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有钱人家,但算不上顶尖富 。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一朝代,只有一个繁荣时期,即康乾盛世。现在看来,关于康乾盛世的争议很大。据《清史通稿》等清代史料记载,康乾盛世十分辉煌,人民安居乐业。然而,在传教士的材料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如今,关于康乾盛世的争论不绝于耳,甚至有一些关于康乾盛世的书籍。在清朝鼎盛时期,人们没有衣食无忧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在清史稿中没有记载,但在传教士的书里却有记载。康乾盛世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康乾盛世的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但根据目前的史料记载,绝对不如清史草案记载的那样好。在清朝,人们花的钱叫做银子。那时候,一万两银子是什么级别的?在康乾盛世的记载中,家家都很富裕。
这样看来,康熙、乾隆两朝的繁荣大概是虚幻的。如果说白银的购买力是多少,那要看当时白银的购买力。白银的购买力和当时的价格水平是最好的标准。当时,清代白银的价格和购买力如何?清初,物资短缺。
这个时候的价格是多少?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米为例,清代大米的单位是“和、生、豆、石”,同时采用十进制。清初物资紧缺,当时的物价肯定比较高。”《荣成纪文》记载,顺治年间大米价格为“每桶3元,每桶1元3分钱”
康熙时期,清朝逐渐稳定下来,米价开始变得便宜。在古代没有技术援助的情况下,稻谷绝对是好收成。如果一个王朝的耕地出现问题,那么这个王朝一定会动摇,甚至出现农民起义。明末的李自成就是一个例子。
当时明朝没有粮食,后来国库空了,农民起义就出现了。康熙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大米价格是决定历代王朝稳定的一个因素。不过,一旦粮仓出现饥荒,肯定会有粮仓涨价。
到了康熙三十五年,米价降到了每石2元。与清初相比,这样的价格已经大大降低。正是在这一年,清朝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次年米价再次上涨。清朝决定从近代泰国进口大米,以保证粮食来源。
随着泰国大米的出现,清代大米的价格逐渐下降。每石大米最高的一、二、九、八元,一石米约150斤。所以一万两银子的购买力不难推断。但到了乾隆年间,清代的米价逐渐上涨,而顺治、康熙一带则没有价格。
乾隆年间,物价不断上涨。据记载,到了19世纪,米价涨到两两银子一石。是顺治和康熙的两倍。到了清朝末年,万两饭成了家常便饭的问题。看历史书上的记载。
《庚子纪时》记载,每石米达到十二两银子。清末,一万两银子连一个家都养不起。除了买米,还有衣食住行的必需品。每一笔开支都需要银子。
这可以根据清代官员的薪水来估算。清朝时,一等官员的工资只有一百八十两银子。这样,一万两银子一定是天文数字。第二,在总督级别的官员中,他们的收入将非常高。一般来说,一年能卖到15000两银子。这样一来,在清代,一万两银子并不属于上流社会,但他们绝对是有钱人家。
官价一般是1两兑换1000文,但实际经常会出现波动、特别是“银贵钱贱”的问题。就清代而言,其前期银钱比价虽不能完全稳定在一千文之上,而始终波动于一千文上下,幅度不大。其间除康熙三十六年到五十六年的21年间,因小钱关系,比价高达一千文以上之外,其余一百多年差不多都在一千文以下。乾隆十年曾低到720文。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说,在雍正、乾隆年间,银钱的比价基本上维持在700-900的水平上。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经济严重入超,西洋各国以大量贵金属购买丝绸、茶叶、瓷器,而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不从欧洲进口什么东西。因此,市面流通白银大量增加,而铜钱因为铜矿产量不足而供应缺乏。这就好比市面上百元大钞横行,而一元硬币缺乏。这一时期体现的是钱贵银贱。
另外,我们在档案中遇到这样一条直接折算的个案。福建福清县的林昌栋在供词中说:丧妻后欲继娶,经人介绍与寡妇徐氏议亲。讲定财礼28两,折钱22400文。按此比例,那么每两银应折钱800文。还有,根据刑科题本租佃关系类档案,乾隆二十年,江西瑞金县李士仁卖田时得钱28千,作银35两,由此折算每两银合800文。可见,具体到乾隆四十六年至乾隆五十六年,银钱比价在800上下。此外,我们在档案中还看到大钱小钱、京钱、市钱等不同名目,它们与通行的钱银又是什么关系?在清代,官铸的制钱称为大钱。而民间所用钱的种类比较混乱。东北地区经常使用的钱称为东钱,亦名市钱。市钱约六文兑换制钱一文。北方一些地区流行康熙时铸造的小制钱,称为京钱。京钱二文兑换大钱一文。小钱为私人盗铸之钱,又名铅钱或市钱,其与制钱的比价为5:1或7:1。
清中叶后,由于鸦片流入中国、及对外屈辱赔款,随之白银外流而引起强烈的银贵钱贱现象。“银贵钱贱”影响的最主要方面是使赋税的实际负担加重。银钱的换算率,1821年每两银换1,267文,1840年为1,644文,1850年急变为2,230文。由于我国地租全面转为银本位制,使农民缴纳地租不得不按银两缴纳,对农民的剥削急剧增加,社会矛盾大增,这也是清朝灭亡的原因之
清朝时期的一两白银比较值钱。而且清朝时期的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660元左右。
清朝和现在使用的货币都存在很大的区别。因为我们在观看影视剧作品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清朝时期的人只需要通过拿出白银的方式就可以购买到自己比较喜爱的物品。然而现在我们只需要通过人民币或者是手机支付的方式就可以进行购买相关的物品。
清朝时期的一两白银非常值钱。
首先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清朝时期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的历史。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时期的一两银子不仅拥有相关的收藏意义。而且在如今的社会中进行换算金钱,通常一两白银也可以换算很多的人民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感受到清朝的一两白银真的是非常值钱的。
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其次就是清朝时期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到将近1888公斤的大米。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目前购买大米的价格是在两元左右。根据这种方式进行计算,就算以每一斤大米1175的价格乘以1888×2就等于6608元。但是这只是一种推算方式,而且并不能随意代表清朝时期一两白银真正所拥有的价值。
需要参考专家给出的建议。
最后就是我个人觉得清朝一两白银具体所拥有的价值,我们还需要根据专家给出的建议进行正确的参考。因为相关的专家所拥有的知识是比较专业的,而且在对一两白银进行估算的过程中也能够凭借各种有力的证据进行计算。所以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能代表清朝时期一两白银真正所拥有的价值。
清朝后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和现在多少人民币相当?
十九世纪北京市面上的白银分碎银、银锭和银元三种。碎银和银锭都是“国产”的,成色不一,作者以纹银为例,计算出一两银子的标准重量:3731克,以及一两纹银所含纯银的重量:349克。像这样的一两银子,在公元1884年的北京能买到七十多斤(市斤)普通大米,鉴于现在普通大米每斤卖到三元左右,可以估算出当时一两纹银大约相当于现在两百多元(仅就买米而言)。如果用这样一两银子去买鸡蛋,能买三四百个,仍然相当于人民币两百多元。
唐朝五十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应该10万RMB以上,可以从影视作品还有书中找到相应的关于钱的情节。我记得看过一本关于唐朝的书,说是吃完饭,扔到桌上二两银子,店小二高兴的不得了,心想碰到了大财主。按扔钱的那人吃的东西还有叫的服务来看,就跟现在我们见到的有些大款,在大酒店里的情形差不多,吃喝嫖加小费5000元应不算多。按这样算,50应是25万RMB。
还有些,影视作品里面反映的,说是一个皇帝在农家吃完饭走的时候,扔给了农夫1袋碎银子,我想应在10两左右吧,然后那农夫的老婆睁在了双眼说好久没看到过银子了。照这样看,现在我国很多农村家中存款超过20万的应是占一小部分,10万的也不是那么的多,照此看,50两应在15万左右。(注:那样的靠城市扩建有钱的农民不算。)
明朝时一钱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的多少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清朝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多少一、康熙到乾隆年间,每升最优质的大米价格在10多文钱(1两银子等于1000文)。根据《清会典》记载,当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在康熙到乾隆年间能买150斤最优质的大米。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的记载,光绪十五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玉米、高粱、谷子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清朝时期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5645斤。换算下来,光绪年间的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07斤左右的粮食。
2002年26万人民币,相当于现在2015年多少人民币的购买力?2002年货币投放量1832万亿,2014年货币投放量1228万亿,不考虑其他干扰因素你02年的26万,在14年年底相当于174万。换一个算法,2002年全国平均房价950元,2014年全国平均房价6595元,换算过来26万元相当于180万。这个是粗算,你可以参考一下。
明清时期一万两银子的购买力等于今天多少人民币?
明初洪武年间,一两白银大约折合人民币6608元,一万两白银约合6608万元。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史·食货二》:“于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一两白银是29442175=6608元。
清朝光绪年间,一两白银大约折合人民币170元,一万两白银约合170万元。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一两白银约值170元。
清末时期一两银子的使用价值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我也很想知道,于是到网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过,这里声明,笔者不是学历史的,只是利用从网上查到的讲历史的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推算,获得一个感性认识罢了。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 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 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 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 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 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 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60年后的4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等同于现在多少人民币的购买力啊你好! 这个确实不好说! 想想60年前的1万元都比如今的40万元值钱了! 60年后,谁也说不清楚,或许到了60年后,真正的共产主义就要成为现实了! 那个时候,可能人民币100万元只能买瓶现在矿泉水! 呵呵,我瞎说的! 可以不用采纳!
明朝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多少。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明代货币种类繁多,以硬通货为主,但朝廷禁止黄金、白银在民间流通,国库收入(万历年间)也只有白银200万两/年。对多数百姓来说,银子也只是听说而已。
民间使用只为钱、钞。“钱”,即铜板,平民多用;“钞”,布质货币,“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明史·食货志》)。当今影视中商贾整箱金银的镜头,只是戏说而已。
明代实行一斤十六两制,即:一斤相当于5968克,一两相当于373克。据《明史·食货志》: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户部定: “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所以,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以黄金为基准价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700元,一文钱相当于人民币7角。
户部规定只能是“官价”,不同时期民间实情出入颇大。若以米价参考,明代的银价波动幅度则相当惊人。明神宗万历时,一白石米价07—1两白银;明崇祯末年,正常米价2-3两/石,灾区36两至5两/石。依现行米价3元/公斤计算, 1两白银只有人民币280元左右。
2000年的3万块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多少钱的购买力。没30万这么多吧 那时候没特别注意物价,就记得那时候在外面餐馆吃一碗咸饭一块钱,一碗牛肉羹2块钱。现在是饭2块钱,羹5块钱,2000年的时候外卖不用多加钱,现在饭多加一块钱,羹多加两块钱。如果以这个不能说名问题的话,我记得那时候摩托车5升93石油加满是15块左右,现在加满油同样93号5升是40块左右。 算一下物价涨了3倍。那么3万块相当于现在的9万块。如果在算上两千年的国民生产值没有现在的高的话,就相当于现在的十万出头吧。
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
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
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
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
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
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
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
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
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
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
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
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
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
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
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
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
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
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
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
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
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
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
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
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
,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
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
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
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
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
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
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
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
“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
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
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
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
,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
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
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
。“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
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
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
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
,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
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
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
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
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
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
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
。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
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
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
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
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
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
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
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
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
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
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
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
,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
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
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
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
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
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
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
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
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
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
。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
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
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
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
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
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
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
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
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
,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
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
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
)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
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
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
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
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
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
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
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
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
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
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
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
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
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
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
回答者:gxy017 - 探花 十级 7-6 16:10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
50% (0) 不好
50% (0)
相关内容
• 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RMB
• 古时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 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 明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明清 银子
其他回答 共 5 条
一百元!中央电视台10套节目有介绍过!
参考资料:
回答者:CFBCFB - 秀才 二级 7-6 16:12
1两=1000个钱,3个钱左右1斤米
回答者:V小孩 - 助理 二级 7-6 16:20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在清朝时期,一个人拥有一万两白银其实已经是一种很富有的水平了。其实在清朝的时候,百姓其实都是很艰苦的,尤其是清朝的官员,他们的工资俸禄其实是非常低的,就是因为俸禄太低,他们的生活过不去,才会不断的去贪污,不断的去压榨百姓,要不然清朝的贪官那么多,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俸禄太低,没办法支持他们的日常开销。像一个人拥有一万两白银这样的水平,在清朝大概要算是地方富豪的级别吧,或者是京城的一些比较位高权重的官员,才有这样的钱财,一般的地方级的官员是没有这样的收入的。
清朝其实是一个比较贫穷的时代吧,至少百姓是非常贫穷的,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当时对于粮食的定价就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在清朝时期,当时得了粮食大概是每斗三分钱,这样的价格已经是非常的低了,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穷苦,如果不是因为贫穷,这种每天都需要使用的粮食的价格怎么可能会这么的低的。
所以,在清朝如果能够拥有一万两的白银,其实已经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了,至少他们的吃穿是不用愁的,这样的背景下,一万两的白银的购买力其实会很高,一般的百姓是没有这样的财力的。其实别说是百姓了,一个地方级的县令,如果不贪污的话,估计他这一生都攒不到这一万两的白银的水平。当时清朝的官员的俸禄是很低的,地方级的县令才能够领取朝廷的俸禄,县令一下的那些职位,像什么师爷啊,捕快之类的,他们是没有朝廷提供俸禄的,都是县太爷从自己的俸禄中扣除一点出来分的。
所以这样的背景下,一万两白银已经是很富裕的家庭了。
康熙死后清朝国库只有七百多万两白银,亏空十分的严重,康熙的盛世其实是一个衰败的盛世。
清理钱粮亏空,是雍正帝关注的另一重大问题。他即位不到一月,就将此事提上日程。雍正帝认为钱粮亏空的主因是上司勒索与官员自身侵贪,这一判断切中要害。
据此,他向各级官员发出警告,要求不得苛派民间,限期完结亏空,否则从重治罪。之后,雍正帝又成立了专司审查钱粮奏销的机构——会考府,由其亲信怡亲王允祥主持。同时,他还令允祥管理户部三库,以整顿财政。
在雍正死后,国库有三千多万两白银,康熙的亏空全部追回,国库充足。
扩展资料:
雍正改革手段:
火耗归公:
火耗归公清初沿袭明制,各地征收钱粮,加收“火耗”(碎银加火铸成银锭时的折耗,亦称耗羡)。实行中,官员任意加派,一两可加至数钱。因不在上交正额之内,官员从中任意侵贪,成为官场公行的陋习。
康熙帝曾说,清官也取火耗。康熙末年,各地官员以火耗为名,肆意横征中饱,已无法限止。雍正帝清理钱粮时,山西巡抚诺眠与布政使高成龄在雍正二年(1724年)奏请将该省各地加派的火耗,提解布政使司库,以二十万两补完该省亏空,除公用外,分发给地方官员,称为“养廉”。
雍正帝指出,历来火耗皆州县征收而加派横征,侵蚀国帑不下数百万。原因是各州县征收火耗分送上司,种种馈送,名目繁多,州县肆意贪污,上司曲为容隐,这是从来的积弊,应当消除。他采纳山西官员的建策,
州县养上司是公开的非法贿赂。上司拨州县便成为合法的“养廉”,即官俸的补贴。山西实行后,各省相继仿效,以火耗补完亏空的钱粮,并分拨州县养廉。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又命各省督抚,就该省情形酌议具奏,着为定额。这一改革形成制度,称为“养廉银制度”,又称“耗羡归公”,即由上级官府依定额发给官员。以后火耗一分为三:一份给地方官养廉,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留地方公用。这样,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廉政。
重农轻商:
雍正帝继续执行先王发展生产的政策。他像前辈君王一样鼓励开荒,康熙六十年(1721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全国田地从735万顷增至890万顷,疏浚了卫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
其他水利工程已完成的有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修建了黄河、运河堤岸。雍正帝继续蠲免钱粮政策。据《清史稿·世宗本纪》,他在位13年,免了12年灾区的赋税和一些地区的漕粮。
但是,他过分重农抑商,根据这一理论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他又认为:开矿"断不可行"。因为开矿将引诱人们离开农本,追求末业,而且矿工聚集一地,易于闹事。
-爱新觉罗·胤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