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头是纯白色的。
中文名:白石头
所在区域:天山主峰喀尔里克雪山北麓
特 性:白色巨石
传 说:关于白石头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居住着一个游牧部落,部落酋长的女儿—美丽的公主拜斯蒂爱上了英俊的牧羊少年岩沁,他俩彼此相爱,经常在松林边约会,每当约会后岩沁总要折一枝松枝给她带回去。他们真挚的爱情使天上的一个恶魔感到非常嫉妒,一天恶魔降下了许多蝗虫,瞬时,森林枯萎了,绿草也死了,拜斯蒂见不到绿色,愁的双眉紧锁,郁郁寡欢,岩沁决定要为心上人排忧解愁,他双臂紧抱树干,不停的摇动,祈求松树再现新绿,让他的拜斯蒂重现笑容,摇着摇着,衣服划破了,双臂流血了,看到松树居然呈现了绿色,岩沁高兴极了,忘记了疲劳疼痛,用流血的双臂去拥抱所有的松树,被他抱过的松树都变成了绿色,但就在所有松树呈现生机时,岩沁已筋疲力尽倒下了,拜斯蒂闻讯赶来抱尸痛哭,她的泪水浇入大地,不知哭了多久,拜斯蒂的泪水哭干了,就倒在岩沁的身边死了,人们把他俩合葬在松树旁的芳草丛中,不久合葬的地方长出了两块相依相偎的白石头,白石头就是拜斯蒂的谐音。
白色石头很多,汉白玉、石英岩·······白色·的玉石实在很多,不是宝石类的话基本上是透闪石系列的,也就是所谓的软玉,白色的比较多;另外就是石英质的,玉髓、玛瑙、石英岩玉;蛇纹石玉中只有岫玉带白色;独山玉部分是白色的;另外寿山石也有白色的。
白色在佛教中的寓意
白色在佛教中的寓意, 白色是最易于与其他色彩相配,不同颜色有不同意义和特点,白色象征着和平与神圣、保守的性格,那么大家知道白色白色在佛教中的寓意是什么吗?
白色在佛教中的寓意1白色(white ),白色的色感光明,性格朴实、纯洁、快乐。白色具有圣洁的不容侵犯性。如果在白色中加入其它任何色,都会影响其纯洁性,使其性格变的含蓄。
1、清爽,无瑕,冰雪,简单。无情色,是黑色的对比色。表纯洁之感,及轻松、愉悦,浓厚之白色会有壮大之感觉,有种冬天的气息。在东方也象征着死亡与不祥之意。
2、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红,就成为淡淡的粉色,鲜嫩而充满诱惑。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黄,则成为一种乳**,给人一种香腻的印象。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蓝,给人感觉清冷、洁净。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橙,有一种干燥的气氛。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绿,给人一种稚嫩、柔和的感觉。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紫,可诱导人联想到淡淡的芳香。
3、星座:向来注重生活的巨蟹,会花上很多时间来经营生活,所以可以选择白色来维持和谐,和巨蟹的特性更相辅相成。
白色在佛教中的寓意2在许多文化中,白色象征着纯洁,清白与神圣,但是在中国日本及印度,依照传统,白色却标志这死亡与服丧(欧洲人也曾有一段时间穿着白色丧服)。佛教中,白色总与莲花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光明与纯洁——也象征着博学与启迪。美洲印第安人认为白色代表人的灵魂,伊斯兰苏菲派禁欲神秘主义者则视白色为智慧的标志。
古代,因为当时弱小的祖先无法抵抗猛兽的攻击,在视线清晰的白天,随时有被猛兽扑食的危险,于是便对白色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恐惧感。
在中国,白色更多的是一个禁忌词。在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主萧杀之秋。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因此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旧时还把白虎视为凶神,所以称带给男人厄运的女人为“白虎星”。
白色还象征反动、落后,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白忙”、“白费力”、“白干”等;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
当然在汉语中,白色也有用于褒义的一面。白色给人以洁净、明亮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说“洁白如玉”、“白雪阳春”。白色表达着“正义、光明、善良”,如“白衣天使”。
而在西方文化中,白则象征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因此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白色是和平、光明、权力象征,如美国的白宫,英国伦敦的白厅等一些建筑物也用白色。白色也是美丽、纯洁、幸福、希望、善良,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取其纯洁之义。格林童话故事中,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深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
白色 圣经里最常见到的颜色。除了用来形容事物,白色还象征正义和灵性洁净。(默3:4;7:9,13,14)默示录6:2和19:11描绘的白马,象征由耶稣基督统领的一场圣洁正义之战。
无论是穷人还是尊贵的人,都会穿白衣。圣经提到天使所穿的衣服时,通常都说他们穿着白衣(谷16:5;若20:12;默19:14)。
其他用白色形容的事物有:毛发(肋13:3;玛5:36)、肉(肋13:16)、可以收割的庄稼(约4:35)、那施行正义审判的宝座(默20:11)。把经师和法利赛派的人比作刷了白灰的坟墓。(玛23:27)这个比喻取自犹太人的一个习俗:逾越节前,人们会给耶路撒冷附近的坟墓刷上白灰,以免来过节的人因碰到坟墓而成为不洁。
普遍认为以色列人祭祀上主的供品都是白色的,因此白色被当做节日的颜色,总是与好兆头联系在一起。圣经上提及有白色的事物还有很多,诸如白色细麻及其他数种衣料的颜色(艾1:6;训9:8等)。
有白色的奶(创49:12)、玛纳(出16:31)、牙齿(创49:12)、雪(出4:6;户12:10;咏51:9等)、面包(创40:16)、墙壁(玛23:27;宗23:3)、月亮(依30:26;歌6:10)、驴子(民5:10),并有白里带红的斑痕(肋13:24),面色苍白的产妇(耶30:6)。
白色也是贞洁(谷16:5;默3:4)、胜利(默6:2)、喜乐(训9:8)、无罪(依1:18)、高贵大方(艾8:15)的象征。无瑕的羔羊(户28:9),天使洁白的翅膀(依6:2),复活后如雪的衣服(玛28:3)象征上主神恩的银色光环(宗9:3)。
在教会礼仪中,白色代表着纯洁、喜乐,表示信德的胜利,常用于复活期和圣诞期的弥撒。此外也可用于主的节日与纪念日(苦难节日例外),圣母的节日与纪念日,天使瞻礼,诸圣节,圣若翰瞻礼,圣史若望宗徒瞻礼,圣伯多禄宗痤瞻礼和圣保禄归化瞻礼以及非殉道圣人的节庆日。
白色在佛教中的`寓意3白色的文化象征
西藏人的白色文化: 在西藏,白色是最常见的颜色,人们喜爱且崇拜白色。在西藏延绵漫长的冬季里,世界变成一片茫茫雪海。即使在夏季,高原南部的喜玛拉雅山和北部的冈底斯山也仍然积着雪。
白色的雪,常年伴随着西藏的人们。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头一年的白雪,可以带来来年的丰收。不过这种能带来丰收的雪既不能太小又不能太大,太小了会干旱,也就谈不上丰收,太大了就会带来雪灾,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由白雪而起的人们那种既感谢又敬畏的崇拜便油然而生。
在青藏高原上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世世代代的高原人在这里用农业生产和牧业生产维持着自己的生存。种的粮食主要是青稞,养的牲畜主要是羊。用青稞磨出的糌粑是白色的,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是白色的,穿的衣服离不开白色的羊毛,吃的酥油是白色的,喝的奶也是白色的……总之,是白色哺育和维系着人们的生命。白色给予人们生命中如此之多并如此重要的东西,所以白色成为人们崇拜的颜色。
在西藏白色成为正义、善良、高尚、纯洁、吉祥、喜庆的象征。只要是白色的东西,就可以成为人们崇拜和喜爱的理由,而那些生活在人们想象中的帮助人们的神仙,人们也把他们与白色紧紧联系在一起。
白色的珠穆朗玛峰被人们称作是一袭白衣的“祥寿神女”,白色的冈底斯山是人们心中的“神山”、“圣山”,就是不起眼的白色石头也被人们认成“灵石”。而在浸透到西藏每个角落的藏传佛教中,白色更是其离不开的颜色:
白色的经幡、白色的佛塔随处可见,还有比其他教派更加尚白的五大教派之一的噶举派,被人们习惯上称作“白教”。深受人们崇拜和喜爱的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也被人们以白衣打扮。与之相应,黑色则成为邪恶和灾难的象征。人们想象中的恶魔无一不是黑色的。
人们不仅把白色的象征意义赋予到超凡世界,而且人们已经把白色融合到日常生活中,融合在现实世界里:比如穿的藏装多配以白色衬衫,搭的帐篷以白色居多,住的房屋门上差不多都有白色的吉祥图案;在迎送往来之时,人们互敬的哈达是白色,表达自己良好的祝愿;姑娘出嫁时,骑白色的马表示吉祥如意;饮酒欢乐时,酒壶把上也会挂点白色羊毛;甚至家人去世之时,也用白色糌粑勾画出引导逝者通向极乐世界的线路
石英晶体制成的。石英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具有高硬度、高透明度和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青白色颗粒粗大的晶体可能是来自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地的石英晶体,也可能是经过染色或加工处理后的产品。佛首雕像是一种具有文化和宗教意义的艺术品,常见于佛教寺庙、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
白色在<佛学大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 白色为五色之一。于密教所说六大之中,白色为‘水大’之色。据大日经疏卷六载,洁白乃毗卢遮那之净法界色,一切众生之本源亦如净法界之洁白,故白色又可释为‘最初之色’。于五佛之中,白色乃大日如来之色;于五部中,白色属如来部;于四种密教修法中,白色系与息灾法相应之色,此因白色乃清净之色,象征远离诸垢而泯绝一切戏论之故。若以五色分别配属五根、五力,则白色配当于信根、信力。于密教之金刚、胎藏两部之中,通常以赤色为胎藏部之相应色,以白色为金刚部之相应色;然从究竟之义而言,白色实为金刚、胎藏两部通用之相应色。[大日经疏卷十二]
在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石头是一个(人名),唐希迁禅师,端州陈氏子,居衡山南寺,寺东有石,状如台,结庵其上,时人号为石头和尚。着参同契二百余言行世。传灯录曰:‘邓隐峰参石头和尚,马祖止之曰:石头路滑。既往,果为石头所困,无一语而还。’ 还有就是,石头山,位于江苏江宁之西约一公里处。山下有清凉寺,法眼文益及清凉泰钦曾住持该寺。
补充一下,在<五灯会元>中说:石头希迁(700~709)唐代禅僧。又称无际大师。端州高要(广东高要)人,俗姓陈。生而聪敏。以乡民畏鬼神而祭祀之,常杀牛酾酒,颇多弊害,师辄毁神祠,夺牛而归。曾礼六祖慧能、青原行思为师。得青原行思之印可。天宝(742~755)初年,居衡山南寺,结庵坐禅于寺东石台上,大扬宗风,世称石头和尚。自称其法门不论禅定精进,仅须了达佛之知见即是‘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怀让等皆推重之。时江西以马祖为主,湖南以石头为主,四方学徒多辐凑于二师之门。唐贞元六年十二月示寂,世寿九十一。着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行世。[宋高僧传卷九、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五灯会元卷五]
阿弥陀佛! 以上的解释,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