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邂逅所得

美,是邂逅所得,第1张

晚饭后散步,走得最多的路线就是从小区出门,过十字路口,经花市往前,沿羊大山公园的石梯拾级而上,穿过区政府,顺着龙马大道,然后返回。这条路并不远,如果按正常速度行走,30分钟足够,也可以微微出汗,是比较理想的步行状态。

最近我发现,自己的行走时间越来越长了,不是路径变长了,而是路上的所遇多了起来。

羊大山公园的长梯尽头,是它的至高点,这里有一片桃树。初春时节,一夜春雨灌浇,催开了红的、粉的、白的花蕾。花儿竞开,幽香袭来,引蝴蝶纷飞,蜂儿采蜜。途经此处,赏花、观景、拍照,脚步怎么也挪不动了。

有天傍晚,发现小道深处的芍药花开了,而相隔不远的牡丹也才刚刚艳丽谢幕。牡丹盛开时,驻足者多,而芍药花却少有人欣赏。忽然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孤独的芍药让我不忍离去,于是,便跟自己的内心谈判:在此小道多走几圈吧。来来回回中,一眼一眼地打量那些芍药花:花朵硕大,花茎却纤细,微风拂过,花儿左摇右摆,一副摇曳欲倒的样子。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它的茎属草本,茎细花大,所以也叫“无骨花”。

与木本的牡丹比起来,芍药少了一些迷人的执拗,而又偏偏选择与牡丹接踵而至的花期,虽也艳丽,却少了傲骄,这大概也是不可与牡丹相提媲美的原因罢了。

大自然厚此薄彼,人世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滚滚红尘中,总有被奚落的美丽,不被待见的风情,不被善待的纯净。在平常中寻找和发现不起眼的美,也就多了一分美丽的心境。

于是,差不多就是这样,常常耽于途中的小美,放任自己留恋于路过,而耽误了到达的时辰。

有一次去云南旅游,途中休息时,被旁边的牛皮杜鹃所吸引,追着它拍照而掉了队,害得导游回头接我,指看我大骂:“几株破杜鹃有什么好拍的!今天要去的地方还没到呢,晓得不?”最后,为了缓和与他的关系,硬生生在他带去的购物点买了价格不菲的东西,才在他那张苦瓜脸上看到了笑容。

因为这样的经历时常都有,所以每次出去旅行,都会提前给自己定下特律:舍弃途中的盘桓,心无旁骛抵达目的地。然而,当自己一次次被途中的美丽击倒,才不得不承认,原来,我的身体里还隐匿着另一个自己,即可以暂时忘却目的地、违逆理性、执拗地耽于美丽。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美是邂逅所得。这里的美不仅仅是风景,它还包括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包括学习、成长、获得,苦难、挣扎、失败。

曾经在公司的培训班上问过这个问题,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人回答。在这些资历尚浅的年轻人面前,我无意去指责他们,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尽早发现和珍惜每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美好,如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每一次面临的挑战和机会。

一样东西,只有入了心,才能真入眼。不然,即便是摆在那里,却依然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这样,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的东西。而真正入心入眼的东西,才能让心与眼处于同一认知轨迹,遇到了,就毫不犹豫地收入眼里,放进心底。

人生在世,目的地固然重要,但在抵达目的地的途中,多去收纳一些沿途的风光,分心旁顾,让我们与这个不断给予我们苦难,更不停给予我们惊喜的人间美景亲密邂逅,也算得上不浅的福份吧。

天津对于一个北京人来说算是个说去就去的地方,高铁半个小时,自驾不堵车的话一个来小时,说实话真是太近了,近到计划出去玩都不会想到去天津玩一圈儿。说起来我对天津的印象还停留在大学时期,那会儿刚学会开车没多久,当时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几个人趁着大半夜车少,说走就走直接上了京沪高速,直奔滨海新区,本想着天亮前去附近找个地方看日出,谁成想到了后半夜一车人睡得五迷三道的,那回也算是个小遗憾吧。

放两张美图~坐标:天津丽思卡尔顿

放两张美图~坐标:天津丽思卡尔顿

工作后,好像和天津的缘分不深,几次和朋友约好了去天津,都因为各自有事儿给耽误了,前段时间倒是难得清闲,又因为出京忒费劲,此事便不了了之。正好最近有一天的假,赶紧联系了三两好友,因为自驾只需要一个来小时,所以我自告奋勇的要开自己的几何A带大家自驾过去,他们一听都是欣然接受。

说说这次陪我天津之行的座驾,我的爱车几何A,要不是它实打实的410km续航能力和舒适感满分的座椅我还真不会自告奋勇的当司机,嘿嘿,其实主要是此行有位大美女,我的大学同学晓晓,机会难得啊~虽然北京到天津这一百多公里对几何来说小菜一碟,不过还是在头天晚上充好了电,毕竟得让大家心里踏实。

有了几何A的车机语音和定速巡航,我的双手基本不用离开方向盘,脚也不会太累,高速上开的倒也是颇为轻松,几个人没事儿还探讨起了郭德纲老师的身世,有说是北京的,有说是天津的,双方各执一词赌起了今天的晚饭,最后百度一下才知道郭老师出身天津,看来天津“相声窝”这个称号也不是白来的。

从历史上讲,天津算是个命运多舛的城市,不过这也造就了天津建筑风格的多元化,像我们去的五大道,因为曾是英租界,遗留了众国各式风貌的建筑,现已变成了天津最亮的一道风景线。最特别的是马场道和睦南道,道路不宽,却坐拥300座小洋楼,背后都有着一段历史。

在这里吐槽下天津的单行道属实有点儿复杂,为了在民园体育场门口拍两张几何A的帅照我愣是转了好几圈,好在停车的地方离这里不远。

民园体育场的外观让人一眼看去就有种很震撼的感觉,散发着恢弘的气势,里面的跑道据说是近百年前中国最早的塑胶跑道,一袭白裙的晓晓和这种欧洲风格的建筑还蛮搭的,坐在一层一层的草坪台阶上,举手投足间透露着悠然自得。

给晓晓拍照时恰逢几何A路过

来时路过了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觉得那附近的建筑很有特色,所以在五大道附近逛了一会儿就寻思着去丽思卡尔顿附近转悠转悠,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地方,还能顺便给几何A来几张和美女的合影,让它不虚此行~

大爱隐藏式的门把手和自动开锁

功夫不负有心人,尽管天津的路对我百般刁难,我还是找到了一处不错的地方,本来想开到后面的园区里,结果在外面有了意外发现,看来今天运气不错~

几何A是我的第一辆车,当时我一眼就被它超前的外观设计吸引住了,不仅科幻感十足,还能在它感受到那种青春活力,在试驾过后真是对纯电车的加速感觉爱不释手,几乎没怎么犹豫便下了订单。因为每天上下班来回要跑一百多公里,所以我基本上是每天都会在公司充电,其实几何A的电量还是很瓷实的,就算不充电连跑三天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几何A快充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充到80%的电量,电费又不贵,座椅还舒服,所以我也是养成了每天早到公司半小时坐在车里充会儿电的习惯。 我们刚拍完天上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一点儿不带夸张的,雨刷器不开到最大根本看不见路,赶紧找个地儿吃饭吧还是,吃完要是雨停了还能去看看著名的“分手轮”—天津之眼~对了,路上好像有人说要请吃饭……

宿州境内的人文胜迹

宿州这片饱经沧桑的大地上,曾因战略地位的重要而引起历代兵家的激烈争战,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事闰社稷兴亡的战争惨剧;又因大运河漕运的繁盛而带来商旅云集、帆樯林立,文人学士流连忘返,可泼洒翰墨,或纵情歌唱,留下了一篇又一篇感怀淋漓、意味隽永的诗文华章;还因历代统治者崇尚文治,这里也就少不了肃穆庄严的文庙、香烟缭绕的佛寺、笙竽袅袅的道观,甚至在近代还出现了来自西洋的教堂。“往事越千年”、“俱往矣”,但前人活动的踪迹雕刻在宿州大地上,水冲不去,火焚不掉,就是战乱也无法将它彻底毁灭。时间愈久,魅力愈强,令身在异乡的游子梦萦魂牵,令五洲四海的人们心仪神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徜徉宿州,游览名胜,或沿着运河遗迹考察访古,或身临虞姬墓凭吊英雄美人,我们并非仅仅为了泄思古之幽情,更是为了借助历史的巨大穿透力,瞻望宿州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泽乡笔会过后,善军驱车,同纵瑞法先生及夫人,徐华老师,崔振院长一道,来到了涉故台。

大泽乡涉故台

在这座覆斗式的高大土堆上,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面对陷入绝境的九百戍卒,发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号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戍卒们不再犹豫彷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场震天动地的农民战争爆发了。从此,这座土堆与陈胜英雄的名字紧密结合在一起,有了穿透时空的名称——涉故台。

涉故台位于宿州市东南约25公里的大泽乡刘村集,今天又称为埇桥区大泽乡镇涉故台村。东距京沪铁路7公里,西至206国道8公里。台呈覆斗形,北高46米,南高32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面积达44278平方米。台上有古柏数株,台东沿尚存古井一口,深20多米,名曰“龙眼井”,为明朝以前楼台寺的遗存。明朝万历年间,乡人集资修建的钟楼、寺庙和铸造的铁钟,今已荡然无存。明朝万历,清朝道光、光绪和民国年间树立的四通碑碣,虽经历风雨剥蚀,已是遍体鳞伤,仍然默默伫立在高台上,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2300多年来的人间沧桑。

涉故台的得名,民间流传着三种说法。一是大泽乡起义,陈胜在此筑台盟誓,因陈胜字涉,后人遂将盟誓之坛称为“涉故台”。二是大泽乡一带地势低洼,每逢雨季,便成为一片泽国汪洋。义军树帜后,为驻扎宿营,操练兵马,击鼓演武,筑起这座高台名曰“射鼓台”。三是民间传说,当年陈胜筑台盟誓时,看见一只梅花鹿倏然跃出草丛,朝东北方向的紫芦湖飞奔而去。他立即弯弓搭箭,对九百戍卒说:“我的箭若能射中此鹿,起事必能成功!”弓弦响处,那只梅花鹿应声倒地。从此以后,这座曾被称作“射鼓台”(射箭、击鼓之台)的土台,便被称作射鹿台了,而紫芦湖也被称为死鹿湖。

大泽乡,顾名思义是一片地势低洼的地方。遥想当年,这里应是荒草丛生、野兽出没、鱼虾畅游的水乡。正是这种低洼的地势,汇聚了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能量。涉故台,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标志,它的周围还有与这场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相关的“鱼腹丹书湾”、“篝火狐鸣处”,还有自蕲县集到刘村集的72座土台,当地民间称为义军屯兵的“七十二连营”,当然其中的涉故台最为高大。民间还传说,陈胜就是涉故台一带的人,他有个妹妹叫陈雪花。陈胜起义后,她被称为雪花公主。雪花公主武艺超群,在战场上提刀跨马,冲锋陷阵,赛过男儿。她随兄南征北战,辅佐兄长登上王位。起义失败后,雪花公主壮烈牺牲。部下把她马革裹尸,送归故里。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把她葬在涉故台下。自涉故台南行约1公里,有一座土丘立于平畴上,当地百姓称为“雪花山”,也就是“雪花公主墓”。涉故台附近有西陈村(又称铁棍陈)、小吴家村,当地人认为,陈胜、吴广是这两个村庄的人,至今两村陈姓、吴姓村民仍自以为是陈胜、吴广的后裔。

涉故台下,有一株铁干虬枝、古朴苍劲的柘树。树干斑痕累累、坚如铜铁,九曲八弯,昂首苍穹,酷似一条扶摇直上九霄的苍龙,大泽乡人便把它称作“柘龙”。柘龙,是大泽乡风雨沧桑的又一见证。无人知晓它的出生年月,它也不管人世间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事件,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历史文化遗产。

鉴于大泽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多年来,专家学者对涉故台高度关注。20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先生曾致函宿县党政领导,对涉故台的保护提出宝贵意见。1961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就将其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保护标志。1992年,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数十年来、宿州各级政府对涉故台的保护和建设极为重视。自1983年以来,政府对涉故台实施一系列较大的维修工程,尽量恢复它的历史原貌。

今天的涉故台,前方70米中轴线上,矗立着陈胜吴广起义大型浮雕像一座,通高11米,地面高9米,宽62米,厚17米,总建筑重量达120吨。雕像生动再现了当年陈胜吴广振臂高呼、斩木揭竿的历史场景。涉故台东南160米处,建有纪念性仿古建筑“鸿鹄苑”,在彰显陈胜鸿鹄之志的同时,又集碑廊、文物陈列和管理机构于一处。现馆藏海内外400多位书画家的作品超过500余件,多为赞颂大泽乡的诗联字画。革命战争年代在宿州奋战过的张爱萍将军,欣然为鸿鹄苑亲笔题词:“义旗动天地,丰碑昭日月”。

清朝光绪年间,宿州州学训导李心锐游历蕲县一带的古迹,感慨系之,诗从中来:

汉家功业效驱除,大泽乡中振臂呼。

燕雀焉知鸿鹄志,莫从垄上笑农夫!

谁人耻笑农夫?司马迁由衷赞叹:“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毛泽东主席多次在诗文中肯定陈胜、吴广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首创精神。这是宿州人民的骄傲,涉故台为之熠熠生辉,千古流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48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5
下一篇2023-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