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再别康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再别康桥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2、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难点、重点分析
1、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分析: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国“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2、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教学过程
一、吟诵诗作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2、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师生明确: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三、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
2、谈谈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缓步飘然离恋恋不舍
金柳
水草
清潭
泛舟
沉默中惆怅不得不离去
小资料
为诗句燃断想象长须的徐志摩
徐志摩写作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在《轮盘》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说:“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燃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所以一些极普通的字眼,一经从他笔下流出就标出了自己的分量。
再别康桥教案 篇2教学目的:
体会诗中健康美好的感情,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重点:
鉴赏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韵美。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并析题
二、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1、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先自行了解作者
2、学生回答:“我所知道的徐志摩及其创作”
3、补充知识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创作出版的作品有:
诗集4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4部《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集1部《轮盘》,剧本1部,译作5种,以及信札、日记4种。
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康桥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桥”实际上是在英国东南部的剑桥。1920年9月,24岁的徐志摩,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的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1921年,认识了狄更生,并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当特别生,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1922年10月从英国返回中国。
康桥之美:古风古色,桥影藻密,
妩媚河身的两岸,
穆静腾辉的晚景,富丽的温柔;和缓的钟声
春阳晚照,泼翻一海纯金,
千百家屋顶烟突,白水青田,黄昏,远树凝寂,象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
村里姑娘腮红颈白;屏绣康河垂柳婆娑,
此地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
“康桥”在徐志摩,只有三十六分之二的时光,而这两年,却是那么魂牵梦萦的两年。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个老村子“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我所知道的康桥》)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
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风东指,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我必首数康桥,
赖你和悦宁静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阴,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听自然音乐,哺啜古今不朽
我此去虽归乡土,而临行怫怫,转若离家赴远;
别时之情景: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雨色凄清,小鸟无欢,怅别情深,涕泪交零,
别后愿望: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
三、观赏动画课件,反复诵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
四、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再别康桥》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诗风: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康桥之美: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鉴赏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表达之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诵读课文。
二、研讨:
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轻轻地、悄悄地
2、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4、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
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5、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7、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8、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到星辉斑斓时。
9、此时情绪是兴奋欢快还是失意低落?何以见得?
——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11、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在此处明显不妥,你认为结合此诗的情感和意境,应该改做什么?
——“别有深情
再别康桥教案 篇3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知识点训练。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3,识记训练:背诵本诗。
诗人选取了油纸伞、雨巷、丁香花、篱墙等意象,通过朦胧、细腻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了一副雨天诗人独自彷徨于雨巷的情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在时代的孤寂中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1教学设想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掌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内在情感
教学目标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3积极引导学生如何面对青春的迷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工具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三、诗歌赏析:
步骤一:感悟诗歌,整体把握
师: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教师示范配乐朗诵。
全班集体朗诵。(教师点评)
师:读完之后,你对这首诗最强烈感情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从文本中找出能表达本诗情感的词。
生1:
生2:……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好,基本上都能准确地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我们可以归纳为:忧愁、苦闷。
步骤二:解读文本,理解意象,把握情感
一
师:同学们在心情忧愁、苦闷的时候选择怎么样的宣泄方式呢
生1:……
生2:……
师:那么诗人在这样忧愁、苦闷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呢可不可以从诗中找到相应的诗句呢
生1:……
教师总结:同学们了解一下诗歌的创作背景:《导与练》材料P6
明确: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又寂寥的雨巷。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生: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地点、环境等。
师:这个环境的特点有哪些来组成
生:环境特点:凄凉,哀愁。有油纸伞、雨、巷三个景物。
师:很好,在诗歌中,我们把这些景物称作是“意象”,诗歌通过一定的意象营造一定的氛围、环境从而为诗人抒发感情提供了空间。我们来研读一下戴望舒所选取的这些意象。比如大家学过的《天净沙秋思》就通过10个孤独、寂寞的景物来营造一副游子的羁旅愁思情景。
师:油纸伞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生:……
明确:(美)复古 怀旧 神秘
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但是伞却又突出了一个自我的天地,外面是笼罩天地的榆木,耳边是雨的滴答,是自己寂寥心灵的声音。这时的我是孤独的,深深地沉入了自我内心的苦闷天地的。当然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
师:大家想一想,这里的雨是什么样的雨
生:小雨,细雨。淅淅沥沥,像绵长的倾诉。
师: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为了营造一个符合自我内心与“姑娘”相逢的场所,诗人可谓是用心良苦,选择在小巷,撑着油纸伞,在雨天。为什么选择在小巷呢
生:……
师:小巷的特征:狭窄,宁静,隔离了喧嚣的人群;青石板,带着一种不染纤尘的唯美。我们用一组语言来形容一下这个环境:
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湿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为浪漫的遐思做好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的'准备。这样的意象,充满着孤独的暗示。
师:这样的雨巷与我的心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明确:从色彩的基调来看,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阴沉的。
雨巷:黑暗而沉闷社会现实的特征。
小结诗人选取油纸伞、纷飞细雨、狭长小巷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诗人在雨巷中独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
二
诗人在独行同时抒发了内心的独白:希望逢着一个姑娘。
师:这个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
生:丁香一样的颜色……
(全体朗读诗人理想中的丁香姑娘)
为什么是丁香花而不是其他的呢比如菊花、牡丹花等我们说戴望舒是一个深受中国古典诗风影响的诗人,同时有着法国印象派作风。
课堂小讲座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多为淡紫、粉、白色,貌不惊人,容易凋谢,然而却可以散发淡雅的花香。
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
明确:选用丁香花是因为丁香姣好却容易凋落,姑娘美好但倏忽即逝,同时又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
师:根据刚才的课堂小知识,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这里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怎么的姑娘呢
生:……(追问学生依据在哪里,尽量从文本来)
师:是一个美丽、有着丁香花芳香、忧愁、哀怨、孤寂、彷徨的女孩……(允许多种解读)
师: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呢
生:……多种解读
师:(从虚实来引导)丁香姑娘她美丽、高洁、飘缈、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信念、美好爱情等的追求,但是这个追求却又是易碎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
师:那么我和这位姑娘照面了没有请在第4小节中找出一个词。
生:没有。飘过(让人感觉有点虚无飘渺)。
师:当她向诗人走近时,诗人正想和她说点什么的时候,丁香姑娘的反应是什么呢
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师:为什么太息呢
生:因为她的忧愁。
师:很好。她没有向诗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诗人投出了一道叹息的目光,然后像梦一般轻盈而不着痕迹地飘过了。诗人这时候感觉到她的感觉是凄婉迷茫的。
诗人目送这位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渐行渐远:他们在朦胧的雨巷中不期而遇,竟然又失之交臂,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啊!眼睁睁地看着美好的(爱情、理想)就这样消失去了,诗人是何等心痛啊。
师:诗歌是如何写丁香姑娘离去的
生: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全班朗诵)
师:很好。同学们注意这里的一个意象:篱墙,而且前面用定语颓圮修饰。(引导颓圮的意思:坍塌、破败)
师: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极美的丁香姑娘消失在极丑的破墙里呢生: ……
明确:提示:这首诗写于1927年,虽然有些事可能是偶然的,但我想该有必然因素在内。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镇压后,1927年的闻一多在诗集《死水》中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1927年的朱自清在清华园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1927年的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遇见的美好的理想的象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破碎了,因此在这里形成一种美丑对照,来说明诗人心中的美好理想、爱情的希望破灭。
师:丁香姑娘消失了,而诗人此时却还依旧回味在刚才相逢的情景中,还处于魂不守舍的状态中,依旧还感受着丁香姑娘的丝丝气息。那么诗人怀念丁香姑娘的什么呢(全班朗诵第5节)
生1::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
生2:还有丁香般的惆怅。
师:回答非常完整。我们可以想见,诗人一个人呆立在雨巷中,久久地回味着刚才与丁香姑娘相逢时所感受到的颜色、芬芳,甚至她的满含叹息和惆怅的目光。但是残酷的现实却容不得美好的爱情或理想。在诗的最后,我们看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中”又只剩下诗人在独自彷徨。(全班朗诵最后一节)
小结至此,诗歌通过写自己对“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翘首期盼—邂逅相遇---伤情离别—无情消失,来写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理想破灭,对美好事物(革命理想、爱情婚姻)苦苦追寻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三
师:在诗的末尾,诗人似乎又将诗的开头所出现的那个镜头又重新播放了一遍。只是将“逢着”改成了“希望”。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全班朗诵最后一节)
生:……
师:一方面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另一方面却让人感到了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因而,读到诗的最后一节,我们不禁感到:诗中所渲染的那种理想破灭而又无法挽回的苦闷、哀怨而又无奈、惆怅的情感又加了深了一层,升华了诗歌的感情。
步骤三总结全诗
全班再次朗诵全诗。
教学总结《雨巷》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这首诗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曲折的心路历程,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该诗意象优美,意境朦胧,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初次接触这类诗歌,有的因为其难懂而不喜欢,有的只能模糊地感觉写的很好,但又不知道好在哪里,还有的同学则完全没有感觉。基于这些原因,我在上课时特别注重问题的设置,并且尽可能创设一些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真正读懂《雨巷》,走进《雨巷》。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草》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教案1教学设计示例
《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
(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
(2)注意纠正错音。
(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草》教案2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小草的知识,初步了解小草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
2、利用小草进行编制创作活动,体验创造乐趣,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学习观察的技能。
4、加深对草的感情,培养幼儿爱护草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良好习惯。
5、向幼儿介绍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草。
活动准备:
1、活动前选好活动路线,选择安全适宜的活动场地。
2、每人一把小铲子、一个塑料袋和口稍大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草的特征
1、带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后,让幼儿自由地在周围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小草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气味如何?
2、请幼儿用手摸一摸、赤脚踩一踩、跺一跺、跳一跳有什么感觉?
3、请幼儿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并借助铲子把它连根拔起来。
4、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茎、叶的特点。(教师可给适当的提示)
5、让幼儿再找出自己不认识的草,去请教别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家问家长或其他人。
6、鼓励幼儿在草地上自由玩耍,引导他们从草的颜色、气味、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小草叶子容易受伤,小朋友要注意保护他们)
7、讨论怎样保护它:草对人类很重要,你愿意保护它吗?你想怎样保护?你看到过别人破坏过它吗?看到了该怎么办?
二、草的作用
1、请养过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说一说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么饲料,草还可以做哪些动物的食物?
2、请幼儿拔一根草,并说一说什么感觉(费劲)然后让幼儿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别取一些土,讲一讲从哪里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3、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么不同?(温度不同)。引导幼儿想一想,雨后泥地上的水和草地里的水哪个最先蒸发掉?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还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引导思考:除了野草外,人们为什么还喜欢种草坪,这两种草有什么不同?
5、让幼儿思考一下,如果大地上没有一根草会是什么样子,。进一步使幼儿了解到小草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本领。
6、简要向幼儿介绍小草还可以当燃料、制造肥料以及有些草还能做药材的知识。
三、草的害处
1、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田野,说一说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没有草?为什么?帮助幼儿理解草对人类生活有许多好处,但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份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草多 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
2、向幼儿介绍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儿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四、利用草进行创作活动
1、指导幼儿采集各种小草、野花等在平地上摆出自己喜爱的画面,利用自带的瓶子尝试简单的插花、插草艺术,同伴间可以边摆边交流,互相学习。
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小野花,结合形状各异的草叶、草茎等制作花环、花链、花篮、胸花等小装饰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点进行草垫、草辫、草鞋、草绳、小动物等编织创作活动。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比一比谁编织的种类最多、最漂亮。
2、请幼儿把自己喜欢的野花、草叶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幼儿园进行拓印、粘贴活动。
活动反思:
孩子在活动中能随老师认真观察,他们很快发现草地上的小草靠近里面的长的茂盛又很绿,而靠近路边的则是长的小和稀少,当问到草地上的小路是怎么来的?孩子们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
另外,孩子们对于草地上的垃圾也很关注,他们甚至认为是垃圾太多了与我应孩子的要求请他们到草地把垃圾拣干净,他们一会儿就把草地上的垃圾拣干净了。
小百科:草是一般是指草本植物(Herb),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
《草》教案3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草吗?它是什么样的?
2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在哪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
4全班小朋友跟老师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2全班小朋友听录音范读,然后小朋友跟录音读。
3学习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名认读并组词。
(3)小朋友自由识记,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商量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4)反馈识记生字的办法。
(5)小组开火车去拼音检查认读的情况。
三、创设情境,感知理解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地方?上面长满了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小草长得怎么样?
3一天一天过去了,小草慢慢长大,秋天到了,有的小草变黄了,冬天不少小草都被冻死了。小朋友你们担心小草会死掉吗?
4看看,春天又到了(出示挂图),小朋友们又看到了什么?
5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这一内容呢?
6小草又活过来了,你的心情怎样?
7可是不知谁一不小心使原野着火了,烧得小草噼里啪啦地响,可是春风一吹,它又活过来了。
8出示后两句,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9教师指导学生读。
10此时,你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古诗
五、布置作业
朗读古诗。
板书设计
6草
lí离 yuán原 suì岁 rónɡ荣 yě野 shāo烧 jìn尽
教 后 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梅花挂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1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3抽查小朋友认读生字的情况。
二、诵读课文,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学生跟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背诵。
5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指名,检查背诵的情况,表彰先进。
三、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积累古诗
1小朋友们,咱们中国的古诗可多了,这可是别的国家没有的宝贝。你们看,老师今天又带了一首古诗来。(黑板出示古诗《梅花》)
2教师教,学生读,并认读其中的生字。
3鼓励学生收集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
2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并组词。
3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说一说每个字书写的注意点。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集体展示,互相评价,并推荐好的供大家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6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教案4活动目标:
1尝试双手合作沿折痕撕小长条,并能用正确的方法粘贴成小草的形状。
2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群、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助人为乐的喜悦之情。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绿色折纸若干,固体胶人手一份,音乐,课件ppt。
活动重点:
学会双手合作协调地进行沿折痕撕纸。
活动难点:
逐步掌握撕纸要领。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图1)
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在干什么呢?
幼儿回答。
师:喜洋洋和它的伙伴们在草坪上吃着点心开心的玩着。突然来了一个坏家伙(出示图2),看一看是谁?(灰太狼)这个坏家伙究竟想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原来灰太狼今天来是想搞破坏的,看看它做了什么坏事?(出示图3)幼儿回答。师:灰太狼破坏了青青草原,喜洋洋和它的朋友(出示图4)非常的伤心难过。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愿意帮助它们吗?有什么好办法呢?幼儿自由讨论。
二、 示范讲解
师:老师会用手来撕小草。你们愿意跟老师学习,用手撕小草送给喜洋洋它们吗?出示撕好的小草作品,请幼儿观察小草的颜色及样子。
示范:取出一张正方形折纸,第一步:完全对边折(两条对边重合);第二步:重复第一步步骤;
第三步:用手抹平;第四步:打开来,沿折痕慢慢的撕;(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第五步:用固体胶在长条的底端逐一粘上。
三、实践操作
(一)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动手操作。(对边折、撕、粘贴)
(二)幼儿撕、粘贴,教师要巡回指导并提出要求:固体胶不能在桌子上乱涂,撕坏的纸放在塑料筐内。
四、幼儿作品展示
请小朋友将撕贴好的小草粘贴在画图上,跟着音乐体验帮助别人的喜悦之情。带领幼儿去外面草坪上做游戏。
小百科:草是一般是指草本植物(Herb),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
《草》教案5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安排文章结构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继承长征中的革命传统。
二、学习重点
难点:1、重点:把握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安排文章结构的特点。
2、难点: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三、学习过程:
自学内容1、注音
焦灼 ( )踉踉跄跄 ( )愠怒 ( )霎那 ( )
蔫巴 ( )抽噎 ( )酸涩 ( )拽 ( )端详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警戒: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②焦灼:非常着急。
③踉跄:走路不稳。
④愠怒:愤怒,生气。
⑤惶惑:疑惑,畏惧。
⑥蔫巴:枯萎。
⑦抽噎:抽搭。
3、有表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4、用一句话概括 本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展示
重点展示字音字义的落实情况、对 文章内容的概括情况。
交流讨论1、理清 本文记叙的线索;
明确线索: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 思想的火花。
2、根据时间顺序划分课文的层次
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
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
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
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3、怎样理解开头的题记?
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 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你对他们的 评价如何?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人物的形象的?略举一些例子说明。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周副主席和杨光。
周副主席作为红军革命领袖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杨光代表了红军战士的形象,他在战友中毒后救人心切,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他对周副主席充满了爱戴和敬重,从周副主席的行动和教导中获得了 精神力量。
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5、杨光在整 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课文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6、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
先是“立时惊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对周副主席的招手,杨光又深感“不安”;当眼见周副主席病得十分严重时,杨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7、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周副主席仔细观察有毒野菜时的神态:“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详细询问有毒野菜长在哪里和它的味道,这些都为紧接着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情节加大了蓄势的力度。
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作者描写一系列动作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的词:“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
这些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接下来写周副主席“非常明确”的命令,以及对年轻卫生员惊叫的回答和示意,进一步表现了周副主席的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当堂检测第一课时
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 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2.就这样,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
这一段动作描写具体地展示了杨光在烂草地上行进的情形,表现了他对同志生命安危的无限关切之情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 领导艺术。
第二课时
从课文 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
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 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 精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2)《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读课文。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5)、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6)、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注意此时翠翠的心理变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7)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老船夫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9)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3、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意图何在,这可能是个复杂问题,可不必在教学中深究。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4、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5、教师总结。
6、课后训练: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内容,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提示: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景情结合、烘托)
《炊烟》讲述的是“我”与一对“山里人”的小小的邂逅。在我“又累又饿”的时候,他们盛情款待了我,并不求任何回报。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四年级语文 《炊烟》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炊烟》优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6 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山里人”热情、淳朴的性格,初步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的 方法 。
3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山里吗感受过山里人的热情、淳朴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山里人的 文章 :《炊烟》。
师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想知道什么学生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眼、句句入心,把 句子 读准确、读通顺。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字典解决。
2检查朗读情况。指明分段读,纠正错误的字音。
3理解词语。在小组里交流,不懂的词语小组成员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差字典、词典解决,再有不懂的词语全班一起交流解决。
4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木屋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出示问题:木屋的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人物有关的语言、动作谈一谈。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体会着认真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3小组交流。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小组里读,并谈自己的感受。小组评价。
4全班交流。由小组代表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感受。全班同学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理解人物性格,让学生体会如何透过语言文字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角色朗读,积累语言。
三、通读全文,深化理解。
读了《炊烟》,木屋主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同学再次快速通读全文,看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一块儿解决。
四、自拟题目,感悟中心。
文章写“我”在山里感受的温暖,为什么以“炊烟”为题 如果是你来写,你会以什么为题目和原题比较一下,哪个更好
板书设计
炊烟
我 又累又饿 感受温暖 感动留恋
木屋主人 热情好客 豪爽勤快 淳朴善良
小学四年级语文《炊烟》优质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理解“无声无息、寄宿、回荡”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拼读 “塞”这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词典进行独立自主的识字,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语意思 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品味感受“山里人”的热情,淳朴,激发学生要向“山里人”那样多献出一份真诚,一份爱心,生活会更加美好、幸福。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听过这首歌吗《爱的奉献》只播放最后几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曾得到过素不相识的人的热情帮助吗谁能把当时的情形和你的感想与大家谈谈。
学生畅所欲言。
2、师:今天我们就来结识一对“山里人”来感受一下他们的淳朴和热情,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炊烟》。板书课题。
3、师: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都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想法来读读《炊烟》吧!
在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准确通顺。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注意“塞”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sāi,在小组内轮读,把生字词读准确。
3、用各种形式理解课文中词语
(1)借助理解“炊烟、热气腾腾”。
(2)结合文中具体语境、生活 经验 或借助词典理解“无声无息”“寄宿”“回荡”…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听者可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再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 组词 ,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腾”“豪”等
四、作业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 回忆课文,整体感知
《炊烟》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木屋的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感受,教师可随学生回答板书出木屋主人的印象:热情、淳朴、善良……)
二、细读课文,品位理解
1、木屋主人给同学们留下了热情、淳朴、善良印象,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体会到的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画下来。注意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好好的品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给学生充分品读的时间)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1)外貌描写的词语“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面色黑红,……充满山里人的光彩。“妇女的勤劳、健康。
(2)神态、动作及语言描写的语句: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手里不停的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她自豪的告诉我…… 女主人的豪爽、勤快、健谈、对生活的乐观。
(3)语言动作的语句:客人来了快进屋吧。那还要问坐下喝碗茶!……洗得干干净净。女主人的热情好客。“这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女主人的心地善良。
(4)男主人的语言“都是自家种的……”男主人笑着说,声音很轻,男主人的憨厚、淳朴。
三、感情朗读,升华理解。
分角色朗读全文,注意在朗读中体会男、女主人的性格。
四、回读课文,质疑问题。
读了《炊烟》木屋主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全文,看你还有什么疑问,写出来。
五、自拟文题,感悟中心。
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在山里人家里感受到的温暖,可为什么作者却以“炊烟”为题呢如果让你来写,你想给、这个 故事 起一个什么名字你认为作者的题目好在哪
使学生体会到“炊烟”是全文的线索,又累又饿时望见炊烟,女主人为我煮饭,告别时望炊烟。
炊烟让人感到希望、温暖、富有诗意。
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人间处处有真情在,把你曾经得到过的一次帮助写下来,注意写清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希望
温暖 炊烟
木屋主人 善良 淳朴 豪爽
热情 好客 乐观
小学四年级语文《炊烟》教学 反思
这篇课文围绕“炊烟”分三部分讲述了“我”与一对“山里人”的邂逅。学习新课时首先由我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说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己感受到了什么不受老师的限制,自由发言,大胆展示自我。并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说说喜欢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决定教学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一课教学中,我充分地把时间让给了学生,整个课堂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适应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整个课堂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每张脸都洋溢着光彩。
教学中,我还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细节描写刻画鲜明的性格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教学本环节我注意抓住一下几个问题:
1留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在学生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所得。
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理解人物性格。可以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自读感悟。
3引导大家相互交流读书感受,尤其是让学生体会如何透过语言文字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例如: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面色黑红,充满山里人特有的光彩——外貌描写,写出了女主人的辛劳与健康等等。
4在通过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埃及数骆驼》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题“数”的解读,了解埃及骆驼的特点,感受埃及风土人情。
2、研读文中对骆驼市场描写的语段,学习其多角度等描写方法。
3、体会“纯正的阿拉伯乡土味”的含义。养成关注异域风情的文化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对课题“数”的解读,了解骆驼的特点。
2难点:体会“纯正的阿拉伯乡土味”的含义,感受骆驼与埃及人息息相关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埃及金字塔等风光,及播放埃及音乐。
2、导入课题
二、解析课题,质疑问难
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什么埃及可游览的名胜古迹很多,为什么单要去数骆驼读1-4节,寻找原因。
1、生活在沙漠的阿拉伯人认为,大个儿的骆驼最美。
2、它们在奔驰的车流里不紧不慢地走着,
3、成千上万头骆驼或站或卧, (说明埃及人对骆驼喜爱、宽容,骆驼在埃及的地位高,而且骆驼在埃及数量多。)
三、朗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是怎么数的自由读5-11节,找出关键的词句。 在市场外数 数千峰 置身骆驼的海洋中欣赏 骆驼美丽、坚忍、温顺
2、研读文中对骆驼市场描写的语段,学习其多角度等描写方法。
四、再读课文,揭示主旨
文章对骆驼市场的介绍到哪一节已经结束了那么最后两节是否多余 提示本单元是介绍域外风情,何谓风情联系《马来的雨》“是风景,也是风情。”来理解。你觉得哪句话是作者所要表现的埃及风情(我想,那是纯正的阿拉伯乡土味。)体会含义,得出后两节的重要,揭示文章主旨。
五、布置作业(二题任选一题)
1、学习文中骆驼市场的描写方法写一个生活片段,如运动会的比赛片段、学校食堂用餐的片段等。
2、选择你旅游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处写一篇游记,注意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板书设计
在埃及数骆驼
点面结合 美丽
多角度描写 坚忍 融入埃及人的文化生活中
修辞手法 温顺
《在埃及数骆驼》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运用圈画、朗读的方法,把握文章关键词句,了解埃及骆驼及骆驼市场的特点,进而感受埃及骆驼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风土人情。
二、任务分析:
1教学重点:运用圈画、朗读的方法,把握文章关键词句,了解埃及骆驼及骆驼市场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骆驼是埃及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骆驼市场集中表现出的埃及风土人情。
3 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师生收集埃及风情资料展示(媒体出示)
师:各位,昨天让大家回去收集了关于埃及的资料,我们先来一起分享一下好吗(师生简单介绍)
其实,埃及的骆驼也是很有名,它在埃及是相当普遍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片神秘的沙漠,去看一看埃及的骆驼。(揭示课题)
2 整体初知:初读课文,简要谈谈你对埃及骆驼的初步印象。
(1)学生浏览全文,作适当圈画。
(2)班级交流。
要点:美丽的动物;数量多;性情温和;辗转千里被交易;主要用于役使、食肉和旅游……(可怜)
3 深入研读I:把握表现骆驼数量众多的关键词句。
(1)散读3——7段,思考:作者笔下的埃及骆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味文章关键词句。(媒体出示部分关键语段,适时圈画、朗读。)
(3)班级讨论、交流。
要点:体形高大、颈项曲线优美、惊人的优雅、多种颜色……眼神温柔、不紧不慢、(白骆驼)温柔高贵
(经常能邂逅;成千上万、或站或卧、连绵不绝、蔚为壮观、挤挤挨挨、一眼望不尽、骆驼的海洋、眼睛不够用、地上跪着、栏里圈着、车上载着、成群结队……)
4 深入研读II:理解骆驼是埃及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从刚才我们仔仔细细数骆驼的过程中,发现骆驼在埃及的确是普遍存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骆驼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少,可骆驼生意却依然长盛不衰,是什么原因呢
(1)散读8——12段,思考 :骆驼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少,可骆驼生意依然长盛不衰,为什么
(2)小组讨论。
(3)班级交流。
(是埃及旅游的代言之一,是埃及人生活的经济来源之一,是埃及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
师:的确,我们看到了在骆驼已经是埃及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了,骆驼的交易已经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也更是阿拉伯民族风情的体现。
5 整体回顾:
(1)谈谈你对 “纯正的阿拉伯乡土味”的理解。
(2)理解课题中 “数”字的实际含义。
6 拓展:谈谈你所了解的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让我们领略到了埃及的风土人情,大家还知道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吗
7 教师小结:
其实,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特有的风土人情,只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外面的世界,我们一定回领略到更多的异域风情的。
8 作业布置:
参照本单元“综合学习”要求,收集域外风情,了解更多的异域风情。
教学后记:
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现了埃及的著名风景和基本概况,通过地理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对埃及有了较直观而又广泛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在课堂交流过程中,也适时利用多媒体辅以和文字,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也能辅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运用。另外,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做法也可适当尝试。
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中,我及时地抓住学生回答中的有效信息,进而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做比较自然,且学生也较容易思考,能够帮助自己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课堂的每一处,尽可能多地捕捉到学生的思维火花,并促其迸发出更多的精彩。
对于语文课来说,课本应该是根本,是灵魂之所在,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其灵魂作用。
诗歌教学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规律
从诗歌的朦胧美、古典美、音乐美等几方面展开教学,把诗歌的多元解读作为教学重点,设计得很精致严谨,也很有新意有深度。不过,读了这篇教学设计,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我再一次想到了一个问题:诗歌教学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规律?对于这个问题,一下子要我说得全面明白,本人的学力又难以达到。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的: 第一,切不可把“诵读”这个诗歌教学的法宝丢掉了。很多老师都知道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加强诵读指导,但恰恰是在这个环节上我们常常做得不够,吴老师的设计在这方面也是一个欠缺。戴望舒的《雨巷》是抒情味很浓的一首诗,没有比诵读更好的方法能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意境美和朦胧美,没有比诵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要表达的深沉忧郁和低落彷徨的情怀,没有比诵读更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律动和情感共鸣的方法了!可以说,教学设计的种种目标的达成,都必须建立在诵读的基础上,对诗歌文本的种种解读,也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才得以实现。甚至可以说,《雨巷》的教学,老师一节课即使什么都没做,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出感受,也应该是成功的一节课!例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二句,“悠长、悠长”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学生如果能够读得低沉缓慢且适当延长,便自然能够体会到雨巷的幽深和空寂,同时也就能很好地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绵绵愁思和无限哀伤;“她静默地远了,远了”一句,老师如果能在此指导学生放慢节奏,用失落的语气诵读“远了,远了”,那么,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一个极富古典文学美的诗歌意境之中,眼前就会出现一个唯美的艺术画面:“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从诗人身旁飘然而去,渐行渐远;诗人久久地驻足凝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双眸里贮满了无限的惆怅和失望。试想,在这样的氤氲着美学气息的教学氛围中,该会有多少美好的情感和鲜活的思想生成啊! 第二,切不可把灵动的诗歌教“死”了。诗歌的艺术在于含蓄蕴藉;诗歌的欣赏,讲究的是进入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因此,诗歌的教学和鉴赏,最忌讳的是教死了和读死了。而吴老师教学设计的第二个环节是“理清‘确定’与‘不定’”,我觉得有些东西过于“实”和“死”。“雨巷”“丁香姑娘”“我”“邂逅”,包括“油纸伞”和“颓圮的篱墙”,这些都应该是作者精心选取的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美的意象,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意象群,共同表现一个苍凉阴冷、清淡素雅的意境,来传达诗人彷徨忧郁的情感,让整首诗浸染着浅浅的一丝愁绪、淡淡的一抹哀伤。这里不能也不必非要分出哪些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同样,也没有必要当然更没有理由把诗歌中关于人物的刻绘说成是真实的,更不可无端地仅仅凭“希望”一词便推断出诗人的愿望是“虚幻”的。 第三,切不可把学生当成诗歌鉴赏家和评论家来教。中学阶段诗歌教学的目的何在?我想,对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来说,就是要让他们通过接触诗歌这个最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阅读的文学样式,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熏陶他们的情感精神,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往他们年轻的生命里注入一些纯粹而高雅的东西,使他们现在的人生更加绚烂多彩,使他们以后的人生有可能变得高贵脱俗。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对诗歌的诵读品味和体验感知上,要尊重学生的“最初感受”,要让学生自己品尝“第一口奶”,而不是由教师来灌输或者强加给他们一些东西。《雨巷》这首诗,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最初感受到的就是美好的爱情,就是浪漫的邂逅,就是由邂逅而萌生的恋情和伤感,就是一个男生爱上了女生,没有别的,真的没有,教师大可不必把诗歌研究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一股脑儿地全塞给学生,让“理想说”“自我说”“现实说”等等之说冷却了学生阅读诗歌的火热情感,冷漠了学生与诗歌文本的亲密接触,冷淡了阅读诗歌的浓烈兴趣,在他们刚刚品尝到的新鲜的诗歌味道里添加异样的口味。中学生就是中学生,不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不是研究生,不是博士生,不是从事诗歌理论研究的大学教授。我们主要的任务不是培养诗歌研究专家,而是让学生的身上多一些诗性的东西。当然,我这样说,并非一概反对对文本
的深人多元解读,我只是强调一下应该尊重和呵护学生的最初阅读体验。对于一首诗来说,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阅历、不同文化的人阅读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我们有什么理由非要在他们这个年龄硬要他们知道一切呢?《雨巷》的教学,主要还是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美、情愫美,古典美,别的可以点到为止,至于碰到一两个喜欢弄个究竟的学生,让他们搞一点研究性学习也未尝不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