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交汇,泥沙沉积,并不断与大陆接壤。唐初,崇明东西两沙定形,江南迁来先民(一说句容,近年来又有认为是江南太湖周边地区,又有一说为嘉兴地区。较为可信的是江南多地)在此垦植繁衍。因交通不便,与外界相对隔绝,战事较少,因而形成稳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包括语言、风俗等各方面。明清时期长江北岸沿海经历了此消彼长的不断坍涨,崇明移民向北岸沙洲垦迁并在此定居,将沙地文化带到今日启东大部、海门南部。二十世纪初期又向北垦迁至今日通州三余湾地区及如东、海安、大丰、射阳等沿海地区。五、六十年代南通市长江沿岸及上海南汇、奉贤等沿海地区开辟诸多农场,沙地文化随垦民一起进一步扩散。
太平天国时期,不少人避战乱从崇明前来海门定居。“海门倒是语言与启东完全一样与崇明也差不多毫无区别,同属吴方言系统,而风俗习惯也同江南相近。”(卞之琳语)。如海门南部、西部“沙地”,交通方便,人口稠密,产生了不少反映人们生活、劳动的沙地民风民俗趣味故事,其中“憨婿”(俗称乌女婿)的故事,在当地妇孺皆知。“我的母亲不是文化人,但她的生命故事同样动人。我至今能讲一口地道的启东、海门话,写一些文章,与母亲最初的口头文学启蒙影响最大。童年的海门歌谣至今今还记忆犹新。如《萤火虫夜夜红》:‘萤火虫夜夜红,屁股头挂盏红灯笼,公公挑水黑洞洞,婆婆张布挂盏红灯笼。’《牵磨叽咖喂》:‘牵磨叽咖喂,做粑粑给外婆吃,外婆噢吃省拨郎郎吃,郎郎吃仔看黄牛,黄牛落勒井潭里,锄头铁答扒勿起,两个芦头真豁起,一豁豁到饭碗里。’” 崇明话,属吴语太湖片沪苏嘉小片。是吴语北部边界地区比较稳定、古老、有其自然特点的一种方言,也是今天上海、南通两地区的主要方言。崇明岛历史上四面环水,交通不便,不易受外部方言的影响,因此,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历史传承、语言特征、表现力。语音、语汇、语法自成一系,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
海门方言源于崇明方言,二者差别很小。因海门南部地区的人群多为18世纪初以后陆续来到江北的崇明移民的后裔。海门话主要通行于海界河以南地区。
启东方言源于崇明方言。启东市的沙地人分布于除吕四镇、天汾镇、秦潭镇以外的大部分地区。1928年启东设县之前,这一带为崇明县管辖,称崇明外沙地区。 [山歌与号子]
崇明山歌。曲调优美朴实,广泛流传于民间。《红娘子山歌》、《望望日头望望天》、《五更调》和《拔篷号子》等百余首,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崇明山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崇明山歌剧,以四句头山歌(男、女调)为基本曲调。
海门山歌。最初由崇明移民传入,后自成一派。分两类:即兴山歌,大多在田间劳动或劳动之余,随口编成,歌词四、六、八不等。如《东南风爽急悠悠》等;叙事山歌,歌词多十几句、几十句,乃至几百句不等,如《摇船郎》等。
启东山歌。与上述类似,上世纪中期起自成一派。有《接潮情歌》、《打麦号子》、《运棉山歌》等。最著名的是新编曲《启东就是我家乡》(顾惠良词曲)流传甚广。
劳动号子高亢激昂,铿锵有力,曲调较多,仅喊担号子就有5种曲调。除喊担号子外,还有赶牛调、喊牛调等。这些调子清脆响亮,犹如清晨响鞭。渔民号子是渔民在海上捕鱼时常唱的劳动号子,它有3种起锚号子曲调,还有撑篙号子、摇船号子、点水号子、张篷号子和七星车号子等,歌唱时令人精神陡增。
[戏曲]
小型戏曲又称“小戏”,以沙地话和本地山歌、号子、快板为元素,表演生活场景和戏剧冲突,反映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它是沙地表演文化由村头田间向舞台化方向发展的进步产物。上世纪中叶以来一批基层作家做了较多探索,在完成当时的文艺宣传任务的同时,客观上保存、传承了沙地文化的个性价值。有代表性的作家有顾惠良(孔串)、茅品祥、晓石、陆志秋、倪汉全、黄建荣等。
[民间舞蹈]
崇明民间舞蹈有龙灯、龙舟、龙舞、蚌舞、彩船、莲湘、挑花篮、跑马灯和摇钱树等22种。文革期间被当作“毒草”禁演。八十年代后重新发掘整理,民间舞蹈重放异彩。
[民间语言文化:传说、歌谣、方言俗语]
流传于崇、海、启地区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有“杨瑟严(杨圣岩)系列故事”、“乌女婿系列故事”等,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民间歌谣。童谣中的《东界马来》、《鸡鸡斗》、《牵磨叽嘎喂》等在崇海启三地流传甚广。
气象谚语。本地位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天暖夏热,秋凉冬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夏秋季节雷雨台风较多。若伴以大潮,则易于成灾。因此沙地人民对气象变化十分敏感,同样反映到语言文化中,形成了大量的气象谚语。民国版《崇明县志》中即已有众多记载,如“八月初一难得雨,九月初一难得晴”、“三朝迷雾发西风”,至今仍有使用。
歇后语。与沙地话的发言特征密切相关,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产生了大量的的生动形象的歇后语。如“年初一吃酒板——头一糟”等。(《崇明谚语、俗语、歇后语》,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版画]
崇明版画以黄丕谟为代表。启东版画则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木屑花”木刻组发展而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施汉鼎、丁立松、李汉平等。八十年代起成立启东版画院。
[北调评弹]
以启东评弹团为主。二十世纪上半叶,艺人倪省三将当时的弦子书“老北调”和“仿苏调”两者融合,形成独特唱腔,创造了“启海弹词”。五、六十年代形成北调评弹,名曰“唱书”,极受海启地区民众欢迎。八十年代起成立评弹团和瀛东书厅。较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有王洪涤等。
[民风民俗]
节气与习俗。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是崇启海沙地人十分重视的主要节日。有特定的仪式与习惯通行于本地区。如:春节期间,鞭炮齐鸣,大人小孩衣冠一新,不扫地,不汲水,不洗衣衫,不向外泼水,忌动刀剪,禁开后门,禁出秽语,出门遇人互相道贺,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又如: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吃“茧团”圆子,中午吃馄饨。名为“兜财”,下午,“斋田头”(用筷子插上茧团,放置田头,祈求丰收);夜间,立高竿,挂红灯;儿童提着状如车、船、龙、马、兔、鸟、鱼等各式各样的灯,穿街走村,成人掼火球、放烟火、调狮、舞龙,统称闹元宵。除夕,俗称大年夜或年三十,百姓搓圆子,炒花生,备酒菜,剪纸花,贴春联,打扫环境,挂祖宗画像。村野各处则飘起阵阵白色浓烟,称“燃(音美)灰堆”,实际是将田头的杂木枯草合成一堆,一燃了之,代表除旧迎新。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饭后守岁至深夜。长辈给年幼子孙压岁钱。
婚丧嫁娶。本地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访人家”、“吵亲”、“结满月”、小孩“期过”、“搀高头”、“跳财神”、“扎棵”等等。
[生产生活方式。手艺业。渔俗。]
[土特产与沙地菜。]
[居住与建筑特色。] 以“埭(音打)”和“垗(音调)”形成纵横交错的村落布局。数户人家集聚,但每户又都独立成宅。最有特色的是前有“桥门头”,后有“后宅沟”,内为“一进三堂”甚至“三进两场心”,四周高树环绕,宅后竹园青葱。
总体来说,整个上海地区的方言均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但是根据内部的差别还可以进一步分成几种。
1。崇明方言区
该区域分布于崇明、长兴、横沙等北部岛屿。
2。嘉定方言区
该区域分布于大陆部分北部的嘉定、宝山大部分地区。
3。练塘方言区
该区域分布于青浦西南部地区。
4。上海方言区
分布于上海城区及其附近、浦东、南汇。
5。松江方言区
分布于松江、金山、奉贤、闵行以及青浦大部地区、嘉定部分地区。
“十三点”这个俗语,词义等同于痴头怪脑,愚昧无知。 是沪语中使用率最高的词之一,用以形容那些傻里傻气或言行不合常理的人,有时也用来作为取笑、嗅怪或不伤感情的骂人话。
上海人常以“十三点”隐指“痴”,除了形容人做事没脑子或举止轻浮,也指口无遮拦、傻得可爱,像赵薇扮演的“还珠格格”恐怕是最标准的“十三点”了。但是,当这个词在异性间跳出来时,它的意思就变得暧昧起来,表面上是骂人痴头怪脑,实际上却不是真的怪罪,而是“嗔怪”,也就是说不是鲁智深打蒋门神的“杀博博”一拳头,而是王熙凤扇琏二爷的嗲溜溜一记耳光。所以,“十三点”多半出自女人之口,骂的时候往往女人脸上笑眯眯,眼里泛着“侬哪能个能介个啦”的挑逗光芒,被骂的男人也常常骨头更轻。比如有一位四十好几的彪形大汉,在大庭广众与老婆卿卿我我,并喜老婆唤自己为“囡囡”,这样的男人谁见了都忍不住在心里送他“十三点”,但是他老婆当面抛一句“十三点”就好像当众给他发一张奖状一样,顿时立刻他脸上有光。
关于“十三点”的来由
第一种说法:
“十三点”来源于赌具牌九中的“幺五”、“幺六”两张牌。这两张牌都是“短对”,碰在一起不配对,暗指人的言行“不对”。六和七加起来是十三,还可成为一句歇后语,如“他这个人有点幺五么六”,故意把“十三点”这个不入耳的话“歇”去。
第二种说法:
“十三点”是上海市井俚语,因为解放之后大量上海人南移,才变成趣怪广州话。“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系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唔通有十三点不咩?当然系出咗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所以,“十三点”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癫癫地”。
第三种说法:
上海滩上对“十三点”另有一种“戏说”性的解释。《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戏中,祝向梁反复借景喻情,暗送秋波,几次三番向梁表露求爱之情,可梁竟傻乎乎的无动于衷。这是剧作者的艺术手法,故意为后来的悲剧所作的铺垫和伏笔。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与“两三八”谐音,这三个数相加是十三,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主动对侬有意思,侬还格能戆搭搭!”
据1922年般《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故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显然这一解释比较符合。由于“十三点”来自“痴”的十三笔,以后又派生出许多与“十三点”完全同义的词,如“B拆开”、“电话听筒”(旧电话听筒中设13个小孔)等。
13点,汉语词汇,意思是为24小时制13时,或12小时制下午1时,俗语是痴显然敲乱钟,上海话是痴,出自《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
“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
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是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难道有十三点,当然是出了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所以,“十三点”就是代表人的性格“癫癫地”。
导语:眼睛是五官之一,是心灵的窗口,是我们发现世界的地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眼睛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瞎子落井 —— 四面都避风
瞎子摸弄堂 —— 到处碰壁
瞎子进商店 —— 目空一切
瞎子摸东西 —— 靠碰
瞎子耕地 —— 随牛走
瞎子打瞎子 —— 两头都不见人
瞎子看秤 —— 一星没有;不知轻重
背着瞎子上坟 —— 缝眼不睁
瞎子掉在河里 —— 摸勿到边
瞎子相面 —— 摸不着头脑
瞎子失了盲杖 —— 一步一步摸
瞎子穿鞋 —— 摸不着脚
瞎子逛街 —— 目中无人
瞎子蒸山芋 —— 摸熟
瞎子过田坎 —— 稳上钩;稳上沟
瞎子铺毡哩 —— 胡扑哩;胡铺哩
黑瞎子办案 —— 熊差
黑瞎子闯进镜子铺 —— 四处不够人;四面不是人
瞎子开眼 —— 崇明;重明
瞎子掉在井里 —— 喊叫的怪欢
瞎子做活 —— 摸着干
算命瞎子说气话 —— 舍得几条命不要
瞎子放炮 —— 缺乏目标;没有目标;目的不明
瞎子吃西瓜 —— 不论什么种;不分青红皂白;分不清青红皂白;红白不分;分辨不开;不分红白
王瞎子算命 —— 直说莫怪;讲假的
瞎子吃淡柿 —— 股股清
瞎子朝墙尿 —— 只觉自家做得妙
瞎子不知阴天 —— 异想天开
瞎子不点灯 —— 省下油钱
瞎子丢拐棍儿 —— 无依无靠
瞎子断了拐棍 —— 没指望
瞎子拣马镫 —— 套在脚上了
瞎子打铁 —— 敲不到点子上;不会看火候
瞎子背跛子 —— 由明人指点;两当一;取长补短
瞎子日屁眼 —— 找屎里搞
瞎子丢鞋 —— 没处找
六瞎子帮忙 —— 越帮越忙
瞎子做见证 —— 没有用
黑瞎子学唱戏 —— 硬装包青天
黑瞎子吃蜂蜜 —— 没鼻子没脸;大把抹
瞎子牵牛 —— 不敢放手;死不放手
俏眉眼做拨瞎子看 —— 白费心思;白起劲
黑瞎子玩手机 —— 整不通
瞎子过索桥 —— 提心吊胆
眨巴眼生瞎子 —— 一代不如一代
瞎子跳崖 —— 凶多吉少;心中没数儿
瞎子进了尼姑庵 —— 瞎摸
瞎子的竿竿 —— 丢不得
瞎子抛电子 —— 一个都不个吧
黑瞎子披大氅 —— 不像人样
瞎子扳车梁 —— 光拐
黑瞎子掰棒子 —— 只落一个;掰一个掉一个
瞎子上山 —— 不知高低
瞎子抢亲 —— 瞎胡闹
黑瞎子下崽 —— 抱熊了
瞎子摸拐脚 —— 撞着法
黑瞎子学绣花 —— 不是那把手
瞎子箍桶 —— 巴城;巴盛
瞎子打俏眼 —— 白费劲了
瞎子看瓜 —— 坐着喊
瞎子丢了拐棍 —— 寸步难行
瞎子走溪滩 —— 不知往哪里过
黑瞎子耍马叉 —— 还想露一手
瞎子观灯笼 —— 只听见家伙响
瞎子拉地猪儿 —— 死活不放松
黑瞎子打敬礼 —— 一手遮天
瞎子打算盘 —— 瞎算
瞎子蹲在河沿上 —— 停水;听水
瞎子吃馒头 —— 心中有数
瞎子的眼镜 —— 摆设儿
黑瞎子剥皮 —— 说不清是人是兽
瞎子吃锅巴 —— 胡嚼瞎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