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天,参观海洋世界不仅可以看到海洋生物,也是避暑的好地方。在台州琴湖海洋世界,今年参加入学考试的同学都有福利。以下是细节。让我们来看看合格的学生吧!
溱湖海洋世界介绍
台州琴湖海洋世界位于国家5A级景区琴湖旅游度假区,分为海洋生物展示和海洋动物表演两个主要区域。
生物展区展示了500多种海洋生物,有5000多种生物。两条海底隧道幽深幽静,鲨鱼、海龟等无数海洋动物悠闲地游动着。游客仿佛与海底的海洋动物亲密接触。美人鱼定期演出,婀娜多姿,温馨浪漫。
表演区有1000多个座位。海豚和海狮明星在舞台上一展身手,与游客互动。给大家带来无限惊喜。
“科普课堂”向孩子们传播海洋和海洋生物知识,普及保护海洋和海洋生物的知识。
溱湖海洋世界2021年中高考生优惠政策:
活动时间:2021年6月10日至8月31日
优惠:参加2021年中高考的考生。
优惠措施:
半价优惠:参加2021年中高考者凭准考证享受半价优惠;
免费游:被985高校录取的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可享受免费游。
简介:琴湖海洋世界是一座综合性海洋主题公园,设有欢乐剧场、海底隧道、潜水体验、观鱼、海豚海狮表演等九大区域。是海洋动物展示和休闲科普教育的结合。
开放时间:8:30-17:00
乾隆二十五年,殿试大考的前一天晚上,军机处里传来这样的一场对话:
“毕沅兄,皇帝一看你的字写得那么丑,还不把卷子扔了!”军机处的诸重光用不屑的语气对同僚毕沅这样说道。
“就是啊,毕沅兄做回好人,你替我们俩值班,如果我和重光兄高中三甲,今后一定会关照你的。”另一个同僚童凤三随声附和。
只见这位名叫毕沅的,憨厚地一笑,说到:“好的,我自己一个人值班,两位仁兄好好准备,祝你们金榜题名!”
没有想到,几天后,这个在军机处值夜班,被同僚瞧不起的毕沅,却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新科状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毕沅,早在乾隆十八年 (1753年),他24岁的时候就考取了举人, 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但由于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毕沅采取了边工作边复习的方式参加会试。可是,由于工作繁忙,能够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毕沅前两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
毕沅做的是什么工作呢?就是以举人的身份被选入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说得通俗一点,就相当于军机处里当秘书,负责记录档案和查核与传达奏议等文字工作。
在清代,举人们想要在仕途更进一步发展,都必须再经过会试和殿试两场大考试。其中又以皇帝亲自阅卷评定名次的殿试最为重要。
会试和殿试是每三年一考,乾隆二十五年,又到了会试和殿试的“高考年”。毕沅与军机处的另两位同僚诸重光、童凤都顺利地通过了会试。但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入前三名,夺得状元、榜眼、探花,就看接下来的殿试成绩了。
殿试的前一晚,正好轮到毕沅、诸重光、童凤三3个人在军机处值班。
诸重光和童凤三觉得明天的殿试太重要,便想回寓所复习,为明天考试做准备。毕沅为人老实厚道,诸重光和童凤三便和他商量,让他一个人留下来值班。
诸重光毫不隐晦地说:“我和童凤三的书法比你好,明天我们有可能问鼎一甲,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做些准备。你的字写得太丑,明天即使榜上有名,殿试时也不可能取得好名次。”两人还说一定会铭记他的友情云云。
那时的殿试考试,考官对书法比较好的考生比较偏爱。只要文字工整漂亮,卷面分就会很高,哪怕文章差一点也有望取得好名次, 反之则难获优等。
毕沅也知道自己的字确实写得不怎么样,何况他是个助人为乐之人,于是就成人之美,毫无怨言地留下来值班了。
诸、童二人离开后,闲着没事,毕沅翻开书,也开始为第二天的殿试做准备。然而,也许老天偏偏为难他,这时来了急活。皇帝突然发下一份公文,值班“秘书”必须及时处理。
这是陕甘总督黄廷贵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一份“朱批奏折”。
根据清朝奏折制度,皇帝接到奏折文书后几乎全要批谕,就是皇帝对本奏折给予答复意见,这种批过的奏折叫“朱批奏折”。朱批奏折由军机处“录副”(誊写一份)后,原本发还上奏人,以便上奏人依照皇帝的批示执行。
毕沅接到奏折后认真誊写了一份,廷议中有很多有关屯田的建设性的意见也让他眼界大开。
第二天一大早,刚值完夜班有些疲惫的毕沅和看起来准备颇为充分的储重光、童凤三一起来到了殿试考场。
殿试不同于会试,不考八股文,只考时务策一道,也就是写一篇时事政论文。殿试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考察考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确定名次并分配工作岗位。
殿试的题目都是由皇帝钦定的读卷大臣共同拟出若干题目后送皇帝圈定其中的一个。读卷大臣头一天在文华殿临时准备好题目再呈交皇帝,所以根本没有人提前知道殿试的内容。
这次殿试的试卷一发下来,毕沅先是大吃一惊,接着喜上眉梢,当即就提笔书写,刷刷……整篇文章可以说是一挥而就。
天底下竟然有这样巧的事,原来殿试的题目,就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时务策!
毕沅昨天晚上对陕甘总督奏折中的情况汇报、提案以及皇帝的批示了然在胸,他又加上自己的见解,最后呈上的卷子哪里是临时发挥的考场作文,而是边疆大臣、皇帝与他一起经过精心准备的《筹边安邦策》!
美中不足的是,毕沅楷书不太好,初拟名次时,读卷官不敢把它放进一甲,而是排在二甲第一名(也就是第四名),暂列一甲第一的是书写漂亮的诸重光的考卷。
等到第四天,乾隆皇帝在中和殿最后审读前10名试卷。看完前3名的文章,乾隆帝摇摇头,觉得文章缺少新意。
当审到毕沅的卷子时,乾隆帝眼睛一亮!这份试卷立论高远又切合实际,不仅与自己的想法非常吻合, 而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于是乾隆龙心大悦,朱笔一挥,毫不犹豫地将其钦点为状元!
毕沅另两位同僚成绩也不错,诸重光为一甲二名榜眼,童凤三二甲第六名。这两人后来得知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后,只能感叹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储重光、童凤三感叹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没错,机遇对于人生走向很重要,人的一辈子也会遭遇很多偶然。但问题是,凭什么机遇会垂青某个人?侥幸成功的背后是否还有必然?
出生于江苏太仓的毕沅,他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好。他幼年丧父,全靠母亲把他培育成人。毕沅的母亲张藻是娄东颇有名气的才女,为西冷十子之一,著有《培远堂诗集》。她不仅能诗,而且学问渊博。
张藻年轻守寡,生活不易,但她不辞艰辛,一心让儿子读书考取功名。
毕沅在母亲的调教下,6岁能读《诗经》《离骚》,10岁便通晓声韵,能诗善文,被人称为“神童”。
这时,张藻心中却不安起来,她见毕沅有点沾沾自喜,担忧他听惯了赞扬声,从此不思进取,成为现世仲永。于是,她咬咬牙,把年仅十余岁的毕沅只身送到百里之外的苏州木渎镇,拜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和经学大师惠栋为师,让他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学识。
张藻对儿子管教非常严厉。即使毕沅考中状元当官,她依然不肯放松。当毕沅离开京城到陕西任巡抚时,张藻还以母亲特有的情怀,作54句《训子诗》,殷切期望儿子:“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张藻病故后,乾隆皇帝特赐御书“经训克家”四字对其褒扬。
毕沅的成功离不开他母亲一生的教育。他为了不忘慈母之恩,特将自己的书房叫作“经训堂”,将自己的诗文集名为《经训堂集》。
毕沅学习非常刻苦。沈德潜的学馆之中有不少富家子弟,饮食起居有家眷僮儿相伴,衣食无忧。而毕沅家贫,只能孤身租住在镇郊灵岩山麓的一农户家中,条件十分艰苦。因此,也常遭那些富家公子的讥讽。
有一天,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功夫,学馆门前的永安桥、山塘街都被大雪笼罩了,天气十分阴冷。富家的公子哥们搓手跺脚,没有心思听课。只有毕沅一人正襟危坐,认真听讲,唯恐漏了一个字。沈德潜逢人便夸,说毕沅一定会有所出息。
毕沅过了十六岁的时候,母亲为他四处寻亲。无奈家境贫寒,无人提媒。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几年,有一天,毕沅父亲的同窗好友高士祺来看望他们母子。虽然毕家家境贫寒,但是高士祺看毕沅人品很好,学问也不差,于是就把小女儿许配给他。
毕沅与高家小女儿结婚以后,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但是高家的另外两个女婿都是家财万贯,经常取笑毕沅的贫穷和老实。毕沅面对别人的嘲笑,对妻子说:“从今以后,我发愤读书,一定要考个功名回来,不然我就不进这个家。”
妻子以为毕沅在说气话,听了并未往心里去。没想到,毕沅果真离开家,在湖畔租了一个小屋,专心读书。有一次连降暴雨,他的小屋眼看就要被水给淹了,可是他仍然坐在里面高声咏读。一个打鱼的人看见后高声呼喊,他竟然都没有听到。
毕沅在24岁的时候,人生终于见到曙光。乾隆十八年,他在乡试中考上了举人。
清朝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只要到吏部注了册,就可以成为候补官员。当然最后被授职的很少,每年通常只有几十人。由于毕沅学绩优秀,为人忠厚口碑好,在28岁的时候,他谋得了内阁中书之职,不久他又被选调到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这样一来,有了一定收入,就可以养家糊口了。
志存高远的毕沅当然不会满足于现状,他始终不忘母亲教诲,暗下决心光耀毕家门第。谋职以后,他边工作边备考,相当于做“勤工俭学”。
毕沅的求士生涯并不是坦途,他考取举人后,在向进士迈进的时候,参加两次会试,都以失败告终。然而,他并没有气馁,继续发奋学习。辛勤努力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在参加第三次会试时,毕沅不仅顺利过关,而且最后在殿试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这一年,他已经31岁。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这句名言,多少人耳熟能详,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依然只是祈祷好运降临,而对“准备”二字无动于衷。
如果说毕沅值班时偶然看到了与殿试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此事确实有些侥幸的因素,但当我们了解了他的求学经历后,会发现:慈母的严格管教,老师的辛勤培育,以及他自己的勤奋努力,才使得这个状元来得虽是“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做人既要勤奋上进,自强不息,也要老实厚道,厚德载物。毕沅不光学习刻苦,他又是忠厚老实之人,为人处世,宁愿吃亏。不与同僚斤斤计较,这才有了意外收获。厚道人有福报,毕沅摘取状元桂冠的“幸运”,就是他修来的福分。
自考,是强者之路。顽强地工作、生活、学习,只有坚强者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坚强,是自考生一门未列入考试计划的必修课。
选择自考需要坚强
走过黑色六月的落榜生,在失落,空虚和迷茫中选择自考需要坚强。从一名落榜生到一名自考生变换的不仅仅是角色,更重要是学习模式:没有了父母的苦口婆心,没有了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有了课堂、课外,要把“老师教”变成 “自教自学”,要时刻牢记“我要学”。
在校生参加自考需要坚强。校园生活是紧张有序、绚丽多彩的,正常的教学安排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其余的时间还要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管理班级,进入学生会,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活动,演唱表演等等。学子们在大学里锻炼自己,展示自我。虽然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然而在众多需求中做出取舍、做出牺牲,还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决心。
在职自考生更需要坚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并求得发展,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自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平台。而自考关键在于自学,但在职考生偏偏缺少的就是自学的时间,上班时间是公家的,下班后的时间是大家的:父母、爱人、孩子及其各种应酬、交往。因此,自考生必须处理好工学矛盾、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其中的艰辛非自考生不能体会。
选择了自考,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辛、选择了寂寞。没有花前月下,只有清灯孤影,没有灯红酒绿,只有诗书苦读。向往花前月下的浪漫,游山玩水的怡然自得,琴棋书画的悠闲自乐乃人之常情。而自考生却去选择独守空房,与诗书为伍,与寂寞和孤独为伴,在自考中燃烧着激情的岁月,没有坚强的意志怎能坚持。
通过自考更需要坚强
自考难,难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后的坚持。从某种意义上讲,自考考的是心态,在每一本教材中没有生气的文字背后都鲜活地凸显着两个字——坚强,读不到这两个字的考生是无法通过自考的。
“自学考试无重点”,自学考试面广量大,没有所谓的“重点”,重点都在教材里,考到的都是重点。要通过考试,不仅要依靠考生自身的日常积累,还要依靠考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抱着考前突击背诵就想过关的思想是行不通的。自考没有补考,一次折戟沙场只有来日再战;自考也没有寒暑假的懈怠,一门课程的通过仅预示着下一门课程的开始。
除了众所周知的“勤”之外,自考总是与“苦”结伴而行。所谓“苦”,既表现在自考要刻苦耐劳,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难;也表现在自考要耐得住寂寞,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坚强意志、没有“胜也追求,败也追求”精神,是很难闯过这一关的。
“铁棒磨成针”、“水滴石穿”的道理每一名自考生都需要亲身去体验。以江苏这个自考大省为例,自1983年开考自考至今,全省共计有445万余人报名参考,而毕业者仅为38万。有些同学刚刚起步就停了下来,有些只考过几门课程便半途而废,有些在几近成功之际,却再也挺不过了,关键是没有通过“坚强”这门必修课。只有坚强,只有具有每过一门课程就会更加膨胀一分的坚强精神,才能坚持到最后,才能品尝到苦尽甘来的喜悦。
自考毕业生仍需要坚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谓是自考毕业生的真实写照。自考生们只要是通过自己努力拿到毕业证书的,都是好样的,都不比其他任何学习形式的毕业生差,甚至更强。因为他们是坚强地一路走来,他们有着常人没有的坚韧和顽强。
曾经读过一篇题为《在自考中重生》的文章,文中提出“重生之后呢?”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自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培养了我们自学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性格和坚强的忍耐力、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她教给我们的是毕生受用的东西,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不是小小一纸毕业证所能承载的。选择自考就意味着为“重生”而战的开始,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如果把毕业证作为“重生”的标志,那么“重生之后”也许有的人认为:“知识改变命运,自考助我们成功”;在就业和升学时,有人也许会感到受到不公平的“学历歧视”,于是我们愤怒、……越是如此,我们更应该去继续我们的“重生”:要自信、坚强;用真实才干来证明自己。所以自考是一个阶段而绝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重生之后”我们仍然需要坚强地以此为基石去迎接下一个“重生”,否则所有的愤怒、将统统无效,将被轻易地丢进时代的垃圾箱。
“当你是小草的时候,会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践踏和漠视,你的是苍白和无力的;长成参天大树时,你才会受到各种仰视的目光,任何无视你存在的人将会接受一个憨实的碰壁。”这是曾被《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道过的江苏常州黑牡丹集团的技术人员邓建军,就自豪地说:我是自考毕业生。吴士宏,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南天王”在撰写《逆风飞扬》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我是自考毕业生;众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自考毕业生……
自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凭,她使我们得到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磨炼了我的意志,在今后的人生征途中,没有什么能令我们退缩,我们将勇往直前。因为,我们坚强。
自考生,我们活着就要自学
写作是种生活方式,看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有阅读、旅行等等,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我们这可爱的自考。一件事,如果成了生活方式,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了,你无法放弃了。
当然,自从办了个律法网,一些友人就以为我是学计算机出身的;学了些文不对路的文章后,又有些人以为我是学中文的,怎么偏偏就不说我是学法律的呢?真让我郁闷。
人活几十年,总要以什么方式度过。虽然不知道自己会以什么方式度过,但我想每人憧憬的大多是美好的,那就是省力又能赚大钱的。老板每天做生意,他的人生也就是在生意中度过了。其实并不是每个老板都能赚到很多钱,也不是永远都能赚大钱,但不管结果如何,每天必须去做,这个“做”字就是生命的过程。既然选择了它,结果反而退到次要,只不过给你一个“做”的理由。 就像自考一样,自考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的,也不是都能一直顺利到底的,想要发出“把牢底坐穿”的狂语还是得有两下子的哦。但不管结果我们是不是能如己所愿顺利通过,我们可还是得每天去啃啃自考这块还被盖着棘草的金土地,这个“啃”就是自考的过程,也可以形象比喻为吃掉自考应该采取的某种方式。
如果问一个没有参加过自考的人,学自考是为了什么?他可能回答是为了拿文凭,说这是敲门砖。
是的,这个现象现在也不仅仅发生在没有参加过自考的人身上,很可悲的,好多自考兄弟姐妹们也是坚持这么想的,而且态度很是坚决,真是令人既佩服又无奈。
而对真正的懂得自考深层涵义的自考生而言,自考是种生活方式,伴随他一生。
这里我想我有必要解释“自考”,我以前在文章中说过,自考的全称是“自学考试”,确切地说我们应该是“自学生”,而不应该是“自考生”,也不知这个名号是哪个宝贝弄给我们的。
于是上文的话,其意也就是自学是种生活方式,将伴随我一生!
当你把自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时,自学就不仅仅是学习了,而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生命的舞台,是激情的渲泄口,每一次的成功或失败,都是浩浩大江中的自然起伏,生命的价值就在这一次次的跌宕中实现。还有什么比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来得更大快人心?!
所以真正的自学生很少问自己为什么自考,因为自学本身就是答案,只要每天还在自学,生命就存在,就有意义,就有结果。自学生,这个社会最夺目绚烂的名号就从此被世人讴歌颂扬!!!
快乐原则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所有生物都是因为这个才得以存在,得以延续。自学人之所以选择做自学考试,必定因为自学是快乐的。
自学的快乐,不在于自学本身,而在于他通过自学,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世界上秀的人物,必定是将自己的生命开采得最充分的人。一位伟人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他奉献了什么。这并不是唱高调,挖掘自身能量的过程,也就是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过程,只要社会的机制是健全的,他的贡献必然会得到回报,一个成功人士,他得到的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
何况,很多时候自学本身就是乐趣,就像有些人喜欢下棋,有些人喜欢跑步,下棋下得眉头紧锁,跑步跑得汗流浃背,旁人看着辛苦,他却其乐无穷。自学人的苦乐,只有自学人自己知道。很多时候,自学本身就是幸福,智力和体力的付出,都是一种享受。
自学生中有一些人是有赌徒的性格,这并不是坏事。(我这么说,一定会招来大家的非议,请把下文看完再发表言论不迟哦 ^ ^ )
赌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的。面对最直接的利害得失,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你不选择,“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态度,也要承受后果,你既然入了局,就必须赌下去。 有的人喜欢豪赌,大把下注;有的人比较谨慎,步步为营。前者风险大,机会也大,输起来很惨,赢起来也痛快。后者来得慢,收获未必小,慢慢积累,或许终有所成。
最怕有种人,他看见局中热闹,忍不住心慌,也想博它一把,无奈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在一旁看得手心都冒了汗。如果始终不参加倒也罢了,可他冒汗以后,自以为看出了门道,忽地长出一颗豹子胆,一头扎下水,连头发都不露一撮出来。其结果多半不好,如果输了,旁人想救他也无处下手;如果赢了,以这种状态,不像范进中举,闹个半疯才怪。
没有一份真潇洒,输赢都是难以承受的。
这里我就可以说说我们的串讲资料的事了,串讲资料本身只是种帮助你查清学习中是否还存在疏漏的一种不错的方式,但闹到现在,却导致了一些友人对串讲资料是顶礼膜拜,认为那就是宝贝,是自己的过关制胜法宝,于是往往把自己的复习精力砸进了对串讲资料的迷信中,于是,一个就此诞生,而且还是个很大的赌局,真是让人捏汗不已啊。
在自学中,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不是金刚不破之身,总有一天你会被击中,甚至被,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只要你有抗击打能力,挨了重拳而没有崩溃,你的自学生涯就远没有结束。
古今中外的格言都说,贵在坚持,不管自学好学不好学,相信风水轮流转,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不出局,只要你还在学,这社会的潮起潮落,就还有你的份,你就还是个人物,还有希望活到出头的那天。
世人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大概是人生的一个普遍规律,说明三十岁以前是创业闯荡的时期,四十岁以后,人就不做傻事了,冷静而理智地面对世界。
那么便要说“自考一二年豪情万丈,自考三四年那堪落寞”。 成熟是一件好事,但成熟也意味着衰退。自考三四年的人很难再有刚自考时的冲劲,他多多少少已经通过了不少的关坎儿,但却已经在过这些关坎时尝到了些滋味,当然这其间的个中滋味,也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怎是几个字能道得清的?
自考三四年的人,往往是激情不足,稳重有余了。 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无奈。尽管社会上也有一些通过两年多就拿下的成功者,但大多数自学生的成功还是要靠时间的积累。考到第三四个年头,如果不能再保持上升的势头,那么自考的激越之音也就到此为止,此前积累的经验和心得,原本可以完成最辉煌的乐章,结果却只化作余韵余生,实在可惜。
自考三四年那堪落寞是一种自然的境界,好些人大多会经历。自考三四年却仍豪情万丈,那就不只需要激情,还需要你克服惰性,克服麻木,与自考相抗衡,因而后者更难,也更可贵。
人这一辈子,不是靠人,就是让人靠。靠别人,当然轻松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常常靠不住。自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比如恋爱,你在收获“可爱的大眼睛”时,也就不会同时再拥有“可爱的小眼睛”了,这其间的损失,也就是机会成本。 自学中当然也是存在机会成本的,我们本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对象在一起谈谈恋爱,出来压马路,去看几场情意绵绵的**,但是,我们都很难有这样的镜头留在回忆里。
任何人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金钱、智慧、才能、精力、时间,等等,投入了一个项目,就不能再投入另一个项目,人生也是一样,你选择了一个目标,就丧失了为其它目标奋斗的可能。求人不如求已,靠人不如让人靠。
好多自学生很羡慕那些统招生,说他们是躺着睡觉都能毕业,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只要你不断努力奋斗,指不定哪天他们中的好多人也许就得做你的下属,听你使唤,为你卖命。
差异在哪?这也就不用我指明了吧?
老人常言:苦大仇深的人有革命性,因为他失去的是身上的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今天大城市里的重要岗位,许多都被外来移民所占据。他们来自于艰苦的山区,贫穷的农村,闭塞的小县城,并没有什么先天优势,或者通过自考,或者通过打工,就凭着要在大城市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从社会的最底层开始,艰难地奋斗着,渐渐占据重要位置,以至于到后来,比土生土长的居民更像城里人了。 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它让人产生改变命运的冲动,产生出创造的激情,同时,一无所有就无所牵挂,能量就发挥得更彻底。
是啊,亲爱的自考兄弟姐妹们,我们怎能抛弃这笔财富呢?它正是我们能量爆发的导火索啊!
农民要进城打工,丢掉的无非就是一把锄头,而对城里许多养尊处优的人来说,要离开原来的环境,去开创新的事业,需要放弃的东西就太多。结果大多数人割舍不了,创业也就成了幻想。 所以当你原有的优势受到威胁时,你其实正面临着一次机会,当环境把你逼到一无所有的境地,实际上是给了你一把挖掘宝藏的锄头。不要抓住已有的东西不放,只有把自己置于一无所有的境地,你才能轻装上阵。到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宝贵财富。
是的!心态!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自考考的就是你的心态!”
自考=自烤,这烤的最后就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被烤焦了,烤烂了,很抱歉,这是你没领悟自考的真谛的结果。还有一种是真金不怕火炼。你成了金刚之身!你是自考烈火中走出来的精英!
这其中就是你的心态在那里作怪,就像这世上总是有那么多的小人一样。你的糟糕心态就成了你自学考试道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怎么办?换种心态,一切豁然开朗。
就像前面说的,自学也是笔财富,只要你对她认识够深,够专注,你会有所成绩的。相信自己,也给自己一个成功的机会。
还是孔老爷子那句老话:时不我待。
加油吧,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活着就要自学!
自信成功之帆
自信是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在影响自学的诸要素中,自信是首要因素。有自信,才会有成功。美国作家爱默生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福建省龙溪县伐木工人林钻琛,多年隐居林场,“生命不息,自学不止”,73岁获得法律专业自考专科毕业证书。年龄大,没有成为他不成功的理由;记忆力差,没有成为他成功的限制;体力衰退,更没有成为他成功的障碍。自信,使林钻琛老人自学成功。
自学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劳动。在自学过程中,有困难也有挫折,因此,选择了自学,就等于选择了挑战自我。保持一个健康稳定的心理,是自学成功的关键。成功靠自信。自信多一分,成功多十分。坚持自学,不言放弃是自学成功者共同的成功特点。如果一个人抱着试试看、随大溜,甚至凭一时的冲动加入到自学中来,想象不到自学的艰难和曲折,这样的动机难以产生持续的自我激励力,自学不会成功。
失败,特别是考场上的连续失败,对个人自信也是严峻的考验。假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或“因噎废食”,就会怀疑甚至贬低自己。自信心的丧失,也就失去了自学动力。学习没有了动力,自学也就很难坚持下去。自信者具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视失败为成功之母,始终相信自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自学成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力弱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自信。让我们拥有自信吧!
古人云:人不自信,谁人信之。建立自信,应该从相信自己,赏识自我做起。相信自己,就是对自己的认可和支持。“我能行”,“我也会成功”。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激起强烈的成功欲望,在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果敢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获得者,我国选手刘翔,越是在紧张激烈的大赛中,越是在竞争对手实力强大的情况下,越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成绩越优异,这正是个人自信的充分体现。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这是多么豪迈而自信的语言。自信,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
赏识自我,就是尊重自己、悦纳自己,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找出并发挥好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一招一式”的成功体验,使自信心得以积累。“成功不难”,“我也能成功”。在自信面前,困难和挫折显得十分渺小。
自卑是自信的大敌。建立自信,还要克服自卑。自卑,就是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在自学中,方法不当,会使人困惑;学习枯燥,会使人懈怠;成绩不理想,会使人沮丧;压力过大,会使人焦虑,不能正确归因和善待这些困难和挫折是产生自卑的根本原因。克服自卑的办法,就是坚持。方法在坚持中完善,战术在坚持中改变,心理在坚持中调整,自信在坚持中恢复。自学路上无弱者。坚持就是胜利,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
心中有自信,成功有动力。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当你满怀激情踏上自学之路时,请带上自信出发;当你遇到学习压力或考场失败时,请找回并重新树立你的自信;当你考场取胜时,成功会坚定你的自信。
不必惆怅,让我们一起撕下这一页日历,该逝去的不要再去挽留它
不管成功或失败,只要你曾经经历过,那段拼搏的日子是你永远的记忆,走过了,就要往前看,你就会开心一点!
当一扇门向你关上,必然有另外一扇门向你打开。成才的道路很多,并非只有上大学一条,可以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继续深造,抛开无谓的自责与沉沦,只要用心去工作,学习,就一定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烦恼中光阴也虚度了,笑对人生。
天生成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胜负乃兵家常事,生长在孤傲的北方,沙漠并不是孤傲独占想象。
天道酬勤!丰硕的果实永远属于那些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辛勤耕耘者。
心静则灵,相信自己,要想让自己浪漫度过今生,就要学会去面对,冲破重重阻碍,飞翔在理想的天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