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聚顺美玉堂制”是清朝时的。
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1、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和化妆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2、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3、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扩展资料:
发展: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柴窑和建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
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镇窑的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
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细致,光泽美观;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卞京官窑,窑设于卞京,为宫廷烧制瓷器;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
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最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生产;钧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最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
扩展资料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
-瓷器
古瓷上的宝光是鉴定古瓷的一个标准,它不是人造的,是古瓷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时间“修身”的,由釉内的气泡形式所影响,是瓷釉的化学成分经过各种化学物资的浸扰改变所形成的一种柔和的光。
北宋以前的瓷器石灰釉释薄,施厚了流釉,所以施一层釉。出窑时呈玻璃光,经千年岁月的衍化,这层光平和了,不再直射了,变成了亮丽的平光,俗称“宝光”。
瓷器上的“宝光”的形成大约需要八百年以上。
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和特征。如明代款识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宜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因此,我们在识别真伪古瓷时,首先应注意款识,注意款识的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等的特征。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必须经过选择,具有一定的水平,因而仿制者势必谨慎地摹仿,惟恐有不似的地方。而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不容易生动自然。这种破绽,为鉴定瓷器提供了线索。
但仅注意这一点是远不够的,元代以前的古瓷并无正式官窑年款。虽然根据文献记载,北宋曾有带“景德年款”四字的瓷器,但未见实物。明清两代虽有款识,但晚清所仿字体非常逼真,很难识别,必须详细比较其字体和位置,才不致于发生错误。如永乐年款以现有实物来说,只有四字篆款写、刻或印在园器里部的中心。而仿品却有四字或六字楷、篆书款写在器里或底足、口边的。宣德年间的款有所谓“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普遍多在底足中心或园器里心和口边,或琢器的口、肩、腰、足一带。诸如此类,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点:
明代字体多用楷书款,但永乐、宣德、弘治年间有少数例外,清代顺治,康熙二朝亦为楷书盛行期,雍正则楷书款多于篆书款,乾隆时期篆书款渐多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书款遂成为主流,直到清末才又恢复以楷书款为主的趋势。
其次是款色有别。明、清瓷器款识多以青花为主。明代款的青花颜色若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其颜色多是深厚下沉。而道光以后的仿品有色多是散涣、浅浅上浮。宣德款式色样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多种颜色,这一点虽不美观,却是后世很难仿制的特征。自明代正德至清代末期的款色增加很多,有红、绿、黑、蓝、紫、金等色,并且也使用了刻、雕、印、堆等方法、然而仿制品在款色和刻、雕、印方法上也随之有很多增加,只有认真加以区别,并结合用料和技术的不同,才可能大体判断其时代真伪和瓷质优劣。例如康熙青花款的“康”字多用半水(水)或楷水(水),很少写成泰水(水)。
在用字和字体结构方面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明代官窑有的题某某年制,有的题某某年造,而清代官窑却一概都用“制”,还未发现有用“造”字的。其他如宣德的“德”字心上不写一横而成“德”字,后世仿世品往往忽视这一点。成化官窑款的“成”字最后一点,有的点在横线右上方,有的点与横线相平等,有的点在横线右下方,故有所谓“成字一点头肩腰”的说法。万历的“万”字也有羊字头与艸字头的不同。
总之,观察款识既要注意其笔法、字体,结构和款色等各方面,还应当知道同一时期的款识笔法早,中、晚期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只是在风格及色调上不失其时代特征。因此,还必须结合共它方法来辨别真伪。
歌曲我就不说了,LS应该知道……
工艺品——青花瓷
唐代就有了,明清时期的最有名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二、青料
(一)苏泥麻青
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三、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一)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二)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五)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四、各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三)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相关链接:元青花瓷
(四)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碗、小盘多绘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相关链接:明洪武青花瓷
2、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本来是去查五线谱的,没想到竟然来答题目,可以去参考
参考资料:
百度搜索:奔骨欲
建议多看看这类型的电视吧,比较通俗易懂,例如鉴宝,去伪存真,比较的生动有趣。经常讲的主要是从器形、器足、胎质、釉质、纹饰、制作工艺等等各方面综合判断。如果很喜欢瓷器的话,也可以多看看书,适合有点基础或爱好者去读的专业书,例如《中国陶瓷史》、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
古瓷器鉴定有什么主要内容呢?不就是断真伪吗?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总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断真伪
(二) 断年代
(三) 断优劣
(四) 断窑口
古瓷器的鉴定的方法
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 分类法即将个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来摸索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各时期的特征。
2 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 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但这些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抽象,其实对某一时代的产品尚未取得"标准器"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看两头、印证中间"的方法。如鉴定洪武青花时,先看元"至正型"青花,再看明永乐,宣德有官窑年款的青花,那些似又不似元青花,而又具有某些明永乐、宣德青花瓷特征的青花瓷。便是明洪武青花瓷。因为任何时期的产品必然会带有许多"承前启后"的因素。鉴定时前看后想,左右思量是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的。
当一件需要鉴定的产品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怎样来分析它的烧造年代和窑口呢?也就是说器物本身哪些方面能够反映出它真实的烧造年代和窑口?我们把能够反映器物烧造年代和窑口的因素,统称为断代因素。它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器形
主要看器物口、颈、肩、腹、壁、底足、流、执、系等的形体特征和胎体的厚薄、轻重。另外,各时代的一些独特的而又称著的器形,应一一牢记其特征,因为它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对象。如明代永乐的压手杯,成化的鸡缸杯,清代康熙的凤尾尊、乾隆的百鹿尊、转心瓶等。只有熟记了真品的器形特征,赝品才可一眼识破。
2 装饰
包括装饰方法(彩绘、颜色釉、刻、划、雕、镂、队、捏、印、帖等),题材、构图、纹样形象、画等。由于装饰是随着造型、工艺、材料、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装饰的更新换代和所产生的种种变化要比其他鉴定因素的变化显得频繁、活跃,鉴定时分析这一因素就更重要。以景德镇的釉上五彩瓷来说,它出现于元代中后期,当时仅有红、黄、绿三色,画法和元青花一样,以勾、拓、点画成,笔致粗犷豪放,生动自然。明初除继承元代画风外,洪武时出现了双面矾红彩。永乐、宣德时有青花斗矾红彩,纹样气魄雄伟,彩色凝重艳丽。成化斗彩的施彩方法也多样,有点彩,覆彩、染彩、加彩、填彩等,然而都是平涂,"花无阴面,叶无反侧",有轻盈优美之貌。嘉靖、万历的五彩主要是用釉上料绘纹样。用青花绘纹样局部,但所占比例很少。此时还新创翠色,用胶水条黑料勾线,但黑线中部微微带褐色。纹样布局比成化斗彩繁茂,用笔草率中见拙朴。清康熙的五彩,深受明代与清初的版面插图的影响,构图均衡丰满,形象概括、夸张、线条柔中藏刚,色彩明净莹澈,大红大绿、古色古香。康熙五彩中的黑色,漆黑光亮,不再微带褐色了,并开始用油来调黑料和矾红,本金也多在五彩中使用。康熙的五彩深深地影响后世,清嘉、道后仿制很多,但都不及康熙五彩生动自然,古拙优美。
3 胎釉
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陶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陶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相对较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的;而后仿清代、民国胎体,却均因陶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是清末仿品赶不上的;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花白,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大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清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后仿器的小波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凡此种种,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外从釉面的新旧光泽来看,很多仿做者故弄玄虚,将仿品的釉面作旧: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加损破,以示出土状。当然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绝对没有古瓷器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现象。
4 制作工艺和装饰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瓷工艺和装烧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如景德镇五代时多采用"支钉迭烧"的无匣装烧方法,使器物的圈足和器内底留下了约7--18颗支钉痕迹。北宋初以三四颗支钉垫在器物的底足上,再装入匣体(一匣装一器)入窑烧成,产品底足留下三四颗支钉痕迹。接着支钉也不用了,采用了小于圈足内径并约高于圈足的垫圈式垫饼装在器物的圈足内底上,然后再装入匣钵,使产品圈足内底留有垫圈或垫饼的痕迹。北宋晚期因覆烧出现而产生了芒口瓷等。又如元代至明洪武时,大件瓶罐的器底是另接的,洪武后就不采用这种方法了,元与明洪武的高足把杯的高足是用泥与上部的杯相接的,洪武后则改用釉接;明代瓶罐成型时所产生的接口多而明显。这些因工艺、装烧所致的细小特征,也是鉴定时不可忽视的。
5 款识
景德镇瓷器从明代永乐官窑瓷开始,就正式有帝王年号款,宣德十分普遍,从此款式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常见的有帝王年号款,寄托款、伪款,干支年款,斋、堂、轩、居名款,人名款,吉言款,花押款,窗棂款等,由于明清御窑厂有专门的落款陶工,对字体、笔致、排列形式、落款位置及写款的彩料等都有严格的规范,后仿者很难仿制成功。有关明清年号款的特征,后面另有章节说明。明清民窑产品落款则各尽其志,笔致随意,鉴定时要次于御窑瓷款式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官窑必得幼年款,但幼年宽的不一定是官窑"(极个别的官窑器除外,如康熙早期的官窑器)这一规律。
6 总体风格
瓷器和其他艺术品一样,地方风格,个人风格也都融汇于时代风格之中,因而又是时代风格的构成因素。因此把握好我国各时代瓷器的总体艺术风格,对鉴定也是十分有利的。如我国宋代瓷器造型挺秀精巧,纹样精美典雅,具有轻盈、俏丽、沉静、雅素的格调,而景德镇宋代的影青产品也融汇于这一时代风格之中,我国元代瓷器胎体厚重,造型雄伟端庄,装饰豪放有力,而景德镇的元青花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时代气氛。把握好一个时代的总体风格,对于我们鉴定古瓷是大有裨益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相继问世,使得鉴定瓷器的途径越来越多,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三种先进手段。
第一, 利用加速器C14测定方法,主要适用于史前遗址中某类陶器年代的测定。这种方法被认为精确度较高而被众多考古工作者所采用。
第二, 采用"热释光"技术测定瓷器的年代,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定瓷胎体中矿物晶体的热释光量,得到瓷器的烧制年代。因为瓷器中都存在的石英、长石等矿物晶体,对热释光测年技术而言,这些晶体起着纪年的作用。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就烧掉了它原有的年代数据,但它在烧成出窑时,又开始了它的纪年。因此,科学工作者就利用了这一原理对瓷器进行鉴定,应当说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两个致命的弱点:一个是鉴定时需要取样,就是对被鉴定的文物进行损坏取样,即有损检测;二是人工可以作伪,即用放射流照射仿、伪品,增加其瓷器热释光年代而出现误差。因此"热释光"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用在陶器的鉴定上比较多。
第三, 针对上述有损检测的缺点而采用一种"无损"检测法。即采用高科技直接测定。显示瓷器胎、釉的原料及其它们的化学组成,进行聚类排比的一种方法。因各时代不同,窑别以及各类陶瓷器的原料与化学组成是不相同的,而同时代、同窑口、同类别的瓷器含量又是大致相同的。无损鉴定就是采用"聚类排比",对陶瓷器的胎、釉中各种不同含量进行数字化分析、排比、从而达到辨别真、伪的目的。建立文物数据库,数据库越是丰富,进行排比研究的准确性就越大,真、伪对比的结果就越科学。荧光能谱分析即使如此,现之应用到陶瓷器检测中,对陶瓷器的辅助鉴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种无损检测法在目前的状况下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因为对文物几乎没有什么损伤,即使是大型器物,取样也是极细微的。正如一位医生,先用人工诊断出是肺结核,那么,再借助现代科学仪器透视一下,就更加可靠了。文物鉴定工作也一样,除了利用人工传统的鉴定方法外,还要借助科学仪器进行辅助鉴定。可以说这是将来文物进行正确鉴定的一个必然趋势。
总之,鉴定中国古代瓷器,从胎质、造型、釉料、纹饰、烧制工艺、款识等几个方面着眼,是一定能鉴定出好坏、辨别出真伪的。不管任何时代的真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尽管后仿赝品繁多,但它毕竟是另一时代的仿制产品,只要我们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所谓"乱真"的赝品也不能逃脱鉴别者的眼睛。
4)婺州窑在现在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三国时期的婺州窑青瓷,胎普遍呈青灰色,断面比较粗造,瓷土处理不细,而且没有完全烧结,玻化程度较差。釉层厚薄不匀,常常凝结成芝麻点状,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裂纹密布,在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呈奶**的结晶体析出,这是瓯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这一地区的土层为粉砂岩地带,瓷土矿分散,而且矿层很小很薄,不容易开采。因此在两晋晚期,瓯州窑手工业者就创造性地利用当地遍地皆是、开采和粉碎都比较容易、并具有很好可塑性的红色粘土做坯料。但因粘土中氧化铁和氧化钛的含量都较高,烧后胎呈深紫色,影响青釉的呈色,所以就在胎的外表上施一层质地细腻的白色化妆土,以掩盖胎色。因为胎外有化妆土衬托,所以釉层滋润柔和,釉色在青灰色或青黄中泛一点褐色,但釉面开裂和析晶的情况较用瓷土作胎的瓷器更为严重。南朝时瓯州窑瓷器釉层普遍呈**,胎釉结合较差,容易剥落。
5)德清窑位于杭嘉湖平原的西端,南与余杭县相邻,北和吴兴县接壤,天目山脉横亘期间,东茗溪由南而北流经县城然后汇入太湖,水陆交通便利,德清窑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瓷窑,以生产黑瓷为主。黑瓷的胎多呈砖红、紫色或浅褐色。瓷胎的化学组成与瓯州窑东晋瓷胎非常一致,器中氧化铁的含量为百分之三,氧化钛为百分之一左右,可能采用了红色粘土做坯料或在瓷土中引入了适量的紫金土。青瓷的胎一般呈深或浅的灰色,少数用含铁量较高的瓷土胎料的则呈紫色。由于胎色较深,对青釉的呈色很不利,所以普遍地在胎外上一层奶白色的化妆土,以改善青釉的呈色并使胎面光洁,改善成品的外观。德清窑青瓷的釉色比较深,一般作青绿、豆青或青**,釉层均匀,具有较好的光泽。黑瓷釉层,其中最出色的产品,釉面滋润,色黑如漆,釉色闪闪,可与漆器相媲美。这种乌黑发亮的釉其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含量高达百分之八左右。德清窑烧造的历史并不长,从东晋开始到南朝初期结束,共一百多年,但由于黑釉瓷深受人们的喜爱,故产品运销到浙江、江苏的许多地方,甚至远达四川等地。
6)其他:位于长江中上游的四川、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从已经发现的资料来看,烧造瓷器的时间要比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晚一些,很可能到晋代才开始设窑制瓷。
荆楚一带在三国吴时已经生产质量较高的原始瓷和少量青瓷。胎呈紫红色或浅灰色,外施黄褐色釉或青釉,釉层厚薄不均且易脱落。西晋时已用瓷土做坯,胎质细腻,呈青灰或灰白色,胎表施黄绿色釉,釉色有的近黄,有的近绿,有的黄中泛青,还有少量呈褐色。釉面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常有脱釉现象,甚至有完全剥光的。进入东晋以后,瓷器胎呈灰白色,少数为灰色或紫色,外施青或青绿、青绿色釉。由于胎釉的烧成温度不一致,膨胀系数不匹配。釉层普遍开冰裂纹,易脱落,瓷器的质量还不高。
四川省昭化、广元、绵阳、彰明、成都等地的南北朝墓葬普遍发现了青瓷器,这些瓷器胎色灰白,釉呈青**。多开片,易剥落,有腊泪痕。南朝时邛崃窑瓷器的胎质较细,呈浅灰色,釉色普遍青中带黄或**,釉面多开冰裂纹,也易脱落。
西晋时期的江西瓷器,坯泥经过淘洗,质地细腻,呈青灰或灰白色。器物内外施青绿、米黄或黄绿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胎釉之间似未形成中间层,故釉易剥落,而且开冰裂纹。东晋时瓷胎细腻灰白,釉多数呈青**,少数为豆色。南朝时瓷胎以灰白色为尚,堪称细腻,但烧成温度不高,没有完全玻化。釉层容易脱落。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装饰,两面贴辅首,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这类青釉洗出土数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装饰,下为三个熊足,两面贴奔兽纹,另两面贴辅首,造型、纹饰也具有汉代特征。两晋谷仓,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四个小罐,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变化,上面浮雕、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谷仓是墓主生前庄园情况的真实写照,这也是他们企望死后能过像生前一样仓满粮食的富有生活。谷仓在江南地区吴、西晋稍大一点的墓葬都有出土。有铭文谓之"廪",是装稻子的。北方装谷的叫仓。从上面器物可以看出西晋瓷器器形、种类及装饰特征。造型上很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类器物造型比较粗矮,装饰上也借鉴铜器,多数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装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
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而在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细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习惯称为桥形系。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晴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短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装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头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细长的感觉。除青釉以外,还有黑釉鸡头壶。黑釉在汉代已经出现,到了东晋还在继续烧造,目前发现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形如盘、碗、罐等也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东晋香,此器型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有缕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南朝仰覆莲双系壶,短流,柄上翘,这种壶出土数量不多。通体饰上覆下仰的莲花,洞窟艺术中的飞天也出现在莲花尊上,还有团花、兽面纹、叶纹等,装饰极为丰富。莲花尊南方也有出土,没有北方的气魄雄伟,北方莲花尊胎体厚重,釉厚的地方近于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时期,南北都烧造这种器物,但窑址在南北方都未发现。河北只发现有类似莲花尊特征的标本,在山东淄博窑发现了浮雕莲花瓣,这只是一点线索,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北朝青釉莲花罐,上有浮雕莲瓣,莲花瓣是印好后贴上去的,肩部六个桥形系,沿用东晋时的,但较东晋时的粗壮。这类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铁量较低,胡釉色为浅青色,与隋代的较为接近。北朝贴花罐,含铁量高,釉为黑褐色并有窑变。河南北齐墓出土的黄釉绿彩罐,一般认为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一般为黄、绿、白(蓝)。它的发展过程是:从汉代单色釉到北朝的黄釉绿彩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七公分,两面印舞蹈人物纹,其人物形态、串珠纹具有西亚地区作风。此种扁瓶北朝晚期出现,隋唐都有烧造。
南北朝时期瓷器继两晋继续发展,可喜的是北方瓷器发展起来了,而且有一些质量很好的器物。它改变了以往仅南方烧造瓷器的局面,为北方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五代时期瓷器鉴定
(一)青瓷的鉴定
尽管当时"南青北白"的局面已经形成,但隋唐、五代的青瓷出土数量仍然多于白瓷,越窑青瓷则代表了唐、五代青瓷的最高水平。现按窑口分述于下。
初唐和中唐时期越窑的胎质灰白而松,釉层容易剥落。唐代晚期,越窑的原料加工和制作都很精细。瓷土经过很好的粉碎和淘洗,坯泥在成形前都经过揉练,所以胎质细腻致密,不见分层现象,气孔也少,呈灰、淡灰或淡紫等色。器形规整,碗、盘、执壶等胎面光滑,釉层匀净;特别是晚期,釉料处理和施釉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釉层匀净,开细碎纹和肃釉的现象少见,呈现色黄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透明,陷露精光,如冰似玉。越窑瓷器在五代时便被称为"秘色瓷"。清人评论"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
瓯窑在浙南的温州、永嘉、瑞安等地。瓯窑与越窑瓷的最大区别是瓯窑瓷胎呈现黄或淡**,釉易剥落;晚期前后出现纯粹的青色或青**,滋润如玉,胎釉结合紧密,极少有肃釉的现象,制瓷技术有显著的提高。
婺州窑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居青瓷窑的第三位,即所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其实婺州窑瓷器质量并不高,多数都比较粗糙,但制瓷作坊多,生产发展快,现在的金华、蓝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江山等县的广大地区,都有唐、五代婺州窑址发现。其中东阳、金华、武义等县均有发现几十处到二二百处瓷窑窑址,它们都有连绵几华里的瓷密布的集中地。这说明婺州窑在唐,特别是五代生产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产品种类和造型方面有许多与瓯窑、越窑相似,不同中的是胎色较深,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黄带灰或泛紫,釉中呈现星星点点的奶白色,釉色青黄带灰或泛紫,釉中呈现星星点点的奶白色,这种奶白色也出现在釉层开裂处,这是婺州窑瓷器从六朝以来常见的现象。唐代中期晚期以后,婺州窑瓷器渐趋粗糙,制作远远不及瓯窑、赵窑的精细。
(二)白瓷的鉴定
唐代的白瓷窑以邢窑器最为出名。9世纪中期,段安节《乐府杂录》记乐师郭道原"用越瓯、邢瓯十二,施加减水,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这段文字说明邢窑白瓷质量最好,胎骨坚实、致密、叩击时有金石之声,所以能与越窑瓷器一样,当作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据河北临城县轻工业局1980年调查,唐代鼎鼎大名的邢窑应在与内丘交界的祈村。《国史补》所记应该是就大体而言的,正如定窑不在定州,而在定州邻近的曲阳一样。唐代祈村窑的白瓷胎洁白度很高,远胜曲阳、密县诸窑。同时在胎厚处还呈浅水绿色。河北的曲阳窑胎骨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釉比较粗的,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釉水凝聚处多呈青绿色,釉面有开片。胎质细腻者,则胎色洁白,釉光莹润。胎色略微发黄的,为取得洁白的效果,先在胎体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再罩以透明的玻璃釉。
河南的巩县窑从唐初开始就生产白瓷,武则天至玄宗时生产比较兴旺,以后则逐渐下降。巩县窑白瓷瓷胎比较厚,釉面凝厚的地方,呈青绿色或白中泛青。
江西景德镇的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在南方地区是目前发现烧造白瓷的最早窑址,都出土有五代白瓷标本,以胜梅亭出土的最为丰富。瓷胎比巩县窑要,而瓷釉要比巩县窑厚,釉色一般是白中泛青。
(三)黄釉瓷的鉴定
唐墓里经常出现一些黑釉瓷器,初唐墓里既有发现。黄釉瓷器在唐代各类瓷器中,尽量比不上邢窑、定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有名,但也不应该忽视它在唐瓷中的历史地位。
陆羽评唐代六个瓷窑出产的茶碗,把安徽寿州窑的产品排在越、鼎、婺、岳州窑之后,洪州窑之前,并指出:"寿州瓷黄,茶色紫。"寿州窑烧瓷的时代始于隋,唐代是其繁荣时期,历时二百余年。寿州窑瓷器流行使用化妆土,表层是透明的玻璃质釉。釉面光润开小片纹。釉色以**为主,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化妆土光润细腻。用蘸釉法上釉,釉层厚薄不均,釉色浓淡不一。玻璃质釉和化妆土有的结合不好,就会出现剥釉现象。
河北省曲阳北镇所烧黄釉瓷碗与同时出土的轮旋规整的白瓷碗相比,显然属于一种民用的粗瓷,胎体厚重,器里施白釉,外施黄釉,色调比不上寿州窑器纯正,多呈黄褐色,胎也粗。
河南郏县窑烧的黄瓷主要是碗、罐和壶等器物,里白外黄,口部都不施釉;浑源窑也如此。唐代烧黄釉,并不是原料的不同,而是改变了窑炉的烧成气氛,隋代用还原焰烧成青釉,唐代则改用氧化焰烧成黄釉,因此胎色也由青灰色变为白中泛黄。
(四)黑釉瓷的鉴定
北方黑瓷的出现比江南地区要晚三百多年。6世纪70年代在北齐时期的墓葬中才有黑釉瓷器的发现,釉色界与黑酱二者之间。目前已在山西、河南和山东三个省的七个县发现唐代烧黑瓷的窑址,主要以河南为多,有五处窑发现黑瓷。胎体都很厚重,胎呈灰白色。
(五) 花釉的鉴定
花釉瓷是唐瓷中又一新创造,它是在黑釉、黄釉、黄褐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斑点有的作有规则的排列,有的任意加上几点,有的又像波浪。由于它们都装饰在深色釉上,衬托出浅色彩斑,故显得格外醒目。花釉瓷器常见的有各种形式的罐、壶,多在腹部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以黑釉居多,黄褐色饰以月白色斑点少见。
20世纪60年代末在河南郏县的黄道窑址首次发现了花釉瓷标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先后在河南的鲁山、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窑址发现了四处花瓷产地。这五处发现的花釉瓷,就釉色及斑点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色或灰白色彩斑,器物有壶、罐和腰鼓;另一类则为黑色、月白色或钧蓝釉,饰以天蓝细条纹彩斑,器物有壶、罐。前者在河南鲁山段店、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三处发现有腰鼓标本,后者在河南郏县黄岛和内乡二处也都有出土。五处窑址出土的不同类型标本,对于辨认传世的花釉瓷器产地有很大的帮助。
(六) 绞胎瓷的鉴定所谓绞胎瓷,是用白褐色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揉合在一起,然后坯成型,胎上饰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这种纹理变化多端,上釉烧即成绞胎瓷器。在山西、河南两省的唐墓中都有出土,器物有杯、碗、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绞胎瓷的制作工艺比一般色釉瓷器复杂,难度要大得多,也是唐代瓷器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绞胎陶器也有少量发现,但只是作为明器,工艺粗糙,远不及绞胎瓷器细致规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