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李玉刚时他是男扮女装,当时看到他在台上的端庄大气,一颦一笑,甩袖回眸都异常动人,顿感惊艳不已,可没想到表演结束后竟然发出了男声,这让很多人都为之惊叹!
成名前男扮女装虽为他带来了些许名气,可接踵而来的流言蜚语更是不少李玉刚是一个励志明星,他出生于东北的一个小山村,19岁那年带着两百块钱只身到长春打工,当过餐厅服务员,歌厅打过杂,也在服装店卖过衣服。2000年在深圳还开了家政公司,不过因经营不善关门了,最终还是选择了演艺之路。机会永远对有准备的人敞开大门。李玉刚有头脑,有天分,所以老天爷赏饭吃。草根出身的李玉刚,现在已经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虽然这里面有时运,但也是他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
李玉刚一炮而红通俗歌曲中反串,再融合传统国粹,这是个很好的创意,创新,李玉刚正是抓住了这点一炮而红。所以这个第一人出来后,即便是有模仿者,也不及他的风头。那几年《星光大道》也确实造星,李玉刚就这样脱颖而出了。
很多机遇就自动找上来火了以后的李玉刚,有了资金,有了人脉,有了人气,有了资源,有了团队,自然可以充分展开拳脚,接连十几年,他的作品一个接一个,不但自身得到锻炼和成长,更是稳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有时就是这样,没敲开门之前也许无论怎样就是出不来,敲开门后,很多机遇就自动找上来了。但关键就在于在敲门前,是那个时候的苦成就了后来的甜。李玉刚就是这样,草根努力终会成功。
邂逅妻子范小宁他有一个座右铭没有胜利可言,挺着意味一切,这句话支撑着他度过了一切苦难这时候他还邂逅了第一任妻子范小宁,范小宁是一个萨克斯手出身音乐世家叔父范圣琦是我国最优秀的萨克斯演奏家,在她刚成年时就一个人背着萨克斯四处表演,或许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范小宁对这个热衷于扮女装唱歌的李玉刚并没有太大反感,还多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就这样两个同样在流浪路上的音乐痴儿走到了一起,彼时范小宁的叔父给侄女申请了一个去国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可范小宁却依然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李玉刚学成归来。
李玉刚去参加了《星光大道》并取得了08年度的季军,从一个热爱音乐的普通人,再到加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李玉刚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范小宁比李玉刚大8岁,或许是不想让男友觉得年龄是障碍,所以她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龄,后来被妈妈不小心说破,她才告诉了李玉刚真相。不过这个小插曲并不足以影响李玉刚和范小宁之间的感情,他们很快又回到了如胶似漆的热恋期。
李玉刚和范小宁都是事业心大于爱情的人他们无法为爱而放下工作,因此两人常常处于聚少离多的恋爱状态,久而久之感情自然慢慢变淡。终于在相恋的第6年,范小宁和李玉刚的矛盾爆发,两人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冷战,后来还是范小宁主动先开口的,没想到她一开口就是说分手。恋爱长跑多年都没有修成正果,无疑是非常遗憾的,不过李玉刚和范小宁分手后还能做朋友,看来两人并没有闹得不愉快。
李玉刚不再隐瞒,说出与前妻离婚原因很多网友认为李玉刚走红后抛弃女朋友还指责他是现实中的陈世美,被舆论“抨击”多年,其中滋味唯有李玉刚自己清楚。于是他不再隐瞒,说出了于范小宁分手的真正原因,“每个人的轨迹不一样,我们都不能为了家庭放弃事业,所以分开是最好的选择,尽管现在不在一起了,她仍然是我生命当中最甜蜜最值得回忆的人。”
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李玉刚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他将民歌、舞蹈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歌曲演唱中穿插中国传统戏曲身段、舞蹈的表演,但又极具个人色彩,用男女声混合对唱的方式,通过扎实的表演功底和演唱技巧,使这两者相融合。音域宽广,女声高亢清越,男声清纯干净,个人特色的美而不俗,媚而不妖端庄大气,舞台风格庄重大度,气势磅礴。2019年4月26日至5月1日,由李玉刚领衔主演的大型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圆满谢幕。
李玉刚以他独有的风格获得了成功于是模仿他的人趋之若鹜,他们唱女声,基本都是捏着鼻子在唱,尖声细嗓娇柔做作,不伦不类僵硬呆板,无一人达到李玉刚的女声甜美悠扬生动自然自然流畅这样的高度,其实李玉刚表现力并不止于唱功,他在舞台上一颦一笑,一甩袖一回眸,都透着他在台下千锤百炼的艺术功底,他一个没有背景纯草根奋斗到今天这番成就的人,完全是基于大众的喜爱认可和自己对艺术的执着热爱努力。
中国十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琵琶记》《清忠谱》《赵氏孤儿》《娇红记》《精忠旗》《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
1《窦娥冤》(元)关汉卿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窦娥冤》全剧为四折一楔子,课文选的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关汉卿戏曲的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极富性格,评论家以“本色”二字概括其特色。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深邃。
2《汉宫秋》(元)马致远
《汉宫秋》为元·马致远作的历史剧。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全剧四折一楔子。
剧情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流传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名家杂剧》本、明顾曲斋刻《元人杂剧选》本、《元曲选》甲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曲大观》本、《元曲四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取材于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的故事,从西汉到元初,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它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大致情节是: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以宫人王嫱赐呼韩耶单于为阏氏;昭君入匈奴,生二子;呼韩耶死,从成帝敕令,复为后单于阏氏。元帝时,汉强匈奴弱,昭君出塞,是元帝主动实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体表现。
3《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代杂剧作品,纪君祥着。故事取材于《史记·赵氏世家》。内容叙述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程绘图历教史实,终报前仇。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
元杂剧《赵氏孤儿》被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于1775年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4《琵琶记》(明)高则诚
简介
《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剧情
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5《精忠旗》(明)冯梦龙
《精忠旗》署“西陵李梅实草创,东吴龙子犹详定”。对于原作者李梅实,我们别无所知。修订这个剧本的龙子犹,是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冯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室名墨憨斋,因此又号黑憨斋主人。江苏吴县人。生于明万历二年(1754),卒于清顺治二或三年(1645或1646)。崇祯时曾为福建寿宁知县,不久退职家居。所作传奇有《双雄记》、《万事足》,经他改编、修订的戏曲有《墨憨斋新曲十种》,《精忠旗》是其中的一种。他的戏曲主张接近吴江派。经他收集、改编、整理和创作的还有小说“三言”、《新列国志》、《平妖传》,散曲《太霞新奏》,俗曲《挂枝儿》,笑话、笔记《古今谭概》、《智囊补》、《情史》等,诗文集有《七乐斋诗稿》、《春秋衡库》、《中兴传略》等,在中国俗文学史上有杰出地位。
《精忠旗》写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的故事,是我国古典戏曲中比较优秀的悲剧作品。岳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在宋元戏曲中就有《秦太师东窗事犯》和《宋大将岳飞精忠》;明代传奇有《东窗记》、《精忠记》等作品。清中叶以后,花部勃兴,地方戏曲中出现了许多岳飞故事戏,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当民族矛盾加剧的时候,岳飞形象更起了鼓舞人们团结抗敌的重要作用。
6《娇红记》(明)孟称舜
内容介绍
汴州人申纯,字厚卿,居成都,聪明卓异。宋徽宗宣和年间,到舅舅王通判家走亲戚,对表妹娇娘一见倾心,日夜思慕。后来二人常以诗词往来,传情达意,最终剪发为誓。过了一段日子,申纯不能老是赖在舅舅家不走,只好回自己家。申纯相思成病,借求医之由,又来到舅舅家,与娇娘相会于卧室,终成姻缘。如此月余,被舅舅侍女飞红窥见,娇娘略施小惠,让飞红千万不要说出去。
申纯这次回家,吃了定心丸似的,虽相思更烈,却不再生病,因为只须假以时日,即可迎娶入门。申纯派人上门求亲,但舅舅却以朝廷规定内亲不得通婚为由,不答应此桩婚事,二人绝望。申纯原与妓女丁怜怜交好,此时婚姻失意,重至丁怜怜处,丁告知曾见到娇娘画像,并求申纯问娇娘讨一双花鞋。未几,申纯又来到王家,又与娇娘幽会,私下偷娇娘花鞋,被丫环飞红发现要回,交还娇娘。娇娘怀疑申纯与飞红有点不清白,辱骂她。飞红又恼又恨,故意让娇娘母亲发现申、娇二人私会,申纯被迫回家。
不久,申纯高中进士,重至舅舅处,欲图婚姻。但申纯母亲监视太严,无法相见,日夜思想,遂被鬼魅,娇娘与飞红和好如初,飞红主动为申、娇之事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安排二人相会,又请巫婆驱赶鬼魂。而二人行动不秘,又为娇娘母发现,申纯再度离开娇娘家。娇娘父母抓紧将娇娘许配给府尹之子。娇娘郁郁而病,婚期渐近,病情日重,估计不久于世,终与申纯诀别,不久去世。申纯闻讯,一病而亡。两家合葬于濯锦江边。飞红梦见二人成仙。第二年清明,娇娘父亲来到女儿坟前,见一对鸳鸯嬉戏于坟前。后人慕名而来,凭吊感叹,名之为“鸳鸯冢”。
7《清忠谱》(清)李玉
中国明末清初传奇作品。李玉著。反映明代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等人对东林党人的迫害史实,成功地塑造了颜佩韦等“五人义”的市民形象,他们舍生仗义,毫不畏惧,可歌可泣,与胆小怕事、迂腐可笑的请愿书生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剧中描绘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争的场面,在舞台上展示了市民暴动的壮烈景象。这在中国戏曲史上尚属首创。
8《长生殿》(清)洪升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
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
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9《桃花扇》(清)孔尚任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诗扇,而和其“梳栊”(和妓女结婚非正式叫梳栊)。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
全剧其中穿插当时历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投河自尽等。
10《雷峰塔》(清)方成培
《雷峰塔》为中国清代传奇作品。今存两部,一为黄图珌撰,一为方成培撰。据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辑录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 ,使早在民间流传的白娘子故事最后定型。《雷峰塔》传奇增加了《端阳》《求草》《水斗》《断桥》《合钵》诸出,奠定了全剧的悲剧冲突基础。
《雷峰塔》以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波折为主线,展示了深刻的社会矛盾。由于白娘子的所作所为是违反和破坏封建统治秩序的,因此,以法海为首的一系列社会和神权势力视她为“妖邪”,必欲翦除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样,一切冲突涵盖为反封建力量与封建势力的冲突,《水斗》就是两种势力之间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最终以白娘子的失败而告终,同时也完成了白娘子这个具有优美品质和叛逆精神的悲剧形象的塑造,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1、凛冬已至。
2、故乡的梅花,开了吗?
3、心,已经融化
4、身躯已然冰封,灵魂仍旧火热。
5、寒流,无处不在。
6、替你们消消火!
7、白梅落下之日,归去故里之时;
8、美貌是种罪孽,暴雪也无法掩埋;
9、寒冰,永不腐朽!(击杀英雄)
10、绝对零度!(开启大招)
11、垂涎于我美貌的人,都在冰原下冷静反省。(挑衅)
12、看到了,故乡的春天!(死亡)
扩展资料:
历史原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系历史上著名的美女。据《汉书·元帝纪》,王昭君本是普通宫女,内附的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和亲,元帝赐昭君与呼韩邪单于为阏氏(王妃),这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后来,她又进一步被封为宁胡阏氏。有传说说元帝由于后宫人太多,令画师画像,视其美丑招幸。
宫女们纷纷贿赂画师毛延寿,但昭君不肯,于是毛延寿就把昭君画得很丑,等到和亲之后,元帝亲见昭君,才知道美若天仙,后悔也晚了。
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初次征战,获授骠姚(piào yáo)校尉,率领八百骑兵出征匈奴。此战中,霍去病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若侯产,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并斩杀匈奴二千余人。功劳列为全军第一,汉武帝封其为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发动了春、夏两次对匈奴的河西战役,大胜而回。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调集十万骑兵,随军战马、步兵辎重无数,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发动扫荡匈奴的漠北战役。自此,匈奴迁到更偏远的地方,长城内外一片和平景象,霍去病因此和舅舅大将军卫青同时加封大司马一职。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北京市第49中学 赵静东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1)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地区;(2)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的条件;(3)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4)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及其意义;(5)窦固窦宪两败北匈奴等基本内容。
2.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做出重大贡献。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匈奴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以培养学生用正确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是本课重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凝聚着汉与各少数民族聪慧、才智的历史。两汉时期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代。在第12课“秦始皇统一六国”那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两个少数民族与秦的关系。〔提问〕:你还记得哪两个少数民族吗?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首领叫什么?(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可以这样归述:匈奴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对我国蒙古草原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那么,当时汉与匈奴族之间的民族关系怎样?古今文人笔下的昭君出塞给汉、匈两族的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后来匈奴族人又到哪里去了?
(板书)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白登之围
1.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讲述):匈奴族的杰出首领冒顿是头曼单于的长子,你看书上有他一幅像。冒顿是一位非常勇敢的人。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102页小字?(教师归述)冒顿单于勇武善战,励精图治,严于治军。他曾以优异的军事才能指挥30万大军东去、西逐、南并、北服,全部占据了当年蒙恬开拓的河套南部地区,于公元前209年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从此,匈奴族开始进入极盛时期。
(板书)2.匈奴经济的发展
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03页阅读。阅读后请学生回答:匈奴经济发展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匈奴经济的发展有三点内容:(1)西汉时匈奴族的畜牧业繁盛,有“马畜弥山”之称。(2)冶铸业也有了发展,而且金属装饰品多以动物形状出现,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向学生指示103页图)(3)匈奴部分地区出现了农耕工具,(提问)想一想这些农耕工具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上已经有过交往,在汉族的影响下,匈奴族开始有了农耕和农耕工具。还证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技术上是互相学习的。
不过,同在这片黄土地上生存,免不了要发生民族之间的纠纷。汉军曾被匈奴族围困在平城白登山。
(板书)3.白登之围
秦末汉初,冒顿乘中原混乱,重新夺取了河套地区,逼近长安。这不仅给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战争的灾难,对刚刚诞生的西汉王朝也构成严重的威胁。(提问)谁还记得西汉政权建立时的经济状况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公元前201年,驻在马邑的韩王信勾结冒顿进犯太原。次年,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还击,被围困在平城白登山。(用投影片指明地点)请同学们看书103页白登之围的情况。(请一学生朗读白登之围的情况)
白登之围后,匈奴的骚扰更是有增无减。当时,由于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尚待发展,统治还不稳固,对匈奴无力进行军事反攻。为了求得暂时的和平,只是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板书)4.和亲政策
这个和亲政策是以宗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同时还每年赠以大量丝绸、酒食来维持的。可这并没有使匈奴的劫掠停止,相反,匈奴更感到有机可乘,更加肆无忌惮地大举南下,甚至一度深入到长安附近。匈奴的骚扰严重的破坏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汉匈两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西汉汉武帝时代,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
(板书)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西汉反击匈奴的条件: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西汉初期汉高祖开始采取了哪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自西汉初期由于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枣汉武帝时代实行大一统的统治,使西汉王朝由弱渐强,中央集权制度也进一步加强,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因此,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板书)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认识到汉初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制止匈奴的骚扰,下决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有三次:(用投影片简介三次战役)第一次是公元前127年漠南战役。第二次是公元前121年河西战役,这次战役,使匈奴的势力大大损伤,请学生齐声朗读105页竖排字。第三次是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率数十万大军进击漠北,大破匈奴。这一年,汉武帝决定派大军越过沙漠寻歼匈奴主力,集中十万精骑,命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步兵,从代郡和定襄分东西两路深入漠北攻击单于。当时长城北面定襄附近大军云集,战马嘶鸣,刀枪耀目。身跨战马的汉军健儿们,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西汉反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就要开始了。不久,汉军在漠北同匈奴相遇。汉军用战车环绕为营,阻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同时,派兵截击匈奴。双方激战一日,不分胜负,黄昏时,突然刮起大风,飞沙扑面,卫青左右包抄,匈奴大乱。单于率数百骑兵突围逃遁,霍去病飞骑追击匈奴2000余里,杀敌7万余人,北抵瀚海而还。从此,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历史上由此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西汉建国以来近百年的匈奴边患至此基本解决。(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汉武帝时代能够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当时西汉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是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卫青、霍去病等汉军将领英勇善战;西汉能够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也顺应了人民的愿望,人民积极支援反击匈奴的战争,比如河南一位商人提出要把自己家产的一半捐作军费。所以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才取得胜利。
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卫青、霍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就拿霍去病来说吧,他从幼年时代起就努力学习骑马、射箭和击刺等武艺,多年来的勤学苦练,使他成为一名性格坚毅、体格强壮、武艺出众的青年。他同匈奴初次交锋时年仅18岁,汉武帝曾称赞说:“初生之犊不畏虎,你年纪轻轻的,打起仗来就这样勇敢,你一往无前,勇冠三军,就封你为冠军侯吧!”我们现代体育比赛中得第一名的称“冠军”,就是从霍去病的封号而来的。霍去病一生六次出击匈奴,这位年轻的将帅在反击匈奴的战场上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汉武帝命人在长安为他建筑了一座豪华的住宅,并问他是否满意?霍去病却坚决回答:“匈奴末灭,何以家为?”这豪言壮语是他一生的写照,一直受到后人的传诵。年仅24岁的霍去病病逝后,汉武帝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命人给他修了一座墓。请同学们看书上有幅霍去病墓的插图。
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民族之间的纷争。无情的军事冲突,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河套、河西走廊、漠南等地到处是战争的滚滚烽烟,茫茫沙原上横卧着汉、匈两族人的尸体。然而,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民族之间的纷争也是民族融合的前奏。当边塞的战火熄灭后,大批汉族移民带去内地的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开发。汉匈两族人民最初以交换生活必需品开始交往,并逐步恢复了两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板书)三、昭君出塞
1.匈奴的分裂与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
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匈奴分裂成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主张与汉和好,双方订立了和好盟约。请同学们齐读书上106页竖排版内容。从此,恢复了汉、匈之间断绝已久的友好关系。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长安觐见汉宣帝。宣帝以礼相待,赐以大量珍贵礼物和金质“匈奴单于玺”。从此汉、匈友好相处,约有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战争。北方边地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景象。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提出了愿和汉室通婚,结为亲戚的和亲请求。
(板书)2.昭君出塞
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
说起王昭君,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从元曲《汉宫秋》到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曹禺的话剧《王昭君》,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有不少内容是虚构的。那么,历史上的王昭君究竟是怎样的呢?
王昭君,名墙,汉代南郡秭归(湖北兴山县)人。在城南长江西陵峡附近,有个群山环绕的村庄,这就是王昭君的故乡,人称昭君村。至今那里还保留着昭君洗帕的香溪、故宅和她喝过水的娘娘井。那里的每一个遗迹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王昭君是个农家姑娘,年轻时因貌美被选入皇宫当宫女。她人品正直,入宫后因没有贿赂画师,被冷落一旁。
汉元帝下令从宫女中挑选一名,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在宫里早已听到匈奴与汉和好的消息,就慨然应召,愿作和亲的使者,嫁给匈奴王。临行前,汉元帝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昭君丰美的容貌,华丽的服饰,震动了汉宫。据说,第一次见到昭君的汉元帝也大吃一惊,后悔不该把这么美丽的姑娘嫁给匈奴王。他很想留住王昭君,但又不能失信,只好让她同呼韩邪单于走了。
到了匈奴单于的驻地,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王昭君嫁到匈奴,就会带来和平安宁。昭君在塞外同匈奴人民和睦相处,爱护百姓,教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人民的爱戴。呼韩邪单于也很满意,他上书给汉元帝表示:“愿为汉朝守卫边疆”,让汉天子和汉的百姓和平、幸福。
王昭君在匈奴生了一男二女。她的子女也致力于汉与匈奴两族友好。她的大女儿还曾去长安朝见汉朝皇帝。王昭君出塞后50年间,汉和匈奴保持着和平的的局面。
昭君出塞给北方游牧民族带来好处,她是汉匈友好的使者。因此,从唐朝的诗人到今天的文学家,都用笔墨来歌颂王昭君。史学界老前辈翦伯赞曾这样写诗赞扬:“汉武雄图载史篇……”。(用投影片打出诗句)
相传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从四面八方用袍襟携来黄土,含着眼泪堆成一座土丘,于是形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昭君墓。至于王昭君是哪年死的?她的墓是何时修的?现在已无法考证。但是,昭君出塞从古至今传为佳话,昭君墓成为吉祥的象征。据说不能生育的妇女只要到昭君墓上住一夜就能生一个胖娃娃,不长庄稼的土地只要撒一把昭君墓上的土就可以长出庄稼。
今天,凡是到内蒙古去领略塞外风光的人,都要去听一听当地人讲述王昭君,还要到座落在呼和浩特南郊20里的大青山脚下,凭吊一下昭君墓。因为,昭君墓在内蒙古已不是她一个人的陵墓。而是已成为民族友好的象征。(提问)谁能说一说昭君出塞与白登之围后的和亲政策有什么区别?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和亲,为加强汉、匈两族人民的友好作出了重大贡献,很显然这时的和亲同汉初的和亲政策有着很大的不同。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板书)四、东汉同匈奴的和战
1.匈奴的分裂 2.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部分。(放投影片)北匈奴仍居住在蒙古高原,并控制着西域,隔断了西域与东汉的交通,还经常出兵进攻东汉北部郡县,掳掠南匈奴人和汉人,河西走廊更是深受其害。那里的人民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为了解除北匈奴对东汉的严重威胁,保证河西走廊四郡的安全,恢复东汉同西域的交通,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率兵反击北匈奴。窦固进攻北匈奴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统治,窦宪大败北匈奴,使北匈奴遭到沉重打击。后来北匈奴只好向西迁移。
2.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通过了解汉与匈奴的关系,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汉与各少数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但是在很长时间内主要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昭君出塞不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吗?汉、匈两族和好后,两族人民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友好的交流。请同学们看107页小字部分。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汉、匈两族人民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
3.作业 :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三道练习题。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匈奴的兴起及其在我国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
2、体会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中华民族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3、认识匈奴族对祖国北方开发所做的贡献,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比较分析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两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
2、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匈奴的兴起、匈奴势力不断壮大以及进入鼎盛时期的原因。归纳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的主要活动和历史贡献。
4、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2、通过对卫青、霍去病、王昭君等历史人物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古老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并补充有关的资料,上学生懂得汉武帝时期国力的增强,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而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胜利又为汉边郡的安定,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教学过程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回顾秦朝同匈奴关系中发生的几件大事: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扼制了匈奴的南下。但是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阅读教材,思考“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问题一: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汉初年的经济是什么状况
西汉刚刚建立,社会非常贫困,经济实力不足,导致军事上失败。
问题二: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
这个和亲政策是以皇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同时还每年赠以大量财礼来维持的。目的是为暂时避免匈奴的骚扰,但这种政策并没有阻止匈奴年年南下掠夺。
补充材料:秦末汉初,中原长期动乱,匈奴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威胁中原。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冒顿围困于平城白登。经过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围,史称“白登之围”
这次战役,匈奴出动骑兵40万,汉高祖率30多万大军迎敌。冒顿用诱兵之计,将汉高祖和先头部队重重包围在平城白登山。匈奴骑兵阵势严整,汉军无法冲出重围,粮草断绝。后来,汉高祖派人贿赂冒顿的妻子。冒顿的妻子劝说冒顿解开重围的一角,汉高祖才得以乘大雾弥漫,仓皇逃出。
白登之围以后,西汉政府因国力不足,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将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汉朝每年向匈奴赠送大量财礼,以暂时避免匈奴的骚扰,并开放边境市场,与他们进行贸易。但匈奴仍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汉初“和亲”政策的确定:白登之围后,鉴于匈奴不断进犯北部边郡,刘邦苦于无力抵抗,遂接受大臣娄敬的建议,答应与匈奴和亲。娄敬认为:将汉公主嫁与冒顿单于为阏氏(皇后),并送以厚礼。这样,匈奴“贪于重币”,又因“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外孙为单于,岂闻(外)孙敢与大文抗礼者哉”
娄敬所说的和亲理由,虽然很勉强,但在当时汉王朝急需稳定,而无力抵抗匈奴入侵的形势下,这种和亲政策为惟一可行之法,因而立即被刘邦接受。只是吕后不愿将惟一的女儿“弃之匈奴”,于是于高帝九年(前198年),将一庶人家女儿冒充公主嫁与单于。和亲政策虽然能暂时缓和同匈奴的矛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材料你明白什么叫“和亲政策”,汉初为什么实行“和亲”政策了吧。
你对汉初和亲政策有什么看法鲁迅认为:“和亲”政策是“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翦伯赞则认为“和亲政策在今天看来是一种陈旧过时的民族政策,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却是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的办法。”林剑鸣认为“和亲政策是汉初被迫采取的一种方式,是西汉政府无法用武力抵御匈奴入侵时才实行的,其作用是应当肯定的。”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那么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政策又有什么变化呢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匈奴的威胁,你会怎样做呢
问题三: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
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到武帝时已六七十年,汉武帝时代实行大一统的统治,使西汉王朝由弱渐强,中央集权制度也进一步加强,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次战役。公元前119年的一次,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破匈奴,可结合“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讲解。经过这次战役,匈奴主力向西北远徙,“漠南无王庭”,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地区所受到的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
你认为汉武帝为什么能够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
(1)武帝时国力强盛是反击匈奴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2)反击匈奴的战争顺应了人民渴望边境安宁的愿望,得到人民积极支援。
(3)卫青、霍去病等汉军将士英勇善战
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有哪些作用
三、昭君出塞
1呼韩邪单于归汉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南迁长城附近。他表示愿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2昭君出塞
(1)阅读以下资料,你怎样理解它
材料一: 书上摘录的《汉书》内容
材料二: 汉武雄图载史篇,征城万里通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2)昭君出塞与白登之围后的“和亲政策”有什么区别
汉初和亲是在白登之围大败的情况下实施的,统治者采取了纳贡求和之策,具有屈辱性,这种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匈奴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且昭君也是自愿前往的,双方是平等互利的结合。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奴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3汉和匈奴的和战
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同汉朝和好逐渐内迁。北匈奴仍在蒙古高原,并控制西域,经常派骑兵进攻东汉的边境,河西走廊的郡县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东汉王朝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北匈奴战败以后,部分向西远迁。
想一想:两汉与匈奴的关系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解析:概括出两汉时期与匈奴之间交往、战争的史事,从而得出汉匈之间是“战”与“和”交错复杂的民族关系。从具体的“战”“和”中明白一些道理。
答案:(1)①秦末汉初,由匈奴乘机夺取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
②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
③汉武帝时,大规模反击匈奴并取胜。
④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向汉称臣,首领呼韩邪求亲,昭君出塞。
⑤东汉派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
(2)启示:第一,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匈奴族作为少数民族之一,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历史上各民族间有战有和,但统一与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正是在各民族的战与和之间,我国历史曲折向前发展着,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兴衰变故,才使得我国的历史更为丰富多彩。
第三,像王昭君、霍去病这些为民族间安定、和平做出贡献的人物,永远受到后人的称颂。
动脑筋: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今天56个民族中已没有匈奴族,但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贡献,主要有:①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②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③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是对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大量史料讲述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及其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讲述匈奴族统一开发蒙古草原作出的贡献,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通过学习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教学工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万里长城)
教师:从浩瀚的外太空向下看,我们会看到人类伟大的建筑之一万里长城,那么同学们回忆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
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老师:大家想一想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是为了抵御匈奴。
教师:那么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
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二)讲授新课
1匈奴族的兴起
教师:匈奴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哪位同学告诉我匈奴族生活在什么地区,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教师:(讲述)蒙古草原;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
教师:秦汉之际他们杰出的首领是谁
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学生可以发表各自的观点)
教师:冒顿。
冒顿励精图治,治军有方;秦末,中原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匈奴崛起。
教师:那么冒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
老师:(总结)冒顿单于即位后励精图治的作为不仅对匈奴的发展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统一蒙古,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北方的第一次统一,对北方的经济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冒顿单于勇武善战,富于谋略。他是少数民族中比较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教师:在学生讨论完这个问题后,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教师:(讲述)统一使匈奴生产迅速发展,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密切的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金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展示相关,说明手工业发展状况)
2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演变
老师:秦朝末年,中原大地狼烟四起,边境松弛,匈奴趁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匈奴强大之际,正是西汉建立之初。请大家回顾西汉初年的经济状况
学生: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西汉对匈奴采取了什么政策
学生:和亲政策。
老师:(简要介绍一下“白登之围”和“和亲政策”的背景,可以请学生看小字,理解什么是“和亲”)“和亲政策”效果如何
学生:“和亲”就是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的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市场,与他们进行贸易。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老师:“和亲政策“并没有能阻止匈奴南下的进攻。那么这种局面到何时才结束呢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老师: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认识到和亲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于是下定决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那么汉武帝时是否已具备了攻打匈奴的条件呢(带领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而总结如下: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已具备了反击匈奴的物质基础)汉武帝时有两位杰出的将领,他们因大破匈奴而名垂青史,这两位将领是谁呢
学生:卫青、霍去病。
老师:(补充讲解:公元前129年春,汉武帝派公孙贺、公孙敖、李广等各率万骑出击。与这些老将同时率兵击匈奴的还有年轻的车骑将军卫青。这次军事行动是卫青初次率兵与匈奴作战。但就在这初试锋芒中,卫青脱颖而出,表现出军事将领的指挥才能。
在同时出击的几路大军中,公孙贺出云中无所获;公孙敖出代郡被匈奴打得大败,损失达七千人;名将李广出雁门败得更惨,自己被匈奴生俘,后凭机智勇敢夺得一匹快马才只身逃回;只有卫青这一路首战建功。他率兵出上谷,直到龙城,斩虏七百名,被赐为关内侯。这次战役是卫青与匈奴战斗一生中的第一次胜利,也是汉武帝决定反击匈奴侵掠的第一次告捷。
公元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随舅父卫青第一次出征,初试锋芒,他就显示出惊人的勇敢和出众的统帅才能。他只率八百轻骑就深入敌阵,俘虏单于祖父、叔父及许多重要将领。凯旋归来后,霍去病得到朝廷嘉奖,因功冠全军,故被封为“冠军侯”。在以后的年代里,卫青、霍去病多次协同作战,屡建奇功,皆成为汉代伐匈奴的名将。(老师对照地图讲解汉武帝时汉与匈奴之间的交战情况,重点讲解公元前119的漠北之战)想一想:你认为汉武帝为什么能够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如下:
(1)武帝时国力强盛是反击匈奴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2)反击匈奴的战争顺应了人民渴望边境安宁的愿望,得到人民积极支援。
(3)卫青、霍去病等汉军将士英勇善战。
教师: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有什么影响在和学生探讨的基础上得出: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具有非常突出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消除了匈奴的威胁,使北方边境呈现出和平兴盛的景象;边境的和平兴盛,也给匈奴人民本身带来了安宁、和平和利益。
教师: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
学生:虽然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文明的发展。但是反击匈奴战争也导致汉武帝晚年的财政危机。
教师: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位奇女子: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风华绝代,深明大义;她的一生关系到两大民族风云激荡的历史;她被誉为国家和平,民族和谐的女神;她的美名流传千古,演绎了两千多年的文明与传奇,她是谁呢她就是具有落雁之姿的王昭君。(在讲解的时候,播放电视剧《王昭君》的剪截视频)
教师: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南迁长城附近。他表示愿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教师:(幻灯片打出王昭君的简介,让学生了解“昭君出塞”是怎么一回事)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昭君出塞是民族友好往来的见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打出历代名人对昭君的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或思考一些问题如: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
学生:(锻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讲述)汉初和亲是在白登之围大败的情况下实施的,统治者采取了纳贡求和之策,具有屈辱性,这种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匈奴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且昭君也是自愿前往的,双方是平等互利的结合。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奴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老师: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同汉朝和好逐渐内迁。北匈奴仍在蒙古高原,并控制西域,经常派骑兵进攻东汉的边境,河西走廊的郡县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东汉王朝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北匈奴战败以后,部分向西远迁。(这部分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即可,不做重点掌握)
老师: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正确理解汉匈的民族关系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
课后小结
匈奴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当时,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掠夺是非正义之战,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1 求粤曲萧何月下追韩信曲词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 “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京剧:25楼第十五场(家院上。)家院 (白) 且住!来人报道,韩将军弃官逃走,不免报与相国知道。
(白) 有请相爷。(萧何上。)
萧何 (白) 何事?院子 (白) 启相爷:大事不好了!萧何 (白) 何事惊慌?院子 (白) 韩将军弃官逃走了。(萧何惊。)
萧何 (白) 带路!(萧何走圆场,看诗,大惊。)萧何 (白) 呵呵,韩信去了! 家院,韩将军怎生打扮,往哪道而去?院子 (白) 身背宝剑,跨下青鬃马,直奔东门而去。
萧何 (白) 好,待我东门问个明白。院子 (白) 待小人与相爷备马。
萧何 (白) 我等不及了!(家院下。)萧何 (白) 哎呀且住!韩信不辞而别,君臣东归何日!也罢,我不免去到东门,问个明白,再作道理。
(西皮散板) 听说韩信他去了, 不由萧何心内焦。 头上整整乌纱帽, 身上撩起滚龙袍。
三番两次把韩信保, 大王不用为哪条? 此番韩信追得到, 同心协力扶汉朝; 此番韩信追不到, 这万里江山一旦抛! 忙忙朝前跑,(萧何跑圆场,跌倒。)萧何 (白) 啊唷…… (西皮散板) 来到东门问根苗。
(守城官上。)守城官 (白) 参见相国。
萧何 (白) 罢了,你可曾看见一位将军,跨下青鬃马,身背宝剑,喏,喏,喏,由此道而去呀?守城官 (白) 有的,过去一日了。萧何 (白) 怎么,过去一日了?守城官 (白) 正是。
萧何 (白) 这……夏侯婴 (内白) 相国慢走。(夏侯婴上,下马。)
夏侯婴 (白) 相国,大事不好!萧何 (白) 何事惊慌?夏侯婴 (白) 韩将军逃走了。萧何 (白) 我、我我,(萧何夺马。)
萧何 (白) 我……知道了!(萧何抢马,上马,出城,下。夏侯婴起立。)
夏侯婴 (白) 这是什么缘故? 来,来,来,快快备马。守城官 (白) 是,是。
(守城官带马。夏侯婴上马,出城,下,守城官下。)
26楼第十六场(樵夫上。)樵夫 (西皮摇板) 砍柴已毕下山道,韩信 (内白) 马来。
(韩信上,过场,下。)樵夫 (西皮摇板) 马走如飞一英豪。
萧何 (内白) 马来。(萧何上,看两边。)
萧何 (西皮导板) 催马加鞭迷了道,樵夫 (白) 唔……萧何 (白) 呀! (西皮散板) 我不免向前问一问樵。 (白) 喂,樵子请了。
樵夫 (白) 请了。萧何 (白) 你可曾看见一位将军,跨下青鬃马,身背宝剑,喏,喏,喏,由此道而去啊?樵夫 (白) 有的,有的。
算来过去已有五十余里了。(樵夫下。)
萧何 (白) 呀! (西皮散板) 五十余里路已遥, 又见月影上树梢。 忽然间想起了我的腹中饥了, 纵然是饿死我也要追赶英豪。
(萧何下。)28楼第十八场(韩信上,临绝道,徘徊。)
萧何 (内白) 将军慢走!(萧何上,走圆场,落帽,跌下马。韩信扶萧何起立。)
韩信 (白) 相国,相国,相国。(萧何抓韩信。)
萧何 (白) 韩……将军,你……绝人太甚哪!韩信 (白) 啊?萧何 (白) 你……怎么不辞而别了?韩信 (白) 这个……相国!想我韩信,自到褒中以来,蒙相国恩待,连保三本,怎奈汉王执意不允,有何面目留在褒中。情愿去归故里,耕种为生。
相国大恩,荣图后报。萧何 (叫头) 韩将军,将军哪! (白) 你有管乐之才,伊吕之志,我连保三本,大王说你出身微贱,不肯重用;怒恼将军,投奔家乡,我闻听此言,忙忙追赶前来。
将军,暂息雷霆之怒,随我回去,我以全家的性命力保将军;大王再若不用,我与将军一同走。将军千不念,万不念,请念你我一见如故—— (二簧顶板快三眼)是三生有幸, 天降下擎天柱保定乾坤。
全凭着韬和略将我点醒, 我也曾连三本保荐于汉君。 他说你出身微贱不肯重用, 那时节怒恼将军,跨下战马,身背宝剑,出了东门。
我萧何闻此言雷轰头顶, 顾不得山又高、水又深、。
2 《荔枝颂》粤曲的歌词歌名:《荔枝颂》
演唱:红线女
作词:陈冠卿
作曲:陈冠卿
歌词:
卖荔枝,身外是张花红被
轻纱薄锦玉团儿,入口甘美
齿颊留香世上稀,什么呀
可是弄把戏,请尝个新
我告诉你,这是岭南佳果靓荔枝
果中之王人皆合意,说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早替荔枝写颂词
东坡被贬岭南地,日啖荔枝三百余
好佳果品种各异,爽口桂味肥浓糯米糍
荔枝早熟早上市,三月红有名气
增城挂绿美名驰,黑叶荔枝甜又脆
乡村姑娘,带着一班小伙子
成群结队摘果去,珠江两岸歌声起
万艇千帆载荔枝,说荔枝
一果一木来非易,多少园丁挥汗雨
换来万紫与千红,枝垂锦弹含春意
隔山隔水心连心,献给四海五洲兄弟
万般情意,情如荔蜜甜
心比荔枝果核更细致,荔枝花开香万里
荔枝听我来为荔枝唱颂词,卖荔枝
扩展资料:
粤曲《荔枝颂》,始唱者是粤剧艺术家红线女。1957年,她到莫斯科参加第6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在其中“东方古典歌曲比赛”中,她凭借《荔枝颂》、《昭君出塞》,为广东粤剧界捧回第一枚金质奖章。
歌曲简谱1:
歌曲简谱2:
—荔枝颂
3 粤曲《冷月照梅宫》 讲的是什么内容冷月照梅宫
(旦诗白)婆娑月影醉花枝,一日思君十二时,蜡烛有心还惜别,背人垂泪湿罗衣。(小曲)心中凄怨常暗泪垂,圣驾近来亦难订会期,原来为了恋贵妃,奴因此凄怆病骨支离,每日暗思,午夜更伤悲,奴寂聊孤单怨君不复至。(生二流)芳草地,夜迷离,深苑春宵人独至,声沉万赖,忍听玉漏迟迟,燕莺声啼澈耳,残红飘薄怨风姨,寥落行宫,别人一番凄凉滋味。(旦口古)估不到圣君驾临,请恕失迎之罪。(生)梅妃。孤王今宵有心黎陪伴你,拿,不可半讽半讥呀。(旦滚花)妾自问凡花俗卉,未可与人地斗丽争姿。况妾已惯守空帏,主上你不如归去。(生长二王)花自蝶还稀,花残人不至,绿杨春暧,难作两家移,一朵梅香仍秀媚,恨我分身无术,难以常伴娇姿。今晚偷渡梅宫。完我满怀心事。(旦诉冤)连理枝更遭忌,旧恨心上记,唉我倩谁疗怨思,白头人更悲,怕相见怕相见。旧恨君未知。(乙反二王)堪叹入门见妒,惨成劳燕分飞。未了情缘,此后不忍重提往事。(生反线中板)好春光,名花有幸,此日摇曳生姿,枉断肠,咫尺天涯,谁问花魂寄意。(旦)旧欢难舍,自份再会无期,生已无欢,何若憔悴死,未容红叶,效题诗。至有洗尽铅华。(秃花)我都不羡千红万紫。(白)主上你扯拉。(生白)梅妃。梅妃。唉呀。你米喊得架,米喊得架。(流水行云)撩心意,愿卿再莫提往事,你恨多矣,情伤自嗟叹暮迟,我最为你痴。(旦)似梦非梦恨依依,我欲不见更伤悲,自悲涕,落花满地时,前情细记,君心变矣,旧恩爱已非旧时。(生)珍珠一串慰情痴。(旦)今宵一见又分离。(生)长伴爱娇,现今悔已迟,断梗飘萍遍难露雨施。(旦)肠断泪尽君你未知,今生已矣。(生)孤心牵挂梦寐。(旦)残枝别恋惆怅金缕词,寸寸相思寸寸相思,我愿终生无抛弃,愿终生花护庇,但要郎情妾意。(生)郎情妾意,誓不负我誓不负娥眉,愿身化蝶同相聚。(旦花)今夜虽蒙重慰藉,又怕肥环到处会惹是非,未取重获皇恩,臣妾已心如止水。(生)梅妃呀你莫个多疑多虑,孤王何惧杨贵妃,拿,我随便驾幸三宫。试问谁人敢干预。(旦)但愿君恩如海漾,长门夜夜喑稀嘘。
4 柳艺 书传柳毅传书,也作柳毅奇缘,起源于唐代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书》。是中国戏曲粤剧的一出经典剧目。
故事讲述湖北人柳毅在前往长安赴考途中,在泾阳遇到一位女子在冰天雪地下牧羊。在多次上次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对方乃是洞庭湖的龙宫三公主,远嫁给泾水龙王十太子。可惜小龙王生性风流,娶妻之后不单没有洞过房,连碰也没有碰过她。三公主独守空房之余,又被翁姑欺凌,带负责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边放牧。周遭水族禽鸟慑于龙王声威,都不敢为三公主传书回家求救。柳毅义愤填胸,答应放弃科举的机会返回家乡送信。
柳毅回到洞庭湖畔,为三公主送信往龙宫。但洞庭君碍于与泾阳君的多代姻缘,想息事宁人,但洞庭君的弟弟钱塘君则大表气愤,并带同水军前往解救三公主,并杀了泾水十太子。三公主回宫后,为柳毅奉酒答谢。钱塘君见二人眉来眼去,欲撮合二人。但柳毅碍于没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怀自己间接杀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绝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经常望湖兴叹;而三公主亦对柳毅日夜挂念。双方家长为了子女的前途而大然思量。柳毅的母亲决意为柳毅寻找媳妇;而钱塘君由于错手杀了三公主的丈夫而梗梗于怀,决意化身为媒婆前往柳家说媒。二人于是有情人终成扣肉。体现了梦想与虚无,是一部浪漫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戏剧名作。
5 国色天香粤剧内容民初,以家家户户擅炼香闻名于世的百花岭。
百花岭炼香第一大户的宫家少爷宫少华和苏家大**苏雨宁从小就订下了婚约。苏雨宁天赋异禀,对味觉特别敏感,是百花岭公认的第一调香师。
宫少华外出学习炼香,苏雨宁邂逅香家大少爷香浩宇,两人一见钟情。苏家毁婚,宫老爷贪图苏家赔偿的祖传香水秘方,瞒着宫少华同意了退婚。
苏雨宁入嫁香家当天,宫少华赶来阻止婚礼,没料到连累宫老爷意外身故。香宫两大家族明争暗斗多年,至此更是结下怨仇。
香浩宇在苏雨宁的帮助下研制出了一种举世无双的好香水。香浩宇认为新香水犹如苏雨宁美丽的眼睛,有着令男人不饮自醉的魅力,将新香水命名为“眼儿媚”。
情场商场两失意的少华发下毒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女人,夺回属于自己家族的荣耀。浩宇去上海参加万国香会,苏雨宁独自回门。
当夜苏府被一场大火化为焦土。现场留下了十余具面目难辩的焦尸。
但放火的并非少华,浩泽和少华都猜不透还有谁会在背后暗算苏家。苏雨宁误以为是少华杀害了自己全家,对少华恨之入骨。
少华将苏雨宁锁在后花园的花房中。雨夜,大醉的少华来到花房,两人发生激烈冲突。
6 昭君出塞 粤剧 作文深深的庭院、沉寂的花木、明眸的宫女、慵懒的梳妆……这一幕幕在昭君心里缓缓飘过。进宫有些日子,却迟迟不见皇帝的踪影。金钗玉饰,散落一地,铜镜前再也不是明丽的笑靥了,两弯娥眉,凝满愁绪。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了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了的第一声惊雷,在死气沉沉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烈焰吞噬了它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迸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它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这一夜,昭君无眠。
她想到了宫廷的阴森,想到了和亲的艰险,还想到了异域的清冷,也想到了国家永久的安宁。宫廷的猜忌、冷落、倾轧,让她一想起就浑身颤抖;而异域的寂寞、隔膜、无助、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嫁的少女举目无亲、边疆的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喋血……这一幕幕在昭君的脑海里频频跳动……
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一遍遍地述说皇上的封赏、嫁妆的豪华、国家的边患、战争的紧张。宫女们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舌底打颤。官员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的少女,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
昭君出塞,留给后人一座青冢和无尽的遐想。
可是,诗人们都错了。“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的答卷。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得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答,生命才能显得美丽。
文字是知识的载体,是穿越历史的小舟,是描绘灿烂人生的锦霞,历史演绎着“四大美女”的故事,在人间婉约
(一)西施浣纱
千年岁月轮回宿,一梦轻纱拢烟霞。越王等闲云中赋,嫣然浅笑度瑶台。今朝回顾湖畔漫,杨柳扶风画中来!
西施浣纱女,一梦飞烟秀阑珊,粉面桃花嫣然韵。倾城美艳鱼慕羞,朝赋流水夕霞妍。出身农家非等闲,世外桃源远尘烟。君王垂爱矜持间,芳华几度暮云烟。清辉漫纱霞光染,明眸顾盼碧水涟。婀娜多姿春风拂,一世流芳美名传。
天生丽质难自弃,群花失色秀色芳。君王拜倒裙下臣,愿抛江山爱美人,幽静淡泊凝诗心。清风拂动叶婆娑,深心满系为西施,思念高贵婉约美,冰清玉洁赛牡丹,舞步翩翩舞婀娜。皇宫佳丽拥千人,各个美貌芳华妍,偏偏独爱西施妍,真心的爱那一颗冷漠幽芳的深藏的心,还有婉约的风韵。
虽拥倾城美颜,心思纤细,静待真情的来临,往事随风已远去,芳心深系君王意,楚楚凄婉明眸转,爱恨情仇聚眉间。山水远程千重险,思乡惆怅泪香腮,梨花蝶雨催芳容,最是低头温柔韵,粉面生春逸柔情。君王宠爱盛誓言,谁言君王无真爱?只为西施付真情。
往事历历上心头,恩爱缠绵几许欢,一朝情怀终用尽,以身殉国终成仁,魂寄天国史册芳。
千年一梦凄婉意,浣纱西施荣照妍。奈何千种相思意,不复昨日乡间吟。但愿还作浣纱人,朝迎旭日暮拥霞,轻吟浅唱奏轻弦。
西施浣纱,千年古筝婉转回荡,一曲《沉鱼——西施浣纱》清音袅袅,在清澈的小溪边,流水潺潺,纯洁美丽的少女在水边浣纱,拥山水的灵秀,另鱼儿觉得含羞的倾国美艳,优雅聪慧智非凡,纤手香凝抚琴弦。
山挥绿韵舞蹁跹,杨柳拂风醉春烟。水波荡漾碧湖涟,纱窗日落花芳菲。千种相思情谁诉,一帘幽梦寄涵芳。今生又能付与谁
帘栊幽月几多愁,望断天涯路苍茫。山河破碎旧梦散,故国不堪回首中。如花容貌香消损,似水年华难当头。
香帆泛舟荡水间,天涯望断苦自怜。清脆的轻音载走了千年前一叶白帆,在梦幻的朦胧中渐行渐远
轮回中低吟浅唱,漫过千年的时空,一朵别致的花朵在嫣然绽放幽香,温婉如水的女子从千年碧波荡漾中缓缓漫步而来。绿水清清,纤手香凝,飘舞的漫纱,笼罩着岁月的痕迹,将一脉暖暖的春意掀开序幕。
春色撩人,桃花绽开笑颜,这里是人面桃花相映红!杨柳扶风伊人韵,舒袖暗芳盈满袖。云水间轻度香帆,一卷墨芳吟词章。
潺潺的流水似在轻奏一曲轻歌,曼妙的女子,纤细的素手香凝,随着浣纱溪的美妙的乐曲仿佛闻到芬芳的泥土的气息,还有青草的清香,依稀远古的琵琶弦弦奏歌袅袅叠起,此时似乎有月下浅吟:“笛音千年轮回弦,月幽朦胧西施漫,此时鱼慕娇艳羞,青山绿水梦悠闲!”
流水悠悠,香帆走远,载着梦的江南,依然如诗如画的村庄,依稀看到如花的美丽少女西施在浣纱。
那旧时的风,那盈盈的月,池边的倩影、在竹林里的那一抹淡淡的芬芳。裁流云织锦梦,指尖凝香墨绽花。一纸挥洒芬芳溢,绿萝粉裳拥素葩。
时光流逝往事随风,我依然憧憬一个美好的结局,战场的硝烟中颓废了的笑颜,如花的倩影怎么回味思乡的惆怅。
一种恒久的惆怅在心上涌起同情的清泉,涌荡如波澜!
千古流传,如花的古典女子,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绪和梦一样的浮想联翩?
梦幻已走远,芳踪何处觅?旧事已换新颜,西施载着历史的清辉,屹立在不朽的国颜,你的芳容会因为史册而永远不会老去焕颜,依然貌美如花,在人间璀璨倚栏,秀色女子在潺潺的流水间浣纱,在人间美名传
(二)昭君出塞
深宫庭院起波澜,寄语梦寒对愁眠。雪凝香腮飞星恨,离别故土路渺茫。品格孤傲幽涵芳,千里一行载离愁。故乡梦里常萦绕,明眸远眺漫阑珊。昭君出塞远,一别家乡行。雁过流连看,敬慕芳容颜。
恬静涵芳雁翩翩,怀抱琵琶韵轻弹。心事婉转凝素葩,一曲幽月清风弦。玉颜佳丽顾枉然,皇室贵族深宫寒。
庭院幽深,明眸顾盼,凄悲的粉蝶,犹如年轮在昭君心里缓缓流过。
进宫朝暮君不见,长廊寂寥无踪影。对镜花容香腮泪,珠钗玉簪摇逸醉。明丽笑靥能几日,一腔愁绪空对月。
入得深宫怨,玉颜遭慕弦。画师施奸计,君王错武断。一朝遣送外,昭君举步难。曼妙鄂婷女,行走雁飞翩。落观芳华艳,故事佳话传。
昭君纤纤素手抚琴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拥一份菩提心静修尘缘,默默祈求平安幸福!
清晨绿韵染轻露,迎着曙光薄雾逸,倩影依稀忆涟漪,回顾玉颜惆怅韵,今朝踏上路程,何日能归故里。最亲家乡的山青水秀,亲人的叮咛嘱咐不能忘记。就像蜕变成蝴蝶翩翩远去,她勇敢地走入西部,步入北国。她渲染着水乡的温婉和灵秀,将一抹江边的朝霞轻挥在他乡,载着青春的屡屡遐思遐徜徉人生不懈的追求,义无反顾的漫步远方。
昭君文静秀美,文静而美好。恬静优雅凝书香,明眸皓齿瀑青丝。流年染指墨芳醇,望断故乡载梦归。
婀娜美颜雁流连,静夜月幽人轻漫。云雾轻拂绕群山,遥望故土泪涟涟。
家乡的伙伴们思念她,载着丝绸之路也望不到她的倩影,那些清纯的回忆,像飘荡在碧湖荡漾之上的彩虹一样灿烂,挥之不去,在梦中回荡萦绕。
昭君出塞,故事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思和畅想在人间婉转
幸得深情携手牵,笑拥佳人朝夕伴。千回百转赋诗音,美景如烟回眸观。
爱情是神圣而美好的,昭君虽没得到君王的宠爱,却取得到了外国的真情,为两国的友谊缔结了不朽的功勋。同时得到了心灵之魂,心系万千轮回,永恒的情感感天动地。
琵琶声声,诉语千万,寄梦幽寒,魂荡思乡曲,曲曲婉转,悠悠然,魂欲断还连,情无限,凄美流连。
素颜如雪水凝眸,琵琶思语凝伫立。千里远嫁香公主,粉蝶翩翩花中舞。泪千行,红颜顾,万千思绪上心头。纤指香凝,弦弦奏,花垂雨蝶飞,心事凝婉转。飞瀑流泉,水云间渡,香帆轻荡,涟漪轻浪。
昭君载着文明古国的书香,灵韵和慧智,在丝绸之路挥洒一段温婉的诗篇。留世人万千思绪,凝一方佳话传,一代豪杰女子,谱写了一个传奇故事,带给人间真情潺潺流淌着温馨,缓缓流入心田
(三)貂蝉妙计
抚琴轻奏韵律远,芳容月羞隐云间。
一世浮萍寄语涵,轮回轻载霞光染。
期如梦红妆艳色,斜风细雨花蝶翩。
巾帼何堪风拂舞,唯有心魂迎战飞。
古史有佳人,月盈含羞顾,悄然隐云层,婷婷纤细步。精妙世无双,疑为瑶池仙,盈袖藏暗香,慧心施妙计。这,就是貂蝉:花容月貌凝玉脂,粉面含香宛素葩,鄂婷漫舞惊日月,云梦漫帘轻垂纱,兰心慧质拥澜轩,妩媚君王魂梦牵,蝶衣轻舞泪纷飞,古史风月赋林台。
轻拥丝绸粉月衫,足踏清水步若莲,朱唇轻点妩媚韵,心似菩提祈天康!娥眉悬月口如丹,粉面含春玉面颜,纤指香凝抚琴奏,明眸含笑醉流年!
几番幽月思徘徊,芳华一世勋国颜,黛眉含恨忧凄凉,一曲箫音楚潇烟!
深谷幽兰馥郁香,徜徉林海诗卷芳。山歌水吟抚琴奏,共赏夕阳挽彩霞!
长亭佳人漫婷舞,粉面涵香凝素葩,朝映旭日幽弦水,暮宿夕阳拥彩霞。馨风送爽柳如烟,渐开荷苞语呢喃,慈竹笋嫩如画卷,彩笔题诗隔幽帘。静默凝思涵墨染,罗裙婷舞芬菲漫。珠玉轻垂帘幽香,秀色芳华依阑珊。
仰天万里绪飘远,冰清玉洁凝素葩。君慕冰心熏沉醉,兰心慧质拥澜轩。笔墨抒意情韵浅,素卷绽馨含幽芳。飘逸漫行若风拂,嫣然浅笑桃花开。最是低头雅致韵,熏醉长亭帝王倾。
梦千年,醉流年,泪眼观花颜,军机不堪言,妙计施失颜,不计利益,委屈求全,惆怅徘徊,清愁盈眉,辗转难眠,谁解幽怨,心曲轻弹,梦魂逸散。小貂蝉,堪当《连环计》的主角,“娇艳闭月”,痛苦中求胜算。女子花颜苦自怜,魂梦徒留楚啸天。妙计施取君王意,回眸流云百战烟。
倾国倾城貌若仙,幽月焚香祷苍天,妩媚婉转施妙计,左右逢源细周旋。
惋惜芳华凝素颜,豆蔻青春历艰难,宛若棋子游戏间,人生舞台歌舞漫。她以自演的人生一场悲剧告终,历史的轻烟,埋葬了妩媚的容颜,但是不朽的是她的尊严,完美了一场征战,暮然回首,如云烟慢慢飘散,她依然在国度嫣然,如同活在人间,时常浮现
舞影鄂婷长亭间,幽月轻弹赋愁眠。黛眉含恨心温婉,芳华漫度宛轻烟。
赋云之蔽月,飘兮柔飘雪,皎若拥彩霞,灼约水芙蓉。云髻轻挽,峨眉淡描,丹唇涵芳,明眸顾盼。瑰韵艳逸,恬静柔水,媚态横生,奇葩绝世。拥罗裙幽弦霞染,缀明珠以璀璨兮,携云雾逍遥雅韵,深谷幽兰馥郁芳,凄凄然徒留梦幻,幽幽芳凝溪水潺。
巧施“美人计”,拜月祈福康,冰心凝婉露,幽月荡惆怅,战乱清歌远,一曲笛悠闲。
浮生梦一场,望穿秋水度,情愫难诉说,希望愿渺茫。长剑鲜血染,魂飞寄国魂,命运难扭转,屈辱一抹艰。
红颜泪零落,悲叹尽无言,无奈楚潇歌,终归香消损。感叹红颜薄命,一世芳华如烟
识破天象,且断天象阴晴间,难料不幸致面前,施妙计,除二贼,最终难逃劫难。凄苦沉迷魂祭天,血祭天颜。
夜沉寂,情难了,一弯新月度千年,轻舒唐诗宋词,犹见清影拜月间,婷婷歌舞翩。粉面凝涵香,幽幽冰心沁。谁解女儿心,娇羞隐云深,红妆且含恨,黛眉凝情结。轻解罗裙,嫁吕布,献董卓,连环妙计抒国难,堂堂七尺男儿身,毁于佳人妩媚间,流史笑为话谈。
风华绝代、倾国倾城;世代相传,你的美艳,惊动月仙,三国时代的经典,在你的裙下婉转凝烟。貂婵,一颗耀目的明星,在人间璀璨。像一轮皎洁的雅月,成为人们谈话的焦点。你的妩媚,琢取了人们梦寐以求的荣耀。因你的出现,三国时代君王臣子失魂落魄,一代芳华在人间成为佳话,流传千年
(四)贵妃醉酒
妩媚博得君王心,三千宠爱集一身。
舞逸华清池畔馨,粉面含春凝玉脂。
吟歌浅奏幽月醉,含笑举杯酒飘香。
常使帝王珍宠爱,美艳秀色花羞垂。
醉态可掬,美颜绝伦,翩翩舞荡华池,粉面凝香,素葩生辉。一醉倾城,帝王恩宠有佳话,千年史册载流年。盈盈然醉芳容。
幽月温婉夜涵芳,轻盈霓裳韵律扬。寒梅映雪玉蝶舞,碧湖荡漾婷漫芳。楚潇烟雨两腮泪。怎耐惆怅素红妆。千古轮回凝爱恨,暗香盈袖醉明皇。
浩月独翩舞,悠心诉难求,婀娜多姿逸,绝伦惊寰球,鼓瑟传韵柔,纤手舒翼袖,蓝罗漫绽屏,粉面疑玉流。佳人当醉态,君王拜卿求。
静听一首歌曲,就像在回味一段故事,执一卷唐诗宋词,品读其间的内涵,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千年前的故事就像在眼前浮现,前生后世演译着欢乐喜悲,浮生一梦,如水年华悄然远去淡淡不留痕迹。
静夜有份别致的美,展开遐想的翅膀,让思绪自由的飞翔!展一卷素卷,书写流年的欢乐和悲伤,还有淡淡的惆怅,和着淡淡的花香,写意青春诗意年华,留一卷芬芳!走远回顾,依然徜徉在文字里!不彷徨,依旧浅笑嫣然,迎接美好的阳光!贵妃若生在这世,会是什么样的故事在人间婉转
品一杯清茶,书万卷诗篇。漫步逸红尘,心海荡香帆。古诗间荡漾着贵妃的珠圆玉润,芳华绝代!
想她豆蔻年华入了皇宫,一天皎洁的月亮莹莹,晚风轻轻地拂她的面庞,赏月倚栏观花,花儿羞涩垂头。小小的含羞草,娇媚可人,似花贵妃心怜惜,用手抚摸,花儿羞答答的低头,她就有了羞花的美誉。
含笑饮醇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君王带笑看,醉舞歌曲幽,醉弹朦胧琵琶弦,弦弦扣心音。花照水,醉伊人怎不叫人沉醉!六宫粉黛无颜色,珠圆玉润粉凝腮。品格高雅拥傲骨,玉洁冰清宛素葩。
“回眸一笑百媚生,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启笑先闻,”邂逅那年,雪花随风舞,玉蝶翩跹飞。飘落倾城雪,梅花绽枝头,比不上她含羞的脸颊。君王因你如花似玉的脸庞而流连忘返:佳人含笑顾倾城,一见钟情梦魂牵。纵然抛王权富贵,桃源春色携梦归。
三月桃花嫣然开,露染雨凝妩媚妍。树下玉环歌漫舞,霓裳如霞如画翩。她悠然舞动,似一只彩蝶,桃花绽,美人娇。含羞就像桃花开,君王醉在浓情里,醉美人舞婷翩,春风凝思语,杨柳翠寒烟,伊人漫歌舞,君王不思归!
你曾经头顶凤冠,身拥霞衣荣光,光芒四射,风华绝代。含笑的眼眸楚楚动人,轻澈见底,会说话的眼睛,君王为此陶醉,醉在你的一池清潭里迷失在你的眼眸。去探寻你的神秘的内心深处,将丝丝柔情缠绕婉转与你的心间,窃取了你的芳心,倾杯醉饮,把盏寄语笑谈,情迷醉相看,执手诉情怀。
她万千宠爱于一身,醉在君王怀不醒来,一梦千年,如今芳名依旧,感慨流年时光变迁,日日欢歌醉相看。
长亭起舞霓裳翩,水样柔美婷婷漫。轻歌袅袅奏轻弦,醉逸飞花蝶雨菲。
时光在眼眸中朦胧,片片回忆涟漪,邂逅梅花梦,花前月下执手欢,酣醉长亭舞婀娜,桃花嫣然婉约赋。伏案轻舒芳盈袖,舞尽桃花扇依侬。
满眼的凄婉,辉煌的衰落,一杯苦酒了余生,桃色纱巾在飘逸,往事轻轻飘远,旧梦已醒来,你消逝的年华,碎梦片片无处寻,一如你的芳华
许是红颜薄命,醉红的牡丹花,绽放着最后的妖媚,在诗书里徘徊流连
几度魂系梦牵,几度梦如飞烟,酣醉笑颜,美人凝眸观,秀色满园,大明宫美。美人含笑。美人巧笑兮,万花娇羞,美人舞兮,万花散落花蝶翩飞
君王爱江山更爱美人,醉态妩媚依君怀,古今流传佳话,帝王愿抛江山。江山好,更挚爱美人。
皇权富贵如云烟,难遇知己情难诉。孤寂挥剑长路漫,悲戚美人难耐。旧城今夕犹在,何处知己难寻觅。宫殿栏杆还依然,依稀美人醉倚栏。酒醉佳人歌舞翩,独自把酒空对月。不觉叹息,如花美艳,绝世容颜,千年佳话,不如寻人间桃源,情深意长,安定淡然,深宫怨恨,千年幽长,载着贵妃的梦回到今朝,诉说着唐朝的旧事,凄婉萦绕回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