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田黄石

如何鉴别田黄石,第1张

其实鉴别田黄石的最主要的秘密:鉴别田黄石的最主要的标志要看血丝(红筋)。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石头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具有这一特征。红格、血丝是寿山石所独有的特征,但是红格在寿山石里的其他品种也可能有,而血丝则不仅其它石种没有,就连寿山石中的其他品种也没有,所以,是否具有血丝才是鉴定是否田黄是的最靠得住的特征。血丝越细密,有规则,是指也就越好。这一鉴定田黄石的秘密很多行家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往往都不肯说出来,希望后学者要特别加于注意。至于鉴定田黄石的标准,都可以参照其他资料上说的去做。

(1)形状 根据田黄石的地质形成和演变历史,一般的田黄石都保持其天然的形状,即鹅卵形状,但在上板坑头附近出产的田黄石,有时也有棱角,这是因为这里接近溪流的源头,田黄石缺少滚动、磨练的机会。此外,还有少部分田黄石,在埋藏地下的过程中,因地壳运动,石身裂碎,分成几瓣,形成棱角,虽然经过泥土的长期滋养,但断面的棱角并未被磨平,因此有时石农在挖掘发现这种断裂性田黄石时,通常还会继续在附近寻找它的“另一半”。

(2)石皮 除了少数田黄石外表无石皮外,一般情况下,田黄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因此有无石皮是鉴定田黄石的一个重要依据。

田黄石的皮层,或极稀薄、或稍厚密,石皮颜色主要有黑、黄、白、绿,皮层有单层、双层和三层,皮质比其它掘性寿山石的石皮质地要细结柔嫩,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石皮”是田黄石的主要标志之一,绝大多数田黄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有无石皮是鉴定田黄石原石的一个重要依据;其皮质比其他寿山石或巴林石细嫩,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

一般情况下,单层皮的田黄石颜色有黄、白、黑、绿,色泽有浓有淡,分布有的整体统一,有的两面不同,还有的呈块状组合,质地也有优劣之分。皮色纯如牙黄者,质地极为纯优,称为黄金黄田黄石;黄而灰绿者,质微硬结,色泽偏黝;黑而微绿,皮清一色者,也属优质;皮色灰白浅淡的色泽多深沉偏黝;黑中夹有小块黄绿或小块灰白的,纹路粗杂,通灵度差,多为硬田黄或杂田石。有的单层皮田黄石,一面为白皮,另一面却是黑皮,即一面为银裹金,另一面为乌鸦皮。

双层皮的田黄石,有的是乌鸦皮内又有一层薄黄皮,有的是乌鸦皮内又有一层半透明的白皮。这两种双层皮的田黄石,大部分属枇杷黄田黄石,外层皮质细腻,内层皮厚薄分布均匀,肌质纯佳,甚至凝灵如冻。而且,田黄石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而青天石、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同时,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多呈现于表层,交叉状,如龟裂纹。

由于田黄石有一定的迁移性,再加上田土砂层酸碱度的变化,所以,有时还可见到三层皮田黄石。或乌鸦皮在外、黄皮居中、白皮居内;或黄皮在外、黑皮居中、黄皮在内。含多层石皮的田黄石,皮虽不透明,难以察看,但往往肌理色质极佳。

通常情况下,除部分三层皮的田黄石外,一般的田黄石,在灯光下都有良好的通透性,可以洞察其内在的肌理色质。

(3)色相 要辨识田黄石的本色,不能在灯光下观察,而要在太阳光下观察。善于鉴别田黄的行家,通常以色调的浓淡来形容田黄的“熟”“老”与否,借以推测田黄在地下沉睡的长短。田黄石色泽鲜而不俗,稳而不浊,不浮不沉,其最大的特点是毫无“火气”,并且以**为主。无论红田、黑田、白田,都有一层“帝王之气”,带有黄味,但不同的田黄石所含的主要色素及色彩纯度、浓度和肌质的通灵度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块田黄石,其内外色泽也不是一成不变。除白田黄石以外,大都是外浓而内渐黄淡,尤其是大而宽厚的田黄石,内外一色的极少,只有形状薄、体积小的,方能内外接近一色。萝卜纹理细致而颜色不重者为贵。确定田黄石的品相,一般要从四点入手。首先是颜色,黄石一般呈黄、白、红、黑等色,以黄为尊,**色泽越厚重纯正者价值越高。二者是手感,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者价格为高。三是透明度,位于将透未透“中庸”状态的田黄石价值最高,而且,油滑透光中杂质越少越好,纯净者为上品。

通常人们所说的银裹金田黄,其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介于白田黄石和黄田黄石之间,外具白田黄石肌质,内心近似黄金黄田黄石之质。白田黄石多数带有黄心。黄心多的,即属银裹金。另一种是白皮田黄石。还有一种“金裹银”田黄石,极为罕见。纹理也是决定田黄石价值的重要方面。萝卜纹理明显,切纹理细致有序的田黄石价格更高,“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的说法正来源于此。不过,萝卜纹理的颜色不能太重,不能影响田黄石以纯净为贵的总原则。

“绿田石”,世有传闻,迄今未见。

(4)肌理 田黄石的肌理基本上都隐有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像鲜产橙柑剖瓤。田黄石的肌质愈细腻、色泽愈浅、愈透明,其萝卜纹就愈明显,所以白田石的萝卜纹,往往最为好看。也有一种田黄石,萝卜纹极隐、极细、极不显眼,色质也很纯优,是最凝灵的田黄石之一。

(5)格裂形态 寿山界古有“无格不成田”的说法,这是因为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但裂格不是田黄石独有,只是田黄的裂格,其颜色和形状与众不同。

田黄石的裂格,有明格和暗格。明格多呈现于表层,多呈交叉状,如龟裂纹。坑头田黄石、碓下田黄石等居多。格线挺直而利落的,坑头田黄石等最常见。暗格则较多深藏于田黄石的肌理内。格粗大而深长的,石性多软,如白田黄石、上坂田黄石等。格纹若断若续、蜿蜒而长的田黄石,质较松嫩,时见之于上坂。格斜浅而短小的,质凝而嫩,中坂的居多,同时在上坂和下坂品质好的田黄石中,也较常见。

田里挖掘的田黄石类的红格,也称“红筋”,多呈褐黄或赭**。无皮的田黄石红格浓重。黑皮田黄石与白皮田黄石还常见其皮随格侵入,以致雕制时难以掩饰。

(6)手感 田黄石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各色田黄石,即使是白田黄石或黑田黄石,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宝气灿烂,虽寒冬腊月,也感温存有情,入手可亲。田黄石在握,手感脂润,常年不上油,亦不燥不变,一经摩挲更觉油光欲滴。

(7)比重 26--265

常见的制假现象:

一种是利用色泽接近田黄石、肌理似有萝卜纹的石材,把它整成卵石状,并用硬器点凿或置于硬砂中翻滚,然后沾上土或着色,再加蒸煮,使其颜色外形与无皮的田黄石相似。这种假田黄乍看之下,酷似真品,但仔细观察,其外表凿痕密布,终不自然。只要透过外表悉察肌理,便知其为伪物。

第二种是假造石皮。或用颜料涂染,或用胶水调石粉涂抹其表,或泡药水高压加温,再经磨制,就像紧裹着石皮的田黄石。然而,这种假石皮松而脆,颗粒粗大,浑浊不透,干结如疤,难以受刀。辨认时,一经摸或加油,不久,其图文均不见。雕刻时也只能刻制组线条景物,而不能精雕细刻。

第三种是改变别的石种色泽,使它类似田黄石,又“巧妙”地使表层肌质变换成田黄石的“裹皮”,伪造成乌鸦皮田黄石,但其皮层浅薄如纸,这种假品,因皮色过于透明,皮质也过于细柔,所以易于识别。

第四种是利用某些质地与田黄石相似的石种进行冒充。这种冒品的识别,要求鉴别者必须熟悉几种与田黄相似的石种的特性,以便进行比较和鉴别。如掘性高山石与掘性都成坑石,通常都有萝卜纹,但前者石性较松,后者石质微坚,都不如田黄石温润。又如鲎箕石也属掘性高山,质松性燥,且外形多不呈卵状。再如旧洞善伯的**结晶体,虽可与田黄相比美,但没有石皮与萝卜纹,而且肌理时有金属砂点,有时还有“花生糕”浑点,与田黄相比,相去甚远。此外,**荔枝冻石因偶有石皮和萝卜纹,也常被石贾制成方章,冒称田黄冻,这种冒品要价极高,且因为没有人工痕迹,所以若非行家,不好识别,但细察之下,还是可以发现这种荔枝冻质地过于通灵,萝卜纹也较粗,缺乏田黄的稳重感。

近年,有关部门在研究田黄的内部成份中,用某种科学的方法,改变一些石材的分子结构,使其色泽与内部结构接近于田黄石,但终不能温润其质、丝纹其体,由此可见田黄石的天生丽质并非人工所能牵强达到。

  田黄鉴定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根据外观特征及物理性质,二是根据矿物成分。外观来看,田黄的颜色有黄、红、白、黑。常为褐黄及褐红过渡颜色。油脂光泽;从结构来看,田黄都有“萝卜纹”。“萝卜纹”是田黄最重要鉴定特征。田黄有时可见“红格”或“红筋”是由褐铁矿充填细小裂隙而成;从外壳来看,田黄有时可见一层薄的外部皮壳,表皮颜色与内部的颜色明显不同。外部为褐黄,内部为白色的,叫“金包银”。外部为白色,内部为褐黄的,叫“银包金”;从质地看,田黄的质地细腻。手摸,有滑腻感;从透明度看,田黄的透明度由不透明至半透明,透明度好的,可称“冻状”。从物理性质看,田黄的折射率为156,密度为25-27g/cm3。最有效、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是使用X光机(大型仪器),运用X光衍射分析法,利用反映它们结构特征不同的图谱以准确鉴别。市面上的假冒田黄常以塑料为材料。仿冒品往往颜色均匀无萝卜纹、红格(红筋),有时可见气泡及流动线构造,而田黄无气泡和流动线构造。对于塑料制品,用小刀或热针一试便知,而用与田黄性质相近玉石的仿冒品,建议还是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还要从一些细节进行鉴定:  手感:田黄石出土后,显得表面光滑洁净,因而它的手感和其他石种就是不同。  色泽:田黄石色泽的最大特点是毫无“火气”。无论红田、白田、黑田都带有“黄味”。色调较浓的,行家谓之比较“熟”或比较“老”。多数田黄石的色调表里一致,有些田黄石则外浓内淡,行家称之没有“熟透”。  石皮:田黄石大多附有石皮,有黄、白、黑等不同色皮,色皮又有厚、薄、稀之分,偶尔还有双重皮、三重皮。有些田黄石没有石皮,就要从其他方面进行认真观察了。  萝卜丝纹:萝卜削去外皮,呈现出许多细细的、编织如网的丝纹,称之萝卜丝纹。肌理隐现萝卜丝纹,是田黄石的基本特征。萝卜丝纹以明显、细腻、均匀为好。  红筋:寿山石的筋格有多种颜色,田黄石的筋格是红色的,称之“红筋”。曾见到人工染成的红筋,总有火气,易于识别。前人有“无格不成田”之说。其实是生意话,田黄石无筋无格当然最好。  质地:田黄石质地温润、细腻、富有灵性。温润,是前人形容田黄石的专用词语,灵性,主要指透明度与情韵。田黄石大多微透明,肌理萝卜丝纹隐现,细细品赏,饶有情趣。质地粗劣者谓之“硬田”;色泽纯洁,透明度强者谓之“通灵”,当属“田黄冻”,十分稀罕。有少数透明度高的田黄冻石,没有萝卜丝纹,但其质地十分温润,绝非其他石种可比。如果完全不透明,也看不见萝卜丝纹,就不是田黄石了。  总之,鉴赏田黄石,主要从质、色、材三方面来衡量。前人总结田黄石的质地具有“六德”,即:细、结、润、腻、温、凝。六德具备者,是田黄石的上品。田黄石的色泽以黄金黄为贵,橘皮红为罕,色泽纯洁者为佳。田黄石按石皮的不同分类:有黄金皮、银裹金、金裹银、乌鸦皮、蛤蟆皮田黄石等。在田黄石的产区,从黄土地里觅得的田黄石挂黄皮,白沙层中挖掘的田黄石多生白皮,而从黑泥田里挖出的田黄石就多披“乌鸦皮”。有些田黄石在黄土地里生成黄皮后又滚到黑泥中,再生成了黑皮,形成了双层或三层皮。田黄石石皮的生成和色泽,与周围环境和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田黄石由于质地不同还分为:田黄石、田黄冻石与硬田石。仿黄金皮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红色,外表皮**的仿田黄石。仿银裹金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淡**、**及红色泽,外表皮呈白色的仿田黄石。仿乌鸦皮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淡**、**及红色泽,外表皮呈黑色的仿田黄石。注意!表皮没有蓝色的寿山田黄石及寿山石!与田黄石容易混淆的石种 1、掘性高山石、掘性都成坑石、旧洞善伯洞石。掘性高山和掘性都成坑石都有萝卜丝纹,但掘性高山石质较松,掘性都成坑石质微坚,都不如田黄之温润。旧洞善伯的**结晶体与田黄冻石比美,但没有石皮与萝卜丝纹,而且肌理时有细小的金属砂点,俗称“金砂地”,有时还有“花生糕”浑点,与田黄石的特征相去甚远。 2、寿山连江黄石:连江黄产于寿山金山顶山的东北坡,石多呈藤**或土**,偶有石皮,质地较粗,石性稍硬且多裂纹。清朝时,就有商贾以其假冒田黄石贩售,至今不绝。只要以连江黄石所缺少的田黄石三大特征:石皮、萝卜丝纹、红筋就能予以辨认。 荔枝洞高山石:**荔枝洞石也偶有色皮,但过于通灵、温润欠逊,萝卜丝纹较粗。3、浙江昌化独石:今年浙江省昌化县出产了一种**的独石,有人也称“田黄石”或“浙江田”。由于这些独石出产于含沙质地的小山坡之中,没有经受溪水的洗刷、滚动,多有棱角。而且石色表里不一,稍加雕刻,就显露出白色或浅黄紫色。再者,质里一般没有萝卜丝纹。从而就能与寿山田黄石予以区辨别。 掘性坑头石:掘性坑头石有萝卜丝纹,类似田黄石,俗称“坑头田”,但肌理有白浑点,萝卜丝纹乱,不呈卵形,格纹较多,与田黄石不同。4、寿山鹿目格石:产于都成坑山临溪的坡地中,有**或白色石皮,俗称“鹿目田”,但石质都不通灵,无萝卜丝纹,并往往有红色泽透出。

田黄原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石形、石皮、石色、石质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

田黄原石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外表常有皮层包裹,以**作为它的基调,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 

田黄原石的成因

数千万年前,福州寿山一带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喷发的熔岩渗入岩石裂隙,并与四周围岩交融凝结晶化,形成最初的寿山石矿。而田黄石的形成,起因则要追溯到寿山溪上方矿脉的矿石剥离母矿滚入溪中的神奇经历。此后溪水冲刷,棱角磨圆,杂质洗净,遂成最初的卵形田黄石胚胎。

再往后深埋溪谷,土壤浸渍,水份哺育,石头胚胎逐渐染色;直至最 后沐浴日月光华,成为自然界中至为珍 稀的尤物。

“石皮”是田黄石主要标志之一,有无石皮是鉴定田黄原石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田黄石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田黄石的手感类似软玉,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其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灿烂醒目,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感觉温润。

田黄,简称“田黄”,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两米深的沙层里、呈**而得名。寿山石(koreite)优良品种。[1]狭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广义的田黄石是指其化学成分相同的一类印章石石材的统称。

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方面,田黄石与寿山石相近,已成为独立的印章石品种。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而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彩石。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21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