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答收录于「虎年唬不住」优质回答
「虎年唬不住,新春趣答会」去看看
2022年是中国的虎年,中国人用十二生肖为每个年份命名,体现了古人的无尽浪漫情怀,而虎作为其中之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寓意,让我为大家一一介绍。
虎文化历史悠久
老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老虎是兽中之王,它威猛、坚强、勇敢。在人们心目中,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
在我国民间,将老虎当成神来祭祀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周代,年终大祭时,就祭祀老虎。《礼记》中有“迎虎”的记载,古人认为老虎是农业生产的保护神。祭祀老虎,是因为它能吃祸害庄稼的野猪。
我国有好多少数民族崇拜老虎,并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这是他们心目中最灵验、最崇高的神。虎神能够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庭以及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庇佑之下。
因此,在一些彝族人家的神龛上大都供奉着虎形祖灵,大门上挂着虎形辟邪,在村寨的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
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老虎便与我国的民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虎图腾源自伏羲时期,且早于龙图腾。对于虎的崇拜,存在各个民族宗教中。在道教中,老虎被视为天门的守护神。道教经典被称为“龙虎经”,炼的丹药则称为“龙虎丹”。在佛教中,虎还被驯化,成为为宣传佛法服务的“禅虎”。
我国南方对虎的寓意
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虎”与"福”读音相近,因而虎又成为福的象征。比如南方年画中的《五虎(福)图》便属于此类。此外,北方的妇女还喜欢用大红纸剪出各种各样以老虎为题材的窗花,形象质朴可爱,贴于门窗、室内,营造出吉祥红火的气氛。
虎是权力的象征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左半交给将帅,右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汉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为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
虎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地支为寅,称为寅虎。
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上古四大神兽之一,而且仙人往往也乘白虎虎升天,是镇西之兽。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 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们。是一 些地方民间流传的避寅习俗。
虎头帽与虎头鞋
在中国的传说中,虎充满了正义感。据历史记载,《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形象怪异,它是神山昆仑山的守卫者。而在《山海经•西山经》载:“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它又是昆仑山之主。
虎的正义凛然,让古人们相信它能够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所以有些家庭会在家里挂虎画并且正对大门让恶魔不敢进入侵犯,让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而百姓们常常用虎画、虎脸、虎门神等祈福避邪。因此虎象征着祈福辟邪。
历代都以虎符来调兵遣将,唐代却把虎符改为鱼符,是因为李渊在当皇帝后,发现虎符中的“虎”字和他爷爷李虎中的”虎“字,为同一个字,为了避讳,所以改用了鱼符。无论虎符、鱼符在各个朝代中国的作用大概相似的。都有调兵遣将的作用,同时也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是一种出行皇宫的通行证,而且在官员的手里具有任免官员的作用。
在历史上,除了有虎符和鱼符还有很多具有其他的兵符,例如牙璋,龟符还有虎头牌等。它们出现在各个不同的时代中,多数的共同作用都是作为一种兵符实用,具有调兵遣将的作用。
牙璋在上古时期,尤其是夏商周时代时作为兵符出现的。他代表着当时皇家的威严,从而牙璋的身份本身显的就比较尊贵,而用它来调兵也显的极为重视也重要。牙璋同时也是原始社会的祭祀礼器,可见当时人们对它神圣的定义。
再后来由于人们对神兽的幻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出现了很多种的兵符,例如没有角的龙,蛇等,因为龙自古就有一种神圣的意义在里面,代表着皇家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到了秦始皇的时候,虎符被大面积的推广使用,虎符一般分为两半,一个在将军手里,一个在皇上手里,只有二者合一的时候才能调动兵将。后来在汉代为了增加虎符的安全性,在虎符上刻了字,只有虎符合一,字的纹路对上,才能生效,防止虎符的伪造。
后来又改用了兵符,直到到唐朝,李渊发现虎符和他爷爷名字中的虎字相同,才将虎符改用了鱼符,无论是什么性状的符,它的作用都是大致相同的,且代表着皇家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
十二生肖虎文案和寓意
十二生肖虎文案和寓意,中国的生肖文化已传承了两千多年,其底蕴之深厚。虎作为山中的大王,是巨大能量、活力、勇敢、威严和权势的象征。下面是十二生肖虎文案和寓意的相关内容。
十二生肖虎文案和寓意1虎的第一个寓意:威严和权势
西方虽然把“狮子”视为百兽之王,但是在中国古代,百兽之王却是“老虎”!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老虎看成是一种视秘而不可侵犯的动物,对于老虎真是畏惧三分。人们一提到老虎就会脸色一变,一看到老虎,就可能吓得连魂都飞了。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为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
由此可见,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言谈举止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谁敢摸?”、“老虎未吃人,样子赫杀人”等等。
虎的第二个寓意:勇敢和无畏
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又如“虎狼之师”,通俗的理解就是如狼似虎的军队,比喻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的强大!“虎贲”则象征着勇士,贲同奔,意思是虹虎舞跑,像虎一样勇猛有力。
虎的第三个寓意:祈福避邪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
中国人爱吉物,于是虎符、虎形旗成了镇摄敌手之物,而百姓历来就愿意用虎画、虎脸、虎门神等祈福避邪。算来,这个习俗已流传了几千年。
十二生肖虎文案和寓意2谚语,有人说它是“智慧的花朵”。以十二生肖为内容的谚语数量众多,流传广泛,是广大群众所创造并喜闻乐见的'富有气息和情趣的语言表达形式。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牛不喝水不能强摁头”、“兔子不吃窝边草”……等等。与老虎有关的谚语也十分丰富,这些谚语有的反映了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凶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权威的面前。如封建社会中那些当官的,无论是生活在帝王身边的文臣武将,还是那些达官显贵的下属,凡事总得谨小慎微,服从上级和帝王的意志,必须视帝王国君和达官显贵的眼色并迎合其好恶行事,否则一不小心,一思之念,一句之言都会触怒他们,轻者有牢狱之灾,重者就会招致镣之祸,乃至斩首示众,诛夷九族。在官场或民间就流行着反映上述心态的谚语:“伴君如伴虎”、“老虎门下官难做”之类。在人们的心目中,老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言谈举止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谁敢摸?”、“老虎未吃人,样子赫杀人”。
有些谚语表现了老虎的习性,以及它与人、与环境、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前者如“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老虎藏在洞里不显威风”;后者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羊儿跑进虎群”、“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好虎架不住狼群”……有些谚语,绝大多数除了表面的具有比喻或象征性的浅层含义之外,还有其本质的深层含义,表现为或具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或者在这些谚语的背后,潜藏着首先的意味和生活的情趣。这种谚语实际上是种比喻,可能是某种象征,都是思维的美丽之花,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设想或虚构出来的。如:“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羊跟老虎交朋友,总有一天会吃亏”、“猪给老虎拜年,有去而无归”、“苛政猛于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些谚语,都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都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有的甚至可以就是寓言故事的概括与浓缩,是极为精湛的语言艺术。如上述所举谚语中的“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这与汉代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所述的“羊质虎皮”的寓言故事,无论是构思的新颖,主旨的深刻,还是表现手法,都可以就是含意深刻的古训,又可以就是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格言或名言、警语。它的表层语意并不深秋,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进入老虎居住的洞穴,就无法得到你想得到的小老虎。但是,这条谚语由比喻而出来的的主旨却十分深刻,它告诉人们,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不冒风险,不以艰苦的努力与实践,就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就不能如愿以偿,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条谚语在民间或者是上层流传都十分广泛,其典出于《东观汉记·一六·班超传》原本作“不探虎穴,不得虎子”。这个典故是说:班超带领汉军去攻打在边境经常进犯匈奴,久而久之,将士都有些厌战情绪。一次,班超与将士三十六人在一起饮酒,个个喝得面红耳赤,情绪高涨勃发,兴味盎然。于是班超就乘着酒兴,面对将士的厌战,愤怒地激励将士道:“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乘着漆黑之夜,以火攻去袭击匈奴的兵营。这样,不仅可以使匈奴不知我军的兵力到底有多少,而且攻其不备,一定会使匈奴之军在不备而战之中惊恐万状,措手不及,他们就会被我威武之师,消灭得干干尽尽!”这个典故历经演变,深入民间,成为人民大众的口头禅,妇孺皆知,童叟均晓。这条近乎格言或警语式的谚语,还有“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吕蒙传》);但后世用得最多的还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的从正面说,也写作“入虎穴而得虎子”;最后浓缩为成语“虎穴得子”。由此可见,与虎有关的任何一条谚语,从其创造或演变的过程来看,不知凝聚了人民大众中多少的智慧与心血,它是一语言矿山中提炼出来的一克镭,也是语言中的精化或者精萃。
虎是山中之君、百兽之王,人们爱虎而畏虎。因此人们也将虎视为凶猛、残暴的动物,民间有不少打虎的传说,出现了不少猎虎、打虎、射虎的猛将与壮士,从汉代射虎入石的李广虎将,到黑旋风李逵为救母而杀虎、行者武松于景阳冈打虎……等等。这些故事在今天看来,对于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抢救并保护现已濒临绝种的老虎的现实而言,是逆其道而行之的,甚至于是违法的。但是从这些故事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社会心理来看,却反映了人类保护自己、免受虎害的心理,这种心理在民间传说或民谚中也有反映。因此老虎虽然威武凶猛,但也有英雄壮士不畏虎凶虎威,有勇气有胆量去打“虎”,将“虎”与某种强权恶势联系起来以英勇无畏之气魄去“打虎”、“斗虎”、“灭虎”,这里的“虎”已不是自然界之虎,而是强权恶势力的象征之物。寄寓人们上述心理或思想、愿望的谚语也不少。如:“敢把皇帝拉下马则老虎也得掰掉牙”、“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老虎尾巴挂扫帚,威风扫地”、“狼怕鞭,虎怕圈,狗怕低头捡大砖”、“虎入陷井,走投无路”……这说明,“虎”是可以征服的,也是不足为惧的,还说明,凶恶、残暴的“老虎”,作为某种权势或权威的象征,它也会有“虎”死倒威的时候,寿终正寝的命运。这些谚语的寓意或主旨,对于肖虎的人来说,是足以为训的。
十二生肖虎文案和寓意3十二生肖是有排列顺序的。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虎者,百兽之王,是威猛的象征,为镇宅辟邪之灵物。虎在民间习俗中被尊崇为瑞兽。虎与“福”、“富”谐音,寓意福运临门,富贵盈门。相传财神赵公明得富贵时有神虎相伴。据说虎可兴财运,聚赌气纳百财而不损。虎置于室内阳水旺处,可乘天运,福财两旺;置于座椅后案几之上,可镇基业,遇事有贵人相助。
生肖虎与佛有着密切的联系。佛是十二生肖的保护神。虚空藏,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虚空藏菩萨是属牛和属虎人的本命佛,虚空藏菩萨是诚实、富有的象征。不虚不空是佛界的财神,当您佩戴供奉时能够使您避开破财、败财的灾难,使您财路畅通无阻,且能生财聚财,得八方贵人相助,远离小人,人财俱旺。因此牛年、虎年生人,若能虔诚佩戴或供奉虚空藏菩萨之本命佛法像,可财源广进,不虞匮乏。
据佛经记载,十二兽即是现在的十二生肖,他们均有相应的一位菩萨化导、护持。这就是信众所称的本命佛,是千年以来人们所供奉的护法善神!“本命佛”是与十二生肖者磁场最接近、感应力最强的佛。诚心信奉,本命佛的灵体自然旺盛,能使众生逢凶化吉、事业顺利、健康平安、家庭如意。
王鲁湘先生在《十二·变》文化书册中有段颇为经典的话:“天地有大德曰生,生生不息。在我们人类的成长过程中,时刻都有十二个不同的生物陪伴我们,它们以不同的灵性帮助我们,启迪我们,我们通过它们认识自己。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中国印章古时称作玺、印、宝、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习惯称呼。古印章流行于古代,其古朴、稚拙的风貌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浸透着历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类图画入印的印章,这就是肖形印。
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晚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同时也是信誉的标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是当权者权力的象征。
鼠印,古代肖形印一种。也是十二生肖首位,与十二地支配属子鼠。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
鼠字的艺术
“鼠”字在甲骨文里像一只小老鼠张着嘴在咬东西;象形的鼠字,从商朝到秦朝1000多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变化不少,在秦朝小篆中已趋向符号线条化;隶书的鼠字是在小篆的基础上演变来的,鼠头变成方形,鼠脚和鼠尾还有点象形,但鼠的形象已不明显了。楷书的鼠字吸收了隶书鼠字的特点,这也是今天所用的“鼠”字,草书则多见于艺术书画作品。 虎印,古代肖形印的一种。多汉代铜印。虎的纹饰不一,有立、有奔、有卧、有昂首等,都具有汉画风格。虎为四灵之一。《说文》:“虎,山兽之君。”黄易释碑,引《两汉博闻》旁注云:“取虎形镇邪,以其威风异常也。”古代谓勇武之臣为“虎臣”。《诗经·泮水》有“矫矫虎臣”。称勇士为“虎贲”,以其“若虎之贲走逐兽,言其猛也”。相传虎印,古人多用以辟邪驱魔。
虎是十二生肖之一,排第三位,称为寅。从古至今,虎都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崇敬猛虎的威风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对虎图腾的崇拜。早在“仰韶文化”时代,龙虎图案便代表了力量与尊贵。在军事上,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龙印,古代肖形印的一种。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 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
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 蛇印
古代肖形印的一种。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snake]。如:蛇年(即巳年) 。 蛇,象征国君、君子等[emperor;gentleman]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左传》。 马,古生肖印的一种。 马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古代十二时辰称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牛年即将过去,虎年就要到来。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即将载誉回府,威风凛凛的大老虎就要闪亮登台。我在牛年搞了个《牛年说牛》,现在再来个《虎年说虎》。
老虎是凶猛食肉动物,正在逐年减少,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使它绵绵不绝。你再勇敢,也不要去“虎口拔牙”,更不能“与虎谋皮”,千万不要学孙悟空用虎皮做衣裙。实在要表现自己的勇敢,不妨去“捋捋虎须”,这不犯法,也于虎无伤,但要小心被老虎咬了手指头。
虎的社会地位,比百兽之王的狮子,差了一级。但人们除了喜庆之事舞舞狮子,很少注意它。而对老虎却独有偏爱。人间俗语,小说故事,甚至神话传说,对狮子涉及不多,对老虎却俯拾皆是。
小孩子一生下来,即与老虎有不解之缘。长得胖敦敦的,人们赞他“虎头虎脑”;有的还长了一对可爱的小虎牙;戴帽要戴“虎头帽”,穿鞋要穿“老虎鞋”;有的连肚兜也绣上个老虎头。不少孩子的乳名与老虎有关,说是图个吉利。长大后更不得了,大步走路叫跨“虎步”;胆子大点叫有“虎胆”;长得壮实叫“虎背熊腰”;有点探险精神,叫“敢闯龙潭虎穴”;精神旺盛叫“虎虎有神”;本领大了叫“如虎添翼”。当了将军,更是身价百倍,能打胜仗的,被誉为“虎将”;摆点架子就说是有“虎威”;将军办公的帐篷叫“虎帐”;在帐篷里商议军机大事,自然是“虎帐谈兵”;耍起大刀来叫“虎虎生风”;冲锋陷阵,叫“猛虎下山”;扑倒敌人,叫“饿虎扑食”。倒霉时也不含糊,不是“虎落平阳”,就是“虎瘦雄心在”。总之,离不开这个“虎”字。
小说中的英雄好汉,不少因老虎出名,或与老虎沾边。以《水浒》为例,因打老虎而扬名的英雄就有好几位。武二郎景阳冈醉打猛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自己也常自诩为“我乃打虎武松也”。李逵接母上梁山,半路老娘被虎吃掉,李逵一怒,连杀四虎,古今少有。解珍、解宝捉了老虎,正想到县衙请赏,不料被恶霸毛太公骗去,还要害他俩性命,哥俩才逼上梁山。山上一百单八将中,以虎字为绰号者,将近百分之十。如“打虎将”李忠,“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病大虫”薛勇,“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云,还有女将“母大虫”顾大嫂“等等。足见他们对老虎崇拜有加,不然,怎会以老虎为绰号,自以为荣。
在神话传说中,老虎也颇受青睐,不少仙山洞府,都由老虎把守,而不用狮子。《封神榜》中的申公豹,就骑着老虎打仗;十八罗汉中,就有个“伏虎罗汉”;《西游记》中有个“虎力大仙”,本领十分了得,敢与美猴王斗法;《聊斋》中有个崔猛,无力报杀父之仇,在神庙中化为猛虎,咬掉仇人恶霸的脑袋;《赵城虎》误食老妇之子,为官法所服,为“良心”驱使,以老妇为母,经常赠以猎物,使老妇得以终其天年;针灸医生殷天礼,夜晚失路,被虎兄弟“二班”截住,为其母治好病,不仅殷勤招待,赠以礼物,而当医生被狼群包围,势将丧命之际,“二班”现出原形,捕杀群狼,送其归家;虎精“苗生”与一群秀才夜宴山林,正大碗酒、大块肉,吃得痛快,谁料秀才们摇头晃脑,吟诗作对,酸气十足,苗生力劝不听,无法忍耐,忽大吼一声,化为猛虎,吓倒诸生,从容离开。以上这些故事中的老虎,貌虽凶残,性实良善,颇为可敬可爱。当然,老虎毕竟是老虎,保护则可,但决不可麻痹大意,反受其害。
在老黄牛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加上老虎的八面威风,相信虎年仍将是一个不错的年头,让我们大胆地跨上虎背,并给老虎插上双翅,飞跃前进吧!
又是一年匆匆过,一转眼,已丑牛年过去,庚寅虎年来到。
虎被称为百兽之王,云从龙,风从虎,“怒吼千山震,一鸣百兽惊”。吊睛白额,仪容威猛,骨骼雄健,花纹斑驳,睥睨大千,王者之风。单看成语,虎视眈眈、谈虎色变、放虎归山、骑虎难下等等,就让人生畏。不过人毕竟是万物之灵,也不必谈虎色变。武松景阳岗上打死老虎,被称为打虎英雄。刘基有一文《说虎》说虎的力气大,又有锋利的爪牙,反而被人捕杀,是因为虎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力,只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必然招致失败。更有甚者,冯梦龙在《今古概潭》中讲述一则黠猱媚虎的故事。狡黠的猿猱谄媚讨好老虎,最后置虎于死地。小小的猿猱都能把虎置于死地,何惧之有。如今,虎已濒临绝迹,列入世界一级保护动物,别说打它,连老虎屁股也摸不得。据说全球野生老虎不过百只,如果我们不好好加以保护,恐怕孩子将来只好照猫画虎了。
关于虎的传说流传久远,相传在上古时代,灾难突然降临人间,剩下伏羲和女娲,为繁衍人类,伏羲以草帽遮面,女娲装扮成老虎,以滚磨为媒,结拜成亲,才使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下来。《山海经》中讲诉了关于老虎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有一片桃林,看管桃林的是神荼和郁垒两兄弟,他们力大无比技艺高强,驯服山上的虎群,来共同守护枝繁叶茂桃林。又到了收获季节,一群恶鬼结队冲上山来,想要霸占成熟的桃子。兄弟俩率领群虎奋起反抗,哥哥用桃木棍将恶鬼击倒,弟弟用苇绳将恶鬼绑住,让老虎将恶鬼吃掉。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传遍人间,被后人尊奉为门神,老虎也威名大振,成了恶鬼的克星,成了人们心中的保护神。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锉锐,噬食鬼魅。”说的是作为兽中之王的老虎,威猛、坚强、勇敢,专食恶鬼。
自从龙被皇帝垄断,成为天子的象征,虎却降临到了民间。虎在民间不再令人生畏,而是有亲切感。人们把对老虎的信仰和崇拜,转变成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寄托,有能降服“五毒虫”的老虎,保佑在孩子身边,孩子就不会受到邪恶的侵害,人们更希望孩子长大后,顶天立地的能像老虎那样威猛刚强。在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中,虎的艺术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农村,小孩儿一出世,过满月,便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地被“虎”包围了。头上戴虎头帽,脚上穿虎头鞋或连脚裤,脖子上套虎围涎,胸前系虎肚兜。孩子铺的是绘有虎形的褥子,盖的有虎形的被子,枕的虎形枕头,供孩儿玩耍的布老虎、泥老虎, 还有虎头帽,小孩往头上一戴,显得虎里虎气,更加稚气可爱。布老虎诙谐、圆厚,则是伴随孩子成长的最亲密的伙伴。虎头帽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冷时戴虎头风帽,热时戴虎头圈帽。虎头帽和布老虎都采用绸布缝制,然后饰以绣花、布贴和绒花等材料,有的镶有多种银饰和铜饰,有的还缀上锢小龄铛。人们把虎作为进取、吉祥的图腾,希望自己子女茁壮成长,将孩子取名“虎仔”、“ 虎妞”; 形容孩子活泼可爱称“虎头虎脑”; 形容男人壮实称“虎背熊腰”; 形容胆量过人叫“虎胆英雄”; 称作战勇敢的叫“虎将”。 由于虎与“福”、“富”谐音,寓福运临门,富贵盈门,财源亨通之意。相传财神宋公明得富贵时有神虎相伴,可兴财运,聚财气,纳百财而不损。虎置于室内阳水旺处可乘天运,福财两旺;置于座椅后案几之上,可镇基业,遇事由贵人相助。虎受人们喜爱,常入诗入画。宋代梅尧臣:“人烟将近邻,松竹不知秋。夜虎林间啸,溪泉舍下流。”清代金志章:“双睛睒睒射惊电,耸尻竖尾如竿枪。咆哮踞地地欲裂,百兽走匿山魈藏。”画家经常画虎,冯大中笔下的虎温而不善,细而不腻,工而不匠,达到了“精神合一,物我两忘,出神入化” 的境界。人们还有人家厅堂中悬挂虎画,以驱逐邪恶,趋吉避凶。虎行走在雪地上也是很美的,有一联描写道:“虎行雪地梅花五,鹤落霜田竹叶三”。 总之,老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是勇猛吉祥、驱魔避邪、生气勃勃的象征。
不过也有用虎来形容人不好的一面,比如,工作不认真,就说“马马虎虎”; 做亊有头无尾叫“虎头蛇尾”; 仗势欺人,为非作歹,称“狐假虎威”,“为虎作伥”; 形容外强中干称“纸老虎”; 听不进意见,叫“老虎屁股摸不得”; 形容苛捐杂税,叫“苛政猛于虎” 等等。近年来,虎的名誉也遭贬损,比如,“打老虎”,居然把威风凛凛的老虎与龌龊的巨贪联系一起;“周老虎”,把老虎与造假者扯到一块;至于学费、医药费、房价“猛于虎” 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更使虎蒙受不白之冤。这些都是人折腾的,于虎何干!
虎年象征着力量、威武雄壮、生气勃勃、福虎如意。祝愿虎年,孩子们个个虎头虎脑,青年人生龙活虎,虎虎有生气!事业上龙腾虎跃!祝愿祖国,雄立天下,虎步龙行,如虎添翼,威震八方,虎气冲天
完善答案
匿名2010-02-26 17:47评价答案
是否解决问题(参与评价21次) 能 解 决: 9次评价成功原创加2!部分解决: 3次评价成功原创加2!不能解决: 9次评价成功原创加2!是否原创答案(参与评价19次) 原 创: 7次评价成功原创加2!非原创: 12次评价成功原创加2!
满意答案虎年谈虎
告别牛年,我们又跨进了2010年——虎年。按照每年年初谈生肖动物的传统,又到了我们谈虎的时候了。虎这种动物目前已经十分稀少,难得一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虎的形象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在文学、艺术、戏曲、绘画中,虎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这反映了虎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人们的心目中,老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言谈举止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谁敢摸?”、“老虎未吃人,样子赫杀人”。
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有了它,就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它就是权利的象征。
在一些成语中,也有虎的身影。比如,形容人长得壮,可称“虎背熊腰”;小孩子长得可爱,叫“虎头虎脑”;“狼吞虎咽”形容一个人饿极了,吃相很难看。细细体会这些成语,趣味无穷。
《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互晓。那只倒霉的吊睛白额大虎成全了武松的英名。李逵因老母被老虎吃了,一气之下,用朴刀杀了一窝老虎。寓言《狐假虎威》讲述了一个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的故事。
老虎纵然是厉害无比,也都是表面现象。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切帝国主义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不畏强权随时准备亮剑的精神仍值得后人学习。万物都得遵守由盛到衰的规律。到那时,即使以前很强大,也得落到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地步了。
“牛尾系着金拢财气,虎首摇着铃荡福音。风追逐着春天的行踪,雪漫步着温馨的海洋,灯点亮了回家的路程,无论你在远在近,我的祝福已经起航;祝你虎年快乐!”这是朋友送给我的一则祝福短信,希望它能为每个人都带来幸福与吉祥。
金牛昂首高歌去,玉虎迎春敛福来。又是一年新春到,农历庚寅虎年将至,关于虎的新闻、话题也日益增多。让我们谈古论今且说“虎”。
最早有关“虎”的文字记载是出现在甲骨文中的。象形、头朝上、尾向下、身有花纹、口大张十分威猛,后经演变成为今日之“虎”。虎是三百万年以前起源于亚洲的古老的大型猫科动物,在中国,自古至今,虎除了本名外,还有:于菟,《左传·宣公四年》中有“楚人……谓虎于菟”之说。山君,《说文·虎部》曾说:“虎,山兽之君”以及有大虫、寅客、寅兽、李耳、斑子、斑某等别名。
虎,由于他的威猛神武、可王可霸的气势;深山潜勇,百折不回的精神;强健有力、顾盼雄武的体态;威严沉稳,英姿勃发的写照及瑰丽斑斓的毛色,为人们誉为“万兽之尊”,正气所在。而且也逐渐成为我国仅次于龙的图腾。
战场上,人们常把威仪雄健的常胜将军比作“虎将”,形容武士威武的举动为“虎步”,形容武士发怒为“虎啸”,形容武士之哭为“虎目含泪”,形容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斗士为“虎胆英雄”等等。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无不崇虎、尊虎,认为虎能镇魔驱鬼,辟邪除秽,益寿延年,连虎额头上的花纹也被充满想象力地解释为“王”字。在民间的许多传统节日庆典中,至今仍保留着某些风俗:端午节期间在孩子的额头用雄黄写上“王”字,祝愿他们孔武有力,能驱走毒蛇猛兽;就连初生婴儿也冠之以“虎儿”、“虎娃”、“虎妞”、“虎仔”的美名,并头戴虎头帽,脚蹬虎头鞋,希望能够多一些虎气。
而戏剧中的“虎”的装饰运用也比比皆是,如大花脸、虎头牌、虎头腰带扣、虎头铠甲护肩、护心镜等更增加了角色的神勇、威武和正气。
有关虎的成语也广为流传、随处可见。如形容人的高大强壮常用“熊腰虎背”,还有其他如“生龙活虎”、“虎虎生气”、“龙腾虎跃”、“降龙伏虎”、“初生牛犊不怕虎”等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语言文字丰富而生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把“虎”的文字运用发挥到了极致,既形象,又生动,而且不失为准确,如:拦路虎、母老虎、秋老虎、纸老虎、飞虎队、黑虎团、白虎星,以及虎跑、虎威、虎扑、虎跃、虎咽、虎啸、虎步……有时虽未出现“虎”字,但运用“虎”意的延伸也能起到“意到笔不到的效果”,如:雄风、啸声、正气、王者、啸傲天涯,一啸生风,威展雄图、目电声雷,月下长啸、威慑群山,怒吼、临风、英雄本色,狂啸者、神武……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原有的词义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时代发展不断得以拓展。显然,由虎而生发的语言也在不断地充实着我国的语言宝库。
衷心祝愿大家在虎年里,办虎事,做虎人,走虎运,发虎财,虎气冲天嗷嗷叫,生活幸福哈哈笑。还有虎蹄为你开财路,虎尾为你拂忧愁,虎耳为你撞鸿运,虎背为你驮康寿,总之一切虎,不虎也虎!
祝愿我们的祖国能虎啸龙吟,风调雨顺;龙腾虎跃,山鸣谷应;猛虎添翼,民富国强!更祝愿东方醒狮在虎年里更加精神抖擞,生气勃勃,好运连连,虎震乾坤!祝愿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在虎年里更加生龙活虎,虎跃龙腾,虎虎生威!
PS:你可以参考一下。人们都说,写作文都离不开模仿与借鉴嘛!至于怎么写嘛,那你就自己动动脑子吧!!!!呵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