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状元是谁?宋朝九岁小孩如何成为状元?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状元是谁?宋朝九岁小孩如何成为状元?,第1张

状元一直都是很多人心中非常厉害的一群人,而现代意义上的状元,其实远远不如古代科举制度下产生的状元,毕竟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古代的状元是非常难考的,从科举制度诞生一直到清朝灭亡,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总共也就几百位状元,而且在这些状元当中,还有一个年纪最小的状元,宋朝时期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孩子竟然获得了状元,他到底是谁,又是如何办到的

朱虎臣是古籍中记载的年龄最小的状元。朱虎臣,号武伯,浮梁人。《宋诗纪事》记载:绍兴年间(1131-1162),朱虎臣年仅九岁,参加了朝廷举行的武殿试,他射出十支箭,其中有九支射中目标;朝堂之上他面对群臣,从容镇定,滔滔不绝地讲评《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被朝中大臣赞誉为神童,皇帝特赐予他武状元,官封承信郎。神童是很多人喜欢谈论的字眼,在这个望子成龙的时代,家中有一个神童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战国时候出了个神童甘罗,12岁就官拜上卿(丞相),是吕不韦门下的得意弟子,秦始皇非常喜欢他,给了他很多田地和房屋。

这和中国古代的设立“童子科”制度密不可分,经过一系列的考试,选拔出神童,成绩特别优秀的童子可以担任尚书、御史等官职,很多成人奋斗一辈子也很难做到。

到了宋代,这个制度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7岁写文的杨亿、7岁进士晏殊,但是最牛的还是这个叫朱虎臣的神童。

在古书中记载,他是中国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状元,江西人,朝廷举行了盛大的殿试,朱虎臣目光坚定、一鼓作气,射出了10支弓箭,9支都命中了靶心。

皇帝和大臣非常惊讶,可朱虎臣却不止武艺高强,在大殿中,他面对群臣,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谈论《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一时间神童的赞誉声不绝于耳。皇帝特赐予他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朱虎臣,号武伯,江西浮梁人。《宋诗纪事》记载:绍兴三年四月(1133),朱虎臣年仅九岁,参加了朝廷举行的武殿试,他射出十支箭,其中有九支射中目标;朝堂之上他面对群臣,从容镇定,滔滔不绝地讲评《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他被朝中大臣赞誉为神童,皇帝特赐予他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宋诗纪事》中有程元祜所作的《赠朱童子虎臣》,可见其风彩于一斑:“我闻汪錡生列国,能执干戈卫社稷。孺子可教繄复谁,张良授书为帝师。寥寥厥后不复继,棘门老将反儿戏。迩来忽得朱虎臣,九岁知兵及古人。仆姑十上九破的,玉帐七书咸诵臆。垒石布作常山蛇,指陈八卦横复斜。天姿安勇亚二子,脑脂壮士应羞死。虎生三月定欺牛,勿谓渠小将何求。志在奇功平祸乱,自许多多口益辨。欲造天阍试所长,中兴君相正明良。拔萃为将上不惜,好奖此郎明劝激。凌烈九岁初无谋,犹呼虎子封亭侯。观君头颌合食肉,胆大于躯早惊俗。皇家佑武喜逢时,洗眼行看得意时。”

另见《文献通考》卷三十五·选举考八童科记载:高宗一朝,童子求试者三十有六人,授官者五人(万顷、彭兴宗、张揉、朱虎臣、刘毂)。永免文解者一人(晏章)。免文解者一人(绍兴三年,林佐国始)。赐帛罢遣者九人(绍兴三年四月)。兄弟童子三人(饶州江安国、定国,戴松、戴滋,又张叟、卿未知何许人)。惟朱虎臣者,能排阵步射及诵《七书》,故补承信郎;刘毂以小校子五岁善骑射,故补校尉。虎臣,浮梁人,既召见,又特赐金带,以宠异之,此亦前所未有。 孝宗一朝,童子求试者七十四人,而命官者七人。有吕嗣兴者,衢州人也,四岁能诵《书》、《切韵》、变四声、画八卦。上召见,面俾吟诗,遂授右从政郎,赐钱三百缗,令伴皇孙荣国公读诵,乾道八年春也。又有临川王克勤,尤为警敏,初命右从事郎,庐陵李如圭、三山林公洽、何擢并右迪功郎,三山何致远将仕郎,庐陵郭洵直下州文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明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士农工商,科举制无疑吧读书人推到了一个显赫的地位,天下贤士出儒门,天下名吏出科举。正因如此,读书人被赋予了神圣的光辉。

举子状元被称为文曲星下凡,可见诗文笔墨便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通途。自然,从小饱沐儒风成为循例,鲜有不论文墨者,即有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之说。

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国子寺设置祭酒作为长官,专门管理所属各学。这是我国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可见对科举制的重视。

扩展资料:

历史上,失意士人起来反抗政权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唐太宗私幸端门,见到天下士子鱼贯进入考场,不禁心下得意。

脱口道出了考试制度的本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宋代历任统治者,都汲取了历史教训,无不重视科举考试制度,将之视为牢笼士人,加强集权统治的工具。

宋真宗、仁宗对祖宗改革考试制度的本质心领神会,明白惟有“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才能笼络更多的社会精英为我所用。

参考资料:

-科举制度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在古人留下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童子拜佛的情节。如果说成人拜佛为的是求佛祖保佑,以获得富贵、健康、平安等等,那么天真可爱的儿童为何要拜佛呢?

或许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画家“要”他们笔下的孩童拜佛,当然这些孩童不是现实中的人物,而是画家的心灵寄托,抑或干脆画家本人的精神化身罢了。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古代绘画中出现的童子拜佛,反映出佛教在民间的普及程度之高甚至还有进一步宣传信仰的意思——你看,就连儿童都来礼佛了呢!作为成人的你,还不快快醒悟一心向善?

明末著名画家陈洪绶有一幅《婴戏图》,描绘的主题便是童子拜佛。陈洪绶笔下的人物形象向来奇崛诡异,其童子造型也不例外。本图表现了一群幼儿在庭院中作礼佛游戏的情景。最前面的童子手捧插有鲜花的净瓶,毕恭毕敬地在佛前献纳;他的旁边有一孩童匍匐在地上磕头参拜;后面还有一个孩童正跪地双手合十。

画面最上方的幼童也跪在地上,但作侧身回望状,仿佛是在观察同伴的动作并加以模仿。四个孩童统一于礼佛情节中,但动态、服饰发型各异,所以无重复之感。拜佛的他们正在模仿成人的动作,虽然看上去虔诚无比,却流露出稚拙之趣。尤其是磕头的幼童还穿着开裆裤,露出了屁股。这一切让人感觉又可爱又可笑,更为作品增添了几分情趣。

然而,童子拜佛的婴戏题材绘画源于何时呢?陈洪绶是否为初创者?答案并非如此。如果把时间线往前推移,我们会发现送到就有类似画作,但是因作品无款,故不能确定画家为谁。比如下面这幅《灌佛婴戏图》。

此图虽无款,但根据题材和风格,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入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名下。只见画中四男童在一高树石岩之下,正准备灌佛。何为灌佛?这是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主要指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都举行这种仪式。

再回到画面中来看,画中最前方一儿童面朝佛像双手合十跪在地上的蒲团上,神态恭敬,一幅虔诚教徒朝拜的样子。中间穿红色衣服的儿童则弓着腰,双手托着一座小佛塔,可能要将其放于地上。另一位半蹲半跪的男童与持佛塔者相呼应,他一只手举着小佛像,另一手向前伸出,仿佛要去接同伴手里的佛塔。两人都神情专注,好像在为神圣的朝拜仪式做准备。

再仔细看会发现,两孩童之间的地面上有一花瓶,瓶中插有红花,花瓶后有一大佛塔,此塔放在一只大圆盘中,盘中盛有**如沙土状物。最后画中还有一儿童,一手拿一小盆花,一手捻一朵花,正扭头回望眼前三位小伙伴。

将宋代这幅画与陈洪绶的那幅作品对比可见,两者相似处颇多:无论是主题(童子拜佛),还是儿童数目(四位)、孩童动作(跪地、双手合十、扭头回望)都一致。另外,画面中都出了佛塔、佛像、花瓶、岩石等物,只是陈洪绶笔下的佛塔、佛像在形体上更大一些。

画家陈洪绶生活于明末乱世,人生经历坎坷不平,后遁入空门。有研究者指出,其《婴戏拜佛图》是对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中童子“聚沙为塔”偈言和经变画的表现。《妙法莲花经》认为众生皆能成佛,其偈言在谈到世人修行佛道时,曾述及童子聚沙为塔,并称其为童子戏,云: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宋元时期《妙法莲花经》经变画所绘童子聚沙为塔图,就是根据经文表现包括童子的众生成佛、佛光普照、大同世界出现的情景,以宣传佛教。可见皈依佛门的陈洪绶,不排除受佛教思想影响而产生创作此图的意愿。另外,陈洪绶曾在明崇祯年间奉诏入内廷作画,得以纵览宫廷藏画。或许当时那幅宋代宫廷画作《灌佛婴戏图》给了他灵感。

但他是那样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画家,故绝不可能为原作所拘。于是出现了更具趣味的同题佳作。相比之下,明代职业画家仇英所绘的《婴戏图》就与苏汉臣版的大同小异了。两者的唯一不同在于仇英的画面背景中少了一些栏杆。

仇英来自民间,但其山水、人物皆有很大成就,作为“明四家”之一,其临摹古人作品之功力非同一般。但是,此图显然不能算作纯粹的临摹之作,因为背景处并不相同。所以只能推断,仇英此作也是以“图画解佛经”的创作表现。

作为职业画家要紧跟时代潮流,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而佛教自传入我国开始,就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他们愿意修行,希望亲近佛,得到护佑。同时又希望越方便越好,就像“念阿弥陀佛就会得福,念观音菩萨就会受保佑”一样。

此类画作的出现不是偶然,毕竟画面中出现了佛家的吉祥器物,亦有童子虔诚无比的拜佛之礼。故表现童子礼佛情节的画作同时出现在宫廷画家、职业画家与文人画家笔下,并能够成为一时风气也不奇怪了。

宋代的童子开脸特征非常明显,八字眉,耳为减地隐起,头顶发髻多为桃形或以阴线刻画,后脑较大(多数呈椭圆)。服饰常见为开衫肥裤,喜好用米字纹或雪花纹装饰。

所持荷叶的形状和位置也与后期不同:花叶并举,荷花花心较大,饱满;荷叶置于身侧或者举于头上,一般高于头顶。至于同时期辽金童子多为少数民族形象,甚至加上一些草原因素,比如“持鹘童子”。

元代的童子上承上启下,童子的发髻凸起,耳朵也较为立体化,但是元代童子的手和袖同宽甚至略宽于袖口,较为夸张。

明代:

明代玉雕童子的发髻形式多样,整体还是汉人风格,发髻的线条稀疏粗短,耳朵大多为不规则长方形,用一条阴线表示眼睛,不刻眼珠,典型蒜头鼻。至于明代童子的手已经比例趋于正常。童子的腰间多有腰带或者蝴蝶结。如果童子持有荷花,荷花的位置已经下移到背后。

清代童子最为丰富。清代玉雕雕工细腻精致,比较符合现代人审美,具有写实感。形态上更是多种多样,如击鼓、戏兽、蹲卧等等,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907年唐朝被朱温灭亡后,,中国进入短暂的分裂期,是为五代十国。960年赵匡胤代北周而立宋,中国开始进入300余年的赵宋统治。赵宋建立后,统治者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那么,对于选取具有真实才能的文官就尤为重要。

科举初建于隋,发展于唐,而科举到了宋代更加的丰富,各项制度不断的修改,最后成为定制,为历朝后代所榜样。即便到了现代,我们的高考、公务员考试中,也能看到宋代科举制度的影子,可见其制度之完备,影响之长远!

一、生源

我们之前讲隋唐,那时期考生可以是来源于学馆、社会自学的读书人。宋初承接唐朝制度,但中期开始便不在招收社会生源“乡贡”,所有考生皆来自于地方学馆以及中央的太学。

宋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实行变法,关于科举方面历史称之为“庆历兴学”,这是宋代第一次兴学。其中之一的措施便是“令州县立学”,规定应试科举的士人必须在学校习业300日。第二次便是王安石变法中的科举改革,史称“熙宁兴学”,这是宋代第二次。主要是中央太学实行“三舍法”;当地教育设置学官进行管理,当地政府不能干预。还有第三次我们称之为“崇宁兴学”,宋徽宗时期蔡京主持,规定全国各地兴建学校;建立县、州、大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至此,政府对人才的选拔,完全依靠地方和中央学校进行。隋唐时期的“乡贡”基本上不复存在。

在宋代,科举考试的资格门槛大大降低,所以有宋一代,科举取士人数大大超过前朝。士子们不用担心贫穷上不起学,宋代政府给贫穷学子补贴。据资料记载:宋仁宗时期,家境贫寒,交不起住宿费用的可以暂住在太学宿舍中;宋神宗时期,太学贫寒学子可每月领取三百文补助,后期甚至到达近千文!所以在宋代,对于考生身份的偏见几乎不存在,这样也就为宋代提供了大量的寒门士子,扩大了宋朝统治基础,使宋代各方势力趋于平衡,政治更加稳定!

二、考试的方式

李唐时期,士子们考试先要通过地方初级的“解送试”,然后将名单送至中央,然后参加中央的“省试”,最后张榜结束整个一个周期的取士。而在宋朝,隋唐时期的二级选举制度慢慢进行改变,在宋太宗时期殿试成为的定制,那么宋代三级考试制度从此确定,以后元明清三代,皆采用宋代所形成的三级考试制度。

这里主要讲下宋代殿试与前朝的区别。我们知道,殿试其实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未能成为定制。而且,唐朝的殿试,大部分只是天子代替“省试”的官员去巡视考试而已,其地位实质上就是“省试”。但在宋朝,殿试便正规很多。首先,设置殿试官,负责殿试的具体事情;并且设置巡捕官监视,防止作弊;皇帝也会亲临现场进行巡考,以示威严庄重。

在殿试改卷流程方面也有制度规定。一般分为几个步骤:第一:设置编排官弥封试卷。所谓弥封就是将考生信息遮住,以防串通;第二,弥封后将试卷交给弥封官员进行誊写,也就是从新将试卷誊写一遍,防止考生在试卷上做记号;第三,再把试卷交给初考官进行审核;第四,初考官审核完后,覆考官再进行审核,确保信息不会泄露。最后,编排官再将考生信息和试卷对应后,把考试结果给皇帝。这一复杂的流程为的就是给考生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即使发展到今天,弥封试卷的方式仍然存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在“省试”通过后,参加殿试不合格,你也就不被录取。这也就表明,殿试是最后的一项考试,由天子钦点,点中的考生,便成为“天子门生”。这样,既增加了考生对殿试的重视,同时也使考生的荣耀感增强。最重要的是,增加君臣之间的关系,为君主集权增加了砝码。

三、考试的内容

宋代不同于唐朝,唐代考试科目繁多且不实用。在范仲淹、富弼的“庆历新政”中,颁布“精贡举”。主要措施为:将原来进士科注重诗赋改为策论;明经科中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原来是背默和填空,毫无意义)。王安石变法更直接:废除明经诸科,只留进士一科,并且主考经义和策问。同时设置明法科,主考法律和断案。所以宋代与隋唐不同,宋代更注重实用。从实质上说:考试内容的变化,便是宋代经济发展的缩影,经济生活讲究实在,所以背诵、默写毫无技术性、不实用性的内容便不受重视。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诗赋又被重视,那么科举中诗赋取士和经义取士便评分秋色,大致确立这二科取士的制度。

三、考试时间

隋朝时期,考试周期为一年一举。所以,在唐289年的统治时间,开科270余次。而在宋朝初期,宋太祖仍然沿袭旧制,实行一年一考。但在继任者太宗时期,这个规则开始打破,两年一考,一年一考的现象都有,这就看当时国家的政策,“中我悬料,几乎数百,所宜暂停贡举”,这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发布的诏书,认为前一年取士太多,而停止科举一年。在太宗朝21年,总共科举数量在8次,不可谓不少,但是取士总量是相当可观的!宋真宗和仁宗时期,考试周期不是很固定,真宗时期,一般两年或者三年一考,仁宗时期甚至出现四年一考,时间短或长都带来很多不便。时间短不利于考生复习,时间都花在旅途中;时间过长使很多考生出现荒废学业的现象,甚至一旦错过科举,便要经过两个考试周期,耽误的时间太长。在宋英宗朝,三年一考的模式开始固定下来,“载图事制之中,俾从更定之令,今后宜每三年一开科场”。宋神宗也曾说:远方应举,往来甚劳,人以为不便,故改间岁为三年。自此,元明清历代皆效仿宋代,三年一考。

综上,宋代考试时间每朝都不一样,甚至一朝不同的时间也不一样,并不是说统治者将科举作为儿戏,反而正是统治者重视,对科举取士的不断尝试,不断的完善,以至于科举取士制度为后世所效仿。

宋代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相较于隋唐,各项制度不断的进行补充。

1、回避制度。

在唐代,主考官有亲属参加考试的必须参加“别头试”(内容可参考我的文章《唐朝科举制度简论》)。在北宋,这个制度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担任主考官、副主考、内帘官、外帘官(帘官相当于现在的监考人员和阅卷人)的亲属和门客都必须参加“别头试”。在南宋,地方政府举行的“别头试”逐渐发展为“牒试”,指地方上官员亲属、门客参加的科举“解送试”。中央级别官员的亲属也必须参加此类考试,才能做官。

唐代以来,主考官确定基本上不会再进行更改,所以历朝只有考生回避考官的“别头试”。而在宋朝这方面的政策在松动,规定考官有亲属参加科举时必须上报,进行回避。

绍兴十年,宋高宗下诏:“诸州遇科场年份,封弥、誊录之类,先从本州取会见任官,有无亲戚赴试,如别无应避之人,方许差。”指在地方上的封弥官、誊录官等官员有亲属参加科举的,必须进行回避,如果没有才能够选为考官。北宋和南宋时期,殿试考官有亲属参加考试的也必须进行回避。

而且,在南宋时期,“解送试”考官要求回避籍贯。本州籍贯的官员不得担任当地的主考和监事,本州的主考和监事都必须来自于其他州县。

宋代对回避制度的发展,在我们现代的高考制度中,也在使用。本区的监考老师必须来自于其他区域,而且有老师家属参加高考的不能担任本年度的高考监考老师和改卷老师。

2.锁院制度。

在唐朝,“公荐”(举荐)制度盛行(可参考我的前一篇文章),造成请托之风。宋代为了减少请托之弊端,废除科举中的“公荐”这个措施,同时,实行锁院制度。

锁院指的是“锁”住主考官,并不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一旦官员被任命为主考,那么从考试开始到这个考试结果出来,都必须在考场之中。这个制度有点像我们现在的高考出题人,传闻高考前几个月遍被高招办传唤出题,与外界断绝联系,直至高考完才能出来。

3.弥封、誊录制度

弥封又称为糊名制度。这个唐代就出现,在宋代成为定制。但是又怕考生在试卷中做记号,又实行誊录制度,即派官员将考生的试卷从新抄写,这两种制度有效的避免舞弊现象的出现。

4、蒙学制度。

我们知道在唐朝就已经出现的童子科,但是相关制度还够完善,童子基本处于一种自学状态。但在宋代,仍然存在童子科,而且对儿童教育越发重视,儿童思想比较简单,容易操纵。随着地方学府的完善,对儿童的教育也比较完整。宋代创作了一种蒙学诗,内容直白易懂,为儿童所传唱。

5对考试官员的惩罚制度。

宋代科举的完善,增加各类官员去组织和监督考试。那么对考试官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对于“考校不清”、“取舍不当”者加以处罚。对于那些应回避而没有回避的官员,一经查出,考生轻则降名,重则除名。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及相关史料记载过多次科场案子。说明在宋代,考试不仅对考生要求高,对考官同样要求严格。这样才能选出真正的才子。

宋代对于文官的重视,决定着他对于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制度的完善反作用宋代的文官政治。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无法比拟的,赵匡胤层经誓言“不杀士大夫”,在宋代各朝也难以见到被赐死的文官,比较重的刑法便是被贬去边远地区了。

在教育方面,国家也是倾尽全力,连地方州、县也是设置官学,并且对贫穷学子的经济支持。也正是宋代重视教育,所以我国宋代的文化方面也是百花齐放,唐宋八大家宋代人物占了六位,理学和心学在宋代开端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宋代教育的发展。

总之,宋代对科举制不断探索,也曾走入误区,经过多次的尝试,科举才得以完善,为后代所借鉴。以上只是参考了部分资料,提出些比较常见的制度跟大家一起分享,有不当之处,希望予以改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1127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