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的一斤是现在的多少克?

汉武帝时期的一斤是现在的多少克?,第1张

西汉一斤相当于现在256克,东汉一斤相当于现在224克。

古今度量衡换算简述:

西汉每斤,25824克;东汉每斤,22273克;魏晋每斤,22273克;南齐每斤,33410克;梁、陈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东魏每斤,44546克;北齐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扩展资料:

古代的另一重量单位一石与现代重量的比较:

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而各个朝代不一样。

在战国时期,一石是现在的五分之一市石,即10公斤。

在汉代,一石等于60公斤,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三十斤即15千克为钧,四钧为石,因此一石就是60千克。现在说“一石”一般都是用重量来计的,不是容量。而多以汉代的一百二十斤为主要换算标准。

现行斤制的来历:

现行的一斤十两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当时温州人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十两一斤建议提出后,很快得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重视。

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实施衡器计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两秤。事后,中央政务院还向姜周元颁发了“中国衡器改革建议者”的证书。

2003年春,姜周元先生去世时,有一副特别醒目的挽联是这样写的:“一斤改十两,一斤得十两,做人做账同原则。 十亿出一人,十亿只一人,肯干肯缄不普通。

参考资料:

一斤  

汉代的量器一般分斛(石)、斗、升、合几种,采用十进位制。一升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左右。汉代的尺一尺相当于现在23厘米左右。至于衡器,分为铢、两、斤、钧、石五种单位,进位制是24铢等于一两;16两等于1斤;30斤等于一钧;4钧等于一石。汉代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0克左右。

而明朝的一斤为16两,相当于现在的590克。

古代一两等于371克。古代一两是371克,一钱大约是371克。古代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过去的度量衡和现代社会是不一样的。1932年,民国时期为了和国际接轨,也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改了度量衡,一斤等于十两,一两等于50克,采用十进制。

古代计算方式

在中国存在着华里、市斤、亩这样的计量单位,英国也存在英尺这样的计量单位,这就是当代国际社会度量衡的差异所带来的直接体现。中国古代的度量衡统一很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原存在很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比如在春秋时代,诸侯国的数量达到数百个,而在战国时代诸侯国的数量依旧有10多个。

古代是一斤十六两,现行的一斤十两(合500克,05公斤)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当时温州人 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十两一斤建议提出后,很快得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重视。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实施衡器计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两秤。

扩展资料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权者, 铢、 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 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隋书·律历上》: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周玉称四两,当古称四两半。开皇以古称三斤为一斤,大业中,依复古秤。

汉唐制度,一石=120斤,一斤=16两,一两=24铢(宋代废铢,一两=10 钱),明清沿袭宋制。

参考资料:

-一斤

古代一斤是多少千克?其实在中国古代一斤的重量都是不一样的。

古代斤两表:

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06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