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黛钗对比鲜明的一回

红楼梦 黛钗对比鲜明的一回,第1张

  直接说宝黛性格鲜明的一回,不好说。因为章回比较多,而且仅仅局限在一回里面并不能说明什么,所以我就从整体作答吧!

  历来红学家或是平常爱好红楼梦的读者中大概存在了三种态度,即褒林贬薛,褒薛贬林,和林,薛双峰并存之说。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小说中,到底是褒义地描写林黛玉,还是带有编贬意地描绘薛宝钗,亦或正好相反?

  在整部书中,林黛玉地重要应该是不容置疑的,没有林黛玉和宝玉二人的爱情情节,那么红楼梦就将不会存在了,所以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曹雪芹是满含同情,精心刻划的,无论如何林黛玉这一形象在曹雪芹笔下是正写的,而绝无任何蔑视。

  那么薛宝钗呢?她在红楼梦中的出现是个反派人物吗?

  曹雪芹创作薛宝钗的目的不是把她写成一名让人厌恶的人物,相反薛宝钗只是不同于林黛玉的另一种典型女性,作者是十分客观的描写她,而没有刻意去褒扬或蔑贬她。

  “拥林派”贬薛的重要证据主要有二条,其中之一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薛宝钗扑蝶不想偷听到了小红所说的关于与贾芸纠缠不清的悄悄话,为了隐藏自己多余的到来,薛宝钗在小红等人发现自己时,说了一段被认为是作者曹雪芹贬薛的话语,即表明先前林姑娘在这儿,而不是自己。

  这段话终于被人落了口实,于是人们便认为,薛宝钗的多么虚伪,她将黒锅背在了林姑娘身上,让小红等人的多疑转到了别人,而自己则聪明的摆脱了干系。

  从心理分析,当薛宝钗这样正统的女子听到小红所言的心里话都不免会心中暗惊,并急欲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知道了此事。宝钗是大观园中聪明,能干的少女,事试想当时她急中生智相出的应付话语只能说明她机智过人,善于应变,十分巧妙的渡过了一场尴尬的面对。至于指出林姑娘在此间,不过是随意找个人来圆谎罢了。我想这一情节的描写实是完善了薛宝钗善于应付复杂局面的性格,曹雪芹在此并没有真的在贬薛。

  “拥林派”贬薛的另一重要证据便是王夫人的丫头金钗头井自尽后,宝钗对王夫人的一番话。

  人们认为这又说明薛宝钗蔑视地位低下的丫鬟,并欲得到王夫人的好感,以期她最后终能成为宝玉的金玉良缘。

  我们分析这段话的同时,首先还应注意说话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和有着什么样的心理。金钗一死,事后王夫人的确有点后悔及自责,这在她的话中得到了体现,那么薛宝钗作为一名后辈且是贾府的宾客身份,(试不谈她是否真知道事情的经过真像)她此时自然的反应便是要极力劝说王夫人不要为了此事伤了身子,并进行一番安慰。想明白了这一层,薛宝钗的话就显得十分正常了。为了安慰人,对于一个被主子打了一记耳光便去投井自尽的丫头你又能说什么呢?恐怕只能是认为她死的太不值得,有点傻吧。 而为了安慰人,对心中存又自责的王夫人,你又能说什么呢?恐怕只能说服王夫人多给一点钱给死去的金钗的家人,以消除一些愧疚心情。

  所以曹雪芹描写薛宝钗这段话根本不在于贬抑她什么,而是通过这说明了薛宝钗善于待人处事的性格。而这一点正是林黛玉所缺乏的,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在王夫人跟前的会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呢?林黛玉就算来了,大概也只有陪王夫人一起落泪而已,而绝不会说出宝钗所言的那番话。各人性格不同,所言所行就有分别,但你不能就以此认定谁优谁劣,从而作为褒贬的证据了。

  当然也有人会问,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爱情游戏中,作者曹雪芹难道就没有任何的态度偏向?

  不,恰恰相反,曹雪芹笔下有着鲜明的态度,宝玉真爱的只有黛玉一人,他与黛玉之间的性情是相通的,作者对此的描写也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

  但对于薛宝钗,作者并不采用贬的写法,而是客观的描绘出她的美丽,大方,道德标准。读者要认真体会的是她的行为举止都往往出现在贾府掌权阶层的面前,如贾老太太,王夫人,王熙凤等,这就无形中表明了她最终将深得她们的欢心。而林黛玉却只是在潇湘馆中,与宝玉二人沉浸在爱的深潭里无法自拔,却不知最后的结局将是多么的悲惨。

  但最终的悲剧有多少是薛宝钗从中造成的呢?这一悲剧其实是封建家庭道德伦理对自由恋爱的毁灭所形成的。宝玉,黛玉是牺牲品,而宝钗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无论是褒林贬薛,或是褒薛贬林的观点都有其偏激的一面。

  在《红楼梦》中最可怜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了。薛宝钗这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妇最终未能拴住宝玉的心,只得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闺,林黛玉则带着对爱情的渴望,带着对宝玉深深的眷念与怨恨,魂飞天国,至死也不明白为何宝玉不来娶她。

  既然她们俩的命运如此相似,那么,撇开世俗的偏见,对她们的性格做一些比较。

  薛宝钗入住贾府较林黛玉晚,而且林黛玉还有身为贾母外孙女这一层关系,亲疏程度,勿庸赘言。但这薛宝钗入住贾府后,贾府上下逐渐发现(或者说更加明显)宝钗的平易近人与温和谦让,黛玉则是性情乖戾,难以侍候,贾母甚至将她和宝玉同视为“小冤家”。 黛玉对宝钗是颇有妒意的,主要原因是宝钗有一个“芳龄永继”的金项圈配那“仙寿恒昌”的通灵宝玉,而且宝钗甚得贾府的夸赞。

  尽管黛玉逐渐明晰宝玉对她是一往情深,然而她毕竟不如宝玉见惯名利场,看尽人间的世情百态,因此她无法理解宝玉的那句“你死了,我当和尚”的誓言,反而甚为着恼。黛玉对宝玉的爱情是执着,显露而又坚贞的,王熙凤甚至逗笑她是“未来的贾家媳妇”,她与贾宝玉的爱情由此看来是路人皆知的了。但她仍不放心,在未得到最高统治者——史太君的肯定前她是绝对不会放心的。她不容许贾宝玉对其他女子有任何好感,而且将信将疑地猜忌着各种传说。先有宝钗与宝玉的金玉之说,后有湘云与宝玉的麟玉之配,这些传说无时无刻不扰得她心烦意乱,无法处便拿宝玉出气。尽管她希望宝玉能不介意这些传说看来其实最介意的是她自己。黛玉在初进贾府时曾立誓要谨小慎微,不被他人取笑,而她采取的方式则是先取笑别人或者过分自卫,史湘云吐字不清晰,她就笑其将来嫁个“爱哥哥”,可是当史湘云笑言她与一戏子相像时,她就受不了了,在她内心最深处的自悲心理 不容许任何人拿她开玩笑的,就这样,她带着自悲与自卫的包袱越滑越远。

  黛玉平生只有两个心思,一个是宝玉,一个是作诗。黛玉和宝钗因受过良好的封建教育,文章韬略皆显奇才,其二人互在伯仲之间。而她们在对待女子学文的态度上却有很大的分歧。黛玉一心想的是争名夺胜,每次作诗应对必是全力以赴,可以看得出,贾妃省亲时黛玉因题目太少难以尽兴发挥是多么的不甘心,而在菊花赋中以《咏菊》、《问菊》、《菊梦》独占魁首时又是多么的舒畅。宝钗则认为女子无才便德,有了这种思想,无论吟 诗作赋她也就只是聊以应景了。所以,黛玉对待女子学文的态度与作风较宝钗要积极的多。 这反映在她对香菱不厌其烦的教导,带领香菱去结实王摩诘、李青莲等一代名家,更反映在她后来的重建桃花社,可以说在学问上林黛玉是花费了毕生的心血,而这又是封建势力所不容许的,他们不需要一个会舞文五弄墨的人来作他们的媳妇。从这一点上看,宝玉和黛玉似乎算得上是彻底的反叛者,只可惜他们的终身大事还是要贾母的定夺,也就是说,他们与封建势力存在一种依存关系,如此一来,他二人就变得太不识实务了,既对封建势 力有所希求又不肯老实听话。

  那么,薛宝钗又是如何赢得贾府的嘉许,最终做了贾家媳妇的?在见识了通灵宝玉之后,宝钗就已经明白自己的终生归宿之所在,但她并未形之于色,而是绐终做着恰如其的隐忍。平心而论,薛宝钗确实更符合贾母等人的要求,温厚、贤惠而又识大体。从她的身上,也不光看到了她作为封建女子的闺房形象,更看到了她作为一名旷世才女的不朽丰貌。从规劝黛玉读正经书,别移了性情到苦劝其兄薛蟠不要胡作非为至协理荣国府,将大观园让与下人劳作,以节省开支,让我们领略到薛宝钗的确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姑娘。

  一般来说,宝黛二人通常被理解为反叛的典型。实际上,宝钗也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以讽当朝: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嘲弄了官员昏暗无道,贪得无厌。尽管如此,我们似乎还没见她说过其他偏激的话,她深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给这个世界致命一击,因此在反抗与忍受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中介点, 较之宝黛,她是否更聪明些?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最终是不幸作结的。宝玉出家、黛玉悲死、宝钗守寡,他们同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尽管宝玉对黛玉爱得死去活来,终究不了黛玉一死的命运,尽管宝玉如何的与宝钗不融合,也终究免不了娶她为妻的结局。他们的力量毕竟太小了,何况又还时时希望得到封建势力的认可,也就只有苟延残喘的分了。封建势力最终是胜利了,这是《金陵十二钗》中预示好的。这位封建文人最终放不下对统治者的幻想,放不下对封建势力的维护,用自己的笔残酷地为他们三人的挣扎划上了句号,从而让整个梦最终成为一场空。

  也不知道是否适合于你

红楼梦第五回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是对贾府十二位冠首女子终身命运的描述。各首判词用隐晦的诗句提前暗示了她们的命运,照应了文中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反映了中国数千年来女性的悲剧,同时也反映出曹雪芹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超凡的思想境界。

扩展资料

金陵十二钗入选的标准有三:一曰“彼家”,她们都是贾宝玉家里的女儿;二曰“择其善者”,即聪俊灵秀、正邪两赋而来的上、中、下三等才女;三曰“薄命”。

正、副、又副的分配标准是:正册为姑娘**奶奶;又副册为丫头;副册介于二者之间,妾或类似妾的阶层。按此标准,宝琴、李纹、李绮等才貌双全、命运两济的贵族女子,二丫头等贾府以外的女子,夏金桂、善姐儿等邪派女子不能入选副册、又副册,她们不在金陵十二钗之数。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儿。金陵是一个省,也是剧情的核心发生地,“钗”指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

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颂女儿美和伤悼女儿悲剧为最高主题的小说作品,《红楼梦》塑造的金陵十二钗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靓丽风景,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

参考资料:

-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是值得反复品位式的阅读和反复解剖式的研究

  曹倾入了他所有的爱心在黛钗身上,赋予他们许多人所不及的才思敏捷让她们成为红楼梦中最优秀的两位女性.

两人一个是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率真执着,一个是缜密豁达;一个见识广博,一个家学深厚.黛钗两人也都有各自的缺点一个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一个冷漠无情有世俗面.

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手段在于他笔下的人物并不是完美无缺都有他的落后性,这使得人物非常鲜活.她们的艺术形象是难分高下的.

在第5回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写到: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词曲中: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在预示了两人悲惨的结局时,上面可以看出的是双峰对峙时时并举,黛钗容于一首诗词中,不同于他人的一人一诗.看出曹对她们特别的关爱,他树立了两钟完全不同的典型优秀女性.

曹创作红的目的是批判当时的社会,他使所有美好的事物生于这种社会中但结局最终只有被毁灭来反映当时的腐败,对于这些被毁灭少女他都是抱有极大的同情心,而不是要抬高谁,贬低谁.

在爱情上,黛钗都是心仪宝玉,但因她们方式不同.黛玉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宝钗含蓄内敛.

在文学上,黛钗全是作诗高手,他们的诗词确难分高下.但黛玉追求自我表现,希望技压群芳,宝钗认为女子无才边是德。

在生活上,黛钗虽是寄居贾府,但都深得当权者喜爱.两人的处世不同,宝钗的因其圆滑深得人心,黛玉因其刻薄不得人心.

很多读者对宝钗颇有微词,认为她是虚伪,城府深.我觉得照成这样的完全是但是的封建礼仪对她的毒害,使她自己从心里的深信不疑,时时约束自己,完全自愿得成为当时社会的牺牲品,真的很可悲,她并不是虚伪,她是真诚的,真诚的对别人对自己无情.

王熙风有对宝钗这样的评价: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来说明她常常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不诚待人.但要知道她寄居贾府,身为客怎可对主人的事情加于干涉,况且贾府矛盾重重.  

我是十分同情宝钗的悲剧,只希望不要对她太苛刻,虽然她有很多不足,但造成她的不足主要因为她在这个社会环境,对于一个美好生命最终的悲惨终感到深深惋惜.

黛玉是绛珠草一株,因有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才始得久延岁月.所以她即有神性又有依赖性,她有一种人文精神,很有骨气,在历来强调中庸的社会她追求自我价值体现,有着难得超前意识,这是神性的体现,也难怪宝玉独独钟情于她.但她依赖神瑛侍者,没有宝玉爱情也就无法生存.

黛是充满理想和唯美的人,有着纯真的爱,加之父母早去客居在外的身世,故黛的内心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最为剧烈,这也正是黛的悲剧所在。

钗品质上绝非坏人,她与金桂之流有着本质之不同,亦与熙凤炯异。钗的温厚,钗的学识,钗的传统美德,钗身上凝聚的女性美,使这位即是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维护者又是牺牲者的悲剧色彩略逊于黛。

一本好书就是人物塑造成功,当然就回有不同的人喜爱不同的角色.另外个人认为红的成功也有些因为它的如维纳斯般的断臂之美,这样就更赋予我们想象的空间,和使更多的人去研究它的真正结局.

宝钗也曾有过黛玉的叛逆时期。虽同是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钗黛二人的个性可谓迥然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二人的思想没有交集。

在《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音》一回中,宝钗劝黛玉别看杂书时说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儿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品多,姐妹弟兄也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背着我们偷看,我们也背着他们偷看。”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其实宝钗也曾有过黛玉的叛逆时期,只是黛玉孤身一人,寄人篱下,性格逐渐定型,而宝钗则不同,“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丢开了。”渐渐按封建淑女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走向了与叛逆相反的另一个极端。

在另一方面,她们都无法脱离封建礼教的控制。她们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同时,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她们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们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是一首“似谶成真”的作品,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当然,《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也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与黛玉不同,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象,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咏白海棠》一诗的首句“珍重芳姿昼掩门”,即可以看出宝钗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所以诗成后受到了评卷人李纨的夸奖:“这诗有身分。”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虽然宝钗小时也偷读过《西厢记》一类的书,但在人前绝不流露;听到黛玉行酒令时说出《西厢记》中的词语,立即在背后提出善意的告诫;大观园出了“绣春囊”事件,她立即借口母亲有病搬出大观园等等,都是她“珍重芳姿昼掩门”的表现。她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的也是半新不旧的衣服,这是她“胭脂洗出秋阶影”的注脚。“淡极始知花更艳”,不但是咏白海棠的佳句,而且完全符合她为人寡语罕言、安分顺时,喜欢素朴淡雅、洁净无华,遇到旁人会见怪的事情,她能浑然不觉,因而博得贾府上下夸赞的个性特点,同时也表明了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第五回里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证。

黛玉的《唐多令》缠绵凄恻,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有着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飘泊亦如人命薄”,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李纨等人看了这首诗,都点头感叹:“太作悲了。”除了这类悲戚语外,这个可怜的少女还能说出什么更乐观的话呢

宝钗在拿出《临江仙》这首词之前,有这样一段议论:“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

摘抄来的,觉得好就采纳吧。QVQ。

"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出现在第一回,此时黛、钗二人都还未登场但即将登场,而钗、黛二人的登场又都与贾雨村直接有关。黛玉的登场不用说了。如果不是贾雨村在葫芦案里枉纵了薛蟠,宝钗就无法来到京城加入贾府的红楼梦大戏。所以,这一个对联的一个明确的引申意,就是交待马上要展开的情节和黛、钗的登场。

然而,这种理解似乎遇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贾雨村这样的一个人物,如何能称为"善贾"?这其实正是曹雪芹写"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深层用意。这层深意,也就包含在贾雨村那篇"正邪搏击掀发"的议论中。

在这篇议论里,"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是定义"正气"和"邪气"。

接着的"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应该和前面的"大仁大恶"同为"颂圣"的必需语句,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然后讲"邪气":"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显然这里关于"正气"和"邪气"的表述并不对称,"正气是主流,邪气是支流"。这种不对称也是"颂圣"的要求而不是曹雪芹本意。

然后的"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是阐述了"正气与邪气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中"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就是"对立统一"的意思,"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是论述对立统一的斗争性。这是曹雪芹自己的真实思想。

接下来再论述这种"正气与邪气的对立统一"与人的善、恶表现的关系:"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这里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善还是恶,取决于他表现出的是"聪俊灵秀之气"还是"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换言之,每个人的善恶表现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表达的这个观点,与正统的儒家的人性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儒家的观点如孔子所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意思是"努力想成为君子的人有时会有不仁的言行,但小人却不会偶尔有仁的行为。")可见,照儒家的正统观点,君子永远是君子,小人永远是小人,贾雨村也永远不会有"善"的一面。但曹雪芹却用他的生动而现实的故事,表达了他自己的"非正统"的人性观。

一些读者可能会忽略的一个情况是:贾雨村是林黛玉的老师,而且曹雪芹通过描写林黛玉父亲林如海对贾雨村的态度,间接地表明林如海很赞赏贾雨村对林黛玉的教育成果;黛玉出众的才华和贾雨村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直到送林黛玉进贾府之前,贾雨村一直是个十足的"善贾";不错,他前此任官时因所谓的"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被上司参了,但那个事情其实事出有因,有学者对此做了很令人信服的深入分析、解释(注1)。

可是,等到薛宝钗进入贾府这个红楼梦舞台时,办完了葫芦案的贾雨村已经从"善贾"蜕变成了一个是非(时飞)之人。

而到了120回的结尾,曹雪芹在让贾雨村归结红楼梦的同时,也归结了贾雨村的故事-他又回到了既不善也不恶的世外之人的状态。至此,曹雪芹申明了他的人性观点:一个人的善、恶,既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成不变,而是取决于他所秉持的正气和邪气的矛盾斗争,而当这种矛盾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化时,人的善、恶也会发生相互转化,善人可以转化成恶人,恶人也可以转化成善人。

虽然曹雪芹并没有在那篇"正邪搏击掀发"的议论里完整地表达他的这种人性观点(主要是没有提到"善恶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这应该是"碍语"的顾虑),但他用贾雨村的生动现实的故事明确地表达了这个观点。

这样的人性观点,和"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大公无私只存天理尽去人欲"之类的正统的儒家理学人性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具有完全的进步意义。在《红楼梦》中,这样的观点绝不仅体现在贾雨村一个人物的塑造上,而是贯穿了包括后40回在内的整个《红楼梦》(比如第120回中对王夫人的描写)。这表明,曹雪芹的辨证的人性观点,不是朴素的,而是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看,曹雪芹的本意,也应该是要利用贾雨村与"善贾"之间看似的不配,来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三春"应单指探春!因为探春在贾氏四姊妹中排行第三,故称她为"三春";"三春去后",应是指第一百二回探春出嫁离开贾府一事;"众芳"当然指红楼女儿们,特别指正十二钗;"众芳尽",这是说红楼女儿们都到了结局,--每个人都遭到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册子所预示的不幸的结局。所以"三春去后诸芳尽"的意思应是说:探春出嫁后,红搂女儿们一个接一个地或死、或寡、或委屈出嫁等等,都遭到不幸的结局。

第二句"各自须寻各自门"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呢?肤浅地看,当是指红楼女儿们到了结局,尚活着的人需要自寻门路以求生存下去。

《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玉到宝钗处探病,得知宝钗吃的是“冷香丸”,故身有奇香。宝钗要看宝玉降生时口含之玉,一旁宝钗之丫鬟莺儿看后,述宝钗所戴之金项圈与宝玉之玉相似,所刻之字可与玉配

对,宝玉察看之后,发现所言不虚。黛玉也来探病,正巧撞见玉、钗二人亲密状。薛夫人留两人吃晚饭。适逢黛玉的小丫鬟雪雁冷天里听大丫鬟紫鹃吩咐送手炉来,黛玉便借此事,奚落宝玉依宝钗只吃暖酒。席毕,黛玉为宝玉整理衣冠后同回荣国府。宝玉酒醉,回去后怒砸茶杯。次日,秦钟正式拜会了荣国府众内眷,其父秦业也给塾师贾代儒封了钱礼,秦钟正式随宝玉入塾读书。

扩展资料:

第八回读后感

虽然早自宝钗进府后的第五回开篇,即提到了宝、黛、钗之间的微妙关系,说宝黛两个本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但之后并未实写三人相处情形,却接入贾宝玉游太虚,刘姥姥进荣府,周瑞家的挨户送宫花——这才把宝钗和黛玉遥遥牵到了一处,并将两人的待人处世做了一番鲜明对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717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