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球是圆的,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有什么好处?,第1张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居显著的地位,而太阳也不过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由于人类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对它不得不寻求深入的了解。

行星

地球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是第3个行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AU)。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其轨道长半径为149597870千米,轨道偏心率为00167,公转轨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979千米/秒。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 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二者相差约21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7克/厘米。

形状和大小

中国古代对天地的认识有所谓浑天说。东汉张衡在《浑天仪图注》里写道:“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在远古就已模糊地存在了。723年唐玄宗派一行和南宫说等人,在今河南省选定同一条子午线上的13个地点,测量夏至的日影长度和北极的高度,得到子午线一度之长为351里80步( 唐代的度和长度单位)。折合现代的尺度就是纬度一度长1323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为7600千米 ,比现代的数值约大20%。这是地球尺度最早的估计(埃及人的测量更早一些,但观测点不在同一 子午线上,而且长度单位核算标准不详,精度无从估计)。

精确的地形测量只是到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才有可能,而地球形状的概念也逐渐明确。地球并非是很规则的正球体。它的表面可以用一个扁率不大的旋转椭球面来极好地逼近。扁率e为椭球长短轴之差与长轴之比,是表示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参量。经过多年的几何测量、天文测量以至人造地球卫星测量,它的数值已经达到很高的精度。这个椭球面不是真正的地球表面,而是对地面的一个更好的科学概括,用来作为全球各地大地测量的共同标准,所以也叫做参考椭球面。按照这个参考椭球面,子午圈上一平均度是1111千米,赤道上一平均度是1113千米。在参考椭球面上重力势能是相等的,所以在它上面各点的重力加速度是可以计算的,公式如下: g0=9780318(1+00053024sin2j-00000059sin2j)米/秒2, 公式中g0是海拔为零时的重力加速度,j是地理纬度。知道了地球形状、重力加速度和万有引力常数G=6670×10-11N·M^2/KG^2,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为5975x10^24kg克。

地球的尺度和其他参量

自转 由于地球转动的相对稳定性,人类生活历来都利用它作为计时的标准,简单地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日。然而由于地球外部和内部的原因,地球的转动其实是很复杂的。地球自转的复杂性表现在自转轴方向的变化和自转速率即日长的变化。

自转轴方向的变化中,最主要的是自转轴在空间绕黄道轴缓慢旋进,造成春分点每年向西移动50256〃的岁差。这是日、月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吸引的结果。其次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本身的位置变化,造成了地面各点的纬度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两种成分 :一种以一年为周期,振幅约为009〃,是大气和海水等季节性变化所引起的,是一种强迫振动;另一种成分以14个月为周期,振幅约为015〃,是地球内部变化所引起的,叫做张德勒摆动,是一种自由振动。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自由振动。

转速的变化造成日长的变化。主要有3类:长期变化是减速的,使日长每百年增加1~2毫秒,是潮汐摩擦的结果;季节性变化最大可使日长变化06毫秒,是气象因素引起的;不规则的短期变化,最大可使日长变化4毫秒,是地球内部变化的结果。

表面形态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表面形态是极复杂的,有绵亘的高山,有广袤的海盆,还有各种尺度的构造。

地表的各种形态主要不是外力造成的,它们来源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地壳运动的起因至少有以下几种设想:①地球的收缩或膨胀。许多地学家认为地球一直在冷却收缩,因而造成巨大的地层褶皱和断裂。然而观测表明,地面流出去的热量和地球内部因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而生出的热量是同量级的。也有人提出地球在膨胀的论据。这个问题现在尚无定论。②地壳均衡。在地壳以下的某一定深度,单位面积上的载荷有一种倾向于均等的趋势。地面上的巨大高差为地下深部横向物质流动所调节。③板块大地构造假说——地球最上层约八、九十千米厚的岩石层是由几块巨大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就产生地面上一切大地构造现象。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何处,现在还不清楚,但不少人认为地球内部物质的对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地图:世界地形

电磁性质

地磁场并不指向正南。11世纪中国的《梦溪笔谈》就有记载。地磁偏角随地而异。真正地磁场的形态是很复杂的。它有显著的时间变化,最大的变化幅度可达到总地磁场的千分之几或更高。变化可分为长期的和短期的。长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短期变化来源于电离层的潮汐运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在地磁场中,用统计平均或其他方法将短期变化消去后就得到所谓基本地磁场。用球谐分析的方法可以证明基本地磁场有99%以上来源于地下,而相当于一阶球谐函数部分约占80%,这部分相当于一个偶极场,它的北极坐标是北纬785°,西经690°。短期变化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平静变化是经常出现的,比较有规律并有一定的周期,变化的磁场强度可达几十纳特;干扰变化有时是全球性的,最大幅度可达几千纳特,叫做磁暴。

基本磁场也不是完全固定的,磁场强度的图像每年向西漂移02°~03°,叫做西向漂移。这就指出地磁场的产生可能是地球内部物质流动的结果。现在普遍认为地球核主要是铁镍组成的(还包含少量的轻元素)导电流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便产生电流。这种电磁流体的耦合产生一种自激发电机的作用,因而产生了地磁场。这是当前比较最为人接受的地磁场成因的假说。

当岩浆在地磁场中降温而凝固成岩石时,便受到地磁场磁化而保留少许的永久磁性,称为热剩磁。大多数岩浆岩都带有磁性,其方向和成岩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由相同时代的不同岩石标本可以确定成岩时地球磁极的位置。但由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标本所确定的地磁极位置却是不同的。这就给大陆漂移的假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人们还发现,在某些地质时代成岩的岩石,磁化方向恰好和现代的地磁场方向相反。这是由于地球在形成之后,地磁场曾多次自己反向的结果。按照自激发电机地磁场成因假说,这种反向是可以理解的。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可以感应地下电流,而地下电流又引起地面的感应磁场。地下电流同地下物质的电导率有关,因而可由此估计地球内部的电导率分布。然而计算是复杂的,而且解答不单一。现在所能取得的一致意见是电导率随深度而增加,在60~100千米深度附近增加很快。在400~700千米的深处,电导率又有明显的变化,此处相当于地幔中的过渡层(又叫C层)。

温度和能源

地面从太阳接受的辐射能量每年约有10焦耳,但绝大部分又向空间辐射回去,只有极小一部分穿入地下很浅的地方。浅层的地下温度梯度约为每增加30米,温度升高1℃ ,但各地的差别很大。由温度梯度和岩石的热导率可以计算热流。由地面向外流出的热量,全球平均值约为627微焦耳/厘米秒,由地面流出的总热能约为10032×10^20焦耳/年。

地球内部的一部分能源来自岩石所含的放射性元素铀、钍、钾。它们在岩石中的含量近年来总在不断地修正,有人估计地球现在每年由长寿命的放射性元素所释放的能量约为9614×10^20焦耳,与地面热流很相近,不过这种估计是极其粗略的,含有许多未知因素。另一种能源是地球形成时的引力势能,假定地球是由太阳系中的弥漫物质积聚而成的。这部分能量估计有25×10^32焦耳,但在积聚过程中有一大部分能量消失在地球以外的空间,有一小部分,约为1×10^32焦耳,由于地球的绝热压缩而积蓄为地球物质的弹性能。假设地球形成时最初是相当均匀的,以后才演变成为现在的层状结构,这样就会释放出一部分引力势能,估计约为2×10^30焦耳。这将导致地球的加温。地球是越转越慢的。地球自形成以来,旋转能的消失估计大约有15×1031焦耳,还有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的能量,但其数量级都要小得多。

地面附近的温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几十千米深度以下。地下深处的传热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由热传导的理论去估计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常得不到可信的结果。但根据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的考虑,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是可以估计的。结果如下:①在100千米的深度,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各约在1500℃和1900℃;③ 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700℃;④在外核与内核边界,深度为5100千米,温度约为4300℃,地球中心的温度,估计与此相差不多。

内部结构

地球的分层结构基本上是按地震波(P和S)的传播速度划分的。地球上层有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厚度大不相同,海水只覆盖着2/3的地面。

地震时,震源辐射出两种地震波,纵波P和横波S。它们各以不同的速度向四围传播�经过不同的时间到达地面上不同的地点。若在地面上记录到P和S的传播时间随震中距离的变化,就可以推算地下不同深度地震波的传播速度υp和υs。

地球内部的分层就是由地震波速度分布定义的,在海水之下,地球最上层叫做地壳,厚约几十千米。地壳以下直对地核,这部分统称为地幔。地幔内部又有许多层次。地壳与地幔的边界是一个明显的间断面,称为M界面或莫霍界面。界面以下约到会80千米的深度,速度变化不大,这部分叫做盖层。再往下,速度明显降低,直到约220千米深度才又回升。这部分叫低速带。以下直到2891千米深度叫做下地幔。核幔边界是一个极明显的间断面。进入地核,S波消失,所以地球外核是液体。到了51495千米的深度,S波又出现,便进入了地球内核。

由地球的速度和密度的分布可以计算出地球内部的两个弹性常数、压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在地幔中,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很小,只是过了核幔边界才向地心递减至零。在核幔边界处的压力为136兆巴,在地心处为364兆巴。

内部物质组成

地震波的速度和密度分布对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一个限制条件。地球核有约90%是由铁镍合金组成的,但还含有约法三章10%的较轻物质;可能是硫或氧。关于地幔的矿物组成,现在还存在分歧意见。地壳中的岩石矿物是由地幔物质分异而成的。火山活动和地幔物质的喷发表明地幔的主要矿物是橄榄岩。地震波速度的数据表明在内400、500、和谐500千米的深度,波速的梯度很大 。这可解释为矿物相变的结果。在内400千米的深处,橄榄石相变为尖晶石的结构,而辉石则熔入石榴石。在500千米的深度,辉石也分解为尖晶石和超石英的结构。在650千米深度下,这些矿物都为钙钛矿和氧化物结构。在下地幔最下的200千米中,物质密度有显著增加。这个区域有无铁元素的富集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起源和演化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早期的假说主要分两大派:以康德和拉普拉斯为代表的渐变派和以GLL布丰为代表的灾变派。渐变派认为太阳系是由高温的旋转气体逐渐冷却而成的;灾变派主张太阳系是由此及彼2个或3个恒星发生碰撞或近距离吸引而产生的。早期的假说主要企图解释一些天文事实,如行星轨道的规律性,内行星和外行星的区别。太阳系中角动量的分布等。在全面解释上述观测事实时,两派都遇到不可克服的因难。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起,人们逐渐倾向于太阳系起源于低温的固体尘埃的观点。较早的倡议者有魏茨泽克、施米特和尤里。他们认为行星不是由高温气体凝固而成,而是由温度不高的固体尘物质积聚而成的。

地球形成时基本上是各种石质物体和尘、气的混合物积聚而成的。初始地球的平均温度估计不超过去时1000℃。由于长寿命放射性无素的衰变和引力势能的释放,地球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超过铁的熔点时,原始地球中的铁元素就化成液态,由于密度大就流向地球的中心部分,从而形成了地核。地球内部温度继续升高,使地幔局部熔化,引起了化学分异,促进了地壳形成。

海洋和大气都不是地球形成时就有的,而是次生的。因为原始地球不可能保持大气和水。海洋是地球内部增温和分异的结果。原始大气是从地球内部放出的,是还原性的。直到绿色植物出现后,大气中才逐渐积累了自由氧,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逐渐形成现在的大气(见地球起源)。

地球的年龄,如果定义为原始地球形成后到现在的时间,则由岩石和矿物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测定。但是这样做时,仍免不了对地球的初始状态做一些假定,根据岩石矿物中和陨石中铅同位素的精密分析,现在一般都接受的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多种学说。现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它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地球胎形成伊始,温度较低,并无分层结构,只有由于陨石物质的轰击、放射性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才使地球温度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地球内部物质也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现象。这时,在重力作用下物质分异开始,靠近表面的较重物质逐渐下沉,地球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态的铁)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个密度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观测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态的)。物质的对流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现今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层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气逃逸殆尽。伴随着物质的重新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内部的各种气体上升到地表成为第二代大气;后来,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大气。另一方面,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内部结晶水汽化。随着地表温度逐渐下降,气态水经过凝结、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水圈。约在三、四十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命,然后逐步进化为各种各样的生物,直到人类这样的高级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圈。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叫大气层。大气随着地球运动;日、月的引力也对它起着潮汐作用。大气层对地面的物理状况和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地球大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大气总质量的90%集中在离地表15公里高度以内, 999%在50公里高度以内。在2,000公里高度以上,大气极其稀薄,逐渐向行星际空间过渡,而无明显的上界。

地球大气的密度、 温度、 压力、化学组成等都随高度变化。可以按照大气的温度分布、组成状况、电离程度这些不同参数,对地球大气进行分层。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可以分为:

对流层:靠地表的底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其厚度因纬度、季节以及其他条件而异,在赤道区约16~18公里,中纬度区约10~12公里,两极区约7~8公里。一般来说,夏季厚而冬季薄。对流层与地表联系最密切,受地表状况影响最大,大气中的水汽大部集中于此层,形成云和降水等现象。对流层的上部称为“对流层顶”,厚约几百米到1~2公里。对流层的温度几乎随高度直线下降,到对流层顶时约为零下50摄氏度。

平流层:(又称同温层)由对流层顶到离地表50公里高度的一层,大气主要是平流运动。层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微上升,到约50公里高度处,达到极大值(约零下10~零上20摄氏度)。

中间层:(又称散逸层) 高度在离地表50~85公里的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到离地表高度85公里的中间层顶,温度接近最小值,约为零下摄氏度。

热层:中间层以上的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在离地表500公里处,即热层顶,达到1100摄氏度左右。这一层的温度因为大气大量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而升高。热层顶以上为外大气层。这里的大气已极稀薄。

按大气的组成状况可以分为两层:离地表约100公里以下是均质层(大气由各种气体混合组成);以上是非均质层。在均质层中离地表10~50公里处,太阳紫外辐射的光化作用产生臭氧,形成臭氧层,这一层的高度大抵与上述平流层相当。在离地表20~30公里处,臭氧浓度最大,不过这部分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仍然不到这一层大气的十万分之一,各种气体依然视为均匀混合的。臭氧层吸收掉危害生命的太阳紫外辐射,使之不能到达地表。

按大气的电离程度可以分为两层:从地表到离地表80公里这一层,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都处于中性状态,称为中性层。离地表80~1000公里这一层,大气中的原子在太阳辐射(主要是紫外辐射)作用下电离,成为大量正离子和电子,构成电离层。电离分为4层,这些层的高度和电离情况都随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和太阳活动程度而发生变化。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都发生在电离层中。电离层还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从而使地面上可以实现短波无线电通讯。

近地表大气中78%为氮,21%为氧,其他还有二氧化碳、氩等多种气体成分以及水汽。水汽是大气中最不稳定的组成部分。在夏季湿热处,水汽在大气中的含量可以达到4%;而在冬季干寒处,它的含量可下降到001%。除水汽外,离地表3公里内还有尘埃、花粉、火山灰及流星尘等微粒。地球形成初期的原始大气已不存在,它已全部或大部散逸到空间。后来,由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所谓“引力致热”,地球处于一种熔化阶段,从而加速了气体从地球内部逸出的过程。地球的引力使这些逸出的大气渐渐积蓄在地球的周围。这种第二代地球大气缺少氧,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组成,称为还原大气。后来,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来自太阳的辐射使水分解为游离氧,从而使还原大气变为以氮和氧为主的氧化大气。有的科学家通过分析赤铁矿中的沉积物,推断出氧存在的时间至少在25亿年以上。从那时起,大气中便含有丰富的游离氧了。

地球是一个非均质体,内部具有分层结构,各层物质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人们主要通过对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和性质密切相关。在不同性质和状态的介质中,地震波传播速度有显著变化。依据地球内部不同部分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的资料,可以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分析表明,地球内部存在两个间断面,这两个间断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个主要的同心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又称A层,它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0多公里(中国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可达65公里多),而海洋地壳仅5~8公里。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1/2。大陆地壳上层的成分约在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之间,下层岩石可能是麻粒岩和闪岩。海洋地壳是橄榄岩。据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这意味着现在地球壳层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是以后由地球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与造山运动而形成的。

地幔的物质密度由近地壳处的每立方厘米33克增至近地核处的每立方厘米56克,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也随之增大。地幔分为三层。B、C两层称为上地幔。再往下到2,900公里处称为D层,即下地幔。地幔物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同橄榄岩相似的超基性岩。

地核也分为三层。E层是外地核,可能是液体。 F层是外地核和内地核之间的过渡层。G层是内地核,可能是固体的。地核虽只占地球体积的162%,但由于它的密度相当高(地核中心物质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3克,压力可能超过370万大气压),根据有些学者计算,它的质量超过地球总质量的31%。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物质构成。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地震波传播情况得知:地幔是固体状态的,100公里深处的温度已达1300摄氏度,300公里深处的温度是2000摄氏度。据最近估计,地核边缘的温度约4000摄氏度,地心的温度为5500~6000摄氏度。由于地球表层是热的不良导体,来自太阳的巨大热量只有极少一部分能穿透到地下极浅处。因此,地球内部的热能可能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即产生于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也随深度而变化。一般认为,从地表到地下2900公里深处,重力大致随深度而增加,在2900公里处重力达到最高值,从这里再到地心,重力急剧减小,到地心为0。

地球不停地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就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自转是最早用来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见时间及其计量),这就形成了通常所用的时间单位——日。二十世纪以来,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从而动摇了以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传统观念,出现了历书时和原子时。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三种变化: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变化。

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使日长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二千年来累计慢了两个多小时。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可以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以及古代日月食资料的分析加以确认。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生长线的研究,可以知道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例如,人们发现在泥盆纪中期,即3亿7千万年以前,每年约有400天左右,这与天文论证的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量级是一致的。引起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潮汐摩擦。潮汐摩擦引起地球自转角动量减少,同时使月球离地球越来越远,进而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这种潮汐摩擦作用主要发生在浅海地区。另外,地球半径的胀缩,地核增生,地核与地幔之间的耦合也可能会引起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这种不规则变化同样可以在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以及天文测时的资料中得到证实。根据变化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几十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的相对变化;几年到十年的时间内的相对变化;几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内的相对变化。前两种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平稳,而最后一种变化是相当剧烈的。产生这些不规则变化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比较平稳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地幔与地核之间的角动量交换或海平面和冰川的变化引起的;而比较剧烈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风的作用引起的。

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除春天变慢和秋天变快的周年变化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振幅和位相,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相应的物理机制也研究得比较成熟,看法比较一致。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半年变化的振幅约为 9毫秒,主要是由太阳潮汐引起的。由于天文测时精度的不断提高,在六十年代末,从观测资料中求得了地球自转速度的一些微小的短周期变化,其周期主要是一个月和半个月,振幅的量级只有1毫秒左右,这主要是由月球潮汐引起的。

潮汐摩擦(tidal friction),一般指海潮运动中海水与地球固体表面以及海水质点间发生的摩擦现象。由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地球自转周期和月球公转周期不同、海水的粘性所引起。始于人类对潮汐现象和月相变化关系的认识。在中国,东汉王充就指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论衡·书虚》)唐大中四年(850年),卢肇提出朝汐是“日出没所激”(《海潮赋》),猜测到了潮汐现象与太阳的影响有关。

定义

潮汐包括陆潮,气潮和海潮,而以海潮最为显著。海洋水体在月球的引潮力作用下(太阳的引潮力仅为月球对地球引潮力的1/2.2,故作用很小),产生潮汐变形,由于内摩擦的作用,地球潮汐形变的产生需要一段延迟的过程,这就是所谓潮汐摩擦。潮汐摩擦的延迟作用将产生一种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力偶,因而使地球自转减慢。早在1754年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就提出过这个理论。经过对古代日食纪录的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周期每个世纪变长1—2毫秒。通过对珊瑚化石生长线的研究,得知三亿七千万年前每年约有400天,这是由于长期潮汐摩擦作用使地球自转变慢的证明。另外,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的周期性变化,如春季长o.001秒,秋季短o.001秒,上半年慢0.03秒,下半年快0.03秒,也和潮汐摩擦有关。

原理

地球水体受日月引力而发生潮汐。月球质量虽然比太阳质量小得多,但离地球近,对地球的引力比太阳大。由于浅海区海岸对潮水的摩擦阻力作用,潮水上升要滞后一段时间,于是潮汐凸出部分受日月引力牵制,产生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力矩,对地球自转起“刹车”作用,使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减慢。它所带来的后果有:①日的变长,约每百年为千分之一点七秒;②月的变长,地球自转变慢,其角动量必减小,但不消失,而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角动量增加,即月球轨道增大,公转周期增长,月的时间变长。

相关辩论

在恩格斯看来,潮汐摩擦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两个问题:潮汐问题和潮汐的摩擦问题。前者注重潮汐现象被引起的原因,后者注重潮汐所引起的摩擦即重点在摩擦问题上。关于潮汐问题,对于它产生的原因古代人就有不少天才的猜测。但只是到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创立才第一次科学地说明了潮汐现象产生的原因。

山西吕梁有什么特产?

山西吕梁的特产一览 travelsina 2008年07月30日20:12 新浪旅游

吕梁沙棘  名称: 吕梁沙棘 介绍: 又名醋柳,被誉为是黄土高原及其他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维生素”。沙棘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SOD微量元素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交口桃红坡的沙棘汁为吕梁地区的特色产品。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的总称,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吕梁是山西最大的连片天然沙棘林区,固有“世界沙棘在中国,中国沙棘在山攻,山西沙棘在吕梁”一说。汾酒  名称: 汾酒 介绍: 汾酒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产于汾阳市杏花村,属于清香型白酒,味清香凛冽、醇厚。汾酒以高粱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数十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汾酒在酿造过程中要加入特殊的酒曲——大曲,这种酒曲是杏花村人千年酿酒工艺的结晶。  如今又发展出以汾酒为基酒调制而出的竹叶青、五加皮、状元红、白玉、桂花等。 柳林大红枣  名称: 柳林大红枣 介绍: 柳林大红枣富含糖分和多种营养物质,颜色鲜艳、核小肉多,不但味道酸甜可口,而且能够健胃益脾,对一些心脏、肝脏疾病患者也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汾阳核桃  名称: 汾阳核桃 介绍: 汾阳核桃产于古汾洲,古称“汾洲核桃”,有大龙眼、小龙眼、大花等数十个品种。它个大皮薄、味道香脆,对体质虚弱、痰多肺燥、虚寒哮喘的人来说是难得的滋补品。吕梁面塑 名称: 吕梁面塑 介绍: 面塑又被称为“面花”、”花馍”、”花馍头”,是吕梁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食品。人们将面食制作成各种动物、人物、植物的形状,造型多样、朴实美观。每当各种节日庆典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会制作不同的面塑,或蒸或炸,既好看又好吃。  吕梁面塑颜色鲜艳、造型朴实粗犷,平原地区的面塑则以精致细腻见长。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和元宵节,人们都会自发的在岚县白龙庙和柳林盘子地区举行盛大的面塑展示,场面十分壮观。吕梁剪纸  名称: 吕梁剪纸 介绍: 吕梁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尤以中阳剪纸最为有名。  中阳剪纸以中阳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多以红纸剪成,体现著喜庆、热烈的民俗气氛,有时也根据风俗习惯,运用紫、黑、黄、绿、蓝等彩色纸剪制作品。中阳剪纸富有浓郁的山野泥土气息和原始艺术质朴的美感,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劳动妇女的理想和追求。

吕梁有什么特产?

豆角焖面

水晶豆腐

汾阳酿酒高粱

柏籽羊肉

交城骏枣

柳林大红枣

孝义火烧

兴县冒汤

驴打滚儿

豆角焖面

吕梁的风景名胜和特产有哪些了

吕梁主要旅游景点介绍:古镇碛口;黑龙 庙;西湾村;李家山;庞泉 沟;玄中寺;北武当山;武则天庙 吕梁其它旅游景点介绍: 安国寺:安国寺位于离石市西十二公里处,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寺内主要建筑有佛殿、铜塔楼、读书楼等。佛殿内有彩塑菩萨3尊,壁画124幅,造型生动,色彩明亮。 白马仙洞:位于离石市东南25公里处的九凤山麓。进入洞内,只见怪石嶙峋,尖石如剑,方石如床;再进则有柱石自洞顶倒悬而下,离地3尺,击之铿然有声。洞内还有若干池潭,水深清澈。此洞洞里有洞,深不可测。曾有人进洞探险,不见尽头而返。 木楼:原名观音楼,在方山县大武镇。明景泰四年(145)建筑,三层重椽、十字歇山顶结构。高5丈许,宽3丈余,内有观音、玉帝等塑像17尊。下边由16根木柱支撑,其中四根直通楼顶。整个建筑为全木结构,严密精巧,造型美观。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窳山:位于中阳县城东五公里处,峰峦峭拔,松柏叠翠。山腰有金代建立的道教庙宇——龙泉观。庙堂依山而筑,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庙中有清冽甘醇的“龙泉水”。相传农历三月十七为圣母生日,这里届时举办庙会,游人香客云集山巅,汲取龙泉圣水,观赏柏窳胜景。另有傅山隐居此地的“方石山房”,其间留有题词真迹。 卦山:位于交城县城北三公里处。卦山因山的形状酷似八卦而得名,这里峰峦叠嶂,古柏参天。山上有天宁寺、书院、朱公们、关帝庙、三教堂、文星阁等构成的建筑群。古柏为卦山奇观,苍劲挺拔、千姿百态为其特色,诸如形似牛头、龙爪、孔雀、凤凰、七星、绣球、母子连根、黑白二蛇等,情趣横生。 刘胡兰纪念馆:位于文水县城东17公里的云周西村,距太原市区85公里。建于1956年,后于1957、1976年两次扩建。馆舍坐北向南,占地6万平方米。馆前广场的汉白玉石纪念碑上刻着 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烈士墓前耸立著汉白玉烈士石雕像。馆内还有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烈士被捕处、斥敌处、就义处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教材。 杏花村汾酒厂:位于汾阳县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距太原市区90公里。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杏花村就以酿酒闻名遐迩。到唐代,更是“处处街头揭翠帘”、“杏花村里酒如泉”。 历史上的杏花村,曾经吸引了我国著名的文人学者,李白、杜甫、宋延清、顾炎武、傅山都曾赋诗赞誉。李自成进北京时,路经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尽善尽美”的题匾。杏花村曾为此一度更名“尽善村”。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谢觉哉、郭沫若、吴晗、巴金、赵朴初等人访问杏花村汾酒厂,都留下了赞美的诗篇。 如今的杏花村,厂景如画,酒如泉涌。汾酒、竹叶青酒的产量在不断增加,而且在品种、包装方面都有很大改进。随着酿造工艺的继续革新,酒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太符观:位于汾阳县城东北13公里上庙村,始建于金代承安五年(1196),正殿玉皇大帝及其侍者七尊泥塑,躯体高大,形象逼真,从其塑造风格看可能是明代作品。左右配殿内悬塑满壁,表现后土圣母在文武侍从护卫下出巡的场景,造型艺术令人赞叹。其配殿大于正殿的设计,打破了庙宇建筑的惯例,实为罕见。殿内有来狄青墓碑一座,储存完好。 天宁寺:距山西交城县城北三公里。此地八峰耸峙,层峦迭峰,古柏苍翠,千姿百态,衬托出古天宁寺幽雅风姿。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建立,后经历代扩建与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山门内两廊有古唐碑、明铁碑、历代重修碑,书法或苍劲挺拔,或饱满稳健,功力颇深。千佛阁内有元代铁铸佛像三尊,高六米,每尊旁胁侍铁铸弟子六尊,庄重清逸。阁内四壁置两层木阁,每阁各有

山西特产有哪些

山西省特产:

在山西,名产以汾酒、竹叶青最为有名。清除老陈醋、太原葡萄酒也并不逊色,知名度颇高,而且独树一帜,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砚”、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稷山板枣、平陆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猕猴桃、清除葡萄、上当“党参”、晋城红果、代县辣椒、“沁州黄”小米、晋祠大米、太谷中药“龟龄集”、定坤丹、洪洞甲鱼、运城黄河鲤鱼、高平丝绸、平阳木板年画、大同艺术瓷、铜器、平遥推光漆具均属名产之列。

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斗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晋祠大米所以质地优良,是由于水上关系。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用晋祠难老泉水浇地,这种水水温低,含有明矾等矿物质,加之晋祠附近村庄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于水稻生长。

醋:山西陈醋,全国闻名,追溯历史,酿醋至迟在春秋时已开始,经历代的改进发展,到了清代,酿醋工艺精益求精,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山西陈醋和太原特醋。它以高粱为原料,特曲发酵,经夏晒东冰,一年时间,醋的浓度、香度提高,才成为陈醋。山西陈醋以清徐产品最有名。太原特醋以溢源庆醋坊最为有名。开始只是一个磨面坊的副业,到1921年才以酿醋为主,所生产的醋,甜、棉、酸、香、浓。太原生产的醋不仅本省人民喜爱,而且行销全国。

清徐葡萄,产于太原清徐县境内,这里是国内著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清徐葡萄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一带的山区。这里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幷州曾写有葡萄歌,赞美清徐葡萄。葡萄产地的土质、阳光、气候、水源都适宜葡萄的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养植经验。清徐葡萄现有五十多个品种,最著名的优质品种为白瓶儿、黑鸡心、紫龙眼三种,其中白瓶儿葡萄为最好,每粒约七、八分,直径达三、四分。

葡萄酒:太原葡萄酒在唐朝时已经很有名气,是给皇帝的贡品。宋朝大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光,在他的诗句中就有“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频。”盛赞太原葡萄酒的醇香。太原葡萄酒来自清徐,这里历史上就以盛产葡萄酒闻名,主要产地在西山边山、马峪、高白、城关等乡。长期以来,太原葡萄酒以古传统独特方法酿制,质量上乘,长胜不衰。

汾酒:汾酒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厂生产的白酒。始酿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以色、味、香三绝著称,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胜金质奖。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已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竹叶青酒:杏花村汾酒厂产,是汾酒的再制品,酿造历史悠久。竹叶青以汾酒做原料,配以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公丁香、广木香、紫檀香等十余种中药材和经蛋青、竹叶、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为45度。酒色青绿,晶莹透明。经科学鉴定,具有和胃、消食、除烦的功效,对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都有一定的疗效。纯正香美的汾酒、竹叶青酒,都要经过5道关口、27条防线和120道工序反复检验合格才能包装上市。因此,也可见酒之品质。

五台山砚,简称“台砚”。因取石料于文山,亦名文山石砚。五台山砚石料分黑、绿、红、紫四种。黑如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颜色纯净美观。石砚生产始于明代,有段砚、凤砚、崞砚之别。台砚石纹犹如五台山的松枝柏叶,遒劲疏朗,刚中有柔;质地细腻不滑,叩之无声,性凉如冰;用之发黑快,水墨交融,浓淡相宜,汗

吕梁离石有什么特产

离石市土特产有南粱米、甜瓜、五里铺醋、粉条。

离石主要矿藏有煤、铁、铝、石棉、石英、白云母等。

吕梁名小吃有哪些?

吕梁特色小吃:来到老区,你一定要挽起袖子,抛下斯文,放开你的胃口,像庄稼汉一吃的豪气冲天,吃到满头大汗

抿尖:那个圆圆的东东是抿尖床,抿尖床架木制呈井字形,中间开长形口,口上放置抿尖拍了。抿尖拍子为铁置或铜制,呈凹形,岫面上开密密麻麻排序整齐的小孔眼,四边缘凸起,嵌在床架上,上下须严丝合逢,否则不能操作。将豆面加水和合成软糊状,用铁勺挑在抿尖床上(抿尖床须搭水在滚沸的锅沿上),右手按床架,左手拿抿拐拐把糊状豆面一下下抿到沸手锅里,煮熟用笊篱捞在碗里,加山药条条与各种调料食用。岚县民间谜语云:“疤女子朝天起,小后生挽占起,不地不喳闹打起”,惟妙惟肖地描述了抿尖制作的过程。抿尖汤加黄米捞饭混合食用别用风味。

圪垛儿:荞面或白面用指捻成小锅状而煮之吕梁面食的一种很有地方风味的吃法。

拔毂:白面用水搅成糊状,放在刀面上,用筷子当工具切面,面顺着惯性流到锅里,因为做法不同,味道和手擀面也就不太一样了,想尝尝的话自己动手做做吧。

莜面:和莜面栲栳栳的做法不同,是吕梁地道的一种吃法。在光滑的面板上将小莜面搓成一条条,上笼蒸约10分钟后,取出拌入西红柿酱或者再用土豆丝之类的蔬菜配着炒。

枣糕:用黄软米面、红枣、玉米面混合蒸制而成。色泽金黄,绵软香甜,结构严密,不易散热,健胃强身,食后回味无穷。老区人民适逢喜庆的日子,总要准备这样一份寓意节节“糕”升的佳肴。

凉粉:是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在街头摆摊叫卖的四季不绝。每到夏日,凉粉摊尤多,街头巷尾比比皆是。其特点:一是含水量较多(淀粉与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凉水里。二是加工精细。三是调味精美,咸盐、酱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葱等佐料齐备,各味俱全。老区女孩的最爱。

碗脱:绝对的老区招牌小吃。用小碗蒸,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而得名。多冷食,切条、刀扎均可,以蒜泥、辣椒、醋、姜沫、香油为调料,就碗刀扎,以稠辣椒酱为主,吃起来坚韧、醇香,是老区的经典美食。最为道地的首推柳林碗托。相传,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从离石左国城派大将石勒发兵攻晋,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灾祸连连,军粮筹集非常困难,就把荞麦磨成面粉熬粥喝又一次,几个军士外出,误了饭时回来后,荞面粥已结块,于是他们扒下来抓食有人提议切块吃,他们就把荞面团切成块,随便撒了一些盐,越吃越香吃完把剩下的一块切条,泼了些枣醋、蒜泥、姜末、葱花,给石勒端去。石勒吃后,大加赞赏,让厨房如法制作,让军士饱尝,吃后精神大振。当地百姓闻讯后,去军营观看,军士就让百姓尝新。百姓尝后,甚感新奇,就模仿著去做,从此在民间得以流传。

合楞子:把土豆上锅蒸熟,去皮后捣成泥,加点白面,揉成团,再上锅蒸熟,蘸西红柿酱吃,又软又有韧性。吕梁人民把土豆的开发绝对的彻底。

吕梁特产:老区的特产当首推汾酒,汾酒是老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近年来令人倍感欣喜的是,老区的红枣,核桃,也形成了产业规模,创造了自主品牌,特产真正为老百姓带来了经济效益。

“逢人便说杏花村”,这是谢觉哉老人1960年参观杏花村汾酒厂后写下的不朽诗句。 一个地理学家也说,我国难以计数的村庄中,从古至今,杏花村是知名度最高的村庄之一。因为这里有世界名酒——汾酒。

汾酒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晚唐时期,大诗人杜牧一首

山西省的土特产有哪些?

山西省现有耕地55387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有棉花、菸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临汾和运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农作区。近些年,雁门关外生态养殖畜牧业也发展很快,以奶牛养殖为主。 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煤、铝土、铁等为最。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在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工业以能源、冶金为主,轻工业相对薄弱。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风景名胜较多。较著名的有云岗石窟、五台山寺群、晋祠、应县木塔、永乐宫、悬空寺、壶口瀑布、解州关帝庙、洪洞大槐树等。 山西省土特产繁多,较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山西老陈醋、清徐葡萄、平遥牛肉、晋祠大米、汾州核桃、汾州香小米、沁州黄小米、代县辣椒、恒山黄芪、长治党参等。

希望采纳

你知道山西吕梁有什么特色小吃吗?

抿圪蚪、柳林芝麻饼、孝义火烧、黄米油糕

帽汤 、中阳柏子山羊肉、榆皮面饸咯、兴县羊杂割

我知道的就是这些,你看看可以么,希望可以帮到你,呵呵

吕梁山的特色物产

吕梁山东侧的水热条件相对优越,发源有汾河的干流和部分支流,是汾河的主要水源区。历史时期山区森林茂盛,植被型别多样。山脉的地理纬度地带性特征明显,以芦芽山为代表的北段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中段关帝山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南段的五鹿山为暖温带阔叶林。其中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动植物及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生态系统综合保护区,该区于1980年在五寨县境内建立,面积215万公顷。 吕梁山南段森林多已破坏。关帝山的褐马鸡为特有种,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吕梁山两侧蕴藏丰富煤层。太原以西的西山、古交煤矿已大规模开采。保护区内分布有灌丛草原、常绿针叶林、亚高山草甸等多种植被型别。优势树种为华北落叶松和云杉。保护区内还栖息著多种食草、食肉类动物,其中以褐马鸡最为珍贵。芦芽山海拔2739米,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形似芦芽,故名。它又是山西省的著名风景区。吕梁山南部、位于吉县的黄河壶口瀑布是著名的胜景。 吕梁山区约200平方公里,群峰逶迤,地质结构复杂,是各种乔木、梓木、灌木和各种有性、无性、宿根、木本草类、蕨类繁殖的最佳生存环境和土壤选择区,几乎囊括了华北地区所有的植物品种。有数百年树龄的软枣、棠棣、白楝、紫楝、榛树、朴树、枸油树、皁角、枳子、楸、柿、山杏、山枣、柳、香花槐、牡荆及中草药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仙草参、青木香、威灵仙等等,是一个很好的古树种、中草药及古生态植被展示区,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性。 吕梁自古就盛产奇石、美石、玉石。品种有红、黄、青、白玉质石,各色玉质海藻螺纹石,大小蛐蟮纹石,莲花石、雪绫石、各类石灰质奇石、木化石、骨化石、珊瑚化石等数十个品系。最负盛名的要数吕梁产的黑磬石,自古就有“吕梁磬石天下响”的赞誉。“磬”是中国古代用石或玉制成的打击乐器,《尚书·禹贡》篇中就有“泗滨浮磬”的记载。清《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磬石盖突出吕梁水中”。徐州市博物馆尚存有一块清时吕梁产的八音磬石。该石可打击出一首简单的曲子,音色十色清雅脆悠。 这些黑石头除供人们做磬以外,古人还用它来做文四宝之一的砚台,其质量绝不亚于著名的端砚和歙砚。明末诗人张兖得到一方吕梁砚,送给好友吏部尚书湛若水。尚书大人爱不释手,写了一首《题吕梁砚》诗,曰:“张君惠我浆水砚,烟水微茫云一片。又如月色照眉梢,夜色光芒月不见。一干二乾乾青天,栾拳根著万千年。学文须学石间秀,美在奎中人得传。”张兖次其韵奉和诗一首:“何人名此玉湖砚?吕梁之石琼瑶片。风吹山雾碧氤氲,堕落龙地时隐现。地藏星移光射天,此物新夸嘉靖年。风流水部兴不浅,直与芝房宝鼎传。”他们二人将吕梁砚比作“云一片”、“琼瑶片”,赞为“夜色光芒月不见”、“地藏星移光射天”,足见爱砚之情切。还说“学文须学石间秀”,此句颇具哲理,耐人寻味。在吕梁山区亦能采到上好的磬、砚之材,只是因黄河淤泗,大量深水下寒冰磬、砚材料已被泥沙尘封,炙手可得的是撒裸于山涧的材料而已。 吕梁山区还产有纯正的美玉,在史籍中被称为泗滨玉,吕梁一带人称“赵疃玉”。泗滨玉色泽艳丽,晶莹剔透,温润滑腻,五彩具备。玉质硬度稍微高于寿山田黄,大大低于辽宁岫玉。其美不次于田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该泗滨玉矿床系露天矿,位于吕梁双峰山以北赵疃村。曾三次被小规模开采,只是初动上层,玉坑深不足十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185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