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古玉必先学会鉴定,而要懂鉴定就必须学会对古玉的“望、闻、问、切”。今天我们就来主要讲一下“望”中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判断古玉的沁色。
汉代 螭龙佩
古玉的沁色亦称之为沁蚀。关于古玉的沁色是如何形成的,在古玩界已经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简单概括沁色的形成原因如下,出土玉器因为长期埋藏在土层之中,在这样环境中玉器,会因为长期受到地压、地温、土壤水分的浸泡,以及有机物、无机物甚至微生物的影响,于是在玉器的自然本色之外产生一种由外而内的次生色泽。这种色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越沁越深,形成一种收藏界常说的“沁色”和“熟度”。当然沁色的形成也会跟玉器材质的坚硬程度、制作时的抛光程度、埋藏环境中的土质酸碱性、土壤温度偏热还是偏凉、土壤潮湿还是干燥、相邻物是否会颜色扩散、埋藏前墓主人把玩的程度或出土后把玩的时间不同,产生不同的沁色。
带有绺裂的商代玉人
古玉的受沁,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天时、地理、人和的相互匹配。古玉的真沁大多因为埋藏地下的时间太过久远而沁入肌理,其颜色光泽柔和自然,整体来看会给人一种协调而又古朴的沧桑美感,沁色与玉本色会浑然一体,相互点缀。沁色通常由表及里逐渐渗透晕散,它会根据玉器不同位置玉质的松软或坚硬程度而产生有层次变化,如下图一些玉质松软或者雕刻镂空比较多的地方沁色会比较明显。当然就古玉而言,沁色与本色之间的过渡会很自然,呈现出一种深浅各异,浓淡不一的状况。这一现象生动地体现了玉受沁过程的渐变。以一言蔽之,真沁是“活”的。
汉代带有雾化沁的玉韘形佩
此外,古玉的沁色分布是非常符合物理、化学上分子转移的逻辑的。玉石的受沁过程是根据玉料自带风化皮(在此需要提醒各位,很多玉料自带的风化皮与水沁有很大的相似性,在鉴定古玉是这种皮子极具迷惑性,需要注意!),玉石质地疏松处、表层绺裂处、玉石原有的老断茬处以及玉器工痕处等比较薄弱的地方提前进行渗透,故而古玉尤其是高古玉在以上这几处的沁蚀是玉器表面最为明显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收藏家口中所说的:“有裂必有沁,有皮必变色,工痕多白化。”我们常听到见到的沁色有“白化”、“铜沁”、“铁沁”、“水沁”、“朱砂沁”、“土沁”等等,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下“白化(亦称水沁、雾化沁)”、“金属沁”和“朱砂沁”。
先秦时期的带有雾化沁的玉驯鹿
玉器的“白化”也被称之为“水沁”、“雾化”。主要是指玉器在埋藏环境中,会因为土壤的温度、酸碱度、湿度而产生的质地变白,结构变松软,变干燥,透明度消失的现象。一般而言酸性潮湿型土壤容易形成白度较高的水沁,例如:良渚文化的玉器形成的象牙白水沁。水沁现象很是独特,它会在比较水润的环境中逐渐还原到本色,待环境干燥之后又会恢复其白蒙蒙似雨雾般的沁色,相信这一点玩古玉之人都肯定看到过。可能正是因为会发生这种颜色方面的变化,所以大部分藏家都将其称之为“钙化”、“鸡骨白”、“风化”、“象牙白”。但究其本质而言“白化”属于物理变化,根据科学测定玉器本身的含钙量并没有增加,故“钙化”之称谓不妥,应当称之为“白化”或者“雾化”。
先秦时期的雾化沁玉人
先秦时期的雾化沁玉鱼
金属沁是指,玉与金属接触时间长了之后金属锈蚀给玉器颜色带来的影响。玉器在春秋战国以来,很多时候是被用作剑饰或者与金属器物来配合使用。玉与金属配套千百年之后,因为相邻金属器中的金属元素尤其是容易锈蚀的铜、铁会沿玉质裂隙渗入,或沁入玉质,形成次生色泽,这种色泽会根据锈蚀产生的颜色的不同而不同。配饰在铜器上的玉通常跟铜锈的颜色相似大多为淡绿色,偶尔也会出现蓝色,配饰在铁器上的玉通常跟铁锈的颜色相似为赭红色。金银器因为不易锈蚀所以对玉器颜色的沁蚀不是很明显,并且目前尚未发现有金银锈蚀沁色的玉器。
铁剑上的玉剑饰 含有金属沁 呈红色
铁剑上的玉剑饰 含有金属沁 呈红色
朱砂沁是指,玉与朱砂长埋于地下后形成的红褐色沁。为何大多数葬玉都有的朱砂沁?这与古人的丧葬习惯有着莫大的联系,丧葬用朱砂是一个很古老的习惯,朱砂在墓葬中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在华夏文化尚处于朦胧状态时先民们就已经将朱砂作为辟邪驱鬼的“神物”,于是它便屡次出现在丧葬和祭祀的场合之中,并且根据考古学者的推理朱砂的使用与中华文化中喜欢红色有莫大的关联。言归正传,关于朱砂沁玩古玉的人大多很是了解,它与金属沁不同的是,朱砂沁几乎与“白化”或者“水沁”、“雾化沁”是共生的,即有朱砂沁的玉都会有水沁,但有水沁的玉不一定有朱砂沁,因为有的墓穴中不会有朱砂,所以就没有了形成朱砂沁的必要条件。
朱砂沁与水沁共存的商代玉鸮
有星星点点朱砂沁的先秦 玉牛
当然古玉沁色鉴定光知道这些沁色的颜色和表现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造假者是如何造假的。在收藏界中有很多东西因为获利太过丰厚的原因,就会有很多人为之“钻研”,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钻研”才使得古玉收藏变得如此的扑朔迷离,精彩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古人有一句话很贴切古今做伪这件事,这句话就是“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作为一个好古、懂古的人我很理解为何会有造伪,有些人为利所趋,有的人实属糊口所迫。总之,说一千道一万造伪虽然不对,但从人性趋利方面讲倒也合理。
西周雾化沁玉玦
说完为何有人造假之后,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造假的沁色,人为造沁的方法主要有:酸碱咬噬、茶泡尿煮、火烧烟熏、原皮伪装、油炸粘锈、颜料浸染等。因为造伪者需要降低成本,所以他们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给玉器上沁,因此伪造的沁通常为短期强加在玉器表面,沁色、沁痕常常是浮泛于玉器表面,其染色鲜艳扎眼,与玉色结合不自然,较突兀,如若将造假玉器投入沸水中煮,水的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次,就是伪造的沁色,色泽单一,没有像真沁色那样的层次过渡。最后就是伪造的沁色的分布通常违反物理学密度上的逻辑,如玉皮、绺裂、质地差或被加工过的部位沁色与玉质良好坚硬地方的沁色一致,无显著差距。
仿品 酸碱咬噬所形成的“雾化沁”
同时还需要指出,部分高古玉器的边沿常会有少量的风化皮层,部分玉器的玉质内还会有糖色分布。坊间将这些现象谬传为后天沁蚀所致,这是不对的。因为风化皮层属于那种距离地表很近或裸露于地表的山料,这些山料因为常年受到辐射,风吹日晒雨淋所以会形成类似于沁噬的风化层。而古人因为玉料难得,所以不忍将这部分丢弃,会将其在制作时加以利用。所以说某些玉器出于古人珍惜玉料的原因,会将玉料先天自带的皮层加以利用,而这些自带的皮层自身的形成与次生沁蚀没有必然的关系。
仿品 酸碱咬噬所形成的“雾化沁”
总之,沁色对古玉鉴定具有很重要作用。是古玉收藏者必须要掌握的。熟悉古玉的沁色的成因以及伪沁的做法与表现形式对于古玉收藏大有裨益。同时我们也要对坊间诸多有关沁色的玄而又玄,毫无科学依据的相关观点予以甄别。此外,告诫各位古玉收藏者“唯沁色论”也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古玉的鉴定除过沁色外还要从古玉的神韵、玉料、工痕、形状、纹饰、雕刻题材和包浆等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古玉鉴定结论。
汉代玉蝉
由于埋藏地域的土中所含物质不同,埋藏时间长短不同,所以使得玉器上的沁色也不尽相同,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颜色。清代的陈原心在《玉纪》中,对玉器的沁色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诸色受沁之源难以深考,总名之曰十三彩”。一般来说,我国的北方土壤多呈碱性,玉器沁色多为**土沁,南方土壤湿润呈酸性,玉器上的沁色则多为白色水沁。
古玉沁色是分很多种的,所以有着丰富多彩的样式,而且形态以及表现不一样的,一块古玉上面的沁色表现的越丰富自然是越被收藏者们喜爱。这种沁色的现象其实从宋代就开始了,尤其是一块玉里面如果沁色越多的话价格就越高,血沁玉指的就是这块玉有一些发红的地方是之所以可以沁色,是因为玉的质地不是均匀分布的,而且里面的密度以及硬度分布也不均匀,在长期的内力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分解的现象,从而产生了这种血沁玉。
血沁玉不是死者的血侵染而成,血沁的形成是因为这块玉附近有铁元素,长时间沉淀下来的,三价铁离子进入到了玉器里面,就形成了红色了。或者是这块玉器的表面结构发生了变化,也会形成红色的血沁,看着跟人的血一样。
市面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血沁玉呢?实际上那只是寻常的玉石遇到了其他的矿物质而结晶形成的。还有一种血沁玉的做法让很多人好奇,然而这种做法说白了,很简单,但却十分残忍。在解放前夕,人们将活羊、狗的腿给开一个口子,硬生生的将烧热的玉石给塞进去,或者是找一只活鸡给开肠破肚,将玉塞进去,此后直接将动物给埋起来。过了一年之后,再将动物的尸体从土里撅出来,这样玉上就会出现一块块血沁。
随着科技的发达,现在的人已经不会这么残忍了。换了一种沁血玉的方法,这种方法很简单,而且时间周期也短了很多,首先把玉放到铁砂中,然后灌满醋,浸泡一段时间,利用酸、把铁腐蚀下来,再融入玉石中,说白了,就是用铁锈,很快就能得出和血沁玉一样的效果。
玉在土中年久,本质松朽,他物浸染,名日沁。但凡出土或传世的古玉真品,光亮如新者极其罕见,其上多带有一种非人为造成的沁色,因为它的沁色丰富多彩、绚丽斑澜,故而为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爱。 仅以玵青类的沁色为例,在《玉纪》和《玉纪补》中就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澄潭水苍、雨过天青六种。这还不算,古玉上还有各种巧沁和多色沁,巧沁例如唐澜斑、黑蚓迹等,多色沁例如天地玄黄、群仙上寿、万福攸同者,可谓变化神奇。若按照今人的智慧加上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考古学中的某些方法,还是可以把 ,握一些玉器受沁规律的,这主要应从地理位置、埋藏环境葬具结构等几方面来验证。地理位置。众所周知,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尤其是西北五省,土壤多呈碱性。反之,东部海拔低,土壤湿润肥沃并呈酸性,因而对玉器的腐蚀和色变就不尽相同。同理,以北纬32度为界,南温北寒,这也是造成北方多土沁,南方多水沁的重要原因之一。埋藏环境。玉沁的各色名称许多都源自于此,例如新石器时代,人葬的礼仪中有往棺底铺设朱砂(辰砂)的习俗,因而造成陪葬的玉器出土后,浸染了朱砂并深人肌理,美其名日:“宝石红,、“洒也红,、“孩儿面”。其余例如铜沁、水银沁等,一望名称即可知其然。葬具结构。除去直接掩埋外,葬具中的棺株一般分为石质和木质的棺椁坚质和木质固耐用,但由于石棺不严,故耐用细泥沙随水会渗入,因而造成底部的沁色会重于上部。木质棺椁是用榫卯构成,时间一长便会腐朽,形同直接掩埋,玉器上就会出现满沁现象。当然,后代的墓葬法中也用木质葬具,即便朽尽塌陷,玉器却能保存完好,但造成了接触地表的一面沁色严重,而没有接触地表则基本无沁。绚丽的冶色是历代伪古玉者追求的对象,最晚从明代始,就有用苍黄、杂色、边皮、葱玉冒充玉沁而“每得高值”的记载,其后的清,民国乃至当代,作沁的方法更加隐蔽,手段也更加高明,给无比灿烂的古玉文化蒙上了,—层阴影。综上所述,古玉的沁色是鉴赏古玉的关键之—,也是伪制古玉的关键,真假之辨却无非只在“自然”二字。这需要多看书、多看物、多请教、多思考才能亲自掌握要领。不要急于求成,不再急功近利,必会收获大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