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同桌的你》的结局都是那么悲惨啊?

为什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同桌的你》的结局都是那么悲惨啊?,第1张

其实并不是悲惨 更多的是一种遗憾

我们的青春都会有遗憾的 这样的剧情更加真实

而且表达了当我们遗憾的时候 我们会在心里勾画一个不同的结局

这个结局往往是圆满的 但是却不是现实的

这就是青春啊 充满遗憾 幸福 悲伤 和 成熟

“你相信平行时空吗?说不定在那个时空,我们是在一起的”

“真羡慕他们”

——《那些年》

(声明:这里不排斥把结尾看成是幻想和现实的理解,仅提供另一种理解方式)

双结局是现在**里很普遍的手法,为了迎合不同观众的需求。

  如果是双结局的话,可以在前面找到导演为两种结局都埋下了伏笔。

先说结局一:首先,从剧情的发展来看,林一是不可能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祝福周小栀,其实如果不是这里的巨大反差的话,这部**简直就是大陆版的《那些年》。《那些年》中柯收到请柬的反应是微笑,之后换上帅气西装平静赴宴,微笑祝福。而林一的反应是把请柬揉成一团,喊出一声“fu”,这就注定了两者的结局的反差。这是第一个暗示。

第二个暗示:林一给周小栀的新婚礼物,在结局一中揭开谜底(其实不说也知道),是周小栀给他保管的,他们恋爱的纪念品。前任新婚,送这个礼物你想想新郎会是什么反应。然后你再想想林一的意图。他绝不是打算放弃,而是一定要做最后的努力。

第三个暗示:林一的未婚妻出轨。正常来说的话,如果导演希望两个人把回忆留在记忆里,这段就将成为废笔。为什么不给林一一个美满的爱情来告诉大家,过去的将成为记忆,现实已经无可超越,曾经已经无法挽回。这不是很好么?

第四个暗示:新郎找茬。从林一一进入订婚宴,新郎就已经火药味十足,作为未婚妻,如果未婚夫因此而表达愤怒之后,该做的是什么?肯定是保持身份,尽可能的避嫌,而周小栀仍要和林一有大段大段的对话,大段大段的回忆曾经的日子,说明她并没有忘记他。在这种情况下,结婚并不恰当。也为新娘有可能的讨论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第五个明示:数字。5分钟,21分钟,13分钟,14分钟。这是仅在结局一中解答的。正常来说,所有的谜团和铺垫都应该在结局中得到解答,而此结局中对于礼物和数字两个谜团的解答也应该是此作为结局的理由之一。

第六个明示:一般艺术作品中,结局对所有前面内容的收束是艺术表现力之一。此部分呼应了所有前面的内容,包括口琴、非典的逃亡等等,而如果把这部分拿去,而仅仅留下结局,**的高潮部分就不存在了。

第七个推测:假如,我是说假如,把两个结局的位置做调换,现有I do;后有逃婚。这部**依旧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这可以佐证,两部分可以成为并列关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认为,他们在一起了。只不过最后两部分颠倒了顺序,并不是什么幻想和真实。

大家仔细看,周说完我愿意的时候男主低下了头,同时周围人开始向男主看过来。

而抢婚的那段开始,男主是低头的,放开了音乐,周围人看他。

导演应该是把两段顺序错开了。

再说男主最后说我不同意,如果是回答牧师的话“愿意与他缔结婚礼么”,

显然接不上,

所以这句回答应该是回答女主的:我愿意。

导演别有用心,要的就是要你有所思考。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结局,就看你怎么想的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887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6
下一篇2023-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