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人徐志摩飞机意外逝世于1931年11月19日深秋,那一天,诗人林徽因正好有一个公开的英文演讲,题目是关于中国古建筑物的,地点在北平的协和小礼堂,而对象是当时在北平的外交使节团。这个演讲,林徽因已经准备好用徐志摩的一首诗来开场,这首诗便是《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正因为这样,所以林徽因也特别邀请了徐志摩参加这场演讲会,而徐志摩也答应了。当时的徐志摩为了应付陆小曼的过度挥霍,正在三所大学任教,南南北北地奔跑于上海、南京与北平三地。不幸地,他在那一天清晨搭乘自南京起飞的免费邮政飞机赶赴北平,因为经过山东济南遇大雨浓雾撞山失事,机毁人亡。
同年的12月7日,林徽因发表了《悼志摩》一文,哀悼这位早逝的诗人。第二年,也就是1932年的11月19日,林徽因以及徐志摩的挚友、学生等聚会纪念徐志摩。到了1933年11月18日,林徽因发表了《秋天,这秋天》(11月中旬写),这首诗,我们可以从林徽因寄给沈从文先生的信得知,它是用来悼念徐志摩逝世两周年的,信上说:“初二回来便忙乱成一堆,莫明其所以然。文章写不好,发脾气时还要讴出韵文。十一月的日子我最消化不了,听听风知道枫叶又凋零不堪只想哭。昨天哭出的几行,勉强叫它诗日后呈正。”1935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除了特别提到她在1933年11月中旬写的这首《秋天,这秋天》其中最让人神伤的“信仰只一细炷香,/那点子亮经不起西风/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诗句外,还特别提到连续这四年来的十一月是怎样度过这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伤日子,其中最让人读来深深神伤的恐怕是1934年11月19日那个秋天晚上,她坐火车从浙南返沪,途经徐志摩的家乡硖石火车站,火车停在站台的那一段文字。秋天竟一直缠绕着她!事实上,徐志摩逝世对她造成的悲痛,在她后期的诗作所表现出来的悲伤情怀可说更甚于中期的诗作。渐渐地,在诗人林徽因的心中,徐志摩竟完全等同于“秋天”!1947年林徽因所写的《给秋天》一诗可说把她内心的绝望、悲伤、内疚、自责与后悔更充分地表露而无所遗。
《秋天,这秋天》一诗写于1933年,是诗人林徽因的诗歌由前期转向中期的一个分界线。1937年7月倭寇入侵中国,诗人林徽因被迫离开当时的北平,因为播迁西南快十年,她的诗歌风格又开始转变,1947年的《给秋天》便是她后期诗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同是咏叹“秋天”,同是深深地思念着徐志摩,但风格回异,所呈现的内心世界也截然不同。
二、
1819年9月21日,英国浪漫派诗人济慈给他的朋友约翰•雷诺斯(John Hamilton Reynolds)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现在这季节多美呀! – 空气多好!有一种适度的料峭。真的,不开玩笑,爽朗的天气 – 戴安娜般的天空 -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喜欢断梗残株的田野 –是的,它真的比春天那种冷冷的绿色好多了。不知怎的,残株断梗的平畴看起来让人有温暖感,就像有些绘画看起来让人有温暖感一样 -在星期天早晨我散步时,这,深深触动了我,于是我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就是济慈写于1819年9月19日星期天的《给秋天》(To Autumn)。《给秋天》是一首“颂”体(Ode)诗,它除了是济慈颂体诗中最精致、最美好的一首诗之外,也可以说是英文诗歌里短诗中接近完美的一首诗。(耶鲁文学教授Harold Bloom 的评语。“one of the subtlest and most beautiful of all Keats's odes, and as close to perfect as any shorter poem in the English Language”)美国诗人Allen Tate除了赞成这首诗是“最接近完美的诗作”外,他还说:“让人无法赞一词!”(“is a very nearly perfect piece of style”“it has little to say”)所谓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而让人穷于赞叹的纯粹诗歌。这首诗,从客观的秋景、到秋收、及秋声,呈现在人面前的是一幅幅的客观实景,具体而真实,美丽而温馨,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思似乎已可完全被遗忘。事实上是,诗人本身的情怀诗思正深深地隐藏在步步的客观景致之描写中!这种不把自己的主观思维判断与情思感想直接地加进到当前的客观景象中的诗歌,正是所谓的纯粹诗歌。
济慈美妙的《给秋天》分别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初的两位诗人,美国的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与中国的林徽因。
1915年11月秋天,史蒂文斯在《诗刊》杂志上发表了《星期天早晨》(Sunday Morning)一诗,首度质疑了济慈的过度乐观,当前让人迷醉的秋景、秋收与秋声并不是永恒的,它同时也指向黑夜与死亡。Why should she give her bounty to the dead /What is divinity if it can come /Only in silent shadows and in dreams诗中的中年女主人为什么不再享受外界美好的事物而为死亡的阴影所逐?在《星期天早晨》一诗的第二节一开始就提出上面两句质疑:“为什么她要把从感官得来的愉悦舍弃给死亡呢?”“如果神只能以静静的阴影或梦的方式而来,还有什么神圣性可言?”意思清楚不过,宗教对人死后的许诺,如天堂、盛宴等,对活着的人言,岂不是空洞、抽象,而不具任何实质的意义?从自然的进程去看秋天,黑夜与死亡不正是秋天的必然终结?史蒂文斯在他的好几首不同的诗作中不断地回应济慈这首《给秋天》,当前美仑美奂的无边秋色秋景,最终似乎不过就是为了指向黑夜与死亡罢了!
无独有偶,中国诗人林徽因,在她前期诗作《秋天,这秋天》、中期诗作《红叶里的信念》与后期诗作《给秋天》,分别回应了济慈这首名诗《给秋天》,并且有自己的深层解读。《红叶里的信念》是这三首秋诗里最好的一首,除了是诗人林徽因的长诗里最好的一首之外,它同时也是现代诗歌中最好的一首秋诗之一,我准备日后撰写专文介绍,这一篇文章主要集中论述《秋天,这秋天》与《给秋天》这两首诗。
《秋天,这秋天》一诗最值得注意的是,林徽因也效仿济慈一样,把“秋天”拟人化(personify),但是,济慈让“秋天”变成了“你”(thou),而林徽因让“秋天”变成了“他”。林徽因在这首诗中的“你”却是专指诗人徐志摩,而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先明白这一要点就能明白全诗要义,也能明白为什么“秋天”的“他”与“徐志摩”的“你”,到了1947年《给秋天》一诗“他”和“你”合二为一,“秋天”就与“徐志摩”完全等同!“秋天”、“徐志摩”和“我”这个三角形是他们悲伤的故事,这个悲伤的故事开始于1920年11月19日伦敦的深秋,而终结于1931年11月19日济南开山的另一个深秋!
《秋天,这秋天》全诗分成一短一长的两节(stanza)去展开。诗的第一节是短的一节,记述徐志摩在1920年11月19日这个美丽的深秋在伦敦与林徽因邂逅,由相识、相恋变成了不能自已地、狂放地将满腔的热情透过诗歌唱出来,“这时候心得像歌曲,/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浮出珠沫,溅开/山石的喉嗓唱。”这一点,我们可以对照徐志摩本人的话获得证明,他在散文《自剖》里说:“原先我在人前自觉竟是一注的流泉,在在有飞沫,在在有闪光。”而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说:“我们都是受支配的善良的生灵,哪件事我们作得了主?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究竟吹的是什么样的风?照的是什么样的月色?秋风吗?黄月吗?林徽因在1936年秋天写的《山中》一诗上说:“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注一)我们要问:为什么这奇异的风一吹、奇异的月色一照之后,会让一个原先父亲希望他日后进入金融界、自己却想成为中国的Hamilton的二十四岁青年人,一下子竟变成了一个分行抒写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诗人?为什么?北宋大词人欧阳永叔在他的《玉楼春》一词中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确然无疑地,假如欧阳修不是因为深深地爱着对方,那么,离愁别恨也只不过就是人生的无可奈何的一种日常现象罢了。正因为深爱着对方,当前的离别便造成了内心无法祛除的悲痛,这又跟风月有什么关系?欧阳修生命里永恒的悲痛既然跟风月毫不相干,那么,徐志摩会成为诗人、甚至后来林徽因也成为诗人,难道跟秋风、黄月就有关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之所以成为诗人,不正是因为当初1921年他们在剑桥时深陷情网与在拜伦潭前指水为誓吗?(注二)《山中》一诗里的那像“星子般仍挂在秋风里不变”的“那三两句长短”的话不就是明证吗?我们要问,“那三两句长短”的话是什么?除了是“我爱你,爱你。 – I love you, love you”(他们常常用英文交谈!)之外,还可能是什么?林徽因在1933年岁末所写的《忆》一诗早已透露了这一点,她说:“是你在笑,仰脸望/多少勇敢话那天,你我全说了, -像张风筝/向蓝穹,凭一线力量。”可见那些“勇敢话”不是一个人在独白,而是两情相悦的年青人的情话!他们的初恋,首先让徐志摩变成了另一个人,他把他的“满腔的热情”,全化为“分行”的诗句,狂放而缤纷,甚至显发为如同向着不同方向乱冲的山洪似的。然而林徽因在《秋天,这秋天》里却说:“秋天懂得,/秋天懂得那狂放,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不经意的凌乱!”《猛虎集序》上说:“只有一个时期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我那时是绝无依傍,也不知顾虑,心头有什么郁积,就付托腕底胡乱给爬梳了去,救命似的迫切,哪还顾得了什么美丑!”徐志摩上面的这几句话,正是林徽因《秋天,这秋天》一诗第一节的最后几行诗句之所本!然而我们要问,为什么林徽因却说“秋天懂得……”、“秋天爱……”呢?那不是她自己懂得,她自己爱吗?当你十六、七岁时,一直不停地收到你所爱的人写给你的“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化出的诗行,你会有什么反应?你当然理解他奔放的感情、当然爱听、爱读,哪怕它们是多么不成熟的、不经意凌乱的诗作!那么不就是林徽因本人懂得和爱吗?又干秋天底事?林徽因在1936年2月26日写给沈从文先生的信上说:“我方才所说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快乐,不知道你有否同一样感觉。我的确有过,我不忘却我的幸福。我认为最愉快的事都是一闪亮的,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迸出神奇的 -如同两个人透澈的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感情全觉得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闻,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的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这些种种,便都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世界上没有多少人有那机会,且没有多少人有那种天赋的敏感和柔情来尝味那经验,所以就有那种机会也无用。”人与人的相遇、相识以至相恋,终极发展至这种灵质的无间相契,以至于达到了一种诗化生活一类的理想境界,试想想,这还存在着你我之区分?不止你与我相即相入,甚至连秋天也融化进了那无人我的纯情世界之中!这样一来,在1921年,本来是林徽因自己懂得、自己爱,而说成秋天懂得、秋天爱,岂不就成了不证自明的道理?(注三)
三、
躬尝了自由恋爱的初恋甜美,亲灸了剑桥人文的启蒙熏陶,体验了英国浪漫派诗歌的热情奔放,于是,徐志摩便脱胎换骨似地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他树立起了一种对诗化生活的理想之追求,他迷恋于对纯粹美感的终极向往,并且他为他的生命确立了一个“单纯信仰”,这个单纯信仰就是英国浪漫派开山祖华兹华斯在《远游》一诗所说的:“We live by Admiration, Hope and Love”(“我们靠着活命的是:敬仰、希望和爱情。”)与科尔律治在《文学传记》中所说的“poetic faith”(“诗意的信仰“)(注四)。徐志摩在他的散文《秋》里提到过,但次序则颠倒了,他说:“我们靠着维持我们生命的不仅是面包,不仅是饭,我们靠着活命的用一个诗人的话,是情爱、敬仰心、希望(We live by love,admiration and hope),这话又包涵一个条件,就是说世界的人类是能承受我们的爱,值得我们的敬仰,容许我们希望的。”而林徽因在《激昂》表白得更为明确,诗上说:“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对徐志摩所说的“单纯信仰”有了一个扼要的了解之后,我们便能明白,林徽因的《秋天,这秋天》一诗的第二长节,主要在阐述徐志摩在现实生活与感情生活跟他的“单纯信仰”所产生的巨大落差。初恋是甜蜜的,然而隐藏在这甜蜜的背后却是痛苦和悲哀!1921年年底林徽因由英国返国之后的感情上的转变,导致人还在剑桥学习的徐志摩于1921年至1922年这一整年,既活在愉快欢欣中,也同时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痛苦与悲哀。他后来在他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追述说:“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这种痛苦与悲哀到了1923年徐志摩的日记《西湖记》里更为明确,而到了1924年林徽因选择了与梁思成一起赴美升学便等于为他们那一段初恋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辗转发展到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徐志摩的感情世界便完全崩溃,1928年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中的“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正是这种痛苦与悲哀的真实写照!然而林徽因的《秋天,这秋天》里却说,“秋天”他撑着梦也似的喜筵,并不单为徐志摩的“欢欣”,“秋天”他还把双手一撒开,便魔术似的让满掬着珠玉串成的项链 –璎珞,像花雨般展现出那不能用理性去捕捉的幻变,这缤纷的背后,便是通向痛苦悲哀,并且也指向“夜”与“死亡”,徐志摩在他的最后一首长诗《爱的灵感》上说:“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真奇怪,/心窝里的牢结是谁给/打上的?为什么打不开?/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爱的灵感》一诗上又说:“那天爱的结打上我的/心头,我就望见死,那个/美丽的永恒的世界;”所以,林徽因说:“还为的是那不定的/悲哀,归根儿蒂结住/在这人生的中心!”这难道不是造物之神奇?谁让徐志摩的心窝打上牢牢的结?这个结为什么再也无法打开?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上说:“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于渐渐的潜化了我的气质。”这正是林徽因在《秋天,这秋天》中说的“还为的是那不定的/悲哀,归根儿蒂结住/在这人生的中心!”正由于这悲哀在1921年早已种下,1931年深秋,起自西窗外沿的一阵秋风,已在昨夜吹起,萧萧拂向梧桐树发出阵阵凄然的哭泣声,可是,当事的两个人,竟没有一个警觉!徐志摩在写他的散文《自剖》时曾表达出他对自己的“单纯信仰”产生非常严重的疑惑,甚至认为那只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虚幻”罢了。他说:“因为个人最大的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欺骗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苦痛。与其那样,还不如及早认清自己的深浅,不要把不必要的负担,放上支撑不住的肩背,压坏自己还难免旁人笑话!”在《猛虎集序》里更进一步明言“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对自己的人生信念产生怀疑以至于颓废,那岂不就是等于放弃?他在《自剖》一文中的最后说:“朋友,不要迷了,定下心来享你现成的福分吧!思想不是你的分,文艺创作不是你的分,独立的事业更不是你的分!天生扛了重担来的那也没法想(那一个天才不是活受罪!)你是原来轻松的,这是多可羡慕,多可贺喜的一个发现!算了吧,朋友!”徐志摩的灰心失望的根源事实上是来自林徽因的感情转变,一直到了1928年12月在北平重逢林徽因而有所改变,1930年秋,徐志摩把当时在东北感染肺结核病的林徽因接回北平养病后,他又重新点燃起当年在康桥时对林徽因的爱情的火炬(他的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动源之一!),然而,林徽因当时刚生下长女,生活感情都处在人生高度的顺境中,她是不可能再接受徐志摩感情的,只是在诗歌中跟徐志摩惟仿惟佛、高来高去地“神交”而已(可参读林徽因1931年最初九首诗!)其中以《那一晚》说得最明确,她说:“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那一天你要看到凌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意思明确不过,当年他们在拜伦潭前的盟约的两点:一、创作浪漫派诗歌。二、落实爱情婚约。林徽因能做得到的只可能是前者,并且她写出来的诗歌(“歌唱”与“花”都是指诗歌创作言),希望能获得徐志摩的“赞赏”,但是,感情方面,最远我则只能“私闯入当年的边境”!1932年农历年年初一,林徽因给胡适之先生的信信末便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信上说:“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然而徐志摩并不死心,他认为能回到1921年那时的纯情,《秋天,这秋天》一诗从“起始你怀疑着”一直到“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便是讲述徐志摩本人的“认为”仍有可为,他期待的是“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那么,历史将会改写!但是,在林徽因这方面来说却是:“冷雾迷住我的两眼”,她不会也不能再往前多闯一步,那么,“在这样深秋里,/你又同谁争?”1931年11月19日清晨,那“摧毁的工匠”的更高存有 –“造物”,便宣告了“残酷的现实”,没有任何的疑问,这就是荒诞的现实,这就是人生不可信的虚幻!是谁导致了这“流血的哀惶”?为什么她的双眼会被冷雾迷住?林徽因最好的一首“秋诗”《红叶里的信念》如此写:“夜夜/风像利刃削过大土壤,/天亮时沉默焦灼的唇,/忍耐的仍向天蓝,呼唤/瓜果风霜中完成,呈光彩,/自己山头流血,变坟台!”这首诗,每次我读到这里时,竟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也特别想到1930年12月25日徐志摩长诗《爱的灵感》里的诗句:“那天爱的结打上我的/心头,我就望见死,那个/美丽的永恒的世界”。
1819年9月19日济慈在《给秋天》一诗所呈现的美好秋景、秋收、秋声,到了1933年深秋林徽因在她的《秋天,这秋天》却变成了一首悼亡挽歌。虽然,“秋天的骄傲是果实”,但是,对林徽因来说,秋天不也带来冬日长长的黑夜,并且也指向死亡?得不到林徽因感情上的充分肯认,徐志摩那像“一细炷香”那般“点子亮”的单纯“信仰”又如何经得起“西风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导致徐志摩很快地结束了他那短短三十五岁的人生的岂不正是他不能忘情于1921年在康桥的初恋?在如诗如画的康桥,“那同听过的鸟啼,/同看过的花好,”是不是正因为徐志摩“忘不掉”,才种下了1931年深秋的济南开山山上机毁人亡的悲伤?为什么“信仰”不在“过往的中间安睡”?李义山在他的《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诗上说:“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我们要问,为什么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的短暂?为什么相识、相恋、心灵又如此相契,竟又会交臂而失之?难道这竟只是造物之弄人?林徽因写这首诗时,徐志摩已去世整整两年,究竟是徐志摩忘不掉“那同听过的鸟啼”和“同看过的花好”还是另有其人?明确无疑地,林徽因本人也一样不能忘记,才会发而为诗!假如他们从没发生过什么初恋的爱情故事,那么,那同听过的鸟啼、同看过的花好,也只不过整整相隔十二年前的一桩往事罢了(1921年!)又何以会忘不掉?生命的悲哀不正是活着在一种内疚、自责、后悔与绝望之中?
秋天的骄傲是收获春来所开的花所结成的果实,受到生命的煎熬的徐志摩,他除了点燃自己去照亮别人之外,他还能做什么?自由恋爱的初恋爱情甜美与悲伤,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巨大震撼,这全在指顾之间化在他缤纷的诗行中。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就像泉水枯涸了似的,他要写出八行十二行的诗句竟是无比的艰难!这就是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上说的“世界上再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不但惨,而且寒怆。”林徽因在《秋天,这秋天》一诗里说的:“秋天的骄傲是果实,/不是萌芽,——生命不容你/不献出你积累的馨芳;/交出受过光热的每一层颜色;/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怆。”依照林徽因这里对徐志摩的诗人生命的描述,在主观方面言,徐志摩除了“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需要通过诗的语言表达出来之外,客观方面言,徐志摩对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文学创作深具时代使命的自觉承担。尽管说是“寒怆”或“酸怆”,他真的做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般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正因为他全力的投入,才会在当时一本诗集接着一本诗集的印出。并且,他也影响到他的朋友们和学生们加入这个在当时还在草创阶段的新文学运动,可惜的是,他竟在英年辞世!似乎应验了他在《猛虎集序》里的最后的一段话,他说:“我再没有别的话说,我只要你们记得有一种天教歌唱的鸟不到呕血不住口,它的歌里有它独自知道的别一个世界的愉快,也有它独自知道的悲哀与伤痛的鲜明;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的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浑成的一片。”似乎也应验了《爱的灵感》上说的:“那天爱的结打上我的心头,我就望见死。”徐志摩在《猛虎集序》里说:“我们都是受支配的善良的生灵,哪件事我们作得了主?”难道作为受支配的善良的生灵便只能被动地接受更高的存有 – 造物 –给我们定下的结论?是不是哭泣、呼唤、甚至祈祷都将是枉然?难道我们只能默默地在静里低下那已疲乏不堪的头,来承受这摧毁的工匠之最后宣判而不能反抗?是不是在落叶的秋天里,萧萧的西风仅仅只是诗人自己为自己奏起的挽歌?是不是它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变奏而它的主旋律只有黑夜与死亡这两者之交替?林徽因在《秋天,这秋天》一诗的结尾处如此写:“这时候,/切不用哭泣;或是呼唤;/更用不着闭上眼祈祷; /(向着将来的将来空等盼);/只要低低的,在静里,低下去 /已困倦的头来承受,——承受 /这叶落了的秋天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 /这秋,这夜,这惨的变换!”我们不禁要大声地问:难道他们已别无选择?
注释:
注一:林徽因在她的散文《究竟怎么一回事》里说:“我们仅听到写诗人自己说一阵奇异的风吹过,或是一片澄清的月色,一个惊讶,一次心灵的震荡,便开始他写诗的尝试,迷于意境文字音乐的搏斗,但是究竟这灵异的风和月,心灵的震荡和惊讶是什么?是不是仍为那可以追踪到内心直觉的活动;到潜意识后而那综错交流的情感意象;那意识上理智的感念思想;以及要求表现的本能冲动?灵异的风和月所指的当是外界的一种自然现象,同时却也是指它们是内心活动的一种引火线。诗人说话没有不打比喻的。”
注二:请参阅拙著《徐志摩〈再别康桥〉试释》一文第二节“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的解释。
注三:依据徐志摩《猛虎集序》的说法,他的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是我十一年(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回国后两年内写的;在这集子里初期的汹涌性虽已消灭,但大部分还是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什么诗的艺术或技巧都谈不到。”第一版的《志摩的诗》保留着他早期在康桥第一阶段的诗作,如《再会吧康桥》。我很好奇他“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的早期诗作是如何地“不经意的凌乱”而让林徽因“懂得”和“爱”。
注四:cf William Wordsworth, The Excursion, 1814, Book IV and Samuel T Coleridge, Biographia Literaria, 1817, Chapter 14
名人名言
1、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林徽因
2、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林徽因
3、
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
——林徽因
4、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旅程,只是所走的的路径不同,所选择的方向不同,所付出的情感不同,而所发生的故事亦不同。
——林徽因
5、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
——林徽因
6、
看的淡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
——林徽因
7、
别等不该等的人,别伤不该伤的心。
——林徽因
8、
我们真的要过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
——林徽因
9、
如果我是你的一颗泪珠,我会落到你的唇间,长驻你的心里。
——林徽因
10、
如果你是我的一颗泪珠,我一辈子也不会哭,因为我怕失去你。
——林徽因
11、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林徽因
12、
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林徽因
13、
若只是喜欢,何必夸张成爱。若只是多心,何苦虚张成情。若只是微凉,何必虚夸成殇。若只是微苦,何必虚说成殇。
——林徽因
14、
若只是多情,何苦句句是恋。若只是心痛,何必说成心碎。若只是神伤,何必虚说成怨。
——林徽因
15、
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
——林徽因
16、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
——林徽因
17、
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林徽因
18、
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所以也忘了怎么说话。虽然满目荒凉,什么都是他的,大喊一声,也有一种狂喜。
——林徽因
19、
人世浩荡,我们只不过是廖廓银河里的一颗星子,是碧蓝沧海里的一朵浪花。
——林徽因
20、
关于如何降落到这人间,我们一无所知;关于降落到哪里,亦是无从选择。
——林徽因
21、
总之,前世的荣华与清苦,喧闹与岑寂,都和今生无关。生命原本就充满了太多的惊奇与杜撰,没有谁可以清楚地诠释那些隐藏在剧幕后的谜底。
——林徽因
22、
大概人天生喜欢好事的,因为到底喜欢活着。
——林徽因
23、
一切完美的事物皆属于超人的境界。
——林徽因
24、
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
——林徽因
25、
不爱我的我不爱,不要我的我不要。
——林徽因
26、
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女人多花时间在镜子前面,就得多花钱在时装店里。
——林徽因
27、
许多叽叽喳喳的肉的喜悦突然静了下来,只剩下一种苍凉的安宁,几乎没有感情的一种满足。
——林徽因
28、
隔着那灰灰的,嗡嗡的,蠢蠢欲动的人海,仿佛有一只船在天涯叫着,凄清的一两声。
——林徽因
29、
大家一点头笑着走散了。
——林徽因
30、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林徽因
31、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林徽因
32、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林徽因
33、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林徽因
34、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林徽因
35、
有些人一直没有机会见,等有机会见了,却又犹豫了,相见不如不见。
——林徽因
36、
有些事一直没有机会做,等有机会了,却不想再做了。
——林徽因
37、
有些话埋葬在心中好久,没机会说,等有机会说的时候,却说不出口了。
——林徽因
38、
有些爱一直没有机会爱,等有机会了,已经不爱了。
——林徽因
39、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林徽因
40、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林徽因
41、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林徽因
42、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林徽因
43、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应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纸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林徽因
44、
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后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
——林徽因
45、
叶子像凤尾草,一阵风过,那轻纤的黑色剪影零零落落颤动着,耳边恍惚听见一串小小的音符,不成腔,像檐前铁马的叮当。
——林徽因
46、
男子夸耀他的胜利——女子夸耀她的退避。可是敌方之所以进攻,往往全是她自己招惹出来的。
——林徽因
47、
女人往往忘记这一点:她们全部的教育无非是教她们意志坚强,抵抗外界的诱惑,但是她们耗费毕生的精力去挑拨外界的诱惑。
——林徽因
48、
日子过得真快,对于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逢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林徽因
49、
我和世均从认识到离别,不过几年的光景,却遭遇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
——林徽因
50、
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研,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的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你是燕在梁间的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民国的十大才女,林徽因,张爱玲,苏青,萧红,陆小曼……等我最喜欢林徽因,她一生活的理智,清醒,婚姻事业双丰收。长的好,学的好,嫁的好!集才气和美貌及幸运于一身。说到林徽因就不得不提到喜欢她的三个男人,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徐志摩是林徽因的初恋,父亲林长民带林徽因欧洲游学是邂逅的徐志摩。徐志摩又是林长民的得意弟子,当时徐志摩在英国留学,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18岁的林徽因俏皮清秀,又有才情,徐志摩英俊潇洒,又有点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很快两个人暗生情愫,互相吸引。与林徽因的相遇相爱,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他为了想和林徽因在一起,和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张幼仪当时已有两个月身孕,怕流产会有生命危险,徐志摩说“都说做火车的有危险,没看见死一个”!
男人有时候就这样,对喜欢的人柔情蜜意!对不喜欢的人又何其的冷酷无情!这就是人的多面性,人性的复杂!冷酷!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
林徽因活的太清醒,她没和徐志摩道别,收拾行李和父亲离开了伦敦,像徐志摩的那首诗……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半片云彩
林徽因知道自己和徐志摩只能有一场终身难忘的爱恋而已,她知道如何去选择婚姻,这个与她的原生家庭也有关系。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侧室,目不识丁,和婆婆关系又不合,生下最得宠的林徽因之后,又生了一男一女,但是却连续夭折了,于是林长民又续娶上海女子程桂林,程桂林一连生了几个儿子,得到了丈夫林长民的全部宠爱,这边林徽因的母亲却倍受冷落,被长期遗忘在冷僻的后院,因为不受宠,母亲的脾气越来越大,脾气也越来越古怪,偏执。每次林徽因从前院回来都会收到母亲的迁怒和责骂。不幸的家庭,使得林徽因在自己的婚姻选择时异常慎重。
后来很多年林徽因和女儿梁再冰聊天的时候说:徐志摩那个时候爱的只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林徽因,不是真实的我。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后来林徽因家庭有变故,拿不出学费想辍学的时候,梁启超说“你的学费我来给,权当多一个女儿了”。梁启超非常喜欢和欣赏林徽因,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后来梁思成车祸,林徽因贴身照顾,感情急速升温,1928年春,两个人结婚。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新婚之夜,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
林徽因答: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你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
林徽因自己非常明白,婚姻那个最合适的人是梁思成,他们婚后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有诗人的美感和细腻的情感,对工作更是百分之百的认真和热爱。他们在古建筑上做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是巨大的……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他为了林徽因终身未娶,与林徽因择邻而居,一直照顾着她,是林徽因家的常客,林徽因的孩子都喊他“金爸”。
有人说林徽因是最幸运的女人,和诗人谈了一场恋爱,和靠谱的人过了一生,后面还有金岳霖暗恋了一生。
徐志摩为了听林徽因的演讲,飞机事故逝世了……
梁思成照顾宠爱了她一生……
金岳霖等了一生……
金岳霖83岁的时候,请了一桌友人来吃饭,饭前他拿出了林徽因的照片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眼里含泪……
林徽因把爱情给了徐志摩
婚姻给了梁思成
把孩子留给了金岳霖……
1955年4月16日,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
她几乎标志着那个时代的颜色,轻盈飞舞,肆意挥洒着她的人间四月天……才貌双全,聪慧绝伦,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灿烂人生!
她让徐志摩视为一生的灵魂伴侣,梁思成的爱妻,金岳霖一辈子爱慕的女人……
总感觉事情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现实的生活不是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的结局是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但是梁思成后来娶了比他小27岁的林洙,林洙又是梁思成徒弟的妻子,当年梁思成还是他们结婚的证婚人,林徽因还给他们置办了婚礼,四年后老师却娶了学生的妻子,已经违背做人的道德底线……
世间的事情都很难料……
我宁愿相信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了幸福生活的圆满大结局,林徽因也不会想到自己选择的丈夫,最后……林徽因也比较幸运,这些事情不知道就不会有感觉了,走的时候,丈夫还是那个挚爱她的丈夫……
有时候事情的真相是很残忍的,有时候宁愿不看到,宁愿没听到,宁愿不知道……
我以前只相信人性的单纯,现在不敢了,因为我现在才知道人有多复杂……
复杂到说的话,是真是假?
感情是真是假?
最看不透的是人心……
摸不透的是人性……
走着走着,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
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
忽然,我乱了
~~ 徐志摩
如果这句诗换到现在可能会被改成,你不见了,我也就算了!
无戒365训练营坚持第八天
林徽因最美的15句话如下:
1、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
2、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
3、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
4、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
5、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
6、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
7、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
8、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
9、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
10、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
11、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逢。
12、流年似水,太过匆匆,一些故事来不及真正开始,就被写成了昨天。
13、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往往将人伤得措手不及。
14、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有些转身,真的就是一生,从此后会无期,永不相见。
15、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而自己也不敢轻易碰触。
1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2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3祝你,历遍山河,依然觉得人生值得。
敬我,往后余生,水远山长安适如常。
4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5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
6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7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
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
8我睡了,我的诗记下你的温柔,你不妨安心发芽去做成绿荫。
9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0一尘不染不是没有尘埃,而是尘埃暗自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
11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
12以为爱来得及,其实时间已经来不及。
13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14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5“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16我想问一个陌生人,问他可不可以带我走,我心里始终有这种隐藏的动机。
17忘掉腼腆,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说在你面前。
18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19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20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一)林徽因传简介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不仅仅在于他优雅温婉,美丽大方的外表,或者那些传奇的浪漫爱情故事,更是因为她卓然不群的才华。本书用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详实的资料,还原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世间奇女子的精彩生活,生动展现了他她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让你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二)多面的林徽因
世间女子,纷丽多姿,唯独有她,哀艳如诗。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一个传奇。她是林徽因,最令人怀念的民国女子。
她美艳如花 ,风华绝代,但是他生命中的一半时间都在和肺病作斗争,中年以后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他出生名门,留学欧美,但是他有一个寂寞的童年,他是一个怨妾的女儿,21岁时父亲去世。
他可以在北京城豪华的太太客厅里优雅地谈笑风生,他也可以坐三级火车,住鸡毛小店,出没于荒郊野外进行考察。
他是三角恋的女主角。诗人徐志摩为他抛弃发妻,哲人金岳霖为她终身守候,建筑学家梁思成呵护了她一辈子。
他是家庭妇女,也是作家;他是两个孩子的慈母,也是建筑师;他是优雅的沙龙女主人,也是风餐露宿进行田野考察的学者;他是美貌如花,感情细腻的女性;也是四处奔走,理智刚毅的男性;他拖着病弱的身躯,却带给身边的人们无限的活力。
他真诚,热情,细腻,直率,同时也有几分自恋,自傲,她一生缺少女性朋友,是有名的刀子嘴,豆腐心。
这就是我们要给大家说的林徽因,一个多面的,并不完美的林徽因,一个超越了绯闻女主角的林徽因。
很难说林徽因是幸运的或者不幸。上帝关闭一扇窗,也许会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样,如果上帝打开一扇门,也许就会关闭一扇窗。大多时候生命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暗淡的底子,有的人偏要把它涂成明亮色彩,有的人却在黑暗中沉沦下去。林徽因是前者。
(三)林徽因的成长环境
林徽因是林家的第一个孩子,祖父母和父亲自然视其为掌上明珠。她也是怨妾的女儿,与父亲聚少离多,人生就是这么悲喜交加。
林徽因“人艳如花”的外表下,是不输给七尺男儿的坚韧。她短暂却耀眼的一生,诠释了一位女性是如何把坚强和美丽,风情和理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她仿佛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个筑在高高的崖壁上,在云间若隐若现的城堡中的梦。
(四)林徽因与梁思成
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在欧洲游学一年多,17岁林徽因结束游学,和父亲乘邮轮回国,父亲留在上海,她回到北京继续上学。梁启超派人来接林徽因,然后梁思成出现了,他是专门来拜访林徽因的。梁思成这年20岁,在清华学校上学,美术、音乐、政治都是他的追求,他在学校广受欢迎,颇有名气。 两个人交流啦好几个时辰。梁思成回到家告诉父亲梁启超两件事情:第一他要把建筑作为终生的事业和追求,第二他想要约会林家大**。梁启超最想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父母留意选定人选,然后创造适当的机会,让两人接触,经过充分的了解,自由恋爱后的结合是最好的,这是这位维新派大人物心目中的理想的婚姻制度。梁家的大**梁思顺就是父亲理想的婚姻制度的实践者。梁启超选定的得意女婿周希哲 ,原本出身寒微,但后来成为驻菲律宾和加拿大使馆总领事,对梁思顺和梁家都很好,这是梁启超一直引以为傲的。
林徽因没有拒绝梁思成的追求,他们时常选在环境优美的北海公园游玩,约会,一起逛太庙 ,也会去清华学堂看梁思成参加的音乐演出。虽然梁思成比徐志摩少了些浪漫温柔,但多了一份踏实稳重,又是个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而且梁思成和林徽因年龄相仿,感兴趣的话题相近。更重要的是和梁思成在一起,林徽因才真正恢复了与年纪相符的轻松,而不是那种混合着负罪感和忧愁的沉重。
梁启超不急于让两个孩子订婚,当然不是对他未来的儿媳妇不满意。他延缓婚期大概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是学业的问题。梁思成是他一直寄予厚望的长子,不想他沉溺于儿女情长,误了前途。二是梁太太李慧仙。李慧仙思想传统,看不惯留洋归来的林徽因的新派作风。他对林徽因的偏见甚至影响了居住海外的大女儿梁思顺。再来,梁启超毕竟思想开明,想尽量减少家族对孩子们感情的影响,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相互了解、磨合,甚至做出新的选择。只有这个过程够长,婚姻才越稳定。
(五)林徽因与徐志摩
梁启超给了学生徐志摩两条忠告:万万不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弱妻幼子之上。真爱固然神圣,但可遇不可求,不可勉强,信写的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但现在感情漩涡的徐志摩哪里看得进去,他即刻给梁启超回了一封慷慨陈词的信。“……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徐志摩是真正的为爱而生,自由的爱情是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世俗无法理解,也无法容忍,但这份真心他必须要向恩师剖白。人总是有隐藏的反骨,世俗越是阻挠,越是激起徐志摩的决心。
林徽因曾多次把徐志摩和梁思成放在天平上,称过论才华诗情,他更倾向于徐志摩,林长明也没有明确的反对过,但两个姑姑坚决不同意。林徽因是名门之后,徐志摩离过婚,嫁给他不就等于填房吗?这无疑会辱了林家的名声,林徽因也会被人戳脊梁骨。林徽因自己又何尝没有这样的顾虑,他是那么看重自己,那么骄傲,做“小”这样的事,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梁思成又待他她如此,她也欣赏他的才华。虽然这么做对不起一往情深的徐志摩,看到他伤心的模样她也一样痛苦。但是她必须做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顾全大局,损失最小的选择。这就是林徽因,当年她只有18岁,却能如此冷静的选择自己的人生。
一切的转折在于1923年5月7日,那是林徽因和梁思成感情史上重要的一天。林徽因从学校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在医院照顾梁思成,他寸步不离的守在梁思成的病床前,细心地喂饭喂药。梁思成刚动过手术,身子不能动弹,但精神却一下子好了很多。林徽因怕他无聊,就经常拿报纸来给他读上面的新闻。梁思成说“你在这儿陪,我就三生有福了。”其实梁启超一直担心徐志摩和林徽因旧情复燃,伤了儿子的感情,梁家也没面子。特别是之前和徐志摩通过信,学生态度坚定地表白了心意,令他如芒在背。再加上同样受过西方教育的林徽因,他的忧心并不多余。好在这次的意外事故歪打正着地检验了林徽因对梁思成的感情,梁启超看到了一个有情有义,善良懂事的好女孩。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喜不自禁。
因为照顾病人林徽因和梁思成,才有了自恋爱以来从未有过的频繁的亲密接触。这次有惊无险的意外让林徽因看清了自己的心,他和梁思成再不能轻易的别离了。我们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老天慷慨地给了林徽因弥补的机会,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让他重新选择安排自己的缘分,如果没有这次生死考验,也许林徽因还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间苦恼不已。其实命运不一定残酷,在你感到迷茫的时候,他会给你暗示,让你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虽然选择也会有得有失,但人生就不能完全无憾。对于已经不再爱的那个人,有人选择还是朋友,有人老死不相往来,这两种态度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性格决定选择。林徽因和徐志摩此后一直是好朋友,因为林徽因够理智够清醒,他知道自己的心已经给了梁思成,再不可能与他分开,所以才能坦然的与徐志摩相处。
(六)林徽因和金岳霖
有人说衡量一位女性有多大魅力,看看她身边的男性质量如何,就知道了。这么说的话,林徽因必定是个魅力超凡的女性了。建筑学家梁思成是他的丈夫,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知己,还有一位一直与林徽因联系在一起的优秀男人就是“择林而居”的哲学家金岳霖。真爱无悔,无论你我以何种方式对待自己的情感,只要付出过,珍重过,拥有过,便是爱的慈悲。相离也不一定是背叛,给彼此一个美好祝福,或许都会海阔天空。老金一直单身,没有什么牵绊,始终是良家聚会上的座上宾。梁家和老金志趣相投,背景相似,交情自然非比寻常。拉筋对林徽因的才华人品赞不绝口,对他本人也是呵护有佳。林徽因对老金则有一种后辈,对前辈的仰慕之情,两人感情甚笃,徐志摩去世后金、林二人交往愈加亲密。梁思成对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祝福你们永远幸福。老金对林徽因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老金是个守信用的人,林徽因同样是个诚实的人,他们三人始终是很好的朋友。喜欢一个人 ,爱一个人是一件沉重而长远的事,可能会是一生一世。这要靠行动而非语言。喜欢,或者爱,于用情至深之人,是千钧的重量,一旦化作语言就减轻了分量,是付出而非索取,一旦索取就不再纯粹。佛把老金变成了一棵树,永远等在林徽因必经的路旁。世上再无金岳霖,那份可能称之为“爱”的感情,也永远无法复制。
(七)梁启超促使儿女和睦
梁思顺成了梁思成婚礼的操办人,他的丈夫周希哲担任了牧师的角色。在婚礼上庄重的说:“你们即将经过上帝的圣言所允许,而结为夫妇,上帝必然在你心中向你说,每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 ,都是他神圣的圣地 ,人的心灵有他的安息与喜庆日,你们的婚礼与欢乐世界一般,都是曲曲恋歌,爱作为动机与奖赏,是无处不在的,你们不要亵渎上帝的荣耀,爱是崇高的语言,他与上帝同义。”然后他转向一对新人说,现在我要求你们在一切心灵的秘密,都要宣布出来之时,你们需要回答。面对梁思成:你愿意娶这个姑娘,做你正式的妻子,爱他并珍惜它,无论贫富或疾病,至死不渝?我愿意,梁思成朗声说道。你愿意接受这个男人为夫,爱他并珍惜他,无论贫富和疾病,至死不渝?我愿意,林徽因轻声回答。梁思成把一枚镶嵌着孔雀宝蓝石的戒指戴在林徽因左手的无名指上,他温文尔雅地亲吻了他的新婚妻子。站在宾席位上的梁思顺激动的流出泪水。李夫人去世后,梁启超不间断地写信给大女儿,弥合他与未来儿媳之间的感情,梁思顺也慢慢冰释了思想上的芥蒂,这次在婚礼上见到林徽因,觉得他又有了些许变化,出落的更加美丽大方,气质不凡。梁思顺觉得父亲果然眼光不错,弟弟有了这样一个好的伴侣,这一生幸福就有望。
优秀孩子的背后都会有优秀的家长。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有浓厚的文化家庭背景。林徽因的爷爷是杭州太守,父亲饱读诗书,思想进步,两个姑姑也是饱读诗书。梁思成的父亲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有眼光、有思想的重要人物。林徽因小时候受到爷爷奶奶、父亲、两个姑姑的教育熏陶,他的生命底色上,就有了文化的韵味。后来在他16岁,父亲又带他周游欧洲列国,让他视野开阔,给他的生命又增添了多种色彩。梁启超不但是一个维新派人物的改革家,他还是中西贯通的学问家,对孩子的教育自然很重视,特别是长子梁思成,他又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孩子的卓越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栽培。
只有真心真爱才会走进人的内心深处。真爱会扣开对方的爱之门,梁思成的真爱感动着林徽因,林徽因用一生的支持、相伴回报丈夫。梁思成的真情真爱真心让我感触很深,当时林徽因因为梁思顺和未来婆婆的成见,他心里伤心难过,不巧梁思成的母亲患重病,按照传统道义上来说,他应该会回去,梁思成看到自己的女友林徽因病倒,拍电报告诉家人自己无法回去。 当时梁思成认为照顾生病的林徽因最重要,他要担当起照顾林徽因的那个人。林徽因经过苦苦的思考,多次的衡量,他最终选择梁思成作为他未来的伴侣,我认为是真心真爱真宠感动了林徽因。
一个人长得再漂亮,如果没有才华做支撑,那朵漂亮的花就会很快凋谢。一个女人要想让自己有永久的魅力,还要靠品质、才华,事业是女人具有气质的支柱。林徽因后来得了肺病,瘦的皮包骨头,失去了年轻时的艳丽,但是他在丈夫和金岳霖的心中依然是那么美,我认为是他的才气、他的才华,让这两位男人为之倾服。林徽因是诗人,其中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林徽因在学业和事业上,与丈夫梁思成不相上下,她对丈夫的事业有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林徽因参与设计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对保护中国的瓷器景泰蓝做出了大的贡献,她还极力保护城墙和古建筑。林徽因是第一位建筑学家。女人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需要有自己的事业。
特别欣赏梁启超对儿子的教育。不管对孩子的事业方面有指导,还对孩子的选择对象上有指导,一个了不起的父亲会在最佳的时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机会,最好的选择。要让儿子的婚姻更加的牢固,给儿子和未来的儿媳提供机会,让他们相互了解,梁启超多么有远见哪。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妻子对未来的儿媳不满意,影响了女儿对未来儿媳的关系,他多次写信给自己的大女儿,让孩子们之间团结友爱,在这上面,梁启超是很多父母需要学习的地方。现在想起来很多家庭的孩子不和睦,这跟父母的教育有关。
奢求爱情永远那么好,倒不如把心扉敞开快乐地活着,不是所有时光都会让人怀念,也不是所有人让我们过目不忘。下面是关于林徽因的经典爱情语录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
林徽因的经典爱情语录 篇11、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林徽因
2、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3、喜欢的就要拥有它,不要害怕结果。——林徽因
4、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林徽因
5、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林徽因
6、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林徽因
7、但是快乐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林徽因
8、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林徽因
9、我站在香山,向远处看……茫茫的雨后天,霞光,那么远……——林徽因
10、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林徽因
11、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旅程,只是所走的路径不同,所选择的方向不同,所付出的情感不同,而所发生的故事亦不同。——林徽因
12、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林徽因
13、有些事情在劫难逃。——林徽因
14、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林徽因
15、也许是我们太过忙碌,忽略了嘈杂的街市也会有清新的风景,又或许是我们在修炼的过程中,总是欠缺了一些什么重要的片段。或许,人生需要留白,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讨,所以无论日子过得多么窘迫,都要从容地走下去,不辜负一世韶光。——林徽因
16、你是我种下的前因,我又是谁的果报。——林徽因
17、那些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林徽因
18、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林徽因
19、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20、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林徽因
21、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林徽因
22、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即使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过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林徽因
23、你想,整年整月你所花费的,和你那窗子以外的周围生活程度一比较,严格算来,可不都是非常靡费的用途每奢侈一次,你心上只有多难过一次,所以车子经过的那些玻璃窗口,只有使你更惶恐,更空洞,更怀疑,前后彷徨不著边际。——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24、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香草,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林徽因《雨后天》
25、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林徽因
26、在她的心里潜伏着一个深渊,扔下巨石也发不出声音。——林徽因
27、那些美丽的小鱼,它们睡觉的时候也睁着眼睛。不需要爱情,亦从不哭泣。它们是我的榜样。时代华语期待您的加入与支持——林徽因
28、手指不会动了,眼泪不会流了,时间不会走了。——林徽因
29、硪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月风;轻风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30、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又大胆地爱过这伟大的变换——林徽因《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31、话不用再说了,现在一切都是这么彼此,这么共同,个别的情绪这么不相干。当前的艰苦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充满整一个民族,整一个时代!我们今天所叫做生活的,过后它便是历史。客观的无疑我们彼此所熟识的艰苦正在展开一个大时代。所以别忽略了我们现在彼此地点点头。且最好让我们共同酸甜的笑纹,有力地,坚韧地,横过历史。——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32、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林徽因《情愿》
33、流年真的似水,一去不返,看过的风景也许还可以重来,而逝去的人却再也不会回头。任由你千思万想,他除了偶然在你梦中彷徨,其余的时间都只是恍惚的印象。——林徽因
34、会过去的,就会过去的。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负罪。——林徽因
35、活在这个富于刺激性的年头里,我敢喘一口气说,我相信一定有多数人成天里为观察听闻到的,牵动了神经,从跳动而有血裹着的心底下累积起各种的情感,直冲出嗓子,逼成了语言到舌头上来。这自然丰富的累积,有时更会倾溢出少数人的唇舌,在奔迸到笔尖上,另具形式变成在白纸上驰骋的文字。这种文字便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出产,大家该千万珍视它!——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36、流年似水,太过匆匆,一些故事来不及真正开始,就被写成了昨天;一些人还没有好好相爱,就成了过客。——林徽因
37、快乐的流泪。——林徽因
38、我相信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林徽因
39、是你,是花,是梦,打这儿过,此刻像风在摇动着我。——林徽因
40、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林徽因
41、风轻云淡,岁月安好——林徽因
42、有些人是可以被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林徽因
43、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旋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林徽因《笑》
44、他跟我讲,在见我之前,都已经决定请假回家接他父母来大连,但是见到我之后,就打电话给他妈妈,说他不能回去接他们了,让他们自己买票过来,他说不管怎样,妈妈肯定都还是他妈妈,但他担心就因为这样把我给丢了,他害怕——林徽因
45、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林徽因
46、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林徽因
47、有时候我想问一个陌生人问他可不可以带我走我心里始终有这种隐藏的动机。——林徽因
48、第一天见面,晚上我没跟他吃饭,去见同学了,他送我的,在出租车上的时候,问我电话,我告诉他而且问他,“你还不知道我叫什么吧”他回:“啊,是呀”——林徽因
49、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林徽因
50、人的一生只有在结束的时候,才找得到真正的归宿,在这世上的其余时间里,充当的永远都是过客。——林徽因
51、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林徽因
52、我所谓极端的、浪漫的或实际的都无关系,反正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成丰富,宽大,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别人,不难自己以所不能,也不难别人所不能,更不愿运命或是上帝,看清了世界本是各种人性混合做成的纠纷,人性又就是那么一回事,脱不掉生理、心理、环境习惯先天特质的凑合!把道德放大了讲,别裁判或裁削自己。任性到损害旁人是如果你不忍,你就根本办不到任性的事(如果你办得到,那你那种残忍,便是你自己性格里的一点特性,也用不找过分的去纠正),想做的事太多,并且互相冲突时,拣最想做——想做到顾不得旁的牺牲——的事做,未做时心中发生纠纷时免不了的,做后最用不着后悔——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53、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林徽因
54、那梅花来说吧,一串串丹红的结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最可爱,最可赏,等半绽将开地错落在老枝上时,你便会心跳!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索性惨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炉火都成了一种温存的凄凉。——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55、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看着身边的人濒临死去,而你却没有丝毫的办法来救赎他。——林徽因
56、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林徽因
57、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林徽因
58、总是需要一些温暖。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林徽因
59、幸福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由不得你我去放任快乐。——林徽因
60、如果有过幸福。幸福只是瞬间的片断,一小段一小段。——林徽因
61、你展开象个千辨的花朵!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来偷取人们的痴情!——林徽因《仍然》
62、男人不爱女人。他们只是需要女人。——林徽因
63、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无论是悲伤还是喜乐,翻阅过的光阴都不可能重来。曾经执着的事如今或许早已不值一提,曾经深爱的人或许已经成了陌路。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非要亲历过才能深悟。——林徽因
64、不过我同你有大不同处:凡是在横溢奔放的情感中时,我便觉到抓住一种生活的意义,即使这横溢奔放的情感所发生的行为上纠纷是快乐与苦辣对渗的性质,我也不难过不在乎。我认定了生活本身原质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以下我情愿也随着赔偿这天赐的幸福,埋在悲痛,纠纷,失望,无望,寂寞中挨过若干时候,好像等自己的血来在创伤上结痂一样!一切我都在无声中忍受,默默地等天来布置我,没有一句话说!——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65、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逢。——林徽因
66、我会惧怕孤独吗我只是偶尔会感觉寂寞。——林徽因
67、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往往将人伤得措手不及。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有些转身,真的就是一生,从此后会无期,永不相见。——林徽因
68、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林徽因《情愿》
69、他鼓励我,“去爱吧,就像从来没爱过那样”,引用天下无贼的一句戏词“我本将心向明月,管他明月照沟渠”。——林徽因
70、孤独从一开始注定要用一生来承担——林徽因
71、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林徽因
72、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来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之后任你我如何修行,也无法更改初时的模样。——林徽因
73、也许爱情只是因为寂寞。需要找一个人来爱。即使没有任何结局。——林徽因
74、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林徽因
75、没有欲望只能说是麻木不仁。——林徽因
76、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割舍的。哪怕一个万念俱灰的人,在临死前还可能会有一丝想存活的意念。比如看到一缕和暖的阳光,看到一只闲庭信步的蚂蚁,看到一株风中摇曳的绿草。只在刹那,他或许就明白,原来活着竟是这般的好。人生往往就是如此,许多苦思冥想都参悟不透的道理,就在某个寻常的瞬间,一切都有了答案。——林徽因
77、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星光,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叫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她不曾遗忘一丝毫发的卑微。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又大胆地爱过这伟大的变换——林徽因《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78、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林徽因
79、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林徽因
80、我们不迷信的,没有宗教地望着这死的帷幕,更是丝毫没有把握,张开口我们不会呼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我们只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这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的创伤。——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81、没有什么缘分可以维系一生,再华丽的筵席也会有散场的那一天。既知如此,又何必聚散两依依。我们都是人生场景中的过客,这段场景走来了一些人,那段场景又走失了一些人。如果我们守不住约定,就不要轻许诺言,纵算年华老去,还可以独自品尝那杯用烦恼和快乐酿造的美酒。——林徽因
8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而自己也不敢轻易碰触。总希望掩藏在最深的角落,让岁月的青苔覆盖,不见阳光,不经雨露,以为这样,有一天伤口会随着时光淡去。也许真的如此,时间是世上最好的良药,它可以治愈你的伤口,让曾经刻骨的爱恋也变得模糊不清。——林徽因
83、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林徽因
84、我从来不自欺欺人。我只看真实。——林徽因
85、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林徽因
86、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会对流失的时间和往事习惯的。不管在哪里,碰到谁。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林徽因
87、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林徽因
88、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腊,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林微因《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89、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林徽因
90、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林徽因
91、所以,许多看似拥有的,其实未必真的拥有。那些看似离去的,其实未必真的离开。倘若因果真有定数,有朝一日,该忘记的都要忘记,该重逢的还会重逢。只不过岁月乱云飞渡,那时候或许已经换过另一种方式,另一份心境。而信步寻梦的人,在拥挤的尘路上相遇,也许陌生,也许熟悉;也许相依,也许背离。——林徽因
92、很多人一旦分开也许会永远都不再见面。——林徽因
93、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永远守住我的魂灵。——林徽因《仍然》
94、后来提到这个事,他说,“之所以没问,就觉得没有必要知道叫什么,当时他就觉得我跑不掉,我跑到哪他都会追到。”——林徽因
95、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林徽因
96、人生有太多过往不能被复制,比如青春、比如情感、比如幸福、一百一十九比如健康,以及许多过去的美好连同往日的悲剧都不可重复。这样也好,既是拥有过,又何惧此刻的失去。有人说,人在世上的时间越长,失去的则会越多。因为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又无力挽回,而那些新生的绿意却总是与自己格格不入。或许这就是年轮的代价,每个人都必须付出的代价,时光不容许你讨价还价,该散去的,终究会不再属于你。——林徽因
97、无论你如何隐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纯真,岁月还是会无情地在你脸上留下年轮的印记与风霜。——林徽因
98、我们总是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有些缘分只是南柯一梦,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萍踪过往。有些缘分却落地生根,扎进了你的生命中,从此纠缠不清。——林徽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99、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林徽因《深夜里听到乐声》
100、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会变迁,其实我们无需不辞辛劳去追寻什么永远。活在当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座和自己有缘的城市,看每一道动人心肠的风景,珍惜每一个擦肩的路人。纵算经历颠沛,尝尽苦楚,也无怨悔。——林徽因
林徽因的经典爱情语录 篇21、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2、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3、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4、渴望占有愈多而愈脆弱。
5、没有欲望只能说是麻木不仁。
6、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7、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
8、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9、总是需要一些温暖。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
10、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他一生短暂,却有三个女人为之魂牵梦萦,一个为他的爱放手,一个为他的爱逃离,一个为他的爱执着。
他性格放荡不羁,被人骂“渣男”,也被人赞“浪漫”。
他文采卓越,是中国新诗坛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
他就是徐志摩,写出了《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的偏激的浪漫主义诗人。
若要评选中国近代史上最多情的诗人,徐志摩一定榜上有名。
1915年18岁的徐志摩娶了15岁的张幼仪,生了一子,并又二次怀孕。1920年徐志摩在伦敦邂逅16岁的林徽因,坠入爱河。林徽因说,“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
1922年3月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但同月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事虽未定聘“,但已有成言”。1924年徐志摩认识了好友王赓的妻子陆小曼,一见倾心,开始疯狂追求。1925年陆小曼离婚,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1928年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著名文化人胡适与徐志摩都是好友,也都是梁启超的弟子,梁思成还是梁启超的长子。
徐志摩与张幼仪
可以说,林徽因并不爱徐志摩,她爱过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她的丈夫、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
林徽因为什么不爱徐志摩呢?她曾冷静的对自己的儿子梁从诫说,因为,徐志摩爱的根本不是她,而是一个幻觉。她说:
“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这句笃定又清醒的总结,基本终结了所有流转于林、徐之间那浪漫痴情的片片情话。
林徽因,她没有辜负梁思成。人们只知道梁思成在建筑上的成就,但若没有林徽因相伴,他的成就也不会如此耀眼。林徽因在丈夫的研究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却没有署名,因为她与梁思成之间,已不分彼此。
林徽因,有些人记住她是因为她的柔情婉转,有些人记住她是因为她的淡然自若,有些人记住她是因为她的热情执着。或许正是由于她的复杂、不可名状,才会有那么多人仰慕、留恋,甚至一生都守在他身边。
1931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北京为驻华使节讲中国古代建筑,徐志摩为听林徽因的学术报告,乘机遇雨触山身亡,林徽因十分悲痛。她始终保持着一片梁思成带回来的飞机残骸,用以纪念徐志摩。林徽因病故前不久要见张幼仪,张幼仪带着徐积锴来见,见面后两人许久都没有说话,最后林徽因说,“终于得见了,幼仪,我欠你对不起,但是我不后悔”。
优秀的女人身上总有某种特质能够吸引到男人,一个甘愿为之抛妻弃子爱她一辈子的诗人,一个天性聪慧、包容大度的与她相伴一辈子的建筑家,一个学术过人、用情至深等她一辈子的哲学家,可怜的隔壁老金…林徽因可能算不上顶尖颜值长相,正是这么一个奇女子,将爱情交给了徐志摩,把婚姻交给了梁思成,把孩子留给了金爸爸,百年来引发无数争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