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2、荷花
唐代: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译文
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李将军家设席乘凉,我伴着那夕阳而来同游曲江。
游江归来,看到烛光下的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
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3、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
宋代:苏轼
银筝旋品。不用缠头千尺锦。妙思如泉。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起舞属公公莫起。风里银山。摆撼鱼龙我自闲。
译文
随即欣赏弹用银装饰的筝。不用大量的财物赏赐演奏者;不用花费而欣赏美好的演奏。美妙的才思象泉水涌出,滔滔不绝。洗掉了我十五年的闲愁。
为了让您稍作停留。您不要起身走了,请您起舞。我是会像蓬莱仙岛三神山里的鱼龙在风里摆撼舞蹈的。
4、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5、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先秦:佚名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译文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亮闪闪。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大又圆。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容颜。不期而遇真正巧,与她幽会两心欢。
有闲的日子里,我最爱在阳光明媚的午后为自己泡上一杯绿茶。难得浮生半日闲,至于尘世的纷嚣尽可暂抛脑后,只管去享受那份难得的闲情: 于静心处听一曲怀旧的老歌,在悠然中看一幕杯中的芭蕾。
在剔透的玻璃杯中放入少许茶叶,以热水初贯之,尖尖细细的茶叶上下翻腾,一如芭蕾舞演员在旋转飞舞中高高踮起的足尖。音乐悠扬,茶香弥漫,袅袅的水气渺如轻烟。茶之舞,先是热烈而奔放的,卷曲的叶子打着转儿,随水凌空漂浮,晃如月,游若鱼,幻似影。慢慢地,芽叶渐次舒展开来了,天女散花般挥舞着长袖,孔雀开屏样扇动着羽翼……乐声渐止,茶叶浮沉逐渐轻缓了,闲行若定,宛若天上云卷云舒,又似庭前花开花落。
闻着淡淡的茶香,欣赏着茶的舞姿,我早已陶醉在了这杯中的芭蕾,任思绪慢慢飘散开来。 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的茶,在生命最为灿烂的时候,离开了生命之树。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茶叶始终蜷缩的身体宛如正在紧抓着昔日的光阴,而这一切只为能够留住自身的芳香。直到某日与一杯沸水邂逅相遇,经过一番凤凰涅磐般的洗礼,它才得以再次散发出淡雅的气息,用力一吐最后的芬芳。
用自己一生的等待企盼着灵魂瞬间的蜕变,那是一种梦想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境地。茶,经历了春夏秋冬,吸吮了天地精华,也许为的就是这一瞬间的美。那是怎样的一种美?那是一种为了瞬间的精彩而释放全部生命的悲壮之美,那是为了瞬间的与水的自由舞蹈而生发的相知之美,那是为了将一生凝聚的精华尽情展露的大气之美……
茶,几经冲沏,浮浮沉沉,才释放出了她春雨的清幽,夏阳的浓烈,秋霜的冷肃,冬雪的冰洁。这不由得又让我觉得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更似草木当中的一个人,平凡地生活在天地间,历经风雨,历尽沧桑。人生如茶,人亦如茶。 茶只有经历过沸水的考验才能散发出最美的芬芳,同样,只有那些饱经风霜、历尽磨难的人,一如被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酽茶,才能溢出生命和智慧的清香。
看着一个个小精灵在水中舞蹈,幻化着山水的宁静和澹泊,诉说着生命的沉重和轻盈。当一切都已成为记忆,无论曾经是欢喜是愤怒还是悲伤,回想起来,那些用真心真情走过的岁月都是嘴角淡淡的微笑、眼中幸福的光芒。其实, 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欣赏,杯中的芭蕾何尝不就是生命之芭蕾,寂寞而坚强。
徐学平,自由撰稿人,喜欢放任自己的文字四处撒野~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民风民俗水花——―傣族泼水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影响力最大的,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又叫“浴佛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一般持续三至七天,第一天用傣语叫做“麦日”于农历除夕相似;第二日叫做“恼日”(空日);第三天叫做“叭网玛”竟为守岁。人们把“叭网玛”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水去佛像前浴佛,然后就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古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四处飞溅,在这一天谁身上的水最多,谁今年就更幸福,更美满!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去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到佛寺浴佛是,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天空胜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呀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赞歌,水的祝福,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幸福的世界。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一支支舞蹈在眼前浮现。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想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有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水花象征——吉祥;水花象征——健康;水花象征——幸福!!!
一、祭祖颂歌:
上古祭祀活动盛行,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禳(ráng)灾的祭歌。我国古代也特别重视祭祀,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总之是歌功颂德之作。但这些作品也有其历史和文学价值。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从《生民》到《大明》,周人由产生到逐步强大,最后灭商,建立统一王朝的历史过程,得到了完整的表现。五篇史诗,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业绩,社会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化,以及推翻商人统治的斗争,是他们壮大发展的历史写照。因此,它们与后世的庙堂文学有明显的区别。
讲解《大雅·生民》(ZP42)
克禋克祀:郑玄笺:“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阴也”。夏以水菜(后来三晋节俭)、殷人(东夷、郑卫宋齐、楚)尚声,周人重气。
履帝武敏歆:闻一多先生说 :履帝武敏是一种象征性的舞蹈,“所谓帝是代表上帝的神尸,神尸舞于前,姜嫄尾随其后,践神尸之迹而舞,其事可乐,故曰:‘履帝武敏’,犹言与尸伴舞而甚悦喜也。‘攸介攸止’介林光义读为‘愒(qì)’:息也,至确。盖舞毕而相携止息于幽闭之处,因而有孕也”。(《神话与诗》)
这里实际描写的是古时求子求爱的仪式。
宋周去非《岭表代答》:�人每岁十月旦,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其庙前会男女无夫家者,男女各群,连袂而舞蹈,谓之踏摇。男女意相得,则男咿嘤奋跃,入女群中负其所爱而归,于是夫妇定矣。这是原始狂欢节求爱求子仪式的遗存。而“履帝武敏”当是许许多多形式中的一种。
清陆次云《峒蹊纤志》:苗人每遇节令,男子吹笙撞鼓,妇随其后,婆娑进退,举手顿足,疾徐可观,名曰踹堂之舞。不过苗人此舞,已经失去原始时代舞蹈的意义。他们只是在象征性地表演祖先的狂欢舞而已。苗人是伏羲氏之后,传说伏羲也是因为他的母亲华胥履迹而生。
履帝迹生子的神话,实际上是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的折射,而且反映了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历史背景。反映了殷周时期的历史图景,以及人们敬天祭祖的宗教观念。
艺术上:本诗采用铺叙手法,歌颂后稷功德,似乎是一篇《后稷本纪》。后稷出生、转弃、稼穑、祭祀过程,生动细致。用方、苞、种、裦、发、秀、坚、好、颖、粟,描写谷物生长过程中的十种状态。用旆旆、穟穟、幪幪、唪唪描画豆、谷、麻、瓜四类作物的长势。以舂、揄、簸、蹂、释、烝,叙谷物处理的六个步骤。精细而形象。孙鑛《评诗经》:“次第铺叙,不惟记其事,兼貌其状,描摹如纤,绝有境之态。”
传奇色彩:履帝迹而怀孕,生而如肉团,剖之不开,弃之见异,生而会立,天生知农,天降嘉种。
二、农事诗:
我国农业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新石器晚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标志着农业的初步发展。周人将自己的始祖与发明农业联系在一起,可见农业在周人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诗经》时代,农业生产已占有重要地位。《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与之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
周初的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生产,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时,要举行隆重的祈谷、藉田典礼,祈求上帝赐予丰收,天子亲率诸侯、公卿大夫、农官到周天子的藉田中象征性犁地。秋天丰收后,还要举行隆重的报祭礼,答谢神灵的恩赐。《诗经》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这类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周初农业经济繁荣,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讲解《七月》
《七月》是一首农事诗,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8章88句,380字。其最伟大的价值是史料价值,研究古代农业发展状况、古代气候的学者都必须参考。
艺术上,这首诗受到的称誉过多,说它“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洵天下之至文”、“真是无上神品”,这些赞词,都缺少发展的眼光。清代崔述:“读《七月》,如入桃源之中,衣冠朴古,天真烂漫,熙熙乎太古也”。评价比较中肯。的确,这首诗不着意构筑,信口而出,用赋的手法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把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朴实、生动地描摹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这便是《七月》的艺术特点。
三、燕飨诗:
《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周代是农业宗法制社会,宗族间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诗经》中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也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亲族间的脉脉温情。
讲解《小雅·鹿鸣》。
本诗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燕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而对不能循礼自制,纵酒失德的宴饮,则是否定的。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
全诗以鹿鸣起兴,首章言奏乐,二章言饮酒,末章则并奏乐、饮酒而言之。从情绪上说,是一章比一章亲近;从气氛上说,是一章比一章热烈。至末章则达到“和乐且湛”的高潮,层次十分清晰。
四、怨刺诗:
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这些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所谓“变风”、“变雅”:《礼记经解》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是后世经学家纳入伦理轨道后对《诗经》作品的主观解说,即指“乐而不*,哀而不伤”。《诗经》确有不少含蓄蕴藉的作品,但也有一些直吐怒骂之作。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其特点是“多具忧世之怀”,“有忧生之意”。刘熙载《艺概》)如小雅中的《节南山》、《雨无正》反映了厉王、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相鼠》、《齐风·南山》、《陈风·株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政教缺失,人伦废绝,刑政苛酷的时代背景下,公卿列士、贵族大夫及社会各阶层人士,悯时丧乱,忧世忧生,以诗来针砭时政和社会弊端,感叹身世遭遇。
五、战争徭役诗:
战争与徭役为主要题材的叙事和抒情诗称为战争徭役诗,这类诗大概有30首。战争与徭役在作品中一般被称为“王事”: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唐风·鸨羽》)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小雅·北山》)
参加战争和徭役,是周人必须履行的义务。战争徭役诗的主旋律:由于周人重农尊亲,所以从总体上看,战争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从而凸现了较强的周民族农业文化的心理特点。《诗经》反映战争徭役有两种情况:
其一、对周边民族的抵御与进攻(积极防御)。自西周建国,不断受到外来侵扰,北方的玁狁(戎狄),东南的徐戎、淮夷,南方的荆楚。这些部族尚处于游牧阶段,未进入文明的门口,文化水准的差异及对子女财帛的垂涎(xian),使他们对农业为主体的较为富庶的周民族发动进攻。于是就有了战争诗。《小雅·采薇》《秦风·无衣》(与玁狁)《大雅·常武》《大雅·江汉》(与荆楚)周族创造的是农业文明,周人热爱和平稳定的农业生活环境。因此,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北方玁狁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说明其所怨恨者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戌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
其二、对内镇压叛乱的。武王灭殷之后,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国,并让管叔、蔡叔、霍叔监督武庚。武王死后,周公当政,武庚、管叔和蔡叔及徐国、奄国相继背叛,周公率兵东征。经历了三年的激战,最后平定了叛乱。如《豳风·东山》。《豳风·东山》反映的完全就是士卒的厌战情绪了。出征三年后的士兵,在归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着家乡的景况和回家后的心情。“我”久征不归,现在终于脱下戎装,穿上平民的衣服,再不要行军打仗了。归家途中,触目所见,是战后萧索破败的景象,田园荒芜,土鳖、蜘蛛满屋盘旋,麋鹿游荡,萤火虫闪烁飞动,但这样的景象并不可怕,更令人感到痛苦的,是家中的妻子独守空房,盼望着“我”的归来。遥想当年新婚时,喜气洋洋,热闹美好的情景,久别后的重逢,也许比新婚更加美好?这里既有对归家后与亲人团聚的幸福憧憬,也有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整首诗把现实和诗人的想象、回忆结合在一起,极为细腻地抒写了“我”的兴奋、伤感、欢欣、忧虑等心理活动。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果说在战争诗中,除了厌战思乡之情外,还有少数激奋昂扬之作的话,《诗经》中的徭役诗,则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了。无论是大夫为天子、诸侯服役,还是下层人民为国君服役,都表现出服役者的强烈不满。如《卫风·伯兮》,即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戌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人不在面前,梳妆打扮还有什么意义呢?率真质朴地写出了思妇内心的相思哀痛。《王风·君子于役》也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黄昏时候,牛羊等禽畜都按时回家,而自己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即景生情,因情寓意,在田园牧歌式的农村小景中,渗透了思妇的无尽相思和悲哀。
六、婚恋诗。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有单相思的诗:《周南·关睢》;男女相互爱慕的诗:《邶风·静女》;女子对男子的思念:《郑风·子衿》、《郑风·出其东门》;争取婚姻自由的诗:《鄘风·柏舟》;弃妇诗:《卫风·氓》和《邶风·谷风》。
讲解《氓》和《谷风》。
《氓》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吻叙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全篇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巧妙地将事件过程和弃妇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在女主人公悔恨地叙述自己恋爱、结婚和婚后被虐、被弃的遭遇中,表现出刚强自爱、果断坚决的性格。
《谷风》以具体的事实诉说自己的劳苦贤淑和丈夫的薄情寡义,指责了丈夫的喜新厌旧,得新捐故的恶劣行为。客观地反映了妇女的悲惨命运。
(一)
她赤脚、身披薄纱,在肖邦等古典音乐大师作品的意境中轻盈曼舞,宛如天仙降临。
她异想天开,游戏人间,像换衣服一样变换情人,全凭一时的心血来潮和随时随地的心理感觉。
她勇敢、坚强、特立独行,在饱受亲生孩子离她而去的痛苦后,依然站在舞蹈上,谁也无法击垮她。
她就是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勇于藐视婚姻,勇于承受磨难的伊莎多拉·邓肯。
邓肯1877年5月26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她出生时,父母已经离婚了,她跟随母亲生活,因为生活贫困,他们一家人经常搬家。
她的童年遭遇是不幸的,但是她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她从小没有感受到父爱,在单亲家庭长大,但幸运的是,她的母亲给予了她伟大的母爱,让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了她的舞蹈志趣。
的确,在邓肯看来,一个人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真正的教育是母亲晚上弹奏贝多芬的曲子,朗诵莎士比亚、雪莱的诗歌。她在母亲身上学到了音乐知识,开启了她的舞蹈之门。
美丽的邓肯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女孩。邓肯是为舞蹈而生,为舞蹈而活的人。她从小就喜欢唱歌,喜欢表演,尤其喜欢跳舞,并展露出非凡的舞蹈天赋,她刚会走路时便能在母亲的钢琴伴奏下翩翩起舞。在她6岁时,就能教小伙伴跳舞,并表现出对僵化、刻板的古典芭蕾的反感,立志把自己的舞蹈建立在自然的节奏和动作之上,去解释和表演音乐家的作品,摆脱规则和习俗所约束的自我表现。
穷困潦倒的生活,条条框框的拘束时时刻刻折磨着邓肯。她开始迫切追寻所有充满创作天赋的发出呼唤的地方。对她来说,不管这个“遥远的地方”在哪里,只要远离这里就行。终于,怀着满腔热忱的邓肯和母亲踏上了奋斗之路。
(二)
母女俩来到了芝加哥。邓肯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打击,她的舞蹈没有得到公众认可。于是,摆在母女俩面前的是饥饿,不是饥饿的威胁而是实实在在的饥饿。终于,邓肯在一家剧场里找到了工作。为了生存,她开始在烟雾缭绕、酒气熏天、浑浊不堪的氛围中跳舞。
在面对生存威胁时,即便是怀揣梦想的人也会变得十分渺小。此时,“遥远的地方”再次向她招手。这一次,邓肯一家人要去伦敦。邓肯已经21岁。
在这里,她刚开始收入很少,远远不够填饱这些年轻人如饥似渴的胃。但是她的精神食粮却是充实的,她在不列颠博物馆潜心研究了古希腊艺术。她从古代雕塑、绘画中找到了她认为理想的舞蹈表现方式:身着长衫,赤脚,动作酷似树木摇曳或海浪翻腾。
邓肯在自己的传记里曾再三提到,她最初的舞蹈灵感和冲动来自那奔腾不息的大海、微微颤动的鲜花、翩翩飞舞的蜜蜂和展翅翱翔的鸽子;在她的眼中,自然界一切都在舞蹈,而且远比人类自由舒畅得多。她认为在自然中寻找最美的形体并发现能表现这些形体内在精神的动作,就是舞蹈的任务。她的美学思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美即自然。
在当时,舞台上的舞蹈多半是芭蕾舞式的,一拍一跳,舞蹈演员束腰敞裙,只立在足尖,旋转翻滚。在邓肯眼中,这种跳舞,已失去人类自然行动之美,只不过是女性的一种技能。她认为:技巧会玷污人体的自然美,动作来源于自我感觉,舞蹈应该自始至终都表现生命。她把舞蹈定义为:“一个对生命的完整概念,还有透过动作表达人类心灵的艺术。”慢慢地,她开始不屑于为生活而去跳低级的商业化舞蹈。
在巴黎穷困时,虽有柏林某大戏院邀请她表演,只因不许她裸腿赤足,邓肯竟回绝了他。此时,她身心俱疲,这副胸膛蕴藏着无止境的痛苦,眼前的双手上打着悲伤的烙印。独自一人时,任由眼泪流尽。
终于,邓肯等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作为舞蹈家的邓肯终于要破茧成蝶。她被邀请在柏林表演,一个身披薄如蝉翼的舞衣、赤脚跳舞的舞者,在舞台上翩若惊鸿地做着那些无拘无束的神妙舞奏,热爱艺术的德国人对此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热情。显然,她的舞蹈是革命性的,与一直统治着西方舞坛的芭蕾舞大相径庭,充满了新鲜的创意,创造了一种自由舞蹈的形式,为现代的新型舞蹈探索出一条新路。
(三)
她受尽磋磨,不屈不挠,终于获得了认可和成功。生活真可谓绚丽多彩。但在她那颗执意无悔的内心深处装着的始终是她的梦想。在这之后,每次表演,她以一身薄纱轻衫、赤脚起舞的形象,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中。她引起人们狂热的崇拜,尤其是一些青年学生崇奉她如女神,倾倒于她的魅力。
邓肯的舞蹈,成为了一种风尚,英法各国人人仿效。的确,赤足的邓肯给20世纪的美国舞蹈界带来了一股有力的冲击。舞蹈史家的描述是这样的:邓肯整个身体在舞动,并把心灵安置其中,不守成规,也因而不落俗套,超越了“肉欲的对象”。
对于那时代来说,她是个标新立异的女性,但她所做一切,是出于本性,并非为了哗众。此后,办设舞蹈学校成了她一生追求的事业。
1904年,她不惜典卖珠宝,把所有的积蓄奉献出来,在柏林创办了第一所舞蹈学校,向年轻女孩传授舞蹈之美。这是她从小立下的志向,所以无论她遇到多大阻力,她都不会放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作为一个舞蹈家,她获得了成功。她成为美国现代舞蹈的奠基人,并以自己创办的舞蹈学校,传播推广了她的舞蹈思想和舞蹈动作,影响了世界舞蹈的发展进程。
此时的邓肯渐渐明白,缺少圆满爱情的生活是不完满的,于是她的私生活充满了迷幻色彩。她开始在欧洲贵族富商,艺术界名人之间留情,甚至希腊王、保加利亚王也都倾心于她。但是她像换衣服一样变换情人,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在12岁时庄严起誓,她不排斥爱情,但绝不结婚。
1905年,她在柏林邂逅了埃伦·特里的儿子戈登·克雷格。这是一场伟大的爱情;这是一段极至的生活。她愿意做未婚妈妈,她不在乎孩子是不是因为私生子的名分而尴尬,她只是尊崇自己的内心,去寻找未来的方向。不久,他们的爱情结晶降生了,他们给她起名迪尔德丽。邓肯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她的舞步并没有就此停止,她来到了美国。同样,美国人震惊了,而且欣喜若狂。西奥多·罗斯福对邓肯也大为赞赏:“在我看来,就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跳着舞穿过沐浴在晨曦中的花园,去采摘自己想象中的美丽花朵。”
1914年,她又在巴黎近郊创办了一所舞校。当她踏着肖邦的《葬礼进行曲》那萦绕的旋律翩翩起舞,此时一幅悲剧的幻象映入了她的眼帘。她闭目而舞,却分明看见了自己的两个孩子面临着不幸的威胁。几天后,她收到了两个孩子的死讯。
一位母亲的哭泣,一生中只有两次,也仅有两次———在自己孩子出生和死亡时。她感到周围的人都在哭泣,唯独她自己没哭,但是她听见了自己心底的哭号。作为母亲,她感到自己再也不能跳舞了。可她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双脚。在自己的悲剧中,她变成了一个女巨人,而生活没有也不可能止步不前。她依然跳舞,依然继续教她身边的那些小姑娘跳舞。
1921年邓肯应前苏联教育人民委员会主席卢那察尔斯基的邀请,她不远万里,途经许多国家来到前苏联办学。
岁月的流逝,常常可以缓和童年时代的偏执,可是邓肯却始终没有改变对自己曾目睹的婚姻制度所持的鄙视立场。
直到1922年,邓肯对叶赛宁一见倾心和钟情,终于看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唯一的”意中人,把对叶赛宁的爱看作是她的生活的“最后一次复兴”。
(四)
舞蹈天才和诗歌天才相遇总会与众不同。邓肯一生不主张结婚,但为了与叶赛宁在一起,她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开始了她一直拒绝的婚姻生活。不仅如此,考虑到叶赛宁的感受,本来已经43岁的邓肯在登记结婚的时候说自己只有35岁,缩小了和叶赛宁的年龄差距。
结婚后,她发现叶赛宁“只佩服她的肌肤”,而不了解她的艺术。的确,他们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叶赛宁是个“忧伤”的诗人,邓肯是个“快活”的舞蹈家,他们虽然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但性格上却缺乏和谐一致。不久,他们决定分手。叶赛宁在1925年年末自杀,邓肯在1927年下半年意外身亡。他们的相识,或许要为短暂而绚烂的人生抹上最后的浓重一笔。
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各自成为了对方命运中的匆匆过客,各自成为了对方幸福与痛苦的根源。
在邓肯遇难前不久,一位西方记者问她:“在你的一生中,你认为哪一个时期最伟大和最幸福?”她不假思索地答道:“俄罗斯,只有俄罗斯。我在俄罗斯这三年过程中,是同它的全部苦难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短短的三年里,足够抵得上我整个一生中余下的全部岁月。不久我又要到那里去了,我愿在那儿度过我的余生……”
1926年,邓肯拍卖了她在纳伊尔的住宅———那个让人完全心碎的地方。邓肯两个天使般的孩子,就是从那里出去,被塞纳河水夺走的。
1927年7月8日,邓肯在莫加多尔剧院举行了她一生中最后一场公开演出,节目是她自己精心挑选的,有舒伯特的《圣母颂》和瓦格纳的《绮瑟之死》等。
邓肯的命运终究是不幸的:1927年,由于脖子上的围巾的一端卷进了飞驰的敞篷小汽车的轮子里而惨然死去。曾经爱过她的人哭了,了解她美丽梦想的人哭了,还有……
生命死了;梦想死了;世界空了。在那令人悲痛的日子里,人们发现,邓肯遗体上别着的宽幅红色缎带上闪耀着金色的题词:“俄罗斯的心为伊莎多拉哭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