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师总问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 在别的小伙伴纠结去清华还是去北大的时候,我已经立志做一名仗剑四方、行侠仗义的侠客。 我和侠客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把剑。 行走江湖,必须人剑合一,一把与自己心性契合的宝剑非常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去哪里寻剑? 先从剑的历史讲起吧。 百兵之君 剑,短兵器,中国古代兵器的一种,发展过程历经石制、铜制、铁制时代。剑被称作「 ”百兵之君”,君是君子的意思。中国剑历来讲究平直端正,在传统意识里,不但人要行止端正,连剑也要端端正正。因此历朝历代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都以佩剑为荣。 中国的刀剑文化与侠客文化一脉相承,讲究深藏不露。 李白的《侠客行》吟诵道:「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剑不出鞘的时候姑且是个装饰摆件,普通的非常不起眼,。但是剑一旦出鞘,扑面而来的杀气,说是一剑毙命也毫不含糊啊。 据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实物资料,剑产生在商代;西周时期剑的形制渐渐走向成熟;至春秋战国时期,剑在形制和剑术理论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最有名的当属「 ”越王勾践剑”。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时,秦始皇曾「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虽对剑的发展有一定打击,但仅受限于民间。 汉代时期剑慢慢走向了多元化发展。鸿门宴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整个宴会情节 。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发生,民间剑术得到了精深的发展。 ▲闻鸡起舞——祖逖 唐朝时期剑的形制已经完全成形,与现代剑的形制相差无几。唐代,文人尚武的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汉代。例如全民偶像李白,人们对他的印象几乎只停留在了诗歌的造诣上,却忽略了他另一重身份:剑客。 从唐以后,中国剑形制和剑文化平稳发展。纵观中国整个剑文化历史,汉剑绝对算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者之剑 提起汉剑,不得不提海昏侯遗址出土「 ”刘贺的玉具剑”。刘贺墓中发掘出多把青铜剑,其中代表汉代最高品级的佩剑是三柄金丝缠裹的玉具剑,是当时社会身份的象征。海昏侯墓所发现的玉剑具均纹饰新颖,华丽精细,布局合理,生动巧妙,尤以浮雕的蟠螭纹最具特色。刘贺嗣子刘充国墓中,也发现有随葬的玉具剑。 ▲出自海昏侯官博 经常有人对玉具剑与玉剑具傻傻分不清楚。来来来,跟着我记下重点,装饰有玉剑具的剑被称为玉具剑。 听上去有点像绕口令,解释说, 玉剑具=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wei)、玉剑珌(bi)等玉剑饰。 玉具剑=剑+玉剑具。 成套玉具剑以西汉为盛行期。 ▲出自海昏侯官博 玉剑首,在剑的柄端所装玉饰。西汉时期的玉剑首,绝大多数都有设计精美的纹饰图案。刘贺墓中所出玉剑首,有虎纹、谷纹、水涡纹等各种,工艺精细。玉剑首的背面,即与剑柄接触的一面穿有圆孔,供剑柄插入。另有一种是圆孔穿透,可供剑柄与剑首作穿绳加固用。 剑格,指剑身与剑柄之间比剑条稍宽的狭长部分,是保护手手的,所以也叫护手。 剑璏,穿系于腰带上,用来将剑固定在腰间。 剑珌,剑鞘末端的装饰物。 ▲出自海昏侯官博 既然决定选择刘贺的玉具剑,我特意到博物馆里仔细瞧了瞧。 ▲玉剑首 ▲玉剑格 ▲玉剑璏 ▲玉剑珌 汉剑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天下归服 两汉时期,粗犷的青铜剑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被广泛使用的则是以钢铁铸造的汉剑。这种剑细长而精致,更便于携带,因此颇受文人喜爱。 两汉时期的文人与将士一样尚武,佩剑与习武是文人必修课程。所谓「 ”剑者,君子武备,所以防身”就是这个道理。《晋书· 舆服制》载:「 ”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就是说,在汉朝,皇帝及官吏们佩剑是一种义务,特殊的仪式或场面更是不可缺少。 汉剑整体造型处处彰显秦汉两朝沉淀出来的一身霸气,剑身挺直,剑刃由两度弧曲而伸,在装饰上受汉代漆器影响,偏爱黑底红纹,剑身琢饰兽面、云纹、谷纹,剑鞘浮雕螭纹。「 ”入鞘则朴实无华,出鞘则锋芒毕露!” 史料记载,汉剑在当时主要是用于步兵配备的战场实用兵器,配合盾牌使用,组成剑盾兵,直至西汉末环首刀逐渐取代汉剑成为战场主流。 东汉后期,汉剑彻底退出战场成为纯粹的权贵象征。主流战场用汉剑多采用铜制装具,朴实无华。士大夫权贵阶级佩剑则为追求华美,装具多采用玉具或使用错金错银工艺,成为装饰华美的工艺品。 汉高祖刘邦称自己是,「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传说刘邦决定反对暴秦时,一条白蛇拦住去路,众人皆惧怕。借着酒劲,刘邦拔剑,一剑将白蛇斩为两段,随即率众进入芒砀山,最终建立了大汉帝国。 大汉帝国有两样物件并称为「 ”乘舆之宝”,一件是象征王朝正统的「 ”传国玉玺”,另一件就是刘邦的「 ”斩蛇剑” ↑ (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 。新莽末年,各路刘姓子弟纷纷起兵,扬言夺回汉室江山。各路义军皆自称汉军,谁是正统?东汉光武帝刘秀一手托着传国玺,一手执着斩蛇剑,称帝名正言顺。 汉剑按剑条分面数量分类有三 : 剑身为4个面叫四面汉剑。 剑身为6个面叫六面汉剑。 剑身为8个面叫八面汉剑。 ▲上海博物馆藏六面汉剑 汉剑样式这么多,我该选哪一款呢? 当然是选一款最霸道的。 汉剑都是国家珍贵历史文物,我拿不走。 成侠的路上总是孤独且坎坷,那就,仿一把咯。 终于,我带着心心念念的宝剑开始仗剑走天涯。 。 。 。 然后,过安检被没收了…… 全剧终 。 。 。 海昏侯墓出土玉具剑 本文来自东家文博公众号 博物生
注音:xī hàn yù qì汉代也是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特别是西汉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央统治力量的加强,使得玉器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造型和制作工艺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汉代古玉,无法复制的古典美~ 故宫博物院汉代螭柄玉盘 故宫博物院汉代勾连云纹玉灯 安徽省文物局汉代玉蝉 常熟博物馆汉代玉握猪 故宫博物院汉代鸟纹玉剑首 故宫博物院汉代玉蝉 杭州历史博物馆汉代兽面云纹玉剑璏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汉代龙凤纹玉韘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汉代兽面纹玉剑格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汉代兽面云纹玉剑璏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汉代玉蝉 河南博物院汉代蟠螭纹玉剑珌 河南博物院汉代兽面云纹玉剑璏 河南博物院汉代玉蝉 湖南省博物馆汉代兽面云纹玉剑璏 晋祠博物馆汉代玉蝉 陕西历史博物馆汉代云纹玉剑首 首都博物馆汉代兽面纹玉剑格 首都博物馆汉代玉蝉 台北故宫博物院汉代角形玉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汉代云纹玉杯 天津博物馆汉代玉蝉 天津博物馆汉代玉辟邪 武汉博物馆汉代谷纹玉剑首 武汉博物馆汉代卧羊形玉佩 武汉博物馆汉代玉蝉 新乡市博物馆汉代玉蝉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人云:「 ”君子如玉”,在古代,玉一直是德行的象征,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公卿大臣,无不以配玉为荣,正所谓:「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出自《礼记·玉藻》) 除玉外,配剑也是我国古人的雅爱,周、秦、汉、唐两千余年中,佩剑之风一直盛行不衰。西周至春秋时期,剑除佩带防身外,腰间悬剑也是当时表现地位身份的一种方式,非王侯、贵族不能佩之。 ▲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使铁剑开始投入使用,其锻制技术亦大有进步,由原来短而厚的青铜剑形制向长而薄的铁剑发展,最长者可达一米多。 玉、剑,这者在古代皆是贵族所佩之物,故古人就将其两者合一,最早于西周时期出现玉、剑的结合物——玉具剑。 ▲历史上第一代昌邑王,汉武帝第五子刘髆墓葬中出土的玉具剑,现已入藏于巨野县博物馆。 玉具剑,亦称「 ”玉头剑”,即是剑首和剑柄等部分用玉石材料制成的剑,拥有剑首、剑格、剑璏(璏,zhì,玉制剑鼻)、剑珌四个玉饰物,其雏形起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晚期时,逐渐形成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四样俱全的完整玉具剑。 剑首,镶嵌在剑柄顶端的装饰品,即镡,处于剑茎上方,只有一小块,以玉或金属制成,扁圆形,其上镂有花纹,除装饰外,其材质也是区分佩剑者等级的标志。 剑格,亦称护手、剑镗,镶嵌于剑柄与剑身交接处,正视略成长方形,中部逐渐凸起一脊,侧视为菱形断面,穿孔有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两面均琢有纹饰,在剑饰中数量最少。(亦有光素无纹的形制) 剑璏(zhi),或称卫、璲,镶嵌于剑鞘中央,正视为长方形,上刻纹饰,供穿带佩系所用,俗称文带,在几种剑饰中所占比例最大,以汉代出土和传世的数量最多。 剑珌(bì),或称摽,玉制,安在剑鞘尾端,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直身、体圆、较厚,战国早期时光素无纹,于晚期出现纹饰,以兽面纹和卷云纹为主。汉代时器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梯形,纹饰以螭纹为主。 ▲汉朝时,光武帝刘秀曾赐玉具剑于冯异,形制为七尺长剑,每套四件。《后汉书冯异传》载:「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冯异)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 西周、春秋时期,玉具剑被视为宝物和身份的象征,在其之后千余年中,一直都是古代佩剑中装饰最为隆重,最为豪华高贵的佩剑,既可佩于腰间以显尊贵,亦可作礼仪、祭祀、墓葬之用。《说苑反质》中载:「 ”经侯过魏太子,左服玉具剑,右带佩环,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视。经侯曰:‘魏国有宝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国宝也。’经侯应声解剑而去佩。”《东宫旧事》载:「 ”太子仪饰有玉具剑。”《史记·田叔列传》载:「 ”将军欲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从《说苑反质》所记载的故事中可以看出,玉具剑在当时的地位和价值,足以比作国家之宝。图中为安徽天长三角玗汉墓群出土的西汉玉具剑,现藏于天长市博物馆。 后至汉朝时,佩剑、佩玉越发盛行,玉具剑也在此时又得到大力发展,剑上的玉质装饰物较之春秋时期数量大增。且因汉朝厚葬之风的影响,作为贵族最喜爱的墓葬品,玉具剑在当时被王公贵族大量使用于墓葬,如西汉汉废帝,南昌海昏侯刘贺墓中,就曾出土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 ▲海昏侯墓主棺板上方发现的三把玉具剑,剑鞘部位有金丝缠绕,不一定是墓主生前所用,或是为表墓主身份高贵而入葬的也未可知。 隋唐时,佩剑之风依然不绝,而玉具剑也仍然位居第一。《隋书礼仪志》载:「 ”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 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号侯,皆只佩。” ▲汉代时,皇帝常以玉具剑赏赐功臣及使节,《汉书匈奴传》载:”单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宫,赐玉具剑。「 ”《汉书王莽传》亦载:”进其玉具宝剑,欲以为好。「 ” 玉具剑始于周朝、春秋,盛于两汉、隋唐,后于魏晋时期渐渐没落,再不见于世。
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玉剑分别装在什么部位?一张示意图一目了然。
玉剑饰即是精美的玉器装饰在兵器铁剑上的一种饰物,这种装饰有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玉剑的宝剑,古人名为玉具剑。玉具剑由春秋战国兴起,至汉代达到极盛,汉以后逐渐衰落、消失。历史上,它是一种代表贵族身份的宝物,也是一种珍贵的馈赠礼品。
《说苑反质》曾载:“经侯过魏太子,左服玉具剑,右带佩环,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视。经侯曰:‘魏国有宝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国宝也。’经侯应声解剑而去佩。”这则故事反映出,当时贵族阶层多视玉具剑与玉佩饰为宝物。
至汉代时,此风更盛,并成为相互馈赠的礼物。《汉书匈奴传》载:“单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宫,赐玉具剑。”《汉书王莽传》亦载:“进其玉具宝剑,欲以为好。”可见西汉时,仍以战国时流行的“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吕氏春秋侈乐》),以佩戴“玉具剑”为时尚,特别是加之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汉代玉具剑上的玉质装饰物较之战国数量大增。
虽然造型、工艺基本继承了战国传统风格,而图案纹饰则更加新颖别致。器面除琢饰兽面、云纹、谷纹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纹最具特色。其布局合理,生动巧妙,碾磨的圆润细腻,华丽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剑首:
多为圆饼形,背面多光素或阴刻装饰纹,并有穿孔和沟槽。正面则突破了战国时仅有的几何形图纹,而常以高浮雕的蟠螭纹取胜。如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玉剑首,白玉琢成,质地细腻温润。正面圆心周围以去地高浮雕的技法,雕饰了两只身躯修长,体态犹如行云流水般的蟠螭纹,既巧妙别致,又富有生机。山东巨野红土山汉墓出土的剑首,更加精彩,造型突破了常见的圆饼形,随玉料设计雕琢而成,同时采用透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琢磨出5只蟠螭纹绕在云中的立体画面,底端有三个穿孔,以插剑茎。此外,其他各地西汉墓出土的玉剑首,同样设计巧妙,工艺精湛,代表了汉代玉器的最高水平。
2剑格:
汉代的玉剑格,装饰趣味极浓重,同时为了构图的需要,在剑格中部逐渐凸起一脊如鼻梁,俯视如菱形状,这可能是为了突出常用的兽面纹装饰的立体效果。中间穿孔有长方、椭圆、菱形状等。还有的剑格造型,上端中部琢一缺口,下端中间略微出尖。在装饰方面,手法亦多种多样,有的一面饰兽面纹,一面饰卷云纹,有的一面浮雕一螭,另一面饰几何纹,有的两面均饰相同的纹饰,或整体光素无纹等。
1983年,广州南越王赵昧墓出土一件玉透雕双凤纹剑格,形式尤其别致。器物俯视呈菱形,中间有一椭圆形穿孔,以供剑柄插入,上端两边突出似兽耳,并透雕一对称的凤鸟。剑格正反两面琢饰兽面纹,下端中部出尖。这类剑格在出土文物中较为罕见,可谓珍品。
3剑:
玉剑是装饰在剑鞘一侧并与革带发生关系的一件器物。造型一般为长条形,与战国基本相同,但在器体上逐渐加宽增长,装饰手法也日益丰富多彩。不但在平面上常琢满各类规整细致的谷纹、云纹、蒲纹等几何形图案,而且还在的一端装饰一象形兽面纹,甚至在整个平面上,阴刻、浮雕或透雕一只或两只生动活泼的蟠螭纹。如1977年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西汉早期墓出土的一件青玉玉面作长方拱形,两边阴刻弦纹,并浮雕一大一小的两只形态不相同的螭纹。大螭体态矫健,曲度很大,颇有活力。小螭蜷伏一隅,对首相视,似有一种亲昵感。这种图纹,俗称“子母螭”。
汉以后,玉剑饰在唐宋时期的墓葬中几乎无有出土记录,但在明清时期,由于好古之风盛行,仿制了很多战汉风格的玉剑饰,有的制作之精,几乎乱真,不过在制作工艺图纹琢磨等方面,仍有不少破绽。这种现象在玉器的发展过程中应引起注意。
4剑:
在汉代的玉剑饰中,玉剑的琢制最为精彩,不仅造型变化无常,而且装饰纹样生动优美。如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器体作不规则的梯形,满染朱砂。除上下两面较为平整外,周身分别以高浮雕和浅浮雕的技法雕琢出两只蟠螭与熊互相追逐戏耍打闹的情景,尤其是两只蟠螭,挺胸、塌腹、翘臂、甩尾的气势神态,极富勇健、力量之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玉具剑的饰物,也是汉代玉器的珍品,其玉剑呈不规则梯形,玉质洁白,琢磨细腻,两面共浮雕了五只生动活泼,翻腾嬉戏于云海之间的蟠螭,神出鬼没,引人入胜。上端中央有一大孔,两侧的小孔也斜穿中心,使三孔相通,以供穿系。
总体观之,玉剑的造型,俯视两端均呈橄榄形,在与剑鞘末接触的一端多有穿孔,有的是只有一个圆穿,有的是并列在一条直线上有三个小孔,中间一孔略大,而且垂直,两侧的小孔斜透使之三孔相通。正视呈梯形,中腰略收,面上饰有形式不同的图案花纹。早期多为兽面纹和卷云纹,汉中晚期还经常采用了浮雕和透雕蟠螭及龙和凤鸟等精巧的装饰手法和制作工艺。有的还根据玉料或构图设计的需要,使玉呈现出不规则的长方形、梯形等状,随物而琢,更富有变化。
通过对汉代玉剑饰的观察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汉代所见的玉剑饰,大多以装饰高浮雕的蟠螭纹为主要特色。虽然这些螭纹有时也出现在玉璧及其他玉器上,但是,玉剑饰上的螭纹更加生动活泼。此时的造型一改战国时期的原始风貌,迅速发展成为汉人十分喜欢的一种新的以虎为基调的神兽形象。它翻开了螭纹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也是螭纹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汉代玉器上的螭纹,无论从数量、质量、工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几乎取代了一统天下的龙的地位。同时它的形象也更加具体,更加成熟,更加完美,并且开始与龙蛇彻底分化,走完了自身的演变过程。其头部虽然保留了原来的轮廓,但在具体的刻画上却更近似于猫或虎。尤其是身躯已完全脱离了蛇的基形,开始与虎交融,向凶猛的兽类迈进,并以此来代表古代将士们的威武英姿,这就是我们今人所称道公认的蟠螭纹。不过,螭又决非是虎,而且与虎也毫无关联,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纹饰,同时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系列。
班固在《燕然山铭序》中曾有:“鹰扬之校,螭虎之士”之。不言而喻,螭纹在演变过程中,不但相貌有所变化,而且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也产生了新的意义。此时它已不再是敬而远之的神灵,而成了与人们生活、地位、审美观息息相关的标志。因此,汉代玉雕螭纹的琢制十分精美(当然也不能排除当时所能提供的工具、设备及工艺技术等条件)。
众多的出土资料充分显示,尽管汉代玉螭已经定型,然而却毫无雷同之感,同时组合形式较前更加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尤其是汉代那种昂扬向上,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琢玉匠人的聪明才智也在这小小的玉料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使汉代玉雕螭纹的造型呈现出一派生动活泼、矫健壮丽的气势,让人荡气回肠,激动不已。
古玉鉴定的步骤
专业人士鉴定多从断代开始,教科书对文饰的研究很多,正统学者深受其害。非专业人士多从真伪开始。但殊途同归。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观就没有断案的证据。[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无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c、玉质: 新疆和田玉:是最美观,文化承载量最大的一种玉。商代以后的贵族器物多选此玉。其以今天的俄罗斯玉分子结构一致,仪器无法判别是和田料还是俄罗斯料。俄料多山料、和田多子料。西汉和田料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常见黄玉、羊脂玉等。 辽宁岫崦玉:红山文化器物多采用此玉。古玉多料精工细。[注意区分岫崦黄玉、和田黄玉的区别] 河南独山玉:主要有两种颜色,白青色和白绿色,白青色多做仿古器,白绿色多做抵挡仿翠件。古器中少见此玉。 地方玉:各地产地方玉,多半石半玉。常见于高古器、良诸器、葬器等。 阿富汗玉:密度、硬度低,很像玻璃。古器少见此玉。 玻璃料器:料器装饰物[多战国]有大量出土。说起来是笑话,现在料器做的很像玉,很多行家打眼。[普通试硬度的方法必须在古玉鉴定中删除。古玉有包浆不能破坏之。] d、形神: 如果说神是艺术之魂,那么古人之魂必不同于现在之魂。故再好的工匠也仿不出古人之魂。此魂必丛真品中领悟,不可自以为是。 e、腐蚀: 某些介质对玉表面有腐蚀作用。土中玉器的腐蚀痕迹多为点状分布,像天上的星星或星星的集中;而非连续片状。汉墓中的铁器腐烂后形成的硫酸铁、亚硫酸铁,对玉的腐蚀作用最大。 f、文饰: 文饰千变万化且易仿,不宜作为判断真伪的依据。对文饰的了解有助于断代。 g、刀痕: 刀痕的研究对古玉鉴定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刀痕不是刀工]。刀痕研究首先要掌握一点机械常识,如轴、轴套、转速、同轴度、跳动、偏摆,电动陀具、非电动陀机具结构特征、差别。陀具进化过程等。 (1)陀机具进化简述 同轴度是陀盘中心和转轴中心的误差。跳动是陀盘每转一周的上下位移。偏摆是陀盘每转一周偏离其所处平面的误差。现在机戒有误差,古代机戒误差更大。从理论上讲,陀具应先于玉器出现,无陀具则无玉器。自从有了机器,高难度的玉器加工才有了可能。轴在轴套中转动,轴套是轴的支撑,轴和轴套发生摩擦。转动:古为手动,今为电动,一慢、一快相差数百倍。出土的管状、柱状玉器,很可能就是轴和轴套。商代以前的轴和轴套多为玉石器,商周多为铜器,汉以后多为锻打后的铁器。故汉代陀机具精度大为提高,加工能力明显增强。这不仅表现在轴和轴套的配合上,而且表现在机件加工工艺性能和机戒的结构精度;机戒品种等。汉代出现精美的高浮雕并不奇怪,这是中国玉器史上划时代的一页。唐宋时期陀机具结构、精度、种类更加完善,但少有突破。一直延续到清代,陀机具的精度才又有了新的进步。现代电动陀机具精度高、速度快、刀更硬,进给力大,切削力强,故常显刀痕粗大、崩茬。又因现代陀具精巧、灵活,也不乏精细之做。此类仿品成本必高,各项都仿到位是不可能的。没有仿到位,只有研究不到位。 (2)刀痕鉴别 机戒性能上的区别,必导致工艺方法的不同,刀痕特征不同。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古玉鉴定的利器。这里也是传统古玉鉴定理论的缺憾,即刀痕研究理论的缺失 。战国以前的陀机具大同小异,一般只能进行粗加工。细部都是手工刀具加工的,那时的手工刀具,一刀只能划出一条白痕,一个局部就要千万、万万刀,可见时间和人力的投入。细如发丝的阴刻线,细看也是多刀完成。如此工艺自然精细工整。只有葬器较为粗糙,孔、边未精加工。汉代器物陀痕和手工刀痕交织,工艺能力大幅度提高。唐以后的器物以陀痕为主,仍能看出随着陀具的进步,器物表面痕迹的变化。[古玉即便有抛光,也不足以破坏表面刀痕。]崩茬、刀痕粗大是现在电动工具所为。无刀痕是现代抛光,菊皮状是过化学抛光。钻孔内壁有明显刀痕是电动钻头所为。陀痕和电动工具痕迹的区别只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
生坑、熟坑和盘玉
出土后未经过处理或盘玩的叫生坑;否则叫熟坑。盘玉是国人玩玉的传统。盘:把玉攥在手里盘玩。新玉、老玉都要盘,盘过的玉润泽漂亮,盘后古玉比新玉变化更大 。所以有一部分人不赞成盘高古玉。甚至有人不认盘过的高古玉,这和港台的风气有关。以自我的审美去欣赏玉雕,并不为过。以自我的审美去欣赏古玉,就大错特错了,标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古玉好保存,文化承载量大。经过大家的努力,鉴定的问题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古玉鉴定争议多,权威大家要多找找原因。
鉴定人员资格认证
现在不仅鉴定人员证有泛滥之势,而且资格认证本身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现在的认证程序是:交学费\完成学时\发证大谬!资历、学历、名气都不是认证标准。书本上的东西没有多少对鉴定有用尤其是现在的教科书茅台酒的味道,说出来就走样。认证不需要纸上谈兵[有些人就会纸上谈兵],要实物实战,用真本事说话资格认证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鉴定人员资格认证标准只有一个-----实物鉴定准确率考核。
编辑本段鉴别方法
一般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美英等地的博物馆,以及港台等地的古玉收藏家,均喜欢收藏汉代以前的高古玉器。那么,对于古玉,如何加以初步鉴定呢? 一、藏玉器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清末吴大徵所著《古玉图考》,对古玉的时代、用途、名称、尺寸均有详尽说明和考释,且绘图精确,颇有参考价值。另外,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国古代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专家李英豪的《鉴别古玉》、《民间古玉》、《护身玉》、《保值白玉》,台湾专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鉴定全集》等书,皆可拿来认真品读,细细揣摩。 二、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多地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出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则没有这些感觉。 三、早在宋代时期,就出现了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而清以后的造假情况可谓越来越多,手法上也有不少“创新”,如“狗玉”、“羊玉”、“风玉”等,引人上当。 四、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 五、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的是火烤的,有的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就此而言,弄清楚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异和区别,显得尤为重要。 六、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形,半圆形和U形等,U形是现代机器工特征。 七、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的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可以初步判断为真品,而线条槽口两侧有毛道崩裂现象,则是现代“机器工”制作的特征。
贵。中国香港拍场,一只高113cm的西汉玉雕朱雀纹高足杯,乍一现身,就引发强烈围观,专家给予的估价,汉代古丁玉杯贵,价值更是高达800万港币。汉代高足杯形制变化不大,有的在杯身一侧置一圈形柄,所琢装饰纹样沿袭了战国风貌。此时的耳杯又名羽觞,形貌变化不大,外表或光素,或饰勾云纹。
螭吻是什么神兽?
螭吻是由鸱尾、鸱吻演变而来,唐朝以前的鸱尾加上龙头和龙尾后逐渐演变为明朝以后的螭吻,所以螭吻也被称为鸱尾、鸱吻。螭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中国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固定。螭吻还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真有点“平步青云”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这个装饰一直沿用下来,在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
螭吻从何而来?
这要从中华民族龙的文化说起。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驱逐来犯的厉鬼,守护家宅的平安所需要,并可冀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为此,不论是建筑等级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戗脊端、角脊上饰有"龙"来避邪,并以此来显示宅主的职权和地位。
传说典故
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鸥鸟,能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魑魅。因此脊兽鸱吻起初并不是龙形的。有鸟形的,更多的是鱼龙形的。到清朝以后龙形的鸱吻增多,表面龙纹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做张口吞脊状,背上插着一柄宝剑,立于建筑物的尾脊上,被称作“好望者”。据说此物能吞万物,就叫它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它喜欢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间被视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饰物。
后世影响
古代中国建筑的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小动物作为装饰,这些美丽的装饰品是中国古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这些小动物一般叫做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垂脊吻等,古建行内部也称为小跑或“走投无路”。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真的是走投无路的。
中国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相关记载
《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後,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中国民间也称鰲龙。
据北宋吴楚原《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能避火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