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很详细,必须去研究戒律典籍这里只能略作解释。以下是法师的开示:
“开遮持犯”,“遮”是禁止,就是这五条戒决定不能犯。“开”是有开缘,在什么情形戒可以开?利益众生的时候。特别是在救度一切众生时,众生有急难,这时候可以开戒。开戒决定不是为便利自己,而是为利益众生;如果不是为了救度众生,而救度众生又不是非不得已时,都不算开缘。要看戒本,才能真正明了每一条戒的戒体、戒相、戒行,以及开遮持犯如何修学,这才谈得上受戒。持戒守法一定要懂得戒律的意义,又要记得戒条的条文,还要理解这一条戒的精神,然后才能够如法的修学。“持”是受持,“犯”是破戒。开缘里面,开戒是持戒,并没有犯戒。
1 戒学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x0d\\x0d\2 纯善无恶,就是戒。\x0d\\x0d\3 戒律是律自己的:只管自己,不管旁人,以免造业。\x0d\\x0d\4 我们持戒,我们修戒定慧,莫管别人!别人有没有持戒,与我们不相干。\x0d\\x0d\5 佛法讲戒律。无论是学小乘或者是大乘,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都要严格地持戒。\x0d\\x0d\6 戒律是佛教的共同科目,而且是必修的科目。\x0d\\x0d\7 佛法靠的是什么?戒律。戒律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x0d\\x0d\8 戒,是佛的行为;教,是佛的语言;禅,是佛的心。\x0d\\x0d\9 持戒能得禅定,禅定能开智慧。\x0d\\x0d\10 戒律的作用是降伏烦恼。\x0d\\x0d\11 因为我们天天造恶业,佛教我们持戒;持戒是修正恶业,改恶向善。\x0d\\x0d\12 没有持戒,离苦得乐、破迷开悟的效果就得不到。\x0d\\x0d\13 没有把十善业学好,受任何戒都是假的。\x0d\\x0d\14 佛弟子一定要做到:不做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法律)。\x0d\\x0d\15 释迦牟尼佛在《梵网经》教导我们:佛弟子第一桩事情就是“守法律”。\x0d\\x0d\16 佛弟子一定要守礼、守法;决定不破坏任何国家地区的法律、礼节与规矩。\x0d\\x0d\17 佛弟子平等对待任何宗教,跟任何族群都能和睦相处。\x0d\\x0d\18 佛法是活活泼泼的,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x0d\\x0d\19 “开”是开缘,条条戒都有开缘的,所以持戒叫清凉,叫自在。\x0d\\x0d\20 凡是利益众生的,可以开戒;凡是利益自己的,决定不可以开戒。\x0d\\x0d\21 “遮”是禁止,决定不能够违犯。\x0d\\x0d\22 懂得“开”“遮”,我们才会“持戒”。\x0d\\x0d\23 应当“开”的时候不开,应当“遮”的时候不遮,都叫“犯戒”。\x0d\\x0d\24 可见得“持戒”这两个字,谈何容易!死在戒条里面,不是持戒。\x0d\\x0d\25 戒律是活活泼泼的,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活活泼泼地应用,应用地非常圆满,自利利他,那才叫“持戒”。\x0d\\x0d\26 别人对我们怎么看法,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们不相干;最重要的是,自己心地清净、言语正直、身心端正。\x0d\\x0d\27 “戒”从五戒十善学起,要老老实实去做,一步一步往上提升,自然就会有成就。\x0d\\x0d\28 《无量寿经》里,第三十三品至第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专讲戒律。\x0d\\x0d\29 如果我们能依教奉行,就是很好的学戒。\x0d\\x0d\30 念佛、念经是持戒,而且是圆圆满满的持戒!\x0d\\x0d\31 戒律是自然的规律,是性德自然的流露。\x0d\\x0d\32 你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戒律就圆圆满满的一个也不漏。\x0d\\x0d\33 你平常持戒不容易持得圆满,哪里晓得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大小乘世出世间戒律统统都修了,一条没漏掉!\x0d\\x0d\34 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密”!\x0d\\x0d\35 “戒”是什么意思?防非止恶。\x0d\\x0d\36 一部律藏的精神就是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x0d\\x0d\37 你一心念佛,诸恶自然是止,诸恶自然不作。\x0d\\x0d\38 一心念佛,一心无二念,不但恶念没有,善念也没有。\x0d\\x0d\39 恶念没有,小乘戒律圆满了;善念也没有,菩萨戒律圆满了,这就是持戒波罗蜜。\x0d\\x0d\40 持戒,你这功夫到家,做到究竟圆满的地步,就称之为“波罗蜜”。\x0d\\x0d\41 佛教我们持戒律,就是要舍那些不善的,一切不善的事舍掉,这是教初学用这种方法。\x0d\\x0d\42 我们持戒可不能死在戒条之下;死在戒条之下,不但不能开智慧,你也不能得定。\x0d\\x0d\43 心中本来无一物,哪里还有戒?如果还有一个不杀生,还有一个不偷盗,那你本性里头还有不杀生、不偷盗,那你还有二物,你就不是无一物了!\x0d\\x0d\44 要晓得,清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那完全是本性显露出来。\x0d\\x0d\45 我们无始劫以来就迷失了本性,现在佛教给我们的方法,逐渐一步一步去恢复我们的本性。\x0d\\x0d\46 从持戒开始,从持戒得定,从得定开智慧,开智慧显我们的真如本性。\x0d\\x0d\47 到得定,就不要再持戒了,为什么?定共戒。\x0d\\x0d\48 一个有定的人,他会不会犯戒?不可能的,所以叫定共戒,那就不必一条一条去持戒了。到证果,叫道共戒,决定不会犯戒!
戒律有“开、遮、持、犯”:
开戒:为了国家和大众的利益,可以不顾戒律的条文,称为“开戒”,比如日本鬼子问八路在哪里,明明知道也回答:“不知道”。这是不妄语的开戒。另比如武警枪毙罪犯,也不算犯杀生戒,等等。
遮戒:为了避免犯重戒,佛祖制定的轻戒。遮止之意。比如戒饮酒,是为了不犯其他戒律。
持戒:严守戒律不犯,称为“持戒”
犯戒:做了违反戒律的事,称为犯戒。
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
起源:据悉,戒指起源于古时的中国宫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2二嫔妃。在后宫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演变:后来戒指变成结婚的信物。14世纪,欧洲女性戴戒指普遍起来。戴在哪个指头上,也有一种约定的习俗:食指表示想结婚即表示求婚;中指表示恋爱中;无名指表示已订婚或已结婚;小指表示独身。大拇指一般是不戴戒指的。戒指一般应戴在左手上,这也是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习俗。
扩展资料:
戒指由来
埃及人最早使用戒指的,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小圆环表示永恒。
古罗马早期,戒指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和订婚的标志。象征着:新娘能够用这把钥匙,打开丈夫的心灵之锁。
公元860年,罗马教皇“尼古拉斯一世”颁布教令规定:结婚必须要有赠送订婚戒指的程序。
在16世纪前,男人并不时兴戴戒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兴起了婚礼上交换结婚戒指的仪式,象征着新娘和新郎在婚姻中的爱情和默契。
—结婚戒指
—戒指
开戒 [kāi jiè] [开戒]基本解释
指解除约束和禁忌,除去戒律
[开戒]详细解释原指宗教徒解除戒律,借指一般人解除生活上的禁忌或重染已经戒绝的嗜好(如吸菸、喝酒等)。
[开戒]百科解释报错 更多→ 开戒
[开戒]英文翻译to end abstinence; to resume (drinking) after a break; to break (a taboo)
[开戒]相关词语 舒服 挫折 认真 沉着 提供 砥砺 聒噪 涅盘 耽误 憧憬 慢慢 衣服
戒指名称的由来:
“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者,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这是汉毛亨对《诗经·邶风·静女》中“贻我彤管”作的注解。学术上多引用此来解释“戒指”一称的由来。
如《中国古代服饰风俗》中说:“为什么要把指环这种饰物称之为戒指呢?那就要从‘戒’字的含义说起了。明都 《三馀赘笔》记称:‘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妇人指间,谓之戒指’。按《诗》注:‘古者后妃群妾,以礼进御于君,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者,着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则世俗之名“戒指”者,有自来矣。’”《现代汉语词名探源词典》中也引用类似上面的一段,并说“嫔妃月经来潮之日,即戴戒指,表明不可与帝王同房。戒指即‘戒止’”。还有《中文大辞典》中的“戒指”、“指环”项,也引用了上述说法。
波罗提木叉,就是戒的意思。
佛陀告诉弟子们,在他灭度之後,应当以戒为师,以戒庄严自己的身心,就像黑暗中遇见了光明、如穷人获得了宝藏一般,戒法就是如此的珍贵。若是佛弟子,应善持净戒,如同佛陀在世无异!
经中又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它能引导修学者,不偏离地趣向究竟解脱,灭除热恼、产生禅定及开启灭苦的智慧。
最後,五戒又称为五大施。《优婆塞戒经》云:「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
行者受持了戒法,能普施一切众生,令众生免於恐惧,远离怨恨、憎恚、恼害等种种烦恼。
每时每刻都应持戒,都应自醒。
了知开缘犯缘后之善行
大法王白玛旺甲 造 堪布益西彭措 译
作者:大法王白玛旺甲 造 …
颂曰:
对他有利身口七不善,
可有开许其实成善法。
当对他人获得利益成了殊胜方便的时候,十不善业中身口之七不善业有开许的机会。譬如为了救度很多众生的生命而杀一屠夫;遇到一个快饿死的人,自己去一个富人家偷东西给他吃,使他免于死亡;若有一女人贪*烦恼炽盛,若不与*,她将死亡,为救度她而行邪*;若有一人即将被杀,藏于自家而妄语说见他逃别处;若有一恶友欺骗另一人,将彼引入堕落险地,为救彼而作两舌;若有一人内心痛苦,为减轻其苦恼,或有喜欢言语之人,为引导他进入佛门,有这种必要而绮语;或为调伏某人而呵斥责骂等作恶口,如上所说皆为开缘,表面看起来为不善业,实是善法。身口七支之开缘如下作详述。
一、杀生开缘。如果菩萨得知有一盗贼为了获得财物即将杀害许多生命,或者将杀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者他将造多种无间罪业,菩萨这样想:“如果我杀死那个恶人,自己就会堕地狱,如果不杀,他将造无间罪业,受无量大苦。我自己宁可杀那个恶人堕地狱,而不让他受无间地狱大苦。”菩萨如此思考之后,生起意乐,为将来的缘故生起怜愍心而断恶人性命。在正行杀时,自己怀着善心或无记心,不间杂恼恨。又因为没有其它方便可得,所以深生惭愧。由这样的因缘,虽然杀了那个恶人,但不违犯菩萨戒,反而能引生很多功德。
二、不与取开缘。如果菩萨看到国王大臣等暴恶成性,对民众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心生悲愍,为利益众生,废止或夺取王位,不违犯菩萨戒,并能引生很多功德。又菩萨若看到盗贼夺他财物,或盗僧伽物、塔庙物,**众多物品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生起怜愍心,为了利益那个盗贼,不让他受用这些财物,从而使他免受长久的痛苦果报,随自己所能夺回财物,归还物主;或者,如果菩萨见执事人及守园人取僧伽物、塔庙物纵情受用,菩萨思维抉择其人之恶业,生起怜愍心,为了不让他因此邪受用而受长久苦恼,随力所能废除其人的职务,如上所说,菩萨虽行不与取,但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四、妄语开缘。如果菩萨为了使许多众生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剁手足难、割耳鼻难、剜眼等难,虽然菩萨为自命难也不明知故说妄语,但是为了救脱那些有难众生,故说妄语。即菩萨观知有情义利,自己没有染着心,只为饶益有情的缘故,掩盖正知而说妄语,如此说时,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五、离间语开缘。如果菩萨观见有情被恶友所引诱,菩萨心生怜愍,为了使他得利益安乐,不让他因接近恶友而受长久损害,随己所能说离间语,使他远离恶友。菩萨以此饶益心说离间语,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六、绮语开缘。如果菩萨观见有情喜欢猖、吟、咏、歌、讽,或喜欢谈论有关王贼、饮食、*荡、街头巷尾无义之事,菩萨为了使他出离不善行,安立善行,而说绮语,先使他欢喜,再以善法方便引导。菩萨如此说绮语,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七、粗恶语开缘。如果菩萨见有情离开正路而行非理事,为了让他出离不善行安立善行,菩萨说粗恶语,猛利呵斥责备,菩萨如此以饶益心说粗恶语,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所谓行非理事,《传释》说:“行十不善,或虽善知大乘道而行小乘道,及知小乘而行外道,名越路行,虽知正理而于学处不敬缓慢,名非理行。”越路行即离开正途,非理行即行非理事。
如上所说,表面上看起来不善之行为,其实于众生有利益,为善法,佛均开许。《大日经》等经论只开许身语七支,于意之贪嗔痴不开许,因为判别善与不善唯依发心。《清净心之罪障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颂云:“善意将鞋垫,置于能仁顶,他人舍弃彼,二者得王位。”《中观四百论》云:“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菩萨戒二十颂》云:“具足悲心与慈心,及善心者悉无犯。”宗喀巴大师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故应精勤修善心。”宁玛巴大成就者无畏持明洲在《功德藏》中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因此,判断善恶的根据是发心,意之不善业何时也不开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