歌手频频和周围的观众互动,一首首美妙的歌曲不间断,我们都有些舍不得离开。直到夜深我们离开的时候,酒吧里面仍然很是热闹。
当地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也让人感受不到压力,他们是真的在享受生活。法国区里面看到很多骑单车载游客观光的年轻男女,一个个活力无限,前行的时候会站起来踩车。我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也会这样,尤其是骑到微微的下坡或者快到家时,心情格外畅快,就喜欢站起来感受风的吹拂。
这些通过骑车谋生的年轻人也是心情格外畅快,累的时候就把车停在街边,和朋友嬉笑打闹,吃吃喝喝,玩玩手机,对生活无比享受。想来这边的车子房子对他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负担。毕竟是地广人稀的地方,除了商务区之外,到处都是低矮的小别墅。一幢幢小房子建得很工整,外墙刷着各不相同的颜色。放眼望去,一条小街就像一道彩虹一样绚丽多彩。我恨不得在每一幢房子面前都拍个照,回去拼成九宫格。
在法国区有一个French Market,里面摆着各种特色小摊,仔细一看却都是Made in China,想来这些东西都可以在淘宝淘到。经过一个小吃摊,卖饮料的女孩一边在擦杯子,一边跟着小音箱在唱歌,丝毫不在意有没有生意,自得其乐地在享受音乐。新奥尔良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不管什么职业的人,都在幸福开心的生活。
这次旅行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来自陌生人善意和浓浓的人情味。
陈先生告诉我,他在美国达拉斯机场转机的时候,一个清洁工看到他在椅子上打盹,就给他送来了枕头和被子。走之前最后一天我们在新奥尔良湖边购物商场看地图找店铺的时候,也是一个清洁工主动走过来问我们在找什么,提供了详尽的指点。
我们在新奥尔良的法国区游玩拍照时,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经过,顺便赞美了一句。我们礼貌的回复谢谢之后,他便直白地说自己很久没有吃饭了,问我们能不能帮忙买个麦当劳汉堡。我们先考虑了一下,身处闹市应该安全,便跟他一起去了麦当劳。
路上聊天中得知他是退伍老兵,十多年前来到新奥尔良。如今没有收入,经常饿肚子。其实看他的穿着和精神面貌,并没有穷困潦倒到需要向人乞求一顿饭的感觉。也许是这里游客众多,也许是这里的当地人本身就很乐于帮助别人,他才能不需要工作,也能这样好好地生活吧。
我们也是这些心软的游客一员。买了汉堡之后,陈先生还将找回来的零钱悉数交给了老人。摒除受骗的担忧之后,其实我们都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一点也许是我们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会议结束后的那个下午,我们约了几个好友一起去体验经典游乐项目,湿地坐船看鳄鱼,听说可以和鳄鱼近距离接触,心中好不期待。坐上出租车只有十几分钟时间就出了市区。
高速路旁边都是整齐的小别墅,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直延伸到很远,家家户户屋前屋后都是绿油油的草坪,门前停着小汽车。我们笑说,这是真的住着乡村的别墅,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便利。想来城市里面很多人都是住在这附近,开车去上班。二十多分钟的通勤时间,比大多数大城市都要方便快捷。
可惜天公不作美,我们预约的游览时间正巧会有雷雨,为了安全起见,只能取消。回到城区,刚下出租车,大雨便匆匆来袭。
鳄鱼游览被我们换成了晚上的陵园观光。夜黑风高的晚上,雨虽然停了,却有一阵阵湿寒的凉风让人瑟瑟发抖。一辆中巴满载异乡游客,把我们带到郊区陵园,导游试图用骇人的传说让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可惜我实在是有些困倦,一路晕晕乎乎下来,恨不得马上爬回酒店大床上呼呼大睡。
新奥尔良的会议加旅行就这样匆匆结束了,离开之前还特地给陈先生入了一款手机。这次远行的收获,最重要的在于一个相伴一生的承诺。虽然只是寥寥几天,但是在我们生命中的占比和留下的回忆都远大于平淡的很多天、很多年。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
作者:[法]埃莱娜•格里莫(Hélène Grimaud)
作者简介
国际著名钢琴家。1969年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埃克斯,13岁被著名的法国音乐学院录取,16岁获得雅克鲁维耶古典音乐比赛首奖,童年出版了第一张个人唱片,18岁在巴黎举办了她的第一次钢琴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而享誉国际,也以她的美貌给人以无限轻灵飘逸之感。
埃莱娜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独特的天赋,使她充满了想象与灵感,成为创作的源泉。本书是继《野变奏》之后的第二部自传。
简介
埃莱娜•格里莫天生叛逆,为了发泄过剩精力才开始弹钢琴,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天分,成为国际知名的钢琴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野外与一头母狼邂逅,狼竟然罕见地躺下与她亲近,从此开始了她与狼的故事……埃莱娜•格里莫,这位年轻美貌的国际天才钢琴家与狼的卫士既充满魅力,又奇特怪异;人们对她近乎迷恋。她的写作技巧和她的钢琴技巧一样出色,在这本优美的自传里,她畅谈音乐和生活,以及心灵之旅……
-------------------------------------------------
法国钢琴美女“与狼共舞”
原载于2006年11月5日《纽约时报》,作者JAMES R OESTREICH,李文编译
埃莱娜·格里莫(Hélène Grimaud),这位法国女钢琴家,1969年生于普罗旺斯地区的埃克斯。早年在埃克斯音乐学院和马赛音乐学院分别师从雅克琳·库尔坦和皮埃尔·巴比泽学琴。13岁被著名的法国音乐学院录取,师从雅克·鲁维耶。16岁获得雅克·鲁维耶古典音乐比赛首奖,同年出版了第一张个人唱片,曲目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及钢琴独奏曲。18岁在巴黎举办了她的第一次钢琴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而从此享誉国际。2002年成为德国DG公司签约音乐家。出版过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奏鸣曲》和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其中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奏鸣曲》还荣获“唱片协会”大奖。这对年轻的埃莱娜来说,是一种难得的荣誉。她现居住在美国。
埃莱娜·格里莫天生叛逆,为了发泄过剩精力才开始弹钢琴,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天分,成为国际知名的钢琴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野外与一头母狼邂逅,狼竟然罕见地躺下与她亲近,从此开始了她与狼的故事,还在纽约创办了一个“野狼保护中心”,保护红狼、墨西哥狼等野生狼物种,并向公众开放,普及教育。狼成为埃莱娜的图腾,它代表着埃莱娜自由、不拘一格,又充满坚毅的性格。
她美得令人迷惑。她既是钢琴天才,又与野狼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她最喜欢弹奏勃拉姆斯的音乐,演奏中的她冷峻、悲怆;与野狼在一起时的她却又温柔、天真。她的文字感性、随性,继第一本自传《野变奏》之后,她今年又出版了一本记录心灵旅行的散记《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这就是法国女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的传奇。
“音乐改变了我的信仰,母狼解放了我的野性”
1991年,埃莱娜·格里莫住在佛罗里达塔拉哈西的时候,一天深夜她带着朋友的狗出去散步却因此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她看到一个孤独的动物身影慢慢靠近,它的行进方式是自己从没见过的紧张和诡秘。她牵着的狗受到惊吓,逃进灌木丛中。这是她第一次遭遇狼,一匹母狼。格里莫在自己的第一本传记《野变奏》里写道:“它走到我左手边,嗅了嗅我的手。我只是伸出手指,它就把脑袋和肩膀整个藏在我手掌下。我觉得自己像是被什么东西擦出了火花,而且迅速传遍全身。它一下子让我充满了温柔。内心传来神秘的歌声,像是一种未知的野性的力量。”“我爱上了这只母狼。”她后来写道。
格里莫认为狼被当作邪恶的化身已经不下好几百年。但她不这么看。在她看来狼维持着物种的平衡,是种奇异、迷人的动物,而且可以教会人类很多东西。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改变人们对狼的误解。
1999年,她与摄影师亨利·费尔在南塞伦一起开办了野狼保护中心。这片29英亩大的地方,现在成为17匹野狼的家。其中有4匹狼,作为“形象大使”,向公众开放参观。其他13匹则与人类隔离,以便于它们最终能重返自然。“刚开放的头两年,我们一年有500名游客,现在每年有20000人前来参观。”
她的野狼保护工作在古典音乐界引起了一些非议。有人觉得她“活在她自己对野狼的想象里。”她在野狼保护上花费的时间也影响了她在钢琴事业上的精进。她自己也承认,最近三年她才真正将精力集中在音乐上,之前野狼保护中心花费了她太多时间和精力。现在的她继续在世界各地做巡回演出,与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以及音乐家合作。不过,2005年末,她受到新的挫折,她患上肺炎,并且导致慢性的疲劳综合症,甚至影响到了心脏。她的第一本自传《野变奏》首先在法国出版,很快成为畅销书,内容由五花八门的篇章组成。格里莫视自己是家庭、音乐世界乃至社会的一个孤独的局外人,内心充满挣扎。比如在考虑在什么地方建立野狼保护中心时,她写道:“最好是在别处,我一直希望是在别处。”
古典音乐与野狼在她的生命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格里莫看来,两者都拯救了她。“音乐改变了我的信仰,”她写道:“它拯救了我。”当提及她第一次遇到的母狼,她也表示:“它也拯救了我。”创办野狼保护中心的目的,在她看来,将她从把钢琴当成工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变得有野性了。”
格里莫1969年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6岁开始弹钢琴便表现出惊人天赋。13岁进巴黎音乐学院,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学生。从童年开始的另一个爱好是养小动物。在钢琴填满自己的生活之前,她甚至梦想着当兽医,住在动物园里,后来又想当生物学家。“我曾经对灵长类感兴趣。”与母狼阿拉瓦的相遇,让她卷入了野狼的世界。她开始研究动物行为学,旁听大学的课程,参加会议并且造访动物专家。
此外,她精通法语、俄语、英语,对法国、俄罗斯、美国的文学、历史、哲学都有广泛的涉猎。她对音乐的热情从来都没有消退,每天都以巴赫开始一天的生活。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文学当中。
她也喜欢肖邦的音乐,称他是“我的作曲家”。她欣赏肖邦解放了钢琴家的左手,“创造了灵巧的音乐。”不过最贴近她的心灵的,是勃拉姆斯。她早期灌录的音乐大都是演奏勃拉姆斯这种不算年青的、非法国的、没有一点女性气息的作曲家作品,与她表面留给人的印象非常两样。“我喜欢他激烈的乐章,”她在《野变奏》中写道:“他的痛苦与阴暗,充满情绪的悲痛,以及在与世界关系中所体味出的绝望。”勃拉姆斯激烈而令人望而却步的《第一协奏曲》是她最喜欢的作品。她说自己在演奏以后几个小时,心情都很难从悲怆中恢复过来,“勃拉姆斯把悲痛表达得太完美,那种痛苦足以让你窒息”。曾经跟格里莫共事过的萨龙恩先生表示:“她一半是理智,一半是激情,是位罕见的人物。她演出前总有条理清晰的观念、计划,但在音乐会上往往自然而然地让音乐流淌出来。”
“若爱不能分享,愿我是用情至深的那个”
成功的人物不是蒙受了上帝的额外眷顾就是上世修行的福缘。埃莱娜·格里莫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再没有人能比她更游刃有余地存在着,和谐的婚姻,在自己熟悉的钢琴界享誉日隆的地位,最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一批野性未泯的狼群等着她和肖邦、拉赫玛尼诺夫交流之后去和它们一起嬉戏。
然而是不是也鲜有人这样,在拥有了凡夫俗子所艳羡的一切时来一次远眸回望。音乐成了生活的基调后,别的那些个所爱又将置身何地?音乐、孤独、爱还有那些狼群……从哪一刻开始背叛了誓言?最重要的是这个誓言是什么?这些互为包容又交错矛盾的问题缠身后,出走就成了主人公的心头重事,而这次貌似破釜沉舟的旅行就成了一次找寻上天堂的钥匙。
注定这是一次和心灵的博弈,程序式的生活既然再也给不了埃莱娜灵感和自由,一场自我放逐的旅行能带来新的呼吸吗?和美好的寓言一样,故事的开始就是结局,农夫的财宝梦开始于花果树下也终结于此,梦开始于斯结束于斯,唯一需要放逐的是疲惫的心灵,最好的良药莫过于抬头深呼吸。
展开每一段心灵的皱褶,任何人的生活都会比卢梭的《忏悔录》来得精彩,更遑论这位蜚声国际的女钢琴家。《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是一本人物的心灵札记,各种人物的层叠和呼应都像在古早的森林里进行了一次次SPA,不管是出发伊始遇到的奥德蕾,还是那位不知姓名的教授,咖啡馆的陌生人……不是蒙受神的感召就是长了隐形的翅膀,每一段驿站里的人都像是拥有天使的梦幻色彩,若即若离,该出现的时候跃然在眼前。书巧妙地以感召的人物分为不同的章节。作为精神导师出现的教授,像一个背着礼物的圣诞老人,在引导埃莱娜做了对自由的反思、对音乐的理解之后就完成使命悄然而退。还有那个美貌和出现都颇具仙气的贝阿特里丝,她的出现更像但丁笔下的贝阿特里彩,让人对美好产生遐想联翩,而在书里她也是为了寻求无邪的境地来到这个靠近天空的地方。这与埃莱娜在音乐方面的完美境界不谋而合。
狼的出现始终更像一个隐喻,和音乐一样,她在纽约创办的“野狼保护中心”始终占据她心中重要的位置。狼几乎是她的叛逆性格的一个替身,命运有理可循。埃莱娜天生叛逆的性格自从在追求艺术的途中被抛掷出去后,再没了张弛的快乐,带着新鲜、野性、眷顾,狼让她的空间变得充满张力又活力四射,某种意义上倒成了埃莱娜的原神或吉祥物。
以作者在音乐上的声望,中国的李云迪或者郎朗或许可以和埃莱娜相提并论,但中国的艺术家们习惯了在觥筹交错的场合找寻灵感,而对于转向音乐的起源地、高原、田野显然没有兴趣。显然是路不同不相与谋,借了书中搭顺风车的教授的话,“我们是自己的命运唱出的乐曲。”
书中扉页上引用的威斯坦·休·奥登的话,“若爱不能分享,愿我是用情至深的那个”,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埃莱娜和读者已经融为一体了。
--------------------------------------------------
书评1:空灵长假,灵魂探幽
埃莱娜•格里莫,曾和母狼阿拉瓦邂逅,16岁灌录自己首张的钢琴唱片,18岁举办第一次钢琴独奏音乐会,曾在全世界发行的自传《野变奏》中展露优美流畅的文字、以及细腻的思想。如今,她依然在照料一整片野生动物保护区,让野狼做真正的野狼。
这是第二本她的自传,但不是世人通常看到的那种由丰功伟绩、琐事、信件和年月日堆积起来的自传,而是纯然心灵的的历程,追问艺术和生命本质。因由这样的核心,才会有由邂逅所组成的故事,缀以众多寓言般的小故事,并用一根富有使命感的主脉贯穿首尾。这一切属于她,又决然是可以属于每一个人的。
“每一次邂逅都是必定会赢的一注色子”。女钢琴家在繁忙的演出和录音进程中疲惫不堪,偷闲放空,在非洲、欧洲或是美洲森林这三项选择里踟躇。快餐店女侍者的小故事帮她下了决心去欧洲。紧接着,在意大利乡间偶遇酷似尊师的文学教授。教授留给她的问题是,如果说您已经出色地演奏了音乐,“那您有没有更好地体验它呢?”第二天,她收到教授留下的小包裹。延续着前一天邂逅时的话题,并请她收下一只精巧的音乐盒,或者也可以转送给一个叫汉斯的德国人。至此,原本空无目的的假期不仅有了主题,还被指定了路线。
一路上,她在阿西西修道院花园里邂逅了贝阿特里丝,她照顾修道院的花园,也被花园照顾,她问道,“为什么人们再也创造不出新的乐器?”又在咖啡馆里遇到悲观的青年,质疑在痛苦和失去中还有什么自由和爱存在?再聆听了瑞士小城里的收藏家讲述音乐盒的前尘往事,老者不介意有一场世界末日,激愤地谈到各种各样的、进行时态的灭绝……这些交流暴露出不幸福的人类所特有的正反面智慧,她聆听、理解、与之辩驳的过程,正是自我探寻答案的途径。
就像迷茫者追寻神曲的暗示在命运的岔口寻觅生机,珍重每一个陌生的贵人的指点。最后她见到了汉斯,那是因车祸而失明个盲人钢琴家,“我意识到早在车祸之前我就已经失明了,我急切地想自我满足,除了工作、赞美、追求绝对的完美,近乎自我陶醉外,什么也看不见。”难道这不是女钢琴家此时的处境吗?灯光亮起来时,她发现盲人音乐家汉斯像极了一个兄弟。这是自教授后第二次“酷似”,幽灵般神秘的气氛弥漫着,在巧合、或者说文字精心设计的邂逅中迷离着,逐步趋向冷静。
长年沉浸在古典音乐富有格律和生命力的诗意中,令埃莱娜的笔触也带有恍如隔世的经典质地,如她所写,“艺术家同意将自我分解为艺术”,文字和音乐只是艺术的一部分,而艺术则与天地自然永不隔绝。在她的生命中,狼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但仅仅作为音乐的媒介、或是狼厚待的对象是不够的。繁忙的日程也会造成一个人的空虚,哪怕是天才。甚至可以说,这是当代艺术家忙于创新之后最容易忽略的事实,远离了本质,附庸了技艺。经历了心灵之旅的埃莱娜带着特有的野性和自信说道:“我与钢琴生出共同的肉体,我们,钢琴与我,一同变成神兽,某种全新的人马,某种吉祥的永恒的天蝎。”体验音乐,自己就该成为音乐生命的延续。这就是她要的答案。
-------------------------------------------------
书评2:拂尘之音
“我已经太长时间没有尝过漂亮出逃的滋味了。”
我想,每个人都曾有心灵尘染的迷失时刻。带着晦涩的忧愁,我们渴望挤破时间的气泡,从常规中挣脱出来,扑向一场华丽的冒险。
《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便是一本关于出逃与回归的心灵札记。
这是法国著名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Hélène Grimaud)继《野变奏》后出版的第二本自传。在这本小传中,信笺、日记等传统要素已消隐,埃莱娜以素净的文字记述了她与几位陌生人的神秘邂逅,随性的对谈缀以精致的寓言,轻盈却不乏哲味。旅行的意义在如谜的交流中渐渐铺展,正如作者所言:“我相信我的旅程和相遇中必然藏着答案。”
一直以来,音乐与野狼都是埃莱娜最重要的生命符码。
埃莱娜6岁开始习琴只为发泄过剩精力,但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她曾先后师从雅克琳•库尔坦、皮埃尔•巴比泽等多位钢琴名家,13岁成为巴黎音乐学院年龄最小的学生,16岁夺得雅克•鲁维耶古典音乐比赛首奖。18岁首次钢琴独奏会让她一举成名,从此享誉世界,由其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还曾荣获“唱片协会”大奖。
除却骄人的音乐履历,埃莱娜的生命轨迹还烙下“与狼共舞”的传奇标签。一次偶然机会,她与母狼阿拉瓦邂逅,却意外得到母狼的信任和亲近。“我想还狼群以它们本质的精髓,让它们重返天性——自由。”1999年,她与摄影师亨利•费尔一起创办“野狼保护中心”,保护红狼、墨西哥狼等野生狼种,并向公众普及教育。“我很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动物是神圣的而且会说话,人还没有忘记他永远不过是个生物,要想做得更好,就要试着去理解。”这是埃莱娜对原始野性朴素却真诚的敬畏。
汹涌的声誉附带着程式化的节奏,“我的日程表掌握在经纪人、唱片公司和新闻专员手中”,特立独行的埃莱娜无法忍受这种生活,“灵魂总是不能和躯体合拍:有时它落在后面,挂在回忆的裙裾上;有时冲在前面,忙于计划,忙于对未来的可怕的设想,沉重的算计让它窒息。”为了呼吸,她出逃去旅行,等待被开启。“展现在我面前的欧洲像是孩子们玩造房子的游戏时在地上画的方格。机遇已经扔出了他的圆饼,我单脚跳在弗朗兹•李斯特留下的足迹上,双脚落在舒曼的印迹上。”
搭顺风车的陌生教授、咖啡馆内痛苦的年轻人、阿西西修道院的贝阿特里丝……他们一个接一个走进埃莱娜的世界,睿智的交流渐渐拨散心灵的迷雾。
我最爱这段对答:
“您找到天堂的钥匙了吗?”
“我们都拥有它:它就产生于两个人邂逅的一刹那,在彼此同样的、慷慨的冲动中。”
邂逅的瞬间在埃莱娜的笔下散发出爱的气息,“我希望找回孩子的无邪,这种无邪不懂得死亡,更偏爱瞬间以及它的完整——时间的音乐,也就是寂静。”每次邂逅都是一个举重若轻的瞬间,既有爱之能量的热烈释放,又不乏沉静之美,让人感慨:“重要的是我们曾经相遇过,它创造了瞬间,创造了我们刚刚提及的珍贵时光。”
瞬间累积,爱意沉淀,正如书中所言——“爱是不断回忆的遗忘;遗忘是一种本该永恒的记忆,它留下了一条印迹——甜美又短暂的回忆,时常穿越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沉浸在完满和喜悦的情绪中。”
旅途的终点,埃莱娜见到了盲人音乐家汉斯,“我意识到早在车祸之前我就已经失明了,我急切地想自我满足,除了工作,赞美,追求绝对的完美,近乎自我陶醉外,什么也看不见。我总是在做加速度的运动,这项运动没有带领我前进一步,却夺走了一切,包括自我。”
汉斯的坦述让埃莱娜变得坚韧,并揭开了艺术与生命的本质:“音乐的真实——甚至是生命的真实——不是模拟幸福,而是启发式地将生活的悲剧层层揭开。欢乐、幸福都只是与生活和痛苦妥协的结果,这是死亡奏出的不和谐音符。”
世间万物皆有裂缝,因此光才可以透进。
最后这场对话在黑暗中进行,开启了女钢琴师回归的心路,“只有沉默才足以表达对故事深意的敬意。就像音乐中,一部奏鸣曲的最后几个音符之后的寂静一样。”
这是一位失明者奏起的光之和弦,拂去我们每个人心上的尘埃。深夜,扉页上维斯坦•休•奥登的话又次闪光——“若爱不能分享,愿我是用情至深的那个。”
个人觉得这个东西你自己感悟吧,跟个人经历也有关。
但是我自己觉得 这几首还不错
梦中的婚礼 这首真的是很感人的说,我自己在家弹得时候都哭了呢。
你只要细细去品味它 再加入一点点自己的想象 就会觉得
很忧伤 很好听。
眼泪 tears
纯美的钢琴曲,经常能听到它,可惜关于该曲的进一步资料我就不清楚了。多年后,如果我们相逢,我将以何来面汝,以沉默以眼泪…… 忧伤的琴键中,我却觉得自己被安慰,泪珠在阳光下凝结成了完美的樱花形状,纵然枯萎仍有暖意。那一刹那真的怕极了自己内心里还有任何怨恨与阴骛,一点点,都会让自己无法与曲中的美丽邂逅。多年以后,沉默的我们正如那些无法启齿的往事,会凝成心里的一滴泪吗?抑或就这么被现实的烈阳蒸发掉了,点滴不剩。至少我为你哭泣过,安静的,无声的,伤心的,在岁月无法触摸的角落里,玫瑰花心渐渐老去。
(这首的评论是我复制的,但我听过,也弹过 强力推荐)
神秘园之歌
这个不说了 版本很多,但是那种淡淡的忧伤感,就像在绵长的黑夜里等待黎明,非常美,非常适合自己一个人在晚上听哦!
班德瑞 风的呢喃 班得瑞的你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啊 都很棒的。但是我
自己比较喜欢这一首
《海上钢琴师》--playinglove 这个太经典了!不知道你看过这个**
没?看过肯定不会忘得 。淡淡的 忧伤的
爱的旋律
《天空之城 》 这个版本也很多 但是钢琴和小提琴的合奏最美 少年男女那种委婉含蓄的爱慕 辽阔的天空,金黄的稻田,布满爬山虎的幽幽城堡。。。绝对的纯美。
《仙境 》 班得瑞的,不得不说这首曲子听着很舒服,给人一种优雅,轻盈的感觉。个人特别喜欢听。额 这些都是我最喜欢的 不知道有没有你喜欢的哦~ 希望对你有帮助
巴洛克:帕海贝尔《D大调卡农》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古典主义: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摇篮曲》(钢琴版)古典主义至浪漫主义:
贝多芬《致爱丽丝》《随想回旋曲》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0MjYzMjQ=html 钢琴奏鸣曲《暴风雨》《月光》《田园》《悲怆》《热情》舒伯特 《第二即兴曲》《A大调五重奏“鳟鱼”》《圣母颂》《小夜曲》《摇篮曲》(钢琴版)
门德尔松《春之歌》《无歌词》浪漫主义:
舒曼《狂欢节》《童年情景》李斯特 19首《匈牙利狂想曲》《献辞》《爱之梦》《森林的细语》《钟》《鬼火》《死神之舞》《诺玛的回忆》《在奥伯曼山谷》《被遗忘的大圆舞曲》
肖邦 19首《夜曲》《a小调前奏曲》《d小调前奏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降E大调波兰舞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第一圆舞曲》《升c小调第七圆舞曲》《降A大调第九圆舞曲》(关于此曲有一段轶事:1835年,肖邦从巴黎前往德国的卡尔斯巴特,与当时从波兰来此地疗养的双亲相会。归途中,滞留于德累斯顿,顺便拜访了旧日好友渥金斯基伯爵。渥金斯基伯爵有一位名叫玛丽亚的女儿,意大利血统,黑发、大眼、厚唇,为人热情,当时只有十九岁,不论是钢琴、声乐或作曲,都有相当的基础。肖邦与这位童年时代的好友相逢,很快就表现出他的爱心,俩人也亲密起来。连续一个月的相爱生活,使俩人难分难舍。当肖邦即将离去时,曾为玛丽亚写了一首圆舞曲相赠,后来玛丽亚就把它取名为《离别圆舞曲》,即本曲。可惜的是,他们的这段情缘最终不欢而散。 肖邦十分留恋这段甜蜜的时光,他生前一直未出版此曲,而是把它收藏起来以资纪念。他的亲笔草稿上注有:“一八三五年九月于德累斯顿”的字样。此曲旋律颇为优雅,极富魅力,曲调中充满着忧郁、愁闷的回忆。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段:第一段为歌唱似的旋律,离别的惆怅尽显其中。第二段为降E大调的玛祖卡舞曲风格。第三段重复第一段的旋律。第四段有两个新旋律。)
《C大调马祖卡舞曲》《F大调马祖卡舞曲》《降b小调奏鸣曲》《第一叙事曲》《波兰主题幻想曲》《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圣桑《骷髅之舞》柴可夫斯基《四季》印象主义:
德彪西《月光》《阿拉伯风格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阿拉贝斯克》《焰火》
拉威尔《泉》《镜子》《大圆舞曲》中国的:崔世光《山泉》贺绿汀《牧童短笛》《摇篮曲》《往日思》这些都是最经典、悦耳动人的作品。很多音乐家都有写摇篮曲。wwwyoukucom可以搜索音乐视频看wwwverycdcom可以搜索下载,很齐全
编写/方_忆 (2010-2012)
1Snowdreams
《雪之梦》(Snowdreams)是班德瑞《春野》专辑里的一首曲子,它清新自然,富于变幻, 淡淡的弦乐,妆点出一片白皑雪景,在春天回味起来特别有味道。闭上眼静静聆听会让你回想起一些往事,从而生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时过境迁的感慨。
2Canon
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地重复同一段乐曲。作者 Johann Pachelbel是德国作曲家,大概德国实在难让他产生灵感。这首广为人知的美妙曲子是他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也是因它带有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而宁静。
3the city of sky
宫崎峻是大家喜爱的动画大师,他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
而他的御用音乐师久石让更是为其动画作品创作出了数以百计的优秀音乐
天之城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经典,远在天空之上不可触及的纯净好比两个人之间一尘不染的感情,永远的追随和永远的真诚。
4爱的纪念
浪漫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它是情意缠绵的春池荡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丽忧伤,是温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来的期盼目光。《爱的纪念》,又名《童年的回忆》《爱的克里斯丁》,理查德·克莱德曼正是以他那真挚感人、充满激情与梦想的琴音,拨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绪。
5Tears
这钢琴独奏曲来自旅韩华裔钢琴家The Daydream的专辑Dreaming。纯美的钢琴曲表达的忧伤可以直达人的心扉,伤感怀念的同时却也体会了一份非比寻常的美。多年以后,那份刻骨的伤怀之痛,是否早已凝成一滴泪珍藏在心?只是时过境迁,故人手难牵,但至少你曾躲在无人的角落里为他无声的哭泣过。
6维也纳森林故事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有一片美丽的森林,它离城市不远,历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这片森林也是许多居住在维也纳的大作曲家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们的灵感。约翰·施特劳斯是地道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献给故乡的赞歌。
这首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其结构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式。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很长的序奏。两支圆号的旋律描绘了优美动人的风景,双簧管和单簧管吹出抒情流畅的曲调,象是牧人的牧歌和角笛。钟声的响起,使音乐增加了很多光彩。然后,大提琴缓缓奏出第一圆舞曲的主题动机,作为全曲的引子。大提琴浑厚的音调、圆号美丽的牧歌和长笛玲珑的装饰音节,构成了一幅极美妙的且色彩斑斓的音画,十分优雅动人
7致艾德琳的诗
最初不知它别名叫《水边的阿狄丽娜》,听来很舒缓,更令人精神振奋。阿狄丽娜(Adeline)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赐给了雕塑以生命。
从此,幸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8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Pianoboy,台大研究生,自幼对音乐有偏爱,是个喜欢钢琴,很有才华的男孩,一个人喜欢在自己的部落格(台湾人对Blog的称呼)分享自创的音乐。Pianoboy作了不少曲子,但公开的很少,是位独立的音乐创作人,作品极具个人化,大多是旋律非常简单的钢琴,没有大师般华丽的技巧,有一定钢琴基础的人都能够弹奏。
第一次听就很喜欢这首曲子,简单的旋律能够如此讨人喜欢,亦是一种不简单。他的作品只在网上传播,赢得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在小范围内很有知名度。
9Kiss The Rain
Kiss The Rain ,出自韩国最擅长描会爱情的音乐家YIRUMA之手,此曲是作者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忽然遭遇了一场雨,有感而发出炉的。似乎在每个情感节目里都会出现这首曲子,她是那么亲切,钢琴的每次敲击似乎就象雨滴一样落在心中,那样的轻柔,却又那么的清晰。每次的聆听,真的仿佛在窗边,感受下雨时那种惆怅。
10致爱丽丝
许多年过去了,他从没忘记过那个冬天的夜晚,那个让他难以忘怀的,邂逅善良美丽小女孩爱丽丝的冷寂的圣诞之夜,心灵常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缠绕着。终于有一天,他凭着准确的记忆,写出了这首曲子,心情才稍微平静了一些,于是不加思索地把这首钢琴曲题名为《致爱丽丝》
11梁祝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祝有很多版本,旋律优美,走在街上的某一刻,或远或近,突然飘来这熟悉的曲子,带给人的不仅是享受,也是震撼和怀念。
12Secret Garden Songs
神秘园是一支著名的新世纪音乐风格的乐队,它由挪威作曲家兼键盘手(罗尔夫 劳弗兰)和爱尔兰女小提琴手(菲奥诺拉莎莉)组成。1994年, 他们在欧洲歌唱大赛中初次相遇,那时劳弗兰已是知名的词曲作家,由于对音乐有着难以想象的相同的理解,他们走到了一起。1995年,他们的探路之作《夜曲》一举夺得欧洲歌唱大赛冠军 1996年4月推出首张专辑《来自神秘园的歌》大获成功,影响遍及世界各地。乐队溶合了爱尔兰空灵飘渺的乐风以及挪威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乐曲恬静深远,自然流畅,使人不知不觉便已溶入其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