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茶博会在很多喜欢茶叶的朋友眼中是很有趣的,本篇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关于武汉茶博会有什么好玩的活动,感兴趣的朋友们就来看看吧。
2018武汉茶博会有什么活动茶圣故里,香动天下;万里茶道,再续辉煌。2018第17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40,000平方米、2000个展位、国内外100多个茶产区的上万种名茶好器,即将于5月12日-15日,耀世登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汉口武展),将呈现一场春季茶业饕餮盛宴。
1、规模宏大、品类齐全,覆盖全茶产业链。
本次大会既是湖北省年度重大茶事活动,又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状态的一次大检阅和大比武,更是展示世界茶业未来更大发展的又一次集体大亮相。大会规划展览面积40000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2000个,分中华品牌馆、湖北名茶馆、普洱黑茶馆、国内国际名茶馆、茶器美学馆、文玩工艺品馆共六大主题展馆。近千家企业的豪华阵容,吸引了来自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等国内20多个省(区)及港台和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会。约10万种产品,聚集绿茶、红茶、黑茶(普洱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中国六大茶类;包含菊花、玫瑰花、金银花、陈皮等再加工茶;汇集紫砂、陶瓷、瓷器、铁器、铜器、银器、石器、木器、竹器等茶器具;涵盖文玩、书画、玉器、根雕、红木等艺术收藏品;囊括香道、窜链、茶服等周边配套产品;延伸茶食、茶饮等深加工产品。展出内容既有实物产品,也有乡村旅游产品;既有地方知名品牌,也有全国驰名品牌。大会上有机、绿色、无公害茶制品,直观诠释出健康环保理念,形象展示出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农业创新模式。茶业全产业链产品的集中展示,代表了世界茶的品牌、产业和文化的较新发展水平,充分展现出中国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
2、名茶汇聚、品牌云集,承包地球上的每一片茶园。
千家名企争风流,万种名茶竞比香。国内外100多个茶产区的头春新茶与珍藏老茶汇聚。湖北青砖茶、恩施硒茶、英山云雾茶、襄阳高香茶、大别山名优茶、武当道茶等湖北省十大名茶和二十佳名优茶集体亮相,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中国十大名茶风采竞争。国内重点产茶县市、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著名商标等知名茶业品牌汇聚一堂。大益、陈升号、雨林、今大福、六大茶山、中茶普洱、合和昌、仙仙普洱、俊仲号、老同志、宝和祥、云元谷、滇南古韵、白沙溪、智德鸿昌、中古茶业、云南茗片、六妙白茶、大沁白茶、誉达茶业等众多名企名牌,将为您带来香醇的普洱、醇厚的黑茶、养生的白茶、馥郁的岩茶、果香的柑普、醉人的单枞、清香的铁观音、香甜的红茶,高鲜的绿茶茶博会承包地球上的每一片茶园,只为奉您一杯佳茗!
3、浑然天成、精雕细作,器色生香。
茶有茶道,器亦当有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宜兴紫砂、景德镇瓷器、龙泉青瓷、德化白瓷、河南汝窑、禹州钧瓷、福建建盏、云南建水窑、广西坭兴陶、台湾柴烧、日韩茶器等数万件精美茶器具交相辉映本届茶博会,琳琅满目、极致精美。
洪窑、一茶一器、抱朴堂、松寿堂、盛维瓷业、国恒茶具、御润堂、田景建盏、盏行天下、龙泉窑、宝缘堂、福兴窑、苏氏文化业芬陶艺、旭日茶具、段吉祥核雕、匠林锔瓷、原始森林根艺、董建忠、林元森、都益群、王依娇、史红霞、黄业芬、沈红芬、黄俊、陈旭明、叶云、陈玉君、王雪芳、谈缜、张敏、范杏华、周爱民、云泉窑、杨健、周丽芬、范洪明、范秋芳、张宜萍、许国芳、潘华娣、蒋小军、高园园、王小兵、刘金荣、杨建新、汤丽红、陈惠萍、钱亚男、张小妹、秦亚亚、丁科、钱金泉、陆震、余洪良、潘建斌、季玉凤、刘亚君、许冬明、丁梅娟等名家机构与老师携上万件原创茶器具作品入汉觅知音,现场名家鉴宝、为发烧友们展示茶器具的制作过程、讲解茶器具知识、解答茶友们的疑问等。发现茶器之美,学习茶器文化知识,从茶器具中窥见茶文化的演变,这将不仅是“老铁”们的鉴赏与淘宝盛会,亦是一次体验匠心及与大师匠人结缘、面对面交流的绝佳良机!
4、把握市场脉搏、了解行业资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
大会将全方位整合各方资源,除了突出其展览交易基本功能外,期间还将举办品牌推介会、新品发布会、茶艺茶道表演、新老名茶品鉴会、名人签售会、名家访谈、茶文化讲座、香道表演、书画泼墨等多项茶事活动。一系列专业度高、信息量大、富有文化内涵与底蕴的精彩活动,透视传递茶叶,茶器具,茶包装,茶馆营销等全产业链的行业最新资讯。同业“大咖”面对面的交流与碰撞,开创新思维,发现新商机,捕捉最具价值的行业风向,共同为茶行业抒写历史,开拓未来。大会不仅为前来参展的茶企提供一个以茶会友,交流合作贸易的平台,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品茗、赏艺、购茶、了解茶文化、增加茶知识的场所。
5、匠人匠心、修补遗憾的艺术,见识精美绝伦的锔瓷细活。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一件瓷器破碎后,向来惜物的人觉得弃之可惜,于是,古代匠人们发明了“金刚钻”与“锔钉”,将破碎的瓷器复原,锔瓷这门手艺便产生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歇后语就来自锔瓷。以前,生活资料匮乏,“锢炉匠”对底层民众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一件破损的瓷器能用较小的代价恢复使用功能,对必须节约每一个铜板的百姓人家来讲很重要。锯瓷早期主要是实用,随着人们的日子好过起来,“锢炉匠”这个职业也从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渐渐消失,只是局限于文物修复等狭小的领域。时今,似乎是突然间,锔瓷又开始被人们重新认识。单从价格而言,把破了的陶瓷器皿通过锔瓷恢复使用,多数时候比买个新器皿花钱还多。但现在网上仍有一群人为之趋之若鹜,而在现实中,玩锔瓷也成为一种小众的时尚——比如在北京、武汉、成都等地,就有一群人在工作之余学习锔瓷技艺。这或许与简约、节俭、惜物的传统重新回归相关,与现代人愈发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相关,可能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锔瓷已经不光是一个旧物新用的实用技艺,现代锯瓷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元素结合,使锔瓷技艺真正成为了一门艺术。茶博会期间,锔匠们不仅帮你修补遗憾的艺术,更让你见识什么是精美绝伦的锔瓷细活。
6、以茶结缘,慢意生活,回归本真。
喜欢茶,每个人或有自己具体的缘由,因为茶的清淡,因为茶的甘甜,因为茶的苦涩,因为茶的柔和,因为茶的回味茶在爱茶人的心里,早已不仅仅是茶,它更像是百态人生,谱写出不同人的不同状态。茶博会期间,组委会将携手各大厂商品牌举办近百场新品名茶、臻品老茶品鉴会。在这里,你不用花一分钱,不仅可以喝到各地的头春新茗名品,更有多款10-20年以上的臻品老茶品鉴,全国各地的名优好茶,你也可以一次喝到嗨。现场不仅可以一边学茶艺,还能欣赏到各地的特色茶歌舞表演。以茶会友,以茶结缘,慢意生活,回归本真。城市生活让我们的节奏加快,让我们留给自己的内心时间越来越少,相聚茶博会,共同品一味好茶,处一世甘甜,收获一份喧嚣生活里的淡然心境。
7、快速入场,避免长时间排队,就这么简单。
2018第17届武汉春季茶博会观众在线预登记已全面开放!想约的小伙伴们请赶紧完成预登记,微信关注武汉茶博会,即可提前在线预登记并获取电子票免费参观展会,在线预登记更有机会获取免费茶礼喔!
8、传承精彩、再创辉煌。
武汉茶博会由有着近20年的展会运营经验的知名策展机构——武汉中兴恒远展览有限公司主承办。其创办于2008年,2012年起分春秋季两季举办。2015年列入国家商务部引导支持展会名单,2016年列入武汉市“会展品牌提升工程”并荣获武汉会展年度大奖“优秀品牌展会”。本届大会规模继续扩大、展商地域不断增加、采购商持续增长、国际客商明显增多、综合功能不断扩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加强。可以说是特点特色鲜明,成效成果喜人,办出了“一届比一届精彩、一届比一届成功”的声势和美誉。用奔跑的速度向世界展示着中国茶市发展的脉搏,不断为积极拓展湖北市场的企业品牌提供强大的发展平台和贸易商机,为茶行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强势为中国茶业发声。
屁股就是 —— 腚—— 谐音 —— 定
苍蝇就是 —— 蝇—— 谐音 —— 赢
每个人只有一个腚 ,所以,在这里,说的是 “一腚”—— 就是 “一定”的意思
所以,整个茶具的寓意就是 “一腚蝇”—— “一定赢”
表达了喝茶人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病,预示了,喝茶人今后的运势很好,必然获得各种胜利。
茶 文化 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1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 方法 研究
摘要:
以茶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出以物质层面———茶 种植 、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和以精神层面———茶艺、茶诗词、茶境、茶 传说 为切入点的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中国自古就有 饮茶 的习惯,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多出现在茶种植、加工、销售所在地,或观光茶园,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和展示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目前对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研究相对较少,如周小苹等在《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一文中对四川牛辗坪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创设提出了独特见解[1];曾涛等在《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景观、项目设置要以地方茶文化为根源,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景观[2];王慧等在《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着重研究了观光茶园在功能设计与艺术精神上如何达到完美契合的问题[3];李琛在《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从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入手,结合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融合“得天自成”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提炼出茶园文化景观的艺术表现特征[4];邵琦在《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应该考虑文化属性、自然属性、景观形式展示、科学的施工过程、综合管理规范等五个方面[5]。此外,学者在茶馆室内装修上也有一定研究,如王奉慧在《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观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茶景园林实体要素在室内装修中所占的比例, 总结 了各景观要素在环境营造中的作用,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6];杨巍在《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文提出景观设计及景观布置在茶馆氛围营造中的重要作用[7]。另外,唐黎标的《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也阐述了山、石、水等景观元素在表现茶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8]。从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园林景观、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在观光茶园及茶馆室内装修中已经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园景观设计,采用何种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该文尝试在分析目前茶文化园景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1茶文化的内涵及茶文化园景观的价值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物质内涵,是指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烤制、销售等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内容;其精神内涵,是指茶的品种、品尝、礼仪、民俗以及有关饮茶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人文科学内容[9]。文化价值。茶文化园景观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而设计的景观建筑小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既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部分难忘历史的再现,如茶马古道动感雕塑园、陆羽亭等。以景观的形式展示中国茶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游客记忆,同时展示方式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参与、互动性,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茶文化知识,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部分茶文化主题的景观有再创历史文化的作用,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形成了茶文化演出的“印象”派效应,必将为人们所铭记。经济价值。观光茶园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茶叶盈利和宣传推广方式,它通过氛围的营造、体验性活动的开展、特色旅游项目的设置,为茶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茶园氛围的营造、旅游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茶文化园景观来实现的。如自然型的茶田迷宫、茶田画等,人文型的动感雕塑、文化长廊、文化景墙、特色瞭望塔等,为园区招揽了更多的游客,活跃了园区的氛围。旅游价值。茶文化园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型的观光茶田清新静谧、绿影叠叠,置身其中仿若隔世仙境,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旅游佳境。人文型的实景演出高潮迭起,绚丽的舞台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一席绝佳的视觉盛宴;创意景观小品、造型独特的建筑景观、别具匠心的茶文化体验互动活动,为茶园和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充分发挥了茶文化园景观的旅游价值。
2茶文化园景观现状及设计原则
21茶文化园景观现状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园景观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功的茶文化园景观案例不多,普遍存在趋同化与雷同化现象,属于“CTRL+C”+“CTRL+V”或微改动版“CTRL+C”+“CTRL+V”。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4点:设计初期没有进行详细的项目地块及所在区域设计元素考察,设计成为无根的浮萍;设计开展时没有明确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缺乏主题创意与文化特色[10];设计方与委托方地位不对等,基本属于设计方按照委托方想法把效果图表现出来,物质功能性与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契合;施工方专业性较低,大部分情况是小包头+大小工的组合,对施工细节及材料不重视[11]。
22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广义的“地”,包括项目地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的主人等,对“地”研究得越透彻,设计成果越有特色。天人合一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需与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从空间布局、虚实对比、形势把握、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反复用心推敲。以人为本原则。茶文化园景观的建设最终是供人使用,因此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掌握使用人群的行为规律,以此设计真正为人所用的景观。创新原则。立足当地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对景观的设计进行创新,使其特色化[12]。
3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以茶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内涵展开景观的创作。基于此,提出的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亦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以茶种植、茶烤制、茶销售、茶器皿为切入点;精神层面,以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切入点。
31以茶种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田自身就是一座生态自然的艺术品,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改变茶田的布局方式,或方、或圆、或异形等几何形状布置,形成不同形状的茶田景观,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效
32以茶烤制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制茶的加工工具为原型,通过抽象、美学、设计等技术知识的运用,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如将绿茶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晒茶筛子,设计为茶园瞭望塔的形式,既体现当地茶文化特色又使得设计有根可循;或将筛子作为休憩亭的顶部遮阴物,阳光透过竹条之间形成斑驳的倒影,增添了静态亭廊的动感;仿造炒茶炉灶的造型,通过将其内部挖空,放入射灯的方法,设计另类景观地灯等。
33以茶销售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享誉国内外的茶马古道是茶贸易的独特方式,所形成的“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贸易通道。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可以通过雕塑设计再现古代“茶马古道”上商人运茶、卖茶的场景,或通过仿造古代“茶马古道”景象,进行实景复原,让游客亲身体验古代“马帮”艰辛的贸易之路。
34以茶器皿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南方饮茶颇为讲究,相比北方的大碗喝茶,更多了一份情趣和享受。仅饮茶需要的器具就分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及其他的煮水器、茶壶、盖碗等,彰显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不少的素材,如以茶壶作为喷水景观、以阵列式的茶碗作为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以茶勺作为雕塑原型进行抽象等,设计师可充分发挥 想象力 ,形成特色景观。
35以茶艺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艺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从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中取材进行雕塑设计,同时,茶艺师的服装配饰等物件,可以通过放大尺度方法设计为景观小品。
36以茶诗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咏茶、品茗、斗茶、采茶的诗、词、歌、赋、 成语 、 歇后语 等宝贵财富,如《一字至七字诗•茶》《茶赋》《七碗茶歌》等。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中寻求灵感,形成设计元素,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如茶歌赋互动长廊、主题茶楼等景观建筑。
37以茶境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自在精舍”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通过营造宁静祥和的禅景来打造特色景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光茶园所推崇。禅境的营造要深刻领悟佛学的精髓,它似有似无、或静或动,朴实无华、宁静高远,言简意赅又发人深思。置身其中,可以平和心境,感悟人生。
38以茶传说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以地方茶文化相关传说、历史名人雅士,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便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高中后重返武夷山道谢这一历史传说编排而成,该实景演出已成为赴武夷山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年收入上亿元。此外,人们也设计了很多实体景观建筑,以纪念“茶人”,如湖北天门市为了纪念茶圣陆羽,建设了陆羽亭、文学泉、涵碧堂等景观建筑小品。每每置身亭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令人流连陶醉,感叹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4结论
茶文化园景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景致独特、情趣高雅的视觉盛宴,同时它也是实现茶园休闲观光价值的主要载体,是改变传统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相关知识,系统地总结了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8种方法,分别是以茶种植、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基本进行设计,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王泽发 刘金燕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小苹,杨海军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153-154
[2]曾涛,周凡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7):39-41
[3]王慧,肖斌,张云鹏,等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205-208
[4]李琛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邵琦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福建茶叶,2016(5):144-145
[6]王奉慧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区景观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143-145
[7]杨巍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福建茶叶,2007(1):42-43
[8]唐黎标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J]广东茶叶,2004(3):16-17
[9]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3-183
[10]吴军,李鹏波,臧真荣,等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06(2):81-82
[11]李琛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园艺,2014(7):79-80
[12]石洋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茶业,2016(5):171-172
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2茶文化传播茶名翻译研究
摘要: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茶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部分在于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混乱。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茶叶分类范畴不通约;另一方面源于单品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及不一致性。通过对以上翻译问题的透视与解析,藉此对茶叶类别以及单品茶叶名翻译提出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茶文化;茶名翻译;不通约性;分类范畴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始,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随着唐朝茶诗的盛起,茶慢慢渗透进中国 传统文化 的血脉之中,与传统“儒、释、道”精神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茶文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后起之秀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文化日益争鸣并占领了主流文化话语权,为各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形象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之下,当代中国“茶文化”自鸦片战争后在国际舞台上日渐衰退,其主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话语权逐渐失势。这种局面的形成涉及众多因素,其中茶叶译名乱象丛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视野下,对茶叶名现行翻译状况进行述微,剖析茶叶分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带来的翻译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在具体茶叶名翻译过程中再现文化并塑造文化身份,以期为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他者身份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茶叶名翻译现状述微
迄今为止,茶叶的发现与利用在中国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它于16世纪才被欧洲人所知,作为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印欧语系。作为舶来品的茶叶名在印欧语系中的翻译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随着各国茶文化的平行发展,茶逐渐融入各自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各自的文化符号,而非一种单一的所指。本节将茶叶名置于各自的文化语境中对比异同,进行阐释并分析茶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求从文化视角找到可行性的译法。
二茶叶名翻译分析
1茶类不可通约性造成的翻译混乱。
由于当初茶叶进口地区方言的差异,茶的英译主要有两种发音,一种源自厦门方言语系(Te/Tay),而另一种则来自于广东话语系(Cha)。厦门方言“Te”经由航海技术发达的荷兰人传入欧洲,经历了“te,tee,tay,tea”并用的时期,到最后采用“tea”来统一称谓。(程启真,2010:P21)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茶叶传到各国以后,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而且由于饮用方法不同,各个国家所青睐的茶叶品种也各不相同。全球百分之八十是红茶,主销欧美、大洋洲地区;其次是绿茶,最受中国及西非、北非等国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绿茶在欧洲市场也开始回温,再次是乌龙茶,除中国外,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国坤,2004:P104)从茶类来看,欧美国家并未对其细分,只有红、绿之辨别。而中国的茶叶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期,随着新的茶品的出现,不断地进行细化。在明朝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而清朝则创制了白茶、青茶。(陈椽,1979:P44)以上中国的茶类划分主要是参考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对于这几大类茶名的翻译,由于东西方分类范式不一,造成茶类翻译出现了以偏概全,所指不一的情形。
(1)翻译中的红黑之辩。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是由武夷岩茶简化了加工程序发展而来的一种全发酵茶。最早的红茶产自附近村镇的小种红茶。最早进入英国市场上的红茶则是武夷茶,这在国王威廉三世的牧师约翰•奥维格顿(JohnOvington)的《论茶的种类和品质》中有所记载:“第一种茶武夷茶(Bohea),中国人也称它为武夷(Voui)。此种茶叶颜色偏小,叶子较小,冲泡后茶汤一般呈褐色或红褐色。在中国,人们生病的时候或有健康保护意识的人往往在感觉体制虚弱时,就只喝这种茶。”(ovington,1732:P144)奥维格顿在撰写这篇 文章 时只有中国这一个茶源国,印度和斯里兰卡还没有生产茶叶。因此,在十八世纪前“Bohea”被用来指代中国红茶的总称。但是随着中国的闭关锁国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红茶产地的出现,中国红茶逐渐淡出了国际市场。中国的六大茶类划分成形之初,多是按照茶叶的汤色划分,如绿茶绿汤、红茶红汤、黄茶黄汤,以此类推红茶在命名之初,虽是黑叶红汤,但是取其汤色,将其命为红茶。但是随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红碎茶的引入,武夷红茶(即中国红茶)的淡出,西方人取其叶色将其命为“黑茶”(Blacktea)。而国内茶叶外翻过程中多采用归化译法将红茶译作“Blacktea”。这种翻译方法使得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即后发酵茶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厘清红黑之别,多数译者将黑茶译作“Fermentedtea”(后发酵茶)或是“Darktea”(深色的茶)。采用后发酵茶来译介黑茶,是按照发酵程度来进行范畴划分的不得已做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的分类范畴主次不分,因为如若按照发酵程度划分,则分为不发酵、全发酵、半发酵,而后发酵的黑茶,与前发酵的白茶,中发酵的青茶和黄茶隶属于半发酵茶系类。如果将其译作“Fermentedtea”,并与“Greentea”“blacktea”等并置将造成茶类系统分类的混淆,而这种茶叶总类译介时候的混淆则造成单个品种的混淆,例如安化黑茶被译为“AnHuaBlackTea”。而如果将黑茶译作“Darktea”(深色茶),与“Blacktea”“Whitetea”等并置,以Dark替代“黑”,终将无法凸显黑茶的特色,使得黑茶的英文名与其他五类茶迥异。作为茶叶起源国以及茶类最丰富的国度,我国在输出茶文化的过程中,理应肩负起“正名”与“分类”的重任,在茶名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西方为中心”的归化译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在国际上分类混乱,范式不通,使得国内的其他茶叶一直在茶叶交流与传播的舞台中处于边缘地位。国内将红茶默认的译作“Blacktea”,并且将其视为一个跨文化的谈资 教育 英语学习 者的时候,英国人李约瑟(DrJo-sephNeedham)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红茶已经直接译作“Redtea”。(Needham,2000:P544)这种正名行为为茶叶统一范式奠定了基础,也对恢复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有裨益。因此,红茶的译法并非流于表象的“受众的接受问题”,而是紧系国际茶叶范畴分类与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重要问题,红黑之辨的溯源性理应得到译者的重视,这对于泱泱茶文化的回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青茶翻译之“乌龙”。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介于红茶(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发酵茶)之间。按照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为青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乌龙茶就是青茶的俗称。而在国际茶品译介的过程中,也鲜少将其译作“Darkgreentea”,而是按照惯例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作“Oolongtea”,与其他几类同列。但是实际上乌龙茶即是乌龙茶类总称,又是单个茶品名,也是茶树的品种之称。正是因为其意思以及涵盖面存在的争歧,后续的茶叶领域学者采用了青茶作为这种半发酵茶的总称。而因为历史因素的发展,隶属于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等茶叶,因其海内外的传播效度之广,使得作为总称的乌龙茶与它下面的分支含混不清,孰总孰分已经界限模糊,甚至有些学者指出,乌龙茶作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上义词,是划分中的好坏不分。(陈椽,1979:P44)而如果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使得“Darkgreentea”作为半发酵茶的总称,使得乌龙茶成为青茶中一个分支,这样不仅能够规范茶叶的分类系统,而且使得茶叶的分类依据不言自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茶文化在输出中最为棘手之事当属茶类总称的界定以及统一。厘清茶类总称后才能够使得各个茶类下的茶品在翻译的时候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而茶类统一英文名称,必须先给红茶“正名”,青茶“立目”。
2单一茶品名翻译的混乱。
茶界素来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而单品茶叶的命名也是各具特点,有表达名茶品质特点的,例如茶类品种、造型、色泽、滋味、香气等命名。如佛手、三杯香。有显示地方特色的,表达强烈的地方、区域性。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茶等。表达文化特色,暗示历史背景和文化史实,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等。以物喻名,如遂昌银猴、竹筒香茶等。(施海根,1995:P5)而对于各色茶名的翻译仍未统一。如武夷岩茶,有译作“BoheaRocktea”“Boheayantea”“WuYiYanTea”以及“WuYiRockTea”等译法。这些纷繁芜杂的译法终究需要统一才能够杜绝一茶多名的状况发生,在国际上塑造名茶的地位以及经济价值。而笔者认为,作为茶文化身份的内核,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文化以及审美的转换。茶从来不只是一种物质凝聚物,更是一种精神凝聚体。在译介每一个茶名时,要注重茶名的追根溯源以及文化蕴意的再现。本文试分析几例,以传达单种茶叶名的译法。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命名时采用了“地名+地名”的方法,由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得名。而西湖这一地名在国际上已被译作“WestLake”,并以“淡妆浓抹总相宜”闻名。如果翻译过程中将其采用音译译作“XiHu”,一方面茶叶的产地无从得知。而茶名中“西湖”一词所产生的审美想象也随之消失,成为一种陌生的拼音所指。而“龙井”一词源于龙泓井,翻译该词的时候如果采取意译“Dragonwell”(龙的井)。在中西方文化中,“龙”所蕴含的文化意向大相径庭。在中国,“龙”是威严、权利的象征,蕴含积极的所指。而欧洲国家“龙”多意指残暴、凶猛等特征,与负面信息相挂钩。考虑到积极文化形象的塑造以及茶叶在国际上的推广等因素。“龙井”因此应采用音译法,来规避文化之间差异。自古名山出名茶,以地名或者山名来命名的茶叶品种很多,如韶山韶锋、南岳云雾、祁门红茶、金竹云峰茶等。这些地名与山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目前通用译法,而不能为求便利,纯粹的采用拼音,使得茶叶出产地方、区域文化在外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山名、水名、地方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保留,采用通用译法体现出来。这样在推广过程中,通过茶名就能溯其源头,探索其背后的地方文化。而以历史背景与文化史实命名的茶叶,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西施银芽、八仙云雾、东坡毛尖等。这些茶叶名均含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其文化内涵寓意深厚,如文君绿茶,因其产自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即四川省邛崃县而得此温文尔雅的芳名。而在这些茶叶外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力求重新展示其中的历史文化蕴意。如文君绿茶在外销过程中应采取厚译法。即“WenJunGreenTea”(WenJunisatalentedfemaleinthehistoryofChina)。这种文化内涵的备注使得茶叶名称由来以及历史蕴意得到了再现,在茶叶外销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文化外传也能够起着重要作用。而以物喻名的茶叶在翻译的时候也应以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外销为目的,力求将茶叶与文化紧密结合,以此来使中国的茶文化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中逐步的标新立异,获取一定的话语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茶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当今国际交流的平台上仍需强化其地位,构建起标新立异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欠缺的部分原因在于茶叶种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造成的翻译混乱,以及单个茶叶名翻译的不统一,翻译过程中不重视文化的再现等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茶源国的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新的范畴分类译法,这种新的范畴分类译法不仅有利于其他茶种的推广,也能够杜绝单个茶叶名翻译的混乱。对于单品茶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叶名中文化因素的再现,这些文化因素有利于中国茶文化身份的重构以及推介。
作者:刘珍珍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启真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3]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J]茶业通报,1979,1(2)
[6]施海根中国名茶图谱:绿茶篇[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下一页更多精彩“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一套茶具两个桃几个樱桃一串枇杷,看图猜成语?——答案:投桃报李。
1、投桃报李
拼音: tóu táo bào lǐ
解释: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举例造句: 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投桃报李之必然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十八
拼音代码: ttbl
近义词: 礼尚往来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互相赠送东西
英文: return a favor with a favor
2、礼尚往来
拼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
解释: 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 《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拼音代码: lswl
近义词: 互通有无、有来有往
反义词: 一厢情愿、来而不往
歇后语: 投桃报李;正月间走亲戚
灯谜: 敬人者受人尊敬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
英文: courtesy demands reciprocity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见他。一次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知道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的,终于得到孔子的回访。
茶壶是茶具的一种,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那么茶壶歇后语集锦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茶壶歇后语集锦,欢迎大家阅读。
茶壶歇后语集锦摘抄
破茶壶掉进水里 ———— 几头进水
抱着茶壶喝水 ———— 嘴对嘴
茶壶茶盖 ———— 不分离
茶壶打拌汤 ———— 一肚子的疙瘩
茶壶打掉柄 ———— 剩一张寡嘴
茶壶打掉了把 ———— 光落个嘴;光剩下一张嘴
茶壶打掉了把子 ———— 就落了个嘴
茶壶倒扁食 ———— 倒不出
茶壶倒汤圆 ———— 有货倒不出
茶壶掉了把 ———— 就剩嘴
茶壶掉了把子 ———— 就落个嘴
茶壶掉了嘴 ———— 胡喷;壶喷
茶壶翻筋斗 ———— 壶骚轻;胡骚轻
茶壶里长豆芽 ———— 受不完的勾头罪
茶壶歇后语集锦精选茶壶掉了把儿 ———— 只有一张嘴
茶壶里洗澡 ———— 扑腾不开
茶壶里下元宵 ———— 只进不出(比喻非常吝啬,只许别人给他东西,他的东西从不外给。)
茶壶里煮冻梨 ———— 道(倒)出来也是酸货
茶壶里煮挂面 ———— 难捞
茶壶里煮馄饨 ———— 一肚子话(货)
茶壶里煮饺子 ———— 肚里有货倒不出;肚里有货
茶壶里煮元宵 ———— 满腹心事(食)
茶壶没肚儿 ———— 光剩嘴
茶壶有嘴难说话 ———— 热在里头
茶壶有嘴 ———— 说不出话
茶壶煮饺子 ———— 心中有数
茶壶装饺子 ———— 易进难出
筷子伸到茶壶里 ———— 胡(壶)搅
没把的茶壶 ———— 光剩嘴
茶壶歇后语集锦推荐茶壶里的风暴 ———— 大不了
茶壶里的风景 ———— 大不了
茶壶里的水 ———— 滚开;滚
茶壶里的汤元 ———— 滚不出来
茶壶里的汤圆 ———— 出不得口的苦
茶壶里放元宝 ———— 只进不出
茶壶里喊冤 ———— 壶闹;胡闹
茶壶里馄饭 ———— 有货拿不出
茶壶里开军舰 ———— 航行;内行
茶壶里开染坊 ———— 无法摆布
茶壶里开染房 ———— 无法摆布;不好摆布
茶壶里落馄饨 ———— 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肚里有货,嘴里倒勿出;肚里有货色,嘴里倒勿出;有嘴倒不出;肚里有货嘴里倒勿出;倒勿出;肚里有货色,嘴里倒不出
茶壶里泡豆芽 ———— 受不完的勾头罪
茶壶里烧炭 ———— 一肚子气
茶壶里盛包子 ———— 肚里有,道不出来;肚里有,倒不出来
茶壶里贴饼子 ———— 难下手;下不了手;无法下手
茶壶煮饺子,心中有数。
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茶壶里煮饺子——有口说不出,贺渣迟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
因为中文的语言博大深奥所以可能还有多种答案。注解:茶壶里煮饺子,壶嘴太禅李小,而饺子要大过壶嘴,因此出不来,故有货倒不出。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梁悉句歇后语是用以比喻一个人虽然读了很多书。
但是说不出来,用不明白,也就是一个人心里清楚明白,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来。那为什么饺子一定要从一个很小的壶嘴里倒出来呢。
难道不能怎么进去的,怎么拿出来么。难道非要从壶嘴里出来才能算饺子么。这就和“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人生道理一样,每样东西都要经过一番洗礼才能成功。
茶壶
茶壶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来泡茶。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差别,茶壶的基本形态就有200种。泡茶时,茶壶大小依饮茶人数多少而定。茶壶的质地很多,使用较多的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