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自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可依此来鉴定。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状如蛤肉,色似枇杷。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还可以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前几天的一锤定音有这个,你可以去看看回放。
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搞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通常表示硬度有两种方法:
(1)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
(2)绝对硬度,亦叫压入硬度。是根据矿物表面上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测定。
和田玉的摩氏硬度为约为65,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称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抛光性好,能使玉器发亮,同时也便于保存。
三韧性
韧性通常是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对外界压力或破碎力的抵抗能力。韧性大的特点是不易破碎、耐磨。世界上韧性最大的矿物是黑金刚石,如以黑金刚石为10度,其它宝玉石的韧性相对为:玉为9(软玉);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等。如以软玉韧性为1000,其它矿物或岩石的韧性相对为:硬玉(翡翠)500;蛇纹石250等。软玉韧性很大,这一特点是其它玉石所没有的。和田玉韧性大,可以作细工工艺,琢玉妙手可对和田玉进行精工细琢,而不易损坏。
四透明度
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这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3种。玉石行业中对透明度看提较重要,有专门用语,透蝗度好的叫"水头足"、"地子灵"或"坑灵";透明度差的叫"没水头"、"地子闷"、"坑闷"。鉴定透蝗度要把玉磨光,在一定厚度下(玉器产品)看透视其它物体情况,分透明体、半透明体、微透明体、非透明体等4个级别。和田玉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像。
五光泽
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和田玉光泽属油脂光泽。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就是它的光泽带有很旨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的感觉。这种光泽很柔和,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使人看了舒服,摸着润美。羊指玉就因如羊的脂肪而得名,光泽很好,特别滋润,非常珍贵。
六体重
体重是玉石单位体积的重量。和田玉的体重经用小体重样测定,为266~2976。不同品种略有差别,白玉为2922,青白玉为2976,墨玉为266。一般白玉体重小于青或青白玉,墨玉因含有较轻的石墨鳞片而体重较小。
寿山石在外观上易与叶蜡石,滑石,青田石等相混淆。
叶蜡石有比较明显的蜡状光泽,且结晶颗粒较粗,呈片状,定向排列,寿山石呈一般的蜡状光泽。且质地细腻,犹如胶冻。
滑石结晶颗粒较粗,为细粒至粗粒结构,而寿山石结晶颗粒细小,为微粒结构。滑石的硬度低,易被指甲划伤,寿山石硬度稍高,不易被指甲划伤。
青田石多为不透明至透明状,颜色单调,以黄绿紫相间,而寿山石的石色丰富,以黄和黄白色为主。青田石为山坑石,无石皮,而寿山石中的某些品种带有石皮,青田石石质略疏松·,含颗粒散砂,而寿山石石质致密,多细润。
质量要求与技术标准
鉴定寿山石的技术标准如下:
光泽:抛光面一般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个别可呈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2-3
密度:2.5-2.7g/cm3
折射率:1.56(点测法)
光性特征:集合体·
紫外荧光:长波:弱,乳白
韧度:高,适于雕刻
断口:贝壳状,较光滑
放大检查:田坑石和某些水坑石有特殊的条纹构造,俗称“萝卜纹” 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气泡,合成的石头一定会有气泡,但有的做的好特别少,你找一个高倍的放大镜,仔细的找,即使找到一个,也是假的!不是天然的石头!还有一种就是上刻刀,找刀感,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对石头十分了解的“行家”!如果有条件可以找个懂行的人看一下!这样比较好!
有假的,寿山石以产地命名,“天遣瑰宝生闽中”。作为四大印石之首的寿山石即产于此:福州市寿山村。福州的寿山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县交界处的三角地带。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绵延。以寿山村为中心,北自党洋,南至月洋,东到连江,西连旗山,方圆二十余里的区域内有寿山月洋两大产区。寿山石由于其质软、易受刀等特点,多用于篆刻与雕刻,许多寿山石精品为藏石者抬爱,价格颇高。其中尤以田黄为重,是为寿山石中的上品。
寿山石形成于中生代福建东部的一次地质变动,火山喷发时附带的大量的酸性物质,分解了岩层中的长石类矿物,形成了含铝、硅元素的溶液,重新冷却结晶成矿。以寿山村为中心的群山之中,寿山石新矿、老矿迭出不穷。
针对寿山石的划分,《后观石录》中有“三坑”的说法,作者为毛奇龄,他在书中提到“收藏家分别其旧藏者,以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三坑”说法影响深远,至今却受到众多质疑。在这里沿用一下方宗硅先生对寿山石种类的划分,稍作修饰。
(一)田白:润似羊脂玉,偶有红筋显现。
(二)田黄:通体金黄,更有淡黄一种,其间见红筋,但有一种叫连江黄的品种,多裂纹,历久变黑,裂亦加深,石谚称:“连江黄,伪田黄”。
(三)水洞:一名为“鱼脑冻”通明如水晶,质地细腻润滑,更有白色者为“牛角洞”。易于获取。又有一种“天蓝”,不多见,如出青之蓝,蔚然有光。
(四)艾绿:色如艾叶,青翠可爱,不多见。
(五)党洋洞:晶莹略似水洞者为上品,又有五色者,奇色者,色虽斑杂而质温润。
(六)高山洞:通明可与水洞媲美,有挂红者,奇色者。
(七)都成坑:五彩斑斓,温纯深润,少有人能辨之。
(八)芙蓉洞:质如和田白玉,脆而嫩,将军洞为上,质粗而多砂者为下。
(九)月尾紫:以青紫光腻为上,猪肝色为下。
(十)旗降:质坚,以色相细分其石,品种较多,为寿山石中一大家族。
伪劣品的鉴别
寿山石在外观上易与叶蜡石,滑石,青田石等相混淆。
叶蜡石有比较明显的蜡状光泽,且结晶颗粒较粗,呈片状,定向排列,寿山石呈一般的蜡状光泽。且质地细腻,犹如胶冻。
滑石结晶颗粒较粗,为细粒至粗粒结构,而寿山石结晶颗粒细小,为微粒结构。滑石的硬度低,易被指甲划伤,寿山石硬度稍高,不易被指甲划伤。
青田石多为不透明至透明状,颜色单调,以黄绿紫相间,而寿山石的石色丰富,以黄和黄白色为主。青田石为山坑石,无石皮,而寿山石中的某些品种带有石皮,青田石石质略疏松·,含颗粒散砂,而寿山石石质致密,多细润。
质量要求与技术标准
鉴定寿山石的技术标准如下:
光泽:抛光面一般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个别可呈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2-3
密度:2.5-2.7g/cm3
折射率:1.56(点测法)
光性特征:集合体·
紫外荧光:长波:弱,乳白
韧度:高,适于雕刻
断口:贝壳状,较光滑
放大检查:田坑石和某些水坑石有特殊的条纹构造,俗称“萝卜纹”
质感鉴别:品质好的寿山石用手掂量会有明显的压手感,呈自然的块状,具有明显的皮色,如果是水坑石就会呈透明状,以为内由于其生长的环境是长期的尽在水下,所以多是“晶”、“冻”状体。
肌理鉴别:都包括有纹理、裂隙以及风格线或是纹线等。大部分的寿山石都会有格存在,有有一些石种会具有比较漂亮的纹理,例如荔枝洞石的萝卜丝纹,大山石的波涛形纹理等。
雕刻技法:如果是年代比较久远的寿山石制品其技法都是比较简练的;而现代的寿山石雕作品多是采用精细的雕刻手法,常见的有透花雕、镂空雕、圆雕等。
刀法鉴别:寿山石雕的精美与否出了造型能体现出来,刀法也是衡量的标准。玉雕寿山石人物多是采用圆雕手法,而古兽印钮等多是一些不叫朴茂的刀法,这是因为它更加适合藏家们放在手上盘玩,而不会刺伤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