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语文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持久的学习热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写作教学来说,就是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持久的写作热情,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目前,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症状:
第一,从写作的情感、态度上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大部分学生视写作为不得已的任务来应付。
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从教师方面说,是我们常常从功利目的出发,一味地强调作文在中考、高考中的重要性,对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十分重视,乃至尽心尽力,而对于学生对写作持什么态度、有多少热情、有没有兴趣研究不够,对学生的写作实际缺乏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从学生方面说,为考试服务的唯一目的性使写作成了任务和手段,而不是自己心灵表达的需求,消磨了他们的写作激情。失去写作的内驱力,就感受不到写作带来的快乐。
第二,从写作的过程来说,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作文中虚构或模仿的内容较多。同题作文,同班级甚至一个年级学生作文叙述的情节相似,触动人心灵的细节较少,有时连感受也相同。
承上所说,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对生活缺乏深入的体验与思考。写作的过程不是对生活的反思与观照,而是另辟“捷径”,将作文选上的文章简单地作改头换面的包装,当作自己的文章。作文内容是他人生活的模拟,作文的情感是他人情感的复制,作文中自然就缺乏了情感的浸润、个性的思考和心灵的生动表达。
第三,从写作的语言来说,文章中词语贫乏,用语高度一致,失语现象严重。
孙绍振说过:“许多同学写不好作文的原因之一就是摆出一副做文章的大架势。大架势就不是青少年的真正自我,其结果是越写越不像自己。”这样就容易产生套题现象,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失去了自我。写小练笔不是正式的大作文,学生完全可以放下写大作文时的架势,自由发挥。
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复杂,承第二点分析,由于缺失个性感悟,语言虚浮,徒有其表,缺乏自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较少;而电视语言、广告语言、网络语言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的影响较大。对别人用熟的语言,学生不用动脑筋就会冒出来,很自然的用在作文中。
针对以上现状,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发挥小练笔的功用,通过小练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在经历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基础上,激起学生表达和写作的欲望与动力,从而写出有生活、有感悟、有个性的文章。
一、通过小练笔写作,激发学生再现生活的写作情感,让学生进入愉悦的写作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情感的激发。因此新课标下写作指导要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入手。那么怎样发挥小练笔的功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情感呢?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在第三章《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显明一书中提出教与学的悖论原理,并通过这一原理来解释教与学的分离现象。他是这样讲的,“悖论原理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认识方式。它是一面透镜,透过它,我们可以对促成优良教学的个性与人格有更多的认识。”
人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能力,不断实现自我成长的。帕尔默在书中介绍了教师工作坊的方法来促进教师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吸取教学实践中的失败教训。相对于成功的教学,我们其实可以在教学失败中吸取更多的教训,也正是善于向错误学习才使我们真正变得智慧起来。我们不妨看看帕尔默在书中的一个例子,了解一下美国教师的苦恼。
“特别是三个女孩做出初中生的行为,来回传纸条,完全不理会我派发的讨论材料,无论我讲课还是讨论,她们只顾聊天,面对我和其他同学的的批评只是滴溜溜地转动眼睛,或做些类似的小动作。整堂课都让我烦恼……”作为一个美国老师,他已经多次重新回味和体验这一痛苦的插曲。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此时,更多的可能是无可奈何!我们会指责现在学生怎么啦?然而,只有当我们愿意更深入地反省那些易使我们受伤害的动态过程,我们才会对自己的身份有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着手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当我们越是理解教与学的悖论,理解课堂,理解学生,就越能发现解决问题的钥匙是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改变——从自己开始。当我们越是理解教与学的悖论,理解课堂,理解学生,就越能发现解决问题的钥匙是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改变——从自己开始。
优秀的教师使用的教学技术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要寻找途径引导创造性张力。“悖论就是这种张力的别称,是整体把握对立面的一种方式,是创造某种保持我们警觉的电荷。”
这个空间既有界限又开放。我们的教学资料、主题和目标是预设的,有界限的,但是课堂师生的精神是开放的,可能有无数个路径达到终点,存在无限的开放,生成。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敏感。
这个空间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开放导致有未知的探索,有分享的愉快,有深入的恐惧。课堂维持动静的交替起伏变化,有助于师生科学用脑,资料的不断填充和支持,用来克服逃避和肤浅。
这个空间欢迎沉默也鼓励争论。帕尔默告诉我们:沉默是一种深层次地学习,是一种自我表达,是一种反思的机会;讨论过程中的沉默、观点形成时的沉默,问题提出但没有引起即刻回应的那种沉默都非常有价值。
这个空间既支持学生独处沉思,内心独处的保护又随时有群体的资源支持。
这个空间既尊重学生围绕检验并纠正真理的“小故事”,又鼓励教师用重视传统和纪律的“大故事”智慧地对小故事进行再构造,服务于大故事。
一位本科毕业的年青教师曾苦恼地抱怨,为什么我教不过一个中师生?我知道这位老师的情况,他工作也够敬业了,和学生也能打成一片,平时教研课也上得漂亮,评教什么的也都说得头头是道,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文学的和教学的都有……可一说到考试,就触到了软肋。是的,无论他平时的表现是如何优秀,就是考试说不起硬话,人在学校里也总觉得抬不起头。教书这个行道,特别是在要求应试和应试成绩评比中,成绩才是硬道理。无论是多么优秀的老师,首先要教学成绩这个“硬件”硬,在学校说话才有分量,要不很难有出头之日。学校也一样,所谓名校,首先是要成绩好,升学率高,才能谈素质教育搞得好;空谈素质教育而不谈升学成绩,只不过是自我安慰地。吹肥皂泡而已。
回到刚才的问题,按常理,本科生肯定比中师生专业。学校里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书读得多的人教书不一定行,辛勤的园丁敌教不过“懒”教师……终于有一天,我读到这样的一段话,“专业水平分三个层次,专业知识是最低的层次,然后是专业能力,最高的是专业见解。”本科生教不过中师生,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见解都很高,但问题出在专业能力上。专业能力仿佛扁担,中间一断,两头皆滑。
为此,有很多教与学方面的问题值得思索。
现实中,发现“教”与“学”,原本是一对很矛盾的关系。为嘛这么说呢?你看,老师或家长,教的越细致、越生动、越透彻,倒过来必定使孩子越容易获得知识、越轻松明白道理。这岂不是很好?但事实证明,这并不是最佳的结果,或是最高的追求。教育孩子不是驾校培训学员,只要能过关就行。教的太到位,其代价是孩子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会变弱,也无再创新的实力和习惯。
打个比方吧,就像单位组织爬山,我们有幸遇到一位非常好的教练,他告诉大家到哪要特别小心、在哪可以快速通过、最难爬的地方该怎么处理、全程如何分配体力,等等。这样一来,此次登山活动自然容易成功,但再下一次登山,若缺少教练的指导,大家可能会心茫然。因为好教练剥夺了大家思考、判断、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打个比方吧,就像单位组织爬山,我们有幸遇到一位非常好的教练,他告诉大家到哪要特别小心、在哪可以快速通过、最难爬的地方该怎么处理、全程如何分配体力,等等。这样一来,此次登山活动自然容易成功,但再下一次登山,若缺少教练的指导,大家可能会心茫然。因为好教练剥夺了大家思考、判断、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教育的最高境界乃是让学生变得擅长学习,并且生出再创造的本事。有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齐根上越学越不依赖老师,越学越擅长学习呢?简而概之,就是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动脑筋一点一点啃,刚开始的时候虽然比较慢,但因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被发动起来了,脑子开始运转,故学习会先慢而后快,脑子越转越灵。再回到孩子们日常的学习,先拿语文来说,教与学,学生自学应该占90%以上的时间。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加上老师适当的讲解,语文水平就会提高。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很多草根作家(贾平凹、陈忠实、莫言)仅靠个人大量的读和写,就成了名家。语文如果纯粹靠老师讲,那就会失去自我,越学越没底了。英语更是如此,学生大量的背诵、记忆、阅读才是关键,老师的最大作用是督导这个进程,英语的讲,根本替代不了孩子的学。再看数学,让学生自学,自己思考、琢磨、钻研,慢慢数学脑子越用越活,且伴生出灵活丰富的创造力。假如孩子稍有不会,家长老师赶紧给讲,而且是掰开揉碎地讲、举一反三地讲,这等于娃娃爬山吃力,马上用滑竿抬起走,越抬腿越软。让孩子自学,并不是放任孩子自己去学,而是从更高层面,训练孩子自主学习研究的真本事。这其实是教育的更高挑战。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让我们一起减轻悖论带来的不痛快,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教和学的乐趣。学校的老师们,不要强调教育方面家长要负大部分责任,而是告诉他们他们在哪些范围内能够负责任,起作用,不要把教育孩子变成了教育家长;家长也不要说教育都是学校的事,不然要学校干嘛?正如你一个人应对一个孩子都有心力交瘁之感,想想那个要面对30多个甚至70多个学生的老师要如何生存下去吧!社会不要出现问题就一面倒的指责家长或学校或老师,大厦将倾,那也非一日之功,而舆论会让妖风阵起,反而解决不了问题。帕尔默告诉了如何利用教与学的悖论来解决实际中教与学,勇往直前!
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学生认识客体的活动过程中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才能顺利进行。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他们的认识能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又必须而且只有经过他们自觉的、积极的努力才能做到,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学生固然有学习的需要,但要使这种要求得到持续而充分的发挥,也需要教师有效的启发和正确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关系,是教学认识过程区别于其他任何认识的基本特征。
教学实践证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是推动教学过程不断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习惯的看法是值得商讨的。这就是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决定着教学的目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规定作业的形式和顺序,领导整个教学活动并予以检查和评定。学生只是在教师的要求、指导下,按一定指令参与一些教学活动。显然,这种看法并没有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主体,是生动活泼的、具有独特个性、富于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的探索者,而只是把他们看成是缺乏主动积极性的、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只能在服从外来要求的情况下行动。这种教学的后果是,学生虽然能获得一些知识,但却严重地抹杀了他们的个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登山活动,教师就是向导,而学生则是登山运动员。向导当然熟悉登山的过程和到达山峰将会遇到的种种险阻和困难等。但他作为向导,可以为登山运动员准备适当的条件,指出方向和克服困难的方法等,但决不能代替运动员登山山顶,也不应把他们抱在怀里登山。从理论上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一定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说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并不是不重要。我们知道,外因是促使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有时可以起很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起决定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外因的作用,就要尊重学生,要把学生看成生动活泼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的探索者。还要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教与学、已知与未知、学习与研究统一于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同科学家探求未知事物的认识过程在本质上是基本一致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两者是等同的,也不是要学生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动脑、动口,亲自去观察、实验、记录、整理、比较、归纳、分析,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有血有肉的、有实质意义的知识。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意志品格等才能得到切实而充分的发展。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不能光是教师讲、学生听。科学知识不是教师讲懂的,而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悟懂的。作为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好探索知识的引路人,而不要当保姆,抱着学生走,包办一切。第二,建立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充分发表意见,课堂气氛才会活跃,为此需要破除教学上的“师道尊严”观,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不同意见,特别是要正确对待片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量。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的学习活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具备学习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认识的主体。第四,花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学生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很差。要求一个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根本不可能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看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看;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应尽量让他们去做;读、写、算、说……都是如此。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启发、诱导,重点应放在方法的指导上,其余都尽量让学生自己活动。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最后还应注意,“教”与“学”这对矛盾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加强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指导作用的份量、内容和方式等也应随之变化,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的实施、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首先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1、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就文题及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课堂上合作解决。2、在读文的方式上尊重学生的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内容。在动笔圈画时了可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3、回答问题时,不把答案确定唯一,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发言,只要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见解我都与以肯定。4、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阅读中督促学生养成圈画好词、好句,标注重点内容的帮助阅读理解的好习惯,使学生会阅读,爱阅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成为“教学之本”。5、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为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每节课前都让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知识或文章在课堂上学习交流,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让学生体验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达给同学们而受到同学赞许的快乐。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1、打破学科界线,注重知识整合。教学中注重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美术、科学等各学科知识整合。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实教学内容,在语文综合实践中组织学生做书签、做手抄报等与美术知识整合,书中经常出现一些有关科学小常识,生活小常识、动物世界的很多知识便让学生到课外搜集相关知识,课内交流。2、拓展阅读、培养阅读习惯2,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学段学生的阅读量都有明确的规定,而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我在班级开展了评选“快乐读书王”的活动,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一周的读书情况。评选出快乐读书王给予奖励。3、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学语文课程改革允许教师自主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为丰富语文教学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带学生走进自然去观察春、夏、秋、冬的变化和特点,习作时带学生到活动中去亲身体验,识字时让学生到大街上去发现标语牌中的错字,并帮助纠正,在读书中发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会它。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充实而有活力的互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