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报告 | 超人气特色小吃,你能正确读出它的名字吗?

探店报告 | 超人气特色小吃,你能正确读出它的名字吗?,第1张

漳州市芗城区青年路176号(原公园四果汤斜对面)

12元/人

 ▍胡萝卜 ▍

 ▍小白 ▍

 ▍皮卡丘 ▍

挑剔是对美食的考验

美食当前六亲不认

好吃的都喜欢

早餐是开启一天元气满满的钥匙 ,然而许多人都做不到早起为自己准备一顿丰富的早餐, 大部分人就是路边随便找个小店吃一点,或者路边的早餐摊子随便买点包子馒头的入口了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汀酱发现青年路有家招牌独特的小店, 浅黄的木制装潢让它看起来不太起眼 ,几乎隐身于那古朴的街道,会特别注意到它是因为不太认识招牌上面的字所以多看了几眼。

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是个广式特色小吃,美食爱好者当然不会放过它,它就是隐藏在小街道里的美食—— 一见捆粄

一场"文盲”式的邂逅

简单的食材,正宗的广味

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

捆粄是广东省丰顺县的地方特色小吃, 属于客家菜 。传说捆粄的由来是丰顺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没有面粉可以制作春卷, 于是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 ,别具特色。

在客家话中,动词的"卷”字较少使用,一般用"捆”来表示,"粄”为古汉语,也是客家话特色词,是指大米制作的食品的意思。顾名思义, 捆粄就是指卷着的大米制作的食品

一见捆粄的老板就是来自广东,致力于为漳州人民带来最正宗的广式味道。

店里所有桌椅都是木制的,干净又简约的装修风格看起来十分清新淡雅,店里放着缓缓的粤语歌,仿佛置身在安静优雅的茶楼里,舍不得大声喧哗破坏这份舒适。

更方便的一点是, 一见捆粄可以微信自助点单 ,不用一大群人堆在点单台前排长队,可以坐下来慢慢纠结吃什么食物吃什么口味,不用担心耽误到其他人的时间。

不赶时间的话可以选择上到二楼,坐在靠窗的位置,抬眼欣赏外面来往的人流,看看小街道里古朴的建筑,慢慢品尝食物的味道,放慢步调感受生活。

粄皮用大米磨成米浆制作而成 类似广东肠粉 ,搭配的馅料都是很家常口味, 简单但不单调 ,做早餐或者当下午茶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同时,店里还供应营养炖汤、手工水饺、广式肠粉和特色客家蒸米粉,想吃正餐的人也可以得到满足。不过这些都是平时比较经常吃到的食物,于是我们 只挑选了店里比较特色的几样作为此次探店的评测对象

一汀酱总共点了 六份不同口味的捆粄 一份雪花油条 一杯洛神玫瑰豆浆 一碗桂花绿豆爽

特色捆粄

4-6元/个

点完单没多久老板就将捆粄全部送上桌了,三三一组分成了两个盘子,六条捆粄安安静静的排列在桌面上,剔透的饼皮散发出诱惑的魅力,让人看着食欲大振。

酸菜捆粄是第一个被分解的对象,戳开饼皮,里面的酸菜带着微微的酸香味随之飘出, 炒的油亮的酸菜与夹杂着的肉末便挣脱束缚溜出饼皮 ,泛着淡淡的光泽。

捆粄的大小正好可以入口, 咸甜适中的酸菜伴着Q嫩的饼皮在嘴里翻滚,就连肉末也裹带着酸菜的香味 ,细嚼慢咽想让味道留的更久一点舍不得咽下去。

「酸菜真的是百搭神奇,不管跟什么食材搭配在一起都能呈现出完美的风味! 饼皮本身没什么味道,跟酸菜一搭上跟酸菜的咸味一中和,味道正正好 。」——胡萝卜

玉米红萝卜捆粄从外观看就让人流口水, 薄薄的饼皮透着红黄相间的颜色,看着十分讨喜 。切开发现里面也是鼓鼓囊囊的,有幽幽的玉米清甜味,还有淡淡的肉香,仔细一看发现这款里面也是加了肉末的。

入口便是 玉米的清甜和胡萝卜丝的脆爽口感 ,里面掺杂着些许肉末, 鲜甜的玉米粒水分特别充足 ,吃起来特别清爽,跟那种超市买的一大包已经处理好的玉米粒吃起来口感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玉米控,对这个玉米真的是非常喜爱了,特别鲜甜而且水分特别足,跟胡萝卜相辅相成, 淋上一点酱油醋会更加爽口 ,吃完后嘴里还有淡淡的玉米汁的味道。」——皮卡丘

豆角捆粄也是看外表就能猜出来系列,薄透的饼皮上印着翠绿的身影,看起来十分健康。 扯开饼皮之后一个个均匀青嫩的小方块争先恐后的弹出来 ,让人看了不慎欢喜。

豆角本身并不出彩,但是搭上肉末确实绝配,是以豆角炒肉那么受欢迎。 豆角捆粄的馅用的就是豆角炒肉,吃起来十分甜脆,豆角没有草青味特别爽口

豆角特别的青脆鲜嫩 ,不是那种用干老的豆角是来制作,然后用很重的调味料提味的口感,这个捆粄里的豆角没有放什么重口的调味料,就是很单纯的调节了咸淡, 可以很明显的吃出豆角本身淡淡的甜味 ,蘸下店里特制的辣椒酱吃起来特别棒,吃完一个还想吃。」——小白

白萝卜捆粄是大家还蛮期待的一个口味,因为点单的时候看到显示的是新品而且标注了"清甜可口”,大大提升了对它的期待值。

然而事实是, 白萝卜有点太软了 ,吃起来口感跟饼皮相差不多, 脆爽度不高因此口感并不是很佳 ,过软的白萝卜有一股让人不喜的味道,因此吃起来有点让人失望。

「弱弱说一句,其实我可以接受这样的白萝卜……至少它是真的做到了"清甜可口”四个字, 要是爽脆一点绝对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 。」——胡萝卜

(一汀酱:胡萝卜吃白萝卜,大概都是亲戚,不好意思说对方坏话吧!)

芋头捆粄是超级让人惊喜的一款,原本所有人都以为是做成芋泥状的甜口捆粄,期待值并不高,然而切开之后真的是"啪啪”打脸, 芋头是切成丝的,里面加了肉末和花生,芳香扑鼻

这个芋头一点也不单调,稍微还有点爽脆的芋头丝与肉末花生混在一起, 吃起来口感非常扎实 ,整个口腔里都是芋头的香味,嚼碎花生时坚果的香味混入芋头里仿佛如虎添翼,让嘴巴里的味道层次十分丰富。

「芋头捆粄真的十分惊喜了, 芋头的口感不是想象中的软糯,吃起来脆脆的, 里面的花生简直是点睛之笔, 酥香的花生和芋头丝搭在一起 ,双重香味的叠加起来层层递进,简直要上天!」——皮卡丘

肉末捆粄是肉食者的首选,相比其他的捆粄,肉末捆粄有点"素”了,因为 里面除了肉还是肉 ,找不到其他食材的存在。

然而这也是一款让一汀酱失望的捆粄,可能是因为里面全是肉的关系,吃起来有点单调, 口感相较之前的五款偏柴了 ,如果说白萝卜捆粄太湿的话,那肉末捆粄就太干了。

「与想象中的有点偏差,肉末没什么味道,也可能是因为前面几款太惊艳了,以至于对它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如果是稍微软润一点的话应该会非常棒 。」——小白

豆浆油条

中国人的早餐怎么可能少了豆浆油条呢?然而一见捆粄的豆浆油条跟我们平时吃到的其实是有点不一样的。

一见捆粄的油条 不是我们平时吃到的那种酥脆的口感 ,而是 绵密扎实 的, 吃起来甚至有点像在吃面包的感觉 。不同于平时吃的雪花油条整根颜色金黄颜色发亮,这个油条看起来没什么油光, 整体偏亮黄,并且上面还撒有一层雪白的糖霜 ,看起来像下过雪一样,名唤 雪花油条

「糖霜不会特别甜,一点都不会抢掉油条本身的味道, 淡淡的甜味反而提升了油条的口感 ,让油条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小白

「这个油条吃起来不会满嘴油光,相反的它很干爽,徒手抓也不会搞得整手油, 口感绵密有嚼劲 早餐吃一条这个油条配杯豆浆太扎实了 。」——皮卡丘

除了油条跟我们平时吃的有差别之外,豆浆也是别出心裁,店里有一款 洛神玫瑰豆浆 ,就是在原味豆浆的基础上还加上了洛神花和玫瑰花。

喝起来满口的花香味 豆浆本身的味道被盖去了大半部分 ,喝起来挺顺滑的,但是我是一点都不能接受豆浆有渣的,所以这款豆浆就我个人而言我只能打四颗星,如果是没有渣渣的话妥妥的五星!」——胡萝卜

桂花绿豆爽

虽然现在不是喝绿豆汤的时节,而且点单提示上也显示了这是冰饮,但任性的小伙伴还是点了一份绿豆汤,犟嘴曰冬天喝冰的才够劲!

不过绿豆汤上来却让小伙伴失望了, 因为它是温的 ,可能是冬天了所以不放在冰箱里,也可能是店家怕冻坏我们吧,所以贴心的做成了常温的。

绿豆汤上面飘着一小撮桂花干,凑近闻可以闻到绿豆和桂花的香味交杂在一起,淡淡的清甜味。

绿豆汤喝起来很家常,不会硬也不会沙沙的,绿豆还是粒粒分明,颗粒感很足, 但是入口绵甜,还带着淡淡的桂花味 ,吃起来很顺口,如果是在夏天的清晨喝上这一碗冰镇的桂花绿豆爽,绝对可以唤起一整天的清爽。

早上不适合吃过于重口的食物,捆粄绝对是个很好的选择, 既不会轻淡无味,也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 。虽然外表看起来都是小小的一份,但一人吃上两份捆粄外加一杯饮品,早餐来上这样一套搭配,还是很有饱足感的。

而且这家店的招牌特色捆粄便宜到令人震惊, 除了肉末捆粄是6块钱,其他所有的捆粄一律只要4块 ,一汀酱去的那天正巧是他们 限时买一送一 的活动最后一天,也就是说一份捆粄只需要2块钱, 便宜的跟不要钱一样

于是一汀酱点了肉末捆粄、酸菜捆粄、豆角捆粄、芋头捆粄、白萝卜捆粄、玉米红萝卜捆粄一共6份捆粄,却只花了一半的钱,开心的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除了特色主食, 一见捆粄的辣椒酱也是一绝 ,跟浓香的花生酱与酱油醋不一样,这个辣椒酱单吃会有点呛人,但是出乎意料的跟食物都非常的搭。

吃的时候从中间将捆粄轻轻的撕开,舀一小勺辣椒酱塞进去,跟加酱油醋的口感不同, 加了辣椒酱的捆粄一口下去满嘴的蒜辣香 ,不但呛鼻的冲劲儿没了,反而更凸显了里面馅料的滋味,好吃到想吞舌头!

遗憾的是老板说辣椒酱没有单卖,不然 买两瓶回家拌面吃绝对完美 ,不过老板看一汀酱喜欢,便用外卖的酱料盒装了两小罐让一汀酱带走了,遗憾中的小满足。

摘录的,够长,慢慢看吧,当作是欣赏文章,

把你自己需要的部分摘录出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及教学参考

课文鉴赏说明

一 有关情节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而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林冲。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然而他偏偏被逼上梁山。事情的起因是:他妻子往岳庙烧香还愿,遇上高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便进行调戏。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上司的儿子,“先自手软了”。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出林冲屈辱忍让的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使林冲摆脱困境。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让林冲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下,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强化。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这种矛盾心理,在本课中达到高潮。

二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沧州遇旧。

通过插叙和对话,交代林冲来沧州的原因是高俅的生事陷害,同时点明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李小二和小酒店,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安排。一方面表现林冲的思想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下面情节发展做铺垫。写小酒店不光是为了招待林冲,更重要的是为了接待陆谦他们。对林、李二人往事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我因恶了高太尉……”几句,对自己遭受高俅陷害的冤情虽含有怨气,但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可见林冲此时还有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一面。他心中还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

第二部分(第2至第5段),买刀寻敌。

林冲到沧州服刑,高俅仍不放过,派陆谦追杀。两个“闪”字和一连四个“只见”(“只见一个人……”“只见那个人……”“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只见那人……”)用得很形象,把陆谦等人密谋设计、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尽管如此,还是被李小二看出破绽,并告知林冲。林冲大惊,决心“叫他骨肉为泥”。于是大怒离开酒店,买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写到这里,眼见就要有一场厮杀。作者却故意宕开一笔,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一闪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矛盾冲突暂趋平静。

第三部分(第6至第9段),到草料场

这一部分是情节“发展”与“高潮”之间的过渡。主要写两件事:一是新旧交接,二是沽酒。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林冲雪夜向火,老军留赠酒葫芦,草料场风吹屋动等一系列细节,写得平淡、轻松,若无其事。

第四部分(第10—12段),雪夜报仇。

这一部分既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局。共写三件事:一是荒庙借宿,二是真相大白,三是奋起杀敌。这里,作者借陆谦等人之口,将陷害林冲的阴谋诡计和盘托出,林冲和读者心中的疑团顿时解开。至此,林冲已忍无可忍,于是手起刀落,奋勇杀敌。其中“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八个字,既表现了这个受尽奸贼迫害的英雄挥刀杀人举动的理直气壮,正义凛然,也充分揭露了高衙内、陆谦等人卑鄙狠毒和罪不容恕。

三 人物形象

林冲武艺高强,富有正义感,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同时又有奉公守法、忍辱负重、软弱善良的一面。林冲的才能和社会地位,使他养成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思想性格。他不满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现实的黑暗,明知自己受了天大的冤屈,也只是淡淡地说一句“我因恶了高太尉”而已,并且自认是“罪囚”。对李小二,尽管有恩于他,还“恐怕玷辱”。甚至在调他去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还想“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草屋,求“神明庇佑”等,这都说明他的心地善良、安分守己和随遇而安,还有服完刑后与家人团聚的幻想。然而,他毕竟是一个耿直、磊落、血气方刚的汉子,是一个“摸不着便杀人放火”的“性急的人”,他的“涵养”也有一定的限度。所以当他得知陆虞候前来追杀时,先是“大惊”,要“叫他骨肉为泥”,既而“大怒”,带刀“一地里去寻”。当他明白火烧草料场的真正原因时,再也无路可走,“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只有拼个你死我活,才可能绝处逢生。一声断喝,表明林冲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经过这场血的洗礼,他彻底摆脱了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走上反抗的道路。林冲性格的发展和生活道路,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

四 艺术特点

1详略有致的细节描写

课文有十分精当的细节描写。如两处写“偷听”:一为李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一为林冲在山神庙门内无意偷听。前一处略写,因为是密谋,所以才听不清,造成悬念;后一处详写,谈话者得意忘形,高谈阔论,听者听得真真切切,怒火喷发。多处写到“火”和“雪”。“向火”,“火盆”,生起“焰火”,“将火炭盖了”,“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等都是铺垫,草料场内烈火冲天和英雄怒火中烧才是作者写“火”的真意。直接写“雪”则有三处,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的浪头开始涌起;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着紧张气氛在逐渐增浓;怒杀仇敌时,那雪“越下得紧了”,更有卒章显志之妙。正如鲁迅《“大雪纷飞”》所说:“《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的远了。”

2简洁明快的白描手法

作者刻画人物,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行动的描述,很少作静态的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往往是通过故事来表现的。而对于一个场面的动作描写,又往往是不加渲染烘托,只是简洁地描写言语动作,而不是单纯的心理描写,也不旁加议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人物的神情心态。

板书设计

1结构板书

情节 沧州遇旧 开端

买刀寻敌 酒店密谋

小二生疑 发展

询问实情

买刀寻敌

到草料场 草厅交割

酒店沽酒 过渡

雪夜报仇 庙里借宿

真相大白

奋起杀敌 高潮 结局

2人物板书

林冲 武艺高强,正直善良

侠肝义胆,嫉恶如仇

忍辱负重,软弱动摇

解题指导

一 这道题主要让学生通过人物语言,以及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

1林冲到沧州后,遇见李小二。交谈中,他不在意李小二说感恩的话,而指着自己的脸上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又说:“我是罪囚,恐怕玷污你夫妻两个。”这表明扶危济困的林冲,不顾自己的危难,一心为别人着想,其厚道、克己的品德跃然纸上。当然,此时的林冲,也有点自惭形秽的味道。

2后来有两件事促使林冲走上杀人报仇的道路。一是李小二面告陆谦三人密谋陷害他,二是他亲自听到仇人密言要加害于他,他才拔刀而起。这一变化表明林冲从忍辱到反抗,思想性格发生了质的飞跃。林冲毕竟是个血气方刚的汉子,其内心的反抗种子终于萌发出来了!

3这些细节描写,说明了林冲做事细心、缜密。这与他长期的曲折遭遇有密切联系。他事事留意,处处小心,不敢造次,生怕惹祸,因而培养了心细如发的性格特征。

二 这道题主要让学生理解写景在本文中的作用。

作品写大风雪,使人感到阴寒颤栗,自然会增加对林冲的同情,也映衬着他随遇而安性格的一面,为后面被逼上梁山蓄势,进而影响着故事的发展。

三 这道题意在使学生注意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

1主张:出面做主

2不时间:随时,时时,经常不断地

3将来:拿来

4书:书信

5尴尬:行为、态度不正常

6下饭:(下饭的)菜肴

7消耗:消息

教学建议

一 这篇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而且又是单线结构,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把重点放在林冲这个人物性格的评析上。让学生正确理解林冲这一形象所暗示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

二 本课中有一些古代白话词语,是当时特有的汉语词汇。这些词语,既不同于文言词语,也有别于现代汉语词语。要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主要是参照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比较特别的,课本已经作了注释,主要是讲清他们同现代汉语在词义和用法上的不同之处。

有关资料

一 施耐庵与《水浒传》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个。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给、温暖和美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有幻想。虽然他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遇到高俅的干儿子“花花太岁”高衙内拦路调戏他妻子。当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在爱妻遭调戏的奇耻大辱面前,职任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名远播的林冲,居然咽下了一腔盛怒,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打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了林冲屈辱忍让的思想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解脱林冲的困境,当陆谦设计调开林冲,妄图让高衙内引诱凌辱他妻子时,林冲按捺不住了,他把咽下去的一腔愤怒,全部倾泻到无耻走狗陆谦身上。这时,林冲仍然避免触及“本管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寻陆谦的激烈行动中,可以看出林冲反抗性格的缓慢发展过程。后来,他在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阴谋迫害下,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了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断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反抗性高度升华,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

第十回一开头,作者先写了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安排。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沧州,在难中忽然间遇见故人李小二。作者顺笔交待了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他,使李小二免遭官司,还为他赔了钱财,又接济他路费。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林冲告诉李小二“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统治者陷害的冤情,讲述中虽含有怨意,但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此时的思想性格,还没有完全摆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的一面。他心中仍旧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林冲还对李小二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话,分量却不轻:它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作品开头的这段描写,自然而又亲切。一方面表现了林冲的思想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下面情节发展而特意预先安设的。写李小二的小酒店,不光是为了招待林冲,更重要的是为了接待东京高衙内差来的陆谦和管营、差拨。小说描写这一天,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忽见一个人闪进酒店内,随后又一个闪了进来,同本不相识的管营、差拨窃窃私语。这两个“闪”字用得很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反映出来了。一连四、五个“只见那人”“只见那人说道”……写得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当李小二将刚来小酒店的那人容貌——“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和“高太尉”等只言片语告诉林冲时,林冲不觉大惊道:“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大怒离开酒店,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去寻。透过这一声怒骂和持刀急寻的身影,人们明显地感觉到林冲的反抗性格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为杀仇人而不顾自己是一个充军流放的罪囚,报仇雪恨的强烈欲望,使他将前程、生死等一切利害关系都置之度外了。这一描写,正是通往林冲性格突变道路上的一层重要台阶;铺设了这个台阶,下面林冲思想的飞跃,就更加合乎情理。

林冲又惊又怒拿刀去寻找陆谦,读者读到这里,精神也为之一震,矛盾冲突的浪头一下子漫涌而起,好像紧接着就是一场血肉迸飞的厮杀,“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读者也捏着一把汗。然而,作者却老练地虚晃一枪,盘马弯弓,引而不发。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山峦起伏,愈见其万千气象;文势跌宕,更能够引人入胜。《水浒传》的作者深谙其道,他在这里故意顿了一笔,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一闪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矛盾冲突的浪头起而又伏,于暗伏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更大的冲击和高峰。

接下去,作者以圆熟灵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写了林冲雪夜向火,老军留赠酒葫芦,草料场风吹屋动等一系列生活细节,写得平淡、轻松、若无其事。本是“山雨欲来”之势,矛盾冲突已趋激烈,而高潮到来前夕却越显得“密云不雨”般地平静,这正是生活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生动体现。

最后,草料场被陆谦等人放火烧着了。作者借陆谦一干人自己的口,将陷害林冲的全部狠毒阴谋,在山神庙前和盘托出,小说主人公林冲和读者心头的一切疑团豁然开朗。事到如今,林冲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中,踏过艰苦思想斗争历程的林冲,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他转变了立场,抛弃了幻想,手刃仇人,同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这个“空有一身本事”,“屈沉在小人之下”的英雄,面貌一新地站立起来了。他那英勇的反抗性格,在这促使他思想升华的矛盾高潮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出自林冲口中那“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八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受尽奸贼迫害的英雄,举刀杀人行动的理直气壮,正义凛然;充分揭露了高俅、陆谦这些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卑鄙、狠毒和罪恶。草料场被烧毁,又杀了陆谦等人,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林冲犯下了弥天大罪,罪不容诛;到了这个地步,林冲的一切退路都被彻底堵死,只剩下“逼上梁山”这一条光明大路了。于是,在无情的现实教育下,英雄丢掉了幻想,撇下了自家前程的包袱,终于克服了自身软弱忍让的弱点,挺起腰杆,带着慷慨激昂的豪情,大踏步地走上了梁山农民革命的道路。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故事中,除了人物形象刻画的突出成就外,在艺术描写的其他方面,也不乏精彩之笔,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这一回前后两处写到了偷听别人谈话,前者是写在小酒店里,李小二听到差拨口中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时,就疑心与恩人林冲有关系,连忙叫妻子前去暗暗偷听。后者写林冲在山神庙里偷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这两处偷听,写得详略有致,各具特色。

前者李小二的妻子奉丈夫之命有心去听,而且是听了“一个时辰”,却仅听到没头没尾的半句话:“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后者是林冲伏在庙门内,无意之中在短暂的霎那间,却听清了陆谦等三人的全部对话——“一个道”、“一个应道”、“那一个道”、“又一个道”,……一共八九句对话,听得一字不漏,洞悉贼人的全部阴谋。两次偷听,一详一略,都恰到好处,匠心独运。前者是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密谋策划害人的亏心事,贼人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窃语;李小二妻子的隔墙之耳,当然不易听清。而且在这个时候如果完全听清了陆谦等人的密谋,那么下面的故事发展就会索然寡味;但要是连半句也听不到,那么情节也就无法曲折起伏地开展下去了。只有听得不清楚,藏头露尾,似是而非,才能在李小二夫妻、林冲和读者的心中,都产生一个共同的疑团——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林冲有没有生命危险?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叫做“悬念”。悬念不解,扣人心弦,文势渐渐蓄起,矛盾冲突步步推向高潮。

而后者,林冲是在风雪之夜的山神庙里,陆谦等三人放火成功,压根儿也想不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之这是在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狂喜时的私下畅吐,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林冲仅隔庙门,当然听得清清楚楚。试想这个时候,要是不能听得全部阴谋,也就不可能迅速地、一下子激起林冲胸中的无比愤怒。只有听得真真切切,一字不漏,才能立即点燃起林冲胸中的复仇烈火,不顾一切地挺枪杀仇人,使林冲的思想性格发生飞跃的突变。前者略写,显得惜墨如金,恰到好处;后者详写,又简直泼墨如云,毫不过分。

这第十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火烧草料场的前前后后写了许多火。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移交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火渐写渐大,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引起的。但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一路写火而来,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溘然消逝了。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个细节突出地写出了林冲性格精细的一面。短短的一句话中,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但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这才是作者要写的火。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杀死了仇人,林冲提着花枪,投东而去。半路上推开一个草屋门,忽然又见到四、五个庄客在“向火”,“地炉里面焰焰地烧着柴火”。这是火的余势。因讨酒喝遭到拒绝,林冲立即大怒,用花枪将火炉里的火块往老庄客脸上挑。这一举动,突出地表现了林冲思想转变后那种桀傲不驯的性格特征,为下面投奔梁山,火并王伦作了思想准备。

一大篇文字之中,先是星星点点的小火,隐隐绰绰地由老军“向火”引起,中经草料场大火燃烧后,又忽明忽暗地以老庄客的“向火”了结,这与情节渐渐推进,矛盾步步激化;与林冲性格渐渐发展,以至于升华突变,都自然而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达到如此和谐神妙的艺术境地,实在是罕见的!

“风雪山神庙”这一章对风雪的描写, 也是成功的,与人物性格的变化,故事情节的进展,斗争高潮中环境、气氛的烘托紧密结合,其作用与艺术效果跟写火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看林冲刚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矛盾冲突的浪头也渐渐涌起;到林冲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了,情节的紧张气氛也在不断增浓;最后到林冲在山神庙前手刃仇人时,“那雪下得更猛”。这些描写不但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对雪的本身描写也生动逼真。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那雪正下得紧”,接着“越下得紧”,到最后“那雪越下得更猛”;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如临其境。鲁迅先生在他题名为《“大雪纷飞”》的杂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这种评价是中肯而又恰当的。

(选自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作者程郁缀)

三 张弛有致、肌理细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全传》第十回。本文的情节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路遇李小二,是情节的引子;密谋小酒店,是情节的发端;买刀寻仇人,是情节的发展;火烧草料场,是情节的高潮;雪夜上梁山,是情节的结局。

林冲“闲走间”邂逅了故人李小二。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在情节中的地位具有引子的作用。林冲曾有恩于李小二,李小二现今能夫妇经营小酒店,过着小康生活,当然赖于林冲过去的救助。李小二受恩铭感,时时想报恩酬答,这样,他巧遇林教头,自然喜出望外;夫妇二人治酒款待,并嘱“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热情溢于言表,这也从侧面烘托出林冲慷慨好义的性格,李小二现今的热情正是林教头往日仗义的结果。此后二人间联系渐多,过从甚密。小说写到这里,作者说是“闲话”,但是,闲话不闲。它虽在整个情节中属于引子部分,然而在以后的情节中却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埋下了以后的情节发展的伏线。正因为林冲告知过去厄运,“恶了高太尉”,李小二才会在后来陆虞候的口中听到“高太尉”三字,引起警惕,产生和林冲遭遇有关的联想。又正因为李小二立誓报恩,到达沧州后,林冲和他又来往甚密,情谊日深,李小二才会遣妻刺探陆虞候密谋的重要情报。因而,这段

  小说作为最具可读性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历年来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板块中,是常常令考生无所适从的阅渎文本,其中原因不乏考生不了解小说阅读的方式方法,缺乏鉴赏技法的训练,因此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五教材第一单元小说文本教学时,笔者先以教材文本为范例,每一课时设立一个教学要点,力求学生一课一得,接着又进行课外文本延伸阅读,强化阅读技巧的细节引领,效果出新,心得如下。

 一、切入一点,深入探究

 笔者选择《水浒传》节选文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教学范例, 教学设计 为三个课时,依次设立教学重点为: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与手法探究。

 第一课时,在学生充分熟悉文本内容的前提下,以梳理情节,抓住高潮为教学中心,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解读文题。明确来龙去脉;2整体感知,梳理情节思路;3品读冲突,抓住高潮所在。

 学生了解《水浒传》的情况并不乐观,有的同学甚至不知道有关的基本文学常识,对于小说的创作背景以及情节设置更是所知甚少,因此在课堂上,我先是抛出一个问题“你对《水浒传》了解多少”以明确学情,在此环节中,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涉及一些经典人物和经典情节时,更是踊跃,接着师生互动解读文题,引领学生从课题中筛选信息并揣度侮息,从而明确课文主人公及其所处特定的环境,再通过相关资料了解文本前后情节,然后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进行情节梳理,并给学生两点提示:

 1可以林冲行踪为线。看林冲到何地遇何人行何事。2可以陆谦伎俩为线,看陆谦如何步步陷害林冲。

 学生在梳理文本过程中很快发现文本的双线结构,并注意到情节的起伏与波澜,然后布置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文本情节安排前后有什么勾连注意铺垫和照应关系。文本情节高潮你认为在哪一节为什么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是明确文本结构,为后来的人物及环境分析做好铺垫,本课时难度不高,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从纷繁的情节中整体感知不同阶段的板块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学会圈点勾画每一节的关键词句,以提高结构分段的效率。

 第二课时,以分析林冲形象为教学重点,教学之初先以金圣叹评《水浒》人物性格的语录和林冲题诗为铺垫,尤其强调学生理解金圣叹所言“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的意义所在,然后根据文本情节发展的顺序设计了四个讨论题目:1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思想状况2林冲无辜受害,刺配沧州,不想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得知阴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3,当林冲并不知道看守草料场缘由何来,这时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4草料场火起,亲耳听闻贼人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冲是什么态度此时他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借此让学生通过文本中对人物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描写来提炼归纳人物形象特征,以明确林冲性格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接着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认识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的意义,并特意强调在分析时要结合人物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经历等方面因素,最后学生明确了林冲形象与《水浒》的主题的紧密关联,认识到“有人在一种极复杂的特定情况下,他会背叛自己的阶级,被逼迫着反戈一击。林冲由最初的忍辱偷生,苟且妥协,委曲求全到最终手刃仇敌,逼上梁山的经历,正可见当时社会黑暗与不公的现实于人无尽的逼迫,不但体现了作品的主题,而且成就了林冲形象的典型意义。

 第二课时在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过程中,我强调了学生对人物的个性化解读的可贵,因此课下布置学生写一篇探讨林冲形象的文学小评论,学生因为课上认识充分,便不再畏难课下的写作。

 第三课时。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艺术手法为教学重点。主要关注三种手法的运用:风雪描写的作用、伏笔的巧妙、细节的魅力。在让学生寻找文本伏笔情节的过程中,学生开始不知从何找起,到后来屡有发现,学习的热情顿增,而且学生的某些新发现体现了他们的细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令人欣喜。例如有学生发现林冲随身带的酒葫芦和被子的前后照应,复仇前须臾不离,打算长久之计,复仇后却全都抛弃,可见英雄走投无路之后终于走上反抗道路的决绝之意。,这一处伏笔的发现与解析是学生课堂生成的学习成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证明。

 另外,在第三课时对文本细节的赏读中,我特意强调学生尝试文学评批的鉴赏方法,并自作第二段细节评批为例,,文中陆谦及其随从出场,连用两个“闪”字,先是“_一个人闪将进来”,后是“又一人闪人来”,两个“闪”字。即将二人鬼祟模样尽现,进门就“将出银子”,并嘱小二“不必要问’’,再次表明所为乃见不得人勾当,等到客来,又嘱“不叫,你休来”,反常之举,更加令|人生出疑惑,为下文小二揣测其“来得不尴尬。伏笔。另又细细嘱托小二邀请管营、差拨的话,且特意强调“专等”二字,将陆谦施诡计又恐走漏风声的急切与慎重表现在冷静的叙述间,接着又细细铺排三人到齐饮酒相识的繁琐细节,所以铺垫十分,正可见所谋事关重大,而小二貌似殷勤懵懂i。其实暗藏机敏,察言观色,不由令人感叹市井之人自有世故,不是此等小二,林冲何来信息可寻所以,小二卑微,却是英雄恩客!而文段字字用心,无一闲笔。因为例子是直观的,所以学生也就不再以文学批评为神秘。他们的批评练习得以顺利进行。

 以上三个课时都是以教材文本为赏读对象、,力求每课时切入一点,深入探究,让学生在三课时学习完毕,回顾所学所练,有一条完整的赏读脉络,不至于再读文本无从下手。

 二、明确方法,延伸阅读

 在教材文本赏读过后,我先是分项梳理了小说阅读的几点方法策略,然后以课外的两篇小说文本为例让学生作延伸阅读。

 我选择了一篇2008年高考安徽卷小说文本,一篇含风雪描写的小说文本,阅读环节如下:1运用课内所学赏读步骤,自读文本,作整体感知;2学生互动探讨文本主题;3学生提出自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4师生互动共读文本,教师点拨,学生发现,解决疑惑;5学生答题;6教师点拨答题技巧,形成规范表述。

 在延伸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有两个现象引起我的反思:第一,学生质疑,促使教师注意到许多未曾关注的小说细节,而恰是这些细节是解读文本的最佳途径。因此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质疑,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去探究文本,而且可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成就感,并可教学相长。第二,师生共读环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的发现为引领,从而使教学跳出预设的窠臼,促进课堂新鲜的生成,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这是教与学角色重置的体现,也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实践,这样的过程中,教与学都令人愉悦。

 由于高考应试的特点及需求,许多师生轻视教材文本学习,甚至会认为为教材没用,还不如多做题,但是我们的教材文本都是编者精心选定编排,无论思想形式都具有示范性,所以用好教材文本,作课外阅读延伸的范例_"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然后在课下阅读中学以致用,其实于高考应试也不无裨益。

 (作者单位河北黄骅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张煜)

问题: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在情节安排上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答案:他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由于冒犯了“高太尉才落得如此。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复仇之意。课文开头一段,为以后情节发展作了交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833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2
下一篇2023-10-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