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林冲给你带来什么印象?

水浒传中林冲给你带来什么印象?,第1张

林冲虽然为人正直,是一个正面的人物形象,但是其也有性格上的不足,这种不足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他对于体制内权力的妥协。在对待高俅及高衙内的事情上自不必说,这种妥协最集中的表现出现在对于押送他的衙役的态度上。林冲在发配沧州西间押送他的两个衙役对他百般折磨。比如给他带着厚重的枷锁,让他赤脚走路,不给他食物,甚至用开水烫他的脚。而堂堂的80万禁军教头竟对这两个小厮丝毫不作反抗,这种不反抗的背后所隐藏的是林冲对于权力的屈服。两个小厮虽然权力不大,但是在押送过程中,两个小厮就代表着朝廷的权力,而林冲内心也明白两个小厮背后其实还隐藏着高太尉。因此在这期间,林冲80万禁军教头的威风早已不见,他的所有行为都与沦为阶下囚的普通罪犯毫无二致。在这一方面,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对于权力的屈从,在林冲的身上,更可以感受到一个正直的人被权力摧毁的绝望。虽然林冲在前半部分所表现出的行为让人十分痛惜。但是好在林冲并不是一个被权力压迫到连求生欲望都丧失掉的人。在听得押送他的衙役要伤害他,之后林冲终于忍无可忍,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林冲这样的表现并不让人感到突兀。因为林冲本身是一个习武之人,也有着自己的做事原则和行为底线。这一切的行为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他的退让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然而,在最终听到两个衙役要伤害自己,之后林冲终于将这最后一次的幻想也熄灭了。因此,一旦当林冲开始反抗之后,他的行为就变得无比刚强。事实上,林冲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在刚上梁山时,林冲受到了王伦的排挤,在一开始,林冲仍然委曲求全,在梁山留了下来,但是在王伦一再相逼的情况下,林冲忍无可忍,最终将王伦杀掉。这体现了林冲在困境中的自我成长,他之前优柔寡断的性格也得到了改正。这体现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改变,林冲这样的前后转变是《水浒传》时代背景下人的转变的一个典型。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鲁智深与林冲的侠义精神侠义精神一直是中国民间最崇尚的一种人文精神,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⑤在奸臣当道的黑暗腐朽时代,平民百姓渴望有侠义之士出来惩奸除恶、匡扶正义、救万民于水火。真正的侠义之士,不仅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且重情重义,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鲁智深与林冲正是《水浒传》中最为纯粹的侠义英雄。鲁智深最喜欢的就是抱打不平,为了救助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了帮助刘太公一家得罪了周通,正是他的侠义之心,让他看到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到欺凌时不顾一切的伸出援助之手。即使丢了提辖的官职,成为杀人犯,鲁智深对此也没有丝毫怨言,也没有丝毫后悔。鲁智深与林冲相识于大相国寺的菜园中,两人一个是提辖,一个是教头,拥有相似的官职与社会地位,同样有高强的武艺,二人一见如故,当下结拜为兄弟。鲁智深与林冲成为兄弟是因为惺惺相惜,不像是李忠和周通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盟友关系,也不像是宋江和吴用这样互相利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更不像是宋江与李逵这样完全听命于一人的主仆关系,而是超脱了世俗功利的拥有精神共鸣的朋友。后来林冲在野猪林差点被董超和薛霸结果了性命,多亏鲁智深相救,并一路护送林冲至沧州境内,林冲才得以保全性命。陆谦与林冲自幼相识,但陆谦可以为了个人利益帮助高俅杀害林冲,相比之下,鲁智深这位刚结交不久的兄弟却对林冲百般保护,二人高下立见,更加凸显出鲁智深的重情重义。刺配沧州道途中,林冲的脚被烫的都是潦_泡,被麻编的草鞋磨得血肉模糊,还被董超和薛霸捆绑在树上差点丢了性命。但是鲁智深想要教训这两个公人时,林冲还为他俩求情,认为他们也是受人胁迫,身不由己。林冲如此做,不仅是因为不想节外生枝,更是因为他为人宽厚,明白事理,有侠义心肠,不想随意伤人。林冲在沧州牢内见满营囚徒吃不饱穿不暖,时常接济他们,可见他的忠厚善良。后来林冲杀了陆谦等人被官府通缉,无处可去,柴进好心收留,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林冲为了不连累柴进,主动离开这个安乐窝,转身投向梁山泊,宁愿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也不愿连累自己的朋友,可见林冲的体贴和仗义。李小二在东京偷了店主的钱财,幸得林冲仗义出手相救才免了一场官司,又得了林冲的银子才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林冲虽身为教头,但他没有瞧不起小老百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声誉和威望来化解矛盾,凸显出林冲的侠义心肠。鲁智深虽为一个出家人,但他从不会让那些清规戒律束缚自己,想喝酒便喝酒,想吃肉便吃肉,遇见不平之事便要行侠仗义,完全按照自己的本心在活。林冲出身世家,从小便接受着传统伦理纲常的洗礼,做事循规蹈矩,能忍则忍。性格不同的两人因命运的安排走到了一起,保留着真性情,彼此心意相通,在杀人如麻的梁山世界里奉行着侠义精神。来源:北方文学

  我喜欢他的性格是因为他具有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林冲出身枪棒师家庭,他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原先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过着安分守己的小康生活。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林冲的女人偏偏被高衙内看中,由于他是封建统治者中的底层官员,难以保护自己。高俅父子似虎狼,为达到霸人妻室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甚至要人性命。林冲再三忍让也不罢手,非把他置于死地不可,于是,一连串的打击倾泻到林冲头上

  你想想看,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军官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以后,他把这个人、把调戏他妻子的人肩胛扳过来。这个地方有一句描写非常精彩,怎么写的呢?就是“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这个小说写得非常好,因为刚刚认识鲁智深,大家好武,而且讲义气,新认识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就带着一帮泼皮来帮他打,结果鲁智深来了以后,他把高衙内放走了。

  但是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怎么说呢?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我不怕。他说“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你看,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水浒传》不只是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所谓上山就是造反的意思,就是反叛统治阶级,就是敢于起来抗争。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我在这儿提一句,大家注意,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这个写得非常好的。你看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我就不细说了,大家去看,很曲折。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李逵是最痛快,鲁智深是非常爽朗,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那种情景一点没有,非常爽朗、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动地向统治阶级出击。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但是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大家不要忽略了。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过,他说“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所以你看小说写得很好,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那个对立面、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所以作者就是通过这么一个情节,通过林冲妻子被花花太岁高衙内看得长得漂亮,去加以调戏,这样一个情节,写出了林冲的性格。既写出了林冲的性格,又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这样也就揭示出来梁山起义事业为什么会逐渐发展壮大,很多人都要投奔梁山,梁山事业壮大,就是因为逼上梁山。逼上梁山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得最鲜明、最突出,走投无路了,然后才上山。但是,林冲到这个时候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你看小说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这样的话,读者就对于罪恶势力更加憎恨。

  你看我们读到“野猪林”,就记得这个情节。一路上押监他的是董超、薛霸,两个差人,一路上对他真是非常地厉害,虐待他。水也很烫的,用烫水让他洗脚,烫得非常厉害。后来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野猪林,就是笼罩着烟雾的野猪林,这时候受到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所以你想,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不同的人物会说不同的话,这个很多的。比如说武松打虎,打虎之前在酒店里面喝酒,喝了很多酒。店老板叫他不要上山,因为山上有老虎,这儿有政府的文告,他不信。他说你是开黑店的,想我留在这儿晚上害我,他走了。而且说就是有虎,老子也不怕,豪言壮语。但是快上山的时候,小说写得很准确,看见印信榜文,他在路上看见两次公告,一次只有白纸,没有盖章的。第二次看见印信榜文,这个小说写得很准确,就是政府盖了官印的,这个是真的,这个时候就写武松他有思想斗争。武松是非常好面子的,在生死关头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上山,但是这个面子还是要要的。大家想想,如果是李逵和鲁智深,那就痛快得多,不怕就上去,要怕就回去,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特定的人物性格他会说什么话,不能换的,是性格化的。 你看林冲转变以后,从“火并王伦”开始,到以后,以后反对招安也是很坚决的,判若两人。但是这种性格的巨大转变,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有生活的依据,令人信服,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英雄。

  第二点,我想讲一讲《水浒传》的细节描写。细节可以说是生活的血肉,我们在生活里边,并不是每天都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总是普普通通,平凡的生活琐事比较多。所以细节是生活的血肉,也是小说艺术的血肉。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离开了细节描写,就没有小说的艺术。“风雪山神庙”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学里面就学了。那个戏真是非常细腻。让他管那个草料场,我刚才讲了,他以为是好差事,实际上是一场阴谋,放在那儿去准备烧死他。他去了以后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外边下着大雪,进屋以后,他就拿起柴炭点火,生起焰火来。但是这个草棚已经坏了,风都可以刮进来,很冷,所以当时写林冲怎么想呢?怎么过冬呢?他就想等到天暖和以后,待雪停了以后,到城里边去要唤一个泥水匠来,把它修好。这是什么意思啊?这是想在这个地方好好过日子,对不对,不是凑合,想等雪停了以后,把这个草棚修好。然后就写他烤了一会儿火,烤了一会儿火以后还是冷,就想到前面那个老军指示他五里之外有一个卖酒的地方,可以去买酒喝。他因为太冷,就想到那儿去买酒。走以前,你看写这个林冲性格非常精细。把这个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信步投东”。注意他锁门,前后两次写他锁门,这个门有什么好锁的,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而且都破了,他还锁,林冲这个人很谨慎。然后在半路上经过一个古庙,就是山神庙,他还怎么呢?还进去顶礼膜拜,求这个神来保佑他,保佑什么呢?就是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都走到这步田地,简直是走投无路了,他还是这种心思、打算。然后喝完酒以后,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两块牛肉,迎着风又回到草料场。结果一看雪下得越来越大,把草厅压倒了。他这个时候想,怎么办呢?就把这个花枪,注意这个花枪,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边,生怕那个火没有灭,伸着手从破败的墙壁伸进去摸一摸,摸到雪水已经把火完全浸灭了,他才放心。然后抱着一床破棉絮,挑着他的那只枪,挑着他的酒葫芦,然后到山神庙去。这个金圣叹读《水浒传》我劝大家好好去看看,他有的批语很精彩的,他这个地方读得很细。他就批了一句,他说:“只拿一条破絮被,说明过一夜,第二天还要回来。”他读得很细,那就是说什么呢?就是今天晚上暂时过不下去了,我到山神庙躲一个晚上,我还得回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够忍受,还是要想平平安安地在这个地方过日子。

  所以通过“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非常细腻的细节描写,揭示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好端端的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个美好的、幸福的家庭,被高俅、高衙内迫害到这种凄凄惨惨的地步,还没有想到要反抗,还要想到安安生生地过日子。你们看,作者是到无以复加之处还要加一笔。一直到草料场火起了,他听到火起的声音,想起来了。一般的人,人之常情,想到这个情况,我是看草料场的,现在草料场火起了,赶快逃跑啊,对不对?他不,他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去救火,你说林冲忍受到什么程度,善良到什么程度,他想到要去救火。我刚才讲了,亲耳听到门外陆谦他们说,这次把林冲烧死了,我要拣他的骨头去请赏。这一下子,怒气爆发出来了,打开门出去报仇,这才最后进行了转变。

  所以这个细节描写,“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他的动作、他的心思、他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写得非常细。下边就是写林冲最后打开庙门出来杀人了,林冲出来以后先是举手一枪,先把那个差役杀死。作者在这个地方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细的,比那两个人要细。这就说明他不是为写杀人而写杀人,而是通过杀人写林冲思想性格的转变,写他走上革命的道路。所以他满腔的怒火、满腔的怨愤、满腔的仇恨,一下子爆发出来,是要痛痛快快地报仇。所以他对付这两个人以后,就来对付陆谦。他就大声地喝道,“好贼,你待哪里去”,往哪儿跑,“批胸只一提,就把他提起来,然后丢翻在雪地上”。这个时候小说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有讲究。他这个时候不要花枪了,他把枪拿来插在雪地上,“脚踏陆谦的胸口上”,踩在他的胸口上,然后从身边取出一口刀来。我前边讲,你们要注意这个解腕尖刀,这个时候取出来解腕尖刀在陆谦的脸上割着,先不杀他。然后发表了一篇革命的宣言。

  所以作者写林冲杀人,不是一般的杀人,是写他革命造反的革命性和正义性,他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写出一个英雄人物。所以这里写林冲杀人写得是很有讲究的。有这么几点:第一,他能分清主次,主要敌人是陆谦,我先不对付你,我先把两个次要的解决了,然后集中力量来收拾主要的仇人陆谦,这是一点,能分清主次;第二,不是不明不白地就把对方杀死,而是先问罪谴责。刚才我讲的,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革命宣言,我为什么要杀你?你太坏了,背信弃义;第三点,就是写他杀三个人的杀法是不一样的,用的武器不一样,杀法也不一样,详略也不一样。所以总体来说,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什么叫有身份?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斗争的经验。有性格,他很精细,很讲究策略。有思想,那就是为正义而杀人,不是不明不白,随随便便地去杀人。有思想,有章法,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主次、详略都要搞清楚。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哪个详、哪个略,先杀谁、后杀谁,很有章。

  看看满意么

我们都知道在水浒传中,林冲的经历算是最为悲惨的,他虽然武功高强,却活得实属窝囊,甚至眼看着自己的仇人在面前溜走却不能复仇,最终抱怨而亡。因为高俅,林冲一个好好的禁军教头被充军发配,莫名其妙吃上了官司。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也被破坏,妻子因为被逼迫而自杀身亡。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软弱,还有他自以为是的仗义。

林冲与高俅之间的仇恨可谓是不共戴天,但是面对宋江的阻拦,林冲最后还是选择了放手。其实从林冲被陷害的时候就能够看出,他是一个不想惹事儿的人,即便后来事情已经找到了他的头上。他也以得过且过的姿态应付了自己所遭遇到的一切。当高逑已经送上门来的时候,林冲依旧让他跑了。因为宋江跟高俅有约定,希望高俅能够帮他们说说好话,尽力促成诏安的事情。

宋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将兄弟情给抬了出来,还责备林冲不顾大局。林冲能怎么办呢,他本来就是个将情谊看的很重的人啊,宋江的道德绑架让林冲立刻就放弃了自己的底线和坚持,不得不说,这是宋江控制人的本事。林冲尽管心中愤懑,但是仍旧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退步。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仇人上了船,在自己的眼前跑掉了。

宋江的阻拦固然是林冲没能亲手报仇的主要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林冲自己。高逑在梁山伯上待的时间不止一天。林冲有非常充分的时间来杀了高俅,但是他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告诉别人,他一定要杀了高俅,一定要报仇。直到他知道宋江已经要向高逑悄悄送走。他才开始着急,才想起去追杀,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80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